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考语文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赠苏绾书记①杜审言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红粉②楼中应计日,燕支山③下莫经年!【注】①书记:指官府或军幕中主管文书工作的人员。
诗句中的“书记”指文学、书籍、文章等。
②红粉:这里指诗人好友苏绾的妻子。
③燕支山:在今甘肃省山丹东南,泛指友人将要赴任之地。
(1)一二句写出了苏绾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意?(2)诗中“应计日”和“莫经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下面诗中的“闺中只独看”与“红粉楼中应计日”的写法有什么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月夜①杜甫今夜鄜州②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月夜:本诗是诗人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
②鄜(fú)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
【答案】(1)特点: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用意:突出了苏绾的才干,交代了“赴朔边”的原因;也蕴含了诗人对好友的离情别意。
(2)诗人设想离别之后苏馆的妻子会在家计算他的归期,劝说好友莫要长久不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眷恋和期待他早归的情感。
(3)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借他人的行为和感受来表现自己的情思,含蓄婉转。
杜甫诗中想象妻子孤独望月,为他的处境而焦心的情景,实际上抒发了他自己的望月思家之情;杜审言设想苏绾的妻子计日盼归的情景,来抒写自己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解析】【分析】(1)本诗一二两句的意思为:我知道你才思敏捷,文书写得非常漂亮,却为什么要赴北疆边地去参军呢?由此可以看出这两句写明了苏绾的才能,这也交代了“赴朔边”的原因。
第二句的问句体现了作者对好友的不舍。
(2)结合诗意分析,“应计日”的意思为:计算着分离的日子,“莫经年”的意思为:不要长年滞留。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家中妻子将一天一天计算着分离的日子,燕支山下你千万不要长年滞留哪。
这是诗人设想苏绾走后苏绾的妻子对他的思念之情,实则婉转抒情,道出惜别之意。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间。
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
【注】①素舸:不加装饰的船。
②唯应:只有。
(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
(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
【答案】(1)清幽恬静(2)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
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
【解析】【分析】(1)诗歌写了作者独自泛舟西溪,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渲染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2)“泛泛谁为侣,唯应②共月还”意思是谁和我作伴游玩呢,只有月亮相伴;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两句都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怀。
故答案为:⑴清幽恬静;⑵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
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意境的能力。
理解诗歌的意境要结合诗歌的意象进行,本诗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宁静淡薄的意境烘托了一种清幽恬静的氛围;⑵此题考查学生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2.阅读诗歌,回答下列各题。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艾青大堰河,深受着她的乳儿;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为了他,走到她的身边叫一声“妈”,大堰河,把他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土,大堰河,会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大堰河曾做了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在梦里,她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大堰河,深爱她的乳儿!(1)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和________。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抒怀言志类 专项训练
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抒怀言志类专项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诗歌鉴赏 (共5题;共57分)1.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1)这两首词一首写到“青山遮不住”,一首写到“故山犹自不堪听”,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
2. (17分)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结合我国历代仁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4)下面对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一是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国家危亡之时,起兵勤王抗元。
B . 颔联用“风飘絮”和“雨打萍”六个字形象地揭示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C . 颈联巧借地名写出了诗人昔日的惶恐和今日的零丁之感。
D .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抗元失败被俘的经历,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3. (10分)(2011·东营)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敷浅原①见桃花刘次庄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最新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韦应物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①赋得:分题赋诗。
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
②楚江:指长江。
③建业:今江苏南京。
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⑥浦:近岸的水面。
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
滋,润泽。
⑧散丝:雨丝。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 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
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 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
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 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
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D. 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 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2)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划线叠词的表达效果。
