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当大人看待

合集下载

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对策?

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对策?

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对策?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原因:1、孩子独立意识强烈,父母忽视这一点。

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强的独立意识,渴望父母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大人看待,更喜欢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可以自己做自己的事。

但是父母仍然把孩子当做小时候,喜欢事事包办,这样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不被认可,就会对父母的话和教导产生逆反心理。

2、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

由于生理上的成熟,会导致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心理上也产生自己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是成人了,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要求与成人同等的社会地位。

这个时候,父母还是把他们当成孩子来看待,就会导致矛盾的爆发,因为孩子们认为父母应该以成人的态度对待他们,而不是还把他们当孩子看,争吵很大程度上是寻求父母对自己成人地位的认同感。

3、双方都有压力,而且缺互相缺乏理解。

父母有工作的压力、烦恼,还有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孩子有学习的压力,还有处理学校的同学关系的压力。

双方都有很多的心事和烦恼,却缺乏沟通的时间,或者很少心平气和的聊聊天,都会导致原有的矛盾积累的越来越多。

4、孩子面对争议态度强硬,与父母矛盾积累。

在青春期,孩子们往往觉得父母缺乏对自己的理解,而且他们更加渴望独立自主,而父母却会精神上和行为上约束和控制他们,虽然父母只是在孩子做错时才提出建议和批评,但是这个时期大多数孩子会我行我素做事情。

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孩子们和父母的矛盾日渐严重,往往说不到几句话,就会爆发争吵。

青春期亲子冲突的对策:1、家长必须要从观念与做法做彻底改变。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之道,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彼此坦诚相待。

既然每天生活在一起,就必须要约定好相处的原则。

家人之间,必须要相互尊重,父母爱孩子要理性,不能溺爱。

孩子必须要尊重父母,这是和睦相处的前提。

2、做情绪稳定的家长。

我们自己要学会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

其实很多家长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都希望孩子能够无条件地服从自己的安排,而不管孩子是怎么想的。

让孩子都爱听你说读后感

让孩子都爱听你说读后感

让孩子都爱听你说读后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原来和孩子说话不是简单的你说我听,或者我要求你服从。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是大人,说啥孩子就得听啥,结果常常是搞得鸡飞狗跳,孩子不开心,我也一肚子气。

就像书里说的,我们得把孩子当成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小大人来看待。

这就好比你不能对着一朵小花大喊大叫,还指望它开得更漂亮,对待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书里还提到了好多特别实用的沟通技巧。

比如说,要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孩子。

以前我总是说“别跑,小心摔倒”,现在我知道可以说“慢慢走,这样就会很安全又很优雅哦”。

这小小的改变,孩子听了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就像给孩子的行为换了一个包装,原本孩子觉得被限制的事情,现在变得充满了趣味和吸引力。

而且,书中强调了倾听孩子的重要性。

我以前总是忙着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和道理,根本没耐心听孩子到底想说啥。

现在我会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认真听他讲那些在我看来可能是很幼稚的故事。

这时候我才发现,孩子的小世界可丰富了呢。

他跟我说他在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怎么搭了一个超级大城堡,那小脸上洋溢的自豪,让我也跟着高兴起来。

这时候我就明白了,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告诉他怎么做,更需要我们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还有一点特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和孩子有分歧的时候该怎么办。

以前我总是强行让孩子按照我的想法来,现在我学会了和孩子一起商量。

比如说,孩子想看动画片不想睡觉,我不再直接说“不行,必须睡觉”,而是说“宝宝,我们商量一下,你看现在很晚了,你是想现在看5分钟动画片然后乖乖睡觉,还是现在就去睡觉,明天可以多看一会儿呢?”这样一来,孩子觉得自己有了选择的权利,就不会那么抗拒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知心朋友,在我育儿的道路上给我指点迷津。

它让我明白,和孩子好好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爱的表达。

我相信,只要按照书里说的去做,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家庭氛围也会更加和谐愉快。

这可真是一本宝藏书籍,我得把它推荐给身边那些也在为和孩子沟通发愁的爸爸妈妈们。

简短父母育儿心得体会汇总

简短父母育儿心得体会汇总

简短父母育儿心得体会汇总简短父母育儿心得体会1孩子是未来的希望,父母把孩子生下,不光要把他们养育长大,更负有教育他们成人的重责。

但并不是每个父母都是天生的教育家,所以我觉得父母应该主动地通过书籍学习一些育儿的知识和方法,或者经常和别的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育儿经验。

当然孩子是有个性差异的,一些成功的育儿经验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却未必有用。

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有学扬琴的培训班,我问他喜不喜欢扬琴,他说喜欢,于是报了名,可是没多久他就不愿意去了。

教扬琴的老师教给我一个方法:预先准备一个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告诉他必须认真听老师讲、跟老师做才可以得到,但是结果是无效。

后来在孩子学扬琴这件事上我分析是孩子不感兴趣,理智地放弃了。

所以家长更要学会在和孩子相处的生活点滴中去体会、分析、总结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经验。

父母还应注意: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孩子的身上有父母的影子,不仅仅有遗传的因素,还有就是父母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一个笑话:妈妈问儿子:明明,你的练习本是哪来的?儿子回答说:学校办公室没人时顺手拿了两本。

妈妈很生气,骂儿子:谁叫你偷的?我从办公室拿回来的还不够你用吗?所以父母在因为孩子的不良言行举止责骂他们时,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责任。

当然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诸多优良品质,那么父母就应该做好榜样,言传不如身教。

在孩子生活、学习习惯方面的培养上我觉得贵在坚持。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我的孩子有很多坏习惯,比如邋遢、做事拖拉、自理能力差等等,这都是我的责任,等发现问题要改变过来那是相当的困难。

