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经典)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研究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35a2d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8.png)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特征研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逐渐崛起,备受人们的青睐。
那么,什么是生态旅游?它有哪些特征呢?本文将从概念和特征两个方面来探讨生态旅游的本质。
一、概念生态旅游是一种“利用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活动”。
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珍稀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对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而不是仅仅为了消费而盲目旅游。
二、特征1. 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首要特征便是环保意识。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核心就在于对环境的保护。
生态旅游强调人们要尊重、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在旅游过程中要遵守规章制度,保持环境整洁。
2. 美学体验生态旅游和旅游审美息息相关。
生态旅游的特点在于它十分注重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融合,使人们在旅游中除了获得物质享受之外,更能从美学角度充分体验自然环境的情趣与韵味,领略特有的文化气息,从而获得心灵的放松与舒畅。
3. 人文关怀生态旅游是一种尊重本土风情和地方文化的旅游方式。
它强调的是旅游者与当地人的交流与互动,倡导旅游者在旅游中要尊重当地风俗,文化与传统,为保护当地风情提供帮助。
4. 休闲与体验生态旅游是指以人的身体、心灵、智力和感官兴趣为中心,并以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为素材,提供具有一定知识性,以及观赏和阅读性为主的旅游活动。
旅游者通过旅游的方式,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人文的魅力。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本质在于尊重、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倡导可持续发展思想,既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和珍稀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我们在享受旅游的同时,也要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倡导低碳出行,关注生态环保,一起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浅议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
![浅议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272be3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c.png)
浅议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
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有许多,本文将着重探讨以下三点特征:
一、独特的自然景观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神秘的高山、雄伟的峡谷、辽阔的草原、广袤的湖泊和奇幻的石林等。
这些景观具有得天独厚的特色,是中国生态旅游的精华所在。
游客在这些景观中可以享受到纯净的空气、澄澈的水源和多样的植物与动物,感受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此外,中国的生态景观属于全球私密的景观资源之一,由于政府的重视和规划,许多地方的自然景观得到了有效保护,使得游客能够更好地欣赏到自然美。
二、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中国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广泛的民间艺术、优美的毛笔字和古老的宫殿等。
生态旅游在保持自然环境的同时,还可以与文化遗产相结合,开展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如古迹探访、名胜游览、民俗体验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三、现代化的生态旅游设施
中国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也不断完善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建立了现代化的生态旅游区、生态度假村、生态主题公园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和智能的旅游环境和服务。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生态旅游也开始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VR、AR、互动展示等新技术,让游客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生态知识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中国生态旅游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现代化的生态旅游设施三大特征。
这些特征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也为中国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浅议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
![浅议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1009ca0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b.png)
浅议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
中国生态旅游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然资源丰富、文
化底蕴深厚、景观样貌的多样性以及旅游服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第一,中国作为一个生态旅游胜地,香港、台湾等地无数自然
的美景已经走向世界。
如黄山、张家界、桂林山水、西双版纳等等,这些自然美景是中国生态旅游的重要特征。
其次,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一点也是旅游者喜欢来中
国旅游的原因之一。
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悠久的历史背
景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如北京故宫、长城、西安兵马俑等旅游景点
的文化底蕴是许多旅游者都想体验和领略的。
第三,中国的地形地貌多样性,在景观形态表现出的多样化则
是中国生态旅游的一个特征。
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多样化,有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平原、草原等。
这些不同的地形地貌促使中国
的生态旅游各具特色。
第四,中国的旅游服务机构不仅适应性强而且灵活性高。
对于
旅游者的需求和考虑,旅游机构适时地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服务。
此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来中国旅游,这使得中国的旅游服务机构需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和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一个多元的旅游市场,中国旅游
业的未来发展得到了广泛关注。
第三章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05e123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2.png)
生态旅游的现状与趋势
生态旅游的全球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对环境保护的贡 献
生态旅游的经济和社会效 益
生态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 和挑战
生态旅游的原则
保护优先:在开发与利用生态旅游资源 过程中,应将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 确保旅游活动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应促进当地社区的参 与和利益分享,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 的认识和参与度。
生态旅游经营者
生态旅游经营者 在生态旅游活动 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他们负责 规划、组织、管 理、营销和宣传 生态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经营者 需要具备丰富的 生态知识和旅游 管理经验,能够 为游客提供专业 的导游服务和旅 游指导。
