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实验演示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演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及作用。
2. 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
3.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重力的概念及作用,引出本节课的实验内容。
2. 实验器材:准备两个相同的球体、一个尺子、一个计时器。
3. 实验步骤:(1)将两个球体分别挂在尺子上,确保球体能够自由摆动。
(2)让一个球体从静止状态开始自由下落,同时启动计时器,记录下落时间。
(3)重复步骤(2),分别记录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
(4)比较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分析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4. 实验现象:观察到不同球体的下落时间基本相同,说明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
5.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发现,不同质量的物体在同一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的时间基本相同。
这是因为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
6.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球体的质量,以观察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分析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
7. 总结:通过实验探究,我们了解到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不大,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主要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同时,我们学会了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了实验设计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重力概念及物体自由下落的规律。
2. 思考如何运用控制变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了重力对物体自由下落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控制变量法,并能够运用该方法分析问题。
但在实验设计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实验的趣味性。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易就取 得 ,有 利于 学生 课下 自己进 行实 验 ;可 观 性 :这
是针 对实 验现 象 与实 验流 程而 言 的 ,初 中生受 到 自身知
识 结构 的影 响 ,对 于 明显 的实 验现 象 和实 验 流程 才 能够 深入 理解 ,而且 明显 的实 验现 象可 以有效 地激 发 学 生学 习 的兴趣 ,促进学 生 学 习 ;探 究性 :任何 演示 实验 都是
刍 谭 程 两 屯
E C R I II 靛 S 鞍C 主 W U . C ! t R M 嚣 鱼 }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
林 英
( 福建 省福 州市 屏东 中学 ,福建 福 州 3 0 0 ) 5 0 3
摘 要 :初 中物理 是一 门比较重要 的课 程 ,它充 分显 示 了人 类 的创新 精神 与 实践精神 。在 初 中物 理教 学
随着 教学 改革 的推进 ,初 中物 理 教学 不再 单 单要 求 教 师教 会学 生 物理 知识 ,同时还 要 求教 师要 运用 各 种教 学 方法 .提 高 学生 的学 习 主动性 与 创造 性 ,尤 其是 在 实
验 教学 过 程 中 ,学 生综 合 能力 的培 养尤 为 重要 。而 物 理 课 堂 演示 实验 ,对 于 提高 学生 学 习物 理 的兴趣 ,有 不 可
大 家都 坐 过车 ,谁 能告 诉 我们 ,在 车子 启 动 与急 刹 车时 你 是什 么 感觉 ,你 的 身体 有什 么 动作 ( 生积 极 回答 ) 学 ?
将 一些 带 有 附加条 件 的结 论弄 混 .这 时候 。教 师 以课 堂 演 示 实验 “ 翻 ”看 似简 单 的结论 .会 为学 生 带来 新 奇 推 的感 受 .并 留下 深刻 的 印象 ,激 发学 生学 习 的兴 趣 。同 时学 生 亲 自参与 到实 验 过程 中,还可 以促 进 学生 分析 问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优化策略一、引言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当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验器材不足、实验设计不合理、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
因此,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演示实验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设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出发,探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优化策略。
二、实验设计优化1.增加探究性实验:传统的演示实验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即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被动接受。
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应该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操作实验、分析数据等。
2.增加趣味性和生活化:演示实验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物理规律。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进实验器材:针对现有实验器材不足或不合适的情况,可以尝试改进现有器材或开发新的实验器材。
例如,可以利用废弃物自制教具,既环保又实用。
三、教师角度优化1.提高教师实验技能: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同时,教师应该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
2.注重引导和启发: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演示实验后,可以让学生思考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注重实验教学评价: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
