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

❖ 2. 立即给氧治疗 吸氧可改善心 肌氧含量,提高动脉血氧张力,有 利于心肌缺血的氧供和缩小梗死面 积。同时亦可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症 状,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等心理不 适。
❖ 3. 补充水及电解质 立即建立 静脉通路,必要时应同时建立多 条静脉通路,以保证急救时静脉 给药。
❖ 4. 镇静止痛 吗啡2-4mg静脉注射,对心肌梗死 的疼痛有效,但应注意其对呼吸的 抑制。由吗啡引起的低血压和心动 过缓可为下肢的即刻抬高所消除。
❖ 心肌梗死的疼痛可能在劳力后发生但休 息不能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缓解, 必须使用麻醉剂才能止痛。心肌梗死的疼痛 还有一个特征,那就是病人会企图寻找一个 舒服的姿势而显得不安,这与心绞痛病人害 怕胸痛再发作而采取一种较安静的做法不同。
❖ 2 、低血压、休克
❖ 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 而快、血压下降、尿少、神志迟钝, 甚至昏迷。
❖ 心肌梗死严重影响左心室收缩 功能,导致急性肺充血,引起呼 吸困难。呼吸困难也会因胸痛及 焦虑而引起。
(四)心律失常
❖ 心肌梗死部位若在心脏下壁,会引起异常 电流冲动传导,导致心律失常。有一些病人 会因疼痛、焦虑而刺激交感神经,使心跳快 而规则(100~110次∕min),缓解其疼痛与焦 虑后,心跳逐渐减慢。
三、评估

(一)胸痛
❖ 由于冠状动脉阻塞,造成心肌血液供应完 全阻断,导致心肌缺氧坏死部位内未氧化代 谢物(乳酸)堆积,因而刺激神经末梢引起 疼痛。
(二)休克
❖血压降低、脸色苍白、 冒冷汗、心搏过速、 脉搏微弱。休克主要 由剧烈胸痛而引起; 其余则因心输出量急 剧减少,组织灌注不 足所致。
(三)呼吸困难
(八)发热
❖ 梗死后发热及白细胞增多 为身体对坏死组织的非特异 性反应。发热常在梗死后 24~48小时发生 (37.5~39.5℃),梗死后的 7~8天自行消退。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抢救与护理

罩 吸入氧气 , 吸氧对 心肌梗死 患者尤为重要 , 早期 足量 吸氧能
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 提高血氧饱和度 , 减轻心脏负担 , 控制
心肌梗死范 围扩大 , 缓解心绞痛 , 减少心律失常。 吸氧速度和流
死患者 4 5 例, 均在 急诊科经 过镇痛 , 吸氧 , 溶栓等抢救后 经监
护送人心内科病房 , 在救治过程 中没有病例发生意外 。所 以急 诊 的镇痛 , 吸氧 , 溶 栓等抢救是救 治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的关键
沟通 , 提高患者护理的主观配合 。 本研究显示 , 观察组不 良反应 发 生情况低 于对 照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 义( P < O . 0 5 ) ; 观察组 临
急 性 心肌梗 死 的 急诊抢 救 与护 理
庄 巨花
( 朔州市朔城 区人 民医院 , 山西 朔州 0 3 6 0 0 2 )
速或者立 即停药 ,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 及 时通知医师 , 配合 医师采取相应抢救措施并进行处理。 最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 注重患者心理上的护理 ,讲解药物输注过 程中可能 出现 的不
适, 消除患者 紧张 、 焦虑和恐惧 等不 良心理状态 , 加强 和患者 的
[ 3 ] 彭桂芝 , 谭强 . l f , J L 静脉滴注双黄连不 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 J ] . 中国
量根据病情 而定 ,一般用鼻 导管持续 高流量 吸氧 3 d 一 5 d , 流
量为 4 ~ 6 I J m i n , 以后可 间歇 吸氧 , 流量为 1  ̄ 2 Umi n , 保持吸氧 管通畅 , 观察 吸氧效 果 , 纠 正肺 淤血和肺通气 和血流 比例失调
因素 , 而积极有效护理 为其提供保障 , 现在对作如下总结。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流程预案与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流程预案与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流程预案与流程
【应急预案】
1.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备好急救药物和器材。

2.给氧及监测:持续低流量给氧;行心电监护,持续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和血氧饱和度。

3.急查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5.镇静、止痛:对持续性、剧烈胸痛的病人,可根据医嘱肌内注射杜冷丁或静脉注射吗啡针。