【答案】(1)B,C(2)“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气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解析】【分析】(1)A错在“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从题目及尾联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BC正确;D错在“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的是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E从“ 沾襟比散丝”可以看出,尾联是直接抒发内心的忧伤。
(2)结合颔联内容分析,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吉林省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0)
吉林省历年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2003——2020年)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下列对李清照的《武陵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这首词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飘荡无依的女子形象。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句,化虚为实,形象写出了愁思的浓重C.“春尚好”“泛轻舟”用词轻松,节奏明快,表现了词人随遇而安的喜悦。
D.“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词语,欲扬先抑,将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表露出来。
(2016吉林)夜宿七盘岭沈佺期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
②平仲:银杏的别称。
浮客:游子。
诗人自指。
15.“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
(1分)16.“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1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参考答案】(2016吉林)点绛唇陆游①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
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
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
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
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15.“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16.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日常生活片段?(2分)答:17.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2分)答:【参考答案】15.听、听见、听到(1分) 【解析】试题分析:阅读全诗,了解内容,根据语境理解句子所描写的景象。
根据“渔唱”一词即可理解“闻”为“见”的意思,诗可是即指隔着山岭也能听到“渔唱”,用“处处”“渔唱”之多。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
2019年吉林省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模拟精编一、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长相思(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根据上面两首《长相思》,说说“长相思”词的写作特点。
2.两首《长相思》都写到“山”“水”,但蕴含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答案】1.(1)一首36字(2)上下阙格式相同,一阙4句。
(3)一韵到底,有叠韵。
(4)取材上多写相思之情。
2.(1)白居易《长相思》以流水比人,暗喻少妇的心随着流水追随丈夫远去。
“吴山点点愁”用拟人化的手法,婉转地表现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
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
(2)纳兰《长相思》里提到“山一程,水一程”与“风一更,雪一更”的两相映照,暗示出词人对风雨兼程人生路的深深体验。
愈是路途遥远、风雪交加,就愈需要亲人关爱之情,这首词表达纳兰“思归”的委婉心境。
【解析】1.分析词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从字数。
上下阕的格式,押韵好和韵脚等方面分析。
本题两首“长相思”的字数相同,都是36个字。
两首上下阕的格式相同,四句18个字。
都押韵。
白居易词韵脚是“ou”,表达思念亲人的情感。
纳兰性德词韵脚是“ing”,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
2.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
白居易《长相思》他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绵绵的离情别绪,深沉的思念和由此而产生的怨恨情绪;外景中明明的月光,长长的流水,点点的远山,与思妇内心世界中悠悠的思怨,极为和谐地统一在一起。
整首词表达少妇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思念与怨恨。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写出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
词人翻山越岭,登舟涉水,一程又一程,愈走离家乡愈远。
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
2019-2020吉林一中古诗词曲鉴赏题模拟题汇编
2019-2020吉林一中古诗词曲鉴赏题模拟题汇编一、诗歌鉴赏1.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阅读这首词,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出猎场景的。
2.词中两次写到“射”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弓,《说文解字》的释义为“兵也,所以发矢”,后引申出“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物”之意。
在古诗词中,经由诗人的描绘,弓又具有了表现英雄气概的内涵。
下列诗句中,与“会换雕弓如满月”中“弓”含义相近的一项是(甲)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乙)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韦庄《关河道中》)(丙)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答案】1.示例:运用动作、肖像描写,写出了左牵黄色猎犬、右驾捕猎苍鹰的出猎者的雄姿,写出了头戴锦帽、身着貂皮猎装的跟随者千骑竞逐的浩大声势和壮观场面。
2.示例:“亲射虎”,指亲自射杀猛虎,“射天狼”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侵者,表达了作者的英勇豪迈之情,抒发了其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3.甲【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本题作答可依据“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所运用的动作、肖像描写方法和交代跟随者来概括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
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诗文的主旨和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
这类试题涉及到古诗的“炼字”技巧。
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诗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
词句“亲射虎”是指亲自要射杀猛虎;“射天狼”中的“天狼”暗指当时的西夏,作者把射杀的目标对准入侵者。
通过这两个“射”,既展现了作者的英勇豪迈之情,又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小题。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明)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人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①,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①逐客:指贬逐出京的官员,此谓诗人之友吴国伦(明卿)。
