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可燃气体的爆炸限度

合集下载

爆炸下限标准

爆炸下限标准

爆炸下限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爆炸下限标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最低浓度,能够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引发爆炸。

了解和控制爆炸下限标准对于工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关于爆炸下限标准的相关知识。

## 1. 爆炸下限标准的定义爆炸下限标准的数值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温度温度是影响爆炸下限标准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

在高温环境下需要特别注意气体或蒸气的浓度控制,以避免引发爆炸事故。

为了有效控制爆炸下限标准,以下几点建议可以作为参考:### 3.1 合理的通风系统通过合理设计和配置通风系统,及时排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蒸气,以减少可燃混合物的浓度,降低爆炸下限值,提高安全性。

### 3.2 严格控制气体或蒸气的浓度在生产中严格控制气体或蒸气的浓度,在安全范围内进行操作,避免浓度超过爆炸下限标准,以确保生产安全。

### 3.3 定期检查检测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气体检测仪器和其他安全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监测空气中的气体或蒸气浓度,及时发现问题,保障生产安全。

### 3.4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于爆炸下限标准及其防范措施的认识,确保员工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进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 4. 结语爆炸下限标准是工业安全中一个重要的参数,了解和控制爆炸下限标准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严格控制气体浓度、定期检查检测设备和加强员工安全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和人员的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第二篇示例:爆炸下限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限制。

也就是说,当混合气体的浓度达到了爆炸下限时,只要有火源引发,就会发生爆炸。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气体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气体

化学危险物品燃爆特性——可燃气体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气体主要是各种燃气,包括管道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

甲类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10%)有:氢气、硫化氢、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乙炔、氯乙烯、甲醛、甲胺、环氧乙烷、炼焦煤气、水煤气、天然气、油田伴生气、液化石油气等;乙类可燃气体(爆炸浓度下限≥10%)有:氨、一氧化碳、硫氧化碳、发生炉煤气等。

可燃气体具备以下的危险性:1.燃烧性。

可燃气体一般遇到明火极易发生燃烧,容易引起大面积的火灾。

2.爆炸性。

可燃气体与空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遇明火可发生爆炸。

另外,液化可燃气体在容器中因受热等外界因素影响,体积快速膨胀,也会引起爆炸。

3.受热自燃性。

可燃气体有时不需要接触明火,只要受热达到一定温度就可能发生燃烧。

4.扩散性。

可燃气体一旦泄漏很容易向四周扩散,一旦成灾,往往波及面较大。

5.毒害腐蚀性。

可燃气体大部分有毒,人体吸入后能引起中毒。

有的气体燃烧时消耗掉空气中的大量氧气,也会导致人因缺氧而窒息。

由于有了以上的危险性,一旦可燃气体导致火灾的发生,其产生的危害更大。

因为气体火灾具备以下特点:1.容易蔓延扩展。

气体比液体和固体物质更容易着火,而且燃烧速度快,尤其是有可燃气体泄漏的火场,能快速蔓延扩展到气体所能充满的有限空间以及所波及的区域,造成大面积火灾。

2.容易发生爆炸。

如果未燃烧的可燃气体大量扩散,积累到一定的浓度,就容易爆炸;盛在容器中的可燃气体再受到一定压力或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也容易爆炸,危及人的生命。

3.容易复燃。

可燃气体在很多情况下是处于高压状态和压缩状态的,扑救从高压喷出的燃烧气体而导致的火灾是十分艰难的,因其燃烧值大、温度高,使灭火人员很难接近。

即使一时能够扑灭火焰,灼热的金属喷口还有可能重新点燃继续喷放的未燃气体。

有些候误以为气源断绝,火焰被扑灭,就停止冷却气罐及其喷放口,过了一段时间可能会复燃起火或爆炸。

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换算

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换算

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换算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ower Explosive Limit,LEL)是指在空气中可燃气体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浓度值是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够爆炸的最低限度,因此被称为爆炸下限。

换算可燃气体爆炸下限需要了解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以及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例。

下面将详细说明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换算方法。

一、换算原理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是指可燃气体在空气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比(V%)或质量百分比(W%)表示。

换算可燃气体爆炸下限需要了解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以及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比例。

二、换算公式1.体积百分比换算公式对于以体积百分比表示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其换算公式如下:LEL(V%)= LEL(W%)×ρ× 100%其中,LEL(V%)表示以体积百分比表示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EL(W%)表示以质量百分比表示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ρ表示空气的密度,约为1.225g/L。

2.质量百分比换算公式对于以质量百分比表示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其换算公式如下:LEL(W%)= LEL(V%)×ρ× 100% / 293.15其中,LEL(W%)表示以质量百分比表示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EL(V%)表示以体积百分比表示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ρ表示空气的密度,约为1.225g/L;293.15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温度(0℃)和压力(101.325kPa)。

三、换算步骤1.确定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单位:确定所给定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是以体积百分比还是以质量百分比表示。

2.根据单位选择相应的换算公式:根据所给定的单位选择相应的换算公式,即体积百分比换算公式或质量百分比换算公式。

3.输入已知数据:将已知的可燃气体爆炸下限数值、空气密度以及温度和压力值输入换算公式中。

4.计算结果:根据换算公式计算出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数值。

乙烷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乙烷氧气中的爆炸极限

乙烷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乙烷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气体,常用作工业和生活中的燃料。

当乙烷与氧气相遇时,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是指混合气体中乙烷和氧气的浓度范围,即在这个浓度范围内的乙烷和氧气混合物是可燃气体,并且是能够爆炸的。

本文将探讨乙烷氧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乙烷的化学式为C2H6,是一种烷烃类化合物。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够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氧气则是一种气态的元素,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物质之一,能够与燃料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能量。

当乙烷和氧气以特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时,形成的混合气体将具有可燃性,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爆炸。

混合气体中乙烷和氧气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可分为下限和上限。

下限(LEL)指的是混合气体中乙烷的浓度达到最低限度时能够发生爆炸的乙烷浓度。

也就是说,乙烷的浓度低于下限时,无法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乙烷的下限通常为2.5%-3.0%。

这意味着,只有当乙烷的浓度高于2.5%-3.0%时,混合气体才可能发生爆炸。

上限(UEL)指的是混合气体中乙烷的浓度达到最高限度时能够发生爆炸的乙烷浓度。

也就是说,乙烷的浓度高于上限时,无法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乙烷的上限通常为9.5%-10.0%。

这意味着,只有当乙烷的浓度低于9.5%-10.0%时,混合气体才可能发生爆炸。

在下限以下和上限以上,乙烷和氧气的浓度都无法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

在下限到上限之间,混合气体的乙烷和氧气浓度逐渐增加,可燃性也逐渐增强。

当乙烷和氧气的浓度达到合适的比例时,混合气体将处于最佳可燃状态,并且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

