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镇志序言范文.doc

合集下载

镇志序言-精选模板

镇志序言-精选模板

镇志序言镇志序言《镇志》序言新编《**镇志》,在区委、区政府关心重视与市区地方志业务部门具体指导下,历时四年,经编写人员辛勤编纂、精心琢磨,终于纂修成书,出版问世。

《**镇志》逢盛世付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一重要成果,为读者了解**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全面翔实的资料。

**镇地处**、**、**三市交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

古为“**之襟喉”,今为“*中之要塞”。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素有“温泉古镇”、“名茶之乡”之美称。

而今**为区边陲重镇,江淮十大名镇之一,成为*中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xx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首届区市文明镇。

《**镇志》记载了**三千多年饱经战乱、几度兴衰的悠悠历史,着重记述**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战的革命史。

1939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严家松园成立,鄂、豫、*三省区党委迁址东**,新四军高级将领和党的革命先辈云集于此,一时**成为江北抗日指挥中心,中原地区党的领导核心,*中抗日根据地。

**人民与新四军鱼水相依,并肩战斗,共同谱写绚丽的历史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各行各业恢复生机。

1979年以后,**和全国各地一样,沐浴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面貌发生巨变,经济日趋繁荣,人民起步奔小康。

二十一世纪以来,**实现新的崛起,在党的十七大路线指引下,全镇以温泉旅游开发为主线,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全镇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构建活力**、和谐**。

**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历代精英不乏其人。

《**镇志》中所收录的人物,名人佚事,有的以大义救国闻世;有的以文采出众扬名;有的施政一方、政绩卓著;有的勤于平凡岗位,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

无论是身居斗室的科教文卫工作者,还是在车间、田头辛勤劳动的工人、农民和分布在国内外的仁人志士,都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立下不朽的功勋。

在《镇志》首发式上的致辞

在《镇志》首发式上的致辞

在《镇志》首发式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镇志发布活动的参与者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镇志》首发式,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情。

首先,我代表全体工作人员,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镇志》的出版,不仅仅是一本书的面世,更是对我们这个镇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的一次里程碑的事件。

镇志,是我们记录和储存镇子发展历程的重要工具,是我们了解和认识镇子的珍贵资料。

它是一本关于这个地方、这个时代的日记,记载着我们的成长、蜕变和进步。

这本《镇志》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晶,其中包含了历次编纂小组的辛勤付出,更凝聚了广大镇民的关注与期待。

我要感谢所有为《镇志》做出贡献的人,无论是主编团队,还是介绍、撰写、校对等工作中的每一个人。

感谢你们的辛勤努力和付出,为镇志的出版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镇志》的呈现,展示了我们这个镇子的风骨和灵魂。

它的内容涵盖了镇子的历史渊源、地理特点、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己家乡的重要途径。

同时,它也是一本反映镇子形象的 vitrine,通过展现我们的镇子,向人们展示着镇子的特色和优势。

通过《镇志》,我们不仅可以回顾过去,更能了解现在,展望未来。

回顾过去,我们能够了解镇子取得发展的历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思路;了解现在,我们可以了解镇子当前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为我们的未来发展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目标。

当然,《镇志》并不是一本完美无瑕的书,一定存在不足之处。

但是,我们昂首阔步,将这本《镇志》看作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

它会不断地与时间和时代同行,记录我们的努力和奋斗,凝聚镇子的力量,不断地为镇子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这本《镇志》的主编,我深感责任重大,但是,我也为这个使命感到骄傲和自豪。

带领团队编纂《镇志》,是一次对我们自身的审视和思考,也是一次对我们镇子的自信和展示。

相信经过努力,这本《镇志》一定会成为我们展示世人的一面镜子,向他们展示我们镇子的面貌和成就。

镇志序言

镇志序言

《镇志》序言新编《**镇志》,在区委、区政府关心重视与市区地方志业务部门具体指导下,历时四年,经编写人员辛勤编纂、精心琢磨,终于纂修成书,出版问世。

《**镇志》逢盛世付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一重要成果,为读者了解**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全面翔实的资料。

**镇地处**、**、**三市交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

古为“**之襟喉”,今为“*中之要塞”。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素有“温泉古镇”、“名茶之乡”之美称。

而今**为区边陲重镇,江淮十大名镇之一,成为*中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xx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首届区市文明镇。

《**镇志》记载了**三千多年饱经战乱、几度兴衰的悠悠历史,着重记述**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战的革命史。

1939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严家松园成立,鄂、豫、*三省区党委迁址东**,新四军高级将领和党的革命先辈云集于此,一时**成为江北抗日指挥中心,中原地区党的领导核心,*中抗日根据地。

**人民与新四军鱼水相依,并肩战斗,共同谱写绚丽的历史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各行各业恢复生机。

1979年以后,**和全国各地一样,沐浴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面貌发生巨变,经济日趋繁荣,人民起步奔小康。

二十一世纪以来,**实现新的崛起,在党的十七大路线指引下,全镇以温泉旅游开发为主线,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全镇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构建活力**、和谐**。

**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历代精英不乏其人。

《**镇志》中所收录的人物,名人佚事,有的以大义救国闻世;有的以文采出众扬名;有的施政一方、政绩卓著;有的勤于平凡岗位,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

无论是身居斗室的科教文卫工作者,还是在车间、田头辛勤劳动的工人、农民和分布在国内外的仁人志士,都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立下不朽的功勋。

名镇志范本

名镇志范本

名镇志范本作为一个人,要有像名镇那样的精神风貌,是一种非凡的品质。

名镇这两个字,不仅仅指代着一个地方的名声,更是一种名声所带来的责任和担当。

名镇首先要有独特的特点和亮点。

一个普通的小镇可以说是千篇一律,毫无吸引力,而一个名镇则是与众不同,令人眼前一亮。

它可以是因为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也可以是因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悠久的历史传承;还可以是因为独特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发展模式,拥有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名镇的闪光点,是它吸引人们前来的原因。