6.再灌注治疗的护理
(1)若为溶栓治疗,及时准确执行溶栓治疗给药方案,用药前后注意观察出血倾向。

(2)若为介入手术治疗,按医嘱充分落实术前准备,如碘过敏试验、静脉留置针穿刺、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

(3)再灌注治疗后的观察:严密观察再通指标,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观察其动态变化。

7.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休克,防止病情恶化。

发生心脏骤停时,按心肺复苏处理。

8.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9.做好抢救后物品的清理、消毒、补充,急救药品及设备还原成备用状态。

【流程】。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急性心梗是指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出现胸痛、气促、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院前急救的关键性护理至关重要,它可以有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一、保持患者平静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慌和不安。

这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加重病情。

急救人员在发现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应该耐心劝慰患者,帮助其保持平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二、确保患者舒适心绞痛患者需要保持体位,可供应氧气,避免活动。

患者应该脱下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有胸部不适,可让患者用放松自如的姿势坐着或者卧着。

患者若服用硝酸甘油后,没有减轻胸痛,可让患者坐着休息,每隔5分钟给患者一颗硝酸甘油含化片, 直至3次若效果不明显可继续给药,直到急救车到来。

三、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急性心梗突发时,家属或周围人员首先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情况和地址。

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救中心,并告知医院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对心梗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疼痛剧烈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家属或旁人应该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

四、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疼痛剧烈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急救人员应该将患者平放在坚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秒钟,每个周期呼吸15次 - 20次。

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压迫1.5-2英寸,每按压后松开,但不要断续的或急促的进行胸部按压。

五、监测生命体征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应该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

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化,必要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避免让患者吞服口服药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患者由于疼痛难忍,有时会吞服过多药物,这样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1 、按危重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遵守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

2、除颤器、抢救车预先放置床旁;立即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解除焦虑,必要时给与镇静剂.3、立即给氧气吸入3-5L/min,24h持续吸入。

4、立即给与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变化。

5、立即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并同时抽血送检。

6、遵嘱给与扩冠、抗凝、镇痛、镇静、溶栓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必要时做好急症冠脉介入前准备工作.7、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尿量情况,观察皮肤粘膜牙龈及尿便颜色有无出血倾向。

8、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1)心律失常(1室颤的立即电除颤;(2快速室速的遵嘱应用利多卡因或可达龙;(3房室传导阻滞的尤其前壁心梗合并Ⅲ度A VB做好立即行人工起搏器治疗的准备。

(4心率<50次/分,遵嘱给与阿托品静推,654-2或异丙肾上腺素泵入。

(2)急性左心衰氧气调制4-6 L/min,面罩加压给氧或简易麻醉机给氧;遵嘱给与利尿剂、吗啡药物治疗。

(3)纠正休克遵嘱调整前后负荷,适当补充碱液。

9。

被动或主动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注意观察有无栓塞表现。

10、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

(1)第一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2)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快、过饱。

第一周流食,第二周半流食,第三周软食,第四周恢复普通饮食。

(3)保持排便通畅,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11。

健康指导(1)合理饮食(2)防治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工作压力。

(4)如没并发症,6周后科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适度。

(5)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备急用。

(6)教育家属配合并支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急性心梗是指当冠状动脉或其分支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小板集聚、痉挛等原因引起急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坏死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梗发生时,需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院前急救,才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护士需了解急性心梗患者的特殊情况和具体的护理措施,在院前急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临床表现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症状包括:1.剧烈胸痛:心梗病人的胸痛很强烈,会感觉有一块重物压在胸口。

2.呼吸困难: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甚至有窒息感。

3.出汗和情绪激动:在疼痛发作时,患者浑身出汗,有时情绪激动。

4.嘔吐或恶心:心梗患者还可能出现嘔吐、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

二、急救护理1.及时呼救:一旦怀疑病人患有心梗,需第一时间呼救拨打急救电话,通知医院相关部门。

2.保持患者活动:对于意识清醒、自主呼吸、无大出血、血压正常的患者,有意识下令患者进行“微笑节气”、手脚摆动,让患者坐起或半坐的姿势,有助于维持血流循环,帮助患者舒缓情绪。

3.氧疗:有条件时可以给予氧疗,以维持患者的氧供需要,减少心肌缺氧。

但注意患者有哮喘史或肺功能异常时,应调整氧疗量和速度,避免过度通气。

4.静脉通路:建立动脉导管或静脉导管,使患者迅速补充药物和液体,特别是给予鹰嘴豆素和肝素等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

5.疼痛缓解:可给予硝酸甘油等缓解剂和阿片类镇痛药,以减缓或消除患者的疼痛。

6.心电监护和定时测血压: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能够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情况;定时测量血压,有助于对病情的及时掌握和评估。

