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期末复习知识点
(完整版)计算机基础复习要点

试题组成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要点1.1 计算机概述1.1.1 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了解各代计算机特点。
1.1.2 个人计算机的发展,一般了解。
1.1.3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一般了解。
1.1.4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知道计算机特点,速度快,精度高,存储功能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自动运行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一般了解。
1.1.6 计算机的分类,一般了解。
1.1.7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知道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1.2 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1.2.1 数字化信息编码的概念,一般了解。
1.2.2 数的进制,知道二进制数。
1.2.3 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掌握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1.2.4 数据存储单位,知道数据存储单位。
1.2.5 英文字符编码,知道英文字符编码。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3.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硬件组成,掌握计算机系统的5个基本硬件组成部分。
1.3.2 系统软件,了解系统软件,包含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
1.3.3 应用软件,了解应用软件,包含通用、专用和定制应用软件。
1.4 多媒体技术简介1.4.1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一般了解。
1.4.2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一般了解。
1.4.3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一般了解。
1.4.4 音频信息,一般了解,知道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
1.4.5 图形与图像,一般了解,知道常见的图形图像文件格式。
1.4.6 视频信息,一般了解,知道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
1.4.7 计算机动画,一般了解,知道常见的动画文件格式。
1.5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1.5.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一般了解。
1.5.2 病毒的产生,由于恶作剧、报复心理、版权保护、特殊目的或产生于游戏中。
1.5.3 病毒的特性,知道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和触发性。
1.5.4 病毒的分类,一般了解。
1.5.5 病毒发作症状,一般了解。
1.5.6 病毒的预防、检测和清除,一般了解。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内容第一章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特点3.计算机的应用4.电子计算机的基本运算5.电子计算机中的数制6.数据的存储单位7.字符编码8.存储程序原理的基本思想9.硬件系统组成、硬件、裸机的概念10.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11.存储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12.输入设备、键盘布局、各键的功能、指法13.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14.总线15.软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的概念、程序的概念16.系统软件及其分类17.应用软件及其分类18.计算机语言、高级语言的翻译程序工作方式19.网络的概念及其功能20.网络的分类、拓扑结构、传输介质21.主要的局域网类型、局域网的硬件组成、局域网的软件系统22.Internet的相关概念23.网络浏览器及其操作24.电子邮件相关概念、特点、地址、服务器、撰写与发送、接收与回复、转发25.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分类、传染途径、预防、消除26.防火墙与木马第二章1.Windows XP任务栏和开始菜单2.桌面基本操作3.窗口与对话框基本操作4.菜单的操作5.剪贴板6.磁盘操作7.文件的命名8.文件或文件夹的选定9.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复制10.文件或文件夹的删除11.资源管理器和“我的电脑”窗口12.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13.控制面板14.输入法第三章1.特殊符号和日期时间录入2.查找和替换(高级)3.文本编辑(复制、移动)4.字体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字间距、下划线、着重号等)5.边框(应用范围)、底纹6.段落格式设置7.项目符号和编号8.页眉页脚9.页面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文档网格)10.分栏11.首字下沉12.插入分隔符13.图文混排(填充色设置、线条设置、大小、亮度和对比度、版式、阴影和三维)14.图形综合处理(组合、分解、旋转)15.创建表格(表格输入文本)、表格的修改与填充16.表格的风格设置对齐方式、行高列宽、自动套用格式第四章1.工作表编辑(复制、删除、重命名、插入、移动)2.数据的输入(系统日期、系统时间、分数、数字组成的文本)3.序列输入4.编辑单元格5.设置单元格格式(字体、字号、对齐方式、格式、颜色、边框、底纹、合并单元格、行高、列宽、背景等)6.边框和底纹7.条件格式8.批注9.公式10.函数(SUM、A VERAGE、MAX、MIN、COUNT)11.编辑图表(设置图表选项、更改图表类型)12.美化图表(图表中图表元素的格式设置)13.排序汉字排序(按拼音、笔划)14.自动筛选15.高级筛选16.分类汇总第五章1.对单个幻灯片的编辑——插入对象2.幻灯片格式化(项目符号和编号、行间距)3.设置幻灯片外观(模板、背景、配色方案)4.幻灯片版式5.幻灯片母版6.自定义动画7.效果设置8.幻灯片切换9.超级链接10.幻灯片放映方式的设置11.自定义放映12.13.14.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15.16.17.。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1一、硬件知识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看,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非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内圆周长x最大位密度格式化容量=面数x(磁道数/面)x(扇区数/道)x(字节数/扇区)7、数据的表示方法原码和反码[+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特性:并行性、共享性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Ch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现代信息技术1.1.1、特征:●以数字技术和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1.1.2、数字技术一、二进位数字——比特(bit,binary digit)信息的基本单位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只有两种状态(数字0或1),没有颜色、大小和重量二、字节(byte)——B1B=8b三、比特的存储形式●计算机内:2的幂次方作为单位千字节(KB)1KB = 210 B = 1 024 B兆字节(MB)1MB = 220 B = 1 024 KB吉字节(GB)1GB = 230 B = 1 024 MB太字节(TB)1TB = 240 B = 1 024 GB●其他(例如U盘、光盘等外存储器):10的幂次方作为单位eg:1 MB = 1000 KB = 1 000 000 B1 GB = 1 000 000 KB四、比特的传输(单位:b/s 或bps)在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传输二进位信息时,单位是每秒多少比特,用10的幂次方进行计算。
