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湿敷法规范及操作流程之欧阳学文创编

合集下载

湿敷的正确操作方法

湿敷的正确操作方法

湿敷的正确操作方法
1. 准备好所需材料。

可以选择温水、盐水、冰水、草药水等液体进行湿敷,也可以选择棉纱、毛巾等材料,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和液体。

2. 清洁受湿敷部位。

用清水或洗面奶清洗干净受湿敷部位。

3. 热敷前可先进行按摩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然后用棉纱或毛巾蘸取温水并拧干,然后将棉纱或毛巾敷在受湿敷部位上。

4. 冷敷时,可将液体倒入冰袋或直接放入冰箱中冷藏,等到所需温度后用棉纱或毛巾蘸取液体并拧干,然后将棉纱或毛巾敷在受湿敷部位上。

5. 敷药膏时可先涂在受湿敷部位上,再用棉纱或毛巾覆盖,确保药膏不被空气氧化。

6. 注意湿敷时间,根据需要确定湿敷时间,一般不宜超过半小时。

7. 湿敷后应用清水或洗面奶清洗干净受湿敷部位,然后擦干或吹干。

8. 湿敷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湿敷效果不好。

注:如出现皮肤红肿、皮疹等不适应该及时停止湿敷。

湿敷法、换药法操作流程

湿敷法、换药法操作流程

湿敷法操作流程一、目标: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二、操作流程及说明核对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评估及心理状况等告知遵医嘱配制药物(温度为50- 60 度)、容器、敷布、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纱布、水温计、凡士物品准备林、棉枝、防水膜等患者准备1、局部涂凡士林以纱块覆盖。

2、拧干敷垫,试温。

敷药3、铺敷垫于患处,询问患者的感受。

4、以防水膜及棉垫覆盖热敷垫5、治疗时间为15- 20 分钟 /分。

观察擦于局部药液及凡士林,协助衣着,舒适体位,整整理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医嘱、患者注意药物的温度、防止烫伤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关门窗,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保暖1、凡士林涂抹面积应大于治疗面。

2、以前臂试温,感觉不烫手或以患者的耐受为宜。

3、患者感觉过热,掀起敷垫一角散热。

4、若病情允许,可在棉垫上置热水袋。

5、湿敷部位有伤口,治疗后予伤口换药。

观察局部情况及敷布的湿度,并频频淋药液于敷布上。

根据医嘱,详细记录湿敷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三、操作流程及说明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换药部位的皮肤情况、体质及心理状况等治疗盘、75% 酒精或碘伏、生理盐水、弯盘、镊子、剪刀、探针、纱布、棉球、油纱、治疗巾、遵医嘱配制中药液及各种外用药、胶布、绷带等1、置弯盘于治疗巾上,揭去外层纱布,用镊子取下内层敷布及引流条2、用碘伏棉球消毒周围皮肤、更换镊子用生理盐水棉球消毒伤口,若因血液、分泌物浸渍后干结粘着敷料,可酌情用盐水浸润后再揭下,再用碘伏或酒精棉球消毒周围皮肤。

3、有窦道的伤口可用药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疮口深者可用探针试探。

根据情况胶布固定或绷带包扎,松紧适宜根据医嘱,详细记录实施换药治疗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字记录核对医嘱、患者评估告知局部可能出现敷布过敏,去除敷布后可能出现疼痛、出血物品准备核对姓名、诊断、解释,患者准备关门窗,合理体位,暴露换药部位、保暖清洗伤口上药依疮口性质、情况分析以正确选择各种掺药,或放置药捻,再盖上油纱布包扎协助患者衣着,舒适卧整理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物品记录【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湿热敷及操作流程

湿热敷及操作流程

湿热敷疗
1.主治功效:借助药液的温度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扩张患部血管,促进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以达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疗目的。

2.适应症:多用于寒湿凝滞、湿热瘀结、气滞血瘀等证型之中风偏瘫、眩晕等多种疾病。

3.禁忌症:
(1)热敷部位有创伤、溃疡、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肿瘤患者禁用。

