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经典系列——百家讲坛

合集下载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毛佩琦 毛佩琦读《中庸》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毛佩琦 毛佩琦读《中庸》

[毛佩琦]毛佩琦读《中庸》画外音:在浩瀚的中国古代典集中《中庸》是一部非常独特的书,千百年以前它就被奉为四书之一,一代又一代学子们将其奉为经典,穷极一生进行研读,那么《中庸》究竟是怎样一部书,它在数千年之后能带给我们什么呢?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毛佩琦教授为您一一破解其中种种的迷团,为您奉献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

在中国历史漫长的沧海桑田中无数的圣人先哲来了又去,一页页的史书和典籍记载了他们曾经铿锵的脚步,在每一个离去的背景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闪烁在远方的智慧的光芒,哪怕是弹指一挥间已是相隔数千年,而在这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一部叫做《中庸》的书却千百年来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们奉为经典,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

那么《中庸》究竟是怎样一部奇书,它为何千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尊崇和追随。

而自幼就喜欢读“四书五经”的毛佩琦教授在他数十年的讲台人生中究竟又是怎样品味“中庸”二字的含义呢?这一部数千年前的经典又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它能够对我们的人生有哪些帮助呢?今天毛佩琦教授将以他的人生感悟和读书心得一一破解其中的迷团,为您奉献我读经典之毛佩琦七解《中庸》。

我是学历史的,学了这么多年历史,当然要接触很多经典,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文史不分家,还有一句话叫做六经皆史。

什么是六经呢?《诗》《书》《礼》《易》《春秋》这是五经,再加上《乐经》,六经都是历史。

所以我们读历史的人能不接触经典吗?要接触经典。

可是我们从小开始接受的就是新式教育和老的、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我们没有进过私塾。

我的父亲是一位老知识分子,解放以后他教中学,因为教的是文科,所以我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也接触了一些经典。

我们虽然没有象过去老先生那样系统地读各种经典,但是几十年来继继续续地各种经典都接触过。

今天我要给大家说的是什么呢?就是我对《中庸》的理解。

《中庸》是什么书?大家知道有“四书五经”,《中庸》就是所谓“四书”之一。

《中庸》本来是《礼记》当中的一篇,后来南宋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做朱熹,把它单独抽出来和《大学》《孟子》《论语》加在一起称为“四书”。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钱文忠 独特的启蒙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钱文忠 独特的启蒙

[钱文忠]独特的启蒙画外音:钱文忠教授出生于江苏无锡的读书世家,按照家庭传统,应该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启蒙,背诵四书五经,但钱文忠却出生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家庭的动荡、社会的变迁,使少年钱文忠感受到了许多困惑,在一次被父亲责骂之后,他意外地发现了一本残破的古籍,从此一个少年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这是一本什么书呢?为什么会让一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它又是怎样影响了钱文忠的人生呢?三十年过去了,钱文忠教授为什么还每天晚上抄写其中的内容?敬请关注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独特的启蒙请大家原谅我,作为一个大学的历史教师的职业习惯和偏好,在我个人看来,我读经典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味的题目。

我首先要弄清楚的是经典这样一个神圣的名词,究竟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和我个人的生命发生关联的?也就是说经典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寻着什么样的途径,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我一个很渺小的生命的。

我出生在1966年,小时候,我生活在烟雨江南一个中等的城市里,我的家族是一个早已衰弱的读书世家,在无锡小巷古老而幽深,墙角长满了厚厚的青苔,我所居住的院子里我和我的祖母、我的母亲,我父亲那时候不在无锡工作,在我所居住的院子里有一口非常古老的井,还有一棵同样古老的无花果树,井水的甘冽和无花果的清香,至今依然在我的齿间荡漾,只要不走出去那么这一切是非常宁静的,但是只要一出门,我小时候居住的那个院子,正好在今天无锡的市中心,当时出门的广场,现在改回原名叫五爱广场,当年叫工农兵广场,满耳都是语录歌,都是高亢的口号声,满眼都是大字报,一片鲜红鲜红的颜色,童年是喜欢热闹的,但是我很不喜欢走出去,童年是否快乐我不知道,我也无法回答我的孩子,现在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住的房子后面是一条同样非常古老非常清澈的小河,我的母亲经常在河边洗衣弄菜,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一条被我母亲剖开了膛的鱼居然还能游水逃去,那个时候当然我才几岁,我还清晰的记得跟我的母亲一起,开始是非常惊讶,后来是两个人一起很难得的哈哈大笑,这么说是快乐的;但是我同样也有别的记忆,我的母亲和我去送我父亲到火车站,遇见几个带红袖箍的人,凶神恶煞一般,抢过我父亲手上的皮箱,去翻找什么,回忆这些在我看来是题中应有之意,我的目的只不过是想说明,首先经典进入我生命的时间是相当晚的,起码不会像在传统的读书世家那样在四五岁就开蒙,就去背诵那些古籍、经典;其次经典进入我生命的途径和方式是非常独特的。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孟宪实 君子与小人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孟宪实 君子与小人

[孟宪实]君子与小人画外音:一部论语让大学时期的孟宪实找到了自信并从此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然而孔子的君子观也曾让他陷入了老实人该不该吃亏的怪圈而不能自拔,那么孟宪实先生最终是如何读懂孔子眼中的君子形象?孔子的君子观对我们现代人有哪些启示?敬请关注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孔子是一位有着弟子三千的教育家,在孔子与其弟子的谈话记录《论语》中提到君子的地方有107次,提到小人的地方有23次,可以说,君子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概念。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君子,孔子又为君子找了一个对立面,这就是“小人”而孟宪实先生与《论语》这部经典的结缘就是从君子和小人这两个概念开始的。