所以我自认为不是个成功的母亲,不过孩子有两个优点是我至今都为之骄傲的:一是善良。

善是为人根本,我鼓励孩子的善举,让他感知与人为善是美好的。

二是爱读书。

孩子小的时候我陪他一起看书,等他自己识文解字了,需要我当听众的时候我从不吝啬我的时间和赞扬。

以上是我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个人心得。

什么是好的育儿方法没有现成的标准,我觉得孩子的成长给了我们大人重新学习的机会,为人父母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

家长教育孩子经验分享发言稿范文

家长教育孩子经验分享发言稿范文

家长教育孩子经验分享发言稿范文家长教育孩子经验分享发言稿范文家长教育孩子经验分享发言稿范文1大家好,我是妈妈,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谈谈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以便与各位家长分享和交流。

以下是我的一些教子经验:一、每天花时间和孩子交流虽然每天工作很忙,可是不管多累,我都会在晚饭后和孩子做游戏、讲故事,做手工等等。

周末尽量带她出去亲近自然,亲近社会。

我觉得父母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陪孩子,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也是十分有利的。

二、多和孩子使用文明用语即使在家,我也尽量多的和孩子使用文明用语,“早上好,请,谢谢,晚安”等等。

我觉得这样做可以给孩子树立起礼仪的榜样,帮助孩子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这对她以后与他人相处是非常有益的。

三、严肃指出孩子的错误慈爱和严厉都是各有利弊的,而且应该是共存的,如果过于追求某一方面,可能有些方向不对头了。

所以对待一个小孩子,还是既要慈爱又要严厉的。

慈爱,是在孩子的生活方面,关怀备至,严厉是对孩子的错误一定要严厉的提出,让他意识到自己确实做错了,爸爸妈妈并不是和他说说就过去了,要教育他以后改正这个问题。

四、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从小对人对物都很善良,对于她的这一性格特征我非常的鼓励。

我会告诉她爱护植物,爱护小动物,善待他人。

很幸运我的孩子总是表现出她善良的一面,我认为,一个人从小懂得关爱别人比长大之后接受爱心教育重要得多。

五、承诺给孩子的事情一定要想办法实现我们从不对孩子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办法也要兑现。

只有我们一直努力做到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能做到,才会使孩子也做一个懂道理重承诺的好孩子。

记得有一次我去外地学习,答应小柏宜给她带一个芭比娃娃。

可是我去的地方都不卖这个玩具,我只好给她打电话说明了原因,问她可不可以用别的玩具代替,最后她想了想提出了可以用别的玩具代替,但回到东胜后要补给她一个芭比娃娃。

我回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她买芭比娃娃,我觉得对她信守承诺的同时也是我的幸福,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三年级家长育儿心得(通用5篇)

三年级家长育儿心得(通用5篇)

三年级家长育儿心得(通用5篇)三年级家长育儿心得(一)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开展教育。

儿子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茁壮成长。

他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为人父母者深感骄傲和自豪。

首先要求孩子的同时,我们自己就要做榜样. 主动去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爱好. 孩子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都是孩子的权利,父母应顺其天性,顺其自然,在沟通中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对孩子的兴趣进行正确的保护和培养,让兴趣成为孩子走向成注意聆听,鼓励孩子多谈关于他自己的事。

家长关心孩子,不仅要用眼睛“看”,而且要用耳朵“听”。

这个“听”,就是要鼓励孩子多谈谈自己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发言权,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

人际交往中,我们知道这样的一条原则:尊重他人发言权。

但在亲子交流中,家长们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很多家长习惯以自己的意识领导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发表言论的时候,或者驳斥说“不懂就不要乱说”,或者毫不在乎地敷衍这样做会减低孩子的存在感,让孩子产生“我的观点一点也不重要”“我不值得尊重”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们家长忽略孩子的想法.. 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独立个体,对于孩子的要求,一些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应,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满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应允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拥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或其他方面的请求时,我们会和孩子约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能好好睡午觉,上课时能尽量认真听讲,需要时能帮妈妈收拾整理.或者约定只能买一样. 那末到时候我们就会给买;而呢,也会很乐意并很努力地表现自己.我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耐心地等待,增强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还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或一定的代价;也在无形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不仅是孩子,我们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给孩子做榜样.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年级家长育儿心得(二)光荫如梭,在这不经意的日子里,婷婷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家长育儿心得体会。

舒乙《父子情》赏析

舒乙《父子情》赏析

舒乙《父子情》赏析舒乙《父子情》赏析杂”,乃至在作者最初的记忆里竟是非常模糊的,模糊到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只有那“可怕的老道和那扇铁门”。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这“没有父亲的形象”,其实是没有那种所谓的娇惯、溺爱、纵容孩子的“典型的慈父”的形象,没有那种因父亲的严厉而令孩子望而生畏的感觉。

文章极力写父亲形象的“模糊”,却表达了父子间似海的深情。

2.身教重于言教培养独立能力老舍的“复杂”,还在于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十分独特,他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就是给孩子做撒尿的示范,也全没有为父的威严、羞涩、娇柔做作的姿态。

朋友来了,允许孩子在旁边听讲,没有对孩子的喝斥和驱逐,还当着客人的面夸舒乙“傻小子”,让孩子在与大人平等和父亲亲昵的赞扬的和谐气氛中,去了解世事,学习待人处世的方法。

从而增长才干。

这些在一般人眼里,又常常被忽视,认为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在老舍的教育观念中,这可是举足轻重的大事。

这是书本上学不到,而又是做人必不可少的,半点也不能马虎的大事。

因此,老舍还常常带孩子去访朋友,坐茶馆,上澡堂子。

这可不是随意带孩子去潇洒,去轻松,去玩儿,而是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去了解社会,去成为一个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对社会有用的人。

去认识社会,解读社会这本大书。

走在路上,他只让孩子紧跟其后,从不拉孩子的手,也不和孩子说话。

完全超然地让孩子独立地去观察社会,认识社会,思考问题,培养能力。

乃至到现在,作者仍刻骨铭心,只要一闭眼,眼前还总浮现父亲那熟悉亲切的身影的象征──“歪歪的鞋跟”,仍还总愿跟着他“走到天涯海角”,“不必担心,不必说话,不必思索,却能知道整个世界。

