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

合集下载

表内除法评课稿

表内除法评课稿

表内除法评课稿《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2012-2013 二期大石头中心校薛永慧)我们知道,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

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并加以变换,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知识系统进行整体研究。

听了吕老师《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一课后,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一、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

在梳理除法知识,理清所学知识点的环节中,吕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15÷3=5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知识,先是静静思考在练习本上记录,再是给予一定提示,接着鼓励学生可通过画图来表示心里的想法、借助翻书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等等方面均深深感染了我。

同时,听了吕老师的课,我有如下的思考。

1、在回忆整理知识网的环节,吕老师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回忆,如果是表格式填写,列出几个最基础的知识点(例如读作,口诀,各部分名称,然后再添上一栏“我的补充”)这样会不会让一些整理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更多地参与到整理过程中?2、在习题“这6组小朋友在跳绳,每组3人,现在如果分成9组,每组几人?”中,遗漏“平均”两字。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多少,这个除法的意义,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再画一画会不会更深刻?(也就是,教师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学生来画图的练习。

)4、意义表示15平均分成3份表示5个3表示3个515÷3=5这一道算式为什么既可以表示5个3,又可以表示3个5,这对于学生正是一个难点,如果让学生通过举例论证来帮助理解会不会更深刻一些。

比如:15个苹果,每份3个,分成几份?(表示5个3)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表示3个5)以上是我对本堂课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2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教案(含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7-26页内容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结合练习回忆表内除法学习的各部分内容。

(2)能力目标:1、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2、根据具体情境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3)情感目标: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创新目标: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要积极参与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积极参与探索活动,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比较,运用归纳或类比等方法,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整理复习表内除法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且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多位数除法打下的基础。

设计理念:我的设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经历了整理知识、自己发现规律的过程,学会整理和归纳知识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及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提出并表述清楚用乘法和除法解决的两步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学具:课件卡片10份。

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确定目标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老朋友,他们是谁呢?出示图片老师:那聪聪和明明今天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看屏幕出示: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老师:带着问题,我们快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请看自学提示:请你看书7页到27页,边看边思考小精灵的提问?(一)初次梳理知识体系师:谁来回答小精灵的提问?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老师: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知识就是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内容,板书课题:表内除法一老师:刚才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这些知识的呢?看书的方法板书(二)再次梳理知识 , 构成网络。

通过看书的方法回顾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整理复习的一种好方法老师:下面让我们通过构图的方式,再一次了解本单元的这些知识,(边说边出示课件)老师:平均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都属于除法初步认识这一节;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属于第2小节;用除法解决简单单实际问题和用乘法、除法解决简单单实际问题属于解决问题这一节。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评课搞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评课搞

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评课稿今天听了XXX老师的二年级数学下《表内除法》一课,我深感收获颇丰。

这节课教师充分展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几点评价:一、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XXX老师在课前就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除法的基本算式,能够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展开,重点突出,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十分合理,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归纳等环节,使学生逐步理解除法的概念和应用。

这种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实际操作XXX老师在本节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实物操作、小组讨论、观察思考等,这些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同时,教师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氛围融洽本节课中,XXX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十分良好。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这种互动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融洽。

五、教学评价及时,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XXX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及时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进步之处。

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XXX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深厚的教学功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同时,教师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相信在这位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表内除法复习课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复习课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复习课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授课过程,我认为课堂设计和教学方法基本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但也存在一些改进的地方。

1. 教学准备:在准备过程中,我对表内除法的相关概念、原理和例题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和筹备。

但是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学生的困惑点,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提前预测到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改进措施:下次授课前,我将更加仔细地考虑学生可能遇到的疑惑和困难,并准备相应的解答和案例,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演示、手指操作、问题导引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问题导引环节时,有些学生表现出了不够积极的态度,可能因为他们害怕回答错误的问题而缺乏自信。

改进措施: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形式下回答,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让学生感到实践中探索的重要性。

3. 课堂组织:整节课的时间安排合理,内容紧凑,但在一些概念的解释和例题讲解过程中,有些学生可能无法跟上我的思路,导致他们对于整个过程的理解程度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下次授课时,我可以在解释概念和讲解例题时,适当调整语速和讲解的深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思维碰撞,以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综上所述,本节课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相信下一次的表内除法复习课将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数学课除法评课稿