爆炸的条件通常包括混合气体的浓度、氧气的浓度、温度和点火源等。

当混合气体的浓度超出爆炸极限,或氧气的浓度不足,或者温度不够高,或者缺乏点火源,都无法引发爆炸。

乙烷氧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乙烷氧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可以帮助我们在操作乙烷和氧气时保持安全,并避免潜在的爆炸事故。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docx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docx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那就是: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 一定量的氧气以及足够热量点燃它们的火源, 这就是爆炸三要素 , 缺一不可 , 也就是说 ,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引起火灾和爆炸.当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 , 遇具有一定温度的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我们把可燃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称为爆炸浓度极限, 简称爆炸极限 , 一般用 %表示 .实际上,这种混合物也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上都会发生爆炸而要有一个浓度范围. 当可燃气体浓度低于LEL(最低爆炸限度)时(可燃气体浓度不足)和其浓度高于UEL(最高爆炸限度)时(氧气不足)都不会发生爆炸. 不同的可燃气体的LEL和 UEL都各不相同 , 为安全起见 , 一般我们应当在可燃气体浓度在LEL 的 10%和20%时发出警报 , 这里 ,10%LEL称. 作警告警报 , 而 20%LEL称作危险警报 . 这也就是我们将可燃气体检测仪又称作 LEL检测仪的原因 . 需要说明的是 ,LEL 检测仪上显示的 100%不是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气体体积的100%,而是达到了 LEL 的 100%,即相当于可燃气体的最低爆炸下限.序号名称化学式在空气中爆炸限(体积分数) /%下限上限1乙烷 C 2H 6 3.015.5 2乙醇C2H 5OH 3.419 3乙烯C2 H 4 2.832 4氢H 2 4.075 5硫化氢H 2 S 4.345 6煤油0.757甲烷CH 4 5.015 8甲醇CH 3 OH 5.544 9丙醇C3H 7OH 2.513.5 10丙烷C3H8 2.29.5 11丙烯C3H6 2.410.312甲苯 C 6H 5 CH 3 1.2713二甲苯C 6H 4(CH 3)2 1.07.614二氯乙烷C2H 4 Cl2 5.616 15二氯乙烯C2H2C l2 6.515 16二氯丙烷C3H 6 Cl2 3.414.5 17乙醚C2 H 5OC 2H 5 1.736118 二甲醚 CH 3OCH 3 3.0 27.019 乙醛 CH 3 COH 4.0 57 20 乙酸 CH 3 COOH4.0 17 21 丙酮 CH 3COCH 3 2.3 1322 乙酰丙酮 (CH 3 CO) 2CH 21.723 乙酰氯 CH 3COCl1.5 19 24 乙炔C 2 H21.5 100 25 丙烯氰 CH 2CHCN2.8 2826 烯丙基氯 CH 2CHCH 2Cl3.2 11.227 甲基乙炔CH 2CCH1.728 氨NH315 30.229 乙酸戊酯CH 3CO 2C 5H 111.0 7.5 30 苯胺C 6H 5NH 21.2 11 31苯C 6H 6 1.2832苯甲酸C H CHO1.46 533 苄基氯 C 6H 5CH 2CI 1.1 34 溴丁烷 C 3H 7CH 2Br 2.535 溴乙烷 CH 3CH 2Br6.7 11.336 丁二烯 CH 2CHCHCH22.0 11.537 丁烷C 4H 101.9 8.538 丁醇 C 4H 9OH 1.8 11.339丁烯C 4H 81.69.340丁醛C H CHO1.412.53 341 丁酸丁酯 C 3H 3COOC 4H 91.2 8.0 42 丁基甲基酮 C 4H 9COCH 31.2 8 43二硫化碳 CS 2 1.060 44一氧化碳CO12.57445氯苯C H CI1.3116 546 氯丁烷 C 3H 7CH 2CI 1.8 10.147氯乙烷CH 3CH 2CI3.815.448氯乙烯CH CHCI3.831249 氯代甲烷CH 3CI8.1 17.450 2-氯丙烷 CH 3CHCICH32.6 11.151 甲(苯)酚C 6H 5OH1.152环丁烷CH 2CH 2CH 2CH 21.88.353环已烷CH2 (CH ) CH 21.22 454 环已醇 CH 2(CH 2)3CHOHCH 2 1.255 环已酮 CH 2( CH 2) 3COCH 21.3 9.456环丙烷CH 2CH 2CH 22.410.457萘烷CH180.74.91058 环己烯 CH 2(CH 2)2CHCHCH 2 1.259 双丙酮醇(CH 3)2COHCH 2COCH 31.8 6.9 60二丁醚C 4H 9OC 4H 90.98.561二氯(代)苯C H CI 2 2.29.26 462 二乙基胺 (C 2H 5)2NH1.710.1263 二甲胺(CH 3)2NH64二甲苯胺 (CH 3)2C 6H 3NH 265 二氧杂环已烷(CH ) O 22 466 环氧丙烷OCH 2CH 2CH 2 67 乙氧基乙醇 C 2H 5OCH 2CH 2OH68乙酸乙酯CH 3COOC 2H 569丙烯酸乙酯CH CHCOC H5 2 2 270 苯乙烷 C 6H 5C 2H 5 71 环氧乙烷CH 2CH 2O72乙硫醇 C 2H 6S73 乙基甲基醚CH OCH32 574 乙基甲基酮C 2H 5COCH 375 甲醛HCHO76轻油C H NO77 硝基苯26 578 硝基甲烷CH 3NO 2 79 苯酚C 6H 5OH80 苯乙烯 C 6H 5CHCH 281 乙苯 C 6H 5C 2H 5 82 甲酸乙酯 HCOOC 2H 583 对二恶烷 C 4H 8O 2 84 异丁烷C 4H 1085 萘C 10H 886 壬烷 CH 3(CH 2)7CH 3 87 壬醇 CH 3(CH 2)7CH 2OH88仲醛(C 2H 4O )389戊烷C H125 90戊醇C H OH5 1191 丙胺 C 3H 7NH 292 丙基甲基酮C 3H 7COCH 393吡碇C 5H 5N94 四氢呋喃C H O4 895 四氢糠醇 C 4H 7OCH 2OH96 三乙胺 (C 2H 5)3N 97 三甲胺 (CH 3)3N 98 三氧杂环已烷(CH 2O)399 松节油 100 已烷C 6H 14101已醇C 6H 13OH102 庚烷CH 3( CH ) CH 32 3 103 甲氧乙醇CH OC H OH3 2 4104 乙酸甲酯 CH 3CO 2CH 3105 丙烯酸甲酯CH 2CHCO 2CH 3106甲胺CH 3NH 2107 甲基环乙烷CH 3C H 1162.8 14.4 1.2 7 1.9 22.5 1.9 37 1.8 15.7 2.1 11.5 1.7 13 1.0 7.8 2.6 100 2.8 18 2.0 10.1 1.8 11.5 7.0 73 0.9 6 1.87.1 63 1.3 9.5 1.1 8.0 1.0 78 2.7 16.5 2.0 22 1.8 8.4 0.9 5.9 0.7 5.6 0.8 6.1 1.31.1 8.0 1.2 10.52.0 10.4 1.58.2 1.7 12.0 2.0 12.4 1.5 9.7 1.2 8 2.0 11.6 3.0 290.81.2 7.41.21.1 6.72.5 143.1 16 2.4 254.920.7 1.156.73108 甲酸甲酯HCO 2CH 35 23109乙胺C 2H 7N3.514.0110 乙晴CH N4.416.023111 乙酸酐 C 2H 6O 3 2.9 10.3112 (正)葵烷C 10H 22 0.8 5.4 113丙醛C 3H 6O2.917114丙烯醛CH O2.83134115 甲醚 C 2H 6O 3.4 18116甲硫醇 CH 4S 3.9 21.8117 甲基亚枫C 2H 6O 22.628.5118 异丙醇CH O2.312.738119 异丁醇 C 4H 10O1.7 10.9120 异丙醚 C$H 14O 1.4 21 121异丙胺C 3H 9N2.010.4122 (正)辛烷C H181.04.668123 肼 N 2H 4 4.7 100 124 硫化羰 COS12 29125 氯丙烷 C 3H 7CI 2.6 11.11263-氯丙烯 C 3H 5CI 3.3 11.1127 溴甲烷CH 3Br10164。

