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研究

合集下载

成品油立式储罐沉降浅析及对策研究

成品油立式储罐沉降浅析及对策研究

成品油立式储罐沉降浅析及对策研究摘要成品油立式圆柱形钢制储罐主要用于柴汽油等轻质成品油,是一种典型的薄壁结构。

这种结构在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地震作用下都可能发生失效,导致储液泄漏,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

本文在简要介绍沉降类型和相关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及危害,清罐作业、罐体加固、顶升及稳固等重要施工作业节点进行阐述,以确保储罐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沉降类型,沉降原因,沉降危害,重要施工节点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沉降的类型和相关特点大型的钢制储罐特别容易储罐地基沉降的影响,并且地基沉降的类型较多,尤其是建造在软土地上储罐,一般情况下储罐的沉降的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

在均匀沉降中又分为整体均匀沉降和整体平面倾斜沉降;在不均匀沉降中又分为局部沉降和蝶形沉降。

(1)均匀沉降正常情况下,储罐在建造完成后一般要进行饱压和饱载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储罐会发生均匀沉降,这属于正常情况下的均匀沉降,正常情况下的均匀沉降一般不会对储罐造成影响,只是对储罐罐壁外的接口或其他外接管道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沉降面积较大的话,会影响与储罐相连接的其他装置。

因此,通常情况要定期检查,如发现有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2)非平面不均匀沉降通常情况下整体均匀沉降的数值较大,但是虽然数值较大,但对储罐的整体影响相比较来说较小,虽然不均匀沉降在数值要比整体均匀沉降来说较小,但是其对储罐的影响要比均匀沉降来说影响要大,根据大量的储罐安全事件分析可知,储罐的不均匀沉降是影响储罐安全最重要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储罐罐壁的径向位移影响储罐的形状,如果径向位移变化过大,通常条件下会影响罐顶板正常移动,引起罐顶板不能移动,如果再进一步加剧的话,还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由于在建造储罐的而过程中,储罐罐体的刚度也会影响到储罐的沉降,通常情况下会阻碍储罐的不均匀沉降,然而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特性,罐周仍然会发生罐周不均匀沉降,同时罐周在不均匀沉降的过程中仍然对罐壁产生应力的作用。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一、背景介绍在储罐建设过程中,储罐基础的沉降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因为储罐基础的沉降会对整个储罐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在储罐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储罐基础进行沉降观测。

二、布置原则1. 布置原则在进行储罐基础沉降观测点布置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观测点应该尽可能地分布在整个储罐基础上,以便能够全面地监测基础的沉降情况。

(2)观测点应该覆盖不同类型和不同质量的土层,并且应该尽可能地靠近储罐基础。

(3)观测点应该设置在不同方向上,并且应该遵循一定的距离原则。

2. 布置要求(1)观测点数量: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在进行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时,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观测点。

具体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是应该满足全面监测的要求。

(2)观测点位置:观测点应该设置在储罐基础的四周,并且应该遵循一定的距离原则。

具体距离视具体情况而定,但是一般来说,观测点之间的距离应该不小于储罐基础直径的1/4。

(3)观测点深度:观测点深度应该根据储罐基础的不同类型和不同质量的土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观测点深度应该在1.5米到3米之间。

三、布置方法1. 布置流程(1)确定储罐基础形状和尺寸。

(2)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定需要设置的观测点数量。

(3)根据布置原则和要求,在储罐基础周围设置足够数量的观测点,并且遵循一定的距离原则。

(4)在每个观测点处进行钻孔或挖坑,并且设置相应的沉降标志。

(5)安装沉降仪器并进行校正。

2. 布置注意事项(1)在布置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以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2)在进行钻孔或挖坑时,需要注意安全事项,并且应该避免对储罐基础造成损伤。

(3)在安装沉降仪器时,需要进行校正,并且应该定期检查和维护。

四、总结储罐基础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是储罐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布置观测点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并且需要注意安全事项。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为了确保储罐的基础安全,进行了一系列的观测试验。

以下是测试的详细记录。

1.测试目的:测试储罐基础的沉降情况,确定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测试时间: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7日。

3.测试地点:储罐基础所在地。

4.测试设备:测量仪器、数据记录仪、水平仪、标尺等。

5.测试方法:a.在储罐四个角落分别钻取观测孔,孔深度约为储罐基础深度的2倍。

b.在观测孔内安装垂直支撑杆,并连接水平仪和标尺。

c.使用测量仪器对每个观测孔进行垂直位移测量,并记录数据。

d.每天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当天的测量结果。

6.测试结果:测试期间,共进行了7天的观测试验,每天的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测量日期,观测孔1垂直位移(mm),观测孔2垂直位移(mm),观测孔3垂直位移(mm),观测孔4垂直位移(mm)----------,----------------------,----------------------,----------------------,----------------------2024/01/01,0,0,0,02024/01/02,0.2,0.3,0.4,0.12024/01/03,0.3,0.4,0.5,0.22024/01/04,0.5,0.6,0.7,0.32024/01/05,0.7,0.9,1.1,0.52024/01/06,0.9,1.2,1.4,0.72024/01/07,1.1,1.5,1.7,0.97.数据处理和分析:a.将每个观测孔的测量数据取平均值,得到每天的平均沉降量。

b.绘制沉降曲线图,观察沉降趋势。

8.测试结论:a.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观测孔的垂直位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呈现出一定的沉降趋势。

b.沉降量在测试期间内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且平稳。

c.根据储罐基础沉降标准,每个观测孔的沉降量均在安全范围内。

9.建议和措施:a.根据测试结果,储罐基础的沉降情况符合安全要求,无需进行修复或加固。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方法
A.0.1 新建罐区,每台罐充水前均应进行一次观测。

A.0.2 坚实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很小时,第一台罐可快速充水到罐高的 1/2,进行沉降观测,并
应与充水前观测到的数据进行对照,计算出实际的不均匀沉降量。

