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制度0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指导和规范基层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推动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简称各单位)可根据本规范的要求,制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实施工作的具体方案,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范,对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指导。
第二条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各级领导都应当重视这一工作。
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都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会计电算化;其它单位也应当逐步创造条件,适时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第三条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各单位要把会计电算化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第四条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单位内部各个方面,各单位负责人或总会计师应当亲自组织领导会计电算化工作,主持拟定本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协调单位内各部门共同搞好会计电算化工作。
各单位的财务会计部门,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财务会计部门负责和承担会计电算化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负责提出实现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方案。
第五条各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原则进行。
例如:可先实现帐务处理、报表编制、应收应付帐款核算、工资核算等工作电算化,然后实现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等工作电算化,再进一步实现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在技术上,可。
会计电算化概述
12
•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 1.事件:2006.2.15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 • 2.特征:
(1)借助会计准则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渗透融合,企业具备优化重 组其管理流程的能力; • (2)企业开始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 计划系统(ERP); • (3)完成了由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 • (4)虽然出现了会计信息系统和ERP的概念,但其实质仍停留在会 计电算化阶段,即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初中级阶段。
• 注 意 : 凡是具备相对独立完成会计数据输入、处理和输出功能 模块的软件,如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软件等, 均可视为会计核算软。
•
企业应用的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软件中用于处理会计核算数据部分的模
块,也属于会计核算软件范畴。
20
• 2.特征:这时期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 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采用相应的数据库 管理系统并开发企业自身的“账务处理系统”。
• 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标准。
• 3.目标与缺点:
• 目标:为了让会计人员从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减轻会计
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劳动 效率和信息输出速度,并没有主动将其
•
务实,奋斗,成就,成功。2020年11 月25日 星期三9 时8分4 9秒We dnesda y, November 25, 2020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提高使用效率,根据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规定,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严格执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三条:电算化会计档案内容:1、存储在磁盘(包括硬盘和软盘)上的会计文件和会计应用软件。
2、由计算机打印输出的书面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软件等其他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3、会计电算化的操作记录资料各项规章制度,核算方法变更记录,有关硬件的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手册。
4、管理方式视同会计档案。
第四条:磁盘形式的会计档案管理:1、备份磁盘分别存放保管,须放在清洁、干燥、防热、防火、防磁的场所,由系统维护员负责。
信息部存放期满后,应编造清册移交公司的档案部门保管。
2、根据需要定期整理硬盘数据,如不发生硬盘超容量,不准在一个会计年度清理有关硬盘内容,清理时必须确认已作磁盘备份方可进行,经由财务负责人同意,由系统维护员实施。
3、磁盘形式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必须在两年以上,其中会计科目、总帐数据(月度、年度)必须永久保存,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确认已有书面形式的档案后,根据需要两年后决定存毁。
4、磁盘档案不得外借、复制,不得进行数据修改和删除。
第五条:电算化会计资料的输出:1、记账凭证即时打印2、现金、银行日记账每月结账后打印一次。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每月结账后打印一次。
4、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每年度打印一次。
5、会计报表及各种计算分析表视管理需要打印输出。
第六条:电算化输出会计资料的保管1、由计算机输出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2、机器打印输出的会计档案发生缺损时,必须补充打印,由操作人员在打印输出的页面上签字,并由电算主管签字确认。
3、财务部门必须加强会计档案的保密工作,任何人如有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数据文件、账册、备份光盘的行为,将受到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为了会计电算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我国政府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其进行宏观管理。
一、会计法以及其他会计法规我国政府首先通过会计法规对会计电算化进行管理,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中,对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作出了具体规范。
其中:1.会计法《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多个条文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做了具体规范。