千比特每秒(kb/s)1kb/s = 103 b/s兆比特每秒(Mb/S)1Mb/s = 106 b/s吉比特每秒(Gb/s)1Gb/s = 109 b/s太比特每秒(Tb/s)1Tb/s = 1012 b/s注意一般k表示1000,K表示1024五、比特与进制数(二、八、十六)二进制数(B):0 、1八进制数(Q):0 、1 、2 、3 、4 、5 、6 、7十六进制数(H):0 、1 、2 、3 、4 、5 、6 、7 、8 、9 、A、B、C、D、E、F注意在VB 中,“&O ”为八进制数的前缀,“&H ”为十六进制数的前缀 I 、进制数之间的转换:1、十进制→二进制整数部分:除以2逆序取余法Exa :将57转换为二进制数余数低位2 | 57 ...............1 2 | 28 ............0 2 | 14 ............0 2 | 7 .........1 2 | 3 .........1 2 | 1 (1)高位所以(57)10 = (111001)2 小数部分:乘以2正序取整法 Exa :将(0.875)10转换成二进制小数整数部分高位0.875×2 = 1.75 1 0.75×5 = 1.5 1 0.5×2=1 1所以(0.875)10 = (0.111)2 低位 2、二进制→十进制设二进制数为K n K n-1…K 1K 0 .K -1K -2……K-m,,则其对应的十进制数S 为S=K n ×2n + K n-1×2n-1 + …K 1×21 + K 0×20 + K -1×2-1 + … +K -m ×2-m3、八进制→二进制(P10)4、二进制→八进制(P10)5、十六进制→二进制(P10)6、二进制→十六进制(P10)7、八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8、十六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二进制→八进制 II 、比特的逻辑运算基本逻辑运算??+∨∧””、“—“—非””、“”、“—“—或””、“—“—与-NOT OR AND运算规则:Exa (2008 秋):二进制数10111000和11001010进行逻辑“与”运算,结果在与10100110进行逻辑“或”运算,最终结果的十六进制数形式为()A 、A2B 、DEC 、AED 、95 Ans :C III 、数值的表示● 无符号整数的表示(在计算机内部以原码形式表示)● 带符号整数的表示(在计算机内部以补码形式表示)带符号的整数必须使用一个二进制数作为其符号位,一般总是最高位。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是指与计算机相关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相关的知识。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一、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主要由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组成。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计算和控制任务;内存是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数据和程序;硬盘是永久性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入设备用于接收用户的输入信息;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给用户。
2.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输入、处理、存储、输出四个步骤。
首先,计算机通过输入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或数据;然后,计算机将输入的数据经过处理器进行运算和处理;接着,计算机将处理的结果暂时存放在内存中;最后,计算机通过输出设备将结果显示给用户。
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处理器的主频、内存容量、硬盘容量等。
处理器的主频越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快;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数据;硬盘容量越大,可以存储更多的文件和数据。
4.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用途和大小,计算机可以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等不同类型。
超级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天气预报等需要大量计算的领域;大型计算机主要用于企业和组织中的大规模数据处理;小型计算机主要用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微型计算机是指个人计算机(PC);嵌入式计算机是指嵌入到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如手机、电视、智能家居等。
二、计算机软件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文件管理等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和Linux等。
计算机基础知必学识点

计算机基础知必学识点
1.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 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单元(CPU)、主存储器(RA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等)
- 计算机执行的基本操作: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2. 二进制与计算机的数字表示
- 计算机使用二进制进行数字表示和运算
- 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
3. 计算机的数据表示和存储
-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式:位、字节、字符等
- 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方式:内存和外存(硬盘、光盘等)
4. 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
- 计算机的算术运算(加减乘除)和逻辑运算(与、或、非等) - 控制单元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5. 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 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6. 数据结构和算法
- 常见的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 常见的算法:排序、查找、图算法等
7. 编程语言和软件开发
- 常见的编程语言:C、Java、Python等
- 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8. 计算机安全和隐私保护
-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
- 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9. 计算机硬件和性能优化
- CPU、内存、硬盘等硬件设备的特点和性能指标
- 提升计算机性能的方法和技术
10.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教育、医疗、金融、游戏等 -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归纳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数据结构、算法等各个方面。
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从事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中常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点1. 主机与外部设备:主机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光驱等。
外部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2. 存储器与存储介质:存储器包括内存与硬盘,内存主要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硬盘则用于永久存储数据。
存储介质有磁盘、固态硬盘、光盘等。
3. CPU与运算: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运算操作,包括算术逻辑运算、取指令、存储与读取数据等。
4. 主板与总线:主板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上面连接了CPU、内存、硬盘等设备。
总线负责传输数据和指令。
5. 输入与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系统,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则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计算机软件知识点1.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计算机基本工作环境的一部分,如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程序等;应用软件是为特定应用目的而编写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OS等。
3. 编程语言与编程思想:编程语言是人与计算机沟通的工具,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Java、Python等。
编程思想则指导着程序员如何组织和解决问题,如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等。
4. 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提供方便的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MongoDB等。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点1. 网络拓扑与协议:网络拓扑指网络中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形式,常见的拓扑有星型、总线型、环形等。
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知识点

