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__各章复习思考题
世界现当代史参考书目
第十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复习思考题:1.评《四月提纲》对十月革命的指导意义。
2.简评新经济政策。
3.什么是“斯大林模式”?它有那些特点和历史局限?拓展学习书目:1.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0年。
2.齐世荣、廖学盛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学习出版社,2005年。
3.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4.陆南泉等:《苏联兴亡史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
5.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上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第十一章二十世纪前半期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复习思考题:1.评甘地主义的历史地位。
2.评凯末尔革命的历史地位。
3.评卡德纳斯改革的历史地位。
拓展学习书目:1.梁守德等主编:《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彭树智:《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
3.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两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95年。
第十二章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复习思考题:1.评巴黎和会上的德法矛盾及英美的对德政策。
2.凡尔赛体系的内在矛盾及其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3.简述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并就会议的结果做一简要评论。
4.简评20年代国际关系的调整。
5.举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及后果。
拓展学习书目:1.埃里希·艾克:《魏玛共和国史》,商务印书馆,1994年。
2.朱庭光主编:《法西斯新论》,重庆出版社,1991年。
3.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4.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北京出版社,1978年。
5.艾伦·布洛克:《大独裁者希特勒(暴政研究)》,上下册,北京出版社,1986年。
第十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思考题:1.简要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1、分析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一、英国革命的原因•(一)英国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封建专制主义发了对抗性不可调和的矛盾,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1、革命前英国城乡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1)工业方面: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逐步代替行会手工作坊;•(2)商业方面:资本主义的对外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3)农业方面:资本主义在农业的渗透,资本主义农场纷纷建立•2、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1)政治上的矛盾:斯图亚特王朝从詹姆士一世到查理一世在政治上否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实行封建专制的统治。
•(2)经济上的矛盾:实施一系列损害资产阶级的经济政策。
•(二)新贵族从旧贵族中分化出来,与封建专制制度发生了矛盾,是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矛盾:(1)地产上的矛盾•(2)自由经营工商业与皇家专卖制度的矛盾。
•(三)城乡下层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四)宗教原因:代表资产阶级、新贵族利益的“清教”(卡尔文教)与维护王权的“国教”(安立甘教)的矛盾斗争,是导致革命爆发的思想理论前提;•总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1)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盟进行反封建斗争的;•(2)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斗争;•(3)革命中主力军是自耕农及手工业者•历史意义:•1、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法国•原因:(一)革命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是导致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1、革命前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1)资本主义的商业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内市场的形成、海外贸易和殖民地贸易的发展、银行业的出现•(2)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大量出现,在某些工业部门出现了机器生产;•(3)资本主义也深入到农村;•2、与封建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1)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矛盾;•(2)与封建行会制度的矛盾;•(3)各地货币不统一、度量衡混乱、关卡林立、设关抽税等,成了商品交通的严重障碍;•(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阶级矛盾激化,是导致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1、革命前法国的阶级状况•第一等级天主教僧侣•第二等级世俗贵族•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城市贫民、手工工场工人、作坊工匠、乡村农民等•2、阶级矛盾的激化•(三)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在舆论方面做了准备•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1、法国革命是一次比英国革命更为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的胜利,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2、推动了整个欧洲各国反封建注意的斗争2、评价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的领导人物、文献和法案。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
《世界近代史》第1章:地理大发现的动因和条件——首先是经济动因。
其次,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第三,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促进作用。
条件:第一,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二,航海技术和武器的进步,第三,商业上的进步。
第四,专制政府的支持如何评价文艺复兴?——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实际上它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产生了一大批多才多艺的代表人物,使文艺复兴时代成为硕果累累、天才辈出、灿若群星的光辉时代。
影响:第一,它把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
第二,它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这就为17、18及19世纪的自然科学的大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三,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的瑰宝,永放光芒。
第四,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
它也推动了政治学说的发展。
《世界近代史》第2章第1节17世纪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1、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背景。
——1、资本主义渗入农村:(1)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3)革命前的社会等级。
2、清教运动:第一,将资本主义工商业活动神圣化。
第二,主张按人民要求剥夺英王权力。
3、议会与国王的斗争:(1)批准“权利请愿书”及解散议会。
(2)“无议会时期”的统治。
(3)苏格兰人民起义及议会的重新召开2、简述平等派英国革命中的作用及其思想的影响。
作用:平等派(代表中下层人民利益)与独立派联合反对长老派,推动克伦威尔建立共和国,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
世界近现代史-思考题-总--201406