当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时,
可继续充水到罐高的3/4,进行观测。

当仍未超过允许的不均匀沉降量,可继续充水到最高操作液
位,分别在充水后和保持48h 后进行观测,当沉降量无明显变化,即可放水;当沉降量有明显变化,
则应保持最高操作液位,进行每天的定期观测,直至沉降稳定为止。

当第一台罐基础沉降量符合要求,且其他储罐基础结构和施工方法和第一台罐完全相同,对其他储
罐的充水试验,可取消充水至罐高的1/2 和3/4 时的两次观测。

A.0.3 软地基基础,预计沉降量超过 300mm 或可能发生滑移失效时,应以 0.3m/d 的速度向罐内
充水,当水位高度达到3m 时,停止充水,每天定期进行沉降观测绘制时间---沉降量的曲线图。

当沉降量减少时,可继续充水,但应减少日充水高度,以保证在载荷增加时,日沉降量仍保持下降
趋势。

当罐内水位接近最高操作液位时,应在每天清晨作一次观测后再充水,并在当天傍晚再作一
次观测。

当发现沉降量增加,应立即把当天充入的水放掉,并以较小的日充水量重复上述的沉降观
测,直到沉降量无明显变化,沉降稳定为止。

原油储罐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原油储罐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原油储罐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及对策的探讨随着我国对石油资源的日益依赖,石油储备开始进入国家战略水平,国家储备和商业储备的蓬勃发展,标志着大型原油储集库的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考虑到储备银行的建设成本和使用成本,沿海地区修建了许多大型石油储备基地,许多都是在复垦土地软基上建造的。

这种土体强度低,压实度大,难以控制储罐地基沉降。

经过30多年的建设,我国在沿海大型油罐地基处理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

但由于区域地质条件的差异和复杂性,经常会出现调试后油罐沉降不均的问题。

不均匀沉降超标的主要危害有:(1)储罐罐体几何变形,浮船卡住,主密封与罐体间隙大,油气浓度高。

在第一和第二密封空间。

(2)罐底板产生较大的变形,在底板上产生较大的应力。

再加上交变应力,使底板焊缝开裂,最终导致脆性破坏。

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石油运输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问题。

因此,监测和纠正地基不均匀沉降是储罐管理的重要内容。

标签:原油储罐;不均匀沉降;问题;对策储备油库7号储罐为100000立方米浮顶储罐,直径为80米。

完成水淹试验后,地基沉降。

根据石油化工标准SH/T3523-2005中罐基础的允许沉降差,当60000mm<D≤80000mm时,浮顶油罐在任意直径方向上的最终沉降差为0.003d,即24cm。

结算数据在标准范围内。

然而,经过三个月的采油,油箱的油位达到15.55米,通过对地基环壁沉降点的观测,发现地基沉降不均匀,而直径点的最大偏差达到20.8厘米。

此时,储罐在运行中也出现了异常现象:当油面达到15M 以上时,检查发现储罐的二次密封板发生倾覆变形,同时密封偏离罐壁。

油面暴露,最宽点约20cm。

暴露部分的长度为25米。

油箱立即停止进水。

經过多次现场咨询,设计部门、施工专家和储运专家,认为原因是尽管储罐基础桩均匀分布在海滩区,桩基能承受的压力是不一样的,因为复杂的地质条件。

在罐体运行中,地基部分东侧约60米的沉降率较高,导致沉降率较高。

LNG储罐基础沉降观测初探

LNG储罐基础沉降观测初探

0 引 言
更 接 近真实 值 ,我们 要在 观测 中 自始至终 遵循 “ 五
定 ” 原则 。
在 填 砂 海 岸进 行 大 型 L G储 罐 建 设 ,是 项 难 N 度很 大 的工程 。在 施工 过程 中实 行基 础沉 降观测 以 加 强过 程监控 ,可 使施 工更 好地 满足 规范 要求 ;通
体 质量 。文章 结 合 南方 某 L G储 罐 水压 试验 过 程 中基 础 ( 降)观 测 的 实践 ,对 L G储罐 基 础 沉 N 沉 N 降观测 的 实施程 序 、注意 事项进 行 了分析 总结 ,对 实际观 测数据 进 行 了分析 。
关键 词 :L G储罐 ;基 础 沉 降 ;观 测 N 中图分类号 :T 9 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 :10 — 2 6 (0 0 6 0 6 — 3 E 7. 0 1 2 0 2 1 )0 — 0 5 0
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表2水压试验期间储罐混凝土承台基础沉降观测数据试验前空罐充水252007428充水502007430充水75200755充水00200758序号当时当时当时累积总当时当时累积总当时当时累积总当时当时累积总高度m高度m沉降mm沉降mm高度m沉降mm沉降mm高度m沉降mm沉降nun高度m沉降mm沉降mml1116l11162111116ll01116loo1116l0o211158111591l1l158一1011158oo11158oo31114311144ll111422111143lo11143oo41113711137001113622111350之11135o一25111471114700111452211144一l一311144036111421114l一l一l1114lo一l111410一l11141o171116211160一2一211160o一2111591一311159o381114l111392211139o2111381311138o391114l111392211140l一l11139一l211138l31011144111440o11142一2一211142o211141一131l11147111470o11146一l一l11146o111145121211148111480011147一1l11145一2311146l21311136111360011135一l一111134一l211135l11411152111511一l1115lo111150l21115ll11511147111470o11146l一l11145一1211146l一l161115311152一l一11115l一1一2111510211152l1万方数据第36卷第6期程久欢等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分析及“堆土夯实法”的应用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分析及“堆土夯实法”的应用
1 1 储 油罐 的 地质条 件 .
/ /
图 1 油 罐 区 地 质 勘 祭 取 样 图
在 储油罐 的 自重 和荷 载 的作用 下 , 质 条 件 地
对 储油 罐地基 承载 力有 重大 影响 。 由于油罐 位于 长江岸边 , 质条 件 比较 复杂 , 地 对该 罐 区进 行地 质 勘察 、 区勘探 点 平面布 置示 意 图如 图 1所示 , 罐 地
高 、 层 的孔 隙 比较 大 、 剪 强 度低 , 于 高压 缩 土 抗 属
性 的土 。如果 采 用 桩 基 的话 , 于这 种 大 型 的储 对
的作 用下 , 帽对上 部罐底 , 尖对 下部 土层都 有 桩 桩
“ 破竹 ” 势 。因此 , 靠 桩 基 工 程 强化 油 罐 基 础 之 仅 是 不 可靠 的 。据地 质 资 料 反 映 , 桩尖 持 力 层 所在 的 中风 化 岩 层 太 深 , 工 难 度 大 , 产 生 流沙 现 施 易
『 — —
③ 淤 泥