(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用。

(3)孕妇禁用,妇女月经量过多者禁用。

4. 注意事项
(1)在敷药过程中,让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注意保暖。

(2)进行热敷时应把握好温度,以免烫伤皮肤。

(3)如局部出现水疱,应用消过毒的针刺破,外用消毒药物,防止皮肤继发感染。

有过敏反应者及时对症处理。

(4)敷药疗法虽然相对安全,但对一些特殊病人,如患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者,要密切注意其敷药后的反应,如有不适感应及时中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外用药物,严禁内服。

(6)有些病证不能单纯依靠敷药疗法,应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湿敷的操作方法

湿敷的操作方法

湿敷的操作方法湿敷是一种常见的护理方法,常用于舒缓肌肤,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消除炎症。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敷的操作方法。

湿敷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敷料和适宜的温度,以避免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1. 清洁双手,确保双手干净卫生。

2. 准备一张洁净的纱布或细布,大小要足够覆盖患处。

3. 准备一盆适温的温水,温度应该是舒适的,不要太热或太冷。

第二步:浸湿敷料1. 将准备好的纱布或细布完全浸入温水中,直到纱布充分湿透但不滴水。

2. 轻轻拧干纱布,使其不再滴水。

第三步:敷料敷在患处1. 将湿透的纱布平铺在患处,确保完全覆盖。

可以用绷带或固定胶带轻轻固定敷料,以防止其移位。

2. 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第四步:时长控制1. 根据需要及个人情况,决定湿敷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湿敷时间为10到20分钟左右。

2. 在湿敷的过程中,可以轻柔地按摩患处,有助于血液循环。

第五步:重复操作1. 湿敷结束后,将纱布轻轻取下,注意不要过度拉扯或刺激患处。

2. 如有需要,可以重新浸湿纱布,重复上述操作。

第六步:收尾工作1. 湿敷结束后,用清水洗净患处,确保无残留的敷料或清洁剂。

2. 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患处,避免用力擦拭,以免刺激皮肤。

湿敷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护理方法,在许多常见的皮肤问题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对于晒伤、烫伤、炎症、皮肤过敏等情况,湿敷可以提供短期的舒缓效果。

但对于严重的创伤和疾病,应当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及时就医。

总之,湿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护理方法,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的温度和敷料选择,以及按摩患处和适当的湿敷时间。

正确的湿敷方法可以为肌肤提供舒适感受,促进康复,但在特殊情况下,还是应当遵循专业建议,并及时就医。

湿敷疗法操作方法

湿敷疗法操作方法

湿敷疗法操作方法
湿敷疗法是一种通过将湿润物质放在患处,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方法。

以下是湿敷疗法的一般操作步骤:
1. 准备湿敷材料:可以选择温水、冷水、温盐水、湿毛巾、湿纱布等湿润物质作为湿敷材料。

2. 温度调节: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温度的湿敷材料。

一般来说,如果是消炎镇痛的目的,可以选择冷敷;如果是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的目的,可以选择温敷。

3. 清洁患处:在进行湿敷前,首先要确保患处清洁干净,以免感染。

4. 湿敷时间:将湿敷材料放在患处上,保持一定的时间。

一般来说,每次湿敷时间为10-20分钟,每日可进行2-3次。

具体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5. 注意温度:如果选择了热敷,要注意不要太热,以免烫伤皮肤。

6. 清洁和保湿:湿敷后,要注意及时清洁患处及周围皮肤,并用适当的保湿剂进行保湿,以防止皮肤干燥。

请注意,湿敷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具体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和操作。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之欧阳育创编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之欧阳育创编

护理操作流程图及评分标准一.流程图操作前: 自我介绍→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评估病人(了解病情),做好解释采取有针对性的告知(告知此项操作的目的、名称、效果及采取的方法可能引起的不适及挽救措施,并耐心解答病人的质疑)→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操作中:详见各项操作操作后:妥善安置病人,助病人卧位→整理床单位→评价操作后效果→清理用物→返回处置间→进行分类处理→擦车→车返回原处→洗手(告知考官操作结束请提宝贵意见)二.分标准及注意事项三.告知流程操作前:自我介绍告知:操作的名称、目的、所需时间、可能发生的不适及后果以及病人所采取的配合,并取得病人的同意。