”3.充分尊重孩子培养健康人格老舍的“复杂”,还表现在充分尊重孩子,培养健康人格上,他把孩子当朋友。

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孩子读初三前,还不谙世事,处于“天性好玩”的时期,这时,他对孩子的功课和成绩“毫无兴趣”,不过问,不辅导,“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他赞同的,几乎是和玩有关的事。

舒乙《父子情》赏析

舒乙《父子情》赏析

舒乙《父子情》赏析老舍,我国著名的作家和人民艺术家,其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在中国现代文学的殿堂上闪耀着不朽的光辉。

他出身贫寒,“童年习冻饿,壮岁备酸辛。

”人生的风雨,炼就了他铮铮的铁骨,铸成了他独特的人格。

文革中,老舍遭受“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刚直不阿,宁愿玉碎,不愿瓦全。

为了抗争,为了捍卫人格尊严,他愤然跳进了北京太平湖。

23年后,他的儿子舒乙写下了情真意切的《父子情》,发表在1989年6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上。

这既是一篇痛悼父亲冤死的祭文,也是深情地回忆父亲用独特的方法教育自己成才的妙文。

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实施独特教育的先驱光彩照人的形象,听到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独特教育的成功赞歌。

1.父亲形象“模糊”,父子情深似海文章一开头,作者就以深情的笔触,对照鲜明地写道:“我的父亲老舍,既不是典型的慈父,也不是那种严厉得令孩子见面生畏的人,所以是个复杂的父亲。

”这是全文的纲,全文的主旨句。

作者就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叙述。

父亲的“复杂”,其实是有别于天下哪些“大都严厉有余而慈爱不足”的父亲的。

他的父亲是“复杂”的,复杂在早在三、四十年代,就懂得了独特的教育,并身体力行。

他的父亲“复杂”,乃至在作者最初的记忆里竟是非常模糊的,模糊到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只有那“可怕的老道和那扇铁门”。

两相对照,不难看出,这“没有父亲的形象”,其实是没有那种所谓的娇惯、溺爱、纵容孩子的“典型的慈父”的形象,没有那种因父亲的严厉而令孩子望而生畏的感觉。

文章极力写父亲形象的“模糊”,却表达了父子间似海的深情。

2.身教重于言教培养独立能力老舍的“复杂”,还在于他教育孩子的方法十分独特,他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就是给孩子做撒尿的示范,也全没有为父的威严、羞涩、娇柔做作的姿态。

朋友来了,允许孩子在旁边听讲,没有对孩子的喝斥和驱逐,还当着客人的面夸舒乙“傻小子”,让孩子在与大人平等和父亲亲昵的赞扬的和谐气氛中,去了解世事,学习待人处世的方法。

父母教育孩子的发言稿教育孩子的发言稿

父母教育孩子的发言稿教育孩子的发言稿

父母教育孩子的发言稿教育孩子的发言稿父母教育孩子的发言稿篇一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们:大家好!今天承蒙郑老师的委托,在这里和家长朋友们共同交流一下关于孩子的学习和行为教育。

我认为在儿童天性未被污染前,必须要有心灵的培养以及品德的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一直持这样观点:学会做人是第一重要的,然后才是长知识长本领。

对人不尊重,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人人都喜欢尊重,尊重是和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

教育孩子在社会上要尊重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在学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哪怕是反对我们的同学,也要关心、爱护他们,让他时刻记住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在父母教育他的时候,他应该恭敬的听从;父母责备他的时候,要让他心悦诚服的接受;不许和父母顶嘴,即便是父母说的不完全正确,也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找适当的时间在与父母进行沟通;每次外出、回来时都要向父母告之,让家长放心。

在幼小的时候,就要培养他讲话时要和颜悦色,声调柔和,让听到的人有个亲切的感觉;教他在长辈面前要谦虚,不可高声讲话,尖酸、刻薄、下流的话坚决革除。

让孩子从小成为一个心胸宽广,不为了一个字、一个词从对与错之间斤斤计较,有一颗包容别人的心。

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当中,让孩子为自己去尝试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要求孩子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不挑食,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认真完成作业,自己检查作业; 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自己的衣物,洗碗筷,倒垃圾,孩子在学校,父母应教导他做值日生、班干部应尽职尽责,做清洁卫生不能偷奸耍滑。

看到别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应该努力去做,对别人的恩惠要知恩报答,教育他不可自私自利,要养成借别人东西要及时归还,不要私自隐藏和损坏。

在学习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许东张西望,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要学的深刻,记的扎实,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家长心得体会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家长心得体会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家长心得体会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家长心得体会「篇一」光阴如箭,时光不再倒流。

在不经意的日子里,婷婷从曾经只会咿咿呀呀的小宝宝变成了如今的小大人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思的增强,也不再是你眼中的那个宝宝了。

她有时会抓住大人的一些缺点提意见,或是在心里质疑大人的心里了。

面对这样的小大人我们要知道在教育孩子的时侯往往会在不经意的发脾气骂自己的孩子你真笨,没出息之类的话。

这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话一出往往会伤害了孩子小小的心灵,孩子的自尊心也会随着感到自悲。

随着年龄的曾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一颗叛逆的心态了,所以为人父母的我们不要让错误再重演了,因为少年的时光是金色的,快乐的,自由的,我们要做的只是引导和鼓励。

面对自己的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自己育儿心经,每每家长在聊到自己的心肝宝贝时,交流当中往往遇到的问题就是怎样批评孩子才算是对才算是有效的,特别是小学三年级开始,从这我得出五条结论:第一,不要当众批评:因为正处于叛逆期的孩子自尊心强,在人多的时侯适当的表扬一下,夸夸孩子,我们的孩子会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而且还会继续发扬光大。

