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资料讲解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子欲居九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子欲居九夷(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篇》) 材料二孔子疾道不行于中国,志①恨失意,故欲之九夷也。
或人难之曰:“夷狄之鄙陋无礼义,如之何?”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言以君子之道居而教之,何为陋乎?问之曰:孔子欲之九夷者,何起乎?起道不行..于中国,故欲之九夷。
夫中国且不行,安能行于夷狄?“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
”言夷狄之难,诸夏之易也。
不能行于易,能行于难乎?且孔子云:“以君子居之者,何谓陋邪?”谓修君子之道自容乎?谓以君子之道教之也?如修君子之道苟自容,中国亦可,何必之夷狄?如以君子之道教之,夷狄安.可教乎?禹入裸国,裸入衣出,衣服之制不通于夷狄也。
禹不能教裸国衣服,孔子何能使九夷为君子?或孔子实不欲往,患.道不行,动发此言。
或人难之,孔子知其陋,然而犹曰“何陋之有”者,欲遂已然,距或人之谏也。
实不欲往,志动发言,是伪言也。
“君子于言无所苟矣。
”如知其陋,苟欲自遂,此子路对孔子以子羔也。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社稷焉,有民人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子路知其不可,苟欲自遂,孔子恶之,比夫佞者。
孔子亦知其不可,苟应或人。
孔子、子路皆以佞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问孔篇》) 材料三守仁以罪谪龙场。
龙场,古夷蔡②之外。
人皆以予自上国③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
而予处之们月,安而乐之。
始予至无窒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
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
予尝國于丛棘之右,民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
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琴编图史,学士之來游者,亦稍稍而集。
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
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节选自王守仁《何陋轩记》) 【注】①患:愤恨,怨恨,怨情。
38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夷夏观念”.docx
38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夷夏观念”一、“夷夏观念”的概念分析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魏淑霞在《“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充满着抗争、探寻和裂变 , 给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旧观念的突破、新思想的形成、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同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外来因素和内部生成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不断地被打破和改变,新的观念和见解逐渐生成。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就被重新提上议程来。
“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则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第二,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末落的表现。
第三,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辛亥革命期间“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标直指“反满”,这是革命形势的需要。
革命在完成反满之后,会向着更深层发展,而正是在革命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才被唤醒,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形成。
贾小叶在《1840-1900 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中指出, 19 世纪中后期,夷夏观念的演变是复杂的。
就下层民众而言,他们仍然依据传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自目排外;而在上层,夷夏之辨的演变则呈现出两种趋向;一种是在文化层面发挥夷夏之辨开放的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但在政治层面仍然强调夷夏对立,主张制夷、御侮。
这种强烈的族类认同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一种是依据夷夏之辨封闭的一面,自目排外,反对学习西方。
高中历史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 热点专题4晚清政府的外交近代化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英国与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 述近代英国对外交往所产生的影响。(13分) 答案 不同:中国属和平交往,英国属于殖民扩张;中国以构建和平秩序,促进世 界各国发展为目的,英国以称霸世界,满足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为目的;中国 封建王朝是对外交往的主导与推动者,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是海外扩张的积极推动者。 影响:扩大了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扩展了英国的海外利益,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 和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升了英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影响力。