二、有关会计电算化的专门法规按照《会计法》的规定,财政部还先后制定发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有关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制度。
小提示:财政部制定的是各种“办法”、“制度”和“规范”。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第一章中是如何表述的?练习题1.(单选)《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A 记账凭证B 会计凭证C 会计报表D 会计档案2.(判断)《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3.(单选)《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会计账簿的()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
”A 查阅、归档B 修改、冲销C 登记、更正D 打印、查询4.(多选)下列法规属于财政部制定的有()。
A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B 会计电算化实施办法C: 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 D 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5.(单选)《会计法》规定,“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符合()规定。
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充分发挥电算化在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保证公司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全资、控股子公司的财务部门。
第三条公司根据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配备专用或主要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终端,并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
第四条会计信息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设备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以保其系统正常运行,保障会计数据的安全。
第五条硬件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人或定点维修人员负责检修排除,做好维修记录,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修。
第六条系统的开、关机应由系统管理人员或专人负责,并需严格遵守开、关机顺序。
第七条公司实行会计电算化,公司会计电算化采用用友软件。
第八条电算化软件应在软件开发商的协助下安装、调试,直至正常运行。
第九条系统管理人员应对软件进行正常维护,包括对程序、数据、编码的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备查;其他任何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对软件数据进行修改、删除。
第十条电算化软件运行发生错误,系统管理人员应立即检查处理,如无法处理,需及时与软件开发商联系,弄清原因,排除故障。
第十一条实行系统化操作及管理后,为了保证系统安全、有效、正常运行,防止各种舞弊行为,系统设立各种职能岗位,各岗位具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责。
(一)系统管理员:对整个系统的运行总负责,主要职责:负责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运转;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监督与组织有关人员恢复系统的运转;协调系统内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负责规定系统内各使用人员的权限;负责组织和监督系统运行环境的建立,以及系统建立时的各项初始化工作;(二)系统操作员:对系统功能的安全运行负责,主要职责:负责系统和数据登录,对录入数据的正确性负责,要检查所录入数据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对非法数据不得录入;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数据录入完毕要和原始单据核对,核对无误后提交数据审核人员;(三)数据审核人员:负责输入数据的正确性审核,主要职责:负责输入凭证、单据的审核工作,包括审核资料的规范性、正确性;对不符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单据退还各有关人员更正,补齐、再行审核。
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及原则
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及原则一、引言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处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及原则。
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合理的操作流程、完善的审计机制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系统内部的数据录入、处理和输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验证,减少了人为的错误和欺诈行为,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2. 提高财务信息的及时性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实时处理企业的财务信息,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数据的及时性,避免信息滞后或延误,方便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和监控。
3. 提升财务处理效率会计电算化系统可以自动化地完成大量的财务处理工作,包括日常的记账、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
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和重复劳动,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
4. 防范各类风险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各类风险,包括数据丢失、信息泄露、欺诈行为等。
通过权限设置、审计轨迹记录、备份和灾备措施等,可以保护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
三、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原则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应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资金进出、财务处理、报表编制等环节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 审计机制的完善性原则会计电算化系统应设立完善的审计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可以通过数据抽样、数据比对、异常检测等方式,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数据的准确性;外部审计可以由独立的审计机构对系统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与审计,确保系统运作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院会计电算化管理,促进我院会计电算化事业的稳步、有序发展,逐步实现全院会计工作现代化,根据国家《会计法》和《xx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及的关财政法规规定,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科长负责安排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培训根据单位发展和财政法规要求,逐步培训出操作员、系统维护员、程序设计员和系统设计员等不同层次的人员。