爆炸极限统计

爆炸极限统计

LFL代表燃烧下限,UFL代表燃烧上限。

LEL代表爆炸下限,UEL代表爆炸上限。

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一氯乙烷7.3 19 5°C390°C硝基甲烷7.3 22.2 35°C379°C1,1-二氯乙烯 6.5 15.5 -10°C 可燃气体1-氯-1,1-二氟乙烷6.2 17.9 -65°C 可燃气体氰气 6.0 - 6.6[5]32 - 42.6 可燃气体甲醇 6 - 6.7[2]36 11°C385°C; 455°C[1] 1,1-二氯乙烷 6 11 14°C1,2-二氯乙烷 6 16 13°C413°C1,1-二氟乙烯 5.5 21.3 -126.1°C[20]氢气4/17[21]75/56 可燃气体0.016 @ 28%(纯氧中是0.0012)500 - 571°C砷 4.5 - 5.1[2]78 可燃气体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甲烷 (天然气) 4.4 - 5 15 - 17 可燃气体0.21 @ 8.5% 580°C 硫化氢 4.3 46 可燃气体0.068乙醛 4.0 57.0 -39°C0.37 175°C 二氯硅烷 4 - 4.7 96 -28 °C0.015乙酸 (冰醋酸) 4 19.9 39°C to 43°C463°C 1-环氧-3-氯丙烷4 21 31°C乙烷3[2]12 - 12.4 可燃气体 -135 °C515°C 甲硫醇 3.9 21.8 -53°C一氯乙烷 3.8[2]15.4 −50°C1,1-二氟乙烷 3.7 18 -81.1°C[19]氯乙烯 3.6 33乙胺 3.5 14 -17 °C丙烯腈 3.0 17.0 0°C0.16 @ 9.0%乙醇、酒精 3 - 3.3 19 12.8°C (55°F)365°C 乙二醇单乙醚 3 18 43°C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乙二醇 3 22 111°C 环氧乙烯 3 100 −20 °C 甘油 3 19 199°C 乙酸甲脂 3 16 -10°C异丙醇2[2]12 12°C 398 - 399°C; 425°C[1]邻二氯苯2[14]9 65°C648°C3-氯丙烯 2.9 11.1 -32 °C0.77丙烯醛 2.8 31 -26°C0.13二甲基醚 2.8 14.4 可燃气体乙烯 2.7 36 0.07 490°C丙酮 2.6 - 3 12.8 - 13 -17°C 1.15 @ 4.5% 465°C, 485°C[1]二甲基亚砜 2.6 - 3 42 88 - 95°C215°C乙酸乙烯脂 2.6 13.4 −8 °C乙烯 2.5 82 -18°C 0.017 @ 8.5% (在纯氧中为0.0002@ 40%)305°C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环丙烷 2.4 10.4 -94.4°C[12]0.17 @ 6.3% 498°C 环氧丙烷 2.3 36丙烷 2.1 9.5 - 10.1 可燃气体0.25 @ 5.2% (in pure oxygen0.0021)480°C1,3-二烯丁烷 2.0 12 -85°C0.13 @ 5.2%丙烯 2.0 11.1 -108°C0.28 458°C 二乙醇胺 2 13 169°C1,4-二恶烷,戴奥辛2 22 12°C2-乙基单乙醚乙酸2 8 56°C乙酸乙脂 2 12 -4°C460°C 呋喃 2 14 -36°C异丁醇 2 11 28°C四羰基镍 2 34 4 °C60 °C 硝基苯 2 9 88°C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乙酸丙脂 2 8 13°C吡啶 2 12 20四氢呋喃 2 12 -14°C321°C甲基丁基酮, 2-己酮1[4]8 25°C423°C二氯甲烷16 66 不可燃氨气15 28 11°C680 651°C一氧化碳12[2]75 -191°C 可燃气体609°C一氯甲烷10.7[2]17.4 -46 °C丁烯, 1-丁烯 1.98[2]9.65 -80°C二乙基醚 1.9 - 2 36 - 48 -45°C0.19 @ 5.1% 160 - 170°C 异丁烷 1.8[2]9.6 可燃气体462°C甲乙酮 1.8[2]10 -6°C505 - 515°C[1]正丁基氯, 1-氯丁烷1.8 10.1 -6°C 1.24环丁烷 1.8 11.1 -63.9°C[6]426.7°C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乙二胺 1.8 10.1 -23°C to -26°C312°C吗啉 1.8 10.8 31 - 37.7°C310°C丁烷,正丁烷 1.6 8.4 -60°C0.25 @ 4.7% 420 - 500°C硅烷 1.5[2]98 <21°C环戊烷 1.5 - 2 9.4 - 37 to -38.9°C[10][11]0.54 361°C戊烷 1.5 7.8 -40 to -49°C as 2-Pentane 0.18 @ 4.4% 260°C正丁基硫醇 1.4[3]10.2 2°C225°C正丁醇 1.4[1]11.2 35°C340°C汽油 (100 辛烷值)1.4 7.6 < −40°C (−40°F)246 - 280°C正戊烷 1.4 7.8 0.28 @ 3.3%异戊烷 1.32[2]9.16 420°C环己烷 1.3 7.8 - 8 -18°C - -20°C[7]0.22 @ 3.8% 245°C甲苯 1.2 -1.27 6.75 - 7.1 4.4°C0.24 @ 4.1% 480°C; 535°C[1]苯 1.2 7.8 -11°C0.2 @ 4.7% 560°C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二乙基二硫 1.2 38.9°C[17]间二甲苯 1.1[1]7 25°C525°C新己烷 1.19[2]7.58 −29 °C425°C正己烷 1.1 7.5 -22°C0.24 @ 3.8% 225°C, 233°C[1]苯乙烯 1.1 6.1 31 - 32.2°C490°C庚烷 1.05 6.7 -4°C0.24 @ 3.4% 204 - 215°C二氧化硫 1.0 50.0 -30°C0.009 @ 7.8% 90°C乙苯 1.0 7.1 15-20 °C对二甲苯 1.0 6.0 27.2°C530°C乙酸正丁酯 1 - 1.7[1]8 - 15 24°C370°C环己酮 1 - 1.1 9 - 9.4 43.9 - 44°C420°C[8]丁醇, 1 11 29°C环己醇 1 9 68°C300°C二异丁基酮 1 6 49°C二异丁基醚 1 21 -28°C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异弗尔酮 1 4 84°C辛烷 1 7 13°C萘0.9[2] 5.9 79 - 87 °C二甲苯0.9 - 1.0 6.7 - 7.0 27 - 32°C0.2松节油0.8[22]35°C癸烷0.8 5.4 46.1°C210°C 二硼烷0.8 88 -90°C Flammable gas[13]38°C 燃料油No.10.7[2] 5石脑油0.7[1] 6.5 38-43°C258°C 异辛烷0.79 5.94煤油 Jet A-1 0.6 - 0.7 4.9 - 5 >38°C (100°F) as jetfuel210°C柴油0.6 7.5 >62°C (143°F)210°C 醋酸酐54°C乙腈2°C524°C。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爆炸极限范围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爆炸极限范围