国负责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朱棣派遣郑和出使的敕谕中说:“尔等祗顺天道,恪守朕言
语华
帝国处理对外关系方面,确实做到了有“一”就有“和”。
1234567
——摘编自何芳川《“华夷”秩序论》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已具备了向外扩张的条件。当时,新的政治制度已 经确立,由此而造成的政治冲突也已经结束。重商主义已经为朝野上下所接受,对外 贸易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民生国计。辉格党长期执政,为发展海外贸易提供了保障, 这个党代表着英国最大的土地贵族,但同时也代表以伦敦为基地的海外大商业利益。 威廉三世继承王位后,英国就被拖进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就威廉的本意而言,他 要把英国拖进荷、法之间的长期争执,从而有利于荷兰方面;但就英国而言,这却符 合它已经面临的扩张需要,因此受到广泛的支持,尤其受到辉格党的支持。
1234567
2.(2019·广安、眉山、内江、遂宁四市一模,30)外国使节自1861年起进驻北京,但
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
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一
事件反映出清政府
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泉港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高一年语文学科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文明缘何生命力如此旺盛?主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文明的核心精神之一:“礼”。
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而凝聚这一丛体的正是“礼”。
“礼”推动中国最终成为文明之邦。
云南元谋县、陕西蓝田县等地的猿人化石可证明从那时起有了中华民族的先祖。
文明的孕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7000多处文化遗址,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
到新时期时代中晚期,中华文明诞生了。
从物质层面表现而言,一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有相当发展的基础之上;二是出现明显的社会阶层分化;三是出现了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四是在这些城市,特别是中心性城市出现大型建筑。
从精神层面表现而言,“礼”贯穿始终。
有学者认为,从红山时代的大巫师到上古时代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实际上都是集神权和王权于一身的大巫。
伴随着神权走向王权,巫的祭祀演变为王的仪礼,祭祀礼仪演化出政治典章,原始歌舞演化出文学艺术。
中华文明由此依靠由“礼”衍化出的一整套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传承至今,并不断袪魅,走向实用理性,成就今天的礼仪之邦。
中华文明在早期生成的过程中,形成于黄河上中下游的三个文化区、形成于长江中下游的两个文化区和燕辽文化区等的接触中,“礼”被延伸,从部落到国家,从家族到民族,因而铸就了中华文明强大的基因。
基因生成后,中华文明至少经历了三次基因大调节,有效发挥了阻遏作用、激活作用。
第一次是秦灭六国之后,由百家争鸣走向文化大一统,自汉武帝起,奠定了实用主义倾向的儒家思想统治模式。
第二次是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国儒家、道家融合,至隋唐,儒释道文化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形态。
第三次是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传入,由中国共产党主导,形成了方克立总结的“马魂、中体、西用”的综合创新。
主题一 家国同构——古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
主题整合练主题一家国同构——古代中国政治的基本模式一、选择题1.(2019山东济南期末,2)有学者把西周的分封制比作“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说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
这体现了西周分封制()A.强化了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B.消除了王权走向衰微的因素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权力结构2.(2019广西南宁摸底,24)按照周代庙制,祖先的宗庙,天子立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无庙。
超出定制之庙,要择吉日将神主迁入太祖之庙,而其宗庙则被毁弃,此举称为“迁庙”。
这说明周代()A.天子具有绝对权威B.祭祀仪式非常严格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注重维护亲疏贵贱3.(2019安徽“江淮十校”第一次联考,3)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4.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
”这一惯例()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5.(2019山东济宁二模,27)明太祖强调:“盖蛮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怀,然一于威则不能感其心,一于惠则不能慑其暴。