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知识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大一计算机专业学生,期末考试是对我们学习成果的一次总结和检验,因此了解并掌握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综合整理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输入设备- 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 输出设备2. 冯·诺伊曼体系结构- 存储程序控制- 运算器和控制器的结构和功能- 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3. 指令的执行过程- 取指- 译码- 执行- 访存二、数据结构与算法1. 线性表- 数组- 链表- 栈和队列2. 树和二叉树-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的建立与查找3. 图- 图的遍历和搜索- 最短路径算法- 最小生成树算法4. 排序与查找算法- 冒泡排序- 快速排序- 二分查找三、操作系统1. 进程与线程- 进程的概念与调度- 线程与多线程并发2. 内存管理- 内存地址空间与地址映射 - 虚拟内存与页面置换算法3. 文件系统- 文件的组织与访问- 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四、数据库系统1. 数据库基础知识-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 数据模型与关系模型2. SQL语言- SQL的基本语法和查询操作 - SQL的连接查询和排序操作3. 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 数据库设计的范式与规则 - 数据库的关系模式设计五、网络与通信1. 计算机网络- 网络的分类与拓扑结构- 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族2. 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的基本概念- 网络通信的协议与传输方式 - 网络安全与密码技术六、编程语言1. C语言- 基本语法和数据类型- 流程控制和函数- 指针与数组2. Java语言- 类和对象- 继承与接口- 异常处理和多线程编程七、软件工程1. 软件生命周期与模型- 瀑布模型- 迭代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2. 需求分析与设计- 需求获取和分析- UML图的绘制3. 软件测试与维护- 软件测试的方法和策略- 软件维护的类型和过程以上就是大一计算机期末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这些重要的内容。
新湘少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新湘少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期末复习知
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
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区别和作用
3. 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例如: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4.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步骤
5. 常见的计算机输入和输出设备,例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
二、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Mac OS、Linux等
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例如:桌面的使用、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等
4. 熟悉操作系统的常用软件,例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图形处理软件等
三、网络知识
1. 网络的定义和作用
2. 常见的网络设备和网络连接方式,例如:路由器、网线、Wi-Fi等
3. 认识常见的网络服务,例如:文件传输协议(FTP)、电子邮件等
4. 研究安全上网的基本知识,例如: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浏览不安全的网站等
四、电子邮件和网络综合知识
1. 了解电子邮件的定义和作用
2. 研究创建、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步骤
3. 了解邮件的组成部分,例如:发件人、收件人、主题、正文等
4. 掌握电子邮件的常用功能,例如:附件、抄送、密送等
五、网络安全知识
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例如:设置密码、定期更新软件等
以上为新湘少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期末复的知识点,希望能
够帮助同学们复和巩固所学知识。
祝大家考试顺利!。
计算机基础重要知识点完整版.doc

大学计算机基础重点归纳1.第一章:计算机概论2.196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3.计算机分类(6):巨型,小巨型,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PC4.1到4代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发展趋势:巨型,微型,多媒体,网络,智能6.运算速度,MIPS衡量7.计算机特点(6):精度高,记忆力强,有逻辑判断能力,可靠性高,通用性强8.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9.软件:程序,数据,技术资料10.软件:系统(WINDOWS,VB),支撑(杀毒),应用11.诺依曼原理:五个部分,用二进制,存储程序12.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13.指令,有操作码,地址码14.指令周期:取指周期,执行周期15.指令类型(5):数据传送,运算,程序控制,输入出,CPU控制调试16.计算机工作过程:取指,分析取整,执行17.最小信息单元,位(bit)18.信息处理阶段:收集,加工,决策,活动19.0有唯一编码,补码20.ASCII码,1个字节;汉字外码,2个字节21.ASCII,大写字母100,小写11022.汉字:输入码(外码),机内码,字型码(字模);24*24点阵:占24*24/8=72KB23.微机=主机+外部设备24.主板部件(6):芯片组,CPU插座,内存插槽,总线扩展槽,I/O接口,BIOS25.微机总线:内部,外部,系统26.内部和系统总线:地址(AB),数据(DB),控制(CB)27.外部:PCI,AGP28.内存:ROM,RAM(大于80ns),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15-35ns)29.外存(5):硬盘,软盘,光盘,磁带,U盘第二章:计算机软件基础1.操作系统发展:手工,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分时2.界面分类:命令行,图形用户3.工作角度分类:批处理,分时,实时4.设计角度分类:面向进程,面向对象5.OS特征:并发,共享,虚拟6.Linux,自由操作系统7.OS功能(管理):进程和处理器,设备,存储,文件,8.进程:程序,数据,进程控制块9.状态:运行,就绪,阻塞10.调度:剥夺式,非剥夺式11.存储管理方式:单一连续,分区,页式和段式12.文件名,最多,256字符13.文件存储单位,簇14.文件分配:连续,链式,索引15.EXCEL,最多,255工作表,256列,每单元格65535字符,65536行16.单元格全选,Ctrl+A;系统日期,Ctrl+;当前时间,Ctrl+Shift+;换行,Alt+Enter17.SUM(B1:B2) , A VERAGE(B1:B2) , MAX/MIN(B1:B2)18.IF(B3>90,“优”,IF(B3>60,“合格”,“不合格”))19.COUNTIF(B1:B12,“<60”)20.ROUND(B3,2)21.RANK(E3,E3:E7,0)22.引用别的工作表:SHEET1!(半角)E2第三章:数据库技术基础1.数据模型:层次(有序树),网状(有向图),关系(二维表)2.数据库系统组成:计算机平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用户3.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4.关系是二维表,元组的集合5.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6.Access对象(7):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7.Access数据基本载体,字段8.数据库处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手工管理,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9.数据库特点:最小冗余度,数据独立性,数据共享,安全可靠,保密性能好10.数据库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和管理11.设计数据库的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实施数据库,使用和维护第四章:多媒体技术基础1.多媒体特征:信息载体多样性,交互性,综合性2.多媒体技术:计算机,音视频,图像压缩,多媒体网络,超媒体,文字处理3.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编码4.没有压缩,BMP;全部色彩模式,PSD5.ACDSEE,数字图像浏览软件;PHOTOSHOP,彩色图像处理软件6.分辨率:屏幕,图像,像素,打印机,扫描仪7.图像深度:每个像素的数据所占位数8.PHOTO选取图像工具:选框,套索,魔术棒第五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1.APARNET,Internet前身2.网络发展阶段:网络诞生,网络形成,互连互通,高速网络3.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整理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大学计算机考试重点1、 CAD是指_计算机辅助设计。