大学时期的孟宪实通过读《论语》中有关君子和小人的论述他找到了人生的自信,并且改变了说话脸红的弱点,然而找到自信的孟宪实后来再看《论语》的时候,他又感觉对不起孔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孔子眼中的君子究竟是什么形象呢?孟宪实先生对孔子的君子观又是如何做现代解读的呢?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孟宪实副教授为您精彩讲述我读经典之君子与小人。

我是黑龙江人,我的老家在黑龙江讷河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村,60年代出生的人,早年的读书生活很简单也很清楚,最大的特征就是无书可读。

所以没见过什么经典,《论语》《孟子》这些都不知道。

一直到了1974年1975年,1974年的时候批林批孔,那个时候才知道一点这个消息,说是孔老二很反动,孟子也不怎么样,但是也见不着人家的经典。

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大概都有这个缺憾,就是一上来学的不知道是什么,反正是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

但是我跟《论语》还真是有一点渊源,这个渊源也是上大学以后的事,因为我是农村出来的学生,我到天津的南开大学去上学,第一次走这么远的门,第一次见过这么大的城市,上大学之前没有离开过我们那个县,没有见过标准的城市,连齐齐哈尔都没去过,也许在座诸位不会有这种感觉,但是现在很多大学生仍然会有这种感觉,就是从乡村一下子到了一个大城市,虽然那个时候的城乡还不如现在的差别大,但是那个时候也有很大的差别。

《百家讲坛》观后感(15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15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15篇)《百家讲坛》观后感1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

真正的圣贤也是平易近人的。

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

”可见这部儒家经典对为人处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之大。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就是指有利的时令和气候,有利的地势,得人心和上下团结。

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天地人的和谐。

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等等。

都说明了天地人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以及其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想在自然之间立足,也就必须与自然融合,吸取天之灵气,地之精华,这样才能让个体的智慧无限扩大,发挥到极致。

只有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心中的时候,他才会变得十分强大。

苍天在上,高于一切,大地在下,厚重于一切。

而人,则处于天和地之间,目睹着天地间的风云万变。

人在自然的熏陶下不断成长,而“神于天,圣于地”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境界。

一个好的人格,应当有理想主义的天空,有一双能飞翔的翅膀,绝不妥协于任何障碍或困难,同时也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在大地上进行其理想的拓展。

倘若没有能力去实际行动起来,就是理想主义。

而天和地就是我们的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两样东西在我们成长的路上需要齐头并进,缺一不可。

天地人为三才,人的意义与天地的意义是一样的,天地之美在于庄严与敦厚。

人之美在于能够与天地融合,凝聚正能量,不断完善自己。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了天地给予我们的力量,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么自然也会回馈我们更多能量。

作为天地之间的每一个人,我们都应当学会锻炼和提取与自然、生物和谐快乐共处的力量,那样,我们便可获得比海更宽,比天更广的心胸!《百家讲坛》观后感2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从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与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例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人生在世,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除了检讨自己“三省吾身”之外,或行我们更多的是包容,于丹在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小了”。

经典必看百家讲坛

经典必看百家讲坛
│ 顺治.txt
│ 同治.txt
│ 咸丰.txt
│ 宣统.txt
│ 雍正.txt
├─《说慈禧》
│ 序.txt
│ 第八讲 压制奕?.txt
│ 第二讲 荣为贵妃.txt
│ 第二十二讲 “规范”变法.txt
│ 第二十讲 六旬庆典.txt
│ 第二十六讲 光绪宾天.txt
│ 《红楼梦》里的小人物 周思源.txt
│ 《晴雯之死与袭人之冤》 周思源.txt
│ 曹雪芹的超前之思 梁归智.txt
│ 曹雪芹的创作思想 胡德平.txt
│ 曹雪芹的生平与家世-顾平旦、张书才、沈治钧.txt
│ 曹雪芹其人其书(下)-周汝昌.txt
│ 曹雪芹在香山 胡德平.txt
│ 周汝昌评《红楼梦魇》 周汝昌.txt
├─讲聊斋
│ 第1节:“苦行僧”蒲松龄.txt
│ 第10节:林氏.txt
│ 第11节:乔女.txt
│ 第12节:细侯.txt
│ 第13节:窦氏和云翠仙.txt
│ 第14节:萧七.txt
│ 穿针引线刘姥姥 周思源.txt
│ 大观园里的丫鬟们-李希凡 蔡义江 卜键.txt
│ 大观园里论诗才 蔡义江.txt
│ 红楼梦的“言”与“味”-王 蒙.txt
│ 红楼梦的诗词曲赋-蔡义江 吕启祥 曹立波.txt
│ 红楼梦的思想-冯其庸.txt
│ 红楼梦的思想与研究流派-段启明 张 俊 孙玉明.txt
│ 地球上的猫科动物(下)-刘昕晨.txt
│ 动物的社会行为-黄 成.txt
│ 古鸟寻踪-周忠和.txt
│ 古生代的海洋霸主-朱 敏.txt