名镇还要有独特的精神风貌。

一个平凡的小镇可能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一个名镇则是激发人们内在潜能的灵魂所在。

这种精神风貌可以体现在镇上的文化活动和艺术氛围中,可以体现在镇民之间的友善和互助中,可以体现在镇政府的公正和廉洁中。

这种精神风貌将会使名镇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地方,一个值得人们向往和向往的地方。

名镇还要有独特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一个普通的小镇可能只是履行基本的公共服务职责,而一个名镇则是主动担当社会责任,积极为社区和社区居民做好服务工作。

它可以为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教育和培训,为弱势群体提供救助和帮助。

这种社会责任和担当将会使名镇成为一个充满爱心和温情的地方,使居民们感到被尊重和关爱。

作为一个人,要有像名镇那样的精神风貌,要有独特的特点和亮点,要有独特的精神风貌,要有独特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这样的精神风貌,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他人的要求。

只有拥有这样的精神风貌,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对他人有帮助的人。

对于一个名镇而言,它的精神风貌也是一个评判其价值和地位的重要标准。

一个名镇必定是有特点和亮点的,必定是有精神风貌的,必定是有社会责任和担当的。

只有拥有这些特质,才能够赢得人们的赞誉和推崇,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名镇。

名镇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地。

它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个象征和标志。

序言范文

序言范文

序言范文导读:范文序言范文【篇一:序言范文】国民精神的灯火———报告文学集《先锋之歌》序言一群爱好文学的同仁,沿着“二为”的正确方向,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创作,报告文学集《先锋之歌》便问世了。

先锋,原指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将领或先头部队,现用以比喻在事业中起先导作用的个人或集体。

如此说来,这本集子的名字是最确切不过的了。

因为,中国人最具有勤劳、智慧、刚强、奉献的精神。

《先锋之歌》通过选择、集中、想象等手段,像凸透镜聚光一样,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本质。

国民精神之光是客观的真实存在。

通过聚光,就汇集成最亮的灯火,照亮了天地,指引着人们前进。

他们是神奇的风流人物,他们是真正的时代先锋。

收入本书的先进人物共19位,都具典型性。

讴歌这些典型,是“报告”的要求。

报告文学是“报告”,也是文学。

说它是“报告”,是指要及时反映现实,回答人们正在思考并迫切想了解的问题。

例如,当前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各行各业的干部包括企业管理者呢﹖我们迫切地要把这个问题形象地报告读者,旨在说明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本书中的典型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

对全国先进工作者、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同志,我早就通过新闻媒体及大小会议有所了解。

这次实地采访,这个形象在我面前更加丰满。

他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亲人。

蔡林森同志置身在操场上、教室里、餐厅中,和师生亲密无间,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亲人关系。

其次是“少年”。

虽然年过半百,但强烈的事业心使他青春焕发,精神状态犹如血气方刚的少年。

再次才是严师。

没有亲人、“少年”的成分,他不可能成为严师,他这个形象就会残缺不全。

同时他还是财神。

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每年约有10多万人。

学校周围包括泰兴城的交通、餐饮、旅宿、娱乐等行业都被带动起来,促进了全市GDP的增长。

所以,许多受到惠泽的人尊称他为“财神”,可见,蔡林森形象的典型意义已经超出教育战线,具有更广的社会价值。

其他,如具有较大魄力、办事雷厉风行的吕炳生;业务精、点子多、善组织、能写诗的鞠章网;科技兴企取得成功、严格管理堪称一绝的张国林;多元开发屡建奇功,做人的工作如春风化雨的何圣赐;聪慧过人,阅历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常庆昌、张正西、周国平、张伟亚、郭余龙;富而思源,乐于助人,做好事成瘾的薛长明等形象,都具有非凡的魅力。

村志序言摘选

村志序言摘选

村志序言摘选古往今来,国有史,家有谱,府县有志。

史、志、谱者,考世系,载治乱,知兴替,传风化也。

国之史书博大,未必尽录其祥,故府县之志补之。

府县之志周祥,未必尽载其细,故闾志、家谱补之。

盛世修史,治臣补志,贤达续谱,此乃善举。

故华夏子孙,世代沿袭,青史永垂,根脉有继。

人生有家,家居有所。

人类聚集,形成村落。

村落之肇始,为先民披荆斩棘而成。

守望生养之土,根之所在也;铭记家园之地,情之所寄也。

无论达官显贵,抑或大家百姓,孰不由此开步,受此启蒙耶?故记村庄之变迁,循家风之传承,知乡俗之绵远,感贤达之聪慧,诚为众望所归,诸人所愿矣。

解店镇七庄村,地处万荣县城以东,古称“东解”也者。

原村有七庄之盛,现民近四千之余,东枕稷麓而环抱,南望孤峰而旷远,西接县城而通达,北邻大路而便捷。

斯地农工发达,人文鼎盛,自古多秀才、贡生、武生、义烈、孝友,然因盗匪兵燹、文革动乱,所知者十之一二,且俱已作古。

虽声重皋比,姓字烟沉,无从能者,惜乎数年来无村史传世,浩浩历史任其湮没,岂不憾哉!盛世逢春,岁在甲午,七庄村人氏、万荣教育界名宿张建煌与文化界名流杜有泽二人携书稿来访,言该村编纂村志事,庶几三载,历尽艰辛,幸有七庄村党支部、村委会之鼎力,离退休及有志之士之倾力,更合村父老之合力,遂成其志,有望成册,嘱予序言以志。