解答质疑操作中:每项操作动作可能病人不适的,应提前告之。

操作后:评价结果及时告知病人。

四.擦车程序1.用清洁抹布:擦拭治疗车上层、栏杆及抽屉四周,根据情况清洗抹布。

2.以干净抹布:擦拭治疗车下层(污物存放面),清洗抹布,在擦车栏杆,最后擦拭车轮。

注意应保持抹布干净,以及接力的原则。

五.评价内容:此操作的效果、病人的感受及仪器显示的客观数据。

操作中注意与病人的沟通。

正确的洗手方法一.程序1.取下手上的饰物及手表,打开水龙头,浸湿双手。

2.接取肥皂液或擦洁净的肥皂于手掌表面,双手互相摩擦。

3.双手手指交叉摩擦,并将右手掌覆盖于左手背摩擦,然后交换。

4.手指掌面与手掌摩擦。

5.左手手指屈曲于右手掌中进行摩擦,然后交换。

6.右拇指于握拳状的左手掌中摩擦,然后交换。

7.右手指尖与左手掌磨擦,然后交换。

8.以上部位充分搓洗10~15秒,注意指尖、指缝、指关节等处,范围为双手,手腕及腕上10cm。

9.流动水冲洗。

10.用纸巾或干净毛巾擦干双手。

二.图示铺备用床法【目的】保持病室清洁,供新病人或离床病人使用【用物】床、床垫、床褥、枕芯、棉被或毛毯、大单或床罩、被套、枕套、必要时备橡皮单和中单【注意事项】1.不要在治疗、换药或进餐时铺床。

2.铺床前要检查床有无损坏,以保证安全。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分析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分析

05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地位 和作用
湿敷法与中医护理关系探讨
1 2
理论基础
湿敷法以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为理论基础, 通过刺激体表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 病的目的。
护理实践
湿敷法作为中医护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 于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的护理实践中。
3
个体化治疗
湿敷法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 行个体化治疗,体现了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原则 。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优势分析
操作简便
湿敷法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掌握 ,适合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 用。
安全有效
湿敷法通过体表给药,避免了口 服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具有 较高的安全性;同时,药物直接 作用于患处,起效快,疗效显著 。
经济实惠
相比其他治疗方法,湿敷法所需 的药物和器材成本较低,减轻了 患者的经济负担。
湿敷法中医护理操作规程分 析
汇报时间:2024-01-25
目录
• 湿敷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湿敷法操作流程与步骤 • 常见疾病湿敷法应用举例 • 湿敷法操作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目录
• 湿敷法在中医护理中地位和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湿敷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湿敷法定义及作用
定义
湿敷法是将药液浸透于敷料(如纱布 、棉纸等)后,敷贴于患处或特定腧 穴的一种中医外治法。

04
湿敷法操作注意事项与风 险防范
操作前评估患者情况
01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及过敏史,确定湿敷治疗的适应
症和禁忌症。
02
评估患者皮肤状况,观察有无破损、感染、炎症等,
避免在异常皮肤上实施湿敷。
03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反应,特别是对药物、敷料等材

2021年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2021年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
耳针法操作流程图
耳针法(耳穴埋豆)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记录
物品准备
评估
整理
起针
观察
进行行针
皮肤消毒
定穴
患者准备
治疗盘、针盒或菜籽、皮肤消毒液、棉球、棉签、镊子、胶布、探棒、弯盘等。
遵医嘱核对穴位。手持探棒自耳轮后上方由上而下在选区内寻找耳穴的敏感点。
核对姓名、诊断,解释,取合理体位。
1评估
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操作前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
7.2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持久,禁用暴力。
穴位按摩法操作流程图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6.5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
6.6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
6.7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护理及注意事项
7.1采用艾柱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防止艾灰脱落灼伤皮肤或烧毁衣物。
7.2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疱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去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湿热敷法操作程序(最全)

湿热敷法操作程序(最全)