百家讲坛介绍

百家讲坛介绍

于丹品《论语》、《庄子》使我们重新 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宝,讲座与书中也介 绍了许多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在这 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 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来缓解社 会带来的压力。于丹告诉我们,经典永远 都不会被抛弃. 读完“于丹《论语》心 得、于丹《庄子》心得,你会感到一阵放 松,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生命的气息,让你 豁达的去接受一切。对社会的贡献:在 百家讲坛的精彩节目,帮助广大观众懂 得感悟生命,感悟人生。
《易中天品三国》,央视CCTV-10历史演播类节目, 《百家讲坛》系列之一。主讲人易中天,还原真实 曹操,替周瑜辩诬,正说诸葛亮,重评司马懿。纵 论天下,闲话三分。细品是非功过,总结成败得失。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 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纵论三国天下 大事,细品英雄成败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 度为大家解读
易中天:《易中天品三国》、《汉代 风云人物》、《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我读经典之〈我读先秦诸子〉》、 《大年初一说经典》 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于 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 感悟》、《我读经典之〈在成长中感 悟〉》 王立群:《王立群读史记》(汉武帝、 秦始皇、大风歌)、《汉代风云人物》 (项羽、吕后)、《我读经典之〈强 势由人〉》、《千古中医故事之华 佗》、《王立群读宋史》(宋太祖、 宋太宗【正在录制】) 纪连海:《正说清朝二十四臣》(和 珅、刘墉、纪晓岚、多尔衮、鳌拜、 吴三桂、大太监李莲英)、《我读经 典之〈感悟孔孟〉》、《〈千古中医 故事〉之孙思邈》、《抗日英雄马本 斋》
通过对《论语》《庄子》的解读, 引领大众回归古代先贤提供给世 人的生存智慧,其中包括生命价 值、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境界 情操等,这些内容不单是知识和 趣味,而是现代人寻求心灵安定 所亟需的精神力量。这些著作力 图揭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意义, 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着当下价值 的建构,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 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孙立群 解析韩非子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孙立群 解析韩非子

[孙立群]解析韩非子画外音:韩非是诸子中法家的代表人物,孙立群老师认为韩非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一生的成功与失败都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示。

法家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呢?韩非的悲剧人生说明了什么道理?敬请关注南天大学孙立群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解析韩非子。

韩非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的书中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

他一生主张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结果却以悲剧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孙立群教授认为活动家思想有其以法治国的积极一面,但也有其因为过于极端而造成的作茧自。

所以法家的代表人家大都是一个悲剧的结局。

然而韩非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现代人是有着深刻启示的,那么韩非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精神实质又是什么呢?韩非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会有哪些启示呢?敬请关注南天大学孙立群教授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讲述解析韩非子。

很高兴跟大家在这一块儿研讨一部战国的经典,它就是《韩非子》,我有一个同事也是搞中国古代史的,他得知我要讲《韩非子》就问我,他说人家读诸子都读出快乐来了,你读《韩非子》你快乐吗?我说不快乐,不仅不快乐而且很悲哀。

他说那你还去讲,我说读诸子关键要读出味道来,不一定要读出快乐,不一定要读出幸福,你能把诸子的精神实质掌握就不错了。

那么我为什么要选这个题目呢?我想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在我们学校长期讲授中国古代史,还有一门课叫中国古代士人史,那么在这两门课里面涉及到许多中国古代史的人物。

那么在这些人物当中,韩非子给我的印象给我的震撼的是比较深的,所以我想读《韩非子》要了解一些韩非子的身世,我想每个读到或者听到的都会有很多的感慨。

简单说,韩非子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他的一生就是以悲剧为结局的。

他本人是韩国的公子,本应该在韩国建功立业,但是他的那一套如何治国,如何治军,韩王不太欣赏,只是后来他的东西,他写的书,他写的文章传到了秦国。

秦王政看到以后赞赏不已,后来他竟然发兵打韩国,打韩国的目的不是要夺城夺地,就是要你把韩非给我。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语录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语录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1易中天我读先秦诸子读先秦诸子就是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从孔子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仁),从孟子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义),从墨子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兼爱),韩非一双冷眼直面人生(法)。

2王立群《孟子》强势由人三大核心观点:人性善,仁政学说,强势人格。

自强不息,坚守本心,包容化育。

强势人格是内在的傲骨,而不是外在的傲气。

自强,不仅仅是超越别人,更应是超越自己;不息,不仅仅是指在逆境中的奋斗,更是指在漫长的人生中坚持不变的信念。

3钱文钟《中庸》独特的启蒙中庸之道,不意味着保守,它提醒身处竞争的人们必须有节取中。

4孙丹林《老子》无形中的指引除去杂念,无欲无求,才能无私无畏。

知足常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只有抛弃私欲杂念,达到心静如水,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

5马骏《孙子兵法》有用于无用“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兵者诡道也”6孙立群《韩非子》读诸子要读出味道来,不一定读出快乐,要把握诸子的精神实质。

法术势的启示,讳疾忌医的启示,变的启示。

老师应该像高明的医生一样及时发现同学的问题。

发展变化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当中最有价值的思想。

“世异则事异,事异责备变。

”7康震《庄子》庄子的人生境界“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

”“至人胜物而不伤,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一个人如果眼界大,他的理想才会大;理想大,他的人生境界才会大。

庄子的哲学就是境界的哲学,它教人如何达到更高的境界。

真正能够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是做人的最到境界,也是庄子的人生哲学。

8阎崇年《大学》明经读史感悟人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三纲领:“明德,新民,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天合,地合,人合,己合。

9毛佩琪《中庸》“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根据原则,根据基本道理来表态,表做出对于事物的判断,这样才能达到和。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纪连海 马瑞芳 感悟孔孟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纪连海 马瑞芳 感悟孔孟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纪连海马瑞芳感悟孔孟.txt“恋”是个很强悍的字。

它的上半部取自“变态”的“变”,下半部取自“变态”的“态”。

本文由兰台寺卿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纪连海马瑞芳]感悟孔孟画外音:孔子和孟子是我国的古代圣贤,他们是儒家思想的先驱。

记述他们思想的《论语》《孟子》这两本书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两千多年来,深深影响着我们民族的、文化。

孔孟的儒家思想早已渗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早已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

孔孟圣贤教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孔孟思想。

马瑞芳,一位大学教授;纪连海,一位中学教师。

他们将从个自的人生经历出发,为您分别讲述了孔子、孟子这两位古代圣贤对他们的影响。

尽请关注《我读经典》之《感悟孔孟》。

1982 年,诺贝尔奖的得主在巴黎聚会。

讨论 21 世纪人类需要哪种思想?经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我们教师们的祖师爷。