予本布衣,虚识几字,忝任县志办主任之职,感其行而知其难,赞其举而赏其作,心有惺惺焉。

然序言之请,终觉诚惶,不敢弄斧于班门,献丑于方家。

有泽先生虽为旧识,实乃师长,几番嘱托,推辞不得,遂受命动笔。

予与七庄,渊源深厚。

一则予尝供职解店七年有余,村组干部多有交集,下乡入户多有往来;二则因七庄村人氏、已故杜君峻晓。

予二人虽未谋面,然则网上神交,“老杜”之书,“老老杜”之著,皆由长安寄至。

先生之风,豁达开朗,岂因山高水远而异乎?三则为杜有泽老师故。

与之相识,由来久矣,其人之善,其书之精,非予独誉,相识者咸知矣!噫吁嚱!维斯者三,读者诸君便晓七庄民风之淳朴,村风之良善,始知予因何而为之记。

村志序汇编

村志序汇编

村志序汇编《X村志》序言当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置于案头的时候,我相信无论是走出家乡远离故土的游子,还是天天坚守着这片古老热土的父老乡亲,都会为之心潮澎湃。

因为悉心研读,见微知著,不仅可以从中感受人情世事沧桑,感知吾村变迁历史,感悟现实生活启示。

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村的发展轨迹中看到一个国家向前跨越的矫健步伐,听到一个时代进步的厚重足音。

本村志既是留给每位子孙后代的一份珍贵史料,也是献给每位想认识X、了解X的同仁们的一份特殊礼物。

X山水绚丽,文化绵长,景致独特,百姓勤劳,民风淳朴。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吾族先辈在这方热土上辛勤耕耘,繁衍生息,为建设美好家园奉献智慧和力量。

当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他们斩木揭竿,奋起反抗,前赴后继,众志成城,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无畏的铁胆忠肠,涌现出XX这样的民族英雄。

当鬼子进村,X人宁愿战死,不甘坐亡,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筚路蓝缕,不竭追寻,探索过很多农业农村新路。

80年代中期,家家户户进行杂交水稻制种,全村老少齐上阵,亲戚朋友来帮忙,场面宏伟壮观,描绘了一幅“科学种田增效益,规模生产促增收”的壮美画卷,使得X 在全县名噪一时。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继承祖辈聪明能干、勤劳肯干、踏实会干、埋头苦干、善于巧干、诚信实干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之际,在XX越烧越旺的历史大背景中,X虽没有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但同样有一批人先知先觉,借改革开放的和煦春风,在西面的山坡上办起了工厂,使一个农业村也走上了工业化之路。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X人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积淀下厚实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

山川秀美,人杰地灵,文风鼎盛,这是人们对X村的概括。

XX,这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每一个X村民的荣耀。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

史志(村谱)是一个区域历史的真实写照和理性总结。

本村志内容丰富,体例编排科学,类目设置合理,资料翔实可靠,行文规范流畅,做到略古详今,图文并茂,雅俗共赏,体现了较高的编纂水准。

村志序言选登:志在千里,浓情故里

村志序言选登:志在千里,浓情故里

村志序言选登:志在千里,浓情故里前言在我们的国家,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许多传统的文化和历史遗迹被遗忘或消失了,这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因此,编写一个有关本地区历史和文化的村志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村志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村庄或地区的文化和历史遗产,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档选编了几篇关于村志序言的文章,旨在激励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发掘本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将这些珍贵的遗产传承下去。

志在千里,浓情故里对于一个村庄或地区,村志是它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编写村志不仅可以记录下本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还可以给后世留下一份宝贵的财富。

在不断地记录和整理过程中,我们对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的了解也将更加深入。

编写村志的过程中,遗址考古、文物鉴定、家谱整理、民俗调查等都是重要的内容,这个过程中人们将会收集到大量珍贵的历史记载和文化遗产。

村志的属性虽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是却不仅仅局限在历史上。

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的生活、文化和环境,如现代的产业、绿化和公共事业等。

这使得村志成为了规划地方未来的依托和基础,并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地方,以此来体验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因此,从多方面来看,编写和保存村志对于当地和整个国家都非常重要。

村志的重要性编写本地区的村志,不仅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本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让当地居民感到自己的生活和文化是值得被尊重和传承的。

而且,寻找历史痕迹和遗产也十分有趣且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不管是通过调查记录还是现场考察,这个探寻历史遗产的过程都可以给你带来非常深刻的印象和体验。

同时,编写村志也是社区参与的好方法。

这个过程需要很多人的协助才能完成,需要所有村民的信息和协助。

编写村志是一个团队合作和社会参与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居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生活不仅仅局限在当下,还可以与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他们既可以为村庄的历史和文化作出贡献,又可以学习和与周围居民互动。

整个编写村志的过程也反映了一种社区精神,那就是通过合作和努力为本地区的文化和历史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村官志序言”该怎么写?

“村官志序言”该怎么写?

“村官志序言”该怎么写?光荣村志序我们光荣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村里自建立以来,就人才辈出,而今又有众多学生考入大学,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我们光荣村人。

我们村庄之所以叫光荣村,是因为我的祖先叫孙光荣,在很早以前带领子孙由山东闯关东,在这片荒芜人烟的地方,开垦土地,“安营扎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接纳闯关东的乡亲们,该村庄人员不断增加,经过辛勤的耕耘,人们逐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此,这个村庄就叫光荣村。

光荣村,土地辽阔,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特殊的地理环境,给村民带来不少运气,孕育了光荣村的一代又一代。

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宝贵的遗产给杨庄增添了诸多光彩。

解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村民的思想意识,生产建设,民房改造,村容村貌,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经济结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长足发展。

这是我们光荣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体人民长期同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光荣村诞生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应以自豪,以赤子之心爱她,建设她!《光荣村村志》比较全面地记述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历史变迁,并突出建国以来机构变革,经济建设,自然风貌,风俗习惯,文化教育,人才辈出的深刻变化。

体现“薄古厚今,古为今用”,力求“公正、事实、全面”。

村志引经据典,印证过去,广采博录,拾零整合,漫笔纵横。

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尤其是现任支书孙学明亲自主抓,《光荣村村志》历史一年编撰,终于落笔,在此,谢谢领导,谢谢仁人志士的关心和帮助。