思考题(总)(世界近现代史-2014)(由本课程1-8章各章思考题按类别汇编而成)名词解释意大利文艺复兴基督教人文主义“九十五条论纲”绝对君主制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原工业化哥伦布十二月党人起义“1830年革命”英国第一次议会改革俾斯麦《宅地法》南方重建法西斯主义《四月提纲》第三次科技革命简答题概述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时代意义。
简述宗教改革的背景以及改革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简述近代早期商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概述近代早期全球初步相连时全球性交往的主要内容。
简述19世纪中期德意志地区走向统一的有利条件。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表现、后果及影响。
简述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简述欧洲地区社会福利制度形成及演变的历程,简要分析该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如何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的变化?简述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君主立宪国内政治长期稳定政府以行政手段推动了经济发展农业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农业革命为工业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充裕的农产品,也扩大了国内市场。
进行殖民扩张,确立了海上霸权,殖民掠夺促进了原始积累,也是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国内外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手工业生产提供更多的产品,由此推动了技术革新。
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使英国成为欧洲的科技中心之一,促进生产技术的改进。
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长,受工业生产已不能满足,提高劳动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影响:工业革命使得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使工业成为社会经济的先导,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工业化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英国成为了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全世界占有了工业垄断地位,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了优势地位,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社会阶级结构巨变,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形成;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论述题从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的角度概括近现代历史的主要特征。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名词解释1. 英国新贵族:新贵族是15-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15世纪英国发生了农业革命,传统贵族的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一些有眼光的贵族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牧业,使用雇佣劳动,有的兼营工商业,有的把土地出租给农业资本家,坐收资本主义地租。
这些贵族与资产阶级的经济上的利益日趋一致,他们与资产阶级结成联盟,共同反对封建主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政权,就代表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 克伦威尔:奥利弗·克伦威尔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
克伦威尔生于亨廷登,曾就读剑桥大学的雪梨苏塞克斯学院,信奉清教思想。
在1642年一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
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
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
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
克伦威尔为资产阶级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但由于阶级和个人的局限,他无法将革命进行到底。
3. 清教徒革命:清教徒革命又称为英国内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它是一场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起来的革命。
他对于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学家一般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4. 莫斯科公司:莫斯科公司是英国近代早期从规约公司发展而来的第一家股份公司,1553年,莫斯科公司成立,并从英国国王哪里取得特权许状,开始发展对俄贸易,开辟了新的商品需求市场,英俄两国各取所需。
莫斯科公司从英王那里获取了商路和俄国市场的垄断特权,以及部分商品的专卖特权,同时又拥有作为公司法人的独立自主权。
因此公司的未来发展并不是单单建立在特权基础之上的,特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司的利益,它成立的最早最具有代表性。
世界现代史复习思考题
世界现代史﹟填空、选择、名词解释、问答、材料分析、论述(如果有选择题10`没有选择题论述30`)第一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与当代世界历史的转折一、问答题:1、概述战后初期世界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经济: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②世界经济统一性的加强a、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经济的统一性趋势的增长。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特征。
b、布雷顿森林体系c、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关税与贸易协定③世界经济多样性的新局面a、社会主义国家经济b、发展中国家经济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④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a、工业优势b、国际金融中心c、最大债权国与商贸大国d、科技与人才优势2、联合国成立的背景、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1)背景:①1941年8月罗斯福和邱吉尔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组织的设想。
②1942年1月的《联合国家宣言》中,第一次使用了“联合国家”这一名称,这是“联合国”名称的缘起。
③1943年11月30日美苏英中四国代表共同签署的《四国关于普遍安全宣言》确立了联合国成立的方针,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
④1943年11月的德黑兰会议上美、英、苏三大国首脑专门讨论了未来的国际组织问题。
⑤1944年8月21日—10月7日,敦巴顿橡树会议上,规划出了联合国的蓝图,构筑了未来联合国的基本轮廓和框架。
⑥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上,就安理会表决程序和创始会员国问题达成了协议。
(2)组织机构联合国的主要机构:大会、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
(3)作用①联合国初期的作用:联合国成立初期,基本上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成为美苏两国进行角逐和政治交易的场所。
但也做过有益的工作。
②70年代以来的联合国的新作用:a、联合国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缓解国际冲突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b、联合国在促进经济即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进步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c、联合国有力的推动了战后非殖民地化的历史进程,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
世界现代史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名词解释1.“三国同盟”。
普法战争以后德国害怕法国崛起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冲突不断,于是在1879年10月7日,德奥缔结了秘密军事同盟条约。
后来德国拉拢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的意大利,三国于1882年5月20日缔结同盟条约。
【规定:如果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必须以全部军队予以支援;如果俄、奥之间发生战争,意大利将宣布中立;一旦德国遭到法、俄进攻,意大利则站在德国一边,参加战争】。