生态旅游经营者 还需要与当地社 区和居民建立良 好的合作关系, 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和生态保护。
生态旅游经营者的 行为和态度对生态 旅游的发展和形象 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们需要遵守相关 法规和规定,确保 生态旅游活动的可 持续发展。
当地社区居民
生态旅游的参与者之一,提供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的支持 参与旅游开发和管理,获得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传播当地文化和传统,增加游客的体验和了解
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生态旅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实践,成为一种重要的 旅游形式。
现状:目前,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可持 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未来展望: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生态旅游将继续发展壮大,为人类与自然 和谐共存提供更多机会和可能。
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应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确保长期效益与短 期利益相协调。
适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应适度, 控制旅游规模和游客数量,避免对生态环 境造成过度压力。
生态旅游发展浅议
![生态旅游发展浅议](https://img.taocdn.com/s3/m/08ad6f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8e.png)
生态旅游发展浅议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注重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推动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的定义、特点、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浅议。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和文化遗产为基础,注重对自然环境和社区的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
与传统的旅游方式相比,生态旅游更强调对目的地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同时还注重游客与当地社区的互动和参与。
它以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为主要资源,通过规划和开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往并消费,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生态旅游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生态旅游注重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需要进行环境评估和规划,确保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小化。
其次,生态旅游强调游客的参与和互动。
游客可以通过参加生态保护和环境教育活动,增加对目的地的了解,提高环保意识。
最后,生态旅游注重社区发展和旅游收益的回馈。
通过生态旅游发展可以为当地社区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良好,各地纷纷推出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力度。
例如,中国国家旅游局提出了“绿色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倡导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许多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通过投资建设生态旅游景区,吸引游客前往消费。
然而,生态旅游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生态旅游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导致资金短缺。
其次,缺乏专业人才也是一个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
生态旅游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才来进行规划和管理。
然而,目前专业人才的供给还不足,成为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发展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0300a1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d.png)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自然生态的日益珍视,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中备受瞩目的一种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既能满足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指以探访、体验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方式。
它强调的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旅游所涉及的资源包括景观、自然和文化遗产等。
生态旅游的目的是让游客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奥秘,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1、环保意识强生态旅游的规划和设计要考虑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减少旅游活动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强调的是环保意识。
2、人性化服务生态旅游注重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服务,要根据不同的游客需求来提供不同的游览方式,提供差异化的旅游体验,注重游客的舒适感。
3、地域特色突出生态旅游旅游要和本地特色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给游客带来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
4、产业链融合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各个行业的相互配合和协作,像交通、住宿、餐饮等都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产业链的发展。
5、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要强调文化、环境保护,宣传环保意识,促进低碳出行,推崇绿色旅游,同时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开发旅游资源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6、控制人流量生态旅游是一种低碳、绿色、环保的旅游方式,要控制人流量,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影响游客旅游体验。
三、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1、智慧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智慧化已是必然趋势。
通过科技手段,游客在旅游中的行为可以被记录下来,便于旅游运营商更好的为游客提供推荐服务。
同时,生态旅游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和体验生态旅游。
2、专业化生态旅游的专业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大自然中的生态旅游
![大自然中的生态旅游](https://img.taocdn.com/s3/m/369c93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9.png)
大自然中的生态旅游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生态旅游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大自然中的生态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和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指以大自然为基础,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旅游为手段进行的一种旅行方式。
生态旅游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强调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应该最小化,同时也追求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1.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生态旅游的目的地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和湖泊等。