四、学生角度优化1.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学生应该认真观察演示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地方。
同时,学生应该学会记录数据和分析数据,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
2.培养动手能力: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演示实验,亲手操作实验器材,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浅淡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浅淡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
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把要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能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和探索物理规律的欲望,配合教师生动、形象的讲授使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的最佳途径。
一、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演示实验是连接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体的纽带。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离不开表象做基础,而表象的感性材料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实验。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很少或者不全面,那么在主体和认识客体间就缺少必要的中介物。
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发现、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有作用等物理现象。
如果没有实验,学生就难以想象、理解电和磁之间的这种本质联系。
学生头脑有时积累了一些感性材料、生活经验,但有些经验是模糊的、动摇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动演示,突出主要部分,使模糊的得以鲜明,对错误的加以改正。
例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运动和力有些模糊的认识。
在教学中就要做好斜面小车实验,分析实验,推出牛顿第一定律,在这基础上更好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试想如果没有实验,教学将变得多么困难。
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初中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事物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活动机会,加强演示实验。
初中生的心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妙,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
如果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初探

关键 词 : 初 中物 理教 学 演 示 实 验 可 视 度 趣 味 性
学 生 分 组 实 验
实 验 教 学 包 括 教 师演 示 实验 和 学 生 实 验 。 演 示 实 验 是 教 师 利用 课 堂 时 间 为学 生 演 示 ,在操 作 的 同 时 又 引 导 学 生 对 实 验 进 行 观察 、 思 考 和 分析 的一 种 实 验 教 学 方 式 。 它 能 化 抽 象 为 具体 , 化枯燥为生动 , 把 要 研 究 的 物 理 现 象 清 楚 地 展 现 在 学 生 面前, 从 而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它 是 学 生 实 验 的前 提 和示 范 。 是 培养 学 生 观察 能 力 和实 验 能 力 的 基 本 途 径 .是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基 本 方 式 。它 在 初 巾物 理 教 学 中 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作 用 。 通 过 多 年 的教 学 实 践 , 笔 者 认 为 在 初 中物 理 教 学 中 . 要 充 分 发挥 演示 实 验 的作 用 , 不仅要开足演示实验 。 还 应 做 到 以 下 几点。 提 高 实 验 的 可视 度 演 示 实 验 最 基 本 的 目 的 是 将 实 验 过 程 和 现 象 展 示 给 学 生, 让 其观察 , 如果学生无法 观察或观察 的清晰度低 , 那 演 示 实验 就 有 名 无 实 、 形同虚设 , 白 白 浪 费课 上 宝 贵 时 间 。 在 看 不 清 实验 现 象 时 , 学 生 会 不 自觉 地 站 起 来 , 特 别 是 后 排 学 生 。 在 教 师一声声 “ 安静 ” 、 “ 坐下 ” 声 巾, 学生期 盼的心情 、 求 知 的 欲 望 被扼 杀 了 。学 习 效 果 自然 不好 。因此 . 教师 要 想 方 设 法 提 高 演 示 实验 的 可见 度 。 方法 一 : 增 加 演 示 实验 的高 度 。 例如 : 演 示 电路 的连 接 、压 力 的作 用 效果 等 实 验 .可 在 讲 台 上 加 一 张 凳 子, 在凳子上演示 , 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方法二 : 放 大 实 验 现 象, 放 大 的 途 径 有 三 条 。 一 是 将 小 的仪 表 换 为大 的仪 表 : 二 是 将 微小 现象 放 大 ; 三是充分利用投影 、 视 频 展 台 将 实 验 投 影 到 大屏 幕 上 , 其 可 视 度 当然 会 大 大 提 高 。方 法 三 : 将 实 验 器 材 拿 到 学生 巾 间演 示 。 如研 究 磁 铁 周 围 的磁 场 分 布 时 , 可 以将 洒 有 铁 屑 的玻 璃 板 拿 在 左 手 上 , 将磁铁拿在右手上 , 走 到 学 生 面 前 再 演示 。学 生 看 到被 磁 化 后 铁 屑 的 分 布 形 状 后 往 往 感 到 很 新 奇 , 同时 会 留下 深 刻 的 印 象 。方 法 四 : 创 造 条 件 变 不 可 视 为 可 视: 最 典型的例子是观 察光的传播路 线时 . 用激光手 电发光 . 存 其 传 播 路 线 上 散 布 烟 雾 .光 在 液 体 巾 传播 时 在 液 体 巾撒 些 面粉 等 , 其 可 视 度 会 大 大 提高 , 效果也十分显著。 二、 增 强 实 验 的 趣 味 性 在 物理教学 中, 若 能 充 分 发 挥 实 验 的 趣 味性 、 奇 异性 、 多 变性 . 就 能 创 设 生 动 的情 境 , 使 学 生 思 维 活跃 、 兴 趣 倍 增 。因 而, 增 强 实 验 的 趣 味 性 是 提 高课 堂 教 学 效 率 的有 效 途 径 。 例 如 在 学 习平 面镜 成 像 时 , 我 设 计 了“ 镜 中认 字 比赛 ” 实验 , 即各 学 习 小组 派一 个 代 表参 加 比赛 .每个 参 赛 选 手 坐 在 竖 直 放 置 在 墙 上 的 大平 面镜 前 .在各 个选 手 的 身 后 展 示 一 张 写 有 文 字 的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研究论文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是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的物理学实验,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