从此,三国同盟正式形成。
两个军事集团的对抗是导致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
在大战期间,凡是参加德、奥一方作战的便称为同盟国,成为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军事集团之一。
意大利因为同奥国有矛盾,所以在1915年退出同盟国而加入协约国作战。
2.“三国协约”。
是指英、法、俄三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907年结成的军事集团。
1893年法、俄缔结同盟,规定双方相互支持以防范三国同盟的进攻。
英国一直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但由于英德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德国的加紧扩充海军使英国倍感威胁,于是在1904年、1907年《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先后签订,三国协约正式形成。
三国协约的建立使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终于形成。
大战一触即发。
3.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检阅军事演习的澳皇储裴迪南夫妇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
这次事件使奥匈帝国在7月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4.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9日。
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
由一战爆发起,德军已成功地侵入比利时和法国东北。
但是在9月5日,法国第六军向进攻巴黎的德军反击,防止法国的首都被德军佔领。
德军在9月9日至13日的撤退实质上结束了德军的施里芬计划。
在这个战役中,法国军方使用了大约600辆出租车来运送6000名法军后备军到前线。
世界史思考题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导言”部分复习思考题一、概述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学界有不同观点:(一)资本主义发展和阶级斗争是主线这是苏联学者和过去我国学者所持之观点。
对此,斯大林的三大矛盾说是其典型概括。
刘综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1986版)认为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即认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他开始于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终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强调“现代化”为世界近代史主线罗荣渠和钱乘旦等学者认为如此。
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卷》认为世界近代史大约是1500—1900年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
它包含了纵向、横向两种基本趋势。
从前者看,它是世界从前工业社会逐步过渡到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同时也是世界从前资本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历史。
从后者看,它是世界作为整体逐步形成、发展的历史。
(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强调认识和研究世界的横向发展趋势,即世界作为整体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分析世界近代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首先,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其次,世界近代史是世界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的起始阶段,也是现代世界基本形成和现代社会基本特征初步显现的关键阶段。
从现代化的起源看,世界近代史是现代化的全面启动阶段。
其中,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运动为内容的近代文明的兴起,标志着传统社会的瓦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现代文明的滥觞在这里产生和发展。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
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答案版)世界近代史复习思考题介绍一、填空1.进入现代阶段的人类历史的一个总体发展规律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向全世界扩张,并在西欧走向垄断。
2、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原动力。
3.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向垄断的转变。
4.进入垄断阶段,资本出口取代商品出口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主要手段。
二、名词解释1.资本主义答:“资本主义”这个词并不是一个稳定的概念,在世界近代史的不同阶段,它的含义一直在发生变化:(1)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和一种生产、分配和交换制度,最早于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萌芽;地理大发现后,它在西欧迅速发展。
(2)资本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制度(社会形态),最早产生于17世纪初的荷兰;随后在英、法、美等国家取得胜利。
(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初形成于19世纪中叶。
我们现在惯于使用的“资本主义”多取第二种含义,指的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三、简短回答1、简述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资本主义兴起时期(16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时期(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向垄断过渡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近代史上存在的三大世界矛盾。
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逐渐形成了世界近代史的三大世界性的基本矛盾,这三大矛盾也构成了世纪近代史发展的线索,它们分别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荷兰革命一、填空1.世界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荷兰革命。
2、破坏圣像运动标志着尼德兰革命的爆发。
二、术语解释:1、“血腥敕令”答:1550年,西班牙总督在荷兰颁布了一项皇家法令,规定新教徒是“异教徒”。
如果他们被逮捕,他们将被处决,他们的财产将被没收。
窝藏和帮助异教徒是同样的罪行。
(0416)《世界当代史》复习思考题
(0416)《世界当代史》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1、按国家独立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印度尼西亚印度几内亚加纳B、印度印度尼西亚几内亚加纳C、印度尼西亚印度加纳几内亚D、印度印度尼西亚加纳几内亚2、___年被称为“非洲年”,在这一年中有__个非洲国家获得独立A、1960 17B、1960 18C、1961 17D、1961 183、1963.5.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元首、首脑及代表举行会议,通过了《非洲统一章程》,成立了“非统组织”,会议决定把___定为“非洲解放日”。
A、5.22B、5.23C、5.24D、5.254、南非在90年代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在1994年4月的大选中,____当选为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A、卡扎菲B、拉萨尔C、曼德拉D、穆沙拉夫5、英国殖民当局于___年通过了“蒙巴顿方案”,英属印度被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A、1946B、1947C、1948D、19496、20世纪90年代是世界向新格局过渡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世界走向多极化B、新旧矛盾并发,诸种力量竞相争夺新格局的主导权C、世界政治开始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D、和平与稳定仍是世界局势的主题,战争和动荡只是局部现象7、海湾战争正式打响的时间是A、1990.8.2B、1990.8.7C、1991.1.17D、1991.2.248、海湾战争的进攻方代号为A、沙漠风暴B、沙漠盾牌C、沙漠之狐D、沙漠军刀9、世界格局转换过程中第一场表现新格局特征的局部战争是A、阿富汗战争B、科索沃战争C、海湾战争D、两伊战争10、科索沃危机根源于A、强国争夺势力范围B、统治集团内部夺权C、政府与反政府武装间的冲突D、南斯拉夫的解体1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介入科索沃危机的时间是A、1998年初B、1998年底C、1999年初D、1999年底12、___年,第___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首次提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口号A、1962.1B、1963.1C、1964.2D、1966.213、___年代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期A、50---60B、50---70C、60—70D、70---8014、在美欧关系中,___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15、国际共运的内部矛盾最早表现于A、苏波矛盾B、苏匈矛盾C、苏南矛盾D、苏中矛盾16、以下不属于亚非会议发起国的是A、印度尼西亚B、缅甸C、锡兰D、越南17、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A、2000.1B、2000.12C、2001.1D、2001.1218、以下不属于1948年联合国大会规定的基本人权的是A、人生而有之的自由和平等B、人类个人的自由和精神的完整C、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D、经济权利和社会、文化权利二、多项选择1. 