游客可以欣赏大自然的壮丽美景,体验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2.环境保护为主导: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保护环境是首要任务。
旅游活动应遵循环保原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为当地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动当地的文化传承和民俗发展。
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带动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增长。
4.体验与教育相结合:生态旅游注重游客的参与和互动,鼓励他们去体验、去探索,从而增强对大自然的认知和理解。
在旅行过程中,游客可以了解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运作以及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人们对大自然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三、生态旅游的价值1.保护自然环境:生态旅游重视环境保护,通过教育和宣传引导游客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推动经济发展:生态旅游活动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创建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3.促进文化交流:生态旅游使游客能够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了解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习惯,促进了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
4.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参与生态旅游,游客可以放松心情,减少生活压力,提高个人的幸福感和身心健康。
四、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1.绿色交通:提倡游客使用环保的交通工具,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如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行或徒步旅行。
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
![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354260652ea551810a68757.png)
空间要素
动机(目的)要 素 原则要素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原则与特点
一 生态旅游的特点 (一)发展目标方面的特点
保护性
学习教育性
(二)旅游者方面的基本特点
1 高环境责任感 2 高素质与高品位 3 高消费水平
(三)旅游资源方面的基本特点
1 自然性 2 高品位与高层次性 3 小规模与低资金投入
空间要素
位移性 位移性 多数强调异地性,有的干脆 不强调异地性,但强调 用确切距离数量来表达。 旅游对象是原生的、和 谐的生态系统。
动机(目的)要素 非定居性。非盈利性?传统 非定居性。非盈利性? 自然旅游:欣赏自然,享受 接近自然、学习自然和 自然 保护自然 原则要素 不强调或少强调 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2 资源的质量 3 生活的质量
图2 生 态 旅 游 系 统 的 基 本 构 成
欣 赏
自然生态美
人文生态美 保 护 环境效益 经 济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生态旅游环境
学 习 经 旅 游 效 历 益 生 态 旅 游 者
( 生态 目 旅游 的 地 ) 生态旅游业 经济效益
认 证
社 责 会 效 益 任
图3
生态旅游与自然旅游的关系
图4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
图5 传统观念下的生态旅游/替代旅游与大众旅游之间的关系
图6 融合观念下的生态旅游/替代旅游与大众旅游之间的关系
四 生态旅游热点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二)关于生态旅游对象的争论 (三)关于生态旅游性质的争论
(2)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
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
![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8bd90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a.png)
生态旅游的内涵辨析
生态旅游的内涵包括:
①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和管理;
②生态旅游是在利用自然资源供人们观赏的同时,又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的一种活动
③生态旅游是指按生态学要求实现环境保护的生态项目;
④生态旅游是对环境保护及维护当地居民正常安适生活承担义务的旅行;
⑤生态旅游是以生态环境和生态类型与生态资源为主要旅游对象与活动形式,以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接受生态知识的科普教育或探索和研究生态科学为主要目的及内容的一种新型综合性旅游项目。
生态旅游的特征:
①天然性:生态旅游主要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生态景观包括自然生态景观与人文生态景观,其最显著特性就是天然性,一切都是天地造化,自然完美,与此对应的是生态景观与资源的不可替代不可再生性。
②高层次性:生态旅游不仅是单纯的到自然生态环境中去看一看,而是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在生态旅游中通过对环境的审美感觉,使人重新发现自然环境的意义和人在环境保护中的重大作用。
③可持续性:就是指生态景观,生态资源的永续利用。
④综合性:生态旅游的效益是综合性的,首先经济效益上,我国
的特色生态景观将成为经济效益的有利条件,社会效益上,生态旅游有助于人们寻找丰富多彩的符合个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
![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2c78d62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5.png)
提高文化素养
生态旅游可以让游客了解和体验 不同的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 养和审美水平。
生态旅游的环境价值
保护自然环境
01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
多样性。
提高环保意识
02
生态旅游可以让游客了解自然环境的价值和重要性,提高他们
的环保意识。
促进可持续发展
03
生态旅游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也要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的特点
保护优先
生态旅游强调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必须优先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 遗产,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
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强调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受益,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使当地 居民成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
境的协调发展。
03
生态旅游的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
自然资源
包括山水、森林、湖泊、海洋等自然 景观,这些资源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 和美学价值,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吸引 力。
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游客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和探索动植 物的生态习性,增加对自然生态系统 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人文生态资源
游客管理问题
生态旅游需要有效的游客管理 措施,以减少游客对环境的影 响,并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满意 度。
资源利用与可持续性问题
生态旅游应注重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生态旅游的对策
强化环境监测与评估 通过建立环境监测与评估机制, 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 生态旅游活动的可持续性。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生态旅游活动中积极推广可持 续发展理念,提高游客和当地社 区的环保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和 环境保护。
什么是生态旅游有何特点
![什么是生态旅游有何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5da1b7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2.png)