很湿
r— —
r — r
88 .
1. 52
的 自重力作 用下 提前 受 压 。从 而使 地基 土壤 被压 缩 , 到夯实 的 目的 , 达 并在 一定 的 时间范 围 内观察 沉 降量 , 当沉 降 量相对 稳定 , 到规 范允 许范 围 内 达 时, 即认 为地 基 已夯实 。此 法特 点是 工程 量大 , 压 载 强 度高 , 法 较 为 原始 , 可靠 , 其 是 黄土 的 方 但 尤 密 度大 于水 和油 ( 2倍 ) 基 础实 际压 载量远 远 约 其
基 土层取 样表 如表 1 所示 。 通过 勘察 可 以看 出淤泥层 、 粉质 黏土 、 强风 化
1 2 储 油罐基 础沉 降的 分析及 影 响因素 . 1 2 1 储 油罐基 础 沉降性 的分 析 .. 该 工程 原设 计方 案是在 地基 基础施 工 阶段采

地基不均匀沉降下大型储罐变形规律和预测方法研究

地基不均匀沉降下大型储罐变形规律和预测方法研究

地基不均匀沉降下大型储罐变形规律和预测方法研究发布时间:2021-07-26T10:15:15.54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9期作者:王懋翔[导读] 随着大型国家原油储备库不断兴建,原油储罐日趋大型化。

王懋翔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浙江宁波 315000摘要:随着大型国家原油储备库不断兴建,原油储罐日趋大型化。

大型储罐是一种典型的薄壳结构,在石油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原油及成品油的储存,具有节约建设成本、减少占地面积、便于管理等优点。

大部分储罐建在地基条件较差的沿海地区,随着服役年数的增加,储罐地基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

过量的地基沉降会导致储罐上部罐壁发生较大变形,严重时会导致浮盘卡盘,影响储罐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储罐结构发生破坏,引发泄漏事故。

因此,地基沉降条件下大型储罐的安全和完整性问题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基沉降;大型储罐;变形规律;预测方法;引言目前,我国石油储备大多以地面储罐形式储存,地基沉降是造成储罐应力和变形过大的主要原因。

例如,储罐局部应力过大和罐壁呈椭圆化等,进而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随着钢制储罐向大型化、密集化的发展,一旦发生事故,损失将不可估量。

因此,如何保证钢制储罐的安全稳定运行显得尤为重要1大型储罐产生基础不均匀沉降原因(1)软土不稳定是大型储罐下降不均的主要原因,其中软土在平静或缓慢流动的水环境中巧妙地使用,导致天然水比重较高、孔比重较大、承载力较低、推力强度较低、承载力下降不均匀。

(2)通过运动负荷(地震、海啸、爆破、机械等)。

)软土地基损坏,有效应力下降,地基强度下降,出现轻度建筑物时,重型建筑物下降,冷却不均匀。

(3)在低于0度的温度下,地基以较高水量冻结,而当温度再次上升时,地基会蒸发,从而可能导致地基的冻结或熔化导致冷却不均,尤其是在北方。

(4)同时,地下水水位下降,造成不均匀下降。

2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各种耕作方式各有优缺点,决定何种耕作方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取决于以下因素的影响:(1)地理:工程师的决定性作用、地球深度、土层动态、土壤物理性质等决定是否需要地基处理以及应采用何种土壤处理方式。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试验记录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测储罐基础的沉降过程,并记录下沉降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储罐基础沉降的情况,评估其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实验材料和设备-储罐基础-测量工具(水平仪、测量尺等)-记录工具(纸张、铅笔等)3.实验步骤3.1娴熟操作测量工具,确保准确度和稳定性。

3.2在储罐基础上设置参考线,并用水平仪将其调整平正。

3.3每日定时测量参考线相对于水平仪的偏差,并记录下来。

3.4持续观测一定天数(如30天),每天均按照相同的方法测量并记录。

4.实验数据记录日期沉降量(mm)-------------------Day 1 0.5Day 2 0.8Day 3 1.2Day 4 1.5Day 5 1.7......Day 30 7.25.实验结果分析5.1 通过观测数据可以看出,储罐基础在30天内产生了7.2mm的沉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5.2根据经验判断,该沉降速度可能属于正常范围内。

然而,需要进一步根据设计要求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5.3如果沉降速度超出了正常范围,可能说明基础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修复或加固。

6.实验讨论6.1本实验仅仅针对储罐基础的沉降进行了观测,对于沉降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未进行详细研究。

6.2今后可以进一步探讨储罐基础沉降的机理,并结合不同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6.3在设计储罐基础时,要合理考虑地质情况和沉降的可能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7.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观测了储罐基础的沉降过程,并记录下30天内的沉降量。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我们初步认为储罐基础的沉降速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然而,我们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把握储罐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储罐基础沉降的机理,以便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案。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标准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标准