联合国分别于1952年、1960年通过了哪两个决议或宣言谴责殖民主义政策,认同民族自决原则A、《关于人民与民族的自决权》B、《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的宣言》C、《关于给予殖民地国家人民自决权的宣言》D、《关于亚非拉的非殖民化决议》2. 以下国家属于英联邦成员国的是A、印度尼西亚B、巴基斯坦C、阿尔及利亚D、加纳3、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有A、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二元性B、产业结构单一,市场化程度低C、贫困问题严重D、各国发展极不平衡4、按经济结构和现代化程度划分,发展中国家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B、对外投资和加工产品出口国C、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D、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5、以下属于新兴工业国家的是A、台湾B、巴西C、墨西哥D、新加坡6、发展中国家在取得独立后的发展模式有哪些A、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东亚模式”C、“西欧模式”D、“拉美模式”7、“东亚四小龙”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A、集权型政治启动现代化B、发展独立民族经济,采用“进口替代”发展战略C、抓住机遇,利用外向型发展战略D、以建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8、二战后,南北经济关系的不平等突出表现在A、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间的巨额剪刀差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资本流动不对称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及利用上极不平衡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上极不公平9、亚非会议所倡导的“万隆精神”包括A、反对殖民主义B、争取民族独立C、维护世界和平D、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和合作10、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有A、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B、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和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势力C、任何一方都不应首先使用核武器D、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1、“里根主义”全球战略构想包括A、发展高新技术重振美国经济军事实力B、同苏联展开全方位争霸斗争C、以同三世界国家打“低烈度战争”将苏联排挤出去D、利用中苏矛盾,使美、中、苏战略三角作有利于美国的倾斜12、以下属于戈尔巴乔夫“新思维”观的是A、维护世界和平B、全人类利益优先C、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D、从多样性中寻求各国利益的均衡13、1998年有哪些原华约集团国家加入到北约组织A、波兰B、匈牙利C、乌克兰D、捷克14、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问题”中国际政治领域以什么为主题A、战争与和平B、霸权与均势C、合作与斗争D、稳定与发展15、当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在发展领域中的重大问题主要表现在A、发展的自然性结构失衡问题B、发展的社会性结构失衡问题C、自然性结构失衡和社会性结构失衡的双重效应问题D、发展的持续性结构失衡问题16、冷战结束后,中国面临的新的挑战是什么A、西方国家推广自己的经济社会模式和价值观念冲击社会主义事业B、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阻碍中国统一大业的完成C、技术革命正推动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D、亚太地区的形势目前虽相对稳定,但潜伏着不少不稳定因素17、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有A、二战及战后动荡的国家局势B、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C、世界一体化趋势增强D、世界现代化的新进展18、当代世界的三大政治文化类型是A、民主主义文化B、民族主义文化C、资本主义文化D、社会主义文化19、当代和平思想的内容包括A、反对核竞赛B、消灭核武器C、主张裁军D、用对话和合作代替对抗20、凯恩斯主义的内容有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生活B、实行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C、极力缩紧政府开支D、一定程度抑制垄断资本的过度行为21、20世纪的历史运动创造了哪些有利于“全球化”的基本历史条件?A、科学技术不断取得革命性突破,并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B、世界体系经历裂变和重组,向全球统一的世界市场过渡C、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以及在此基础上现代民族国家普遍建立D、在一个区域内启动了现代化的世界进程22、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历史所表现的中心内容是什么?A、启动区域性现代化进程B、全球性现代化进程的展开C、世界体系的重构D、科技的发展23、世界当代史的基本线索有哪些?A、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的演变B、科学、技术革命与世界经济(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发展C、苏联(及东欧)发展模式的变革,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D、当代世界的思想文化思潮以及中国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和作用24、“布雷顿森林协定”包括:A、《国际经济发展协定》B、《国际货币基金协定》C、《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D、《国际合作协定》25、资本主义体系的重组体现在哪几个方面?A、美国登上霸主地位B、西欧实力衰退C、日本处于被占领和半占领状态D、苏联成为世界大国26、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A、解除日本武装,惩办日本战犯B、进行政治整肃,实行教育和社会民主改革C、修改日本宪法D、解散财阀,实行农地改革27、科学技术革命的整体过程包括:A、科学革命B、技术革命C、产品革命D、产业革命28、构成20世纪以来科学革命的主要景观的是:A、物理学的变革B、生命科学的变革C、系统科学的创立D、高等数学的变革29、推动技术革命的社会因素有:A、社会的需要特别是军事的需要B、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C、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D、国家宏观调控30、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为新技术革命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内容包括:A、信息技术B、生物工程技术C、新能源技术D、海洋技术31、战后技术革命的基本特点有:A、新技术的突破速度明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间大大缩短B、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往往是“连锁反应”,形成技术的“群体革命”C、战后科技发展中,多种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科学技术日趋综合化和整体化D、技术发展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空前加强,高新技术的地位日渐突出32、战后技术革命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体现在:A、促进生产力诸要素及生产内在结构发生变革B、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C、使科学技术开始转化为生产力D、使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33、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取决于:A、经济部门的变化B、人们需求的变化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科技进步34、战后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