孔子的思想能够超越时代,跨越地狱,突破文化和民族的界限,得到全世界有识之士的一致推崇。

有很多的原因。

台湾的学者傅佩荣先生认为:孔子强调人类可以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因。

《论语》的开篇:“学而时习之。

”朱熹解释:“学有觉。

”就是觉悟的意思。

清代的学者解释“学而时习之”是孔子的一生学谱。

就好象我们弹琴需要按照琴谱来弹。

孔子一生都是按照“学而时习之”的学谱。

我今天谈我读孔子的几点感悟。

先谈第一点,不耻下问向学生学习。

《论语》的开篇“有朋自远方来”。

这个“朋”字有的学者就解释,它指的就是孔子的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孔子正是和自己的学生互相交流,和学生在思想的撞击当中产生了火花。

那么我们现代这些生活在校园当中的人,能不能也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得到提高。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王立群解析孟子精编版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王立群解析孟子精编版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王立群解析孟子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王立群]解析孟子画外音: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着作,书中的许多名言警句激励人心,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在诸子百家中王立群教授独独偏爱孟子一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立群教授对孟子有着什么的特殊的感悟呢?孟子对于现代人还有什么价值,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特别节目王立群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

从河南大学文学院走出来的王立群教授在电视上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学术底蕴,但是在三尺讲坛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如今身为博士生导师的王立群教授从未读过一年大学本科,两度失学的他由高中直升为研究生在坎坷的求学道路上,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博览群书的王立群教授为什么在诸子百家中偏偏最钟情于《孟子》一书呢王立群教授读《孟子》究竟读懂了什么他又会如何向我们解读《孟子》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坐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

今天我来讲读《孟子》,因为在先秦儒家的经典中间《论语》和《孟子》是并列的,人们后世并称为论孟。

但是我觉得论孟虽然并称《孟子》比《论语》更有个性。

就我个人而言,对我的影响也更大。

那么《孟子》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应当怎么样来读《孟子》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我觉得《孟子》这本书它最核心的观点是三点:第一点是《孟子》的心性学说,也就是孟子主张人性善,孟子讲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他说人的这个善良本性呀就像这个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人没有不善的,水也没有不往低处流的,这个《孟子》这个书,这一部书最核心的一个观点。

孟子是性善论者,就是孟子认为人的本心是善良的,孟子这个话没有错,但是先秦诸子还有一个荀子,荀子主张人性恶,人性本来是恶的,所以孟子的人性善有它的道理,也有它的缺陷。

我们现在单就它的有道理的这一面来讲它的缺陷由将来讲荀子的老师来做补充。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康震解析庄子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康震解析庄子

[康震]解析庄子画外音:康震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之一,在诸子百家中他偏爱庄子,那么庄子与其他先秦诸子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庄子思想对康震老师的人生哲学有着怎样的影响?当代学者又会如何解析庄子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再度亮相【百家讲坛】,品读庄子,感悟人生。

康震生于1970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是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之一。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

作为年轻的学者,康震老师对于战国时代的智者先贤---庄子情有独钟。

那么,庄子思想对康震老师的人生哲学有着怎样的影响?当代人又该怎样感悟庄子哲学呢?北京师范大学康震副教授再度亮相百家讲坛,品读庄子,感悟人生。

康震: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我最喜欢庄子。

大概是从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读少儿版的白话《庄子》,至于喜欢的理由其实非常简单,因为《庄子》里边有很多特别好玩儿和有趣的故事。

用我当时儿童的眼光来看,《庄子》整个就是一个故事大王,那么《庄子》它很像一部童话,也很像一部神话。

在他的书里边,不但那些花、鸟、鱼、虫都能开口说话,而且它们还经常在一起讨论一些重大的宇宙和人生的问题。

《庄子》也很象一部小说,它里边的人物栩栩如生,写得都非常地有特色。

里边有圣人,有君子,有小人,有屠夫,有强盗,还有懦夫,还有一些残疾人士。

这些人物性格都非常地鲜明,性格也都很独特。

所以《庄子》这部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吸引着少年时代的我,到了快上五年级的时候,那时候就觉得这个庄子还挺有学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那些个朗朗上口的那些成语,好多都是从《庄子》那儿来的。

举几个例子吧,比如说:井底之蛙,望洋兴叹,呆若木鸡,还有大同小异,踌躇满志,鹏程万里,游刃有余等等等等,要举能举出好些来。

一个人创造了这么多的成语,语文成绩绝对好,不服都不行。

等到上了中学以后,就不只是觉得庄子和他的那些故事好玩儿,而是觉得这个人的思维方式很奇特,他的很多想法跟咱们一般人都不一样,甚至是相反,求逆的思维。

百家讲坛讲稿(大学)

百家讲坛讲稿(大学)

[百家讲坛讲稿][我读经典系列][阎崇年]明经读史感悟人生[画外音]曾经被文人墨客顶礼膜拜的《大学》,竟然只是一篇千余字的文章而已。

它为什么会成为“四书五经”之首,它又是怎样的一部儒家经典呢?潜心于历史研究已经大半生的阎崇年老师,究竟为何对《大学》情有独钟,他在其中究竟读出了什么,而这部跨越了上千年,我们至今仍然在阅读的《大学》,究竟又能够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启示呢?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以他毕生的感悟动情讲述与众不同的“明经读史、感悟人生”。

大学好,我把我读经、读史一点点心得体会今天同大家交流一下。

我想分三个题目来讲:一、什么是儒家经典?儒家经典分四书、五经、十三经,我先从“五经”说起。

“五经”就是诗、书、礼、易、春秋。

“诗”就是《诗经》,是我们古代诗歌的总集;“书”就是《书经》,也就是《尚书》,《尚书》就是上古之书,28篇,是古代文献、档案、史料的一个汇编;“礼”就是《礼经》,讲礼仪、礼制、官制等等;“易”就是《易经》,是古代朴素的哲学著作;再就是《春秋》,就是春秋时代鲁国的编年体的史书。