”明成祖也认为:“驭夷狄有道,谨边备是也……其来侵犯,则有以御之;其来归服,则有以处之。
”这反映出明初统治者()A.认识到必须改变传统“华夷”观念B.强调完善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C.意识到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D.注重稳定边疆秩序以巩固统一6.(2019安徽淮南二模,27)清代司法实践中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因时所需,皇帝谕旨,内外条奏,均可定为条例,三到五年修例一次,因而旧例不断修改,新例不断增加。
甘肃天水市甘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人教版高三上册
甘肃天水市甘谷县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人教版高三上册甘谷一中2018——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
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
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
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
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
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
中国佛教关注现实人生,强调佛性与人性的统一,注重人格的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为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是中国佛教文化强调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既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对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根本追求,也为其今天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相契合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2018届江西省宜春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纠错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宜春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纠错考试语文试卷2017.1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今天,如何穿出中国范儿周飞亚《史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却遇到巨大阻力,王公大臣纷纷进言,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礼法”,抛弃自身传统而改夷狄装束,乃是一种罪过。
另一个相反的例子是魏孝文帝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即“革衣服之制”,禁胡服,改汉服,以达到去除鲜卑的民族身份、融入汉族的目的。
自古以来,服饰一直是体现国家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方面。
中华是礼仪之邦,最重服饰,“衣食住行”,以“衣”为首。
历经几千年流变,发展出的服饰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从汉服、唐装到旗袍、中山装,经典的中华服饰也曾成为世界眼中靓丽的风景。
然而,在当代中国,这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却似趋式微。
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当我们被要求“着正装”的时候,脑子里首先甚至唯一想到的就是西服,而不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式礼服。
这对于有着几千年传承的服饰文化,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民族服饰,于个人,是身份的标签和文化认同感的载体;于国家,是形象的展示与礼仪的体现。
在现代政治中,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会成为国家的文化名片。
放眼世界,不少国家都拥有自己的“国服”,如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和东欧、北欧诸国,阿拉伯国家更为重视。
相比之下,我们的重视似乎还不够。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规定外交人员的正装为中山装。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山装似乎显得不太符合当下的审美观,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外交官们也开始穿起了西服。
但是,西服在很多国家眼中并不算正装,在最隆重的外交场合,穿西服会被视为过于随便、不尊重外交礼仪的行为。
[精品]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
[精品]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在当时社会内引起了极大关注,从史书中也可以看出,
当时华夷观念在民间十分流传。
从其根源上来说,“华夷”的观念源于周文王时期的周文
王庙,从此,华夷之分在中国历史上开始流传。
古代的“华夷”,指的是中国文化圈和中外文化园的区别,是地理上和文化上的概念,表明中外文化存在着本质的差异,这样的想法影响了后世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维持了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维持了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定。