湿热敷法操作程序
目的:用于消炎、消肿、解痉和镇痛。

评估:
(1)病人病情、热疗部位局部组织状况。

(2)病人对温度的敏感性,确定用热时间和温度。

(3)病人的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对湿热敷的知识水平及心理反应。

计划:
(1)用物准备:治疗盘内盛小盆热水、敷布2块、敷钳2块、凡士林、棉签、纱布、棉垫或大毛巾,橡胶单及治疗巾、水温计、必要时备热源。

(2)环境准备:酌情调节室温,如需暴露病人,用屏风或床帘遮挡。

热源置于安全处。

(3)病人准备:取舒适体位。

(4)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备齐用物。

实施:
(1)操作步骤:
护士携物至床旁→核对解释→敷布放入热水盆内→暴露局部→垫治疗巾及橡胶单→涂凡士林→盖纱布→盖敷布→盖棉垫或大毛巾→更换敷布(每3~5min 一次)→用热源或热水袋保温→结束后揭开纱布→擦凡士林→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2)注意事项:
①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防止烫伤。

②伤口部位作湿热敷,应按无菌操作进行,热敷结束后,按换药法处理伤口。

③面部湿热敷者,敷后15min方能外出,以防感冒。

④操作时随时与病人交流,了解感受及需要并给予及时处理。

如感觉过热,可揭起敷布一角,局部散热。

评价:
(1)操作方法正确,能达到热疗的目的,病人未发生烫伤。

(2)能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满足病人身心需要,得到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之欧阳治创编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之欧阳治创编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一、卫生学洗手法1、目的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

⑵避免病人的感染或交叉感染。

2、注意事项⑴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⑵手部不佩戴戒指等饰品。

⑶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

⑷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二、无菌技术1、目的⑴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⑵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或传播给他人。

2、注意事项⑴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⑵取用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

⑶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容器内。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1、目的⑴测量、记录病人体温。

⑵测量体温变化,分析热性伴随症状,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①⑶测量、记录病人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⑷通过观察脉搏的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观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

⑸测量、记录病人的呼吸频率。

⑹监测呼吸变化情况。

⑺测量、记录病人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

⑻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情况。

2、注意事项⑴婴幼儿、意识不清、口腔疾病、张口呼吸或不合作的病人禁止测口温;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止测肛温;心肌梗死者慎测直肠温;极度消瘦者不宜测腋温。

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守候在病人身旁。

⑵如有影响测量生命体征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min测量。

⑶发生与病情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

⑷如病人不慎咬破温度计,应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奶延缓汞的吸收。

如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⑸如病人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

⑹偏瘫病人测健侧。

⑺不可用拇指诊脉。

诊脉压力适中。

测量脉率的同时,应注意脉率、强弱、动脉壁的弹性。

⑻脉搏短绌的病人,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听心率另一名护士测脉搏,由听心率的护士发出开始、停止的口令。

湿敷法规范及操作流程之欧阳地创编

湿敷法规范及操作流程之欧阳地创编

湿敷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二、目标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三、禁忌证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四、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
布在药液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
保持湿润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
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七、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湿敷操作方法范文

湿敷操作方法范文

湿敷操作方法范文湿敷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它利用水的温度变化来达到舒缓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湿敷可以用于缓解肌肉疼痛、舒缓关节炎疼痛、减轻头痛等症状。

下面是湿敷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清洁:首先,用温水和肥皂清洗双手和治疗区域,确保双手和治疗区域的清洁。

-准备湿敷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湿敷物,比如毛巾或纱布,将其浸泡在温水中。

2.确定湿敷温度:-温热湿敷:对于肌肉疼痛或关节炎等情况,一般会选择温热湿敷。

温度一般控制在40℃-45℃之间,最好用温度计测量确保安全性。

-冷敷:如果是头痛或扭伤等情况,可以选择冷敷。

可以用冰袋或者将湿敷物放入冰箱冷冻室,确保温度在4℃-10℃之间。

3.湿敷操作:-手法:取出浸泡在温水中的湿敷物,先轻轻挤掉多余的水分,然后将湿敷物折叠或卷起来,使其适应治疗区域。

4.开始湿敷:-时间:根据需要和病情,一般湿敷时间为15-20分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时间。

