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 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编教科版人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新编教科版人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测量气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天气》单元的第三课。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这节课要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材从今天的气温是多少?一天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引出需要用气温计测量温度。

进而通过气温计测量一天中几个时间段的温度,发现使用气温计需要注意的问题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根据绘制的柱状图,发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特点,同时培养学生坚持每天记录气温的习惯。

研讨部分是针对使用气温计的深层思考,为什么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来测量气温?采用柱状图的优点是什么?教室外一天的气温相同吗?描述一下气温的变化。

这些问题都是有关气温计知识的深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气温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拓展部分,通过调查资料,了解气象站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扩大学生知识面。

【学情分析】气温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学生们感受到气温的存在,受到气温的影响,但没有认真研究过气温的变化,或者说气温的变化规律,一天中、一个月中、一年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测量气温,用表格及柱状图记录数据,发现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提醒。

本节课学生多次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而气温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一项,对于分析气温的变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需要根据温度计的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发现二者使用过程中的相同与不同,从而掌握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除此之外,本节课还要培养学生观测气温的兴趣,学生在观察和分析中对气温的变化产生兴趣,能坚持观察并记录,利用网络或实地考察的方法对气象站及气象工作者有更多的了解,这些是学生欠缺的,也是教师需要注意培养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3《测量气温》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3《测量气温》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3《测量气温》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测量气温》这一节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节重要课程。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气温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并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记录和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探究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好奇。

但是,他们对于气温的概念以及测量气温的方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气温的概念,知道气温的计量单位。

2.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并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记录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气温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温度计、记录表格等教学用品。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气温吗?气温是怎么测量出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温的概念和计量单位,呈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让学生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气温的测量,每组选一个代表来进行实际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不当的地方。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气温的测量方法,并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给予肯定和补充。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气温的变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让学生举例说明。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气温测量的实践作业,观察家里或学校的气温变化,并记录下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测量气温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测量气温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测量气温教案教学设计3.测量气温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定时观察、测量并记录校园里不同地点一天的气温变化。

2.学习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分析数据得出某些结论,交流有关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团结合作地开展气温的观测活动。

2.团结合作地绘制一天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科学知识1.知道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

2.学习测量气温的方法。

3.知道一天里气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红水温度计、气温记录表、百叶箱的课件、记录表、气温曲线图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讲述:每一种天气现象有它的气温——空气的温度。

2.过渡:今天让我们来测量气温。

二.活动测气温1.猜一猜:校园里什么地点、什么时候气温最高?说一说你猜测的依据。

2.交流。

3.我们的猜想正确吗?还是让我们的行动来说话吧。

4.教师交待活动要求:(1)活动地点:操场、教室、花园、宿舍四处。

(2)分组:全班分4组,每组负责一处地点。

(3)人员分工:拿温度计的、读数的、记录的都安排到人。

(4)时间安排:每一节课后以及中午午休、放学后。

(完整的一天)5.布置任务,交待下一节课进行汇报。

6.认识百叶箱:(1)出示百叶箱课件,学生观察。

(2)教师讲解: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百叶箱,百叶箱箱门朝北安置。

三.指南车信箱(1)介绍竺可桢。

(2)学生自由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

四.活动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1.出示一张气温变化曲线图,学生认识其要素。

2.指导学生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

(1)在最下面一行中填好测得的时间。

(2)在最上面一行标记好相对应时间测得的温度。

(3)在相对应的温度计刻度上标记好当时的温度。

(在对应位置标小圆点)(4)用线连接每支温度计上的小圆点。

3.学生绘制自己所在小组的气温变化曲线图。

4.评价:哪张图绘制得最好。

五.分析曲线图1.学生观察气温变化曲线图。

2.讨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是怎样的?3.交流。

4.了解:一天中14点之前气温逐渐升高,14点之后逐渐降低。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3 测量气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3 测量气温》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3 测量气温》教学设计2.观察以下两张图片,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3.想一想,每个人的感受常常不一样,用什么工具去测量气温呢?们能说一说今天的气温是多少?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吗?(ppt出示太阳的图片)。

2.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你们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吗?(ppt出示冬夏两张不同的图片)。

3.看样子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板书)那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呢?如何来测量呢?活动意图说明:挖掘学生对天气、气温的认知前科学概念,激发学习兴趣,揭示课题。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1.说一说,如何使用气温计和读数?2.小组讨论,在使用气温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完成下列填空。