数学课除法评课稿

数学课除法评课稿数学课除法评课稿数学课有关除法的认识相关评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数学课除法评课稿,欢迎参考阅读!数学课除法评课稿1郭老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合理,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教学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学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

本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郭老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分苹果这一情境复习了已学知识,通过帮小猴分苹果展开问题,并把分苹果这个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自觉的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在这一环节中,郭老师为学生根据书中已经给的信息提问问题,提高了学生动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

通过学生用小棒代替分苹果分一分,分到的分苹果要同样多、平均分问题的设计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虽然是学生操作,但每一次操作之前,郭老师都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本次操作的内容及操作后的要求,因此课堂上学生操作不是无序的,而是紧张有序地在进行,这就使操作具有了实效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带着问题,动手中又积极地思维,达到动与静的结合,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法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明确了"平均分"的含义。

三、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郭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郭老师生动的儿童化语言和运用丰富多样的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的心理需求,维持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对除法的理解。

《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

《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

《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复习课是学校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学校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学问。

所要解决的是学问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学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并加以变换,通过同学的思维活动对数学学问的发生、进展规律和学问系统进行整体讨论。

听了刘老师《表内除法的复习》一课后,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一、非常重视同学的自主探究,让同学经受学问的整理过程。

在梳理除法学问,理清所学学问点的环节中,刘老师大胆放手,让同学依据153=5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学问,先是悄悄思索在练习本上记录,再是赐予肯定提示,接着鼓舞同学可通过画图来表示心里的想法、借助翻书来补充学问。

这整一个流程充分体现刘老师非常注意同学思维的进展,细心地关注着不同层次的同学,从而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主参预到课堂中来,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学问编码,对自己的熟悉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常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学问点,结成学问链,形成学问网。

在汇报环节,同学能够很好地就"名称',"意义',"乘法口诀',"乘法算式'"读作'以及"倍的学问'等进行归纳,整个环节清楚流畅,这也直接反应出同学在自主回忆旧知环节的有效性。

二.注意同学思维的有序性在同学思索问题,探究问题时,刘老师多次强调并鼓舞同学根据肯定的挨次来思索,旨在培育同学思维的有序性。

这一点让我印象特殊深刻。

除此之外,刘老师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疾不徐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刘老师对同学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同学的相互沟通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力量让人佩服,等等方面均深深感染了我。

同时,听了刘老师的课,我有如下的思索。

王丽艳《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与反思

王丽艳《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设计与反思

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哈尔滨市兴华小学王丽艳指导教师徐鹏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的知识。

教学目标:1巩固所学表内除法的知识,全面复习,建立知识间联系,使学生明确如何用除法来解决问题。

2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梳理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分类意识与问题意识。

3关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回顾方法,揭示课题。

师: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除法。

(板书:除法)大家回忆一下,书中了几个单元来讲表内除法的知识。

师:如果我们现在要整理这部分知识,我们首先要借助什么?生:数学书。

师:是的,书对我们很重要,在学习新知识时要用,在整理知识时一样不可缺少。

相信再认识时,你会借助书,对除法有新的发现。

师:说到“看书”,你觉得复习时,怎么看书。

生:要看目录,看看除法这部分知识在目录的什么位置?看书中关键字词。

师:说到“整理”,你有整理知识的经历吗?(板书:回顾)师:孩子们,你们当时是怎么做的。

生:制作手抄报。

生:画图来整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

(板书:表内)二、指导看书,知识再现。

师:我们首先来看书中的目录,本册书有两部分讲解了表内除法。

你也打开书,看一看。

(生翻书找目录中学习的内容。

)师:表内除法一,看看从多少页开始,到多少页结束?师:再看看,表内除法二,在哪里?师:我们除了要知道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在书中的什么位置,我们还可以看看书中给我们的提示。