但是注意不要过久,以免发生烫伤或低温烫伤。

-部位:将湿敷物轻轻覆盖在治疗区域上,确保完全接触。

如果是较大的部位,可以用绷带或纱布固定湿敷物。

5.安全措施:-温度:使用温热湿敷时,需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皮肤。

尽量使用温度计测量,确保温度正确。

-不适应症:湿敷不适用于感染、创伤、皮肤溃疡或皮疹等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湿敷。

-皮肤检查:在进行湿敷前,对皮肤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损伤、破裂的皮肤。

如果有,应该避免使用湿敷,以免感染或恶化。

6.湿敷后的护理:-清洁:治疗结束后,用清水清洗治疗区域,确保清除湿敷物残留和保持皮肤的清洁。

-皮肤保湿:湿敷可能导致皮肤过于干燥,因此使用保湿霜或乳液进行皮肤保湿,以防止皮肤过干。

中药湿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药湿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中药湿敷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概述中药湿敷是一种中医疗法,其主要通过将中药煎汤或者水煮后的温敷物料敷于病患部位,通过热力传递和药物渗透来对病患进行治疗的方法。

在中医理论认为,中药湿敷对于风湿病、外伤、跌打损伤等病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那么如何进行中药湿敷,以及如何进行评分标准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中药湿敷技术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

二、中药湿敷技术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在进行中药湿敷前,首先需要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通常是具有散寒祛湿、活血化瘀等功效的中药。

- 煎制中药汤剂:将所选中药材料按比例配制后,进行煎煮,制成中药汤剂。

2. 敷贴操作- 清洁患处:在进行中药湿敷前,需要先对患处进行清洁消毒,保证敷贴部位的清洁。

- 敷贴温度掌握:测试中药汤剂的温度,控制好敷贴的温度,避免烫伤患者。

- 敷贴时间掌握:在敷贴中药湿敷物料时,掌握好敷贴时间,一般情况下15-30分钟为宜。

3. 落实护理- 敷贴后护理:在中药湿敷结束后,需要进行患者护理,包括清洁敷贴部位,了解患者的反应情况,并注意观察患者的变化情况。

三、中药湿敷评分标准在进行中药湿敷操作时,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分,以保证中药湿敷的质量和疗效。

1. 中药材料选择:根据患者的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料,考察中药的选择是否合理。

2. 湿敷温度掌握:评估敷贴中药湿敷物料的温度掌握是否得当,避免对患者造成烫伤。

3. 敷贴时间掌握:评估操作者对敷贴时间的把控是否合理,避免过长或者过短影响治疗效果。

4. 敷贴方法和技巧:评估操作者的敷贴方法和技巧是否熟练,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

5. 敷贴后护理:评估操作者对患者敷贴后的护理是否得当,包括清洁敷贴部位、了解患者反应等。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中药湿敷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治疗风湿病、外伤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中药的药性和热力的作用,对病症起到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在进行中药湿敷操作时,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中医知识和操作技巧,以保证操作质量和疗效。

会阴湿热敷操作常规教程文件

会阴湿热敷操作常规教程文件

会阴湿热敷(一)目的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组织活力,有助于局限脓肿,刺激局部组织生长和修复。

用于会阴水肿、血肿、切口硬结及早期感染的产妇。

(二)物品准备治疗车、1:5000高锰酸钾溶液、便盆、一次性臀垫、大棉签、冲洗壶、一次性换药盘、无菌纱布、95%的乙醇或加热的50%硫酸镁溶液(41℃~48℃)、手消夜。

(三)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退治疗车至产妇床旁,向产妇解释操作的目的。

2.会阴冲洗后擦干会阴,撤出便盆。

3.将浸湿药液的纱布敷在会阴部或者切口处(时间30分钟)。

4.垫好会阴垫,嘱产妇经常更换会阴垫,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5.协助产妇穿好裤子,整理床单位。

6.手消推车回处置室,垃圾分类处理,洗手。

(四)注意事项1.操作时注意保暖和遮挡。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3.湿热敷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会阴切口及会阴肿胀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4.热敷面积应是伤口范围的2倍,湿热敷的温度一般为(41℃~48℃)或以自我舒适为宜,防止烫伤,湿热敷的时间为30分钟。