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引言:爆炸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而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则是进行爆炸研究和安全措施制定的关键要素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爆炸极限范围,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概念,并为安全防范提供参考。

一、什么是可燃气体?在深入探讨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可燃气体的定义。

可燃气体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与空气或氧气发生可燃反应的气体。

常见的可燃气体包括甲烷、乙烷和乙炔等。

这些气体在适当的条件下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二、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1. 爆炸极限的定义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浓度范围,当混合物的浓度在这一范围内时,遇到点火源则会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通常用下限和上限来表示,分别表示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

下限称为下爆炸极限(LEL),上限称为上爆炸极限(UEL)。

2.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1)气体类型: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爆炸极限范围。

甲烷的LEL为5%,UEL为15%,而乙炔的LEL为2.3%,UEL为82%。

(2)环境条件:温度、压力和湿度等环境条件也会对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产生影响。

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可以改变可燃气体的浓度范围。

(3)杂质存在:杂质的存在会降低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范围。

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降低可燃气体的LEL。

3. 爆炸极限的安全范围了解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对于安全防范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通常要将气体的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这意味着气体的浓度不能小于LEL,也不能超过UEL。

一般来说,将气体浓度维持在25%的LEL以下是安全的。

三、可燃气体在纯氧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可燃气体在纯氧环境中的爆炸极限范围与其在空气中的不同,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1. 爆炸极限的变化与空气中的情况不同,可燃气体在纯氧中的爆炸极限通常会变窄。

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了解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对于安全工程和化学工业至关重要。

爆炸极限的基本概述

爆炸极限的基本概述

爆炸极限的基本概述爆炸极限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条件或最大限度。

它是爆炸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爆炸物的安全性评估以及防爆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爆炸极限分为上限和下限。

上限指在理论上,混合气体中燃料的最高浓度,超过这个浓度就无法维持可燃反应。

下限则指在理论上,混合气体中燃料的最低浓度,低于这个浓度也无法维持可燃反应。

当混合气体的浓度在这两个极限之间时,可发生可燃反应,进而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的测定是通过实验方法得出的。

实验通常采用爆炸炉或爆炸球等装置,将待测混合气体引入其中,并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点火或引爆,观察其是否能够燃烧。

不断调整燃料或氧气的浓度,直到观察不到燃烧现象为止,就能够得出爆炸极限。

实验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湿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爆炸极限的测定具有一定的影响。

爆炸极限的测定对于爆炸物的安全使用和处理至关重要。

对于某些可燃气体,如果其浓度超过上限,一旦受到点火源,将会引发爆炸事故。

而当浓度低于下限时,无法维持可燃反应,不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等场合中,了解和掌握物质的爆炸极限,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防爆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完整。

此外,不同的燃料和氧化剂具有不同的爆炸极限,而且爆炸极限和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也存在相关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爆炸极限的测定和分析需要专业知识和严格的实验操作,应由具备专业资质和经验的人员进行。

总而言之,爆炸极限是指混合气体中燃料浓度的上限和下限,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将无法维持可燃反应,不会发生爆炸。

了解爆炸极限对于爆炸物的安全使用和防爆措施的制定至关重要,是爆炸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爆炸是一种快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伴随着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高温和大气压力的现象。

在现代工业领域,由于人们对于能源和化学物质的需求不断增长,爆炸事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因此,了解爆炸极限以及如何避免和控制爆炸事故,是非常重要的。

各种物质的爆炸极限

各种物质的爆炸极限

各种物质的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或最低能量。

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和爆炸机制,各种物质的爆炸极限也会有所区别。

下面将针对几种常见的物质进行介绍。

1. 氢气(H2):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具有很高的燃烧热和爆炸极限。

在空气中,氢气的爆炸极限为4%~75%(体积分数)。

意味着在氢气的浓度低于4%和高于75%时,氢气是无法燃烧爆炸的。

因此,在使用氢气时需要严格控制其浓度范围,以减少爆炸的风险。

2. 甲烷(CH4):甲烷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气,也是常用的燃料。

其爆炸极限范围为5%~15%(体积分数)。

当甲烷的浓度低于5%或高于15%时,甲烷是不会燃烧爆炸的。

然而,由于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泄漏很难被察觉,故甲烷泄漏的爆炸风险是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

3. 乙炔(C2H2):乙炔是一种常用的加热和切割气体。

其爆炸极限范围为2.5%~81%(体积分数)。

与氢气和甲烷相比,乙炔的爆炸极限范围更宽,意味着乙炔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都能够燃烧爆炸。

4. 乙醇(C2H5OH):乙醇是一种常见的酒精,可用作燃料和溶剂。

其爆炸极限范围为3.3%~19%(体积分数)。

乙醇的爆炸极限要窄于前面提到的氢气、甲烷和乙炔,因此在使用乙醇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避免超过其爆炸极限。

5. 三硝基甲苯(TNT):TNT是一种常见的炸药,也是军事和爆破工程中常用的爆炸物。

其爆炸极限范围为14%~20%(体积分数)。

由于TNT是一种高能量物质,其爆炸极限较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爆炸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提到的爆炸极限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给出的。

在高温、高压和其他特殊环境条件下,物质的爆炸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可燃气体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那就是:一定浓度的可燃气体,一定量的氧气以及足够热量点燃它们的火源,这就是爆炸三要素,缺一不可,也就
是说,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不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当可燃气体和氧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具有一定温度的火源就会发生爆炸.我们把可燃气体遇火源发生爆炸的浓度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一般用%表示. 实际上,
这种混合物也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上都会发生爆炸而要有一个浓度范围.当可
燃气体浓度低于LEL(最低爆炸限度)时(可燃气体浓度不足)和其浓度高于UEL(最高爆炸限度)时(氧气不足)都不会发生爆炸.不同的可燃气体的LEL 和UEL都各不相同,为安全起见,一般我们应当在可燃气体浓度在LEL的10%和20%时发出警报,这里,10%LEL称.作警告警报,而20%LEL称作危险警报.这也就是我们将可燃气体检测仪又称作LEL检测仪的原因.需要说明的是,LEL检测仪上显示的100%不是可燃气体的浓度达到气体体积的100%,而是达到了LEL的100%,即相当于可燃气体的最低爆炸下限.
1
2
4。