2、 CAM是指_计算机辅助制造3、在计算机工作时,内存用来存储当前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4、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是低级语言。
5、 CAI是指计算机辅助教学。
6、关掉电源后,RAM的存储内容会丢失_。
7、只读存储器简称ROM。
8、 8位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最大的无符号十进制整数为255。
9、电子元件的发展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
10、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破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等特点。
11、根据规模大小和功能强弱,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12、 bit的意思是位_。
13、计算机可分为主机和外设两部分。
14、随机存储器简称内存。
15、计算机主要是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精度高。
16、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两类。
17、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中央处理器。
18、在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总线有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19、计算机的存储容量通常都使用KB、MB或GB等单位来表示。
20、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均表示为二进制数。
21、根据软件的用途,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2、计算机系统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23、常用鼠标器有机械式和光电_式两种。
24、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RAM。
25、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的计算机语言。
26、计算机中的数,除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外,还常用十六进制_。
27、将十进制数-35表示成二进制码11011101,这是补码码表示。
28、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29、计算机的语言可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3类。
30、八进制数126对应的十进制数是86_。
31、控制器_是对计算机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
32、程序必须位于_内存内,计算机才可以执行其中的指令。
33、将十进制数34转换成二进制数是101110 _。
计算机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总结)计算机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常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点,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指南。
一、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 中央处理单元(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各种计算和处理任务。
它由控制单元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控制单元负责控制计算机的运行,而算术逻辑单元则负责实际的计算和逻辑运算。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的地方,它有不同的类型,包括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主存储器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而辅助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等。
3. 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等。
它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较高的读写速度。
4. 显示器显示器是计算机用来显示图像和文字的设备,有不同的类型,包括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
显示器的分辨率和色彩深度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的丰富程度。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在一起,共享资源和信息的系统。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对于企业组织和个人用户都非常重要。
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总线型、环形和网状等。
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计算机网络中传输数据的媒介,主要包括双绞线、光纤和无线传输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和数据传输的规则,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了解网络协议对于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使用界面。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①计算机的发展阶段②计算机的发展方向A巨型化B微型化C网络化D智能化③计算机的分类A根据用途及其使用范围分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B从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性能等指标来看可分为:高性能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④计算机的特点A运算速度快B计算精度高C存储功能强D具有逻辑判断能力E具有自动运行的能力⑤计算机的应用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电子商务D过程控制E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IMS计算机(现代)集成制造系统F多媒体技术G虚拟世界H人工智能第2章计算机基础知识⑥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件组成。
⑦CPU:在现代计算机中,往往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中在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内,称为中央处理器,即CPU⑧计算机工作原理概括为三点:A计算机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部件组成;B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C计算机采用“存储程序”方式,自动逐条取出指令并执行程序冯·诺依曼机工作原理是,计算机一启动,就能按照程序制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取并逐条执行,自动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A把程序指令逐条取入控制器B在控制器输入命令的作用下,把需要的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计算机C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数、取数和运算的命令,并把结果存放在存储器内D在控制器发出的取数和输出命令的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结果第3章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⑨地址总线传送地址信号;数据总线传送数据;控制总线传送各种信号。
⑩在PC中,作为内存的ROM芯片一般只有一片,用于存放BIOS;其他绝大部分程序和数据都是放在RAM中的,所以通常我们说的“内存”指的是RAM⑪固态硬盘SSD⑫一般地,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⑬系统软件包括:BIOS、操作软件、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⑭操作系统的分类:A按照使用环境和作业处理方式来分类:a批出操作系统,如DOS/VSEb分时处理操作系统,如Unixc实时操作系统,如VRTXB按硬件结构来分类a网络操作系统,如Netwareb分布式操作系统,如Amoebac多媒体操作系统,如Amiga⒂操作系统的功能A处理机管理B存储器管理C设备管理D文件系统管理E作业管理⒃微型计算机常用操作系统A DOSB UNIXC LinuxD WindowsE Mac OS X⒄程序设计语言及其处理程序A机器语言B汇编语言C高级语言⒅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⒆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使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自主的计算机物理上互连,按照网络通信协议相互通信,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系统。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定义- 计算机是一种电子设备,能够接收、处理和存储数据。