到了战国时期,“愚夷”“华夷”这一概念,受到了一系列国际政治经济渊源的影响,渐渐在当时的国家间形成了新的分界线,把国家分成了“内华”与“外夷”两类。
而内外
夷的区别也更为明显,“内华”属于中部国家,共同分享着相似的文明,而“外夷”则指
其他外围地区,不共同分享同样的社会格局和文化观念。
正是由于这种“华夷”观念,战国时期开始形成了一种以“内华”为中心,多国家通
过吸收外夷侵略国家资源和文化,外夷又通过向内华提供贡献等方式弥合文化差异,形成
以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华夷一体”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对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政治局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
仅启发了华夏君子摒弃封建倾向的空间,而且也为外国的贡献者、投机者们提供了一定的
垫脚石。
总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不仅反映了当时国家之间 bug 夹的斗争局面,而
且也在形成合理的“华夷一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周边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支撑,并且仍在影响着现代以及未来的文化交流局势。
2024届新高考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届新高考七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50分)2023.12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天”在古代中国虽然是一个自然哲学的范畴,但它又同时具有道德哲学或人生哲学的内涵。
张岱年说:“古代哲学中所谓天是有歧义的,或以指主宰之天,或以指自然之天,或以指义理之天。
”他还指出古代先贤中,孔子、墨子、孟子及董仲舒都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世界的最高主宰”。
宋明理学或讲天即理,或认为心即天,其要义都在强调天的独一和绝对。
就是说,遵从“天”是对绝对客观外在的承认,也是一种道德上的必然要求。
基于这一认识,先秦时代形成了影响深远的“天下”观念。
“天下”观念的基本原理,就是“‘天下’万物都反映着并且要服从于‘天’的意志”及“世界上只能有一个‘天下’”。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思想根源,是先秦“天下”观念中所表现的“周边民族集团与中原王朝同属一个‘天下’”的认识,这是“天”作为最高主宰的外在表现。
由于“天”在道德上的内涵,“天下”观念还有另外一层道德上的必然,亦即“四夷”尊崇中原,具有道德上的合法性和优先性。
甚至可以说,“天下”观念在早期中国首先是作为一种道德价值而存在的。
当然,早期中国相对周边高度发达的文明,是“天”的外延和内涵被普遍认同的客观原因。
古代中国对于“天下”观念的叙述,可以理解为道德与制度的系统构建。
早期中国的“五服”及周的封建与宗法制,秦汉之后的羁縻、土司制度乃至宗藩制度,都是对于“天下”的制度构建。
除了原本所具有的道德属性之外,“天下”观念亦因此成为一种维护秩序和安全的手段而被实用化。
可以说,“天下”观念兼具道德与实用之二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制度化的安排。
由多层复杂内容构成的抽象的“天下”观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巩固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维度的“统合”功能。
一是“天下”观念使“华夷一体”或“华夷一家”思想有了理论根基。
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含解析)
江苏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古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C.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D.政治建树对封建国家形态的深远影响5.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的督察内容,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他五条是惩治二千石郡太守的不法行为。
同时又明确规定刺史不得越过“六条”之外问事。
由此可知,当时的监察制度()A.推动地方政权规范运作B.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C.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D.遭到了豪强地主抵制6.先秦时期有思想家认为,我们先要从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谈恭顺做起,以此来使君臣各安其位、父子相亲、长幼和睦。
该观点()A.蕴含道法自然的哲学观B.解决了社会动荡的弊病C.强化了君主专制的权威D.有助于礼仪文化的传承7.墨子认为君主的道德和功绩是承接天命的前提,获得君权以后,上天还会对君主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赏罚。
韩非子则继承了其老师荀子的观点“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认为君主的权势,民众可以夺取,也可以给予。
墨子与韩非子探讨的共同话题是()A.中央和地方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性的善与恶问题D.君权的来源问题8.下图是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
引发农牧界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边疆政策的影响B.郡县制度的实行C.北方气候条件的恶化D.丝绸之路的开辟9.研究发现,气温每变化1℃,我国的农作物产量就变化10%左右;年平均气温下降2.1℃,生物的分布区域就要南移2~4个纬度。
下图所示反映了我国近三千年来的气温变化情况。
以下可用此图解释成因的现象为()注:图中横线(23℃)代表2006年我国海面温度A.周平王将国都东迁洛邑B.魏晋时期少数民族内迁C.元朝蒙古人大规模西征D.明朝初年政治中心北迁10.“改汉姓”“定籍贯”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