例如,(看屏幕)“平均分”小标题,它告诉了我们这一小节,主要讲的内容。

像这样的小提示,你能在书中,再找一找吗?师:其实,书中,除了这些小标题,还有一些(看屏幕)重点提示。

师:你在书中,再找一找这些重点提示。

师:刚才,我们对数学书,又重新认识了一下,知道了复习内容在什么位置,还发现了书中的小标题和重要提示。

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整理“表内除法”这部分知识。

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及说课稿(精选五篇)

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及说课稿(精选五篇)

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及说课稿(精选五篇)第一篇:表内除法整理和复习教案及说课稿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熟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2、让学生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学会推理、分析、转化的数学方法。

4、注重引导观察生活中现象,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利用混合运算并进行逆向推理的练习,并用多种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一)、三分钟口算训练(二)、师生共同归纳本单元主要内容。

教师引领,明确目标师:同学们,为了考验你们对本单元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两个闯关游戏,带你们去闯关,你们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三)、课件出示:计算闯关。

开火车完成。

1、看乘法口诀写算式。

七八五十六九九八十一2、看谁口算得又对又快。

3、想一想,()里最大能填几。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乘法口诀求商,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四)、展示提升,穿插巩固1、学生做第64页的第3题(1)先让学生读懂题意,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议一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让学生各自独立进行解答。

(3)组织学生互相进行交流、评价等活动,再次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此类问题的解法。

(4)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

(5)看着这一幅情景图,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7题3、学生独立完成第66页的第9题让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同桌的两人进行猜数活动。

4、做第66页中第10题(1)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填上合适的数。

(2)组织学生交流,说一说填数的策略。

(3)师生归纳填数的一般思路:与混合运算的顺序正好相反(五)、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请告诉你的同桌,我们一起来分享!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课。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的复习》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的复习》教学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的复习》教学反思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如何让学生感受复习课的魅力,让每节复习课都饶有兴趣并有效地达成复习目标呢?通过这一节课我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各位评委给予指导。

扎扎实实静思课堂成功之处。

我结合太空遨游的情景图,找信息、提问题,复习了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复习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一个数按照几个作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在计算;另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用除法来计算,因此孩子们都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还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复习了除法的意义和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一些重点易错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比中加强对有关倍的问题的把握。

本节课,我非常重视生生和师生的交流和合作。

让学生主动的去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生生交流的快乐。

通过师生的复习交流,初步学会去整理和回顾知识,对除法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踏踏实实反思课堂不足之处这节课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课堂中有些语言过于琐碎,课堂中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忽视了个别学困生的个体差异。

有时教师使用的评价语不简洁,不具体。

知识树的引入是本次课的一次大胆的尝试,我认为孩子能够具备初步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

但是本次课对知识树的应用不够充分,不够重视,但是也激发了我的探索和改进热情。

复习课不仅要温故,而且要知新。

前者简单,后者需要深入的思考。

我认为低年级的时候,复习课更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帮忙,但是真正的实践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这说明,我对复习课的课型把握还不够成熟,以后还要继续探索。

学生生成的问题在表内除法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的内容呢?打开我们的整理单看一看,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这是时候一个女孩说除法的竖式。

我鼓励孩子到黑板上来写一写,没想到她的除法的竖式会写成乘法竖式的样子。

小学数学除法课教学反思与评价除法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汇编8篇

小学数学除法课教学反思与评价除法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汇编8篇

小学数学除法课教学反思与评价除法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汇编8篇第1篇: 小学数学除法课教学反思与评价除法数学复习课教学反思大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几种现实反思如下:小学低年级数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

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

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

这些让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

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而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所在任教的三年级为例,数学的各项成绩在历次抽测和考核中均在前列,但从口算到应用题,每一项都有几个待及的学生。

我就想,为什么待及的学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鸭子叫雷的角色,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公式,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

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

总之,我觉得,教学活动是一个最具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收到实效,避免误区。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在教学中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

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意见各位老师好:我们知道,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并加深已学过的知识,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

陈老师这节课的两块内容和一个思想给我深刻的体会:一、第一块内容:重视学生的自主整理,让学生经历表内除法表格的整理过程。

在梳理除法知识,理清所学知识点的环节中,陈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8=()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知识,先是让学生静下思考在练习本上记录,在评价学生的反馈情况后,再一次分组完成()÷7=()、()÷9=(),最后形成完整的表内除法表格。