二、各会计人员要注意会计科目、凭证类型、结算方式、数量、单位保留小数等与我院的经营和管理要求相适应。
三、计算机工作室内的硬件设备经安装调试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如确需挪动,必须经财务科长批准和参与。
四、软件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医院《微机员操作规程》和软件本身的要求。
五、财务科长应在财会人员中指定系统数据维护人员、文件管理人员、数据录入人员、数据核对人员、综合控制人员,并有明确的分工,彼此间有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
六、实行会计电算化必须指定专人进行每日数据备份和会计档案备份,防止机内文件因意外原因丢失。
会计档案备份定期移交一份给档案员管理,并办好移交手续。
七、操作人员根据密码进入会计软件,离开工作台时,必须正常退出软件,防止他人冒名顶替进行非法操作,同时注意不泄漏密码,以防给医院带来损失。
八、实行会计电算化必须建立“上机操作日志”,主要包括操作者姓名、上下网时间等,以便明确责任,促进软件安全、正常运行。
九、各操作人员不得随意开库操作,以确保各种数据的安全。
十、各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录入和处理,凡违反规定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开除等处罚,情节特别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一、引言会计电算化档案是企业财务工作中紧要的依据和证据,对于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靠具有紧要意义。
为了规范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特订立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确保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本钱;3.加强档案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4.为各级管理层供应及时、准确的财务决策依据;5.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档案管理责任1.企业法务部门负责起草并监督执行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2.财务部门负责实施会计电算化档案的日常管理,包含备案、归档和销毁等环节;3.IT部门负责维护和管理睬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稳定;4.各部门负责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录入、整理和归档;5.全部员工有义务依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操作会计电算化档案,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四、档案管理过程1.档案备案–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上,全部原始凭证应依照时间先后次序进行编号和归档,同时应标清楚文件名称、日期、金额、摘要等信息。
–全部原始凭证必需经过审批后方可进行录入。
–全部录入的原始凭证需经过数据核对和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
2.档案整理–定期对已归档的会计电算化档案进行整理,依照会计科目和时间进行分类,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可检索性。
–档案整理时,应注意保护文件内容的机密性,避开信息泄露。
3.档案归档和查询–已整理好的会计电算化档案应存放在指定的档案室或电子存储设备中,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易查性。
–仅有授权人员可查阅和使用档案,其他人员需经过正式申请并得到许可方可查询。
–档案查询时,应严格依照程序和权限进行操作,记录查询人员、查询时间、查询内容等相关信息。
4.档案销毁–会计电算化档案的销毁应遵从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会计电算化档案的销毁要经过合规审批,并由专人进行销毁,同时记录销毁的相关信息。
五、考核标准1.档案备案工作的考核标准:–凭证备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备案流程的规范性和合规性;–原始凭证审批和核对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第一节 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知识要点】1、管理既有微观的,又有宏观的。
微观管理是指单位自身对会计电算化所制订的管理办法、措施和制度;而宏观管理则指国家或地区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的顺利开展所制订的办法、措施和制度。
2、按照《会计法》规定,财政部先后制定发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典型题目】一、单项选择题1.制定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根据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B.《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C.《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2.对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文件主要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B、《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C、《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D、《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3.财政部制定的《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是对会计软件的(D)。
A、最高要求B、较高要求C、较低要求D、最低要求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会计电算化软件生成的哪些资料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ABCD)A.会计凭证B.会计账簿C.财务会计报告D其他会计资料2.财政部先后制定了下列哪些国家统一的制度(ABCD)对电算化工作作出了具体规范。
A.《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B.《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C.《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3.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单位(ABCD)等电算化工作作出了具体规范。
A.使用会计核算软件B.软件生成的会计资料C.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D.电算化档案保管三、判断题1.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不一定要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 f )2.中国境内各单位使用的会计核算软件,应当符合《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的基本要求。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是指为了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所建立的一套制度体系。
