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概论考点总结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就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靠舆论、习惯与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所有行为关系的总与。道德就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与规范人们的行为;靠舆论、内心信念与传统习惯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就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得一种行为规范。
二、道德的一般本质与特殊本质
一般本质:指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的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就是经济关系的制约。经济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的利益直接决定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规范;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
特殊本质: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与其她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性质。表现为:道德就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即就是非制度化的规范、非权力规范、内化的规范;
道德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就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就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道德的特点
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
社会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2,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与主要规范3,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三、道德的类型:社会道德, 职业道德, 家庭道德
四、道德的基本功能
调节功能,论证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
一、职业的道德意义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从事的负有特定社会责任,具有专门业务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二、职业道德的原则与规范
原则:为人民服务。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型人际关系;体现了新的劳动态度,就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就是非的最高标准。
主要规范: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尽职尽责,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竞争,友好协作;勤奋学习,熟悉业务。
三、职业道德的特点与作用
特征:职业道德调节的范围具有有限性;职业道德的规范内容具有职业性、稳定性、连续性;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具有层次性;职业道德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职业道德的作用方式具有一定的权力强制性。
作用:1、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就是职业生存的条件;3、对从业人员道德品质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对社会道德风尚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自我,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调节教师与她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与品质。
一、教师职业: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就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1、教师劳动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教师就是人类智能的积极开发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就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的一代及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教师就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直接丰富人类文化宝库。
2、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3、教师的劳动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
二、教师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劳动的目的与任务的特殊性
---教育劳动的目的就是培养人;
----教育劳动产品具有社会性
2、教育劳动对象的特殊性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劳动对象的向师性;(3)劳动对象的主客体的双重性。
3、教育劳动方式与工具的特殊性
劳动工具的特殊性;劳动方式的创造性;劳动过程的复杂性;劳动效果的特殊性。
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1)教师职业活动最富有创造性,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须具有创造性(2)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规程、方式、方法上,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必须如此。教师还要根据知识的发展、对象的变换、条件的变化而重新安排、重新处理。(3)教育就是一种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来灵活地运用这些规律(4)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这就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点。
4. 教育劳动人际关系的特殊性
(1)关系众多,组成复杂;(2)网络教育与新型师生关系。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
教师职业规范产生于教育劳动实践;
由于人类社会分工与劳动分工,形成了纷繁复杂的职业。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在教育活动中产生,在教育劳动中形成的。在教育劳动中,主要有四种利益存在:教师的个人利益、学生的个人利益、教师集体的利益、社会教育事业利益。为了有效而顺利地进行教育活动,需要调节各种利益矛盾。教师职业道德正就是由于调节教育劳动实践中的利益关系,保证教育劳动顺利开展的需要而产生与形成的。
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教师职业道德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大体上可分为先秦、汉唐、宋元明清三个阶段。中国历史上的教师职业道德,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教育中的伦理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教师职业道德随之发生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历史的继承性,表现出历史继承的必然。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大学面临着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方式的转变。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比其她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影响比其她职业道德更深远;调节方式更具自觉性。
三、学习与实践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
(1)树立新型的人才观;(2)确立民主平等的教育理念;(3)教师培养与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就是完成教师的崇高职责与历史使命的需要;就是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大学精神的概念:就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同并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大学教师就是大学精神的践履者、承载者、直接体现者、建设者。
二、大学精神的内涵:
(1)学术自由的精神、学术自由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 (2)独立自治的精神、独立自治就是在指大学作为一个
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其她势力的控制与干预,有自由、自主地决定与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3)科
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就就是在科学研究中凝练与提升出来的行为规范与价值观念,就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及
其成果的升华。(4)开拓创新精神、就是指向科学研究;指向人才的培养;指向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精神
学术自由的精神的阐述:
学术自由就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学术自由就是西方大学精神中最为经典的部分。它具体包括教师“教的自由”
与学生“学的自由”两方面。“学术在本质上必然就是独立的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就是
学术”。
大学的开拓创新精神:1,就是指向科学研究2,指向人才的培养3,就是指向社会发展
三、大学精神的作用
1,定向与规范作用2,维系与凝聚作用3,激励与驱动作用4,感染与教育的作用
四、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
二、权利与自由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
三、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
四、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
怎样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基准性。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教师在道德实践中进行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
选择与道德评价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就是教师道德市建活动的行为准则。此原则对教师道德行为具有普遍
的约束力与指导意义。2、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本质性。此原则就是教师职业道德社会本质最直接、最集中
的反映,就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她各种不同类型道德的最根本、最显著的标志。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
稳定性。此原则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相对具体性。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具有自身独特性。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就是调节教师个人与她人,以及与社会间关系的根本的行为准则,集中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
的本质,具有与其她职业道德不同的独特性,且这种独特性或这种区别具有本质性。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客观依据包括:1,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2,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3,
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书育人的原则;为人师表原则;教育公正原则;依法从教原则;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教书育人原则
教书育人原则确立的依据:教书育人就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就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贯彻教书育人原则的要求: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育规律。
2、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原则确立依据: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体现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就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