什么是生态旅游有何特点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旅游?它又有哪些独特的特点呢?生态旅游,简单来说,就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
它是指在一定自然地域中进行的有责任的旅游行为,为了享受和欣赏历史的和现存的自然文化景观,这种行为应该在不干扰自然地域、保护生态环境、降低旅游的负面影响和为当地人口提供有益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进行。
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首先,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与传统旅游方式不同,生态旅游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这意味着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随意破坏植被、不乱丢垃圾、不干扰野生动植物的生活。
例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内,游客被要求沿着指定的路线行走,不得擅自离开道路进入未开发区域,以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同时,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如限制游客数量、建设环保设施、推广可持续的旅游活动等。
其次,生态旅游注重游客的体验和教育。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简单地观赏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让游客深入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专业的导游讲解、科普展示、生态观察等活动,游客能够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从而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比如,在一些生态旅游景区,会组织游客参加野生动物观察活动,让他们近距离观察珍稀动物的生活习性,同时了解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
再者,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
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为当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这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发展相关产业(如农家乐、手工艺品制作等)、增加收入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当地居民的参与和支持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他们可以作为导游、服务员、手工艺人等参与到旅游活动中,分享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果。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内涵及产品分析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内涵及产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ea3e0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a.png)
生态旅游市场营销内涵及产品分析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环境、文化景观和地方特色资源为基础,以自然性、健康性、休闲性为特点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理念,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
在生态旅游市场营销中,产品是推销的核心,因此本文将分析生态旅游产品的特点及市场营销内涵。
一.生态旅游产品特点1.文化性强。
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性表现在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建筑、人文景观、民俗文化等方面,这种文化性深深地吸引着游客。
2.自然性高。
自然风光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最大特色,一些自然保护区、风景区以及自然生态景区都是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3.健康性好。
生态旅游产品的活动都是场自然环境下,如山林徒步、自行车游等,这些活动健康有益,但也有风险,所以在市场推广时必须提出安全保障。
4.环保性好。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产品本身应具备环保性,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性与美感。
1.目标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生态旅游应定位于对环境保护有意识的中高层消费群体。
2.产品开发。
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是市场营销的核心环节,产品开发必须有地方特色、环保性、文化性、休闲性和体验性等特点,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3.渠道建设。
生态旅游产品的推销需要通过各种媒体渠道进行,如各大旅游网站、旅游杂志、微博、微信等,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旅游产品。
4.活动组织。
组织各种生态旅游活动,如徒步旅游、划船旅游、摄影旅游、钓鱼旅游等,既能提高旅游产品知名度,又有益于游客身体健康。
1.生态旅游度假村。
度假村是生态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度假村一般都建在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的自然环境下,具有独特的环境,能让游客尽情享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
2.生态旅游观光车。
生态旅游观光车在景区内穿行,能让游客更方便快捷地参观各个景点。
3.徒步旅游。
徒步旅游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游客可以在山林中漫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生态旅游农庄。
生态旅游农庄能让游客接触到乡村风情,品尝到农村特色美食。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8fe831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bb.png)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对于还处于初级阶段。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旅游的定义和特点,以期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依据。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旅游形式,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生态旅游追求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和社区贡献的平衡,以提高游客的生态意识为核心目标。
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避免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
生态旅游还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价值,与当地居民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1. 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旅游重视保护自然环境,控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2. 文化价值的传承:生态旅游注重传承和保护当地文化,尊重当地居民的习俗和传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 社区的参与和发展:生态旅游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活动,并从中获得经济和社会收益,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 教育与意识的提升:生态旅游致力于提高游客的生态意识,通过参与自然保护活动和环境教育,激发游客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是有效的生态保护,因此,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要共同努力,制定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生态旅游的发展。
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环境的监督和管理,鼓励企业采取绿色的经营方式。
企业要注重社会责任,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生态意识。
社会各界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的支持,积极参与生态旅游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一方面,需要合理规划生态旅游区的发展,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