可燃气体浓度标准

可燃气体浓度标准

可燃气体浓度标准可燃气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在点火源作用下发生燃烧的气体。

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可燃气体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品,因此对其浓度进行标准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就可燃气体浓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可燃气体的浓度是如何定义和测量的。

可燃气体的浓度通常以体积比或体积分数来表示,即单位体积内可燃气体的体积与单位体积内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之比。

常见的可燃气体包括甲烷、乙烷、丙烷等,它们的浓度通常以百分比或千分比来表示。

其次,不同的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爆炸极限是指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的上下限。

低爆炸极限是指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的最低限度,低于这个浓度时混合气体无法燃烧;高爆炸极限是指混合气体中可燃气体浓度的最高限度,高于这个浓度时混合气体也无法燃烧。

因此,可燃气体浓度标准需要考虑到这两个极限值,以确保安全生产和生活。

在工业生产中,对可燃气体浓度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可燃气体的浓度超出了安全范围,就可能发生爆炸或火灾等事故。

因此,工业企业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采用专业的气体检测仪器对生产场所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另外,对于生活中的可燃气体,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等,也需要进行浓度监测和安全使用。

在家庭使用燃气的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燃气灶具的安全性能,确保燃气的使用安全可靠。

总的来说,可燃气体浓度标准是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的重要标准之一。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监测和控制,才能有效预防可燃气体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各行各业都应高度重视可燃气体浓度标准,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共同维护生产和生活的安全。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各种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分别是多少可燃气体遇空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成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不同类型的气体爆炸极限不同,具体不同类型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分别是多少?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低浓度和高浓度,分别成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成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当低于爆炸下*不爆炸也不着火,在高于爆炸上*不会发生爆炸,但是能引起燃烧。

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

在生产、使用、贮存可燃气体的场所,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为了避免可燃气体泄漏导致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再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时,根据可燃气体的爆炸危险性和气体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通风、置换、惰性气体稀释、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等。

不同类型的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不同可燃气体名称爆炸下限(1E1)爆炸上限(UE1)毒性甲烷515乙烷315.5丙烷 2.19.5甲醉(液体) 636.5乙醉 3.319乙烯 2.736氨气1625低毒•氧化碳12.574.2剧毒氢475甲醛773苯(液体) 1.37.1中毒甲苯 1.27.1汽油 1.47.6柴油 1.36如何防止可燃气体爆炸?可燃气体发生爆炸一般需要在封闭的空间、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明火这三个条件,所以预防可燃气体爆炸需要远离这些爆炸因素,注意保持通风,控制可燃气体的浓度,很多可燃气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需要通过安装检测可燃气体的检测报警器,实时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当过了设定值报警器会发出警报,一旦发出警报就需要工作人员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关闭气源,保持空间内的通风良好,杜绝一切明火,从而将火灾和爆炸事故扼杀在萌芽之中。

鉴于可燃气体的易燃易爆的特性,对于制造、使用、贮存可燃气体的场所都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可燃气体泄漏,大限度的降低或减少火灾和爆炸事故。

爆炸极限表

爆炸极限表

点燃在空气中的气体,气体可能会引爆,或者会很快停止。

是哪个情况,是由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来决定的。

当气体浓度太低,没有足够燃料来维持爆炸;当气体浓度太高,没有足够氧气燃烧。

气体只有在两个浓度之间才可能引爆,这两个浓度称为爆炸下限(LEL,lower explosive limit)、爆炸上限(UEL,upper explosive limit),惯以百分比表示。