(1)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

(2)悬挂在___________中。

(3)保持___________。

(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___________。

(5)示数___________后再读取。

3.想一想,我们在使用气温计时为什么要注意这些问题?教师活动21.出示气温计,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你还记得如何使用和读数吗?(全班交流)2.那你们觉得我们在使用气温计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3.ppt出示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并就一些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注意事项的缘由。

使用方法:(1)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畅通的地方。

(2)悬挂在空气中。

(3)保持干燥。

(4)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5)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4.总结并明确外出测量的要求:(1)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学生活动31.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么来研究一天中的气温变化情况?2.请观察某一小组完成的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表,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3. 请同根据该组同学的数据,绘制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说说你的发现4..请你使用气温计到室外指定地点按照要求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变化,并完成以下记录。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3测量气温 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3.3测量气温  教案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城市天气预报》导入
观看天气预报,知道气温是天气的一个重要指数。
激趣导入
新知探究
聚焦:一天中气温的变化与测量
1、课件出示气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巩固复习气温与温度。
3、进一步了解气象温度
过渡:下面我们看两段视频来进一步了解气象温度。
播放视频:气象站是如如何测得气温的?
研讨探究
1、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2、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描述一下气温的变化。
3、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课件出示上述三个问题的小结。
教师可利用《气温柱状图》强化练习。
根据实际情况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拓展延伸
播放视频:太阳高度角和气温之间的关系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准确性。
重点
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难点
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科学探究目标
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目标解读
指导学生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8点、10点、12点、16点),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对测量的温度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一天气温的变化规律,认识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指在一天中哪一时刻的气温。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 《测量气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3课  《测量气温》教案

教科版三上第三单元第3课《测量气温》教学设计
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测量是很关键的一步。

如果测量方法不对,那么测量结果肯定是比如气温计放置的位置或时间不对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描述一下气温的变化。

从图中我们能发现每天教室外气温的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清晨和傍晚的气温较低,中午和下午的气温较高。

不考虑寒潮或者暖流的影响,气温的变化主要受日照的影响。

9点以后温度上升较快,如果是多云或者阴天,则气温上升较慢。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案《3.3测量气温》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案《3.3测量气温》
让学生意识到真实数据的记录对发现科学规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归纳提炼一天气温的变化规律,使他们意识到柱状图等统计图表的绘制可以更加形象具体地揭示天气变化规律。
四、拓展
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小组讨论并汇报
让学生了解气象站的工作人员以是怎样来测量气温的。
2. 什么时刻气温最高,什么时刻气温最低?你能看出气温的变化趋势吗?
小组讨论并汇报
通过统计发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认识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指在一天中哪一时刻的气温。
三、研讨
请你描述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变化。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学生室外观察、记录天气;室内讨论并描述天气特征
2.悬挂在空气中(大约1.5米)。
3.保持干燥。
4.读数时,保持视线和液柱顶端齐平。
5.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小组合作测量Biblioteka 汇报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选择一天中的五个时间点(8点、10点、12点、14点、16点),将气温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小组合作测量并记录
学会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1.你能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一个柱状图?
课程名称:测量气温
1、教学前期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会气温计的正确读数,这节课就要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他们用气温计测量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将其统计成图表,就可以分析发现某个区域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规律。
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科学概念:1.说出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教学设计
一、聚焦
今天的气温是多少?我们怎样知道呢?
为什么会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气温》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气温》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学课题: 3.测量气温【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为四大课程内容的第三大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内容,是四大领域中第14个主要概念: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1~2年级:学生知道天气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3~4年级: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利用气温风向、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

本课属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的第3课测量气温。

本课是学生在了解天气、认识气温计的基础进一步开展的测量气温的实际操作活动。

气温是描述天气情况的要素。

气温的测量时在认识气温计、练习气温计的读数之后进行的。

学生用气温计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记录数据。

将其统计成图表,就可以分析发现某个区域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规律。

每天的气温都在发生变化。

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

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量的。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单元水的沸腾、水的结冰那里已经使用过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用过温度计测量过水温。