5.对休克、虚脱、昏迷及术后感觉不敏感的产妇尤其应警惕烫伤。

at arm’s length.除非他们把书举到一臂远的距离处去看。

The comfort and is another factor which makes them popular with customers.购物中心舒适而且方便,这是超市受人欢迎的另外一个原因。

Most of the ill health we suffer could be prevented if people made more effort to change their life styles.如果人们努力去改变生活方式,就能远离大多数的疾玻Similarly all advertising of alcohol should be banned and compensation paid to families of alcoholics who die of the liver disease.同样所有的酒类广告都应当被禁止,对于那些因喝酒导致生病,最终死亡的人应当赔偿。

热湿敷法操作流程

热湿敷法操作流程

热湿敷法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

我们得先把要用的东西都找齐喽。

得有个盆,这个盆要干净又卫生的,可不能脏兮兮的。

还有毛巾呢,毛巾要柔软的,就像云朵一样轻轻贴在皮肤上的那种。

当然啦,热水也是不能少的,水温大概在50 - 60摄氏度左右就刚刚好,太热了会把皮肤烫着,那可就不好玩了。

还得准备个热水袋或者是加热垫之类的东西,这个是用来保持温度的。

另外,凡士林或者是护肤油也得准备着,这是为了防止皮肤被烫伤,就像给皮肤穿上一层薄薄的保护衣一样。

二、操作开始啦。

先把我们的皮肤清洁一下,要是有脏东西在皮肤上,热湿敷的时候就可能把脏东西揉进皮肤里,那可不行。

清洁完皮肤呢,就把凡士林或者护肤油轻轻涂在要湿敷的地方,涂得均匀一点哦,就像给皮肤画画一样。

然后把毛巾放到热水里浸湿,浸湿之后呢,要拧一拧,不能让毛巾滴滴答答全是水,拧到不滴水为止。

接着就把拧好的毛巾平平整整放在涂了油的皮肤上,这个时候就感觉皮肤在享受温暖的拥抱呢。

再把热水袋或者加热垫放在毛巾上面,这样就能让温暖持续更久啦。

三、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湿敷的时候,要时不时地看看皮肤的状态。

要是皮肤变得红红的,感觉有点烫了,那可能就是温度太高啦,要赶紧把毛巾拿开一会儿,可不能让皮肤受伤。

还有哦,如果毛巾凉了,就要把毛巾拿起来再放到热水里浸湿、拧干,然后再放回到皮肤上,就像给皮肤重新注入温暖的力量一样。

四、湿敷结束之后。

等湿敷的时间到了,一般大概15 - 20分钟就差不多啦。

就把毛巾和热水袋都拿开,然后用干毛巾把皮肤轻轻擦干。

这个时候皮肤可能会有点红红的,这是正常的现象呢,就像皮肤刚刚做了一场温暖的小运动。

不过要是皮肤出现了水泡或者其他不舒服的情况,那可就得重视起来啦,要赶紧找医生看看哦。

湿敷法评分标准之欧阳道创编

湿敷法评分标准之欧阳道创编

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及

时报告
15 分
3.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沟通有效
2
语言、态度不符合要求各扣 1
分;沟通无效扣 2 分
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操作原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 1~2 分

回 目的:
5
答 1. 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问
一项内容回答不全或回答错 误扣 0.5 分
6 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感觉,发现异常,立即停敷,报告医

师,及时处理
作 流
(2)观察湿布的湿度
程 5.敷毕:
8 未擦干皮肤、体位不舒适各
(1)擦干局部药液,协助患者衣着,取
扣 3 分;未询问患者感受、告
60
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分 (2)询问患者对操作的感受,告知注意
知注意事项各扣 5 分;一处 不符合要求扣 2 分
欧阳道创编
九、湿敷法评分标准
2021.03.06
时间:2021.03.06
创作:欧阳道
(标准分 100 分)