7.情绪安抚:心理因素对于心梗病人是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在护理过程中,应该及时安抚病人的情绪并提供思想支持。

三、注意事项1.在急救过程中,精心护理,保障病人的舒适和生命安全;2.应无条件执行医学命令和医嘱;3.心梗病人需要注意休息和心态调节,避免紧张情绪和剧烈运动;4.护理结束后,给予病情告知和案例讲解,帮助患者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论文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文将选取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包括急救准备、急救护理、心理护理及转运护理等急救护理,具体措施为:1.2.1 急救准备:接到呼救电话后应在5 min内派出救护车,车载仪器设备性能应保证完好,急救药品品种、数量、位置明确,在车上即与患者家属联系,对患者及家属予以心理支持,通过电话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卧床休息,并指导家属在方便找到的地方等候接车。

1.2.2 急救护理:到达现场后立即将患者平卧、向家属询问病史,测量血压、呼吸,尽快描记心电图、观察有无st段改变,对患者予以精神安慰以帮助稳定情绪,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一经明确诊断,立即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对患者予以持续氧气吸入以帮助患者迅速改善心肌缺氧状况,缩小或控制梗死面积,氧气的浓度根据胸闷、胸痛的程度决定。

因持续性剧烈疼痛可兴奋交感神经加重心肌缺氧,导致梗死范围扩大,从而诱发严重心率失常或者心源性休克,甚至可能发生心脏破裂。

因此,应迅速对患者予以硝酸甘油5 mg舌下含服,或者哌替啶50-100 mg或吗啡10-15 mg肌内注射镇痛。

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并妥善固定,以防静脉给药及搬运时脱出及外渗。

1.2.3 心理护理: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通常起病较急、病情较重,常伴有胸闷和恐惧心理而导致患者及家属精神紧张、焦虑不安。

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安慰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尽可能避免因情绪激动而增加心肌耗氧量、缺血、缺氧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急救现场安静,配合治疗。

以镇静从容、有条不紊的工作态度以及精湛的技术充分赢得患者及家属信任。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第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有急性心力衰竭、剧烈胸痛、意识障碍、休克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我院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选择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4)岁;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5)岁。

所有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均为(5±3)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给予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实行溶栓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患者基本病情的观察与评估、测量各项生命体征等,根据医嘱实施具体护理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如下。

1.2.1院前急救护理医护人员应即时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测,并详细记录数据,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严禁患者自主翻身加重病情。

对于有呼吸困难症状者需协助其取半卧体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即时给予扩张血管、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

1.2.2心理护理因为该疾病发病急且病死率高,患者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交流,即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1.2.3疼痛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疼痛情况给予适量镇痛药物,缓解患者因疼痛引起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定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等,若患者发生严重传导防碍情况,需即时向医生报告,并给予对症治疗等。

1.3观察指标4患者出院前1d,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病情观察以及交流沟通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措施
10 月 27 日 10 : 17am 遵 医 嘱 予 阿 司 匹 林 300mg 、 波 立 维 300mg 、 立 普 妥 40mg口服。
10月27日10:35am测得BP140/110mmHg 遵医嘱调硝酸甘7am护送患者行介入检查。
10月27日11:15am肌钙蛋白0.6μg/L,CK-MB>8%,TnI>0.03μg/L均示异常。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 的急救护理
病例分析
王某某,男 ,56岁,患者主诉:“上腹部闷胀疼 痛不适伴恶心,肩背部酸痛不适”。 患者口唇面色正常,呼吸稍促,四肢自主活动。 分诊台护士予腹部触诊发现:剑突下压痛(+), 无反跳痛,腹平软。 经询问患者既往史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胆结石 病史。 护士将患者送入抢救室先请内科医师诊视病人。
10:05am遵医嘱予急查ECG,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 向上抬高,T波倒置。