第二,睡前不要批评:因为睡前批评会影响睡眠,还起不到作用,因那时正是孩子睡意正浓的时侯,说得太多也听不进去。

第三,进餐的时侯不批评:因为会影响食物消化效果,也会令孩子失去对吃饭的享受,因而会左耳进右耳出。

所以,进餐时应该多跟孩子聊聊孩子在校的情况,这样他(她)会越聊越有劲。

第四,不要哪孩子跟别的孩子作比较:因为这样会曾加孩子的自悲感,父母要会对自己的孩子多说我的孩子永远是最棒的,这样会让孩子的信心越来越强大。

第五,情绪不发泄:在批评孩子的时侯,语气要中啃,要温和,千万不要让自己在孩子心里留下凶妈妈,坏妈妈的映象。

这是我在别的家长身上学来的。

反正,作为父母的一生都是为孩子而忙,在教育方面上更是忙中加忙,所为可怜天下父母心。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家长心得体会「篇二」比如说看电视、玩电脑时间长了,我们采用提醒制,告诉她再过几分钟该休息了,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等等。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需要注意的六个问题八一班王绪方妈妈凌琳1.从生活入手去改变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

有很大一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老师或者家长都不太了解自己,在校不愿与老师沟通,在家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不愿交流。

我们要试着走进孩子的心里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与孩子们做朋友。

我们需要注意让孩子们学会独立,充分发掘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养成自己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琐事的良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现在的家长习惯于对孩子实行”指令式”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互联网科技的日益发达,现在的孩子与曾经的我们完全不一样了。

”指令式”教育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

在孩子遇上困惑时,我们可以客观的给他们建议,分析以及疏导工作。

而且这种分析应该是朋友式的。

2.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对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和认知,做父母的首先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

如果没有注意到。

还是一味地按照原来的方法教育孩子,让孩子跟着自己的指示走,自然而然地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从而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着干。

孩子在小时候,需要父母的指引来认识这个世界,这是因为他们的认知性不强。

现在孩子渐渐地成长,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这个世界,用自己的思想考虑这个社会,然而父母却习惯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忘记了孩子已经成长,忽视了孩子已经长大,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了。

这时对孩子的指手画脚会使孩子感到反感。

因此,家长需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责任,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

3.家长要会索取“爱”不少家长在这个问题上只尽到了给予的义务,却忘了向孩子索取爱。

久而久之,孩子会习惯于享受父母给予自己的爱,认为父母给自己的爱是应该的。

所以,父母也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让孩子学会感恩。

现在孩子的作文里经常出现“我给爸爸妈妈夹了菜,他们很感动”,又或者是”我给父母做了饭,他们很感动”这样的素材,其实父母可以适当地向孩子索取更多。

把儿童当做儿童

把儿童当做儿童

卢梭:把儿童看作儿童(一)卢梭的儿童观“把儿童看作儿童”,可以说是卢梭儿童观的核心、最基本的思想、最大的贡献所在。

在西方,卢梭是第一个真正“发现儿童”的人。

他对“童年的概念”的建立被誉为文艺复兴最伟大也“最具人性”的发明之一。

“童年的发现”成为近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标志,卢梭也因此被誉为近现代儿童教育立场、观念和方法的鼻祖。

卢梭明确指出,儿童是与成人完全不同的独自存在。

儿童时代绝不只是成人的预备,而是具有自身的价值:“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

卢梭批评当时的教育:“我们从来没有设身处地地揣摩过孩子的心理,我们不了解他们的思想:而且由于我们始终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教育他们,所以,当我们把一系列的真理告诉他们的时候,也跟着在他们的头脑中灌入了许多荒唐和谬误的东西。

”《爱弥尔》一书的序言也指出:“我们对儿童是一点也不理解的;对他们的观念错了,所以愈走就愈入歧途。

最明智的人致力于研究成年人应该知道什么,可是却不考虑孩子按其能力可以学到些什么,他们总是把小孩子当大人看待,而不想一想他还没有成人哩。

”在整本《爱弥尔》中,有一段话最精髓、最叫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

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

”这段文字精辟地论述了童年教育应该顺其自然。

是的,最彻底的人本主义就是自然主义。

儿童的一切发展都是自发的,儿童的成长有他自己的节律和周期。

面对儿童的成长,大人应该有耐心,不能拔苗助长,不能功利化。

(二)卢梭的儿童知识观卢梭特别强调要让孩子学习有用的知识。

卢梭认为,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一个人不仅不能知道一切的事物,甚至连别人已知的那一点点事物他也不可能完全都知道。

一年级家长教育心得体会7篇

一年级家长教育心得体会7篇

一年级家长教育心得体会7篇一年级家长教育心得体会篇1一转眼,牙牙学语的小男孩变成了一年级的少先队员,时光飞逝,眼看着儿子一天天的懂事和成长,我从心底感谢学校和老师。

孩子在教育中成长,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在家长学校里受益匪浅,感觉颇深!记得第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当时想想一年级,不外乎如何适应新的环境等等,也没有去多想,总觉的再怎么样自己也不是从一年级走过来的,还不是差不多,可是开完家长会后才知道一年级并不是自己想想的那么简单,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长的愿望,青出之于蓝而胜于蓝是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

因此,要想我们的孩子安全、健康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更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

家校携手,共同培育孩子的未来。

下面结合在家长学校感受和所受到的启发谈几点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1、给老师树立好的形象,把孩子当做一个朋友我们一(3)班的班主任是位很有亲和力的老师,记得在家长会上郑老师说要求家长在孩子面前要给她树立好的形象,哪怕有错或者家长觉得有不对的,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自己老师的不是。

老师是孩子的指明灯,每个家长有维护老师形象的义务,只有在学生的眼里,老师是非常值得尊敬的,我们的孩子才能够认真听课。

有的家长一听见某老师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想换老师,批评老师的话语,这样其实是在害自己的孩子不认真学习.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某个角度来说好老师也是可以夸出来的。