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采取科学的手段监测和评估生态旅游的影响,在旅游行业中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外,还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生态意识。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是一种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旅游形式,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传承文化和参与社区发展。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d4c17a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f.png)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一、引言生态旅游是指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并通过提供教育性、文化性、休闲性等多重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
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逐渐增强,生态旅游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当今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和发展趋势。
二、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一种旅游方式。
它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同时注重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对于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整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它关注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使旅游业实现自然、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生态旅游的内涵1. 自然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 文化传承与创新:生态旅游关注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创新。
通过开展民族民间习俗、传统工艺等文化活动,加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
3. 教育与科普:生态旅游注重提供教育和科普功能。
通过丰富的旅游项目和解说服务,向游客传递自然环境保护的知识和理念,促进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4. 社区参与与受益:生态旅游强调社区和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受益。
通过促进公众参与旅游规划、运营和管理,提高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1. 绿色低碳旅游: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旅游将趋向绿色低碳化。
旅游目的地将采取更多生态友好措施,推广环保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通过建设绿色酒店、采用可再生能源等方式,实现低碳旅游的目标。
2. 原生态体验旅游:随着人们对自然和健康生活的追求,原生态体验旅游将更加受到关注。
旅游者愿意脱离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独特。
追寻自然之美生态旅游的全新体验
![追寻自然之美生态旅游的全新体验](https://img.taocdn.com/s3/m/91e5385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3.png)
追寻自然之美生态旅游的全新体验在自然之美中追寻生态旅游的全新体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生态旅游已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它不仅能让我们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改善。
本文将介绍生态旅游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在其中获得全新的体验。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同时满足游客需求的旅游方式。
相比传统旅游,生态旅游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尊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文化传统,同时致力于提供游客独特的体验。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1. 自然保护: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自然环境。
与传统旅游方式相比,生态旅游更加注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
2. 体验式旅游:生态旅游强调游客主动参与,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自然之美。
游客可以参与农场工作、探索森林、观赏野生动物等活动,从中获得与众不同的体验。
3. 文化融合:生态旅游不仅注重自然环境,也注重文化传承。
游客可以在旅行中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参与当地的节日庆祝活动,进一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三、生态旅游的全新体验1. 生态农场体验:参与生态农场的工作,可以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游客可以亲手体验种植农产品、采摘水果、喂养动物等活动,亲自参与农场的日常生活。
2. 自然探索之旅:通过参与森林探险、河流漂流、登山等活动,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自然之美。
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可以探索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感受大自然的神秘与壮丽。
3. 文化交流体验:生态旅游还提供了与当地居民交流的机会。
游客可以与当地的居民一起品尝当地美食、参加民俗表演和手工艺制作等活动,了解不同文化的魅力并与当地人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
4. 环保意识提升:生态旅游鼓励游客养成环保的习惯和意识。
在旅行中,游客会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
他们将更加珍惜自然环境,更加注重自身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起来,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使他们更加了解和尊重自然环境。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e31ba9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f.png)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引言: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旅游的关注也逐渐从单纯的消费娱乐转向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以其在自然、文化和社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主要围绕生态旅游的概念展开研究,探讨其内涵、特点以及对旅游业的意义与影响。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指基于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传承文化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强调在旅游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当地文化的侵蚀,并通过旅游行为的开展以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1. 自然保护:生态旅游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应尊重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保护各类生态系统。
2. 文化传承:生态旅游鼓励游客了解当地文化、传统和风俗,并通过游览文化遗产和参与当地民俗活动以促进文化传承。
3. 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即使得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都能够平衡发展。
4. 亲近自然:生态旅游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自然体验,让游客更加亲近大自然,增进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保护意识。