这整一个流程充分体现陈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细心地关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先“扶”再“放”,从而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

在整理的过程中,使学生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二、第二块内容:在生动富有层次的练习设计中,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堂好的复习课,习题的设计与安排至关重要。

除了形式要多样化外,更应做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陈老师首先复习了除法的意义和3种用除法的情况,并安排了基础性练习(如:未知总数的情况下,让学生用加法、乘法先求出总数再解题),同时逐步提高练习的层次(如:先求总价再求另一物品价格可买几包的两步式解决问题)。

三、一个思想:注重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在()÷8=()这一算式中,陈老师多次强调并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这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除此之外,陈老师从容的教态,紧凑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陈老师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

最后听了陈老师的课,我有如下的思考:1、在回忆整理表内除法的知识网的环节中,陈老师只是简单的整理了表格,对于一些趣味性的除法计算题可以适当增加吗,如()÷( )=1,可以延伸到100、1000等表内除法外的算式。

2024最新-有余数的除法评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优秀5篇)

2024最新-有余数的除法评课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优秀5篇)

有余数的除法评课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优秀5篇)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这里是美丽的编辑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优秀5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评课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

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P59情境图。

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2、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精选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评课稿编写工作,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评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的复习》评课稿 1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

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并加以变换,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知识系统进行整体研究。

听了刘老师《表内除法的复习》一课后,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一、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

在梳理除法知识,理清所学知识点的环节中,刘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15÷3=5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知识,先是静静思考在练习本上记录,再是给予一定提示,接着鼓励学生可通过画图来表示心里的想法、借助翻书来补充知识。

这整一个流程充分体现刘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细心地关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编码,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在汇报环节,学生能够很好地就“名称”,“意义”,“乘法口诀”,“乘法算式”“读作”以及“倍的知识”等进行归纳,整个环节清晰流畅,这也直接反应出学生在自主回忆旧知环节的有效性。

二、注重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在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时,刘老师多次强调并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这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除此之外,刘老师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疾不徐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小学《表内除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表内除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表内除法》说课稿及教学反思本节课教材安排的内容是把前面所学习的除法算式整理成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整理复习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回顾与反思所学知识,使之系统化,并且这一节课又是后面学习较复杂的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因此,根据这一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法算式的整理过程,体验整理、归纳的思想方法,进一步提高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有序思维能力。

3.创新素质目标:培养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养成自觉整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结合二年级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的特点,我主要选定引导发现的教学方法,将整个教学过程安排在以下三大活动中。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活动2:观察分析,拓展应用;活动3:课后实践,延伸兴趣。

下面我具体谈一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活动1:激发兴趣,引导探究整堂课以很多的除法算式要参加家族会议的情境导入新课。

由于算式太多,会议现场乱糟糟的,怎样才能有秩序地入座呢?这一拟人化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整理这些算式的欲望。

接下来,师生共同交流,归纳出按商相同、除数相同、被除数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进而学生4人一组在小组内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最后展示整理的结果。

估计这三种方法都会有学生选择。

为了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在展示时,我特意选择两张都是按商相同进行排列的除法表格,其中一张既按商相同进行了排列,还将除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了排列;另外一张表格中的除数在每一列中都是无序排列。

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体验到既要按商相同进行排列,还可以在每一列中将除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

最后引导学生对整理的方法进行优化。

通过操作,学生不难发现按商相同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简便。

这一活动安排为4个小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整理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经历自主整理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024年《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2024年《表内除法》教学反思

2024年《表内除法》教学反思2024年《表内除法》教学反思1反思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做到了三个突出:突出主体性,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突出实践性,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突出发展性,注重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活动化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我让学生变“看他人玩”为“自己玩”,先集体游玩,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分组游玩,最后,还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组竞赛,学生成了游玩的主角,并在玩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整堂课,学生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参与热情,师生、生生、群体间都在互动,学生玩了,乐了,也学了。

(二)探究式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因此,这节课,我本着“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的原则,给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如在突破找中间问题这个难点时,我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可能会遇到的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应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巩固新知时,让三个人数不同的游玩项目小组分别根据已有信息,探索并解决自己组的购票问题;在活动拓展时,又让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两步计算的乘除法问题。