《光荣村村志》对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光荣村,激发人民热爱家乡,总结建村的经验教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学习历史优秀人物,吸收历史文化精华,都具有极大的裨益。

最后,祝愿我们光荣村,代代相传,历经不衰!祝愿我的家乡和父老乡亲身心愉快,生活美满!更加精诚团结,奋发图强,富庶繁荣!。

镇志序言

镇志序言

镇志序言镇志序言《镇志》序言新编《**镇志》,在区委、区政府关心重视与市区地方志业务部门具体指导下,历时四年,经编写人员辛勤编纂、精心琢磨,终于纂修成书,出版问世。

《**镇志》逢盛世付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一重要成果,为读者了解**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全面翔实的资料。

**镇地处**、**、**三市交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

古为“**之襟喉”,今为“*中之要塞”。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素有“温泉古镇”、“名茶之乡”之美称。

而今**为区边陲重镇,江淮十大名镇之一,成为*中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xx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首届区市文明镇。

《**镇志》记载了**三千多年饱经战乱、几度兴衰的悠悠历史,着重记述**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战的革命史。

1939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严家松园成立,鄂、豫、*三省区党委迁址东**,新四军高级将领和党的革命先辈云集于此,一时**成为江北抗日指挥中心,中原地区党的领导核心,*中抗日根据地。

**人民与新四军鱼水相依,并肩战斗,共同谱写绚丽的历史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各行各业恢复生机。

1979年以后,**和全国各地一样,沐浴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面貌发生巨变,经济日趋繁荣,人民起步奔小康。

二十一世纪以来,**实现新的崛起,在党的十七大路线指引下,全镇以温泉旅游开发为主线,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全镇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构建活力**、和谐**。

**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历代精英不乏其人。

《**镇志》中所收录的人物,名人佚事,有的以大义救国闻世;有的以文采出众扬名;有的施政一方、政绩卓著;有的勤于平凡岗位,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

无论是身居斗室的科教文卫工作者,还是在车间、田头辛勤劳动的工人、农民和分布在国内外的仁人志士,都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立下不朽的功勋。

镇志序言

镇志序言

三一文库()
〔镇志序言〕
《镇志》序言
新编《**镇志》,在区委、区政府关心重视与市区地方志业
务部门具体指导下,历时四年,经编写人员辛勤编纂、精心
琢磨,终于纂修成书,出版问世。

《**镇志》逢盛世付梓,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一重要成果,为读者了解**的
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全面翔实的资料。

**镇地处**、**、**三市交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
越。

古为“**之襟喉”,今为“*中之要塞”。

**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素有“温泉古镇”、“名
茶之乡”之美称。

而今**为区边陲重镇,江淮十大名镇之一,
成为*中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XX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
景名胜区,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
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首届区市文明镇。

第1页共3页。

在镇志首发仪式上的讲话范本

在镇志首发仪式上的讲话范本

在镇志首发仪式上的讲话范本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镇志首发仪式的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各位领导、嘉宾和同事们的到来,你们的鼎力支持是我们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仪式的浓厚氛围中,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致辞。

镇志首发仪式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不仅意味着我们镇在发展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更意味着我们镇志编辑团队经过辛勤努力的付出,在集思广益、严谨求真的精神指导下,终于完成了这部富有历史价值、时代特色和实践意义的镇志。

镇志是镇级重要的文化遗产,是记录镇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

它记录了镇区的历史、地域特色、经济发展、社会事务、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反映了镇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

镇志的出版首先标志着我们镇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对我们镇区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有力展示。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这不仅是一本书的出版,更是我们整个镇区的团结奋斗和努力的结晶。

正是在各位领导的正确指导下,镇志编辑工作组凝心聚力,紧紧围绕镇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按照提高质量、完善体制、注重创新的要求,精心策划、认真整理,最终完成了这部传承和宣传我们镇区文化的重要工作。

镇志出版的成功,离不开全镇人民的鼎力支持和辛勤付出。

感谢各位领导的指导和关心,感谢全镇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感谢编辑团队的辛勤工作。

正是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项艰巨的工作。

在此,我要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镇志的出版不仅向外部世界展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对我们自身镇区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镇志,我们可以了解到镇区在经济发展、社会事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变化和成就,对指导我们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镇志的出版给镇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对完善我们的体制、规划我们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本镇志,我们要更加注重体现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更加注重实事求是、严谨求真的态度,努力做到内容全面、客观真实、科学系统、语言生动,让它成为各级政府决策、各行各业参考的重要工具书。

村志前言范文

村志前言范文

怎么样写“村志”的序言?志书概述,或称总述、综述,是以简练的文字概括全志内容。

从对村志内容的高度概括上说,它是村志的内容提要。

从对村志记述的各种事物进行的归纳总结、揭示规律、提炼升华上说,它是一部村志的灵魂,起着总揽一村各方面大势大要、统观全局的作用。

写作的总体要求是:源于各篇,精于各篇,提炼全志精华。

概述的作用1.鸟瞰全志内容。

概述通过宏观记述,将一村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反映村庄全貌的内容,条理清楚、高度概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只要阅读概述,就能正确、快捷地了解村庄的过去和现怎么样写“村志”的序言?志书概述,或称总述、综述,是以简练的文字概括全志内容。

从对村志内容的高度概括上说,它是村志的内容提要。

从对村志记述的各种事物进行的归纳总结、揭示规律、提炼升华上说,它是一部村志的灵魂,起着总揽一村各方面大势大要、统观全局的作用。

写作的总体要求是:源于各篇,精于各篇,提炼全志精华。

概述的作用1.鸟瞰全志内容。

概述通过宏观记述,将一村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等反映村庄全貌的内容,条理清楚、高度概括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只要阅读概述,就能正确、快捷地了解村庄的过去和现。