这五部书开始不是经,后来,特别是到了汉朝,大家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列为儒家经典,把“五经”置于官学,设了五经博士,专门进行研究。

后来“五经”里面的“礼”一分为三:《周礼》、《礼记》、《仪礼》,这样“五经”加二就变成了“七经”,后来把《春秋》又一分为三,就是《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七经”加二就变成了“九经”,后来又把《论语》和《孟子》也列为经书,《论语》和《孟子》本来和其它的子书《孙子》、《老子》、《庄子》是等同的,把它列为经书之后,就变成儒家经典了。

“九经”加二经就变成“十一经”。

到了唐朝,又把“孝经”单提出来,变成经书,这样就变成了“十二经”,又把解释语义的那个《尔雅》也列为经书,“十二经”再加一经,就变成“十三经”,“十三经”就是十三本书,十三本儒家经典的书,多少字呢,共647500字。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马骏 有用与无用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马骏 有用与无用

[马骏]有用与无用画外音:一部影响中华文明两千多年的百代谈兵之祖,一部享誉世界军事理论界的中华兵书瑰宝。

《孙子兵法》究竟只是神机妙算的兵家韬略?还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穿越人类两千年的战争黑洞,今天的我们将如何学习《孙子兵法》,国防大学马骏博士带您用世界的眼光来解读兵家经典《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为春秋时期齐国人孙武所著,是中国兵学的奠基之作。

《孙子兵法》内容博大精深,思想内涵丰富,逻辑缜密严谨,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曾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传播,成为享誉世界的兵学经典。

在今天的社会中,《孙子兵法》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其他领域,那么我们现代人,又将如何来学习《孙子兵法》,使它能够发挥新的价值呢?国防大学马骏博士,一位研究世界军事史的军事历史学家,现任中国二战史研究会副会长,研读《孙子兵法》二十年,他将带领我们运用比较的方法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用历史的角度看战争,一同走进兵学经典《孙子兵法》。

大型系列节目我读经典之马骏读孙子兵法——有用与无用。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学习《孙子兵法》的体会。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五千九百多个字。

这个书的名字本身可是说大家非常熟悉了,有些词句可以说是脍炙人口。

比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兵者,诡道也像这些句子大家耳熟能详,非常熟悉。

但是很少有人能把这部书全部读完,包括军人,读完并且能弄懂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为什么呢?因为这部书有些文字到今天来讲已经是死的了,不好懂。

所以看不懂就不愿意看了,是不是。

什么是兵法呢?兵法是有关作战的方法和技巧,西方人想象思维可能比东方人丰富一点把兵法叫做战争艺术“The Art Of War”,叫做战争艺术。

那么不管叫什么,兵法撰写者的初衷是写给军人看的,是要打仗的。

我认识孙子这个人,知道历史上还有孙子这么个事儿,是从《吴宫教战》这个故事开始的,看小人书认识了,这是我知道孙子这么个人。

百家讲坛读后感

百家讲坛读后感

百家讲坛第一篇:《百家讲坛》观后感《百家讲坛》是CCTV10的一栏讲座式的节目,我认识了厦门大学的教授易中天先生,首先易教授为我们讲述了《夫子何人》《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

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耳熟能祥的,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今天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将做客《百家讲坛》,从七个方面,为观众朋友讲述她解读《论语》的心得。

(1)子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

‛(2)子曰:‚如初如磋,如琢如磨。

‛(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4)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5)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

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几天,看到易中天教授的讲课,很精彩!他是一个很有文采的一个学者,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国民在物质生活逐步提高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强烈,政府也在逐步引导,把中国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个物质至上,道德沦丧的时代作为一个软力量在宣讲,不但在国内宣讲也越来越让‚孔子文化‛对国际上在宣讲。

在听的同时,自己也感受到对圣经知识的缺乏,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匮乏!!!百家讲坛第二篇:《百家讲坛》观后感第二篇为我们讲述的是《实话孔子之学而优则仕》,第二篇易中天讲授了孔子想不想做官?孔子不是官迷,为何还热衷于做官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吧?孔子特别想做官,他为什么想做官?看看他的从政原因吧!1、实施政治蓝图2、实践学术主张3、实现人生价值。

读书是读书人的目的,做官是世人的目的。

百家讲坛全集文字版

百家讲坛全集文字版

百家讲坛全集文字版介绍《百家讲坛》是中国中央电视台独立制作的一档文化类节目,由著名的历史学家、作家、学者主讲,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该节目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观众传授丰富的历史、文化、文学等知识。

为了方便广大观众更好地学习和回顾节目内容,这里为大家整理了《百家讲坛》全集的文字版,供大家参考。

内容以下是《百家讲坛》全集的文字版的目录和简介,供大家参考学习。

第一集:《历史的地理之迷》主讲人:白寿彝简介:通过讲述历史上一些重要地理事件和地理知识,帮助观众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第二集:《魏晋名士》主讲人:茅海建简介:介绍魏晋时期的名士文化,讲述了一些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思想家的生平和作品,展示了魏晋时期文化的繁荣和特点。

第三集:《清代文人》主讲人:吴晗简介:详细介绍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思想和作品,让观众了解了清代文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第四集:《唐诗三百首》主讲人:余秋雨简介:逐首讲解唐代的经典诗歌,帮助观众深入了解唐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第五集:《三国演义》主讲人:李自成简介: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解读,揭示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时期。

第六集:《孔子与他的学说》主讲人:谢承恩简介:介绍了孔子的生平和思想,讲解了他的学说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