三、生态旅游对旅游业的意义与影响1. 提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旅游的实施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向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2.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生态旅游将游客引导到生态环境优美的地区,创造了旅游收入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增长,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3. 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生态旅游倡导游客尊重当地文化和传统,通过参观遗址、参与活动等方式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传承和增进游客的文化意识。
4. 提高生态意识和环保素质:通过生态旅游活动,游客更能够亲自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增强对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提高整体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素质。
结论: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讲义
![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f0b1319bd64783e09122bdc.png)
3.客体属性:
生态旅游资源的客体范畴:
1.一切具有生态美的生态系统,既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人 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
2.自然保护区和森林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但不是全 部。 3.生态旅游资源包括物质“有形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包括精神 “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
4.具有地方特色,能烘托吸引游客的生态旅游气氛的旅游接待设 施和旅游服务均可视为旅游资源。
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4.保护性依据:
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进一步划分中,根据保护的原动力分为:
自然保护 文化保护 法律保护
5.旅游价值依据:
对生态旅游资源的第二级分类,根据其旅游价值分类:
陆地生态旅游资源——(森林、草原、荒漠3类) 水体生态旅游资源——(海滨、湖泊、河流、温泉4类)
四、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时代性:是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由于旅游者 的兴趣的变化,旅游资源的对象是不同的。
3.社会特征:
(1)精神价值的无限性:
是指渗透于有形生态旅游资源内的无形的精神价值是允许人们或留给人们创 造和想象的空间,和有形生态旅游资源客体在空间上的有限性相比,这一 创造和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
生态旅游资源
——鉴赏与保护
2009.5.20
生 态 旅 游 资 源 ︓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定义:
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生态美吸引游客前来 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 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 合效益的客体。
生态旅游系统的“四体模式”:
主体(生态旅游者) 媒 体 ( 生 态 旅 游 业 )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人文(人与自然共同营造)生态旅游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一:引文人类的旅游活动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旅游才真正地成为一个产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则出现得更晚。
它是人们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
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
卢云亭和王建军曾列举了73条中外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可见生态旅游作为新兴学科的定义之多。
[3]一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体现出来。
对生态旅游的多种定义也可看出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多分歧。
通过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纵观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我个人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应体现下面几方面:(一)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
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
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如广阔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寂静的山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等,它们对游人有着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
但对人文旅游资源是否是生态旅游的游览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
我个人认为,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应包含在生态旅游的范畴之内,比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和民间节庆等都应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
其原因有二:(1)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都是今天的人类共同拥有的遗产,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人的生态环境,对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可谓是缺一不可;(2)多数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都交融在一起,难以区分,也没必要区分。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生态旅游的对象应是“原生态”旅游资源,而不是经过人为干涉的、扭曲的旅游资源。
比如,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日民俗是原生态旅游资源,但是,如果这种节日民俗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或是迎合某种商业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即使经过精心排演,质量非常高,拥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市场需求它也不能被视做原生态旅游资源,列入研究范围。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我们界定研究对象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
(二)生态旅游能使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旅游是一种寻找美、感受美的活动,在旅游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是每一位游客的追求。
生态旅游资源一般都富有强烈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生态旅游资源的原始性、真实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巍峨的群山、烂漫的山花、奔驰的骏马、壮丽的宫殿、纯朴的民风、多彩的服饰,无不给人美的感受。
生态旅游还包含了大量地质、地貌、水体、动物、植物、气象、历史、建筑、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和知识,游客在欣赏美的同时,还能增长见识,修养身心,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可以说,游客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持久动力。
缺少这种体验,生态旅游将难以为继。
这也提示我们这些未来的旅游规划开发工作者必须把游客体验摆在重要位置加以重视,创造多种条件让游客获得完美的旅游体验!(三)生态旅游强调对旅游对象的保护。
这是生态旅游与过去传统旅游形式的主要区别之一。
生态保护是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
生态旅游不仅强调旅游对象的“原生态”,更强调不破坏这一“原生态”,甚至更希望这一“原生态”能够长久持续下去,而传统旅游形式看重的是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例如,鉴于野生动物对游客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早期的旅游开发者可能开发的是狩猎旅游产品,游客带着猎枪进入森林,他们看到了、接触到了“原生态”动物,但这不是生态旅游。