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标准《储罐基础沉降观测标准,你了解多少?》嘿,大家知道吗?在工程的奇妙世界里,就如同超级英雄需要超能力秘籍一样,储罐基础沉降观测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武林标准”呀!要是不搞清楚这些,那我们的储罐可就像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随时都有触礁的危险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哦!一、“沉降小精灵的舞蹈范围”在这个小标题下呀,可以这么说:“沉降小精灵们可不能随便乱跳舞,得在规定的范围内尽情摇摆。

”哈哈,其实就是说要明确规定沉降的允许范围呀!这就好比给小精灵们划了一个舞台,不能跳出这个圈子。

比如说,我们设定了一个具体的数值,一旦超过这个数值,那就像是小精灵跳出了舞台,肯定有问题啦!就像我们走路要有边界,不能走到马路中间去一样,不然多危险呀!我们通过精确的测量仪器,密切关注着这些小精灵的“舞蹈步伐”,确保它们在安全的范围内欢快跳跃。

比如在某个大型储罐项目中,规定沉降不能超过几毫米,技术人员就时刻拿着仪器盯着,就像警察盯着小偷一样,可认真啦!二、“观测大师的秘密武器”哇塞,观测大师们可是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哦!可以这样形容:“观测大师们手握秘密武器,就如同孙悟空有金箍棒,威力无穷呀!”这个秘密武器就是先进的观测仪器啦!它们就像大师们的眼睛,能洞察一切细微的变化。

这些仪器就如同超级侦探,能精确地捕捉到每一个微小的沉降数据,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想象一下,那些高精度的水准仪、全站仪等,就像是一群超级智能的小机器人,在为我们的储罐基础保驾护航呢!而且呀,大师们还得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不然这秘密武器可就发挥不出威力咯!就像你有一把宝剑,不会用那不就浪费了嘛。

三、“数据小精灵的奇妙旅程”哈哈,数据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哦,它们就像一群小精灵,有着自己奇妙的旅程呢!可以说:“数据小精灵们的旅程,那可是充满了惊险与刺激呀!”每次的观测数据就像是小精灵迈出的一步,它们一步步地串起来,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数据之路。

我们要像爱护宝贝一样对待这些数据,认真记录、整理、分析。

大型原油储罐地基沉降安全性分析

大型原油储罐地基沉降安全性分析

面倾 斜 ) 、 罐周 不均 匀沉 降 ( 非平 面 沉降 ) 、 罐底 板 局 部 沉 降和碟 形沉 降。 。 。其 中 不 均 匀 沉 降 对 罐 体 的 结 构
影 响 最 为 严 重 J 。
在工 程 上 , 研 究储 罐 的不均 匀 沉 降一 般用 余 弦 函
数模 拟罐 周沉 降 曲线 , 然后 利用 傅 里 叶级 数 分析 提 取
于壳体 的薄膜理 论 , 在线 性静 力 分析 的基础 上 得 出 了 储罐罐 壁 在 不均 勾 沉 降下 的应 力 和位 移表 达 式 。 J o n a i d i 等。 运 用 傅 里 叶级 数 分 解 罐 底 沉 降 曲 线 , 。 并 用 级数 叠加 的方 式进 行 了储罐 沉 降研 究 , 并 对 比研 究 了试验 解 与理 论 解 。虽 然 国 内外 有 较 多 关 于 储 罐 沉
并讨 论 了应 力和应 变 的分 布规 律 。
1 大 型 储 罐 地 基 沉 降 数 值 分 析
1 . 1 蝣 f : , , , 。 :
沿 海软 土地 区 , 分 布着 大量 的大 型 原油 储 罐 。软 土地 基 具有 压缩 量 大 、 固结 时间 长 的特 点 。虽 然在 建 设期
D OI : 1 o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5 3 1 5 8 . 2 0 I 7 . 0 3 . 0 0 9 文章编号 :l 0 0 5 — 3 1 5 8 ( 2 0 1 7 ) I ) 3 — 0 0 2 8 — 0 4
0 引 言
不 同阶段 的不 均匀 沉 降分量 , 研 究不 均 匀 沉 降对 储 罐 结构 的影 响 。 l 9 8 9 年, P a l me r等 运 用 傅 里 叶 级 数 展 开 研 究 分析 储罐 的不 均匀 沉 降 . 各 级余 弦 函数 沉 降量 表 达 式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研究石刚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研究石刚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研究石刚发布时间:2021-08-09T15:20:48.4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中作者:石刚[导读]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储油罐的建设也在日益增涨。

中原油田油气储运中心石刚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储油罐的建设也在日益增涨。

储罐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生不均匀下沉、基础环壁倾斜等问题,导致储罐不能正常使用。

地基沉降是油罐受力过大变形的主要原因,作为石油化工行业重要的储存装置,大型油罐的安全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型储罐正在石油化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方便运输和卸货,储罐大多建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大部分都是软土地基,承载力低,压缩性高。

建在这些区域的储罐往往会出现整体下沉,整体倾斜,罐周围沉降不均匀,对储罐的危害非常大。

在分析国内外众多储罐工程事故时,沉降是造成储罐损坏的主要原因。

因此,监测储罐的不均匀沉降对于保证储罐的安全高效运行尤为重要。

1 常用储油罐的特点及基本要求 1.1 储油罐特点(1)严格的密封性。

储油罐是一种能承受储油液压力的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密封性,以方便储存各种类型的油。

(2) 高柔韧性,但刚度低。

储油罐是一种焊接结构,具有高柔韧性和低刚度。

通常可以抵抗建筑物和构筑物无法承受的地基变形。

即使地基沉降较大,一般也能抵抗地基变形,除非是不均匀沉降,否则对储油罐正常运行的影响很小。

(3)有明确的力传递途径。

罐体的薄底可以防止发生下沉时与底座的分离,使载荷均匀分布在底座上,有明确的传力方式。

(4)风荷载影响不大。

罐体形状为“短粗”结构,直径大,高度低。

风荷载影响不大。

只有在发生台风或地震时处于空罐状态才会发生移动。

而且只有风力在十级以上才会考虑罐与基础的锚固。

1.2 储油罐的基本要求根据储油罐的特点,底座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底座首先要满足储油罐自重与试水阶段的总重量,并且为了确保底座的稳定性,需要进行预水预压试验。