在本单元天气的第二课认识气温计中老师也利用气温计模型指导学生掌握认、读、写气温,也给学生观看了学校实验室里的气温计。

但学生对气温的这一科学概念不是很清楚。

测量气温的方法与测量水温的方法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老师虽然在第2课认识气温计的拓展部分虽然安排里观察气温计、体温计和水温计,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基于学校器材、学生家庭器材的缺乏,很多时候,都是在老师展示实验材料,开展演示实验后引导性总结出它们的异同点。

学生在坚持记录天气,测量记录一天的天气变化中,对利用统计表绘制柱状统计图中存在很多困难。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气温》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气温》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测量气温》教案一. 教材分析《测量气温》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测量气温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气温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有过感受气温的经历,但对气温的测量方法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温的概念,掌握测量气温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气温的概念,测量气温的方法。

2.难点: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测量气温的方法。

3.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同完成气温测量的实践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计时器、教学PPT。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温度计,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感受气温的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气温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气温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

同时,介绍测量气温的方法,展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分组使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内的气温。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操作。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了吗?让学生回答,加深对测量方法的印象。

小学科学33测量气温(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33测量气温(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小学科学33测量气温(教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测量气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测量气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操作步骤。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准确测量气温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科学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测量气温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温度计的使用原理;准确读取温度计上的刻度。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温度计,玻璃烧杯,水,冷水,热水。

2. 教材准备: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实物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气温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测量气温的重要性。

2. 观察与探究(10分钟)通过实物展示温度计,让学生仔细观察温度计的外观、刻度和指针的指示,并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验操作(20分钟)(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2)实验步骤:①将水倒入玻璃烧杯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并保持不动;②观察温度计上的刻度变化,并记录下温度;③反复进行加热和降温的操作,观察温度计上刻度的变化并记录。

4. 实验总结(10分钟)(1)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分析温度计上刻度的变化规律。

(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中,温度计上的刻度向上移动代表什么?向下移动代表什么?(3)对于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进一步阐述。

5. 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给学生讲解室外温度的测量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测量气温的仪器。

(2)教师出示气象台的气温测量仪器,并进行简单解释,让学生了解不同仪器的使用。

6. 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总结并提出自己的疑惑。

五、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己在家中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记录并跟随温度变化。

杭州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3《测量气温》教案

杭州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3《测量气温》教案

杭州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3《测量气温》教案一. 教材分析《测量气温》这一课是杭州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的一个内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气温的概念,学习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并能够记录和分析气温数据。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获取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

但是,他们对于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究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气温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并能够记录和分析气温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究,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乐趣,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气温的概念,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并能够记录和分析气温数据。

2.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并能够记录和分析气温数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气温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实验,让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气温的测量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温度计、气温计、记录表格等。

2.环境准备:室内或室外环境,温度变化明显的地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天气变化的话题,引出气温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气温的概念,解释气温的单位和测量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气温的测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的测量。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测量气温教案与教学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测量气温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天气第3课时测量气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教师:气温计、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

提问: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预设:气温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揭示课题小结:看样子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板书)。

3.聚焦问题提问: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呢?如何来测量呢?二、探索: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一)去室外测量气温[材料准备:每组2根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1.出示气温计,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你还记得如何使用和读数吗?2.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全班进行交流。

邀请1-2名学生上台进行教室气温的读数。

3.邀请其他同学对上台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4.提问: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呢?5.PPT出示测量气温的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6.总结并提问:现在都明白测量气温的办法了吗?那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还要注意什么?7.待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再出示温馨提醒:·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3《测量气温》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3《测量气温》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3.3《测量气温》教案一. 教材分析《测量气温》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以及测量气温的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温现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气温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方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气温的概念,知道气温的测量单位是摄氏度。

2.让学生掌握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方法,并能正确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方法,并能正确读取温度计的数值。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温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温度计、记录表格、PPT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温度计,用于实验和测量。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气温吗?气温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引起学生对气温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测量气温》。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气温的方法,让学生对气温有更直观的认识,并学会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用温度计测量气温。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测量气温的经历,讨论测量气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温现象,如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