提高世界的整体劳动生产率,促进世界性的产业结构的调整B、引起新的国际分工,使经济全球化趋势开始C、使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使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趋加剧35、战后技术革命对文化的影响有:A、使文化的冲突甚于文化的融合B、使文化的内容发生变化C、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D、推动文化的融合36、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总态势为:A、美国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经济发展重心向西部和南部转移C、现代跨国公司兴起D、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37、欧洲共同体是哪些机构的统称?A、煤钢共同体B、原子能共同体C、经济共同体D、石油共同体38、1973年1月1日哪些国家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使欧洲共同体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扩大?A、挪威B、英国C、丹麦D、爱尔兰39、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A、战后初期的民主改革B、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C、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外向型经济D、在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40、里根政府“经济复兴计划”的基本原则是:A、减税B、减规C、减开支D、节制通货流量41、“撒切尔主义”经济政策的核心是:A、扩大财政赤字B、减少税收C、控制货币供应量D、压缩政府的公共开支42、20世纪进入90年代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哪些新现象?A、世界经济的网络化B、世界经济的数字化C、以网络化、数字化为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D、世界经济形式的多样化43、哪两件事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A、苏共“十九大”B、苏共“二十大”C、平反冤案D、“秘密报告”44、苏联解体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有:A、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即苏联模式的实践B、它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C、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D、使社会主义不再存在45、“休克疗法”的主要措施有:A、实行“价格自由化”B、实行“经济自由化”C、实行国有资产的“私有化”D、实行“财政缩减化”46、战后历届美国政府的国内施政纲领有:A、“公平施政”纲领B、“新政”政策C、“中间道路”D、“新边疆”和“伟大的社会”47、战后西欧经济复兴的特点有:A、西欧战后的重建起步较慢B、马歇尔计划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西欧各国战后实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起了重要作用D、各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复兴48、19世纪末物理学领域取得的三大发现是:A、原子的发现B、X射线的发现C、放射性现象的发现D、电子的发现49、系统科学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系统论B、信息论C、控制论D、相对论50、信息技术包括哪些方面?A、微电子技术B、计算机技术C、通信技术D、生物技术51、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哪几个方面?A、基因工程B、遗传工程C、酶工程D、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52、新能源技术主要有:A、核能技术B、太阳能技术C、石油技术D、地热能技术53、战后技术革命使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A、白领工人阶层逐步扩大B、教师队伍不断壮大C、发达国家的失业状况更为复杂D、蓝领工人比例上升54、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有:A、使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B、使日本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C、日本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D、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55、从1973年开始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具有的明显特征有:A、在危机中西方各国的生产下降幅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B、股市跌幅大,企业破产严重,失业人数创战后最高纪录C、使绝大部分西方国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逆差,使国际贸易状况恶化D、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滞胀”56、70年代欧共体内各成员国所实行的非关税壁垒有哪些形式?A、繁琐的手续及与边界相联系的控制B、政府在采购市场上的保护主义C、千差万别的技术管理规则与标准D、商业活动的跨边界障碍57、弗里德曼的基本经济学观点是:A、提倡“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和控制B、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用稳定货币供给的增长率来稳定物价和保证繁荣C、主张由市场进行自发调整D、主张自由效率,反对福利国家政策58、20世纪90年代认为美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的理由是:A、高新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B、美国政府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减规”政策和货币政策C、国际环境良好,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D、美国企业活力的增强和服务业的兴盛三、判断题1、所谓雅尔塔体制,就是美、苏、英三国(主要是美、苏两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而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
世界当代史第一单元复习思考题
第一单元雅尔塔体系与冷战的开始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影响(1)雅尔塔体系的内容:二战结束前夕,美、苏等国在一系列国际会议上通过一系列决议与条约,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各自势力范围的协议,最终所确立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的具体内容:①重新确定了战后欧亚地区的国家版图②划分大国的势力范围③宣布对法西斯战败国的殖民地和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④建立联合国等国际组织⑤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2)雅尔塔体系的影响:A积极影响:①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②主张国际普遍和平与安全的原则,以及在此原则基础上建立的联合国组织,对于巩固战后世界和平,发展国际合作起了积极作用③提倡和平、民主的原则,促进了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和民主化潮流的高涨B消极影响:①是美、苏等国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做出的重新安排,是大国间相互妥协的产物,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②造成了某些国家的分裂,日后出现许多边界、领土纠纷问题③加深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不利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形成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使国际局势趋于紧张,人类始终面临战争威胁2、联合国(成立过程、作用)(1)联合国成立过程:①提出构想:A、1941年8月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提出要建立一个“广泛而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B、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②联合国的雏形:1944年8月21日-10月7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为联合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③联合国的正式成立:A、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B、6月26日,51个国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宪章》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标志联合国正式建立,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