2. 计算机分类- 个人计算机(PC)- 服务器- 工作站- 主机- 嵌入式系统3. 计算机发展历程- 第一代(1940-1950年代):真空管计算机- 第二代(1950-196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 第三代(1960-1970年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第四代(1970年代至今):微处理器计算机二、硬件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 功能:执行程序指令- 组成:控制单元(CU)、算术逻辑单元(ALU)2. 内存(RAM/ROM)- 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临时存储数据- ROM(只读存储器):永久存储数据3. 存储设备- 硬盘驱动器(HDD)- 固态驱动器(SSD)- 光盘驱动器(CD/DVD)4. 输入设备- 键盘- 鼠标- 触摸屏- 扫描仪5. 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扬声器6. 其他硬件- 网络接口卡(NIC)- 显卡- 声卡三、软件组成1. 操作系统(OS)- 功能: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 - 常见操作系统:Windows、macOS、Linux2. 应用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 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 浏览器(如Google Chrome)- 媒体播放器(如VLC)3. 编程软件- 编程语言:C、C++、Java、Python- 集成开发环境(IDE):Visual Studio、Eclipse四、网络基础1. 网络概念- 互联网: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LAN):局部区域内的网络- 广域网(WAN):覆盖广泛地区的网络2. 网络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HTTP/HTTPS:超文本传输协议/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3. 网络安全- 防火墙:阻止未授权访问- 杀毒软件:检测和移除恶意软件- 加密:保护数据传输安全五、数据结构与算法1. 数据结构- 数组- 链表- 栈- 队列- 树- 图2. 算法-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搜索算法:线性搜索、二分搜索- 图算法:Dijkstra算法、A*算法六、数据库基础1. 数据库概念- 数据库:组织和存储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管理数据库的软件2. SQL语言- 查询:SELECT- 插入:INSERT- 更新:UPDATE- 删除:DELETE七、操作系统使用与管理1. 文件管理- 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2. 系统设置- 用户账户管理- 系统更新- 安全设置3. 硬件管理- 设备驱动程序安装- 硬件性能监控八、编程基础1. 编程语言基础- 语法规则- 变量和数据类型- 控制结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2. 软件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维护九、多媒体应用1. 图形和图像处理- 像素和分辨率- 图像格式:JPEG、PNG、GIF2. 音频和视频处理- 采样率和位深度- 视频格式:MP4、AVI、MOV十、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1. 日常维护- 定期清理和优化- 数据备份2. 故障排除- 硬件故障- 软件冲突- 系统错误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覆盖了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数据库、从编程到多媒体应用等多个方面。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概念,本文将对计算机的原理、硬件和软件等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的原理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执行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的机器,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处理和存储数据。
2.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等。
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通过将输入数据经过处理和计算,最终得到输出结果。
它遵循输入-处理-输出(IPO)的基本流程。
4. 计算机的进制:计算机以二进制(0和1)表示和存储数据。
在计算机中,二进制是一切数据和指令的基础。
二、计算机的硬件1. 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各个组件。
2. 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它可以分为主存和辅助存储器,如硬盘和固态硬盘。
3.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4.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用户,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5.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例如硬盘、光盘、U盘等。
三、计算机的软件1.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2. 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是在操作系统上运行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和游戏等。
3. 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例如C语言、Java语言和Python语言等。
4. 算法: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和规则。
编写高效算法可以提高计算机程序的执行效率。
四、计算机网络1. 互联网: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了无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实现了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互联网上计算机通信所使用的规则和约定,例如TCP/IP协议。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计算机知识点总结1. 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特定程序进行自动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它经历了五代的发展,从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个人计算机到移动计算机。
1.2 计算机的组成部分计算机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经过中央处理器的运算处理后,再通过输出设备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2. 计算机网络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计算机网络是将分散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的系统。
按照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等。
2.2 互联网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互联网由大量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通过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实现数据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2.3 网络安全和常用攻击方式网络安全是确保计算机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过程。
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包括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等。
3. 数据库3.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数据库是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它能提供数据的高效访问和管理,应用广泛。
3.2 关系数据库和SQL语言关系数据库是一种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使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进行操作和查询数据。
