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模板】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泛的教育知识的高级教育人才,适应教育与发展的需要;2.培养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3.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育人才,适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4.培养具有高尚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道德操守的教育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内容和要求1.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需修读并通过一定的学分要求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领域的基础课程。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专业课程:学生需修读特定领域的专业课程,包括教育管理、教育评价、教育技术、学校领导与管理等。
学生应通过各门课程的考核,掌握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3.论文或实践报告:学生需独立完成一定难度和水平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学生应选择与自己专业方向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或实践,并撰写完整的论文或实践报告。
4.实践教学:学生需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5.论文答辩:学生需参加学位论文答辩,经专家评审通过方可获得学位。
三、学制和学分要求1.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若学生需要延长学制,需经过导师和学院的审核批准。
2.学分要求:学生需修满一定的学分要求,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等。
学分要求根据具体条件而定,需通过学院相关部门的审核。
四、选拔和评价1.选拔要求:招生委员会将根据学生的学历、成绩、英语水平和面试表现等综合素质,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择优录取。
2.学业评价:学校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论文或实践报告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进行学业评价,鼓励学生在学术上有所突破。
3.研究生奖励与处分:学校设立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在学业上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相应的奖励。
同时,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和违反学校纪律行为,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培养方案 .doc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能从事中小学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管理人员,具有持续发展的潜力。
基本规格要求如下:(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能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热爱教育管理事业,勇于改革和开拓,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二)掌握比较宽厚的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基本技术和方法,熟悉教育管理国内外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学会使用一门外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教育管理方向的外文资料。
(四)有较强的实际教育管理工作能力,包括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及应变的能力,组织教学科研的能力和领导能力。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招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且有3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二)入学考试1.入学考试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基础教育部分)。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二)教育硕士的培养由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撰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教育硕士必须修完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同时撰写学位论文和完成答辩。
(三)教育硕士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其中基础教育一线的导师1人),同时成立该方向导师组,利用导师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在大学里完成,实践教学在实践导师所在中小学里完成。
“教育管理研究专题”由学生提出具体选题并与导师研究确定。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一年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38学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管理)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的现代教育理论或教育管理的基础理论;能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教育管理时间中存在的问题;善于总结教育教学一2教育管理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 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3学分教育学原理 60学时 3学分教育心理学 60学时 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 60学时 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60学时 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教育管理学 60学时 3 学分教育统计与测量 60学时 3 学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 60学时 3 学分管理心理学 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教育法学 40学时 2 学分教育评价 40学时 2 学分教育经济学 40学时 2 学分德育理论与实践 40学时 2 学分青少年心理学 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 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 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研究生培养方案模版、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附件××学科(或××专业××领域)学术(或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学科或专业代码)【黑体,小三】(研究方向:××××)(注:按研究方向制定方案的工程类硕士须注明)一、学科简介【黑体,小四】简单介绍本学科的发展历史,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特色,师资队伍、科研成果等情况。
(500字左右)二、培养目标【黑体,小四】总体要求(……)具体要求如下:1.……2.……3.…………【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三、研究方向【黑体,小四】(研究方向原则上按原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方向不宜过多、过细。
)1.……2.……3.…………【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四、学制与学分【黑体,小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5年。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
课程学习时间理工科类为半年,人文社科类为一年半(每学期至少三门专业课),社会工作专业为一年。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最低修满26学分(理工科类硕士研究生限定26学分;人文社科类硕士研究生最低26学分,最高32学分);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限定32学分;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分要求应按国家相关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要求执行。
五、培养方式【黑体,小四】各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确定。
【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六、课程学习【黑体,小四】1.课程设置一般研究生完成16学时的理论课程学习量,考试合格可获得1学分。
(具体的课程设置信息可以表格形式呈现,见下表)2. 个人学习计划(明确提交的时间及具体要求)3.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各学科专业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确定)【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七、学位论文【黑体,小四】(培养方案应对学位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个人研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考核、学术成果、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等环节和要求做出具体规定)【宋体,五号,1.2倍行间距】八、必修环节【黑体,小四】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学术活动、学术报告。
学科教学(化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学科教学(化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年修订)专业代码:045106一、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中学化学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化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教育实践研究。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英语(2学分)2.政治理论(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3.教育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2学分)1.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2学分)2.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3.化学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4.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研究(2学分)5. 化学课例研究(2学分)6.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专业理论知识类课程(1)化学发展史(2学分)(2)化学学习论(2学分)2.教学专业技能类课程(1)化学试题研究(2学分)(2)化学教育发展前沿专题(1学分)3.教育教学管理类课程(1)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2)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3)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四)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教育实践研究应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践案例研究:研究自身教学或管理实践,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观察反思:进行课堂观察或教育活动观察,完成至少10个详细的教育观察报告,并附相应的完整观察视频。
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
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引言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为满足在职人员进一步提升学历、增强专业能力和拓宽职业发展路径需求而设计的教育方案。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1. 培养目标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并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该方案,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个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培养时长和学分要求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时长通常为2-3年,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学分方可毕业。
具体的培养时长和学分要求应根据不同学校和专业的政策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学生需要修满一定数量的课程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才能获得硕士学位。
3. 课程设置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灵活多样,旨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
通常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方法论,如《工程数学》,《统计学原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则提供专业领域的深入知识和技能培养,如《软件工程导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选修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相关的课程,如《项目管理实践》,《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
4. 实践环节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实践环节,如实习、课程设计项目、科研项目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参与,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学位论文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培养期间撰写和答辩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一项研究性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思维。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研究课题,进行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等工作,并撰写论文。