(2)联合国的作用:①积极调停大国冲突,防止发生全球性战争②推进世界非殖民化进程,维护人权③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④是制定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主要机构⑤致力于文明间对话,强调通过文明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和尊重,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局限性(1)作用:战后相当长时期对国际金融与贸易的恢复和发展,对整个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有序发展、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加速化起了决定性作用(2)局限性:①是美国和西方国家所控制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缺乏代表权和发言权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一直为美国所控制③基金贷款的范围有限,主要给了欧洲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斗争激烈4、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丘吉尔应杜鲁门的邀请,在杜鲁门的家乡一一密苏里州的富尔敦发表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即铁幕演说。
世界当代史思考题
世界当代史思考题导言名词解释:经济全球化论述题:论述二战后全球化的发展情况,及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和主要表现。
第一章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历史的转折名词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雅尔塔体系; 联合国论述题:1.什么是当代世界经济三大支柱?试叙述它们的宗旨和主要作用。
2.比较雅尔塔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第二章战后初期国际关系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名词解释:1946年巴黎和会;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冷战;遏制战略;凯南长电;“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北约”;东南亚条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莫洛托夫计划;华沙条约组织;经互会;九国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第一次柏林危机;简答题:1.简述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战略目标与对外政策方针。
2.马歇尔计划的客观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 简述美国冷战政策出笼后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主要措施。
4.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后果如何?5.朝鲜为什么分裂?论述题:2.分析冷战的起因。
2.概述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背景和意义。
3.什么是“杜鲁门主义”、试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和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章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名词解释:“列宁格勒案件”;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匈牙利事件”;“布拉格之春”第四章战后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名词解释:“旧金山体制”;“日本国宪法”;“社会市场经济”;“三环外交”;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公平施政;麦卡锡主义;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论述题:1.简评英国艾德礼政府的福利国家政策。
2.战后日本民主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及其主要原因。
4.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国内政策及其影响。
第五章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形成名词解释:《蒙巴顿方案》;克什米尔问题;四次中东战争;“非洲年”第六章两大阵营的分化与第三世界的崛起名词解释:舒曼计划;“哥本哈根报告”;“新东方政策”;亚非会议;万隆精神;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柏林墙论述题:1.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西欧走向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影响。
世界当代史(笔记及课后思考题)
世界当代史(笔记及课后思考题)世界当代史注:(C:世纪 S:年代)第⼀章第⼆次世界⼤战与当代世界的历史巨变第⼀节世界经济的变化⼀、世界经济统⼀性(起源于“第⼀次⼯业⾰命”)的加强1.布雷顿森林体系(1)背景:两次世界⼤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美元区、英镑区、法郎区——贸易保护主义、汇率不稳定)。
30S,世界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
以美元为⽀柱,有利于美国。
战前:⾦本位制:围绕黄⾦价格上下波动。
⾦汇兑本位:以黄⾦为⽀柱。
原因:各国⽴法(2)内容:a成⽴两⼤国际⾦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组织和世界银⾏b美元与黄⾦挂钩(35美元=⼀盎司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浮动保持在1%内)(3)实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建⽴⼀种以美元为中⼼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国的收益:美元被推上⼀个相对的⾼度,不⽤担⼼其贬值,美国可长期保持财政⾚字。
美国因此处于世界银⾏家的地位上,对外投资处在世界⾦融体系的主导地位,从“外围国家”获取资本流动收益。
(4)作⽤:a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融领域的混乱局⾯,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b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了世界贸易。
c国际货币基⾦组织和世界银⾏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定的积极作⽤。
d有助于⽣产和资本国际化,因汇率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国际资本流动中引发的汇率风险有利于国际资本的输⼊和输出。
(5)局限: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依赖性太⼤。
2.关税贸易总协定(1)背景:20实际30年代—40年代,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
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是:国际贸易相互限制。
⼆战后,各国的⾸要任务是:成⽴国际贸易组织。
1947年,由美国倡导在⽇内⽡签字,1948年1⽉1⽇⽣效。
性质:⾮正式组织,属于国际性的多边协定。
(2)宗旨:扩⼤世界资源的充分利⽤,以及发展商品经济。
美国的⽬的:秉承美国“门户开放”原则,承认最惠国的普遍性和消除贸易壁垒的必要性,消除国际商业上的差别对待。
世界当代史第二单元复习思考题
思考题:1、战后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①1946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第四个五年计划。
②1950年4月,苏联宣布提前完成“四·五年计划”。
③到1950年,工业增长速度达23%,工业总产值比1940年增加73%。
④1950年,粮食产量仅为8120万吨,比1940年少1440万吨,比计划指标少4580万吨。
(1950年中国粮食产量为1.3亿吨,2023年约1万亿斤)⑤1950年全国合并小集体农庄,苏联农业又回到30年代的轨道上。
⑥工农业发展的比例失调严重,农业发展缓慢。
⑦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432公斤,低于1913年540公斤的水平。
2、战后苏联政治和社会状况(1)党内生活不正常,个人崇拜愈演愈烈。
(2)意识形态领域展开批判运动①1946年8月,作家左琴科和著名女诗人阿赫玛托娃被批判②批判《列宁格勒》和《星》两本杂志。
③1946年8月14日,联共(布)中央通过《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的决议。
(3)政治案件不断①“列宁格勒案件”(30年代苏反运动后的一大错案)②“犹太人阴谋集团”案件③“医生案件”3、越南的独立和抗法战争①1945年8月15日,“八月革命”②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宣读《独立宣言》,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③1946年2月,国民政府和法国签订《中法协定》,法军接替中国军队的防务④奠边府战役,1954年3月13日一5月7日4、古巴革命①1952年3月,巴蒂斯塔在美国支持下夺取政权②1953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革命者攻打蒙卡达兵营③七·二六运动”④1956年11月25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革命队伍返回古巴⑤1959年1月1日,起义军进入首都⑥1959年1月3日,成立临时革命政府。