求郑氏族谱序言范文求范文陈氏家谱旧序(朱熹撰写)家法之建,仿于诸侯别子,而士庶之宗,则惟其所始焉。

或姓或氏,或地域或谥,爵则称宗,宗之于族也,有本姓以合庶姓,有缀食以系群情,孙之于祖也,有植祫以省大事,有齐衰以服三月,百世而婚姻不通,周道然也。

上溯夏殷,何莫不然,故其迹泯(未混),末季七族九宗,犹资周王封国之重,及王辙东,世臣沦丧,乐却降在皂隶(穿黑衣的官差衙役),从五皆为圭筚,宗法始荡然也。

所赖以维持者,独周官莫繁世(一作独国官系世系),辨昭穆之制存焉尔,此谱帙所从出也。

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颖川陈氏,出先妫姓侯爵(侯国),自帝舜之后,传于有虞,虞幕裔孙阏父为周武陶王,能利器用,王赖之,以元女太姬下嫁其子满,而封诸陈,使奉虞祀(祭),满谥胡,公生申公犀,犀而下传十世,子孙散处,遂以国为氏,敦读书,说礼乐,绶若若而印累累,匪朝伊夕矣。

村志序言范文

村志序言范文

村志序言范文村志是一种记录村庄历史、文化、风俗、人物等方面的书籍,是村庄的文化名片。

作为村志的序言,是整本村志的开篇,也是对整本村志的概括和评价。

因此,序言的写作非常重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简介村庄概况序言的第一部分需要简单介绍村庄的概况,包括村庄的历史、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状况等。

这部分内容需要简明扼要,让读者对村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引出村志的意义在介绍完村庄的概况之后,需要引出村志的意义。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2.1 传承历史文化村志是一种记录村庄历史、文化、风俗、人物等方面的书籍,可以帮助后人了解村庄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村庄的文化遗产。

2.2 弘扬民族精神村志记录了村庄的历史和文化,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2.3 促进村庄发展村志记录了村庄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可以帮助村庄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促进村庄的发展。

3. 感谢村志编写人员在引出村志的意义之后,需要感谢村志编写人员的辛勤工作。

他们为了记录村庄的历史和文化,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村庄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4. 展望村庄的未来在感谢村志编写人员之后,需要展望村庄的未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望:4.1 继承和发扬村庄的文化村庄的文化是村庄的精神财富,需要继承和发扬。

希望后人能够继承和发扬村庄的文化,让村庄的文化得以传承。

4.2 加强村庄的发展希望村庄能够加强自身的发展,提高村庄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让村庄更加繁荣富强。

4.3 建设美丽村庄希望村庄能够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村庄,让人们在这里生活、工作、学习、旅游都感到舒适和愉悦。

5. 结语序言的最后需要写上结语,可以简单总结一下整篇序言的内容,表达对村庄的祝福和期望。

总之,序言是整本村志的开篇,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村庄的概况,引出村志的意义,感谢村志编写人员,展望村庄的未来,最后写上结语。

希望每个村庄都能够编写出一本优秀的村志,记录下村庄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村庄的文化遗产,促进村庄的发展。

2019年镇志序言范文.doc

2019年镇志序言范文.doc

2019年镇志序言范文.doc2019年镇志序言范文篇一:镇志序言范文《镇志》序言**历史久远,是**市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据考古资料推测,早在**北部还未成陆地,**作为岛屿孤悬于海上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繁衍生息。

今天**市之前身香山县,皆因**“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宋代?《太平寰宇记》)。

可以这样说,**承载了**的人脉与文脉。

这块风水宝地,地灵人亦杰。

大约在300年前,为避战乱,一批中原人转辗迁徙至此,他们整族而迁,聚族而居在此形成了客家人的聚居地。

60多年前,国难当头时,许多客家儿女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放下锄头,执起枪矛,这里成了广东一个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20多年前,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山里时,**人勇立潮头,修公路、办学校、建新区,彻底打开了山门,招来了四方客商,山里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全面小康。

至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已经超过20亿元,上缴国家各项税收也超过了亿元,昔日的穷乡僻壤因此撤镇设办事处,被纳入中心城区管理。

盛世修志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处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我们有责任为后人留下一部系统的、详实的地方史料,从而为现在乃至将来各项建设提供借鉴,为爱国爱乡教育提供乡土教材,为海外乡亲了解故里、为各界朋友了解**提供信息。

为此目的,于20xx年10月成立机构,聘请专才,开始为期5年多的**镇志编纂工作。

5年多来,修志工作得到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得到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悉心指导,今天终于得以成书。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我来说,通过此志全面了解自己深爱的家乡艰难而光荣的历史,备感欣慰。

我相信,还会有许多人如我一样,将从这部60多万字的《**镇志》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甚至是教益。

就此机会,谨向付出了艰辛劳动的全体编写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此志提供资料的各界人士、向市志办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篇二:三灶镇志前言前言地方历史是地方宝贵财富,只有通过文字记载才能长久传承。

村志序言范文

村志序言范文

村志序言范文村志序言村志是记录着一个村庄的发展历程、人物风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献资料。

它是一本记录、反映和研究村庄变迁的重要载体,对于了解村庄的历史演变、文化传统以及资源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编写村志,既是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也是对未来的规划和展望。

我们这个村庄虽然不大,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百多年来,这个村子经历了战争、灾害、变革等许多波折,但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魅力。

本村志的编写就是要将这些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记录下来,以便后人了解、学习和传承。

本村志分为六个章节。

第一章是村庄的历史沿革。

我们通过搜集村内的史料和口述资料,充分还原了村庄的前世今生。

从村庄的起源、名称的由来,到近代以来的重要事件和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情况,都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通过这一章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我们村庄的发展轨迹和变迁。

第二章记录了本村的自然资源。

我们村地处山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这一章详细介绍了我们的土地面积、山水分布、气候特点等。