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测量气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量气温》教案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测量气温》教案设计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今天的气温是多少?
2.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气温计,今天我们就学习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二、探索
(一)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1.播放视频: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二)测量当下的气温
3.播放视频:用excel表绘制柱状图
4.谈话: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什么样的?
(四)怎样绘制一个柱状图?
1.谈话:口诀——找气温、点上点、划横线、涂上色
2.播放视频:手绘柱状图
三、研讨
1.谈话:想一想,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四、拓展
1.提问: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课题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
《测量气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说出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2.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3.知道一天的气温规律: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午后两点气温最高。
教学重点:知道一天的气温规律: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傍晚气温较低,午后两点气温最高。
入秋日:连续5日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2℃,第一天即为入秋日。
入冬日:连续5日的日平均气温低于10℃,第一天即为入冬日。
2.谈话:请你在课后继续完善天气日历中关于气温的数据。
1.学生独立测量气温
2.交流研讨:你测量的气温是多少?这个温度能说明今天是冷还是热吗?
3.提问:一天中气温是不断变化的。天气预报中我们常听到的两个温度值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你知道一天中什么时候气温最高、什么时候气温最低吗?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测量气温》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测量气温》教科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气温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需理解气温是描述空气温度的物理量,对人们生活、农业活动、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2)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气温测量。
-学生需要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放置、观察、记录等步骤。
(3)掌握气温的记录和表达方式。
-学生应学会将测得的气温数据以文字或图表形式进行记录和表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气温的基本概念。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它是衡量天气状况的重要指标,对我们的生活、农业活动等有着重要影响。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夏天中午气温较高时,人们会感到炎热,需要采取防暑措施;而早晚气温适宜时,人们会感到舒适。这个案例展示了气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气温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记录方式以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气温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测量气温》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1.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感知能力,通过气温的测量,使学生能够关注并描述周围环境中的温度变化;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温度计,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提高动手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学会记录、整理和分析气温数据,并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探讨气温与生活、生态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以上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在新教材要求下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3测量气温(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3测量气温(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气温的测量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温现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气温的测量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方法,探究气温变化的规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在团队协作环节,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气温测量实验,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科学素养。
2. 作业反馈
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具体作业反馈如下:
作业1反馈:检查学生对气温概念、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的掌握情况,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对于总结不准确或不完整的学生,指导他们重新复习相关知识,并再次进行总结。
作业2反馈:评估学生对气温变化图的绘制能力,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标出气温变化趋势,并附上简要说明。对于绘制不准确或说明不清晰的学生,指导他们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气温变化图,并强调说明的重要性。
答案:小丽应该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进行记录。
例题4:小勇想知道冬季和夏季的气温变化情况,他应该选择哪些数据进行分析?
答案:小勇应该选择冬季和夏季的气温数据进行分析。
例题5:小芳在绘制气温变化图时,发现气温数据波动较大,她应该怎样处理?
答案:小芳应该在气温变化图中标出气温数据波动较大的区域,并附上简要的说明。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小明想知道今天中午的气温,他应该选择在什么时间测量?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测量气温》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测量气温》

3.测量气温【教材简析】本课是《天气》单元的第三课。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这节课就要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聚焦部分,首先明确这节课的主题是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回顾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气温计到校园各个地点测量气温。

研讨部分,探讨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展示各组同学前一节课后的观察气温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分析教室外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课堂同一时间、各个地点气温情况的测量情况,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拓展部分,通过调查资料,了解气象站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学情分析】气温是描述天气情况的要素。

气温的测定是在认识气温计,练习了气温计的读数后进行的,学生用气温计测量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将其统计成图表,就可以分析发现某个区域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规律。

每天的气温都在发生变化。

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

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教师:气温计、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测量气温》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测量气温》教案

三年级教科版科学《测量气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气温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学会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能够记录和分析气温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记录和分析气温数据。

2.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出气温的概念。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气温是怎么测量出来的吗?2.认识气温计展示气温计,让学生观察其结构。

介绍气温计的组成部分,包括玻璃泡、液柱、刻度、单位等。

讲解气温计的测量原理,即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气温。

3.学习使用气温计教师示范正确使用气温计的方法,包括放置位置、读数方法等。

学生分组练习使用气温计,教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学生上台演示使用气温计的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测量气温带领学生到室外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气温测量。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回到教室,让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讨论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分析气温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测量得到的气温数据。

提问学生:不同地点的气温有什么不同?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

6.拓展延伸提问学生:除了气温计,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气温呢?介绍其他测量气温的方法,如红外线测温仪、卫星遥感等。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气温变化,探索更多测量气温的方法。