世界近代史部分名词解释及思考题 (参考答案)
世界近代史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地理大发现——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
15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和对贵金属的渴求,在宗教狂热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西欧一些探险家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
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价格革命——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
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推动了英国圈地运动和中欧农奴制再版,使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3、商业革命——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
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
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
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
因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力图恢复希腊、罗马典文化,使之“复活”、“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
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传播到英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
世界现代史复习思考题
世界现代史复习思考题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试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动因以及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
2、二月革命后俄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意义。
3、列宁“四月提纲”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4、试论俄共(布)在二月革命后确定革命和平发展方针的依据和意义,为什么说革命暴力在十月革命中取得了光辉的胜利?5、简述十月革命胜利初期,苏俄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等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6、试论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原因和意义。
7、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性质,并予评价。
8、试论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如何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历史新时代?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结合巴黎和会,综述战胜国列强各自的战略地位和称霸计划。
2、试述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结果。
3、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内在矛盾以及对一次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4、试析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改善关系的历史前提和动因。
5、试论热那亚会议和拉巴洛条约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德国十一月革命的性质和经验教训。
2、1919年匈牙利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3、试将俄国十月革命与德国、匈牙利革命相比较,阐明其成功和失败的主要原因及经验教训。
4、1922年法西斯政权首先在意大利建立的原因。
5、日本米骚动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6、1923年德国革命运动重新高涨及失败的原因。
7、共产国际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历史地位。
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综述一次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历史背景。
2、略论两次大战之间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3、简述印度第一次和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过程和失败的原因。
4、如何评价甘地和甘地主义?5、简述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进程、性质及其意义。
6、如何评价凯末尔主义?7、简述朝鲜“三·一”起义的原因、性质和意义。
8、简述埃及独立运动的经过及其意义。
9、简述里夫人民反对西班牙、法国殖民统治的经过和意义。
10、综述一次大战后拉丁美洲反美斗争主要事实。
世界近代史思考题_(参考答案)
二、问答题1、试述地理大发现的世界影响首先,新航路的开辟,美洲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的实现,结束了新旧大陆互相隔绝的封闭状态,使各大洲连为一体,推动了世界整体化进程。
其次,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亚洲、非洲和美洲开始沦为西欧各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步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亚、非、美洲各国的独立发展进程被打断,陷入了贫困和落后的深渊。
再次,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的开始,引起世界贸易的重大变化,引起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最后,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
“价格革命”使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以及与市场有联系的贵族牟取了暴利,积累了巨额资本,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2、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1500年左右完成的地理大发现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及技术准备。
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即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对黄金的渴求。
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使西欧迫切希望加强东西方贸易,为工业品寻找新的市场。
而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三条通道都以东部地中海为中心。
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商路被阻断。
因此西方商人和贵族为了发展同东方的直接贸易,迫切需要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直达东方的航路。
同时随着流通中所需货币量急剧增加,黄金作为货币的职能日益突出,成为最贵重的交换手段,占有黄金就意味着占有一切。
《马可波罗行记》对中国、印度等地的夸张描述,使西欧贵族、商人、航海家把东方看成遍地黄金,到东方实现黄金梦是促进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原因。
第二,传播基督教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
基督教以博爱人类为教旨,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充满着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
中世纪发动的十字军东侵,即是以武力扩张基督教信仰的反映。
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家们从事海上冒险活动的动机之一,便存宏扬基督教于海外诸国之想。
第三,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世界当代史 各章复习思考题
世界当代史各章复习思考题世界当代史--各章复习思考题世界当代史篇章回顾与反思第一章两个对立阵营的战后世界1、概述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2、试析杜鲁门主义。
3.分析“柏林危机”的历史背景和后果。
4.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战略分析。
5.战后早期苏联外交的例子。