这点是我们3班郑老师教我们家长的第一课,我觉得受益匪浅。

其次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朋友看待,多表扬,多鼓励,多理解,和孩子之间要积极的沟通,把他当做一个小大人,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孩子比我们想想的更懂事。

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交流的,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

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那么这种努力一定会有收益。

偶尔与孩子谈话,你会惊奇地发觉,除了书本外,她还掌握着很多千奇百怪不知从哪里得来的知识,有些甚至颇有见地,让你自叹不如。

16岁的孩子离家出走怎么办

16岁的孩子离家出走怎么办

16岁的孩子离家出走怎么办1、包容孩子。

进入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我们家长首先要停止自己的唠叨。

尽量少催促孩子,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我们对孩子要更多的包容。

青春期的孩子,身上会出现各种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中学的同学又多,大家思想交流,又会出现很多问题。

家长发现,太想要孩子及时改正过来。

2、良好沟通。

孩子年龄增长,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叽叽喳喳和我们家长分享关于自己的一切。

慢慢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了,这时候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不愿意说的,我们家长就不要去打破砂锅问到底。

孩子不愿意分享,家长不要偷偷去翻看孩子的房间,找什么蛛丝马迹。

3、要学会冷静思考。

如果16岁的孩子离家出走后,家长通过各种方式把孩子找回来了,切记孩子回来后,家长们千万不要责骂,一味地呵斥自己的孩子,要告诉他们家长很担心他们,并且询问具体的离开家的原因,然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最后耐心的告诉他们以后不要这样做,这样做是不对的。

16岁的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1、家长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孩子有自己的价值观,对父母的期待也比较强烈,当家长出现离家出走的时候,孩子就会出现不服气的样子,家长看到孩子这样行为的时候,自然会非常的气恼,也会心生不满,孩子就会有离家出走的行为。

2、家长觉得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爱,而父母的爱是孩子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如果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需要好好的被关心爱护,就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于自己重视,就会对父母的依赖。

3、家长对小孩的关注太少,小孩对一些事情的兴趣爱好不仅仅是电视、手机,还有网络也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未来能够成才,经常会出一些外卖、车子、文具等,只要孩子不哭闹、没有离家出走,他们就没有办法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

16岁的孩子叛逆怎么去引导1、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榜样不要害怕叛逆期,不要对叛逆情绪焦虑,这是孩子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作为家长的重要考验。

我们需要做的是言传身教,成为孩子的好老师、好伙伴,但是要拒绝无意义的说教,拒绝所谓的感恩教育。

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

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1孩子刚刚踏进小学一年级,古人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孩子的一年级是很重要的,这时候的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关难”,这个头决定着孩子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所以我觉得应该引起所有家长的重视!孩子也已经上了两个月的一年级了,在这两个月里,我很有感触,我想引用小楼写的《牵着蜗牛去散步》里的一段文字来表达:“上帝给我一个任务,让我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因为蜗牛实在爬得太慢。

虽然它已经在尽力爬,但还是只挪一点点……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地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伤了,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上帝啊!为什么?要我带一只蜗牛散步!但天上一片安静。

喔!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咦?忽然闻到了花香,原来这边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吹来,原来夜里地风这么温柔。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了虫鸣,我看到满天地星斗多亮丽。

咦?以前怎么没有这些体会……我恍然大悟。

原来,上帝叫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这段文字道出了孩子的心声,也提醒了家长,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应该把他当成和孩子间快乐的亲子互动。

孩子就像一只蜗牛,他们跟成人的学习和认知能力不能相提并论,我们家长应该做的不是催他或唬他……,我们应该找出自己孩子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和老师多沟通,经常探讨教育方法,给孩子一个适合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在有限的接受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去学习知识,认识世界,懂得道理。

优秀家长代表教育孩子经验分享的发言稿(优秀5篇)

优秀家长代表教育孩子经验分享的发言稿(优秀5篇)

优秀家长代表教育孩子经验分享的发言稿(优秀5篇)优秀家长代表教育孩子经验分享的发言稿篇一老师好,各位家长你们好,我是XX的妈妈。

很荣幸被评为了优秀家长,其实我觉得在座各位都是优秀家长的模范。

在这里我要衷心感谢区老师芳老师还有阿姨,甜甜一天天的进步离不开你们一直以来照顾和教育,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方法,下面我说说自己的做法。

一、多与孩子沟通。

要和孩子做朋友,别把孩子当成管制的对象。

我们每天会尽量多抽出时间和孩子交流,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会发现和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知道她最近在想些什么,孩子最近心情好不好,需要怎样的帮助当然,只有真心付出才能有所回报。

此时的我们应该降低自己的身份,让孩子把我们当成一个朋友。

这样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即使是孩子犯错误时,尽量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谈,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例如上个学期,孩子闹情绪不愿意上学,原来是练舞的时间太长孩子也有一点娇气吧,所以不愿意上学,为了让孩子情绪稳定,我打电话和老师请假,并说明原因,让孩子也与老师保证明天一定上学,今天就休息一天,孩子也听取我们和教师的道理,第二天真的按要求回园了,所以我们尽量理解和尊重孩子,不要和孩子发生正面冲突。

二、积极配合老师工作。

教育孩子,当然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和精心教育。

孩子每天大部分时间是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的,可以说在孩子的某些方面老师比我们做家长的都要了解孩子。

做家长的一定配合好老师工作,例如上次的时装表演,我觉得老师真的很用心,利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和孩子排练,还要考虑孩子的服装的搭配,于是老师一叫到我,我马上配合教师的工作准备服装,个别孩子的服饰不够的甜甜孩子主动地去借给她,所以这个活动我的孩子不单单表演能力强了,自信心足了,还学会和孩子们分享。

现在经常说我要带一些红花、贴纸让老师奖给大家,性格开朗了,大方了!我平时还注重把孩子在家的表现及时反映给老师,同时认真对待老师、对孩子在校的评价,尽量对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要求是一致的,才能培养出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惑