第七集:《明朝那些事儿》主讲人:当年明月简介:通过对明朝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介绍,讲解了明朝的兴衰和特点,让观众了解这一历史时期。

第八集:《宋词派别》主讲人:周汝振简介:介绍了宋代词人的生平和作品,帮助观众了解宋代词的发展和特点。

第九集:《英雄人物》主讲人:启功简介:讲述了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英雄人物的生平和事迹,展示了他们的英勇和智慧。

第十集:《明清皇宫四百年》主讲人:郭兰英简介:通过对明清两代皇宫建筑和生活的介绍,让观众了解皇宫的历史和特点。

……结束语以上是《百家讲坛》全集的文字版的部分目录和简介,这些文字版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学习和回顾《百家讲坛》的内容。

《百家讲坛》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优秀范文五篇《百家讲坛》观后感优秀范文一每天中午12点45分,我都会准时收看中央十台的“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是由一些大师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分析一些经典著作,告诉我们为人处理的道理。

我是在妈妈的强迫下看的,那时,我喜爱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正在热播中,我自然是一万个不情愿,可是,妈妈可不管这么多,直接调到了十台,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没办法,我也只好忍气吞声地呆呆地看这“百家讲坛”。

但是,渐渐地,我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了,从王立群读《史记》,我知道了一个朝代兴衰的历史原因有很多,明白时代是一步步前进的。

从易中天讲诸子百家争鸣,我知道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等思想的具体的内容,虽然有些我还不太明白,但我一定会读读这些经典,吸取里面的精华。

从鲍鹏山《新说水浒》,我明白了故事中各个英雄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在以前,我还只是简单地认为《水浒传》只是一本打打杀杀快意恩仇的书,通过鲍鹏山老师对里面细节的讲解,我知道了看名著是要细嚼慢咽地,里面108条好汉,个个性格不一,来历不同,作者能处理得这么好,每一个英雄好汉的性格形成的原因以及各自的归宿安排得合情合理,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有时间,我一定再细细地咀嚼这部经典。

从曾仕强教授讲胡雪岩的启示,胡雪岩能从一个放牛娃成长为一个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我明白了诚信是人的第二性命。

从钱文忠老师解读《三字经》,我知道了四书五经的一些大致情况,以后,我也会慢慢地去读这些经典。

“百家讲坛”已经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就像每天要吃饭一样,一天如果没“吃”,我会觉得心里空空的。

里面讲解的一些道理,必定会使我受益无穷。

我会一直看下去的。

《百家讲坛》观后感优秀范文二多舛一生所作的总结。

苏轼,一个集世间才、情、人格魅力于一身,少志却风云突变,屡遭挫折,在逆境中却能做到洒脱和豁达的人。

苏轼的人生虽让充满了崎岖和坎坷,遭遇了诸多的不幸,但他并没有一撅不起,放弃对人生、对事业、对理想的追求!无论他被贬谪到何处,他都能放眼国家为民请愿,为民造福,所以他所到之处都会受到极大的欢迎。

《百家讲坛》观后感7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7篇

《百家讲坛》观后感7篇《百家讲坛》观后感7篇《百家讲坛》观后感1很多人只把《开讲啦》《中华好诗词》《百家讲坛》等节目当做普通的综艺节目来寻找乐趣,但我并不认同他们的看法。

此时,节目中蕴含的道理往往被人忽略,我觉得我应该重申制作这些节目的意义。

《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典范"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每期节目由一位名人倾情演讲,与十位新锐青年代表进展交流对话,300位大学生作为观众现场分享这场有考虑,有疑问,有价值观,有锋芒的思想碰撞.这是中国最具青年公益的节目,也是一场温暖毕业生心灵的演讲.而节目《百家讲坛》也让人深受启发。

于丹的《庄子》心得,特别是其中的一个牧羊人的比喻更是让我感触很大。

她说,我们做事就要像牧羊人一样,只要看好最后一只羊就好了。

最后一只羊赶上了,其他的羊就会跑得快了。

这让我想到了我的同学,其实你看一看,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实在日常的学习中,并不需要教师下多大的功夫。

相反,真正需要我们帮助的是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

我们只有抓好了学习落后的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一个班的成绩也就会好了。

《中华好诗词》也让人明白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但试想如今有多少人能熟识,有多少人是主动的因为热爱而去接触、背诵和运用,更多的是因为要考试,要争高分而去学习、背诵,根本就无所谓的运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倘假设我们现代人再继续以这种应试状态去接触瑰宝,我想过不了多久,悠久的诗词文化将会丧失,中国传统文化将变得一片空白。

在此,我只希望人们能明白制作节目的意义,那些娱乐节目并不是简单的供人消遣,它的背后定有其深意。

《百家讲坛》观后感2利用这个假期,我观看了中央十套的《百家讲坛》栏目。

而这次的《百家讲坛》是讲明朝皇帝之一朱棣。

明成祖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11岁封为燕王,封地在北平,21岁就藩北平,40岁发动“靖难之役”,43岁登上皇位。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王立群解析孟子

百家讲坛--我读经典之王立群解析孟子

[王立群]解析孟子画外音:孟子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书中的许多名‎言警句激励人‎心,至今仍被人们‎铭记。

在诸子百家中‎王立群教授独‎独偏爱孟子一‎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立群教授对‎孟子有着什么‎的特殊的感悟‎呢?孟子对于现代‎人还有什么价‎值,敬请关注百家‎讲坛特别节目‎王立群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