同时,还列出了各类资源的详细情况,如矿产资源、农田分布、水源地等。

通过这一章的了解,读者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我们村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第三章是关于我们村庄的人文风貌。

我们村庄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传统活动。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我们村的节日、风俗习惯、民间艺术等。

我们的村子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表演和传统手工艺品,这些都是我们村的瑰宝,也是我们村民的骄傲。

第四章是我们村的文化传承。

我们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本章主要介绍了我们村的传统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方特色美食等。

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珍视和传承这一份文化遗产。

第五章是我们村的文化设施和教育状况。

我们村已经建立了一些文化设施,但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我们村的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的情况。

同时还介绍了我们村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发展情况。

我们要努力改善我们的文化设施和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为村民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镇志村史编信

镇志村史编信

镇志村史编信广大父老乡亲: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能让我们留住乡愁,激发热爱家乡的正能量。

时光易逝,风华易失,大量历史资料、名胜古迹、美丽传说、风物故事急需挖掘整理,时下国泰民安,村民殷实,正是修史编志的大好时机。

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弘扬正气,做出了村志编纂的战略部署,我镇作为城区重地,有着凤凰落草桥的美丽传说,更有牌坊、文庙、古槐等古城标志,做好村史编纂,我们责无旁贷,理应走在前列。

在此,我们向全镇父老乡亲发出以下倡议:一是积极参与村志编写工作。

首期启动的大柳庄村、中曹村、解放村、团结村、辛寨村、亭子头村、孙家庄村、新宁村、刘路村、孟村10个村的群众,要主动提供历史资料,群策群力,各显其能,各尽其力,为子孙后代留存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他村也要主动向本村提供资料,为后续编纂提供支撑。

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时,要如实填报,积极配合。

在外村民要主动提供联系方式,关注支持编写进程。

家中有涉及编写需要的珍藏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如旧时票据、书法画作、老照片、宗族家谱、上世遗物、农机具等),要积极提供。

村里年高长辈、家庭中经历丰富人士要主动反馈人物传记、趣闻轶事、还原历史真实,共同提供有价史料。

二是争当村志编纂志愿者。

村志编写不是一时之事,需要近一年多时间才能整理出初稿,里面涉及大量文字、图片需排版、修正,希望在电脑方面有基础的年轻村民都能主动参与,争当志愿者,协助编纂组完成编纂工作。

三是献爱心助力编纂工作。

因调查走访、资料收集、排版印制等需人工材料费用,鼓励本村爱心人士或事业有成人员向本村支部捐助筹措费用,收支情况各支部将如实公示并载入村志。

村有村志,是一个村和谐且兴旺的具体表现,村志编写不仅是历史传承的有效载体、招商引资的靓丽名片,更是激励村民自强不息和团结奋进的不竭源泉,也是不辜负前人有益于子孙后代的好事。

望广大村民积极响应,早日完成本村村志编纂工作,为后代子孙留下一笔宝贵财富。

镇志序言

镇志序言

《镇志》序言新编《**镇志》,在区委、区政府关心重视与市区地方志业务部门具体指导下,历时四年,经编写人员辛勤编纂、精心琢磨,终于纂修成书,出版问世。

《**镇志》逢盛世付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一重要成果,为读者了解**的历史和现状,提供了全面翔实的资料。

**镇地处**、**、**三市交界,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

古为“**之襟喉”,今为“*中之要塞”。

**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素有“温泉古镇”、“名茶之乡”之美称。

而今**为区边陲重镇,江淮十大名镇之一,成为*中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20xx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镇;20xx年被评为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首届区市文明镇。

《**镇志》记载了**三千多年饱经战乱、几度兴衰的悠悠历史,着重记述**人民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前仆后继、英勇奋战的革命史。

1939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在严家松园成立,鄂、豫、*三省区党委迁址东**,新四军高级将领和党的革命先辈云集于此,一时**成为江北抗日指挥中心,中原地区党的领导核心,*中抗日根据地。

**人民与新四军鱼水相依,并肩战斗,共同谱写绚丽的历史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家作主人,各行各业恢复生机。

1979年以后,**和全国各地一样,沐浴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面貌发生巨变,经济日趋繁荣,人民起步奔小康。

二十一世纪以来,**实现新的崛起,在党的十七大路线指引下,全镇以温泉旅游开发为主线,招商引资,大力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战略,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全镇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构建活力**、和谐**。

**人才辈出,人文蔚起,历代精英不乏其人。

《**镇志》中所收录的人物,名人佚事,有的以大义救国闻世;有的以文采出众扬名;有的施政一方、政绩卓著;有的勤于平凡岗位,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

无论是身居斗室的科教文卫工作者,还是在车间、田头辛勤劳动的工人、农民和分布在国内外的仁人志士,都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立下不朽的功勋。

2019年整理--在《××镇志》首发式上的致辞_0

2019年整理--在《××镇志》首发式上的致辞_0

在《××镇志》首发式上的致辞在《××镇志》首发式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值此春暖花开、万象更新的季节,《××镇志》正式出版面世了。

这是××历史发展中的一件盛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镇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项丰硕成果。

《××镇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翔实的史料,完备的体例,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客观、准确地介绍了我镇的自然环境、建置沿革、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风土民情、历史人物等,它集我镇万事万物于一册,凝数千年沧桑为一瞬,让今人“鉴古知今、温故知新”,发挥其资治功能;给后来者“鉴兴废、考得失”,发挥其教化功能。

《××镇志》的问世,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值得庆贺的,也是今天政通人和、欣欣向荣局面的体现,其意义和影响是深远的。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史称“千秋大业”。

为了填补空白,继承传统,总结过去,鉴知未来,造福后代,镇委、镇政府于1995年决定编修地方志,随即调集人员,组织班子,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从各方面促使修志工作顺利开展。