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惑

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惑1、过分保护父母给孩子各方面都考虑周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对周围的事和人都不感兴趣,而又期待别人爱护自己,有一点不满足就容易感到委屈,幸福感低,认为父母给自己的付出都是应该的。

2、唠叨一件事情重复说,一个错误天天讲,不断的给孩子发号施令,或者再三叮嘱,详细的安排孩子的各个细节,孩子没有一点自主性,不能自发、主动的去做事情。

很容易导致不想听父母说话。

3、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这是很多青春期孩子都会出现的状态,这是因为家长总是用一种大人的眼光在看待孩子。

其实当孩子长大后,他的自我意识已经非常突出了,他希望家长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而不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

他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机会表达的,一旦表达自己的观点,家长就会认为孩子是在反抗,是不听话。

所以,孩子自然就不愿意和家长交流了。

因为他知道交流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4、代沟问题孩子会认为我们管的太严,认为父母不理解他们,而家长又觉得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辛苦。

好在,我家宝宝还是个通情达理的小朋友,在双方心平气和的时候,主张他说出他的想法,我们也会将我们的想法说给他听。

5、过分溺爱孩子是父母的爱情结晶,爱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爱孩子却是人类独创的一种另类之爱。

在世界各国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当仁不让地名列前茅。

这种溺爱,是人性之中爱的光辉的一种畸形心理,在这种非常态的爱被放大以后,温柔变成一副枷锁,疼爱化做一个圈套。

6、忽视的培养除了溺爱,严格的中国父母们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视也相当可怕。

在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严重扼杀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志和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从三四岁甚至更早,父母们便开始命令孩子们学汉字、念唐诗、背宋词、练算术,而不去顾及孩子爱玩的天性,一味地学死知识,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和创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抛之脑后。

如何控制孩子玩平板

如何控制孩子玩平板

如何控制孩子玩平板?1、多倾听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石,从多倾听、少威胁开始。

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可以跟父母敞开心扉地聊自己内心所想。

把孩子当成家里的大人来看待,尝试多聆听一下你家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我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要是不服从,就怎么怎么样”来威胁,强迫孩子。

2、多陪伴孩子从一出生就是需要父母陪伴的,缺少陪伴的孩子会内心空虚、缺乏安全感,就会找替代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恐惧。

家长可以省下刷短视、打麻将、睡懒觉、无聊饭局的时间,来多陪伴孩子,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比如,周末放假期间,带孩子出去打球,跑步,踩单车,平时在家跟孩子下下棋,或者找一些两人都喜欢的影片一起观看,再聊聊剧中各自的观点。

重要特殊的日子送些小礼物,给生活带来仪式感。

当孩子在其他方面感受到了快乐,自然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就会减弱。

3、寻找替代品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游戏,玩iPad是有原因的,一方面pad里的内容很丰富,它吸引了孩子的注意了,一方面小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大,但是小孩子的注意力也特别短。

观察他喜欢什么,给他寻求替代品,让孩子在绘本中也能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成就感是我要不断努力的方向。

4、引导孩子好好利用平板未来孩子们的竞争不会是大脑存储知识的能力,而是搜索、整合、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果孩子能在我们的帮助下,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新知识,学习自己以前不知道的、不懂的东西,来丰富自己,这样不是很好吗?长大后的他们也是需要经常使用电子产品的,既然离不开它,我们就应该让孩子学会好好利用它。

为什么孩子沉迷玩平板?1、周围人形成的坏榜样孩子的同龄玩伴、兄弟姐妹,甚至家里的父母或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也爱玩……这些环境氛围,对小孩的影响很大。

从一开始,他们可能被好奇心驱动而参与,时间长了,他们也可能会被电子产品中的某个程序、游戏或内容吸引,从而变得不能自拔。

2、父母缺乏陪伴我们在很多家庭中,看到小孩子总是喜欢爸爸妈妈陪伴玩耍,可是大人们经常忙于各种事情,他们可能要做饭,可能要收拾房间,也可能要回复邮件,在家里加班……父母有时为了避免小孩“打扰”,便让电子产品当小孩的“保姆”。

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

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就已经受到教育了。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希望有所帮助!所谓教育,是指一切能积极影响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活动。

而与此相反的,或者说抵御、消解积极教育力量和效果的行为,概为反教育。

此其一。

这里我要说的“反教育”是指与过去传统教育——(过去总是成人影响、教育孩子的社会化模式)发生变化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和摇篮,它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和生活化的方式熏陶着孩子的心灵,且伴随着他们走向独立谋生的全过程。

任何一个孩子的人格发展都深深地打上了家庭教育的烙印,而且这种自幼接受的教育“印染”将深刻恒稳地影响他们一生发展的全过程。

如今各种报刊杂志迅猛充斥街头巷尾,只要信手翻一翻《家教指导》、《家教周刊》诸如此类的刊物,不难发现,“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孩子们多一些做人的道理”、“家教不可有‘官’念”……的醒目标题满眼挤来。

年轻的父母们,当你们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们传经授道时,你们是否留心过听取过孩子们的一声声被你们认为的所谓“小孩子,懂什么?”,甚至从不曾引起你们注意的幼嫩语言,但它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深思一番,是否会给我们为人父母者带来一些反教育呢?面对种种家庭教育中的反教育现象,作为家长,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从今天的家庭教育现状中,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拈来种种反教育行为事例。

1、一个周日的晚上,教师例会后,我手牵5岁的儿子有说有唱。

这时学校一位老教师从身边走过,摸着儿子的头很是亲切地叫了声“中中”。

儿子居然翁声翁气,似乎不加理会的应了声:“干什么?”我听后极不舒服,随即纠正道:“中中,怎么能这样回答爷爷呢?,你应该笑着回答‘嗳,爷爷好!’”没想到儿子马上振振有词的回击:“那,怎么平时我叫‘妈妈’时,你还不是回答‘干什么?’”我一下子哑然失笑,无言以对。