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物理概念,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更形象地讲解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培养学生自身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是比较复杂和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一些直观性强的知识结合实验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因此,教师结合课堂演示实验讲授新知识或复习旧知识,学生不仅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有关知识,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各种实验仪器并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在以后的物理实验中,能够独立高质量地完成每个实验。
所以,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
1.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现状初中物理主要研究的是声、光、电、热、力、能量等现象,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穿插了实验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能深刻地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运用这一直观教学手段。
这就要求学校要尽可能添置各种必备的实验设备和用品,以满足教学要求;这样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教材上的每个演示实验都能在课堂上都一一加以演示,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 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意义(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通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现象,使学生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中学习,这样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旦被调动,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2)传授学生物理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演示实验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演示实验的思路、设计方法、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过程及实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说明。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文本文档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避免在演示实验操作中,自身操作不严谨,不规范,随心所欲,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规范。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要求:
2.实验要新而有趣;
3.要富有启发性。
4.实验要小而具体;
<二>. 演示实验的设计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的各环节的目的要求
1.引入新课
目的: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建立初步的印象
操作方法:在新课前用简单器材,做一些有趣的实验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
1.实验操作与要说明的问题的侧重点相适应
2.实验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
3.实验现象有利于学生观察
二.演示实验设计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演示实验实质是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其原则是:
1.实验要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目的: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以明确的实验条件,通过观察化物理概念
目的:在已有实验基础上,变换条件,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扩展学生的思维。
操作:新授课后进行。
4.探究规律
目的:设计实验,取得实验数据,从中分析找出规律。
操作:边演示边讨论
总之,在演示实验教学中,要避免忙于操作,应注意引导学生思维,还要让学生看到现象,记住结论,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构

! M O 生 T 筮 H E ! R ! L 塑I A N D 上 _ 2
3 . 1科 学准 确性 结 课要 以科 学 为指 导 ,向学 生传授 科学 的知 识和 技 能 ,并结合 教材 自 然 地进 行 思想教 育 ,不可信 口开河 。 3 . 2 明确性 结 课 应从教 材 内容 出发 ,紧扣 目标 和 学生 实际情 况 ,采用恰 当 的方法 , 或从 重难 点拨 ,或 从智 力开 发 、思想 教育 予 以引 导,针 对性 强 ,不 可面面 俱到 ,不 分主 次 。 3 , 3 言简 意赅 富启发 性 结课应 重 点突 出 ,切中要 害 ,画龙 点睛 恰到 好处 ,语 言精 炼干净 利 落 。 要给 学生 以启 发 ,要“ 点而 不透 ,含 而不 露 ,意味 无 穷” 。这样 才 能开 启学 生思 维的 阐 门,激起 思维 火花 ,有助 于 思维能 力 的培养 ,才 能收 效 良好 。
3 . 6 多样 性
结课 有法 ,但 无 定法 。它 要求 教师 匠心独 运 ,既 要知 常又 要晓 变 。因 此 ,在 设计 结课 时 ,一定 要考 虑到 教学 内容 的不 同 ,知识 的难 易 ,学生 的 特 点等 各方 面情 况 ,形式 要新 颖 ,多种 多样 ,不 拘一 一 格 。结课 时 ,各种 方 法 可 以综 合利 用 。 总之 ,结课 有法 ,但无 定法 ,贵在得 法 。课 堂 结课也 是 艺术 ,应 有“ 画 龙 点睛” 之效 ,不 可忽视 。