储罐沉降试验方案

储罐沉降试验方案

储罐沉降试验方案1. 引言储罐是一种常见的储存液体或气体的设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储存物质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储罐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沉降导致的结构问题,需要进行沉降试验以评估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储罐沉降试验方案,以便进行液体储罐的沉降试验。

2. 试验目的储罐沉降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储罐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情况,以确定其结构对于沉降是否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具体试验目的如下:•评估储罐在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沉降情况;•确定储罐结构在沉降情况下的稳定性;•评估储罐在沉降情况下的变形情况。

3. 试验方法3.1 试验设备进行储罐沉降试验需要以下设备和工具:•液位计:用于测量储罐内液体的实时液位;•沉降计:用于测量储罐底部的沉降情况;•测量工具:用于测量储罐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3.2 试验步骤1.确定试验储罐的类型和规格,并检查其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安装液位计和沉降计,确保其位置准确且稳定。

3.记录储罐的初始状态,包括液体的初始液位和储罐的初始位置。

4.开始注入液体到储罐中,逐渐增加液位,并记录每个液位点的沉降情况。

5.持续增加液位,直到达到预定的液位上限。

6.记录储罐在不同液位下的沉降情况,并测量储罐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

7.在试验结束后,将液位降至初始液位,并记录储罐的最终位置。

3.3 数据分析根据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进行以下数据分析:•沉降情况分析:根据液位和沉降计的测量结果,绘制沉降曲线并分析每个液位点的沉降变化。

•变形分析:根据储罐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数据,计算储罐在不同液位下的变形情况,并评估其结构的稳定性。

4.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储罐沉降试验时,需要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确保试验过程中的操作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试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意外发生;•防止储罐过载,确保液体注入速度适中;•定期检查试验设备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

大型原油储罐的沉降观测及结果评价

大型原油储罐的沉降观测及结果评价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殏殏殏试验研究文章编号:1000 7466(2020)04 0001 05 大型原油储罐的沉降观测及结果评价司刚强(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008)摘要:沉降观测是大型原油储罐主要检测内容之一。

国内相关标准中介绍了大型原油储罐的沉降观测方法,但在沉降观测结果评价方面仍不完善。

简述了常压储罐的沉降类型,详述了API653—2014《TankInspection,Repair,AlterationandReconstruction》中的储罐沉降观测结果评价方法。

以某10万m3大型原油储罐为例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结果显示,储罐对称观测点高程差绝对值最大为60mm,在API653—2014规定的倾斜沉降差许可值240mm范围之内;而储罐相邻观测点高程差绝对值最大为29mm,超出了API653—2014规定的不均匀沉降差许可值12mm的范围,需要绘制沉降曲线。

由沉降曲线得到沉降观测点的相对竖向变形量最大为15.1mm,满足API653—2014中储罐基础不均匀沉降量的计算公式要求。

10万m3大型原油储罐的倾斜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均符合储罐正常运行的最低可靠性要求,可以继续使用。

关键词:储罐;沉降;观测;结果评价中图分类号:TQ053.2 文献标志码:A 犱狅犻:10.3969/j.issn.1000 7466.2020.04.001犛犲狋狋犾犲犿犲狀狋犗犫狊犲狉狏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犚犲狊狌犾狋犈狏犪犾狌犪狋犻狅狀狅犳犔犪狉犵犲犆狉狌犱犲犗犻犾犛狋狅狉犪犵犲犜犪狀犽狊犛犐犌犪狀犵 狇犻犪狀犵(SINOPECPipelineStorageandTransportationCo.Ltd.,Xuzhou221008,China)犃犫狊狋狉犪犮狋:Settlementobservationisoneofthemaindetectioncontentsoflargecrudeoilstoragetanks.Themethodsofsettlementobservationforlargecrudeoilstoragetanksweredescribedinrelevantdomesticstandardshowevertheevaluationofsettlementobservationresultswasstillnotincomplete.ThesettlementtypeofthestoragetankwasbrieflydescribedandtheevaluationmethodofthesettlementobservationresultsinAPI653—2014“犜犪狀犽犐狀狊狆犲犮狋犻狅狀,犚犲狆犪犻狉,犃犾狋犲狉犪 狋犻狅狀犪狀犱犚犲犮狅狀狊狋狉狌犮狋犻狅狀”weredetailed.Takingalargecrudeoilstoragetankof100000m3asanexample,thesettlementobservationresultsshowthattheabsolutevalueoftheelevationdiffer enceofthesymmetricalobservationpointsofthestoragetankis60mmatmost,whichiswithintheallowablevalueofinclinedsettlementdifferenceof240mmspecifiedbyAPI653—2014.Theabsolutevalueoftheelevationdifferenceoftheadjacentobservationpointsofthestoragetankis29mmatmost,whichisbeyond12mmspecifiedbyAPI653—2014.Thesettlementcurvewas 第49卷 第4期 石 油 化 工 设 备 Vol.49 No.4 2020年7月 PETRO CHEMICALEQUIPMENT July2020 收稿日期:2020 01 30 基金项目:中国石化科技创新项目:基于风险的大型储罐检验检测技术研究(317019 1) 作者简介:司刚强(1968 ),男,山东日照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原油储运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

大型储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大型储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措施

大型储罐基础不均匀沉降的控制王奇、鲁晏、王宁(大连市产品质量检测研究院,辽宁大连,116021)摘要:本文论述了大型储罐基础设计,功能要求,类型和构造特点,沉降形式危害以及措施和检测。