规范项目


评分标准
扣得

分分
操 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作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前 2.核对:医嘱、注射单(卡) 准
5
未核对扣 5 分;一处不符合 要求扣 1 分
备 3.评估
未评估扣 4 分;评估不全一
要求扣 2 分
液中,拧敷布干湿适宜平整后,敷于
患处
(4)每隔 5~10 分钟用无菌镊子夹取纱
布浸药液淋于敷布上保持湿度及温度
(5)30~60 分钟后撤下敷布

规范项目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之欧阳治创编

中医八项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之欧阳治创编

目录技术1 耳针法1技术2 艾条灸5技术3 拔罐法8技术4 穴位按摩法11技术5 刮痧法14技术6 湿敷法17技术7 涂药法19技术8 熏洗法22技术1 耳针法耳针是采用针刺或其他物品(如菜籽等)刺激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1 评估1.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耳针部位的皮肤情况。

1.3女性患者的生育史,有无流产史,当前是否妊娠。

1.4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1.5心理状况。

2 目标遵照医嘱选择穴位,解除或缓解各种急、慢性疾病的临床症状。

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3 禁忌证耳部炎症、冻伤的部位,以及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

4 告知耳针局部有热、麻、胀、痛感。

5 物品准备治疗盘、针盒(短毫针等)或菜籽等;碘酒、酒精、棉球、棉签、镊子、探棒、胶布、弯盘等。

6 操作程序 6.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6.2遵照医嘱,选择耳穴部位并探查耳穴。

6.3体位合理舒适,严格消毒,消毒范围视耳廓大小而定。

6.4一手固定耳廓,另一手进针,其深度以刺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

留针。

6.5为使局部达到持续刺激,临床多采用菜籽、王不留行籽、磁珠等物,附在耳穴部位,以小方块胶布固定,俗称“埋豆”。

留埋期间,嘱患者用手定时按压,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6.6起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涂以碘酒或酒精消毒,预防感染。

6.7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6.8清理用物,做好记录并签名。

7 护理及注意事项7.1在针刺中及留针期间,患者感到局部热、麻、胀、痛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得气”,应密切观察有无晕针等不适情况。

7.2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起针后如针孔发红,应及时处理。

7.3使用耳针法治疗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者,埋针后待耳廓充血具有发热感觉时,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并配合患部按摩、艾条灸等,以提高疗效。

湿敷护肤的操作方法

湿敷护肤的操作方法

湿敷护肤的操作方法
湿敷护肤的操作方法步骤如下:
1. 准备好一小块干净的毛巾和温水。

2. 清洁面部。

3. 把毛巾浸湿于温水中,挤掉多余的水分,以保证面膜会更好地吸收。

4. 把湿毛巾敷在面部,覆盖整个脸部(注意鼻子和嘴唇处需要留出呼吸空间)。

5. 等待5-10分钟,让毛巾的温度和湿度把皮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软化和清除掉。

6. 轻轻揉搓皮肤,以去除表层的污垢和死皮细胞。

7. 再次将毛巾浸湿,擠掉多余的水分后,再次敷在面部。

8. 等待5-10分钟,让皮肤彻底吸收水分,以达到深层的滋润效果。

9. 最后,用清水洗脸,然后擦干皮肤,再按照正常的护肤程序进行后续的保湿、美白、补水等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湿敷法规范及操作流程
欧阳光明(2021.03.07)
湿敷法是将无菌纱布用药液浸透,敷于局部,以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等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患者体质及湿敷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

二、目标
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三、禁忌证
疮疡脓肿迅速扩散者不宜湿敷。

四、告知注意药液温度,防止烫伤。

五、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

2、取合理体位,暴露湿敷部位,注意保暖。

3、遵医嘱配制药液,药液温度适宜并倒入容器内,敷布在药液
中浸湿后,敷于患处。

4、定时用无菌镊子夹取纱布浸药后淋药液于敷布上,保持湿润
及温度。

5、操作完毕,擦干局部药液,取下弯盘、中单、橡胶单,协助
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

6、整理用物,做好记录。

六、护理及注意事项
1、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治疗过程中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如出现苍白、红斑、水疱、痒痛或破溃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治疗,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七、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出现异常,妥善处理。

八、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