物理 是一 门以实验 为基 础 的学 科, , 其 中包 含大 量 的演示 实验 。物 理演 示 实验 主 要是 教 师用 物 理仪 器 和 实物 进行 的实验 演 示 , 还包 括 教师 在课 堂 上 出示模 型 、实物 ,用投 影 教具进 行操 作演 示 ,放 映物理 录像 片 、电影片 、 幻灯片等声像教学片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的演示。物理演示实验是 帮助 学 生建 立物 理概 念和 规律 ,理 解和 掌握 物理 知识 不可 缺少 的手 段 ,也 是 塑造 学生 科学 精神 和培 养 良好 品德 ,促 进 学生 由形 象思 维 向抽象 思维 转 变 的有 效途 径 。新一 轮物 理课 程与 教学 改革 要求 重构 新型 的物 理演 示实 验 教 学理 念 ,演示 实验 教学 的 目的开 始从 知识 本位和 训 练技 能本位 转变 到 以 学 生发 展为 本 :演示 方 式从验 证性 实验 为主 转变 为重 视探 究性 实验 ;演 示 实 验教 学过 程从 老师 中心 转 向关注 学生 主体 ,因此在 课程 标准 理念 下 的物 理演 示 实验 的设 计就 要 更加科 学 、更加 精细 。本 文就 新课 程下 初 中物理 演 示 实验 教学 的重 构作 一些探 讨 。 1 更新 实验 教学 理念 .拓 宽物理 实验 的教 学范 围 新 课程 标准 要求 初 中物理 教学 要培 养学 生对科 学 实验 的兴 趣 ,为培 养 具 有较 高素 质 的未来 社会 公 民服 务 。新 课程 标准 下 ,教学 的 内容要 从实 验 和 观 察 、探 究和 总 结 、应用 与延伸 上展 开 设计 ;教 学形式 要 从课前 的 实验 准 备 、课堂 的 实验操 作 、课 后 的实验 教学 反思和 改进 、课 外 参观 、物 理知 识 讲座 、学 具和 教 具 的制作 等方 面进行 设 计 ;实验 教学 的评 价要 结合认 识 能 力 、观察 能 力 、动 手 能力 、推 理能力 、 设计 能力和 数据 处 理能力 等 方面 进 行 设计 , 同时应增 加 学生 的互 评和 自评等 相关 的 内容 。新 课程理 念 下仅 仅 靠课 本 中有 限 的演 示 实验和 学 生分组 实验 ,已经 不能满 足 教学 的需 求 。 按 统 一计划 组 织好课 外 活动 ,配 合和补 充课 堂 实验 教学 是一 个很好 的解 决 办法 。例 如 :利用 光学 原理 让学 生 自制望 远镜 或潜 望镜 ,利 用 马德堡 半球 实验 原理 组织 学 生进行 拔河 比赛 。 为了减 少盲 目性 ,提 高课 外活 动 的实效 性 ,还须注 意 以下 几 点:一 是要 针对 教材 相关 内容 ,保 证课 堂和 课外 的 内 在 联 系 ;二是 要针 对学 生 的心理 需求 ,使 活动 具有 趣味 性 ;三是注 意 活动 的可 行性 ,四 是要做 好 引导 、督促 、检查 和评 价 。 2 注重演 示实 验导 入的情 景化 。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物理演示实验是物理课堂教学课堂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 过程中,演示实验所起得不同的,有的演示实验是用于创设问题情景,以激 发学 生的学 习兴趣 :有 的是演 示实验是用 于提供感 性认识 ,引起学 生思考 ; 有 的是帮助学 生形成概 念 ,发 现规律 ;有 的是用 于深化和 巩固物理 知识 ;等 等 ,但 所有 的演 示实验 的导入 应该纳入 教学设计 的范畴 ,在生活化 、理论经 的背景 中引入 演示实验 ,学 生会各感亲切 ,从而 形成对科 学美 的一 种 向往追 求,当学生全神贯注于观察实验时,他们会感知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采用情 景化 的教学 方式 也符合 从生活走 向物理 的新课程理念 。 例如:“ 大气压强’ ’ 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提供大气压存在的感性认 识,教学中设计了~ 张纸托起一杯水” 在展示实验仪器的步骤中先提供一个 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演示实验,拿着一个教师事先准备用纸板盖好的空杯。 反它 们倒立 ,可 以看到纸板 在重力 的作用下从杯 中掉在 地面上 ,在学生观 察 到常 见生活现 象 的基础上 ,再开始进 入演示实 验主体 ,在杯子 中注满水 ,将
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浅谈演示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特别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的实验。
一、为什么要加强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这主要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物理学的特点所决定的。
心理发展的核心是思维的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其中具体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抽象思维正在发展。
他们的思维正处在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阶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依靠具体的经验材料,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认识主体在认识客体时往往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并首先使用形象思维来认识客体,而且在面临新的问题或情境时,其认识水平往往退回到较低的认识水平。
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也认为:人认识客观世界首先是用形象思维而不是用抽象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经验和活动机会,在课堂上就要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只有如此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物理概念和规律。
初中生心理的另一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秘,他们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
如果我们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恰当地进行演示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强烈愿望。
例如我在《连通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告诉学生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
然后提问:我们对连通器中倒同一种液体时,几个粗细不同的管中,液面谁最高呢?有的学生说细的高,有的说粗的高,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我让带色的液体倒入连通器中,待液面静止时,用刻度尺一量,发现液面一样高,学生顿时疑惑不解。
随即我自然地导入了分析连通器液面相平的原因,学生听得格外认真。
正是这一个个颇为有趣的演示实验,使学生一步步步入物理科学的宫殿,学习起来轻松自如。