当前的儿童观

当前的儿童观

当前的儿童观哎,你知道吗?现在咱们聊起儿童观,那可真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

以前吧,总觉得孩子嘛,就得听话,得按照大人的意愿来。

但现在,嘿,咱们得换个思路,得把孩子当成个小大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

你瞅瞅现在的小朋友们,一个个机灵着呢,小脑瓜子里装满了奇思妙想。

他们有自己的小世界,有自己的小梦想。

你得蹲下身子,跟他们平视,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里头。

你不能总是“我说一不二”,得听听他们的声音,有时候,他们的点子还真能给你带来惊喜呢!就像我家那小侄子,才五岁,整天就琢磨着怎么当个小发明家。

有一次,他居然用一堆积木搭了个“机器人”,还跟我说:“舅舅,你看,这是我发明的扫地机器人,以后就不用你扫地啦!”我当时就乐了,心想这孩子真有意思。

后来一想,嘿,这不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鼓励孩子创新”嘛!现在的儿童观,讲究的是“以儿童为本”,就是得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考虑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

你不能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你得去发现,去欣赏,去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而且啊,现在的家长们也越来越开明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棍棒底下出孝子”。

他们知道,跟孩子沟通,理解他们的感受,比什么都重要。

有时候,孩子调皮捣蛋了,你得先问问为啥,是不是有啥不开心的事儿。

你得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他们,而不是一味地责罚。

还有啊,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了。

不光是学习成绩,还有孩子的情感、社交、运动能力等等,都得培养。

你得让孩子多出去走走,多见见世面,多交点朋友。

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所以说啊,现在的儿童观,真的是越来越人性化了。

咱们得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去理解他们,去支持他们。

让孩子们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这样一来,咱们的孩子们,肯定能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快乐地迎接未来的每一天!。

经典的搞笑语句 傻与不傻,要看你会不会装傻

经典的搞笑语句 傻与不傻,要看你会不会装傻

经典的搞笑语句傻与不傻,要看你会不会装傻贵族式的教育就是:不能宠不能惯,从小,要把孩子当成大人一般看待。

当运气向你微笑时,赶快拥抱她。

不要见一个爱一个,爱的太多,你的爱就要贬值。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

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的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

真坏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

幸福是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的,尽管它不是我们的母语。

想完全了解一个男人,最好别做他的恋人,而做他的朋友。

上天决定了谁是你的亲戚,幸运的是在选择朋友方面它给你留了余地。

傻与不傻,要看你会不会装傻。

如果给个空子,就会中邪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情侣间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幻想彼此的未来,却惦记着对方的过去。

漂亮女孩把房子当成是婚姻的起步价。

平凡女孩把房子当成是婚姻的总资产。

女人用友情来拒绝爱情,男人用友情来换取爱情。

女人,学会与异性相处,这是一门情调艺术,可以让你的人生更动人心弦;女人,学会与同性相处,这是一门实用技术,这是你的人生舒不舒服的关键所在!男人的身价,靠的是房子,女人的身价,靠的是更多的技能和更广的交际圈。

浪漫是一袭美丽的晚礼服,但你不能一天到晚都穿着它我以为“隐身”别人就找不到我了,没用的,像我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像漆黑夜里的萤火虫,够鲜明够出众。

相信命运的人跟着命运走,不相信命运的人被命运拖着走。

眼睛所能看到的地方,就是你会到达的地方。

叶子的离开,是由于风的追求仍是树的不挽留?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谁相伴。

一句“拿着”胜过两句“我会给你的”。

如果您喜欢《经典的搞笑语句傻与不傻,要看你会不会装傻》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孩子当成正常人、成年人来对待
(关于学前教育、教育理念、孩子的管与不管,最有深度、见解的一篇文章)
小黑:父母承担了影响孩子成长的重任。

此文章极接地气,很受益的一篇好文,值得认真学习和实践!有自然主义的思想,不过最后关于作业量的问题,没展开来讲,小黑在约下篇。

关于孩子教育,我自认是有发言权的。

我今天要讲的,不是大家所说的什么教育成功,而是讲如何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生活。

什么叫成功?这本来就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

有人说考上好学校就叫教育成功,那书呆子怎么说?不还是害了孩子吗?
有人说兴趣广泛、童年快乐叫成功,那孩子上不了好学校,是不是也算耽误孩子?
好,现在进入正题。

说起孩子教育,家长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孩子学不好、习惯不好,都是学校、老师不好。

学校则埋怨家长本来没做好榜样,你天天打麻将,孩子能好好学功课?
相互指责,解决不了问题,没有结论的争议,只能耽误孩子。

我是家长,我们家还多人当老师,两边的情况,我都了解。

我说说,到底是谁的责任。

以我个人理解,学校的教育责任固然很大,但是真正对孩子成长、习惯养成起到重大作用的,还是家长。

家长的习惯,家庭氛围,家庭渊源,这些因素是一个孩子成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无论老师、学校有多大的教育责任,都不应该是家长放任自流的理由,即便你承认有一点点责任,也要把这一点责任承担起来!
看大家讲课前的聊天,其实反映了现在家庭教育的一个典型误区!
这个误区是两个极端。

一方面认为,必须把孩子成绩搞上去,否则就是不负责任的失败教育。

另一个极端更为普遍,就是童年要快乐,要自然而然,不要多干预。

所谓发扬本性,才是最好。

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前一种,会把孩子引向书呆子的封闭状态。

后一种,则很可能让孩子的潜在特长永远埋没!
这两种错误的极端认识,造成了现在两种普遍的不良倾向。

比如,有的家长除了紧盯功课之外,给孩子报了大量学习班,书法、音乐什么的,美其名曰素质教育。

结果是孩子很累,而一无所成。

再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基本不管,听之任之,想怎么就这么,真是快乐无比,毫无约束。