专题05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专题分层练)
专题05 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贯通内容概览A·常考题不丢分微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微专题二: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微专题三:中国古代的医疗与社会救济微专题四:中国古代货币与赋役制度B·核心素养拿高分【微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2023·江苏·一模)《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之外,再难找到胡人的身影,可谓“千汉一胡”。
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物品的情况完全不同。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政局状况B.民间习俗C.思想观念D.经济水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之外,再难找到胡人的身影,可谓‘千汉一胡’”并结合所学可知,进入宋朝以后,由于西边受到西夏、吐蕃的阻隔,来自中亚的胡人要比唐朝时期少得多,而从海路来的高丽、东南亚、印度、大食(阿拉伯)的外国人主要是使者,他们携带着珍贵的香料、药材等等,入贡于朝廷,宋朝以回赐的方式与之进行贸易,贡赐形式下的贸易,使外来的商人很难在市场上自由地买卖,故胡人日益减少。
而唐代由于政治稳定,实行开放的民族政策,社会风气包容,京城的胡人较多。
由此可知,造成唐宋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政局状况,A项正确;民间风俗并不能左右胡人的数量,排除B项;思想观念并非主要因素,排除C项;影响胡人数量的因素也并非经济水平,宋代商品经济在唐代之后,继续发展,排除D项。
2.(2023上·江苏盐城·高三期末)《杨贵妃教鹦鹉图》是出土于内蒙古的一幅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它是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绘制的。
画面描绘的是杨贵妃喂养一只白色鹦鹉的场景,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
由此可以推知()A.风俗画在契丹盛行B.中原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C.辽宋关系趋于缓和D.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汇【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0世纪辽代墓葬壁画”“契丹人聘请中原画家”“杨贵妃发饰有明显契丹风格”可知,绘画体现了辽宋民族交融的特点,即中原文化与契丹文化相互影响,B项正确;此画以杨贵妃为绘画对象,而非市井民众,所以不是世俗画,排除A项;辽宋关系是在11世纪澶渊之盟后逐步缓和的,而材料中是10世纪,排除C项;西域指今天西北新疆一带,而辽的疆域在东北和北方,D项空间不正确,排除。
2018届江西赣州市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赣州市2017-201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艺术欣赏范围和审美趣味超越国家与民族的界限时,我们便拥有了世界视野;而全球化则让我们能够与世界上各个角落的同类分享各种各样的艺术。
全球化背景下的变化并不是样样都让人兴奋。
受全球化影响,世界各国人民的审美趣味正变得越来越趋同,越来越相似,世界正在失去其丰富性。
以中国为例,二十几年前各大剧院人山人海,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剧院的生意开始凋零,曾经为中国各阶层普遍爱好的戏剧,忽然远离我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从港台和欧美传播进来的流行艺术。
我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在二十多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
渐渐地,去剧院欣赏戏剧不仅不再是正常的娱乐活动,甚至变得可能让旁人感觉怪异。
社会的主流审美趣味,不再像以往那样支持它的发展。
这种现象与全球化有关,但它与以往时代民众审美趣味经常出现的各种变化不同,其背后,是西方发达的文化工业起着作用。
世界上不同文化圈的人们应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审美视角。
假如世界各地人们的文化表达方式及对文化艺术的爱好都变得同一,世界也就成了文化沙漠——只有一种颜色的沙漠。
人类文化具有无限的丰富性,人类不同的群体在各自的生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
文明的发展进程经常需要不同文化圈的互相激发,一种文化所蕴含着的某些生活与思想内容可能会激发其它相关文化圈的灵感,并给后者注入活力。
艺术及戏剧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忽视。
不同文化圈的人们往往因其拥有不同形态与风格的艺术而呈现出差异。
艺术是人类表达与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文化最重要与最核心的载体之一。
戏剧尤其如此。
戏剧活动对于人类的过往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岁月里,它可能有的启示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中国戏剧的内涵是如此丰富,剧种组成、剧种悠久的历史与完整的音乐、表演、剧目体系,在文化形态上均具有特殊的价值。
且由于中国历史上经历过无数次族群的大迁徙及不同民族间的冲突与融合,如此复杂的经历中积累的丰富历史经验,都有可能通过戏剧及与戏剧相关的仪式活动留传下来。
2018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8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第一篇:2018年3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语文学科测试 2018.3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