(1)第二句“迷”字耐人寻味,既营造了________的氛围,又表现了友人前途的________。
(2)最后两句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写法与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1)凄凉;渺茫(2)①手法上: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无情之物人格化,如李白笔下的“明月”“清风”,李攀龙笔下的“白云”都成为诗人传递友谊的有情之物。
②情感上:都表达了诗人对贬谪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意理解:阵阵寒风,绵绵细雨将江边青枫吹打得飒飒作响。
遥看水天相接处的楚天,雨中秋色,一片迷蒙。
有谁会到这孤舟上可怜被放逐的你呢,只有白云一路相伴,送你到大江以西。
【解析】【分析】(1)前两句主要是写景,通过青枫、冷雨、秋色、路途等景色来渲染当时送别时的氛围,这种氛围的渲染是为了表现依依惜别之情的。
“迷”字,应该有两层含义,即表面的和深层次的,表面的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凄迷,实际上是友人的前途迷茫。
(2)①首先明白都是送别诗,都是送的友人,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即李攀龙诗中的“逐客”和李诗标题中的“左迁”可以看出从情感上都是表达了诗人对贬谪友人的不舍之情。
②修辞手法:李白将“明月”“清风”任人格化,李攀龙将“白云”人格化,他们都把传递感情的事物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答案为:⑴凄凉;渺茫;⑵①手法上: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无情之物人格化,如李白笔下的“明月”“清风”,李攀龙笔下的“白云”都成为诗人传递友谊的有情之物。
②情感上:都表达了诗人对贬谪友人的不舍之情。
诗意理解:阵阵寒风,绵绵细雨将江边青枫吹打得飒飒作响。
遥看水天相接处的楚天,雨中秋色,一片迷蒙。
有谁会到这孤舟上可怜被放逐的你呢,只有白云一路相伴,送你到大江以西。
最新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1)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1)一、诗歌鉴赏1.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小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________。
(2)【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1)思绪之绵长(无穷)(2)共同点:借古讽今(借历史典故抒发个人情怀)。
情感:【甲】词作者热情赞颂了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暗讽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乙】诗作者借汉文帝向贾谊询问鬼神的历史典故,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也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解析】【分析】(1)结合语境分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是一句问话。
词人禁不住发问,从古到今,到底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往事悠悠,是非成败已成陈迹,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
因此“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这里,叠词的运用,不要暗示了时间之漫,而且也表现了词人心中无尽的愁思和感慨。
(2)结合诗歌内容写作背景分析,分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写词人登京口北固亭望神州的所见所思所感,这里的“神州”是词人心中不忘的中原地区,是他一生都想收复的地方。
词人眼望神州,感概千古兴亡之事,下阕,作者极力赞颂孙权的年少有为,突出他的盖世武功,其原因是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极似,作者这样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其实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末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表达词人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
其实,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贾生》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最新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吉林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详细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以下练习。
水调歌头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2)说说你对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答案】(1)“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分析】⑴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词句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
⑵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理解词句。
结合全词理解,可知“婵娟”即明月,末句极富美感,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
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故答案为:⑴“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放眠的情景;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吉林一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吉林一中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 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
C. 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 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 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C. 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D. 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答案】(1)D(2)C【解析】【分析】⑴D项有误;颔联,写秋天山林之静景,从正面进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闷的心绪;颈联,写傍晚时分人的活动,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
两联都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而非“喜悦之情”。
故选D。
⑵C项有误;颈联中的“返”与“归”,指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从反面反衬诗人的郁闷孤单的心境,而非“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故选C。
故答案为:⑴D;⑵C【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各个选项的说法,再和诗词相关词句比照,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体会手法和感情。
答题时应注意,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抓住诗词中关键词的用法、含义及作用体会,辨析正误。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这首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充溢离乱伤痛之情。
吉林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及答案