该制度主要涉及到会计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规范、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电子化技术手段改进和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透明和可控。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规范:明确会计数据的采集方式、要求和频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数据处理规范:规定会计数据的处理流程和方法,包括记账、核算、报表编制等过程,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 数据存储和备份规范: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遭到破坏。
4. 技术设备和软件要求:包括会计电算化的硬件设备要求、软件平台选择和使用要求等。
5. 人员培训和管理规定:确保会计电算化人员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他们正确使用相关技术和软件,并加强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
6. 内部控制规定: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操作的合规性。
7. 监督和审计规定:建立定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审计机制,对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改进。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而建立的一套规范性的制度体系,通过规定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备份的规范,以及技术设备和软件要求,人员培训和管理规定,内部控制和监督审计规定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有效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制度
第一节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制度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是指国家及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法律与制度。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会计法》规定,财政部制定并发布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国家统一的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
一、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法规我国政府通过颁布统一的会计法规制度,对单位会计工作做出了具体规范。
其中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法规条款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以法律形式规定:1.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会计账簿的登记、更正,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年6月17日由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有如下条文对会计电算化工作做了具体规范:1.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
2.清册中列明会计软件及密码、会计软件数据磁盘(磁带等)及有关资料、实物等内容。
3.移交人员从事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对有关电子数据在实际操作状态下进行交接。
4.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使用的会计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要求,应当符合财政部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有关规定。
5.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
6.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对于机制记账凭证,要认真审核,做到会计科目使用正确,数字准确无误。
打印出的机制记账凭证要加盖制单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印章或者签字。
7.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用计算机打印的会计账簿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字或者盖章。
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1. 引言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企业电算化会计系统环境下,为了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效防范风险的一套制度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其主要内容。
2. 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起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其重要性的几个方面:2.1 风险管理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引入增加了信息系统相关风险的可能性。
通过建立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降低潜在损失的风险。
2.2 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信息录入错误、丢失或篡改等问题。
2.3 防止内部欺诈行为通过建立严格的授权和审计机制,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内部欺诈行为的发生,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2.4 提高业务运作效率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繁琐程度,提高工作效率。
3. 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权限管理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对系统的访问和操作权限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
主要包括用户权限的设置、授权和审批流程等。
3.2 数据备份和恢复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定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主要包括备份策略的制定、备份数据的存储和恢复的测试等。
3.3 审计机制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有效的审计机制,对系统的操作和数据进行监控和审计。
主要包括审计日志的记录和分析、异常行为的报警和处理机制等。
3.4 运维管理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规范的运维管理机制,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主要包括系统的监控和维护、漏洞的修补和升级等。
3.5 培训和知识管理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的培训和知识管理机制,提高员工对系统操作和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遵守。