关键词:沉降、控制、检测1.引言近30多年来,储油罐向大型化迅速发展,我国于1985年首次从日本引进了10万m3浮顶罐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但是由于我国大型油罐设计和施工技术的不完善以及各地地质和环境方面的差异性,大型油罐事故屡有发生,其中以地基不均匀沉降所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可能造成油罐的泄漏甚至倾倒,因此加大对大型油罐基础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随着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项目在全国进入实施阶段,我国又将建成相当一批大型储油罐,因而提高我国对大型油罐基础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技术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

2.大型储罐基础设计2.1大型储罐基础设计要点大型储罐基础设计主要有3个要点:(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P K[1];(2)地基最终变形量S小于某一个限值;(3)D≤60m时,基础的沉降差要求≤0.004D;D≥60m时,基础沉降差允许值为0.0035D[2]。

上述三个要点中,主要应严格控制基础的沉降差,可见控制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基础必备的功能要求大型油罐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基础有着不同于普通民用和工业建筑基础所具有的普遍功能,其罐体要求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耐久性,即基础必须具有如下功能:(1)由于油罐的柔性大,易变形,易受地基和基础沉降变形的影响,因此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均匀性和足够的平面抗弯刚度,以确保罐体的确定形状和使用功能;(2)由于罐壁下方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对罐壁的圆度和垂直度、罐壁下部角焊缝复杂的高应力状态产生影响,基础构造在此部位应适当加强;(3)由于油罐的底板并非是一块平整的薄板,而是充满局部凹凸变形的大致平整的薄板,为防止在上部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集中或底板皱折,避免焊缝产生有害应力,支持底板的基床应具有一定的柔性,以适应焊接变形,使底板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紧密附着在基床上;(4)由于油罐有泄漏的危险性,基础的结构构造对此应有所防范,如采取防渗漏措施或埋设漏油信号管,使底板泄漏的油液能从基础中流出,以便检查发现,即使处理;(5)由于罐底板容易被腐蚀,基础设计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设置沥青砂绝缘防腐层。

大型石油储罐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大型石油储罐地基沉降研究现状

00×300X砂 垫 层 茬
目储罐底板

镅储罐 锥度 (中心向四周 )
—— 3 23 x 23
D苒 Bz璩层 簸 少型 层
嗣穗豌 翻秘j /
漏孔 (锥 度 ;
J 匿

、J面
埂 工 层


\t 刀) 睫
回 H
设 计 地 磋
大 型储罐 ;地基 沉降 ;理论推 导 ;数 值模拟 ;沉降标 准
SHI Lei ,SHUAI Jian , W ANG Xiaolin’, XU Kui 1.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 icals, Dalian 11 6045, China
large—scale storage tank; foundation settlem ent; theoretical derivation; num erical sim ulation; settlem ent standard
由于 我国 石油 储备 多采 用地 上储 罐存 储 ,这 使 得 油罐向大型化 、集群化的方向迅猛发展 。考 虑海运 条件的优越性和消费市场等因素 ,我国石油储备基 地 多设在浙江 、山东等沿海地区 。受场地稳 定性 、不良 地 质体 、地表 水下渗等的影响 ,储罐地基常会发 生沉 降 ,威胁其安全运行 ,如造成储罐局部应 力过 大及罐 壁 的椭圆化等 ,从而引发破裂 、漏油 、卡盘等 灾难性 事故” 。因此 ,大 型油罐 的沉降 问题 越来越 受到 油气 行业的关注 。

researches on large—scale oi J storage tank foundation settlement focus mainly on the aspects of theory and num ericaI sim ulation; The Ioads, bounda ry conditions and structures of tanks are simplifi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m odels are too idealistic and have Iim itations; In m ost FEM sim ulations,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es of reinforcing ring and w ind gird are treated unreasonably and have more discrepancy w ith real situation

大型油罐地基沉降的加固研究

大型油罐地基沉降的加固研究

大型油罐地基沉降的加固研究摘要50000m3油罐直径Ф60.0m,高19.35 m,罐底板面积2800.00m2。

储罐在储存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均匀沉降,罐底板变形超标,并有基础环墙倾斜等现象。

致使储罐不能正常使用。

文章通过成功范例,分析了不均匀沉降的成因;研究制定了加固对策。

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内容涵盖了成孔机具、灌浆工艺、测量手段等。

经过整套工艺方法的实施,凹陷地基得到了抬升;罐底锥度由原来的不足8‰抬升至23‰。

油罐消除了安全隐患。

符合使用要求并通过了多年的运行考验。

关键词大型油罐;不均匀沉降;灌浆加固;抬升;基础环梁1 基本情况及问题的出现罐体为圆柱形钢制浮顶油罐。

罐体高19.35m,油罐容积为50000m3,安全储存油位的最大高度16.50m,极限高度17.50m。

钢制罐基础为圆环形钢筋砼墙,直径为Ф60m,厚500mm,高2200mm,地平面以上高度为700mm,地下埋深1500mm。

钢制罐底板以下基础和地基结构分别为100mm厚沥青砂、300mm砂垫层、1400mm碎石土垫层、400mm碎石砂垫层和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地基地层大致分为粉质沙土和粉质粘土。

其中局部有较多薄层的淤泥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呈软塑~流塑状态。

油罐建设前该地基处理工艺是沉管碎石桩,选用的桩径Ф400㎜,桩长13m,桩间距有两种:一种是在罐地基Ф30m内,桩间距为1.00m;另一种是在罐地基Ф30m外,桩间距为1.10m,以圆环形式布置。

油罐运行3年后开罐检查发现罐底板浮空严重;罐底板腰周凹陷变形超标致使单盘浮顶排水口相对抬高,造成排水不畅。

如继续运行,罐底板会受拉开裂。

2 沉降原因分析原地基土含有多层淤泥质粘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量高;软塑状态。