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
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
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自开通西域后,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
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
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
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
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
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
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
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
当然,这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使丝绸之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
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华夷”观念打开文本图片集西周统治阶层逃离关中周平王东迁,开始了春秋时期。
那时西周的疆域之内发生了许多问题,西周的封建社会面临了严重的变化。
一些本来是在封建体系以外的人民,可以通过累积财富逐渐进入社会的上层。
王室能够直接控制的封建体系已经无法应付结构性的改变。
封建上层之内分崩离析,最接近王权的一些近亲独占了权力,许多封建体系之内的外围人物都面临着无所归属的危机。
另一方面,可能因为气候的改变,西周西边和北面的干旱地区有一些族群开始向西周的本土迁移。
为了抵抗这些侵入的外族,王室又从东边调动了一些部落兵团,协助王室防卫疆土。
一时之间,现在的关中地区竟有许多不同的种族,纠缠、聚集在一起。
人口压力本身使关中无法维持。
各种武装力量和本来的封君都各自割据一方,不受西周的号令。
而西周统治阶层的族群有鉴于情势恶劣,也逃离关中,迁移到东方的平原。
例如,和王室非常亲近的郑国,就搬迁到河南的东部,在河南列国之中,找了个空隙,建立国家。
周幽王妃褒姒与太子宜臼,也就是后来的平王,争夺权力。
引起犬戎和太子外家申侯联合侵犯首都。
西周覆亡,平王东迁成周(今日的洛阳),从此王室号令一蹶不振,只有依靠东方诸侯:晋、郑、鲁和卫诸国的支持;从此,东方封国纷纷自作主张,争夺霸权。
这就是春秋时代的开始。
王权转变成一个文化系统的象征从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战争不断,东方诸侯各自扩张,有的是吞灭弱小的邻国,有的则向各自的后方发展,将权力伸展到原本周人封建系统不及的外族地区。
“中原”的涵盖地区,因此扩大了;同时,版图的重整,也将中原的区块,从小国林立,转变成几个大集团。
争夺霸权的过程中,由齐桓公开始,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争夺,晋国长期据有中原霸主的地位,一直到晋国分裂为韩、赵、魏。
尊王是尊重周王的地位,虽然周王已经没有真实的王权了。
但是王权,却从封建顶端的地位,转变成一个文化系统的象征。
攘夷,则是抵抗外族,《左传·定公十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即说明相对于王室代表的“华夏”是“我者”,相对于“他者”,则是华夏以外的所谓“外族”,例如楚国代表的南方,以及北方许多所谓“戎狄”。
2025届广西贺州市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广西贺州市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于儒学传统,人们有两种的态度。
近代以来,不少持“激进”立场的人将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归结为儒学传统的腐朽,于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形成了一个“反传统的传统”,似乎中华民族要摆脱苦难就必须摒弃儒学传统。
近代以来学术上的疑古思潮,对此也起到了的作用。
从思想文化史的角度看,是宋代疑古思潮的延续引发了近代疑古思潮,但二者又存在明显不同。
( ) ,而且,在近代“古史辩”运动中,学者们更是由“疑古史”演变到“疑古书”,我国儒学文化典籍遭到前所未有的怀疑。
最近30多年学术研究,我们对相关学术问题看得比以往更清楚了,尤其是随着地下早期文献资料的面世。
原来,秦汉以来儒学出现过一十个显著的变化:原始儒学即先秦时代的儒学,具有明显的“德性色彩”,主张“正名”“修已安人”和“仁政”“德治”等核心价值观念;而汉代以后的儒学因与封建专制统相结合,慢慢发生,逐渐片面强调君权、父权与夫权,呈现了为后人所诟病的“缺乏平等意识和自由理念”等特征,具有明显的“威权色彩”。
持质疑立场的人,更多地看到了作为汉以后儒学作为“封建专制灵魂”的一面。
我们不应把二者,而应更加关注原始儒学,澄清误解、明辨是非,弘扬原始儒学的真精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天壤之别推波助澜演变相提并论B.截然不同雪上加霜演变混为一谈C.截然不同推波助澜蜕变混为一谈D.天壤之别雪上加霜蜕变相提并论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宋代是为了“卫道”而疑古,近代则变成了为摒弃传统而疑古B.宋代是为了摒弃传统而疑古,近代则变成了为“卫道”而疑古C.近代是为了摒弃传统而疑古,宋代则变成了为“卫道”而疑古D.近代是为了“卫道”而疑古,宋代则变成了为摒弃传统而疑古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最近30多年的学术研究,尤其是随着地下早期文献资料的面世,我们对相关学术问题看得比以往更清楚了。
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
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华夷观念,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信仰,主要是指对于中国之外的外族种族的看法和态度。