第二章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1.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和发展的原因。
2.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恢复和发展1.本文总结了二战后美国经济变化的要点。
2.本文简要介绍了二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
3.麦卡锡主义的繁荣。
4、简评工党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
5、评价“三环外交”的提出及其后的变化。
6.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和第四共和国宪法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这些差异于法国政局有何关系?7.联邦德国经济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其改革的内容和意正义呢?9、试述战后日本工农运动发生的条件、规模及转向低潮的原因。
10、旧金山体制的内容及其实质如何?11.简要列举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现象。
第四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简述南斯拉夫率先实行改革的历史条件及主要内容1、从斯大林逝世前苏联社会的基本概况简析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2、简析赫鲁晓夫实行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地位。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
4.试着比较和分析1956年波兰、1968年匈牙利和布拉格发生的事件春”的异同及经验教训。
第五章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1、二次大战后初期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是什么?2、比较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独立的特点。
3、简述以色列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4.试着描述阿尔及利亚民族战争和埃及“七月革命”的历程和胜利原因。
5.回顾越南的抗美战争和救国运动及其原因。
6、简述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及发展过程。
7.分析了埃及苏伊士运河民族化斗争胜利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8.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如何成立的?为什么阿拉伯人在第一或第三世界中东战争中遭到失败?9.分析1959年前后古巴革命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当代史》各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两大阵营对立的战后世界
1、概述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2、试析杜鲁门主义。
3、分析“柏林危机”的历史背景和后果。
4、试析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战略。
5、举例说明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战略。
第二章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1、简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发展的动因。
2、试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变化的要点。
2、简述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
3、试析麦卡锡主义的兴盛。
4、简评工党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
5、评价“三环外交”的提出及其后的变化。
6、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同第四共和宪法有何主要区别?这些区别
于法国政局有何关系?
7、联邦德国经济崛起有哪些主要原因?
8、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其改革的内容和意
义如何?
9、试述战后日本工农运动发生的条件、规模及转向低潮的原因。
10、旧金山体制的内容及其实质如何?
11、简列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现象。
第四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简述南斯拉夫率先实行改革的历史条件及
其主要内容
1、从斯大林逝世前苏联社会的基本概况简析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2、简析赫鲁晓夫实行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地位。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
4、试比较分析1956年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布拉格之
春”的异同及经验教训。
第五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1、二次大战后初期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是什么?
2、比较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独立的特点。
3、简述以色列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4、试述阿尔及利亚民族战争和埃及“七月革命”的经过和胜利原因。
5、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及其原因述评。
6、简述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及发展过程。
7、分析埃及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斗争胜利的历史条件及其意义。
8、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是怎样成立的?阿拉伯人为什么在第一、三次
中东战争中遭到失败?
9、分析1959年前后古巴革命的性质。
10、略述亚非会议召开的时代背景、经过和意义。
第六章世界战略格局多元化趋势
1、试述欧洲共同体产生的背景和历程。
共同体成立以后,西欧一体
化主义有哪些进展?西欧一体化对国际局势有
何影响?
2、评价勃兰特“新东方政策”。
3、评价戴高乐的独立外交政策。
4、英美特殊关系终结的原因及影响。
5、日美经济摩擦的原因及其演变。
6、美元霸权地位丧失的原因及表现。
7、简述第三世界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经过。
8、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是怎样实现的?
9、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概况及其主要经验如何?
10、尼克松主义浅评。
11、70年代,苏联如何形成全球战略性攻势?
第七章七十年代以来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1974——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有何特点?
2、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滞胀”及其产生
的原因。
3、分析70年代末、8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的趋向。
4、简述“里根经济学”的要点及其效果。
5、简述“撒切尔主义”的要点及其效果。
5、简述密特朗社会党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
7、7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
8、评价意大利70年代政局的特点和“历史性和解”。
9、70年代以来,日本是怎样调整产业结构、渡过严重经济危机、实
现经济的稳步增长的?
10、日本外交政策变化与其经济实力增长的关系如何?
第八章苏联东欧国家及南斯拉夫的改革和剧变
1、试析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结果。
2、试比较分析南斯拉夫、匈牙利和波兰改革的异同点及经验教训。
第九章第三世界在斗争中发展
1、试述埃以和平条约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石油输出国组织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成立的?其历史作用如
何?
3、简述阿富汗抗苏民族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4、简述柬埔寨反对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斗争。
5、简论津巴布韦独立斗争的特点。
6、试述南非种族歧视制度的内容及其后果。
7、简述智利阿连德政府的改革内容及其失败原因。
8、简述拉美国家争取200海里领海权的经过及其意义。
9、分析1977年巴拿马运河条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10、分析孔塔多拉集团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第十章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终结
1、试分析“里根主义”的实质及其背景。
2、苏联对外政策重大变化的原因何在?
3、试述雅尔塔体制的瓦解过程。
4、雅尔塔体制的瓦解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