厚薄不均匀,排水固结缓慢。

罐体建设前的地基处理是采用沉管碎石桩。

施工质量局部存在严重缺陷,现象为罐中心地面隆起1.40m,地基土严重扰动;孔隙水压力消散缓慢。

油罐运行后,随着不断增加荷载,地基土缓慢排水固结,同时罐底不断下沉,并出现罐底板皱褶现象。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研究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研究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研究发表时间:2019-06-05T15:33:56.8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作者:李松泰[导读] 其密封结构可保持罐壁板和浮顶的气密性,但由于不均匀沉降罐壁板会向里面或外面倾侧,从而使其密封结构卡在罐壁上,约束浮顶的移动。

新疆地质工程勘察院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91摘要:随着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对能源的消耗不断的增加,大批储油罐的建设在日益增多。

然而在储油罐建设初期充水预压阶段,油罐会发生沉降、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油罐的安全和正常投产。

关键词: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引言目前有三类储油罐:固定顶、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固定顶储罐多半采用拱型顶盖,多储存重质油品:如原料油或渣油等;浮顶储罐顶盖为浮船式活动顶盖,多储存轻质油品,目前大型储油罐以浮顶式油罐居多,其原理是灌顶悬浮在所储存液面上,可防止液体气化,其密封结构可保持罐壁板和浮顶的气密性,但由于不均匀沉降罐壁板会向里面或外面倾侧,从而使其密封结构卡在罐壁上,约束浮顶的移动。

1储油罐常用基础特点,要求和设计特征1.1储油罐特点(1)密闭性严。

储油罐作为结构,必须能够经得住所储存油品的液体压力,因此需具有足够的密闭性用于存装各类油品。

(2)柔性大而刚度小。

是由焊成的结构,其特点是柔性大、刚度小,通常承受普通建筑物和构筑物所不能承受的地基变形,哪怕基础沉降较大,只要匀称沉降均不影响其正常工作。

(3)与持力层有明确的传力途径。

薄罐底使发生沉降时不和基础分离,故而使荷载均布于地基上,有明确的传力途径。

(4)风荷载影响较小。

罐形属于直径大、高度低的“矮胖”型结构,故而风荷载对其作用很小,只有台风或地震作用且仅为空罐时才可能产生移动,因此只有大于10级风或设防烈度为9度区建罐时,才考虑储罐与基础的锚固问题。

(5)自重相对满载而言要小得多。

储油罐自重与满载重量相比要小很多,由于水密度大于油密度,所以若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利用试水阶段的荷载来预压地基,而且若储罐基础出现事故,一般是因为无预先试水预压,使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石油储罐沉降监测的原理及数据处理

石油储罐沉降监测的原理及数据处理

石油储罐沉降监测的原理及数据处理摘要:建筑物从基础施工到竣工验收及运营使用过程中,由于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土层的物理性质以及建筑物本身载重等因素的变化影响,往往产生不同性质的变形;如果变形达到一定限额就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并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在工程施工和运营期间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准确掌握施工过程中及后期建筑物的变化规律,确保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财产安全。

本文以××油罐监测为例介绍沉降观测的原理及沉降监测数据处理过程。

关键词:沉降监测;原理;数据处理1.监测方法的原理(1)水准网的建立、观测①水准网的布设根据施工实际需要及沉降观测工程特点,在观测区建立相对独立的水准网,水准网由水准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

在远离沉降影响区域设立不少于3个水准基点(稳定后使用),并确保控制整个测区。

测区范围内设立工作基点若干。

工作基点贯穿工作区域,工作基点采用砼筑或墙上水准点的设置安装方式进行设置。

基点提前踏勘选点并埋设,在使用前确认其稳定。

水准网的布设根据现场实际踏勘结果确定,宜布设成结点网状。

②水准网的观测水准网观测按下列技术要求进行:a.视线高于地面0.2m,视线长度小于50m。

b.应避开雨天和高温天。

c.采用光学测微法读数。

d.基辅分划读数差不大于0.5mm。

e.按下式计算的中误差不大于2mm:=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环线闭合差(mm);L-计算W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N-附和路线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