历届党委、政府对修志工作都高度重视,专门安排人员、提供场所,尽可能地为修志工作提供便利。

本届党委、政府在前几任工作的基础上,重续修志,是志书的集大成者。

在志书的编纂过程中,由于领导的更迭和人员的变动,《××镇志》历时8载,经过4届编委会和编纂人员的广征博采,悉心编纂,数易其稿,又经过数年的反复琢磨、修改增删,终成定稿付梓,使××的历史记载得以延续。

作为我镇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镇志》的编纂是一项浩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

它的成书付梓,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省史志办的领导亲自审稿、安排排版、协调印刷,市史志办全程参与、细心指导;离退休老同志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提供资料、论证史实;广大编纂人员在经验不足、资料缺乏、办公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多年来含辛茹苦,笔耕不辍,默默奉献,用大量辛勤劳动的汗水终于把××历史发展的变迁记录下来,把××人民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业绩载入史册,尽了他们应尽的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镇志序言范文
篇一:镇志序言范文
《镇志》序言**历史久远,是**市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

据考古资料推测,早在**北部还未成陆地,**作为岛屿孤悬于海上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繁衍生息。

今天**市之前身香山县,皆因**“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宋代•《太平寰宇记》)。

可以这样说,**承载了**的人脉与文脉。

这块风水宝地,地灵人亦杰。

大约在300年前,为避战乱,一批中原人转辗迁徙至此,他们整族而迁,聚族而居在此形成了客家人的聚居地。

60多年前,国难当头时,许多客家儿女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放下锄头,执起枪矛,这里成了广东一个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20多年前,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山里时,**人勇立潮头,修公路、办学校、建新区,彻底打开了山门,招来了四方客商,山里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全面小康。

至20xx年工农业总产值已经超过20亿元,上缴国家各项税收也超过了亿元,昔日的穷乡僻壤因此撤镇设办事处,被纳入中心城区管理。

盛世修志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处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我们有责任为后人留下一部系统的、详实的地方史料,从而为现在乃至将来各项建设提供借鉴,为爱国爱乡教育提供乡土教材,为海外乡亲了解故里、为各界朋友了解**提供信息。

为此目的,于20xx年10月成立机构,聘请专才,开始为期5年多的**镇志编纂工作。

5年多来,修志工作得到党政班子高度重视,得到各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市地方志办公室的悉心指导,今天终于得以成书。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工作于斯的我来说,
通过此志全面了解自己深爱的家乡艰难而光荣的历史,备感欣慰。

我相信,还会有许多人如我一样,将从这部60多万字的《**镇志》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甚至是教益。

就此机会,谨向付出了艰辛劳动的全体编写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此志提供资料的各界人士、向市志办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篇二:三灶镇志前言
前言
地方历史是地方宝贵财富,只有通过文字记载才能长久传承。

在三灶镇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指导下,《三灶镇志》的编纂工作已初见成效。

四年前,县党史办公室就向各镇区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配合县志年鉴的编修,有条件的镇区也可以进行地方志的编纂工作。

20XX年三灶镇就组织人员为地方志的编纂搜集资料。

20XX年,韩坚同志调入三灶担任镇党委书记后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镇长许山、宣传委员杨大仕、文化站长廖士云等领导各司其职,筹建了镇志编纂委员会,组织人员落实行动方向。

镇关工委主任、老宣委陈立扬同志勇挑重担,挑选了一批三灶当地的老干部、老教师组成了专门的写作班子紧锣密鼓地开展镇志的编纂工作。

许多老同志老当益壮,不计报酬,白天冒酷暑、顶风雨、踏冰霜,找信息、查资料,晚上又不顾老眼昏花,体力透支,伏案写作。

艰难苦困熬心志,玉汝于成终使然。

经过一年的辛勤努力,在各方面人士的大力支持协助下,《三灶镇志》现已基本成型,初编成书。

但由于年代久远,面广量大,在材料搜集上难免有挂一漏万、遗珠漏宝的地方。

希各位知情人士有好材料好事例继续提供,以使此书日臻完善。

在资料搜集整理工作中,受到县党史办公室咸国庆,镇党政办何广松,镇土管办何儒,原镇民政办顾帮茂,镇工业
办陈晓武等领导以及社会上很多老同志的鼎力相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最后,再次恳请各方面人士对本书的不到之处多提宝贵意见!
《三灶镇志》编纂委员会
二O一三年秋
篇三:安顺府志序言
人文学院历史101班胡娜学号;1005010093
安顺府志序
窃谓得奉秋之纲领者唯史,得春秋条目者,唯要皆取其精义,使后监观,作为征创,其法云同,而使义重褒贬,至民心大畏,而不敢为恶。

志义在賸扬,使民志欣向,而曰还于善,孝则各异也,至其亲切使人肯信,近征使人异聪者,莫如志成一书,尽祖传孙,父诏子。

口受指书,难代是年多,而熟问如亲也,先太父官地方时,即以其都邑之志,乘训示期民人,而民人皆唯唯弗倦,初以此不过教民一术,不意期月之闻,而风气一变,自是移它帮,每寻其志,以教皆有异效,既先君出治海见,闽法此异,训士卒,觉志,,,
安顺府志序(卷首序二)
直有勇之方,何其速也,益习见素文,今乎起兵良知,亦遂敦其
良能,有若非教所及者,丁未春承。

获命来守是邦,欲遵先意,勤喻斯民,而志阙焉,因集绅者採摘成志。

将有头绪,而量移黎阳遂止。

越年巳酉春旋,而晓瞻张先生,因变向籍,临清式虑,幸重遇焉,与谈时政,亦以此为急务,为急务,即解囊今二百,以为捐倡,并指点防修诸人,紧先生及博物诸志,长选撰修,考古之八者也,予故诚訇言不疑,而诸人皆斟酌疑信,不蔓不支使与寅友会义商定,匝月即遂,其中不免挂漏,恐似前番迁变放废,故草付刻,以图终局,寓望大笔临斯裁成,而扩充之。