在元明清时期,华夷观念经历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元和明朝时期,华夷观念逐渐被重新定义,而这种定义对华夷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文化和经济交流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元朝继承了中国唐宋等朝代的传统华夷观念,即将自己视为“中华”的代表,将外族看作是“夷狄”,认为他们具有落后、野蛮的特点,需要服从于中央政府的统治。
但是,元朝也受到了蒙古、西亚等地区文化的影响,对于外族的看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汉族社会中涌现出了一批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学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元代官方对于外族的认知逐渐向着多元化、包容化和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元朝还积极开展了对于外族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汉族社会和外族社会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相对于元朝时期,明代显得更加封闭与保守。
明初的皇帝朱元璋不仅高度重视汉族与外族的区别,并且强制限制汉族与外族的交往,力图重构华夷思想。
在这一时期,汉族社会对于外族的看法日益强化,民间出现了一些以“排外”为中心的文化现象,比如说以“锁燕帘”和“拒蒙门”为核心的民间文化,这表明明代社会的民族意识逐渐加强。
不过,随着明代逐渐走向繁荣富贵,一种渐进的汉化思路在国王和学者之间形成。
在这一时期,中国官员和文人开始积极向外推己见,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和制度,也同时向外界传播他们对于华夷关系的看法。
清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华夷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康熙、乾隆时期,清朝的皇帝将华夷观念转化为一种用于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工具。
在这一时期,中国政府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华夷思想,开始尝试着将“中央文化”列为“世界文化”的代表,得到全球文化的认可。
同时,清朝还积极地向西方传教士、商人、学者等开放社会,推行对外交流,并用邮政、海运等方式扩大了国际贸易规模。
这些转变改变了华夷观念的历史地位,将其从一个传统观念转变为一种现代的思想模式。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能力。
把西方人称为“夷”,反映了中国人的自大心理。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认识不断加深,逐渐认识到西方人的优点。
B、C、D三项表述皆不准确。
答案:A解析:材料中“欲制夷患,必筹夷情”体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答案:A解析:②“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主张;③君主立宪是维新派的主张;①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④马克思主义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得到传播并成为主流的。
答案:C解析:A项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它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是四个选项中最早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的著作。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材料反映出李鸿章认为日本富强的原因是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可见李鸿章并未认识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是中国落后的根源。
答案:D解析:洋务运动希望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自身力量的提高,从而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
答案:A解析:从“一一循序行之”这一信息看,这是一种改良主张。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梁启超系维新派人士,其政治主张即维新变法,变革中国君主专制制度。
A为魏源等人的主张,C为洋务派的主张,D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故选B。
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B项错误。
维新派借助儒家学说宣传变法,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C项错误。
“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D项错误。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影响深远,对此坚决清除是以宣传资产阶级文化为出发点的。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根据时间和内容可以判断杜威所谈运动为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五四运动爆发。
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两幅图片分别代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它们都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答案:D解析:上述三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康有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孙中山、资产阶级激进派的陈独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