7.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探索科学知识。

8.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一周内每天测量同一地点的气温,并记录下来,制作气温变化曲线图。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测量气温》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测量气温》教案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3《测量气温》教学设计(4)将测量地点和测得的气温记录在“室内外温度记录表”上【填写观察记录表】观测点教室里走廊上阳光下大树旁气温℃【得出结论】①教室内的温度和教室外的温度不一样②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2、测量一天中室外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是否一样【实验操作】①三位同学合作,两位同学拿气温计分别到阳光下和背阴处进行测量②另一位同学用秒表记录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填写观察记录表】观测地点阳光下大树旁气温℃【得出结论】①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不一样②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更能反映当地气温3、同一地点不同时间气温会有怎样的变化?【实验要求】各小组将前一天选择的五个时间点所测量的气温填在“一天气温记录表”中。

【填写观察记录表】时间8点10点12点14点16点气温4、绘制柱状图(1)可以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如下(2)如何绘制柱状图?①找气温,点上点②对应点,划横线③涂颜色,即完成(3)通过柱状图,你有什么发现?一天气温变化规律按要求实验操作,观察记录,试图得出结论学生绘制柱状图讨论交流明确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气温不一样明确同一点点不同时间气温不一样会画柱状图,分析数据一天中最高气温时间一天中最低气温时间柱状图优点【教师点拨】变化规律: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是低到高再到低最高时间:14点左右最低时间:日出前后柱状图优点:更直观5、小资料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练习】这是某地连续几天的气象预报,请说说每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周一三、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用一天的气温柱状图来观察比较气温比用表格更能直观看出气温的变化情况。

()2、教室外同一个地点一天中的气温是相同的。

()3、整个百叶箱都是自色,为了避免太阳直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3 测量气温doc 教案教学设计3.测量气温【教材简析】本课是《天气》单元的第三课。

在前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这节课就要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并由此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聚焦部分,首先明确这节课的主题是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回顾气温计的使用方法;使用气温计到校园各个地点测量气温。

研讨部分,探讨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展示各组同学前一节课后的观察气温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分析教室外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通过课堂同一时间、各个地点气温情况的测量情况,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拓展部分,通过调查资料,了解气象站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学情分析】气温是描述天气情况的要素。

气温的测定是在认识气温计,练习了气温计的读数后进行的,学生用气温计测量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将其统计成图表,就可以分析发现某个区域一天或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规律。

每天的气温都在发生变化。

在同一时间里,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不同,室外不同地方的温度也不同;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也在不断变化。

要研究气温的变化,首先要明确平时所说的气温是在什么环境下测定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1.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以此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工具的使用提高观测气温的精确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的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教学准备】教师:气温计、多媒体课件。

小组:每两人一支气温计、记录表、柱状统计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课件出示:冬天和夏天两张不同的图片。

提问:这两张图片有什么不同?(预设:气温变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2.揭示课题小结:看样子气温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测量气温”(板书)。

3.聚焦问题提问: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气温呢?如何来测量呢?二、探索:气温计的使用方法(预设25分钟)(一)去室外测量气温[材料准备:每组2根气温计、学生活动手册]1.出示气温计,提问: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使用的气温计,你还记得如何使用和读数吗?2.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全班进行交流。

邀请1-2名学生上台进行教室气温的读数。

3.邀请其他同学对上台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

4.提问:同学们的读数就是今天的气温吗?我们应该如何测量今天的气温呢?5.PPT出示测量气温的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通畅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6.总结并提问:现在都明白测量气温的办法了吗?那我们马上要到教室外测量气温了,外出测量还要注意什么?7.待学生交流回答后,教师再出示温馨提醒:·在老师指定的地点测量气温;·尽量轻声,不打扰其他班级上课;·小组合作,人人都参与测量、读数;·按照测量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完成后快速安静地回到教室。

8.明确要求后,以小组为单位到教师指定地点进行测量。

(特别强调:测量地点在阴凉通风处,气温计离地面高度1.1米,建议教师在课前事先选好地点,标上组号,并准备好挂钩,方便学生测量)9.回到教室后,请同学们汇报各组的数据及发现。