财务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电算化管理制度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为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明确职责,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的规定,特制定本岗位责任制度:(一)、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后,财务会计部门(包括相关业务部门)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应划分为:电算主管(系统管理员)、数据录入、审核记帐、电算维护、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等岗位。
(二)、电算主管一般由财务负责人担任,数据录入一般由制证人员、业务开票人员以及报表输入汇总等人员担任,但程序设计和维护人员不得兼任数据录入工作;审核记帐由凭证或票据等复核人员和登帐人员担任;电算维护一般由熟悉会计电算化业务的会计人员担任;数据管理可由一般会计人员或维护人员兼任;数据分析可由总会计师、会计主管、统计人员或具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工作人员担任。
(三)、电算主管岗位职责:1、负责会计电算化的全局工作,并对软件的正常运转及数据的安全、可靠负责。
2、组织制定并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3、根据会计制度和本单位的核算要求,建立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核算体系和核算方法。
4、负责计算机输出的帐、证、表等数据的最终审查和审批工作。
5、负责财务人员的岗位分工和上机操作人员的使用权限,不得将自己的密码忘记或透露给其他任何人。
6、会计电算化规章制度规定的其他职责。
(四)、数据录入岗位职责: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机内记帐凭证,做到内容完整、数据正确、科目运用准确、摘要简明规范,所制凭证符合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
2、业务人员按业务发生的实际情况,准确、完整地录入各种业务数据。
3、业务发生,应及时录入或及时制作机内凭证,不得积压。
4、负责所录数据或所制凭证的正确性校验工作。
5、负责打印所制凭证或业务票据,签章后连同原始凭证或其他有关资料,传递到复核或其他岗位。
6、执行会计电算化其他规章制度规定的职责。
(五)、审核记帐岗位职责:1、负责对已录入计算机内的凭证或数据、打印输出的凭证或票据以及原始凭证的完整性、正确性的审核,确保入帐数据完整、正确。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总结
会计电算化知识点总结会计电算化知识点:第一章会计电算化概述1.会计电算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软件的开发应用及其软件市场的培育、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会计电算化制度建设等。
2.会计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会计核算,以及利用上述技术手段将会计核算与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
相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
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建立了计算机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管理信息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实时便捷地获取、加工、传递、存储和应用会计信息,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3.会计软件是专门用于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的计算机软件、软件系统及其功能模块,包括一组指挥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程序、存储数据以及有关资料。
例如,会计软件中的账务处理模块,不仅包括指挥计算机进行账务处理的程序、基本数据(会计科目、凭证等),而且包括软件使用手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用以指导使用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操作。
会计软件通常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直接提供数据输入。
(2)生成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
(3)对会计资料进行转换、输出、分析、利用。
4.会计信息系统(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AIS),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提供会计管理、分析与决策相关会计信息的系统,其实质是将会计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的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信息技术的影响程度可划分为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传统自动化会计信息系统、现代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其功能和管理层次的高低,可以分为会计核算系统、会计管理系统和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汇总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方式的重要改变,你对会计电算化有多少了解呢?下面是让店铺带大家了解一下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汇总吧! 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知识篇1一、电算化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监督和保证按要求生成各种档案,保证各种会计档案的安全与保密,保证各种会计档案得到合理和有效利用,并将其安全保存的一系列工作。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软盘等备份的会计数据,以及计算机打印出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
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和采用磁带、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介质存储的会计账簿或报表,具有磁性和不可见的特点,作为会计档案保存时,其保存期限应与《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规定的相应会计数据(书面形式的会计账簿、报表)相一致。
采用电子计算机打印输出书面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应当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采用中文或中外文对照,字迹清晰,作为会计档案保存,保存期限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执行。
系统开发资料和会计软件系统也应视同会计档案保管。
对会计软件的全套文档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保管截止日期是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5年。
三、记账凭证的生成与管理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后,记账凭证生成有两种方式:1、将原始凭证直接录入计算机,由计算机打印输出。
打印生成的记账凭证视同手工填制的记账凭证,按《会计人员工作规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立卷归档保管。
2、手工事先作好记账凭证,向计算机录入记账凭证,然后进行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保存手工记账凭证与机制凭证均可。
四、会计账簿、报表的生成与管理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要每天登记并打印输出,做到日清月结。