吉林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一)军城早秋①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从军行(其七)王昌龄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严武镇守剑南,率兵西征。
此诗作于同吐蕃交战之时。
(1)请赏析“朔云边月满西山”中“满”字的妙处。
(4分)(2)这两首诗结句都写到“马”,试分析其不同意蕴。
(4分)吉林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答案(1)(4分)“满”字写出边关初秋之夜,阴云冷月笼罩整个山野的沉重压抑之景,渲染了战前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紧张气氛。
(4分,情境描述和表达效果各占2分)(2)(4分)第一首诗以马代指敌兵,不让匹马回还即杀尽敌兵之意,表现了主将刚毅的气魄和必胜的信心;第二首以马代指骑兵,指在深山中转瞬即逝而空留马蹄声,表现了玉门关地势的险峻(委婉体现骑兵的豪迈之情)。
(4分,每条2分)吉林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二)暮过山村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①不过秦。
萧条桑柘处,烟火②渐相亲。
【注释】①边锋,指边境的烽火。
②烟火,指山村人家茅舍上升起的袅袅炊烟。
14.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诗。
(1分)15.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首句从听觉形象写起,勾勒出一幅寂静荒凉的山村远景。
B.颔联营造了幽深险僻的意境,体现了贾岛诗歌的风格。
C.颈联转写夜景,以点燃的熊熊烽火表明这一地区不平安。
D.尾联借描写山村人家的桑柘树和袅袅轻烟含蓄表达自己的感受。
16.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心理变化的过程。
(4分)吉林中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答案14.(1分)羁旅15.(3分)C16.(4分)秋天的傍晚,夕阳下沉,诗人路过一座山村,看到人烟寂寥,听见山涧流水潺潺以及怪禽凄厉的鸣叫,萧疏荒凉的环境让诗人内心惶恐不安。
终于,通报平安的烽火点燃,隐隐约约间诗人看到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柘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轻烟,战火中的阒静、安谧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先前的惊惧心情渐渐平静,转为欢心喜悦。
吉林省中考语文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5分)题金陵渡①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
【注】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
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1)“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
(1分)(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杨柳枝温庭筠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
(1分)(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2分)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5分)秋月朱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清溪流过碧山头”的“碧”的意思是。
(1分)(2)本首诗题为“秋月”,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分)(3)这首诗通过秋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2019-2020吉林市古诗词曲鉴赏题模拟题汇编
2019-2020吉林市古诗词曲鉴赏题模拟题汇编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眉峰聚”“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作答。
(2)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1)眉峰聚:形容双眉蹙皱,状如二峰并峙。
眉眼盈盈处:喻指山水秀丽的地方。
盈盈:美好的样子。
(2)作者送别友人去江东的事情,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
“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表达了作者的愁思和依依惜别之情【解析】【详解】(1)此题是词语注释题。
是近年来常考的题型,复习古诗时需要牢记重点字词释义。
需注意该题要求选择一个回答。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眉眼盈盈处: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盈盈:美好的样子。
(2)这是古诗鉴赏常见题型,赏析句子并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为:用准确通顺的语言描绘诗句+作者思想感情把握。
这首词是一首送别之作。
题目中的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东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这首词分为两片,上片写友人回浙东去的山水行程,下片抒发作者对回归江南的友人的深情祝愿。
下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正面写“送”,点出了别友人的时间:暮春。
为“又送君归去”铺垫。
作者有心惜春,然而留不住春天,春天最终不顾作者归至江南。
这对作者来说,不能伴春而去的江南又正是春天回归的地方。
这两句写得相当愁苦,一个“才”一个“又”,层层递进,作者的情感越来越深。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吉林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吉林市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妲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
(1)下列对这首词作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作者举杯赏月,由月亮联想到月中仙女,向嫦娥劝酒提问,浪漫而有意趣。
C.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瞰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D.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E.作为豪放派词人,作者在本词中运用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2)词中有对“白发欺人”的感叹,有“俯瞰山河”“斫去桂树”的宏愿,请对其寓意作简要分析。
(3)“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4)作者是如何通过浪漫主义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潭上作张乔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吉林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
吉林市语文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①[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县令时。
元珍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此诗作答。
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至景佑元年,欧阳修曾任洛阳推官。
(1)诗中“ ”和“”两种景物让作者在尾联生发出“不须嗟”的感慨。
(2)本诗后四句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请赏析。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颂钓者(唐)德诚禅师千尺丝纶①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注释】①丝纶:钓鱼丝线。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江水的什么特点?(2)诗的后两句蕴含着怎样的人生道理?请结合内容分析。
(1)写出了水之深和江面的广阔无垠。
(2)夜静水寒,鱼儿不再食钩,回程之时,并无渔获,只有清冷的月光洒满船舱。