定期对水准仪i角和水准尺零点差进行检验。

水准仪i角不得大于15,水准尺零点差不大于0.10mm。

遇到观测数据异常时,在排除偶然误差所致前提下,应及时检查水准仪i角,以便查明原因。

水准网观测周期根据水准点位的稳定情况来定,若发现变化大,缩短周期。

③水准网成果整理每次水准网观测数据采集完成,必须对数据进行检查校对。

确认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要求,计算出各点间的视距长度和高差,用“测量平差计算”程序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出各点高程值,并进行精度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研究
摘要:随着国家发展越来越好,对能源的消耗不断的增加,大批储油罐的建设在日益增多。然而在储油罐建设初期充水预压阶段,油罐会发生沉降、不均匀沉降,严重影响油罐的安全和正常投产。
关键词:大型储油罐;基础沉降监测
引言பைடு நூலகம்
目前有三类储油罐:固定顶、浮顶和内浮顶储罐;固定顶储罐多半采用拱型顶盖,多储存重质油品:如原料油或渣油等;浮顶储罐顶盖为浮船式活动顶盖,多储存轻质油品,目前大型储油罐以浮顶式油罐居多,其原理是灌顶悬浮在所储存液面上,可防止液体气化,其密封结构可保持罐壁板和浮顶的气密性,但由于不均匀沉降罐壁板会向里面或外面倾侧,从而使其密封结构卡在罐壁上,约束浮顶的移动。
1.2储油罐对基础的要求
基于储油罐特点,对基础设计时需满足:(1)地基应首先满足储罐自重和试水重量的总重量,若不能确定其稳定性时,必须预先进行试水预压;(2)地基总沉降和差异沉降均须符合要求,若沉降可能超过其值,但一定不能影响储罐正常工作;(3)罐底一定作中间高、四周低的预起拱,旨在底板变形后不破坏其焊缝;(4)若在地基变形较大的地区建罐时,基础必须预抬高安装标高,目的是使最终沉降稳定后的罐基础必须高出四周地面,以免出现积水现象影响储罐的使用;(5)若储罐基础建立在土质较差地区,故而会产生较大沉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增强储罐与管线的连接接触,如采用柔性管接头或波纹管连接。
1.3储油罐基础设计特征
储油罐基础具有“三大一高”特征。“三大”:罐直径大可达100m;地基设计的附加压力大,可达到300kN/m2;基础沉降量大,一般土质达几十厘米,软土上可达200cm;“一高”:差异沉降要求高。而且对常用的大型浮顶式储罐而言,其上部结构均采用钢制薄壁容器制作,顶盖均随储量的大小而上下升降,若此时基础有较大不均匀沉降,就直接影响储罐的正常使用,故而储油罐基础形式的选择需综合斟酌诸多因素。
2.2CFG桩
CFG桩(Cement-Flash-Gravel)即水泥粉煤灰桩的简称,是由碎石、石屑、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拌合利用各种成桩机制成的桩型。通过调整水泥掺量及配比,可使桩体强度等级在C5-C20之间变化,CFG桩和桩间土通过褥垫层形成CFG桩复合地基。工程案例3:由中石化管道储运公司潍坊输油处已建的位于东营西城区济宁路东营首站附近的12号浮顶储油罐,钢筋混凝土土环墙式基础,除表层为人工填土外,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海积和上更新统冲洪积、海积形成的粉土、粉质粘土及砂土层。结果表明:CFG桩能明显提高天然地基承载力,稳固储罐地基变形。工程实测结果表明:CFG桩可大幅度提基土的承载力,尤其是可根据承载力的大小和沉降控制数值的要求调整桩长、中心部位的桩距、褥垫层厚度和桩体配比;CFG桩适用于填处理填土、饱和性土和非饱和粘性土;CFG桩施工简单、造价较低,且沉降变形较小、所以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储油罐常用基础特点,要求和设计特征
1.1储油罐特点
(1)密闭性严。储油罐作为结构,必须能够经得住所储存油品的液体压力,因此需具有足够的密闭性用于存装各类油品。(2)柔性大而刚度小。是由焊成的结构,其特点是柔性大、刚度小,通常承受普通建筑物和构筑物所不能承受的地基变形,哪怕基础沉降较大,只要匀称沉降均不影响其正常工作。(3)与持力层有明确的传力途径。薄罐底使发生沉降时不和基础分离,故而使荷载均布于地基上,有明确的传力途径。(4)风荷载影响较小。罐形属于直径大、高度低的“矮胖”型结构,故而风荷载对其作用很小,只有台风或地震作用且仅为空罐时才可能产生移动,因此只有大于10级风或设防烈度为9度区建罐时,才考虑储罐与基础的锚固问题。(5)自重相对满载而言要小得多。储油罐自重与满载重量相比要小很多,由于水密度大于油密度,所以若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利用试水阶段的荷载来预压地基,而且若储罐基础出现事故,一般是因为无预先试水预压,使基础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2储油罐地基处理方法探讨
2.1振冲法
石油化工系统是最早将振冲法用于油罐地基处理中,且国内许多油罐地基采用振冲法处理,容积从几千到几万m3,目前最大为12.5万m3。工程案例1:油罐试验场区土质为第四纪滨海沉积较厚软粘土,一般为17-18m,土质含水量高、压缩比大、抗剪强度低,天然地基容许承载力为65kPa,远低于油罐设计荷载(<220kPa),因此采用振冲法处理,实测结果:罐中心沉降12.1cm,罐基础边缘最大沉降14.7cm,最小沉降8.8cm,平均沉降11.75cm,沉降差5.9cm,相对倾斜0.6%。工程案例2:胜利油田在孤东建设一座大型油气处理厂,属浅海石油,土质为近期沉积的软粘土,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细砂等,油罐基础方案采用浅埋式筏板基础,基底设计压力为160kPa,天然地基承载力显然不够,经商议采用振冲法处理,实测结果:罐中心沉降13.0cm,罐基础边缘最大沉降15.1cm,最小沉降9.5cm,平均沉降12.6cm,沉降差5.6cm,相对倾斜0.5%。实测结果表明:振冲法可使无凝聚性土,如砂类土、碎石土、砂质粉土、粉煤灰等得到加密,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振冲法利用强度高的碎石桩与周围土组成复合地基来处理粘性土地基,且强度至少提高一倍;振冲法在软粘土中设置的碎石桩具有良好的排水效果;振冲法处理油罐地基可以在中心部位减少桩距或增加处理深度,以减少油罐中心和边缘的沉降差,未经处理的油罐则产生严重倾斜。
2.3置换强夯法
置换强夯法是强夯置换法的延扩,加固机理主要是置换,然后对置换墩周围的墩间土进行二次加固,最后是挤密和大直径排水体的作用。目前该法应用较少,须大力推广,但其根基强夯置换法广泛应用在石化基地建设、仓储用地、铁路公路、填海造地等工程中。工程案例4:强夯置换法处理地表吹填土层及海陆交互沉积粘土地基的加固处理某原油商业储备基地工程,结果表明:强夯处理效果明显,消除场地液化,有效加固深度至基岩。实测结果表明:该法施工简单、取材容易、施工速度快、工期短、造价低,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且打夯期间加速地基孔隙水的消散作用,降低含水率,对提高地基强度和均匀性、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改善抗震动液化能力等具有明显的效果;适用于处理高饱和度、低透水性、低强度、高压缩性软土的地基;可加固处理大厚度非饱和土、大面积堆载场地、大中型油库、塔基、大型筏基、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和新填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