3.3 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
常见的DBMS包括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4. 编程语言4.1 编程语言的分类和应用场景编程语言可分为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依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编程语言。
4.2 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特点常见的编程语言包括C、Java、Python等,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3 程序的编译和解释程序的编译是将高级语言编写的源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以供计算机执行;程序的解释是将源代码逐行翻译并执行。
计算机基础期末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基础期末知识点总结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进行运算和处理数据的电子设备。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个人生活、工作、科研、生产制造等。
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内容。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计算机基础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数据。
2.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CPU执行指令来完成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用户通过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输入数据,CPU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输出到显示器等输出设备上。
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包括CPU的主频、内存大小、硬盘容量等。
主频越高表示CPU的运算速度越快,内存大小和硬盘容量越大表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数据量越大。
4. 计算机的存储结构计算机的存储结构包括内存、硬盘、光盘、U盘等。
其中,内存是CPU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硬盘用于永久存储数据和程序;光盘和U盘用于数据的临时传输和存储。
5. 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的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手写板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和指令输入到计算机,通过输出设备查看计算机的处理结果。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者,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文件系统、网络等。
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接口和服务,让用户和应用程序能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资源。
2. 常见的操作系统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 OS、Linux等。
其中,Windows是微软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适用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Mac OS是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适用于苹果电脑;Linux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
计算机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期末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定义和特点- 计算机的五大发展阶段: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速度、存储容量、可靠性、功耗等2.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五大基本组成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指令的执行过程、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方式等3. 数字逻辑电路- 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的真值表和逻辑表达式- 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字逻辑电路:加法器、减法器、比较器、多路选择器、译码器、编码器等4. 计算机数制和编码- 常用的计算机数制: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原码、反码、补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ASCII码和Unicode编码的概念和应用5. 计算机存储器- 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储器(RAM和ROM)和辅助存储器(硬盘、光盘、U盘等)- 计算机存储器的层次结构:缓存、主存、辅存- 主存储器的组织方式:存储单元和单元编址、存储器的容量和带宽等概念6. 计算机硬件- CPU的组成和功能: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 比特、字节和字的概念-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分类和特点- 硬盘、内存条、显示器等计算机硬件的原理和使用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等2. 进程管理- 进程和线程的概念和特点- 进程的状态和转换:创建、就绪、运行、阻塞、终止- 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短作业优先、最高响应比优先、时间片轮转等 - 进程同步与互斥:临界区、互斥量、信号量等3. 内存管理- 内存的分段和分页管理- 虚拟内存的概念和实现原理- 页面置换算法:最佳算法、先进先出算法、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等- 页面置换的性能评价指标:缺页率、命中率等4. 文件系统- 文件的组织和结构: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哈希文件等- 文件的存储方式:连续分配、链式分配和索引分配- 文件访问和管理:文件打开、关闭、读写等操作- 文件保护和安全性:文件权限、登录验证、访问控制等5.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设备的分配和调度: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的分配算法- 中断和DMA的原理和应用- 磁盘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寻道时间优先、电梯算法等6. 操作系统的分类和应用- 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iOS等)- 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Linux等)- 嵌入式操作系统(RTOS等)- 实时操作系统(RTOS、Linux等)三、网络技术1.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特点- 按规模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等 - 按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型等2. 传输层协议-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TCP协议和UDP协议的概念和应用- TCP连接的建立和终止: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等过程- TCP可靠传输的实现机制:滑动窗口、超时重传等3. 网络层协议-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IP协议和ICMP协议的概念和应用- IP地址的分类和分组- 路由选择算法: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4. 数据链路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帧的结构和格式- CSMA/CD协议和CSMA/CA协议的原理和应用- 以太网、令牌环网、ATM等局域网技术的概念和特点5. 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常用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数据的编码和解码:NRZ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四、数据库1. 数据库的概念和特点- 数据库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和作用-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2. 