营造了一个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发展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并帮助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探究、合作性学习的经验与技巧。

(三)重视对学生进行一些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最出彩的地方是在巩固新知时,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随机组合成三个游玩小组,并小组合作,解决自己组的购票问题。

因各组人数不一定都恰好能被每次游玩人数整除,于是各组就出现了人数或多或少的问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了余数问题、移多补少、转化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反思第一篇: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的教学反思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就知识而言,是学生已经学过的。

如何使已学过的知识仍然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设计一些既让学生有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又不是对已有知识进行简单重复的活动。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1)通过对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整理,掌握整理的方法,发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除法算式间的规律。

(2)通过整理活动,培养学生回顾知识的意识和初步的总结归纳能力,在活动中学会有序的思考。

(3)通过整理活动,培养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

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的再创造。

这节课从一开始探索整理方法时,就为学生打开了创造的大门,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表内乘法整理的经验,探讨整理的方法。

在小组合作整理的时候,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为学生创造合作的机会。

同时,借助发现规律让学生相互交流。

数学的价值在于应用。

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从“数学问题”到“生活问题”的变化过程,在实践中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第二篇:《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表内除法一》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除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

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圆片课件等,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直观感受和理解“平均分”,并在实践和交流中透彻理解掌握新知识。

本节课的优点有:1、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提境高学习兴趣新课一开始,从“分”字入手,利用课本的插图:学校组织同学们明天去参观科技园,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一说他们所看到的,再引出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分糖果,然后学生就动手分糖,在分得过程中发现了要“公平分”也就是“分得同样多”自然而然地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初步让学生感知平均分。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表内除法一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先通过课前5分钟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训练,并举出易错题让学生说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而且复习了除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然后通过一副图:有4份苹果,每份有5个。

让学生根据图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让学生小组合作说出每道算式的意义,从而复习了除法算式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利用除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操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练习题目层次不分明,解决问题的设计跨度过大;2、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指正,叫其他同学重新回答虽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但不是根本方法,因为那样不懂的孩子可能还是不懂;3、在课堂上应该把主力军放在中等生上;4、课堂常规还有待规范:学生齐答和齐读有气无力,需要调动和严格要求;学生相对比较拖拉,计算速度也有待提高。

要在课堂上渗透珍惜时间、与时间竞争的意识!本节课是先通过课前5分钟进行表内除法的计算训练,并举出易错题让学生说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而且复习了除法各个部分的名称。

然后通过一副图:有4份苹果,每份有5个。

让学生根据图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让学生小组合作说出每道算式的意义,从而复习了除法算式的意义。

最后让学生利用除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操作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练习题目层次不分明,解决问题的设计跨度过大;2、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指正,叫其他同学重新回答虽然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但不是根本方法,因为那样不懂的孩子可能还是不懂;3、在课堂上应该把主力军放在中等生上;4、课堂常规还有待规范:学生齐答和齐读有气无力,需要调动和严格要求;学生相对比较拖拉,计算速度也有待提高。

要在课堂上渗透珍惜时间、与时间竞争的意识!。

2023年《计算复习》观评课

2023年《计算复习》观评课

《计算复习》观评课数的运算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贯穿于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始终,被分散在不同学段的不同年级进行教学。

那么如何打破那些零散的、碎片的知识点,从而构建数的运算之间的联系呢?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吴正宪老师以“加、减、乘、除到底表达什么意义”和“为什么这样算”两个问题为引领,引导学生进行结构化复习,沟通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结构、思维结构全面成长,形成了具有一致性、相互贯通的整体结构。

一、以结构化的内容把握知识本质课始,吴老师抛出问题“对加、减、乘、除有什么想问的?”吴老师以8+4=12为例,引导学生用讲故事的方法,即“8个苹果,又来了4个苹果,共12个苹果”,借助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随之,借助加法算式8+4=12,同样借助讲故事的方法,引出乘法算式、减法算式及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