人生中遭遇失败和挫折都是常事,但不能丧失信心和勇气,仍然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求而不得,但仍然心存美好,求“道”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解析】【分析】(1)考查对意象特点的概括。
“一波才动万波随”一句写出了水之深和江面的广阔无垠。
江面上,一个水波才起,便牵引出万重的波光荡漾。
由一波才动,万波马上相随,看到江面之广阔无垠。
答此题要读懂诗句内容。
(2)考查诗歌蕴含的人生道理。
虽未得鱼,空船而回,却也载满了皎洁的月光,与我相伴同行。
人生中遭遇失败和挫折都是常事,但不能丧失信心和勇气,仍然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此题要由钓鱼不得而联想到人的得,这样诗句的内容就有了思辨的色彩。
故答案为:(1)写出了水之深和江面的广阔无垠。
(2)夜静水寒,鱼儿不再食钩,回程之时,并无渔获,只有清冷的月光洒满船舱。
人生中遭遇失败和挫折都是常事,但不能丧失信心和勇气,仍然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求而不得,但仍然心存美好,求“道”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吉林中考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
吉林中考诗歌鉴赏习题(一)忆王孙·赠别【清】沈凝之①西窗昨夜是清秋,星汉迢迢只一舟。
读罢《离骚》不自由②,望牵牛③,半束折花算酒筹④。
忆王孙·赠别【清】商鋆⑤西风红叶下江潮,忍看浮名一笔消。
强把愁情付浊醪⑥ ,读《离骚》,拍遍栏杆是寂寥。
【注】①当时作者要去福州游幕谋生,出发后填此词寄给妻子。
②不自由:不由自己做主。
③牵牛:即牵牛星,俗称牛郎星,与织女星隔银河相望,民间亦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
④酒筹:饮酒时用以记数的筹子。
⑤作者作此词时,因受小人构陷,被贬出京。
⑥浊醪:浊酒。
(1)“西风红叶下江潮”一句中的“下”字很有韵味,请赏析。
(2分)(2)两首词都写到了“读《离骚》”这一动作,但表现的心情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4分)吉林中考诗歌鉴赏习题答案6.(6分)(1)“下”字在这里有“飘下”和“流下”两重意思。
红叶随西风飘落于江潮之上,而随着江潮的起伏,红叶又会随流起伏,最后随流而下。
一个“下”字将红叶的不能自主,任他物摆布之态描摹得非常生动,也暗隐喻了作者身不由己,被贬出京的人生经历。
(2分)(2)沈词表现出的是一种深深的相思不舍之情:作者于行舟中读罢《离骚》,就不由自主地抬头遥望牵牛这一有特殊意蕴的星斗,可见心中之愁当是因怀人而发。
而商词则表现出了一种抑郁难平,怀才不遇之情:读之前“浮名”全消,以浊酒浇愁;读之后则猛拍栏杆,以发泄自己的寂寥不平之意;读之时,当与屈原有知己相惜之感。
(两处感情各1分,两处分析各1分)(4分)吉林中考诗歌鉴赏习题(二)夏日[宋] 张耒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注释】本篇是诗人罢官闲居乡里之作。
诗人罢官还乡之后,这是其中之一。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清”字的含意。
(2分)(2)本诗中的“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与陶渊明的《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 怀乡思人类 专项训练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怀乡思人类专项训练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诗歌鉴赏 (共5题;共61分)1.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 (15分)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找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
(2)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3)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3. (20分) (2017八下·单县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在诗人笔下,幽草的寓意是什么?(2)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什么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哪个字?(3)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创设出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4)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4. (6分) (2020七下·岱岳期中) 阅读《竹里馆》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下列对诗歌意境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 内心的淡定B . 自然的幽静C . 精神的放松D . 心灵的孤独(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错误的一项是()A . 诗歌以自然平淡的笔调,寥寥数语就描绘出了清新诱人的意境B . 诗歌格调幽静闲远,将诗人心境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5分)题金陵渡①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
【注】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
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1)“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
(1分)(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杨柳枝温庭筠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
(1分)(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2分)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5分)秋月朱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清溪流过碧山头”的“碧”的意思是。
(1分)(2)本首诗题为“秋月”,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分)(3)这首诗通过秋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1)“一雁度南楼”的“度”的意思是。
(1分)(2)简要赏析“一雁度南楼”中“一”的妙处。
(2分)(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七、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5分)太原早秋李白(唐)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①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②,无日不悠悠。
【注释】①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
时当大火流,即时当夏历七月之后。
②汾水:汾河。
黄河第二大支流。
(1)“梦绕边城月”中的“绕”的意思是。
(1分)(2)颔联写出了太原早秋的什么特点?(2分)(3)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只有空床敌素秋”中的“素”的意思是。
(1分)(2)简要赏析“只有空床敌素秋”中“敌”的表达效果。
(2分)(3)这首诗中的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分)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注释】①促织:蟋蟀。
挑促织:捉蟋蟀。
②篱落:篱笆。
(1)“江上秋风动客情”中的“动”的意思是。
(1分)(2)由“萧萧梧叶送寒”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2分)(3)最后两句为什么要写“儿童挑促织”的画面?(2分)十、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题。
(5分)塞下曲许浑①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
1()“秦兵半不归”中的“归”的意思是。
(分)1(2)“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征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5分)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1)“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中的“殊”的意思是。