2、一般账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按月、按季或按年打印;发生业务较少的账簿,可满页打印。
3、在所有记账凭证数据和明细分类账数据都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情况下,总分类账可用“总分类账本期发生额季余额对照表”替代。
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系统操作管理制度(样例)一、系统使用管理1、为保证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系统的操作使用做出严格的控制。
2、在会计电算化系统投入运行前,由系统管理员确定本电算化系统的合法有权使用人员及其操作权限,并报单位主管审核批准后在系统内授予其使用权。
运行中需要增减使用人员,按同样手续办理。
3、对各使用人员明确划分使用操作权限,形成适当的分工牵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4、本会计电算化系统原则上专机专用,谢绝无关人员使用机器做其他工作。
5、设立“计算机使用登记簿”,任何人均须登记方可用机。
6、任何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改数据、原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
7、出纳人员不允许进行系统性的操作。
8、操作人员应严格在规定范围内对系统进行操作,负责数据的输入、运算、记帐和打印有关帐表.9、存档数据、软盘、帐表和文档资料等由系统管理员按规定指派专人统一复制、核对和保管。
10、系统管理员必须做好日常检查监督工作,发现不规范使用应及时制止,并采取措施避免同样情况再次发生.二、上机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是合法有权使用人员,经过培训合格并经系统管理员正式认可后,才能上机操作。
2、操作人员上机操作前后,应进行上机操作登记,必须填写真实姓名、上机时间、操作内容,供系统管理员检查核实。
3、操作人员上机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尽量减少占用机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操作人员的操作密码应注意保密,不能随意泄露,密码要不定期变更。
5、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操作权限操作,不得越权或擅自上机操作。
6、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不得擅自修改凭证数据(专职会计员,则应保证输入的数据与凭证数据的一致性)。
如发现差错,应在输入前及时反映给凭证编制人员或系统管理员。
已输入计算机的数据,在记帐前发现差错,可按凭证进行修改,如在记帐后发现差错,必须另作凭证,以红字冲销纠正,输入机内,任何人不能随意修改帐目.7、每次上机工作完毕后都要作好工作备份,以防发生意外事故,备份的数据软盘,应由财务处保管,下次上机备份要与机内数据复核无误后方可开始运行。
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步骤
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步骤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步骤1. 新建账套必需新建账套,系统自带[999]演示账套不能用于考试。
启动“系统管理”,打开:“系统管理”窗口,“系统—注册”,以系统管理员admin注册,密码为空—确认。
(注:启动“系统管理”可以利用桌面上的快捷方式启动,也可以从考试软件环境中启动)(1) 增加操作员“权限—操作员”,增加两个操作员.(两个操作员的编号和姓名不能重复)(2) 建立账套“账套—建立”,出现“创建账套”窗口。
A、账套信息:只输账套名称 (账套号、账套路径、启用会计期,系统默认)B、单位信息:单位名称 (其他项不输入)C、核算类型:本币代码:RMB 默认本币名称:人民币默认企业类型:工业 (默认项若不是“工业”,则需要自己选择。
)行业性质:新会计制度科目 (默认项若不是“新会计制度科目”,则需要自己选择。
)账套主管:选择其中一个操作员为账套主管。
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默认是选中的,不要修改D、基础信息:可不填E、分类编码方案:科目编码4-2-2-2-2,其余默认F、数据精度定义:默认G、启用账套系统启用时可只启用总账,日期默认。
(3)赋予操作员权限“权限—权限”,把另一个操作员也设置为账套主管。
(注:既把两个操作员都设置为账套主管)2.设置凭证类别、增加会计科目、录入期初余额并试算平衡启动“用友通”用户名:输入操作员编号 (自己建立的两个操作员之一)密码:输入完操作员编号按回车键,在“账套”后将显示该操作员能使用的账套,即自己建立的账套选择自己建立的账套和会计年度、操作日期(默认的即可)(1)设置凭证类别“基础设置—财务—凭证类别”,选默认的“记账凭证”(2)增加会计科目“基础设置—财务—会计科目”特别说明:①目前考试实务题目说明中给出的会计科目及编码仍是新会计制度科目而不是2007新准则会计科目(2008版会计基础教材中的科目表是2007新准则会计科目);②“新会计制度科目”一级科目编码是4位的,如:1001现金,如果你在会计科目设置窗口看到的一级科目编码是3位的,则说明上面“C、核算类型:企业类型:工业,行业性质:新会计制度科目”步骤选择错误,退出用友通,重新建立账套。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范文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业务中的简称。
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是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信息科学,会计学为一体的学科。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供大家参考选择。
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浅析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会计电算化对财务管理起到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它对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还不够完善,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作用的分析,对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主要问题对策目前我国经济在迅猛地发展,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会计电算化向网络化发展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会计电算化可有效地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它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并可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概述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对会计人员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它不仅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在会计电算化方式下,原始凭证的审核、填制记账凭证及会计凭证的复核与手工方式下是一致的,只需将记账凭证输入电算机后,其余的工作都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减轻了会计人员大部分的核算工作,对于月末结帐、报表的编制也方便了许多,而且准确率非常高。
会计电算化是原始手工记帐进步的一种体现。
其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1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会计电算化的运用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它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对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的熟悉,还需要对经营管理相关知识的了解,为参与企业管理做出准备工作。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是会计基础工作的细致化和业务处理程序的规范化。