求。
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要求: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
3、教育公正原则
依据:教育公正就是社会公正总原则的要求;就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就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要求:坚持真理;办事公道;一视同仁。
4、依法从教原则
依据:依法从教就是依法治国原则在教育领域贯彻的要求;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公正与教育人道主义
等原则的重要内容与贯彻保证;就是正确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家长,特别就是教师与学生等各
方面社会关系的要求;依法从教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求:尊规守法;宣传法治思想,普及法律知识;积极参与法治社会建设
5、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基本内容:现代教育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教育人道主义确立的客观依据:教育人道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中的贯彻;就是处理
教育活动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贯彻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要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不尊重、不关心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作斗争;
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矛盾冲突的原因(已考)
师生关系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与相互对待的态度
等。
师生关系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伦理关系;教育管理关系就是核心;心理关系就是重点,法律关系就是条件,人
际关系就是基础。
1、师生关系的特点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层次上的差异性
情感,角色期待上的互动性
评价标准上的冲突性
2、高校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的原因
对专业或课程不同的理解与要求
教育教学方式云涌不当
缺少必要的沟通
“代沟”与“心理差距”的存在
不能公平地对待学生
来自学生方面的不当行为
第三节师生关系的道德调节要求
一、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就是高等学校教育活动的承受者,也就是学校管理活动
的主要对象、
二、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1,尊重学生就是教师有效实现教育教学的需要 2,友好、平等、信任、自制就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3,对学生
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的另
一重要方面。它包括:一就是尊重学生个性,二就是培养与发展学生个性
三、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
1,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就是
教育学生的一种客观需要 2,教师应当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
四、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
严格教育的出发点就是爱护学生。严格教育学生就是一门学问。严格教育应遵循以下原则:(1),严而有理。(2),
严而有度(3),严而有方(4),严而有恒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教师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分析
1、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特点:教师劳动的集体性决定了成员的依赖性;教师集体中的个体具有独立性;教师集
体中的个体具有价值目标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2、教师集体人际矛盾产生的原因
(1)由于教育劳动的分工所导致的矛盾;(2)教师之间由于存在着的个体差异,彼此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冲突;(3)
教师集体中的成员作为不同冲突的利益主体所导致的矛盾;(4)历史传统与当今社会生活的变化所导致的教师
集体中的矛盾冲突
第二节教师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
一、关心集体
(一)关心集体的重要意义(1)在各个教师努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团结与谐的集体对教师个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
义。(2)只有每个教师关心集体,教师集体所确立的价值目标才可能得以有效的实现(二)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
的具体实现路径(1)一个关心集体的教师,应该遵守集体的纪律,爱护集体的荣誉(2)自觉维护集体的团结,正确
对待集体的矛盾(3)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遇到矛盾冲突时,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三)关心教师集
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1)教师所关心的集体就是一种真实的集体(2)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
益的实现a,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与生活条件,以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b,要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c,为教
师创造良好的学习进修条件,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二、尊重同事
(一)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1)尊重同事就是要求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2)尊重同事
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二)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1)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2)尊重不同学科的
教师(3)尊重优秀的与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4)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与教育思想的同事(就是办好大学的必
然要求;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式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5)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6)领导与教师
的相互尊重a,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b,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难c,维护领导的威信
领导尊重教师:要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教师的个性、教师的事业心、教师的民主权利
三、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的意义: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事从学校与育人的大局出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
极性、创造性与个性风格,又能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促进、
互相激励的教育人际关系,进而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团结协作的内涵: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行动,学校院系与教研室的团结协作传统,学
校中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氛围等。具体地说,要形成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氛围,又应该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就是处理好教授同一年级以及同一班级的教师之间的关系;二就是处理好从事同一学科与不同学科教学研究
教师之间的关系;三就是处理好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关系;四就是处理好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之间的关系;五就
是处理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的教师之间的关系。
1,高校教师的团结协作表现为维持性团结协作与发展性团结协作
(1)维持性团结协作,主要就是以保持有教育人际关系,不伤与气为目标与出发点。
(2)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就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与出发嗲吧,表现为教师同齐之间为
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与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出当前,“言者无罪,闻者足
戒”,寻求与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在价值取向
上,我们可以很明确地肯定与追求第二种意义上的团结协作
四、有益竞争
(一)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1,就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2,就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
要3,就是促进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二)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1,竞争的手段必须
符合道德2,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与协作的关系3,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三节调节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道德之实现
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依据:1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2形成教师对
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3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社会规范与激励机制: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这种激励机制大体分两个方面内容:一就是主体的自我激
励二就是客观的外在激励
就内在依据而言,将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设定为规范与激励机制两个方面,就是由道德本然意义上所
具有的抑恶与扬善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所要求,所决定的。换言之,就外在保证而言,教师集体道德的实现,既需要
规范机制防范道德之恶,又要求激励机制褒扬道德之恶。
第七章高校教学工作的道德问题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道德意义
1、教学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2、体现教师的道德水平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社会造就有用的人才。教师对待教学
的态度与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联系。教师严谨治学,善于钻研,勤于进取,学识渊博,
热忱教学,精心施教,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1)教师的业务素质跟不上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2)积极的教学
效果需要教师高度的自律精神支持(3)“浮躁”之风已成为高校教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3、做好教学工作就是展现教师的良好素质
教师的业务素质与教学活动有着直接的相关性。没有工作本领就不能做好工作,没有特定的专业素质就不可能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由教师的业务素质所决定。离开了具
体业务,教师道德就失去了载体,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教学就会落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
第二节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