从河南大学文‎学院走出来的‎王立群教授在‎电视上展示着‎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和学术‎底蕴,但是在三尺讲‎坛的背后,很少有人知道‎,如今身为博士‎生导师的王立‎群教授从未读‎过一年大学本‎科,两度失学的他‎由高中直升为‎研究生在坎坷‎的求学道路上‎,他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求,博览群书的王‎立群教授为什‎么在诸子百家‎中偏偏最钟情‎于《孟子》一书呢?王立群教授读‎《孟子》究竟读懂了什‎么?他又会如何向‎我们解读《孟子》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坐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我读经‎典之强势由人‎。

今天我来讲读‎《孟子》,因为在先秦儒‎家的经典中间‎《论语》和《孟子》是并列的,人们后世并称‎为论孟。

但是我觉得论‎孟虽然并称《孟子》比《论语》更有个性。

就我个人而言‎,对我的影响也‎更大。

那么《孟子》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应当怎么‎样来读《孟子》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我觉得《孟子》这本书它最核‎心的观点是三‎点:第一点是《孟子》的心性学说,也就是孟子主‎张人性善,孟子讲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他说人的这个‎善良本性呀就‎像这个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所以人没有不‎善的,水也没有不往‎低处流的,这个《孟子》这个书,这一部书最核‎心的一个观点‎。

孟子是性善论‎者,就是孟子认为‎人的本心是善‎良的,孟子这个话没‎有错,但是先秦诸子‎还有一个荀子‎,荀子主张人性‎恶,人性本来是恶‎的,所以孟子的人‎性善有它的道‎理,也有它的缺陷‎。

我们现在单就‎它的有道理的‎这一面来讲它‎的缺陷由将来‎讲荀子的老师‎来做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经典系列(一)我读先秦诸子·易中天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百家讲坛》推出一个新的系列,就是由《百家讲坛》的若干主讲人,一起来讲《我读经典》,准确地说,读先秦诸子,这就产生了三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第二,我们读什么;第三,怎么读。

先说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读经典,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什么叫经典呢?经典就是一个民族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

中国文化当中,经典非常多,为什么我们这个系列要讲先秦诸子呢?因为先秦诸子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经典的经典,精华的精华。

先秦诸子产生的年代,我们通常称之为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一个什么的时代呢?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

[画外音]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兼并战争连年不断,整个社会礼崩乐坏,就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的社会力量应运而生,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很多都是有思想和有才能的人,由于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他们著书立说,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我们历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学派,后世称他们为先秦诸子,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中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时期,是我们民族思想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样一个黄金时代,被德国的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之为“轴心时代”,“轴心时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轴心时代”大概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 00年,这样的一个时段,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北纬30度上下,也就是北纬25度到北纬35度这样的一个区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不同的民族同时产生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和精神导师,比方说古印度的释伽牟尼,比方说以色列的犹太先知,比方说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比方说我们中国的老子、孔子等等,这些人是几乎同时产生在地球的这样一个区间,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这样一个“轴心时代”,在世界各大民族、各大文明当中,都产生了这样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甚至可以说是伟大的思想家,我们的先秦诸子就产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黄金时代,也是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的黄金时代留下的宝贵的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说这样久远的一种思想,几千年了,还管用吗?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读那些老古董,还有用吗?有。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这些思想家关心的问题是不会过时的,他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呢?比方说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完,现在我们还会问这样的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历史上不停地有哲学家、思想家做出回答,然后大家不满意,然后再追问,然后再回答,再追问,再回答,为什么?因为人永远是个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它不是属于哪个家、哪个学、哪个派的,它是属于每个人的,每个人都会问这个问题:人生是什么。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我们去看看我们的先哲、我们的先贤、我们的先人们说了些什么,经典上是怎么说的,我们会抱着这样的一个目的去阅读经典。

实际上我们已经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我也回答了我们读什么,读什么呢?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

[画外音]千百年来,关于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们在不停的追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却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所以有人迷惘,有人困惑。

易中天先生认为,我们的先贤已经给出了答案,这些答案就在先秦诸子当中。

读先秦诸子其实就是读人,读人生,读人生智慧,那么在先秦诸子中,我们能读出什么样的人生智慧呢?易中天先生读出了什么呢?我从孔子那里读到了一颗爱心,这颗爱心就叫做“仁”。

什么是“仁”?孔子没有下定义,我们打开《论语》,会发现孔子对“仁”的很多解释,但是有一条是可以肯定的,就是樊迟向孔子问“仁”,孔子说爱人。

所以仁就是爱,而且这种爱是什么呢,这种爱是一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爱,它不简单是我爱你,它是要怎么样呢,正反两方面。

正面的你的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成立,也让别人成立,自己想通畅,也让别人通畅,就是自己想追求幸福,也让别人幸福,这是正面的积极的方面去做;反面的,或者说消极的方面是什么呢,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己不想的东西,你也不要强加给别人,你自己不想饿肚子,你不要罚人家饿饭,所以这是一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心理能力,这就是孔子的“仁”。

所以孔子的理想,我觉得可以这样总结: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这就是孔子的理想。

所以我在孔子那里读到了一颗爱心,或者说,我在孔子那里,读到了一颗爱心,构建和谐。

那么在孟子那里呢,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了一股正气。

我们通常说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其实孔和孟是不一样的。

孟子和孔子有很大的区别,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孔子讲“仁”,孟子讲“义”。

仁和义有什么区别呢?仁者爱人,仁是一种爱,义是什么呢,义是羞恶之心,羞是什么,就是自己感到羞愧;恶呢,就是憎恶别人,所以仁是肯定的,义是否定的,义是带有批判性的,所以在孟子这个地方,他有一股气,因为义既要批判自己,让自己感到羞愧,我做了不道德的事情,我羞愧;另外,他还批判别人,别人做了不道德的事情,他还批判,所以义需要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而且这个精神力量它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这个东西在孟子那里就叫做浩然之气,所以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他有了浩然之气后,他就有了势,有气他就有势,有势他就有力,所以孟子说话咄咄逼人,很不客气的,我们去读《孟子》这本书,你打开第一章《梁惠王上》,说什么呢,说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老头,你那么大老远的跑来,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好处啊?孟子怎么说,“王,何必曰利?亦仁义而已。