现代社会对带着猎枪的游客也越来越持排斥态度。
现在,旅游开发者开辟了野生动物园,游客可乘坐特定的观光车欣赏处于原生态状态的各种动物,这就是符合保护性原则的生态旅游。
但是,如果野生动物园参观者人满为患,破坏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也不是生态旅游。
对旅游对象的保护,其普遍动力来源于人们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忧虑。
因此,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之一是旅游者、当地居民、旅游经营管理者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保证旅游收入中一部分回流到资源保护活动中,实现可持续性的永续开发利用状态,这也是公平性原则的要求。
(四)生态旅游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国际生态旅游学会认为,生态旅游负有环境保育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双重使命[5],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生态旅游是一种充满生态保护责任感的旅游,但这不是生态旅游的全部。
生态旅游既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排斥经济效益。
一定的收入既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来源,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可使当地居民受益,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一定的经济收入也可提高当地居民维护“原生态”旅游环境的热情,成为开发生态旅游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
只有将社区居民融入到开发中,共建共享,才能实现社区与景区的双赢局面。
社区居民参与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景区社会层面的生态稳定和健康!三、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要深入了解生态旅游,除了要知道生态旅游的内涵外,还应了解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
生态旅游的基本特征很大程度上受生态旅游本身内涵的影响,是其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
(一)旅游资源的综合性和原生性。
一方面,生态旅游资源具有综合性。
它既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包括人文旅游资源。
而且,每一类具体的生态旅游资源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
另一方面,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原生性。
生态旅游中,无论自然的还是人文的旅游资源,都保留着原生态特征。
它们是真实的,并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开展生态旅游的地方,可以是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海岛,也可以是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地方。
相应地,生态旅游区内的旅游设施,在造型、体量、色彩、建筑材料等方面,都必须与生态旅游形象相协调。
在旅游方式上,要求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生态化,如吃绿色食品、住生态房屋、乘环保的交通工具、游生态景点、购生态商品、开展有益的娱乐活动等。
由此可见生态旅游范围广泛,切入角很宽,各地应更具实际情况合理挖掘资源潜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能有效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这是因为,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前提。
在旅游的过程中,生态旅游注重维护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特色,避免损害旅游对象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这使得生态旅游资源保持自身特点的独立性,可以持续利用,并不会因为旅游的开发而被消耗掉。
(三)旅游开发管理的科学性。
正因为资源保护是开展生态旅游的前提,生态旅游对开发和管理的科学性有很高的要求。
生态旅游的开发重点是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负面影响的项目,开发规模也限定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之内。
开发、设计应根据本地情况,应地制宜,使用本地建筑材料,使用节能设备,对废弃材料进行合适的处理。
建立环境容量标准,防止过度开发旅游设施和游客对环境的过度使用。
对生态旅游游览区采取严格的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如限制游客人数、科学安排活动线路、对景区内的活动进行周密安排等。
在旅游的时间安排上,避开野生动物格外脆弱、最怕受干扰的时间。
综合来说就是项目评审要求严,准入门槛高,力求每一个项目都是科学的,经得起考验的!(四)旅游目的的高层次性。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生态学的观点和理论为指导,欣赏、探索和认知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动,主要吸引那些关心环境,对生态环境保护有高度责任感,并希望了解当地生态状况和历史文化的人参加。
参加生态旅游的人,其旅游目的主要是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了解生态知识,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而不是寻求刺激和冒险。
此外,生态旅游能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进行环境教育,可有效提高旅游者的生态环境意识,为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保护作出贡献。
生态旅游的高层次性并不表明生态旅游是少数人的旅游。
事实上,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旅游热潮,正在被大多数人接受。
同时这也要求我们加强对目标消费群体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切勿急功近利,放松对游客的管理,而使生态旅游发展背离它的初衷。
(五)旅游内容的专业性;生态旅游多以特定生态系统为核心,如陆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这使得生态旅游有着明显的专业性。
一些生态旅游项目,如参观地震遗址、火山遗迹、雪山冰川、古生物化石等,都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
因此,生态旅游对旅游经营者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必要的要经过行业资格准入考试。
有的生态旅游项目也要求游客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六)旅游活动的经济性。
一方面指生态旅游活动一般规模较小,而且往往可以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不需要太多的投入。
另一方面是指生态旅游往往能为当地社区居民带来经济利益,宣传效益,这种利益,往往可以超过出售该旅游资源所获得的收益。
(七)旅游过程的参与性。
生态旅游的旅游过程有很强的参与性。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旅游开发和经营过程中有当地人的积极参与。
当地人参与旅游开发,并在这一过程中受益,可以提升当地人对生态旅游的认同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
(2)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参与到自然与人文生态系统中去,亲身体验原生态系统的神奇与奥妙,如亲手摘草莓、踩水车,住农家屋,吃农家饭等。
这种参与体验无疑有利于增进大家对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
四:结语本次读书活动牵起了全班的生态旅游热,通过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论文,使我对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增强了个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感,将来如果有幸我将投身于生态旅游工作中,我将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专业特长,为祖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参考文献[1]张建萍。
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13[2]程道品。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案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3]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10-26[4]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5]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