10.总结并过渡:我们在同一个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接近,那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是都一样呢?(二)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材料准备:活动记录册、上节课的测量数据]1.提问:怎么来研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呢?(生自由回答)小结:明天利用每两节课的课间,带上活动记录册到指定地点去进行测量记录,发现规律。

2.出示:一天五个时间点的气温数据。

说明:这是某一小组完成的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变化表,你们有什么发现?3.提问:为了我们更容易发现规律,能否引入数学课中的柱状统计图,你们会画吗?4.PPT演示:柱状统计图绘制方法,并教授学生口诀:①找气温,点上点;②对应条,划横线;③涂颜色,即完成。

5.实践:请同学们根据该组同学的数据,在活动记录册中绘制统计图,并根究统计图,说说你们的发现。

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分钟)1.提问: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学生反馈交流一天中气温变化规律的发现。

小结:早晚低,午后高。

2.提问: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3.提问: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四、拓展: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预设2分钟)[材料准备:小资料]1.总结:经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学会气温的测量方法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吗?2.交流:你们想知道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吗?3.教师PPT展示。

4.作业:今天的课就结束了,明天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天中气温的测量,并进行记录,看看气温变化情况是否和今天发现的规律相同。

【板书设计】3.测量气温早晚低,午后高【活动手册使用说明】一、课堂上需要教师自主设计一份活动记录单,并使用。

测量气温记录单日期________ 小组________ 1.当天气温记录2.测量并记录教室外某一处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日期:____ 地点:______3.活动记录册上的表格及柱状图需要学生在课后第二天进行记录及绘制。

【作业设计】1.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午夜12时B.下午14时C.日出前后2.下面温度中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的是()A.室内温度B.手心温度C.室外树荫下通风处的温度3.为了较准确地读取百叶箱内气温表的示数,应该()A.将气温计拿下,拿到室内读数B.将气温计去下,站在百叶箱附近有阳光的地方读数C.在百叶箱内直接读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7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案教学设计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材简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

本节课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天气,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聚焦板块,通过展示天气日历,思考总结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为后续分配统计任务做好铺垫。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总结整理天气日历中的各项信息。

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天气”单元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会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天气信息。

本课即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例如,统计数据可能表明在这一段时间里有 20 天晴天,4 天少云,6 天阴天。

用这些数据学生可能形成这样一个陈述:在我们学习“天气”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天气信息包括测量气温、降水量、云和风等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学生已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了很多天气信息。

但是,学生所记录的信息数量较多且零散,缺少整理和分析。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 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科学探究目标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科学态度目标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并意识到天气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休戚相关。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难点:分析、概括天气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四种天气信息的汇总表、学生用统计表、杭州地区8月份的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农事活动资料、二十四节气图。

小组:天气日历、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8分钟)[材料准备:学生自己记录的天气日历]1.提前在教室布置一些学生的天气日历,课上观摩学习。

提问:你认为张贴的天气日历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优点?自己的天气日历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预设:有的同学记录信息有缺少,其他同学补充。

有的同学还关注到空气质量等其他因素,可以作为补充。

)2. 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小组对比学习,讨论。

3. 提问: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整理和总结天气日历呢?(预设:云量、风力、风向、降水量、气温等)4. 揭示课题: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板书)二、探索:天气情况的统计(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杭州地区8月份的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学生活动手册]1.每个小组分发数据材料(杭州地区8月份天气记录表、气温统计图、降水量柱状图)2.组内学生分配任务,相互合作,统计整理杭州地区8月的各项天气数据,观察体会其中的变化。

3. 出示活动手册第12页,明确统计要求,记录数据。

三、研讨:整理发现(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 学生反馈交流:各项天气因素的数据分析。

2. 提问:在我们的记录中,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一种天气最多?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主要刮的是哪个方向的风?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这一个月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气温有什么特点?3. 提问:经过统计和分析,我们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你们这样分析的理由是什么?4. 说一说这段时间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哪些影响。

4. 播放图片:四季如春的云南风景、长年炎热的撒哈拉沙漠、冰天雪地的南北极、四季分明的杭州5. 提问:观察这四个地方一年的天气变化,你有什么发现?6. 小结: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

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

四、拓展:二十四节气的由来(预设7分钟)[材料准备:二十四节气图]1. 播放视频:二十四节气歌2. 分发二十四节气图(每小组一份),教师简单讲解二十四节气来源: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

它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后的产物,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