随后,吴老师抛出问题“加、减、乘、除到底表达什么意义?”首先,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苹果故事及生活经验,探究加法的意义,即:若干不同部分合成的一个整体。

在此基础上探寻减法的本质,即:从整体拿走若干部分,还剩下一部分。

加法、减法的本质都是描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紧接着,结合课始4×3=12的由来,引导学生明确,乘法的本质即:若干相同部分的相加。

同理,除法的本质,即:不停的连续减去一个数。

通过学生的不断交流总结出乘法是做加法,除法是做减法,加法和乘法都是从部分到整体,减法和除法都是从整体到部分。

“部分”和“整体”这两个概念把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联系了起来,形成了知识结构。

二、从学生经验出发理解数运算的道理为了让学生明白加法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累加。

吴老师给出三道加法计算题,分别是整数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

三道题很简单,每个学生都会计算,吴老师就从学生计算的经验入手,通过讨论整数加法为什么要末位对齐?小数加法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分数加法为什么要先通分?在讨论,在思考中让学生领悟不管是末位对齐、小数点对齐,还是通分,都是在寻求相同的计数单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评课
(2012-2013 二期大石头中心校薛永慧)我们知道,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加深已学过的知识。

所要解决的是知识的点、线、面三者的结合,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

一堂好的复习课,不是机械地重复过去的教学,应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并加以变换,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知识系统进行整体研究。

听了吕老师《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一课后,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发:
一、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整理过程。

在梳理除法知识,理清所学知识点的环节中,吕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15÷3=5这一道算式回忆有关除法的知识,先是静静思考在练习本上记录,再是给予一定提示,接着鼓励学生可通过画图来表示心里的想法、借助翻书来补充知识。

这整一个流程充分体现吕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细心地关注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整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编码,对自己的认识结构实行精加工,使平时所学的“分散、零乱、细碎”的知识点,结成知识链,形成知识网。

在汇报环节,学生能够很好地就“名称”,“意义”,“乘法口诀”,“乘法算式”“读作”以及“倍的知识”等进行归纳,整个环节清晰流畅,这也直接反应出学生在自主回忆旧知环节的有效性。

二、练习的设计,贴近生活,层次鲜明,逻辑性强。

一堂好的复习课,习题的设计与安排至关重要。

除了形式要多样化外,更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吕老师首先安排了基础性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其中既有加又有减,避免学生思维定式),同时以各种形式(请学生回答,开小火车,教师出题学生完成等)进一步巩固了表内除法,提
高口算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接着,吕老师安排了表内除法的拓展型习题()÷()=1,让学生在运用表内除法的同时探索归纳规律,渗透用字母表示数。

最后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吕老师先是以跳绳为题材,设计了一步计算,两步计算。

紧接着是探索小明生日与妈妈生日在不同时间段的关系,再是借助文具价格让学生提问,从而巩固倍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提问题的能力。

最后的聪明屋更是寓趣味与数学与一体。

三、注重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在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时,吕老师紧扣教研主题多次强调并鼓励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这一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除此之外,吕老师从容不迫的气度,不疾不徐的语速,营造出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吕老师对学生的启发、点拨恰到好处,与学生的交流亲切自然,驾驭课堂的能力让人佩服,等等方面均深深感染了我。

同时,听了吕老师的课,我有如下的思考。

1、在回忆整理知识网的环节,吕老师是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回忆,如果是表格式填写,列出几个最基础的知识点(例如读作,口诀,各部分名称,然后再添上一栏“我的补充”)这样会不会让一些整理能力较差的学生也更多地参与到整理过程中?
2、在习题“这6组小朋友在跳绳,每组3人,现在如果分成9组,每组几人?”中,遗漏“平均”两字。

3、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是多少,这个除法的意义,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再画一画会不会更深刻?(也就是,教师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学生来画图的练习。


4、意义表示15平均分成3份
表示5个3
表示3个5
15÷3=5这一道算式为什么既可以表示5个3,又可以表示3个5,这对于学生正是一个难点,如果让学生通过举例论证来帮助理解会不会更深刻一些。

比如:15个苹果,每份3个,分成几份?(表示5个3)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表示3个5)
以上是我对本堂课一些粗浅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2013-3-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