关系数据库- 关系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实体、属性、关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数据库的设计和规范化:函数依赖、范式等- SQL语言的基本操作:查询、插入、删除、更新等3. 数据库索引和查询优化- 索引的概念和分类- B树和B+树的原理和应用- 查询优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和事务处理:锁、并发控制算法、事务的ACID特性等4. 数据库安全和备份- 数据库安全性的需求和威胁- 用户账户管理和权限控制-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策略- 数据库的容灾和故障恢复机制五、编程语言1. 编程语言的概念和分类- 编程语言的定义和特点- 编程语言的分类: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机器语言等- 常见的编程语言:C、C++、Java、Python等2. C语言- C语言的特点和优势- C语言的基本语法:变量、常量、运算符、控制语句等-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数组、指针、结构体和文件操作等基本概念和应用3. 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编程的概念和特点- 类、对象、继承、封装、多态等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 C++和Java语言中的面向对象编程实现- 面向对象的设计原则和模式:单一职责原则、开闭原则、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等4. 网络编程- Socket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TCP和UDP协议在网络编程中的应用-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实现方法- HTTP协议和Web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应用5. 数据结构和算法- 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分类- 线性表、树、图等常见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应用- 常用的算法和数据处理方法:排序、查找、递归、动态规划等-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上就是计算机期末必考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复习和提高考试成绩。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精简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第1章计算机的基本概念1.1 计算机概述1、电子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2、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J. Von Neumann),奠定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3、冯·诺依曼在EDVAC设计方案中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4、计算机的三个特征:①基本器件由电子器件组成②具有内部存储信息的能力,内部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③运算过程由程序自动控制5、计算机的工作方式IPSO:I(input,输入)、P(process,处理)、S(store,存储)、O(output,输出)6、计算机的特点:①指令周期快②运算精度高③可靠性高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⑤通用性强 (P3)7、计算机的分类:①巨型计算机②大中型计算机③小型计算机④微型计算机⑤工作站(P4)8、巨型计算机:通常有多个处理器、指令周期达万亿次、代表型计算机(我国银河系列、曙光系列、国外的Cray系列)、机构复杂、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军事、天气预报、地质勘探以及大型科学计算等。
9、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构造的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低、使用方便,代表型计算机(IBM PC系列、目前所使用的计算机)10、计算机的应用领域:①科学计算②信息处理③自动控制④计算机辅助工程⑤人工智能⑥计算机网络(P6)11、科学计算:也称数值计算,用计算机来解决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复杂计算问题。
12、信息处理:也称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加工、利用以及传播等。
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
实例:学籍管理、工资管理、图书管理等13、自动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或过程控制,用计算机控制生产或工作过程。
实例:数控机床、飞机自动驾驶14、计算机辅助工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T(计算机辅助测试)15、人工智能(AI):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活动,如感知、记忆、联想、推理、学习、理解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

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一、计算机硬件部分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物理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组成部分。
1. 中央处理器(CPU)- 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是计算机的大脑。
- 主要功能包括算术逻辑运算、控制指令的执行、数据传输等。
2. 内存(主存)- 用于存储正在被处理的数据和程序。
- 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3. 硬盘- 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数据。
- 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具有较大的容量,固态硬盘则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
4. 显卡(图形处理器)- 负责图形计算和显示图像。
- 主要用于游戏、图像处理等高性能的图形计算需求。
5. 输入输出设备- 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 用于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二、计算机软件部分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和系统软件。
1. 应用程序- 用于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和实现各种功能。
- 分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娱乐软件等。
2. 操作系统-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
-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Linux等。
3. 编程语言- 用于编写和开发计算机程序。
- 常见的编程语言有C、Java、Python等。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的数据。
-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MySQL、Oracle、SQL Server等。
5. 网络与通信软件- 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 包括网络浏览器、即时通讯软件、FTP软件等。
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
1. 局域网(LAN)- 覆盖较小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 一般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
2. 广域网(WAN)- 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计算机网络。
- 一般由多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而成。
3. 互联网- 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 由大量的局域网、广域网和其他网络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
2014级《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2014年12月
一、各章复习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名称、诞生时间及运算性能;
2.计算机发展四个阶段的名称、特点,划分的主要依据;
2.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3.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5.数据与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主要特征;