它们是气体的爆炸极限(又称爆炸界限)。

控制气体浓度是职业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环。

•加入惰性气体或其他不易燃的气体来降低浓度。

•在排放气体前,可以以涤气器、吸附法来清除可爆的气体。

常用物质爆炸限度表[编辑]以下是常见物质的爆炸限度。

浓度单位为空气的体积百分比。

•Class IA 液体 (闪点低于 73°F (22.8°C); 沸点低于 100°F (37.8°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4•Classes IB (闪点低于 73°F (22.8°C); 沸点大于等于100°F (37.8°C)) 与 IC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 73°F(22.8°C) , 但小于 100°F (37.8°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3•Classes II (闪点大于等于 100°F (37.8°C), 但小于 140°F)与 IIIA 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140°F (60°C), 但小于200°F (93.3°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2•Class IIIB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 200°F (93.3°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1物质最小爆炸限度(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最大爆炸限度(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NFPA分级闪点最小点燃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温度乙醛 4.0 57.0 IA -39°C0.37 175°C 乙酸(冰醋酸) 4 19.9 II39°C to43°C463°C醋酸酐II 54°C丙酮 2.6 - 3 12.8 - 13 IB -17°C 1.15 @4.5%465°C,485°C[1]乙腈IB 2°C524°C一氯乙烷7.3 19 IB 5°C390°C乙烯 2.5 82 IA -18°C 0.017 @8.5% (在纯氧中为0.0002 @40%)305°C丙烯醛2.8 31 IB -26°C0.13丙烯腈3.0 17.0 IB 0°C0.16 @9.0%3-氯丙烯2.9 11.1 IB -32 °C0.77氨气15 28 IIIB 11°C680 651°C 砷 4.5 - 5.1[2]78 IA 可燃气体物质(LFL/LEL) % 空气体积百分比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闪点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 温度苯1.2 7.8 IB -11°C 0.2 @ 4.7% 560°C 1,3-二烯丁烷2.0 12IA -85°C0.13 @ 5.2%丁烷,正丁烷1.6 8.4 IA -60°C0.25 @ 4.7%420 - 500°C乙酸正丁酯1 - 1.7[1] 8 - 15 IB 24°C 370°C丁醇, 1 11 IC 29°C正丁醇1.4[1] 11.2IC 35°C340°C正丁基氯,1-氯丁烷 1.8 10.1 IB -6°C 1.24正丁基硫醇1.4[3] 10.2 IB 2°C225°C甲基丁基酮, 2-己酮1[4] 8 IC 25°C423°C丁烯,1-丁烯 1.98[2] 9.65 IA -80°C二氧化硫1.0 50.0 IB -30°C 0.009 @7.8%90°C一氧化碳12[2] 75IA-191°C 可燃气体609°C一氧化氯IA 可燃气体 1-氯 6.217.9IA -65°C 可燃物质(LFL/LEL) % 空气体积百分比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闪点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 温度-1,1-二氟乙烷气体氰气 6.0 - 6.6[5]32 - 42.6 IA 可燃气体环丁烷1.8 11.1 IA -63.9°C [6] 426.7°C 环己烷1.3 7.8 - 8 IB-18°C - -20°C [7]0.22 @ 3.8% 245°C 环己醇1 9 IIIA 68°C300°C 环己酮1 - 1.1 9 - 9.4 II 43.9 - 44°C420°C [8] 茂[9]IB 0°C 0.67640°C 环戊烷1.5 - 2 9.4 IB- 37 to-38.9°C [10][11]0.54361°C 环丙烷2.4 10.4 IA -94.4°C [12]0.17 @ 6.3% 498°C 癸烷0.85.4 II 46.1°C210°C 二硼烷0.8 88IA -90°C Flammablegas [13]38°C邻二氯苯2[14]9IIIA 65°C648°C1,1-二氯乙烷6 11 IB 14°C1,2-二氯乙烷6 16 IB 13°C413°C1,1-二氯乙烯6.5 15.5 IA-10°C 可燃气体一氟二氯54.7不可燃[15]-36.1°C [16]552°C物质(LFL/LEL) % 空气体积百分比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闪点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自燃 温度甲烷二氯甲烷16 66不可燃二氯硅烷4 - 4.7 96 IA -28 °C 0.015柴油0.67.5 IIIA>62°C (143°F) 210°C二乙醇胺2 13 IB 169°C乙二胺1.8 10.1IB-23°C to -26°C312°C二乙基二硫1.2 II 38.9°C [17]二乙基醚1.9 - 2 36 - 48IA -45°C 0.19 @ 5.1% 160 - 170°C二乙基硫IB -10°C [18]1,1-二氟乙烷3.7 18IA -81.1°C [19]1,1-二氟乙烯5.5 21.3-126.1°C [20]二异丁基酮1 649°C二异丁基醚1 21 IB -28°C二甲基醚2.8 14.4 IA 可燃气体1,1-二甲基肼IB物质(LFL/LEL) % 空气体积百分比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闪点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 自燃 温度二甲基硫IA -49°C二甲基亚砜2.6 - 3 42IIIB 88 - 95°C215°C1,4-二恶烷,戴奥辛 2 22 IB 12°C1-环氧-3-氯丙烷4 2131°C乙烷3[2]12 - 12.4 IA 可燃气体 -135 °C 515°C 乙醇、酒精 3 - 3.3 19IB12.8°C (55°F)365°C乙二醇单乙醚3 1843°C2-乙基单乙醚乙酸2 856°C乙酸乙脂2 12 IA -4°C 460°C乙胺 3.514 IA -17 °C 乙苯 1.07.1 15-20 °C乙烯 2.736 IA 0.07 490°C乙二醇3 22111°C环氧乙烯3 100 IA −20 °C一氯乙烷3.8[2] 15.4IA −50°C物质(LFL/LEL) % 空气体积百分比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闪点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 自燃 温度乙基硫醇IA燃料油No.10.7[2] 5呋喃 214IA -36°C汽油 (100辛烷值) 1.4 7.6 IB< −40°C (−40°F)246 - 280°C甘油 319 199°C庚烷 1.056.7 -4°C 0.24 @ 3.4% 204 - 215°C 正己烷1.1 7.5-22°C0.24 @ 3.8%225°C, 233°C [1]氢气4/17[21]75/56 IA 可燃气体0.016 @28%(纯氧中是0.0012) 500 - 571°C 硫化氢4.3 46 IA 可燃气体 0.068异丁烷1.8[2] 9.6 IA 可燃气体462°C异丁醇2 11 28°C异弗尔酮1 484°C异丙醇2[2]12 IB 12°C398 - 399°C; 425°C [1]异丙基氯IA煤油Jet A-10.6 - 0.7 4.9 - 5II >38°C(100°F) asjet fuel210°C物质(LFL/LEL) % 空气体积百分比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闪点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 自燃 温度氢化锂IA二巯基乙醇IIIA甲烷(天然气) 4.4 - 5 15 - 17 IA 可燃气体 0.21 @ 8.5%580°C乙酸甲脂3 16-10°C甲醇 6 - 6.7[2]36 IB 11°C 385°C; 455°C [1]甲胺IA 8°C 一氯甲烷10.7[2] 17.4IA -46 °C二甲基醚IA −41 °C甲基乙基醚IA甲乙酮1.8[2] 10IB -6°C 505 - 515°C [1]甲酸甲脂IA甲硫醇3.9 21.8 IA -53°C石脑油0.7[1] 6.538-43°C258°C 吗啉 1.810.8 IC 31 - 37.7°C310°C萘0.9[2]5.9 IIIA 79 - 87 °C新己烷1.19[2] 7.58 −29 °C 425°C 四羰基镍2 344 °C60 °C物质(LFL/LEL) % 空气体积百分比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闪点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 自燃 温度硝基苯2 9 IIIA 88°C硝基甲烷7.3 22.2 35°C 379°C辛烷 17 13°C 异辛烷0.79 5.94戊烷 1.57.8IA -40 to -49°C as2-Pentane0.18 @ 4.4% 260°C正戊烷1.4 7.8 IA 0.28 @ 3.3% 异戊烷1.32[2] 9.16IA 420°C磷化氢IA丙烷 2.19.5 - 10.1 IA 可燃气体0.25 @5.2% (in pure oxygen 0.0021) 480°C 乙酸丙脂2 813°C丙烯 2.011.1 IA -108°C 0.28 458°C环氧丙烷2.3 36 IA 吡啶 21220硅烷 1.5[2]98 IA<21°C 苯乙烯1.1 6.1IB 31 - 32.2°C490°C四氟乙烯IA四氢 212IB -14°C321°C物质(LFL/LEL) % 空气体积百分比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 NFPA分级闪点能量 mJ空气体积百分比 自燃 温度呋喃甲苯 1.2 -1.276.75 -7.1 IB 4.4°C0.24 @ 4.1%480°C; 535°C [1] 三乙基硼烷-20°C-20°C三甲基胺IA 可燃气体三硝基苯IA松节油0.8[22] IC 35°C植物油IIIB327°C (620°F)乙酸乙烯脂2.6 13.4−8 °C氯乙烯3.6 33二甲苯0.9 - 1.0 6.7 - 7.0 IC 27 - 32°C 0.2间二甲苯1.1[1] 7IC 25°C 525°C邻二甲苯IC 17 °C对二甲苯1.0 6.0IC 27.2°C530°C。

常见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

常见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

常见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气体爆炸是一类危险性极高的事故,在工业、建筑、化学等领域都有发生过。

在氧气、氢气、乙炔、甲醛、氨气等常见易燃易爆气体中,究竟存在着哪些危险的爆炸极限呢?什么是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体时的浓度范围,如果混合气浓度在这个范围内,那么一旦点燃就会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确定的因素有气体种类、压力、温度等。

常见易燃易爆气体的爆炸极限氧气氧气是支持燃烧的气体,当空气中氧气浓度超过23.5%时就会导致其它可燃气体的燃烧速度加快,从而引起爆炸。

而氧气本身也有爆炸极限。

根据实验数据,氧气在常温常压下的最小爆炸浓度为5.2%,最大爆炸浓度为95.2%。

因此,氧气要避免超预定浓度范围内使用和储存。

氢气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极易爆炸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氢气的最小爆炸浓度为4%,最大爆炸浓度为75%。