此时你考虑患者是何疾病? 在抢救室应立即做哪些急救措施?
考虑的诊断 急性下壁心梗
下壁导联ST段明显抬(黑色箭头),aVL导联ST段 压低(蓝色箭头),提示下壁心肌梗死。
处理重点:
10min完成临床检查 18导联心电图 进门——血管打通“少于90min”
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 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 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多不缓 解。
2021/1/14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血沉增快
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最普遍,室扑
/室颤最致命。心肌梗死后在24小时内发生心律失常最多见和最 为严重,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心肌梗死常出现窦性心 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宽大的椅子上。不主张躺着、站着含药,这是因为硝酸甘油具有扩 张血管的作用,平卧位时会因回心血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影响 疗效。站位时由于心脑供血不足易出现晕厥。
硝酸甘油能使脑压和眼压升高,青光眼、脑出血病人应谨慎使用。
药物的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用药注意事项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抗风湿剂量阿司匹林可刺激延 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症状。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由于胃的生理性前列腺素合成受到抑制,透过 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层,破坏脂蛋白膜的保护作用,出现胃酸过多 ,胃黏膜生成减少和糜烂,胃肌肉张力减低,加重溃疡的程度,使 胃黏液减少。可引起胃炎、胃溃疡甚至出血危及生命。
V1若再靠右一些,就是18导联里的右室了,因此V1、 V2、V3是间隔在左右室之间的,若异常,则是前间壁 心梗。
V3R-V6R称为右室,故若V3R-V6R有表现时,就是右 室心梗。
II、III、aVF最靠下面,因此当上述三导有表现时,为 下壁心梗。
临床表现
先兆:多数病人发病前数 天有乏力、胸部不适,活 动时心急、烦躁、心绞痛 等前驱症状。
服0.3-0.6mg后静脉滴注;消心痛5-10mg舌下含服或静脉滴注;
硝普钠静脉滴注。
控制心衰药:可达龙,速尿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阿司匹林150-300mg嚼服。
溶栓药物
药物注意事项
药物的注意事项
硝酸甘油的使用应注意哪些事项?
一:必须将硝酸甘油含于舌下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为缓解心绞痛的最佳给药途径。心绞痛急性
急性心肌梗死
非心定律义
失常
临床表现 急救措施
定义
冠状动脉急性闭 塞,血流中断, 所引 起的局部心肌缺血 性坏死 。常见部位有前 间壁心梗、下壁心梗、 广泛前壁心梗和高侧壁 心梗。
2021/1/14
定位
V1-V5都出现在胸廓的前面,是广泛前壁心梗;
V3-V5就是前壁心梗;
V7-V9(做心电图时部位在背后),则是正后壁心梗;
院内急救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
患者发病后2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患者的翻身、洗漱、饮 食、大小便等均由家属或护士协助,并作肢体被动运动,以防 血栓形成。2周后,指导在床上活动,动作要缓慢,防止体位 性低血压。3周后,可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病重或有并 发症者,需延长卧床时间。
2、吸氧
流量以4~6 L/min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 到3~4 L/min,维持1~2天。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肌 缺氧,缓解疼痛。
基本任务:帮助安全、迅速地转运,以便尽早开始 再灌注治疗;重点:缩短患者就诊延误时间和院前 检查、处理、转运所需时间。
院前急救(患者):患者停止任何活动;立即舌 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阿司匹林300mg,若无效则应 拨打“120”。
院内急救护理
1 绝对卧床休息 2 吸氧(低流量持续吸氧) 3 安置心电监护 4 建立静脉通道(左侧) 5 遵医嘱用药 6 协助相关检查 7 严密观察病情 8 心理护理
发作时,病人应立即将硝酸甘油含于舌下。硝酸甘油稍带甜味 并有刺激性,含在舌下有烧灼感,这也是药物有效的标志之一 。硝酸甘油不能吞服,这是因为吞服的硝酸甘油在吸收过程中 必须通过肝脏,在肝脏中绝大部分的硝酸甘油被灭活,使药效 大大降低。
二:用硝酸甘油需防低血压 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应采取坐位,最好是靠坐在沙发、藤椅或其他
急救措施
10月27日10:10am为患者接上心电监护测 得生命体征:BP188/112mmHg,HR113 次/分, SPO295%。予建立静脉通路于左 侧上肢。遵医嘱予硝酸甘油组以3ml/h匀 速泵入。调节氧流量2L/min持续吸入,以 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 10月27日10:15am遵医嘱予抽血检查(血 常规、手术前、肌钙蛋白、急诊全套等)。
低血压和心源性休克:皮肤湿冷,脉细而 快,尿量减少, 面色苍白,血压下降
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
体征:通常没有特异体征,心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 减弱,血压下降
特征性心电图 1,ST段弓背向上抬 高
2,冠状T,T波倒 置
3,病理性Q波(宽 而深的Q波)
院前急救检查
50%在发病后1小时内于院外猝死.(致命性心律失 常)
3、 安置心电监护
为患者安置心电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4、建立静脉通路
在做介入治疗时因右手桡动脉要用于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为便于 消毒和操作,此时的静脉通路应选择在左手进行。
5、常用的急救药物
镇静止痛药:哌替啶50-100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安
定10mg肌注。
扩管类药物:硝酸甘油(最有效的短效抗心绞痛药物)舌下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