6.不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
7.计算机中整数的表示:无符号数与有符号数的表示方法,有符号数的原、反、补码计算;
8.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尾数+阶码;
9.常用英文字符的ASCII码的值(十进制值):数字,大小写字母,空格,回车,换行;
10.GB2312汉字编码中的区位码,国标码和机内码之间的换
算;
GB-2312中,在平面上把汉字分为94个区,每个区94个位。
每个收进的汉字有一个固定的区位。
例如“啊”字,位于16区,01位,这个区号和位号就构成了它的区位码“1601”。
内码是保存在计算机中或文件中的汉字编码。
它是十六进制的(当然在机器中是二进制了)。
区位码、国标码与机内码的转换关系方法:
(1)区位码先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
(2)(区位码的十六进制表示)+2020H=国标码;
(3)国标码+8080H=机内码
举例:以汉字“大”为例,“大”字的区内码为2083
解:1、区号为20,位号为83
2、将区位号2083转换为十六进制表示为1453H
3、1453H+2020H=3473H,得到国标码3473H
4、3473H+8080H=B4F3H,得到机内码为B4F3H
11.媒体,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六种主要的感觉媒体;
12.计算机中图像的表示方式,常用的图像格式,计算未压缩的图像的大小;
13.计算机中视频的表示方式,常用的视频格式,计算未压缩的视频的大小;
14.计算机中音频的表示方式,常用的音频格式,计算未压缩的音频的大小;
15.计算机中音频数字化的过程;
16.JPE G的压缩模式,通用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及音频压缩技术;
17.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与特征,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方法。
第二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应用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分类(作用范围、通信方式、拓扑结构);
4.计算机网络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和网络连接的设备;
5.OSI参考模型的组成,TCP/IP参考模型的组成;
6.域名的基本组成及逻辑结构,IP地址的构成及标记法, IP 地址的分类及方法;
域名:进行域名解析。
域名解析的作用是由计算机的名字求解该计算机的网络层协议地址,例如IP协议的IP地址。
域是划分网络主机的一种逻辑单元,域的引入是为了便于网络主机的命名以及对名字的管理。
从域的观点来看,网络主机被划分到各个不重叠的集合中。
IP地址的结构和类型
IP地址是一个32比特无符号二进制数。
IP地址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地址,它由二级结构组成:第一级结构是网络号(net-id),它是网络在互联网中的编号。
第二级结构是主机号(host-id),它是主机在网络中的编号。
P地址包含五个不同的种类。
其中三种IP地址用于Internet 上的一般使用,另外两种IP地址留作特殊用。
前三类用于指定IP地址哪一部分是网络地址。
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
从嵌入点符号的第一个数字,你可以辨认出IP地址的种类。
IP种类及其IP地址的范围
IP地址种类第一个数字的范围
A类 1至126
B类 128至191
C类 192至223
D类 224至239
E类 240至255
第三章计算机组成与操作系统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2.现代计算机的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3.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工作原理:
数据和程序通过输入设备输入计算机,存放在存储器里面。
然后经过编译器编译,形成二进制代码,即机器语言,叫做目标程序。
计算机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经过控制器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贮器中取出数据,送到CPU的寄存器,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
循环执行,直至遇到停止指令。
性能指标
1、运算速度
是指计算机每秒钟执行的指令条数。
影响运算速度的有如下几个主要因素:
(1)CPU的主频。
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
(2)字长。
CPU一次运算的最大位数。
(3)指令系统的合理性。
2、存储器的指标
(1)存取速度。
内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或写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存储器的存取时间或者访问时间。
而连续两次读(或写)所需的最短时间称为存储周期
(2)存储容量。
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运行速度越快。
3、I/O的速度
4.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及分类,常用的操作系统;
3.windows7操作系统基本操作(键盘、鼠标、启动、退出、注销)、配置(桌面背景、屏幕分辨率、控制面板)、应用(任务栏、窗口、记事本、画图、汉字输入法、格式化),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及操作。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
1.Word的主要功能:文字编辑、文字校对、格式排版、图文处理、表格绘制、帮助;
2.Word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3.Word工作窗口的基本构成:标题栏、功能区、工具栏、标尺、文档编辑区、滚动条、状态栏、最小化按钮、还原/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任务窗格;
4.文档的基本操作:新建、打开、保存、关闭;
5. Word视图的使用:页面、大纲、WEB版式、阅读版式、
草稿;
6.文本编辑的基本操作(移动和定位,文本的选择,插入内容,删除、撤消,剪切、移动和复制操作,定位、替换和查找操作、插入符号操作)的方法;
7.Word文档格式与版面设置,包括:(1)字体和段落格式设置:字符格式、段落格式、首字下沉、分栏排版;(2)项目符号和编号;(3)边框、底纹、页眉和页脚的添加;
8. Word表格的建立与编辑,包括:
(1)表格的建立(3种方法:插入表格、“表格”绘制、文本转换成表格);
(2)表格格式和内容的基本编辑;
表格选择:表格的选定,单元格的选定,行的选定,列的选定,可以用鼠标直接选定。
表格编辑:包括插入新的行、列、单元格;删除单元格、行、列,删除全表的操作。
删除操作则先选中要删除的内容,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定相应操作。
表格修饰:包括表格的拆分,表格的合并,添加表头斜线,自动套用格式的应用。
表格的拆分包括拆分单元格,拆分整行,拆分整列各单元格,这些操作可以通过先选定相应内容。
表格的合并操作主要有合并单元格,合并整行、整列,这些操作可以通过选定相应内容后,然后单击鼠标右键,在打开的快捷菜单中选定相应操作即可。
添加表头斜线可以通过打
开“表格”并选定“绘制斜线表头”项,弹出的“插入斜线表头”对话框来进行。
自动套用格式的应用可以通过打开“表格自动套用格式”对话框来进行。
表格格式化:表格的排版包括表格中文字的对齐,修改表格框线和添加底纹,表格位置调整。
9.Word对象的插入,包括:(1)图片的插入剪贴画、来自文件;(2)文本框的插入插入、编辑、调整大小、移动、设置属性;(3)图文混排技术嵌入型、四周型、紧密型、文字上方、文字下方。
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
1.Excel 2010窗口及其组成;
2.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关系,数量关系,默认工作表数量及名称;
3.单元格地址及单元格区域的表示方法;
4.拆分和冻结的含义及作用;
5.如何在单元格中另起一行输入数据(换行);
6.单元格格式的设置;
7.单元格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概念,单元格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方法;
8.公式的使用和常用函数使用;
9.数据排序分类,分类汇总方法;
10.图表的建立、编辑、修改及修饰;
11.工作表的页面设置。
第六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
1. PowerPoint 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演示文稿的视图模式和使用。
2. 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主题设置、背景设置、母版制作和使用。
3. 幻灯片中文本、图形、SmartArt、图像(片)、图表、音频、视频、艺术字等对象的编辑和应用。
4. 幻灯片中对象动画、幻灯片切换效果、链接操作等交互设置。
5. 幻灯片放映设置,演示文稿的打包和输出。
第七章程序设计基础与基本数据结构
1.程序设计方法学与风格(概念)
2.结构化程序设计(概念及特点)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主要的基本概念,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与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比较)
4.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