乙炔乙炔是一种常用的工业燃气,它的燃烧温度极高、爆炸性极强。

在20℃以下的温度下,乙炔的最小爆炸浓度为2.5%,最大爆炸浓度为82%。

但是,当温度超过585℃时,乙炔的最小爆炸浓度下降到0.9%。

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毒、有害,易燃的有机物。

在常温常压下,甲醛的最小爆炸浓度为7%,最大爆炸浓度为73%。

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在常温下,氨气的最小爆炸浓度为16%,最大爆炸浓度为25%。

如何避免爆炸事故?针对常见易燃易爆气体,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避免危险的爆炸事故的发生。

•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混合气体的浓度。

•维护设备和管道,避免泄漏。

•使用防爆电器,避免火花引发爆炸。

•储存易燃易爆气体时,要使用封闭式容器,并禁止与其它物质混放。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

以上措施虽然不能完全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但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

结论了解常见易燃易爆气体的爆炸极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识别危险,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永远第一,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从自身做起,责任共担,确保每一个工作场所都是安全的。

氢气的爆炸极限

氢气的爆炸极限

氢气的爆炸极限是多少?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分数)。

意思是氢气与空气混合时,氢气体积占比在上面的范围之内,遇火爆炸。

氢气的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不会爆炸。

爆炸极限之一当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些可燃物质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通常用可燃物质在爆炸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有时也用每立方米或每升混合物中含有可燃物质若干克来表示。

爆炸极限说明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它有一个最低的爆炸浓度枣爆炸下限,和一个最高的爆炸浓度枣爆炸上限。

只有在这两个浓度之间,才有爆炸的危险。

如果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由于空气所占的比例很大,可燃物质浓度不够,因而遇到明火,既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

如果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由于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空气不足,缺少助燃的氧气,遇到明火,虽然不会爆炸,但接触空气却能燃烧。

爆炸极限之二一种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和空气的适量混合物组成爆炸混合物,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

空气里含有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或蒸气(如乙醇蒸气、汽油蒸气等)时,在一定体积分数范围内,遇火花(或催化剂)就会使火焰蔓延而发生爆炸。

爆炸混合物中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遇火爆炸的最低体积分数称为低限(或下限);最高体积分数称为高限(或上限)。

体积分数低于这个限度时,遇空气和明火也不表现为燃烧,体积分数高于这个限度时遇空气和明火能进行安全燃烧。

总之体积分数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遇明火都不会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在爆炸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来表示。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数值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数值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数值在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中,有些作业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完成。

如何确保在这些狭小的空间内进行作业时,工作者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有限空间作业中安全的数值,包括空气质量、气体浓度、通风量等参数的限制值,想必这些数据的了解将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提供很大的帮助。

空气质量限制值在狭小的空间内作业时,空气质量通常是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有毒气体的浓度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确保空气中氧气含量和有毒气体的浓度不会对工作者产生负面影响。

氧气含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标准值为21%,在有限空间工作区内,这个含量可以适当降低,而在任何情况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下限都不得低于19.5%,以确保工作者大脑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

若在作业区内氧气含量低于19.5%,将导致工作者缺氧。

有毒气体浓度在有限空间工作区内,有毒气体的含量必须保证在安全范围内。

气体浓度的安全限制值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毒性和时间。

毒性根据不同的有毒气体种类,最大允许的浓度也不同。

除了那些没有明确安全限制值的气体(如CO2),安全限制值通常表示允许暴露在特定载荷下的工作者所能忍受的最大浓度,且该浓度限制值应该根据本地和国际标准进行检查或修改。

时间有毒气体的安全限制值也与工作时间相关。

安全限制值建议在适当曝露时间内使用,则安全限制值应指的是8小时工作日中的允许暴露限值。

气体浓度限制值除了空气质量限制值外,还有一些与气体浓度有关的限制值需要考虑。

可燃气体浓度一些工作区域可能存在可燃气体,在这些区域进行作业时,必须掌握可燃气体浓度的限制值,以确保工作者的安全。

可燃气体浓度的限制值取决于可燃气体种类的不同,通常在20-40%的爆炸限度浓度范围内。

氧气浓度有时候,氧气浓度限制值也需要考虑,尤其是在需要进行高强度活动的工作场所。

如果氧气浓度过高,将增加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容易发生事故的风险。

在有限空间内,氧气的浓度限制值应该在19.5%至23.5%之间,以确保工作者的安全。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气体名称化学分子式/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体积分数) / %下限(V/V) 上限(V/V)乙烷 C2H6 ?乙醇 C2H5OH 19乙烯 C2H4 32氢气 H2 75硫化氢 H2S 45甲烷 CH4 15甲醇 CH3OH 44丙烷 C3H8 ?甲苯 C6H5CH3 7二甲苯 C6H5(CH3)2 ?乙炔 C2H2 100氨气 NH3 15 ?苯 C6H6 8丁烷 C4H10 ?一氧化碳 CO 74丙烯 C3H6 ?丙酮 CH3COCH3 13苯乙烯 C6H5CHCH2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或大于%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

甲烷的爆炸极限是%~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

爆炸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1)它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

我称为爆炸浓度范围。

可燃性混合物有一个发生燃烧和爆炸的浓度范围,即有一个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混合物中的可燃物只有在其之间才会有燃爆危险。

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受温度、压力、氧含量、能量等影响,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受分散度、湿度、温度和惰性粉尘等影响。

可燃气体和蒸气爆炸极限是以其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表5—3中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12.5%~80%。

氨气的爆炸极限范围

氨气的爆炸极限范围

氨气的爆炸极限范围
氨气的爆炸极限范围是指氨气在空气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该范围包括下限和上限,分别表示了氨气浓度的最低和最高限度,使得在这个浓度范围内氨气能够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并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范围可以根据不同条件和环境略有不同,但通常的数值范围如下:
下限(Lower Explosive Limit,LEL):通常约为15% - 25%。