”大王,怎么开口闭口就讲好处啊,讲讲仁义嘛,一下子就给他顶回去,然后滔滔不绝地讲为什么讲仁义,不要讲利害。

所以孟子说话他是直通通的,孟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读孟和读孔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读了〈孟子〉之后你就振奋,你老想站起来做点什么事,实在没事找个人争辩也行,找个人辩论也行,孟子很好辩的。

所以读〈孟子〉我是读到了一股正气,平治天下。

下面讲墨子。

墨子这个人,孟子是不喜欢的,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为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

他把墨子骂作禽兽的,其实我们看,孟子和墨子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相通在什么地方呢,“行侠仗义”,如果要比较一下,孟子仗义,墨子行侠,孟子喜欢仗义直言,刚才我们举过例子了。

墨子自己做,大家都知道墨子救宋的故事,说公输般也叫鲁班,因为鲁班的地位太高了,我们就不要用鲁班这个名字了,公输般为楚国造了一种攻城的器械,叫云梯,去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以后,赶了十天十夜的路,有说是从齐国,有说是从鲁国,赶到楚国的郢都去制止这场战争,墨子他为什么要管这个事,当然这场战争墨子是制止了。

墨子先说服公输般和楚王,看来说不服,然后实地演练,解下衣带做城墙,拿一个板子做模拟,和这公输般过招,公输般用九种攻城的办法,墨子用九种守城的办法,最后公输般没有办法了,墨子办法还没用完,公输般说:我有一个办法,我不说;墨子说:我知道你是什么办法,我也不说;楚王说:你们说说嘛,什么办法;墨子说:公输般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臣杀了嘛,把我杀了不是就没有人帮助宋国了嘛,但是我告诉你,我的弟子三百人已经带了我的办法和我的工具守在宋城之上了,单等楚兵来送死。

楚王只好不打了。

问题是墨子他为什么要管这个闲事,有人说墨子是宋国人,因为墨子的出身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宋国人,一种说是鲁国人,但是根据这一段记载,我们知道墨子当时不在宋国,他要么在齐国,要么在鲁国,赶了十天十夜的路赶到郢都的,而且墨子救了宋国以后,他离开楚国回国的路上,经过宋城的时候,天上下大雨,宋国人还不让他进去避雨,所以墨子是跟宋国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他完全是行侠仗义。

所以我读墨子,我是读到了一腔热血救助苦难。

墨子是一腔热血,韩非呢,韩非是一双冷眼,这个性格,韩非和墨子又是相反的。

墨子讲的是兼爱,就是所有人他平等地爱,这跟儒家不一样,儒家的仁爱是有等级的,先最爱自己的亲人,然后再爱不太亲的,再爱不太亲的;而墨子他是天下所有的人平等的爱,所以他是一腔热血。

而韩非子呢,韩非子说世界上没有爱,世界上哪有什么爱,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算计。

他说有一个人是开马车铺的,卖马车的,还有一个人是开棺材铺的,卖棺材。

这个开马车铺的人天天祈祷说:愿天下人升官发财。

那个卖棺材的天天祈祷说我愿天下人早点得病去死,韩非说:难道是开马车铺的人仁慈吗?不是,因为只有你升官发财,他马车才卖得出去,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啊,他说有一个做生意的人,夫妻两个晚上都祷告,老婆就天天祷告说:神啊,保佑我老公吧,让他平安无事,让他每天挣一百钱。

这祷告多了以后,老公就奇怪了,说你反正是祷告嘛,你不能多要一点吗?老婆说什么,一百钱就够了,挣多了你就包二奶。

所以韩非他是直面惨淡的人生,他是冷冰冰的、赤裸裸的、血淋淋的,把这个人世间的利害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算计他都无情地给你揭露出来,一点面子都不讲。

因此他认为这个社会要建设得好,没有别的办法,什么仁爱啊,仁义啊,什么礼让啊,没有用,有用的只有两个东西:一个是刑法,一个是权术,严刑峻法,阴谋诡计,这两条管用。

大家可能要问,这个东西你也把它当作精华来讲了,什么导向?我告诉大家,即便是韩非的这种思想,它也是有价值的,先秦诸子的所有思想都有价值,它是和儒家相反,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儒家是理想主义的,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让世界充满爱,很理想啊?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前面的四位。

[读书感言]读孔:一颗爱心构建和谐;读孟:一股正气平治天下;读墨:一腔热血救助苦难;读韩非:一双冷眼直面人生——人生态度。

[画外音]读孔得仁,读孟得义,读墨得力行,读韩非得直面,在对自己人生感悟和体验中,易中天先生读出了儒、墨、法家的经典要义,他用人生态度概括回答儒家、墨家、法家对人生问题的解答,那么在其它的经典著作里,易中天先生又读出了关于人的什么智慧呢?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什么人生智慧呢?我们来说老子。

老子和韩非又有相通之处,我们有的哲学家就是把孙子、老子、韩非子合在一起讲的,认为从《孙子兵法》到《老子》到《韩非子》一脉相承,在这个问题上我倾向于同意李泽厚先生的观点,就是老子哲学来源于军事辩证法,《老子》这本书是可以当作兵书来读的,它里面有很多兵道,但是这个军事辩证法在《老子》这里变成了政治辩证法,讲治国,比方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又从这个军事辩证法变成了哲学辩证法,最后在我们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了生活辩证法,实际上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讲,读《老子》主要是读生活辩证法,那么老子讲的生活辩证法是什么呢,是弱能胜强,柔能克刚,无为则无不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