“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阅读答案
文章来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至少在战国时代已经形成,那个时代,也许更早些时候,中国人就在自己的经验与想像中建构了一个“天下”。
他们想像,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世界的中心,也是文明的中心。
大地仿佛一个棋盘一样,或者像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中心是王所在的京城,中心之外是华夏或者诸夏,诸夏之外是夷狄,大约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了与南夷北狄相对应的“中国”概念。
古代中国历史的记录和书写者处在中原江河之间,他们当然要以这一点为中心,把天下想像成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大空间,更何况很长一个时期,中国文明确实优越于他们周围的各族。
②古代中国人一直对这一点很固执,固执的原因是,除了佛教以外,古代中国从来没有受到过真正强大的文明的挑战,古代中国人始终相信自己是天下的中心,汉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顶峰,周边的民族是野蛮的、不开化的民族,不遵循汉族伦理的人是需要拯救的,拯救不了就只能把他们隔离开来。
中国人不大用战争方式
来一统天下,也不觉得需要有清楚的边界,常常觉得文化上可以“威服异邦”,而此邦与异邦的地理界限也会随着文明的远播和退守在不断变动。
凡是周围的国家,中国人就相信他们文明等级比我们低,应当向我们学习、进贡、朝拜。
不过,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尽管古代文献中这样的自我中心主义很明显,但是这种中心与边缘的划分并不完全是空间的,往往中心清晰而边缘模糊,而且,这种关于世界的想像,空间意味与文明意味常常互相冲突和混融,有时候文明高下的判断代替了空间远近的认知。
③应当说,这种观念多少给中国古代人的世界想像带来一些弹性空间,使他们不至于为了异族的崛起或异文明的进入而感到心理震撼,可以从容地用“礼失求诸野”、“乘桴浮于海”、“子欲居九夷”等等说法,宽慰自己的紧张。
所以,在充满自信的古代中国。
很多儒家学者一直倾向于夷夏之间的分别在于文明而不在于地域、种族。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代中叶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到了宋代,这种变化更是剧烈。
宋代虽然出现了统一国家,但是,燕云十六州被契丹所占有,西北方的西夏建国与宋对抗,契丹与西夏都对等地与宋同称皇帝,而且宋王朝对辽每岁纳币,与西夏保持战争状态,这时候,东亚的国际关系,已经与唐代只有唐称君
主、册封周边诸国成为藩国的时代大不一样了,从这一状况来看,东亚从此开始了不承认中国王朝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④这一转变相当重要,这使得传统中国的华夷观念和朝贡体制,在观念史上,由实际的策略转为想像的秩序,从真正制度上的居高临下,变成想像世界中的自我安慰:在政治史上,过去那种傲慢的天朝大国态度,变成了实际的对等外交方略;在思想史上,士大夫知识阶层关于天下、中国与四夷的观念主流,也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天下主义,转化为自我想像的民族主义。
对于国际政治的实际策略,与对于世界秩序的传统想像之间。
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节选自葛兆光《宋代“中国”仪式的凸显》,有改动)
1.下列选项中表述与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念,最晚在战国时就已经形成,而在这之前,中国人也已经在自己的经验与想象中建构了一个“天下”。
B.“中国”这一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而古代中国历史的记录和书写者自然也以“中国”为中心,把天下想象成一个以我为中心的大空间。
C.古代中国人有一种文明优越感,常常觉得在文化上可以“威服异邦”,而随着文明的远播和退守,此邦与异邦的地理界限也会不断变动。
D.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想象,空间意味与文明意味常常相互冲突和混融,文明高下的判断代替了空间远近的认知。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首先从“华裔”观念的形成说到“天下”观念的建构,从“天下”观念,谈到“中国”这一概念的形成。
B.第②段逐层论述了古代中国人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和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其在空间意味与文明意味之间的复杂关系。
C.第③段指出,儒家关于夷夏之别在于文明而不在于地域、种族的观念至唐代中叶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宋代尤其剧烈。
D.第④段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夷夏之别”认识的转变对于传统中国的华夷观念和朝贡体制是的重大意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中国人的“中国”意识既与南夷北狄的观念相对应,也与很长的时期内中国文明确实比周围的民族优越的事实密不可分。
B.即使有异族的崛起或异族文明的进入,古代中国人也可以从容地用“礼失求诸野”、“乘桴浮于海”、“子欲居九夷”等等说法宽慰自己。
C.从没有佛教以外的真正强大的文明挑战过中国文明,因此古代中国人固执地认为中国文明优于其他民族。
D.随着“天下”观念的转变,中国对于国际政治的实际策略,与对于世界秩序的传统想象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参考答案:整理
1.CA“也许更早”建构天下;B“大约”在春秋时期;D“有时候”文明高下的判断代替了空间远近的认知。
2.B先论述“原因”,在表述“表现”。
3.D“这一转变”指的是古代中国人关于“夷夏之别”的认识的转变。
文章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