这意味着氨气浓度低于15%时,空气中的混合物太过稀薄,无法发生爆炸;当氨气浓度超过25%时,混合物太过富含氨气,也无法发生爆炸。

上限(Upper Explosive Limit,UEL):通常约为28% - 30%。

这意味着氨气浓度超过28%至30%时,空气中的混合物也无法发生爆炸,因为混合物过于浓缩。

请注意,这些数值只是一般参考值,实际的爆炸极限范围可能受到气体浓度、温度、压力和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特定情况下,爆炸极限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氨气是一种有毒且易燃的气体,因此在处理和储存氨气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爆炸和有害的健康影响。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 - 7.0 6 7
9 9
6.1
7.6
4.9 - 5
7.5 19 6.5
8 16 13.4 12 8月15日
22 8 12 17 31
14.4
42 50 13
II
43.9 - 44° C
I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5° C
IB
-6° C
84° C
IB
-11° C
0.2 @ 4.7%
IB
4.4° C
0.24 @ 4.1%
1
7
13° C
0.8
5.4
II
46.1° C
210° C
硅烷 [[新己烷] 1,1-二氟乙烷 1,1-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 1,3-二烯丁烷 1-环氧-3-氯丙烷 1-氯-1,1-二氟乙烷 二氯硅烷 二氯甲烷
二硼烷
正己烷
正戊烷 异丁烷 异戊烷 异辛烷 环丙烷 C3H6 环丁烷 环己烷 环戊烷 环氧丙烷 三乙基硼烷 硝基甲烷 一氟二氯甲烷 一氯甲烷 一氯乙烷 一氯乙烷 正丁基氯,1-氯丁烷
4.3
45.5
神经
中等
刺激
12.5
74.2
剧毒
常用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数据 表(LEL/UEL 及毒性)
物质名称
分子式
丁二烯
C4H6
城市煤气
液化石油气
苯(液体)
C6H6
甲苯
C6H5CH3
氯乙烷
C2H5Cl
氯丙烯
C3H5Cl
1.2 二氯乙烷
ClCH2CH2Cl
四氯化碳
CCl4
三氯甲烷
CHCl3
环氧乙烷
C2H4O
甲胺
CH3NH2
乙胺
CH3CH2NH2
2.1 1.6 1.5 1.1
最大爆炸限度
(UFL/UEL) %空 NFPA分级
气体积百分比
82
IA
闪点
-18° C
最小点燃能量mJ
空气体积百分比
0.017 @ 8.5% (在纯氧 中为0.0002 @ 40%)
75/56
IA
可燃气体
0.016 @ 28%(纯氧中 是0.0012)
IA
46
IA
可燃气体
IA
8° C
IA
IC
31 - 37.7° C
IB
0° C
IIIA
79 - 87 ° C
IA
IB
-14° C
4 °C
IA
-17 ° C
IB
-23° C to -26° C
43° C
IB
2° C
IA
-39° C
II
39° C to 43° C
IA
0.19 @ 5.1% 0.67
0.37
160 - 170° C
17
5.4
16
5.6
40
毒性
低毒
中等 低毒 中等 中等 高毒 轻微麻醉 中等 中等 中等 中等 高毒 中等 低毒
低毒 剧毒
丙烯氰 氯气 氯化氢 氨气 硫化氢 二氧化硫 臭氧 一氧化碳
C3H3N Cl2 HCl NH3 H2S SO2 O3 CO
2.8
28
高毒
刺激
15.7
27.4
浓度低时具有 神经毒作用;
49° C
<21° C 425° C
413° C
38° C 225° C, 233° C 462° C 420° C 498° C 426.7° C 245° C 361° C -20° C 379° C 552° C 390° C
385° C; 455° C
365° C
398 - 399° C; 425° C 340° C 225° C
IB
-30° C
0.009 @ 7.8%
IB
169° C
II
38.9° C
IB
-10° C
420° C 423° C 505 - 515° C 560° C 480° C; 535° C 530° C 525° C 648° C
490° C 246 - 280° C
210° C 210° C 258° C
7.5
自燃 温度
305° C 500 - 571° C
609° C
490° C
458° C
651° C
580° C 515° C 480° C 420 - 500° C 260° C
庚烷 CH3(CH2)5CH3
1.05
6.7
-4° C
0.24 @ 3.4%
204 - 215° C
辛烷 C8H18 癸烷
甲醇 CH3OH
甲硫醇
乙醇、酒精 C2H5OH
乙二醇 乙基硫醇
异丙醇
丁醇, 正丁醇 C4H9OH 正丁基硫醇 异丁醇 二巯基乙醇 环己醇
丙酮 C3H6O
丁酮 C4H8O 二异丁基酮
1.5 1.19 3.7
6 6 2 4 6.2 4 - 4.7 16 0.8
1.1 1.4 1.8 1.32 0.79 2.4 1.8 1.3 1.5 - 2 2.3
1 - 1.1 1 1.8 1 1.2
1.2 -1.27 1
0.9 - 1.0 1 1.1
2 2
1.1
1.4
0.6 - 0.7
0.6 3 0.7 0.8
2 3 2.6 2 1 - 1.7
2 2 2 3 2.8
2.8
2.6 - 3 1 2 1.2
9 - 9.4 8 10 4 7.8
6.75 - 7.1 7.1
7.3
10.7 7.3 3.8 1.8 6 - 6.7 3.9 3 - 3.3 3
2 1 1.4 1.4[3] 2
1 2.6 - 3
1.8 1
98 7.58 18 11 16 12 21 17.9 96 66
88
7.5
7.8 9.6 9.16 5.94 10.4 11.1 7.8 - 8 9.4 36
浓度单位为空气的 体积百分比。
常见物质的爆炸限度
Class IA 液体 (闪点低于 73° F (22.8° C);沸点低于 100° F (37.8° 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4
Classes IB (闪点低于 73° F (22.8° C); 沸点大于等于 100° F (37.8° C)) 与 IC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 73° F (22.8° C) , 但小于 100° F (37.8° 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3 Classes II (闪点大于等于 100° F (37.8° C), 但小于 140° F)与 IIIA 液体 (闪点大于等于140° F (60° C), 但小于 200° F (93.3° C)) 是为NFPA 704 燃烧速度 2
460° C 370° C
215° C 90° C
二乙基醚 二异丁基醚 呋喃 甲胺 甲基乙基醚 吗啉 茂[9] 萘 氢化锂 燃料油No.1 四氢呋喃 四羰基镍 乙胺 乙二胺 乙二醇单乙醚 乙腈 乙醛 乙酸(冰醋酸) 异丙基氯
1.9 - 2 1 2
1.8
0.9
0.7 2 2 3.5 1.8 3
4 4
38-43° C
IC
35° C
IIIB
327° C (620° F)
IA
13° C
-10° C
−8 °C
IA
-4° C
IB
24° C
IB
IB
12° C
56° C
20
IB
0° C
0.16 @ 9.0%
IB
-26° C
0.13
II
54° C
IA
-49° C
IA
可燃气体
IA
−41 °C
IIIB
88 - 95° C
IB
5° C
IA
−50°C
IB
-6° C
IB
11° C
IA
-53° C
IB
12.8° C (55° F)
111° C
IA
IB
12° C
IC
29° C
IC
35° C
IB
2° C
28° C
IIIA
IIIA
68° C
IB
-17° C
0.17 @ 6.3% 0.22 @ 3.8%
0.54 1.24
1.15 @ 4.5%
22.2 54.7 17.4 19 15.4 10.1
36
21.8
19
22
12
11 11.2 10.2 11
9
12.8 - 13
10 6
IA
−29 °C
IA
-81.1° C
IB
14° C
IB
13° C
IA
-85° C
0.13 @ 5.2%
31° C
IA
-65° C 可燃气体
IA
-28 ° C
0.015
15-20 ° C
IC
27 - 32° C
0.2
IC
27.2° C
IC
25° C
IC
17 ° C
IIIA
65° C
IIIA
88° C
IA
IB
31 - 32.2° C
IB
< −40°C (−40° F)
II
>38° C (100° F) as jet fuel
IIIA
>62° C (143°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