因此,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促进本公司财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根据《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会计人员都必须经过电算化培训并取得“电算化上岗证书”,方可从事电算化岗位工作。
第2章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第3条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要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
第4条会计电算化岗位可设电算主管、软件操作员、审核员、电算维护员、电算审查员、数据分析员和出纳岗位、档案管理员。
在不违背内部牵制原则下,可一人兼任多个岗位。
1.电算主管。
负责协调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运行工作,要求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以及相关的会计电算化组织管理的经验。
2.软件操作员。
负责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的输入工作;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进行部分会计数据处理工作,要求达到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的水平。
3.审核员。
负责对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进行审核,操作会计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
4.电算维护员。
负责保证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正常运行,管理机内会计数据;对软件进行维护和升级;负责同软件供应商进行联络;对财务部门无法解决的硬件问题负责同计算机中心联系。
5.电算审查员。
负责监督计算机及财务软件系统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
6.数据分析员。
负责对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提供有关分析资料供领导决策参考。
7.档案管理员。
负责财务软件和会计资料档案的管理。
第3章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第5条会计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电算化主管授权认可后方能进入系统进行上机操作,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操作本系统。
第6条会计部工作人员应按密码和操作权限操作,除系统管理员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上机操作。
第7条任何人员禁止在网络机器上安装和使用游戏软件;使用外来软盘时应先进行杀毒;使用内部局域网时禁止同时使用外部网络系统,以保证计算机数据安全和防止感染计算机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电算化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财务处的会计电算化业务,根据《会计法》和《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节岗位责任制管理
第二条根据会计制度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设置电算会计主管和系统管理员岗位。
第三条电算会计主管由财务总监担任,负责协调和管理整个会计电算化工作;
第四条系统管理员负责会计系统和公司网页及内部局域网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杀毒和更新杀毒软件,每天负责开机、关机,发生故障及时维修和记录备查,保证系统合法、安全、可靠;
第三节会计电算化管理
第五条硬件管理
(一)会计电算化应配备相应的计算机设备,并需按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登记,由专人负责保管;
(二)会计信息系统所用的计算机设备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以保其系统正常运行,保障会计数据的安全;
(三)机房应安装空调、抽湿等设备,以保证相应的温度、湿度;
(四)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设备的洁净,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五)硬件发生故障时,应由专人或定点维修人员负责检修排除,做好维修记录,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拆修;
(六)系统的开、关机应由系统管理人员或专人负责,并需严格遵守开、关机顺序。
第六条软件管理
(一)选择的财务软件应符合财政部《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并且能满足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工作需要;
(二)财务软件应在软件开发商的协助下安装、调试,直至正常运行;
(三)系统管理人员应对软件进行正常维护,包括对程序、数据、编码的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备查;其他任何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对软件数据进行修改、删除;
(四)会计软件运行发生错误,系统管理人员应立即检查处理,如无法处理,需及时与软件开发商联系,弄清原因,排除故障;
(五)会计核算软件的修改必须在处领导批准和监督下进行,严禁擅自修改软件。
第七条操作人员管理
(一)财务部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授权认可后方能上机操作,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上机操作;
(二)财务部工作人员应按密码和操作权限操作,除系统管理员
外其他人员不得擅自上机操作;
(三)任何人员禁止在网络机器上安装和使用游戏软件;使用外来软盘时应先进行杀毒;使用内部局域网时禁止同时使用校园网等外部网络系统,以保证计算机数据安全和防止感染计算机病毒;
(四)任何人员不得直接打开数据库文件进行操作,不允许随意增删和修改数据、源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结构;不得伪造、非法涂改变更、故意毁坏程序、数据文件、账册、软盘等;
(五)各岗位工作人员在操作使用计算机过程中,如遇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系统管理员进行解决,不得自行解决,不得自行处理。
(六)操作人员对自己的上机注册名与口令要严格保守秘密,不得泄露。
(七)操作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与操作权限,不能越权、越位操作。
未经财务负责人同意,不能向他人提供各类会计数据。
(八)输入到计算机的记帐凭证必须经过复核人员审核才能进行记帐。
月末结帐前确保本月凭单本月处理完毕。
第八条档案管理
(一)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一般不允许借阅。
(三)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必须每日备份,重要的会计数据应准备双份。
(四)对电算化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更新,定期用其他介质进行备份,备份至少双份,防止会计档案和数据丢失。
(五)会计档案要严格保密,按规定保管,存放时间截止至该软件停止使用为止。
不得随便翻阅、打印和复制与工作职责无关的数据
第四节监督与检查
第九条电算化会计主管要对数据分析、负责对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详细准确的财务信息。
第十条在监督与检查过程中,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要及时纠正和完善,发现重大问题要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
第五节附则
第十一条本制度由财务部负责解释。
第十二条本制度自执行董事批准后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