美其名曰符合天性。

我的认识是,孩子必须管,看你怎么管、管什么。

不管,就是放弃责任,家长失职。

好,现在我就说说,应该怎么管,负起家长应有的责任来。

第一要义是,你必须树立一个理念。

孩子也是社会中一个人,会有自己的思想,会有自己的生活,会有自己的兴趣。

有了这个理念,你就不会把孩子当成泥人由你捏来捏去。

我所有的方法,都在这个理念之下。

现在直接进入方法。

在你孩子很小的时候,刚刚懂事、会交流的时候,你就要把他的当个正常人、成年人来对待。

日常生活中,千万不要用“车车”、“果果”之类的小名词,要直接说“汽车”、“水果”。

因为,早晚他会使用正常名词,何必制造词汇概念?并且这些小名词,很容易养成孩子认为“我还小、需要特殊照顾”之类的想法。

吃饭就是吃饭,不是吃饭饭!
撒尿就是撒尿,不是撒尿尿!
你需要让孩子感觉到爱,但不是说出来,什么“妈妈爱你”之类的话,最没益处!
你只需该抱的时候抱,想亲的时候亲,就足够了。

这个时期以及稍大,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

家长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学习习惯,都会影响他。

这个影响已经开始了!你不要以为他还小、什么都不懂!他开始学了!
如果家长成天打麻将,孩子就不会学正经的。

两口子不和睦经常吵架,孩子的性格就要起变化!
诸位,即便你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写字,你也在孩子面前装装样子吧!
这个时候,孩子还不会说话,什么都开始学样子了。

至少,你的不良习惯、不良性格,在孩子面前隐藏起来。

尤其两口子吵架,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

家长素养,非常重要。

我认为,如果参加什么学习,那就去参加家长培训班吧。

再说孩子稍大。

孩子稍大,你要领着孩子和你一起生活,卖菜、做饭、逛商场、逛书店。

领着他。

购物要讲价,在孩子面前讲价不丢人!不要充大方!
有的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充大方,这样的结果只能给孩子错误信息,钱不是那么难赚,买东西不需要讲价。

这些信息,会给孩子带来大手大脚的毛病,同时也给家长带来苦难。

诸位,你们见过在超市有个小孩打滚要买某东西吗?
孩子知道节俭,跟家庭条件是否富裕没有直接关系,只和家长生活态度有关。

孩子再大,懂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也读书认字了。

家长一定要领孩子逛书店。

即便你不喜欢读书,也要去书店。

孩子上学后,你不需要辅导他什么功课。

你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我现在告诉你。

这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很简单,放学先做作业,然后随便玩儿。

而不是先玩或先休息,再去做作业!
诸位!这一个习惯,就够了!
这一个习惯,就能引发他自己很多好习惯。

一旦养成某个习惯,生活的其他方面都会带着这种习惯的精神。

一旦那养成坏习惯,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坏习惯!
计划性哪里来的?不还是和先做作业再玩儿一脉相承吗?
一个好习惯养成,会带来更多好习惯。

第一个好习惯,是家长指导的,甚至是催促的、监督的,后来所有的好习惯,就是他自己派生的。

你需要管的,只是第一个好习惯。

那么,孩子需要管吗?需要管。

需要管得多吗?千万不要多,也真的不需要多。

还有,关于社会现象,千万不要回避阴暗面。

比如如何对待小偷。

很多家长趁机进行见义勇为教育,呸!你都不见义勇为,为什么害孩子?
要告诉他,不要管,看到也不要管。

这不是你要管的事情,你管不了。

保护自己,是第一位。

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才去考虑别的。

正常思维,把正常思维给孩子。

有些社会现象出来了,不要告诉孩子你的看法,而是问:“这个事情你怎么看?”
他会告诉你他的想法,和你相同就不必说了,不同的话,就探讨一下。

或者你影响他,或者他影响你。

多问,而不是多讲多教训、多指导。

孩子到了一定阶段,已经不是你教育他了,而是他可以教育你了。

其实,在孩子初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的一些观点,你必须郑重对待了!
好,现在讲绝招,一招制胜。

告诉大家,对孩子一生最有益的事情,就是读书。

一定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
养成习惯里,就包括阅读习惯!
读书,可以让孩子具备正常思维。

具备正常思维,就不会被洗脑,就不会认识偏执。

读书,可以让孩子了解广阔的世界。

见闻广博,就会心胸宽广。

读书,可以让孩子具有历史感。

知历史,才会对现在有判断。

当孩子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很多观点就形成了,他们的见解之深刻,会吓死你。

一旦他的阅读量到了一定程度,读书,就成了习惯。

一个人了解社会,亲历能有多少?读书,是拓展视野和思想的唯一途径。

好,我说说早期教育培训。

早教培训,大多是以开启智力、挖掘潜力为名头的,这些东西,远离!
管和不管,这是一组辩证。

管应该管的,管培养习惯的。

千万不要去管到脑子里去。

早教开发,已经违背人性了。

三字经、唐诗三百首,学龄前都会背诵之类的,不是什么好事情!没什么可骄傲的。

总结,培养习惯,两个方面,一是先写作业再随便玩的生活习惯,二是阅读习惯。

这两者之外的东西,尽管放开吧!
习惯的养成,重点是家长的责任,学校真的在其次!
你的孩子习惯不好,找你自己的原因吧!
@开心就好:我家儿子的老师每天疯狂布置作业,孩子累,这怎么破?
@马千里:这么说吧,学校作业,你家要没老师,就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作业,也不会知道作业是多了还是少了。

学校作业,大多是很正常的量。

你感觉多,那是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我告诉大家,中国学校教育水平基本接近,绝对很差的学校,你真没机会赶上。

两个方面告诉孩子:
1、上课正常听讲,课堂讲的东西其实不多,认真就能学会。

2、回家第一件事是做作业,作业和课堂学习是相关的,认同听讲就不难。

心思集中,就不多。

没有人喜欢写功课,一门喜欢可以,全科平衡,就是习惯。

滕嘉静的妈妈
2015.06.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