史之过严则刻因俗之过,宽则滥。

何以不刻起滥,而合于中庸之道也乎,统后世之君子,更希谅其拙也,咸丰辛亥年长白常恩谨序。


黔之属凡十二府,一直隶州,三直隶县,东西率介楚滇,南北率介粤蜀,独安顺四境皆介黔壤在,黔实为腹地,其山峦发自滇中,逶迤重沓,险阻自此而开盘江,延江左右环注。

气候温和无大寒暑。

填壤膏腴,五谷蕃植,鳞次栉比,商贾辐凑遥楚谪滇者必道焉,而此控扣生。

南通桂林,疆域适中,力咸足以相汲,故其为黔之中土,几于会垣等,我朝设提督以守其地,外列四镇相为犄角,其距省也裁二百里,而近交书期会,晨发夕致,尽当时,所以控制服者,其义为已深矣。

黔自通志外,焦题志乘,始有郡邑志。

安顺府志(卷首序三)
之刻而安顺由阙,为长白常君沛霖守是邦,慨然曰“余之则也”。

于是发凡起列,取事徵文,不期月而书成,余读其原本,其地域耳广
轮,山川形势以及溪津棰置靡不详也。

自官司善政后,民者德,以及物产风俗靡不载也。

而地之隔离者,别之以图弹丸黑子,表以自书此,又图绘之格,足以为民者也。

若夫民夷集居于野,于是乎有姬发之要,有威信之施,使民与夷相安,是府盾之德宜焉,耳后之守土者,觉是编也。

可以知所从事矣。

受为序而归之,而并著其地之重。

以为采风者告焉,咸丰元年七月于贵州学政右春坊,右中允,常熟同书序。

愚意义志义宜法使笔,但使之立志纪事觉法使之过,敢则刻因俗之过,觉则临其何以不,,,合,于中庸之道也乎,统俟后之君子,更希谅其拙也,咸丰辛亥年长白常恩谨序。

安顺府志序
安顺为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其疆域错处墏柯夜郎之交,其兴野上分参井,舆鬼之次,其民华夷亲处其官土流,设其山之厄塞要者,以百数而关索为最险,其水之屈盘蜿蜒者,以什数而盘江为最大,在晋为兴,古部在唐为罗甸国,在宋为曹里部,于元大德中隶云南,于关洪武中隶四川,于正统中改隶贵州,初置州郡隶衙,后乃升为府,今则一大都会也,自前明征南都指挥头成平定以来,其荆棘草莱,筑建城堡迄今五百有余岁矣.其间蛇豕踞蟠,蜂莹羊蛰,若孙可望李本深陇,安藩之徒民。

安顺府志卷首序四
民之被其蹂略刳图者何可胜数,而今且可户口殷繁,之坞壁,化为陇哇竹林,尽立于家。

民垂老不见兵草,唯经营期衣食,育其子孙。

则我国休养生息之始,乃臻斯盛也,式芬常藩郭青蛇,黔记田山尽,
黔书欲籍以周知是邦,山川形胜与,夫民生登耗物力,盈虚以灌其缓急轻重,庶不负天子,屏藩句之命,而二书颇有缺,亦无能道其祥者,常沛霖太守辑安顺府志告成,举以相质式芬,固喜其士倍德礼,时风淳俗宴如上,和亲康乐安平之书则有喟叹,士夫身如司牧,坐享太平。

其风流自诩耗佘,曰于诗酒琴奕游觉者焉,可惜也。

而太守乃周资博仿无不祥,则平日之留心利弊可见矣。

卷凡五十四为刚,九为目,七十有七沿革建置,赅铺于风土物宜加祥焉。

敬序而迁之。

咸丰元年四月下翰无隶吴式芬谨记。

安顺府志卷首序四
志书何为而作也?所以记于国之广狭,山川之胜,财富之赢出与夫士,马甲兵风俗人才借猷轩之采择,以为治术之裨益也,贵州居边檄之地,僻处西南,然襟代楚,控制滇蜀,四达不备其咽喉,其脊背,则安顺也。

安顺府元为习安州,明为安顺州,昔尝议立省会于此,因上之轻重不急贵阳,后遂移提督驻之,以监盘江诚黔中一要郡哉。

居民蜂屯咦杂,汉错处曰,仇杀出没,窜匿与其中焉,俗轻浮广悍,乐则狙,狼食一饮之徽器皿。

序五
之细仇结恨资纷纷讦讼延绵弥漫,全破家产而不恤莅斯任者,子谅识大体可敬信者往往难之,今长白常沛霖太守莅是邑,下车之处即留心政事,以安顺郡无志可考,乃遍访名人,广收志剩殷殷然有存创修之意,分刚列目编为五十四卷,于天文则遵绎说,去分也于职官人物,列女诸志,则标以行盛德事之,于政迹者祥而弗略。

于地理则一
山一水,西阡东陌尤尝考核精祥,不使稍有混扰,其所以慎封守饬,陪风化育人才者,不亦思深而意常乎,昔吾乡田田为其风土著黔书,一卷长白爱,先生踵其后复作为南识略三十二卷书,皆有宝于治术为事之师,今之为是书也,毋亦可以后先媲美,献余学识。

今春奉天子命秉皋来黔,修政之暇,与太守相接温文尔雅,有儒者风,即询以政事侃侃焉,如烛照数计,非留心政事者不能如是也。

又出事编相见其番地,利查人情所以至治而防弊者,至祥且尽,则太守之英伟之资深沉之识。

可见底蕴独文章藻云乎哉。

夫民安则秀民,自弭政平讼理,胥于是敬其基。

安顺难治否乎,,岂治安顺云乎,五是以乐为之序。

咸丰元年四月下汉东鲁孔广鍸谨撰。

人文学院历史101班胡娜学号;100501009320XX年4月15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