最后,学生需要参加论文答辩,通过答辩才能获得学位。
6. 毕业要求非全日制硕士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培养期满后完成所有课程学分和学位论文要求,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符合相关学校和专业的毕业要求。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前教育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前教育045118)一、培养目标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或职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幼儿园教师和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是:(一)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掌握系统的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与动态。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幼儿园教育教研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学前教育实际问题。
(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独立从事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研究,理论结合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具有使用一门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能够熟练阅读本领域的外文文献。
二、学制及学习年限非全日制,脱产与在职攻读相结合,学制3年。
三、培养方式与方法(一)采取脱产和在职攻读的培养方式,通过导师指导下的集中学习和分散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二)采用“双导师+助理导师”制:即每名研究生由1名校内导师和1名校外行业导师及校内助理导师组成的导师组共同指导。
1.校内导师及助理导师负责指导研究生在学期间发展规划设计、理论课程的互动探究式学习;校内外导师组共同指导研究生实践性课程的开展,确保实践项目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与应用价值,实践性课程主要通过在研究生培养基地园或研究生所在单位以研究性学习形式进行。
2.在培养过程中,导师组重在引导,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个性化发展。
(三)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在幼儿园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培养方案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为:1.热爱祖国,拥护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
4.具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5.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其中报考教育管理专业领域者需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三、领域(方向)教育管理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其中在校集中学习课程和撰写论文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个月。
五、课程设置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为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前两类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下表:非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管理)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六、培养方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采取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注重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学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
七、实践教学的实施本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以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为主。
实践教学主要培养研究生在实际工作遇到的具体问题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知识和相关素养来展开。
并以此来推动研究生调查和研究工作的展开。
教育实践研究应结合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可重点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硕士培养方案范文
硕士培养方案范文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硕士研究生为目标,通过提供广泛的学术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熟悉研究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各种领域进行独立研究并产生原创性成果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1.综合课程学习:学生需完成一定数量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广泛的专业知识。
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拓宽自己的学识领域。
2.科研实践:学生在研究生期间需要参与一定的科研项目,包括独立开展科研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学生将通过实践,学会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工具,提高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3.学术交流与发表:学生将被要求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并积极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将帮助学生扩大学术视野、增强学术交流能力,并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4.实习实训: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将有机会参与实习实训活动,通过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三、培养内容1.专业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导论课程。
基础理论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学科的基础知识体系,专业导论课程则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
2.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学生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的设置将广泛涵盖相关学科领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并提供专业技能培养的机会。
3.学术研究:学生将通过科研训练,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将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的科研工作,完成学术论文的撰写和发表。
4.实践活动: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实习实训活动,从而拓宽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实践活动包括参观企业、参与科研项目、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等。
四、考核评价。
研究生培养计划表【模板】
学号:
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姓名:
专业:
研究方向:
类别:□学术型硕士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
□博士
导师:
导师职称:
院系:
入学年月:
年月日制订
注意事项
1、研究生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依据,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
《**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及本专业培养方案有关要求严格、慎重地加以制订。
2、培养计划中研究生所获学分数必须满足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
3、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取得2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16学分;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取得29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25学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至少取得32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24学分。
4、补修课程:以同等学力或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除完成培养计划中规定
的课程外,还必须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要课程并参加考试,补修课程的成绩记入学籍卡,并注明为“补修本科课程”,但不记学分;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录取的博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并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记入学籍卡,但不记学分。
5、培养计划应在研究生入学后一个月内完成。
表中所列各项请在导师的
指导下逐一填写,经由导师签字、学院主管领导审核签字。
6、培养计划要求用A4纸打印,一份原件由学院教务秘书收齐后交研究生
院培养科备案,复印件由院研究生教务秘书、导师、研究生各留存一份。
**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研究生姓名学号专业研究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2019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位类别、学制、学习方式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451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
专业领域代码:专业领域名称:
学制:3年学习方式:非全日制
二、专业领域介绍:
(针对各专业领域带头人及梯队人员情况、专业领域研究的特色优势、近五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目前在研的课题项目等编写,字数不多于800字)
三、培养目标
(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400字)
四、培养方式
(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字)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学员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6个月。
1.主要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期间进行授课和指导论文。
第一、二学年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学员所在单位进行;教育实践研究应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学员实践活动结束后,须提交相关的教学教研报告。
2.第二学年下学期除安排一定选修课外,还应开展学位论文工作,作论文开题报告,第三学年上学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
学位论文答辩在第三学年下学期进行,期终完成学位授予工作。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员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学员修满规定学分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学位论文选题以研究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应具有开拓性。
在撰写论文期间,学员应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校接受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
3.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五、课程设置与要求
课程应修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其中,基础学位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2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6学分;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
教育实践研究要求1.实践案例研究(2学分);2. 教育观察反思(2学分);3. 教学专题研究(2学分)。
另外,须完成其他环节:学位论文开题报告(2学分)、学位论文中期报告(2学分)。
总学分上限不超过40个学分。
具体参见广州大学非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六、课程教学大纲
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七、实践学习规划
(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字)
教育实践研究结合学员所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践,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重点安排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实践案例研究:研究自身教学或管理实践,撰写案例研究报告。
2.教育观察反思:进行课堂观察或教育活动观察,完成至少10个详细的教育观察报告,并附相应的完整观察视频。
3.教学专题研究:针对本学科、本岗位的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形成5000字的研究报告。
八、学位论文
(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字)
九、答辩与学位授予
(参考国家教育部有关要求,结合本专业特点填写,约300字)
十、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仅要求本学科领域的参考书目,不少于20本)
参考格式
1.《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研究》,杨颖秀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专业领域负责人确认(签字): 2019年5月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意见:
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审核通过该培养方案。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2019年5月
主管院长签字:2019年5月
(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