(1分)(2)诗中运用了哪些典故?请做简要说明。
(2分)(3)试分析颈联“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这两句写景句在诗中的作用。
(2分)十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题。
(5分)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公元726~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
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莫遣沙场匹马还”中的“遣”的意思是。
(1分)(2)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请对第二句中的“满”字作简要赏析。
(2分)(3)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十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
(5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万里黄河绕黑山。
②白雪归青冢①三春 [注释]①三春:暮春。
②青冢是西汉时王昭君的坟墓,当时被认为是远离中原的一处极僻远荒凉的地方。
(1)“岁岁金河复玉关”中的“复”的意思是 。
(1分)(2)作者运用昭君青冢的典故,有什么用意?(2分)(3)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征人之怨?请简要分析。
(2分)十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
(5分)送魏万之京[唐]李颀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空令岁月易蹉跎” 中的“易”的意思是 。
(1分)(2)诗歌描绘了怎样的自然环境?这种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2) 尾联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十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题。
(5分)华子冈[唐]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1)“云光侵履迹”中的“侵”的意思说 。
(1分)(2) 全诗展示了怎样的画面?(2分)(3) 后人对诗中的“侵”与“拂”推崇备至,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2分)十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社 日①谢逸 。
②风溪澹澹纹,雨柳垂垂叶 。
③味只羹芹美,清欢唯煮茗 。
⑤,归无遗细君④饮不遭田父农事作,举趾待耕耘。
⑥东皋 【注】①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江西诗派”诗人。
隐居乡里,布衣终身。
②风溪澹澹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
③羹芹:煮芹为羹。
④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
⑤细君:用东方朔典故,指妻子。
⑥东皋:水畔高地。
(1)“举趾待耕耘”中的“趾”的意思是 。
(1分)(2)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画面?(2分)(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十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立春偶成(南宋)张栻律回岁晚①冰霜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 东风吹水绿参差②。
【注】①律回:即大地回春的意思。
岁晚:年终。
②参差:高低不齐。
形容水面波纹起伏的样子。
(1)“春到人间草木知”中的“知”的意思是 。
(1分)(2)“便觉”二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3)赏析“草木知”到“生意满”的变化过程。
(2分)十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除夜宿石头驿【注】戴叔伦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夜晚远离家乡亲人独宿旅馆时感慨自身遭遇而作。
(1)“明日又逢春”中的“逢”的意思是。
(1分)(2)列举诗中的一个修辞手法,作简要说明。
(2分)(3)“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思?(2分)十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①辛弃疾青山欲共高人②语,联翩万马来无数。
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
拍手笑山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这首词写于淳熙元年(1174年)的春季,当时,辛弃疾任江东抚司参议官,是江东留守叶衡的部属。
叶衡对辛弃疾颇为器重,后来他升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立即推荐辛弃疾为“仓部郎官”。
写此词时,叶衡尚未作“丞相”,题目云“为叶丞相赋”,是后来追加的。
②“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1)“青山欲共高人语”中的“欲”的意思是。
(1分)(2)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3)赏析“青山”“烟雨”的表达效果。
(2分)二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如梦令春思①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
帘外百舌儿②,惊起五更春睡。
居士③,居士。
莫忘小桥流水。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离开贬谪之地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
②百舌儿:鸟名。
③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这里是词人的自我呼叫。
(1)“惊起五更春睡”的“更”的意思是。
(1分)(2)赏析句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
(2分)(3)“莫忘小桥流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2分)参考答案一、(1)(1分)过夜。
(2)(2分)句中的“斜”字,可谓精妙之极。
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又点明了时间是在即将天亮的落潮之际。
(3)(2分)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无限愁思,表现了诗人心中寂寞、凄凉之情。
二、(1)(1分)清晨。
(2分)深红浅红的桃花瓣上略带着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清新,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3)(2分)作者以动衬静,侧面表现了自己闲适而恬静的心态。
三、(1)(1分)尚且(2)(2分)沙漠辽阔、天空晴朗、马匹肥壮、胡笳哀鸣、白云飘飞,描绘了边塞秋天的壮美风景。
(3)(2分)大雁南飞,诗人却只能滞留塞上,形成对比,突出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用大雁比喻飘泊异乡的自己,形象表现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四、(1)(1分)等待。
(2)(2分)皇宫翠柳绿千般,映照着九重宫殿,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生辉。
(3)(2分)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排列成行的新柳,写作清一色的新妆美人,赋予柳树以人的姿态与感情,突出了新柳的轻盈、美丽,写活了柳的风姿,引人联想。
五、(1)(1分)碧绿。
(2)(2分)本诗题为“秋月”,而笔墨却始终集中在写秋月笼罩下的山间小溪上,这就是构思的独到之处。
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
(3)(2分)通过对静观秋光月色风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物外心境。
六、(1)(1分)飞越。
(2)(2分)“一”字巧妙地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通过雁子的孤独影射出诗人的孤单。
(3)(2分)表达了诗人孤身在外的思乡之情。
七、(1)(1分)围绕,环绕。
(2)太原秋天的威势来得早,秋霜很浓,寒风凛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