正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学生心理的另一方面——记忆的角度来分析,结合演示实验讲解的物理规律远比单纯的语言讲解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久远。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初探摘要: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可通过提高实验的可视度、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增强设计的激疑性、确保实验的安全性、改部分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等方面改进演示实验,从而使演示实验获得最佳效果,使物理实验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演示实验可视度趣味性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教学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实验教学方式。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它是学生实验的前提和示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方式。
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不仅要开足演示实验,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实验的可视度演示实验最基本的目的是将实验过程和现象展示给学生,让其观察,如果学生无法观察或观察的清晰度低,那演示实验就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白白浪费课上宝贵时间。
在看不清实验现象时,学生会不自觉地站起来,特别是后排学生。
在教师一声声“安静”、“坐下”声中,学生期盼的心情、求知的欲望被扼杀了。
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方法一:增加演示实验的高度。
例如:演示电路的连接、压力的作用效果等实验,可在讲台上加一张凳子,在凳子上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方法二:放大实验现象,放大的途径有三条。
一是将小的仪表换为大的仪表;二是将微小现象放大;三是充分利用投影、视频展台将实验投影到大屏幕上,其可视度当然会大大提高。
方法三:将实验器材拿到学生中间演示。
如研究磁铁周围的磁场分布时,可以将洒有铁屑的玻璃板拿在左手上,将磁铁拿在右手上,走到学生面前再演示。
演示实验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演示实验法是指利用实验装置、图表、模型、演示影片等教学器材,采取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法具有以下应用: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容易产生对物理课程的恐惧感,而演示实验法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现物理现象,使学生更加投入、感兴趣,在视觉、听觉上得到满足,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演示实验法能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受物理变化过程,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通过演示分光仪的实验,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白光经过分光仪分解后形成了七种颜色的光谱,了解光谱的颜色和波长的关系等物理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演示实验法可以在实验技术和操作难度较大的情况下,使学生通过观看别人表演实验,感受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为学生后期参与实验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直观、形象的视觉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提升班级教学效果演示实验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能迅速激发与引导学生的兴趣。
好的演示实验过程会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更有利于班级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如何优化演示实验法的应用:1.针对学生不同层次、不同水平,采用不同的、灵活的演示实验方式。
2.控制好实验过程,事先测试实验过程,确保演示效果的质量和准确性。
3.在实验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向学生请教,根据学生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实验步骤,提高教学效果。
4.合理调配演示实验数量,需要与课程整体性相结合,避免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演示实验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应用演示实验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发挥促进学习和提高教学水平的作用。
强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牙膏 片在 水 中 的 浮 沉 ” 学 生 小 实 验 . 到 激 发 学 生 求 知 欲 和 的 起 复 习 旧知 识 的作 用 。 为使 学 生 养 成 细 致 观察 的 习惯 . 培养 他 们 的观 察 能 力 .教 师应 该 在 没 有 出示 问题 之 前 就 让 学 生 自 由观 察 。待 观察 一 段 时 间 后 , 师 再 让学 生 回答 投 影 上 的 问题 。有 老 部分 学 生 得 不 到 正 确 的 结论 , 师 可 指 导 学 生 重 新 观 察 , 样 教 这 可 以大 大 激 发 学生 的求 知欲 , 其 掌 握 的 印 象 。 观察 中 。 引 导 同学 讨 论 观 察 的方 法 和 应 在 要 注意 的问 题 , 该 由学 生 通 过 多 次 的 实 验 得 出 一定 的结 论 , 应 而 不是 老 师 在 黑 板 上 把 各 种 条 件 罗列 出来 .让 学 生 按 部 就 班 地 操作 。 那样 做 实 际 限 制 了学 生 的思 维 , 不 利 于 学 生 形成 创 新 是 思维 的 。
2加 快 学 习速度 , 高 学 习效 率。 . 提 通 过 课 堂 演 示 实 验 讲 授 物理 知识 。能 使 学 生 的学 习 走 近 路 , 直 路 , 较 少 的 时 间 获 得 更 多 的 知 识 , 而 加 快 学 习 速 走 用 从 度 , 高 学 习 效率 。 提 3传 授 学生 物 理 实验 技 能 和 实验 方 法 . 在 进 行 演 示 实 验 教 学 中 , 据 教 学 目的 、 求 , 师 向学 根 要 教
课 堂 演 示 实 验 教 学 通 过 看得 见 、 受 得 到 的 现 象 . 学 生 感 使 在 良好 的情 绪 状 态 中学 习 , 很容 易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良 在 好 的学 习氛 围 中 , 生 由被 动 学 习 变 为 主 动学 习 , 要 我 学 ” 学 由“ 转 变 为 “ 要 学 ” 兴 趣 是 最好 的老 师 , 生 的学 习 积极 性 一 旦 我 。 学 被 调 动 , 受 知识 的能 力 就 会 大 大提 高 。 接
物理实验演示初中课程教案

物理实验演示初中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2. 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
2. 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 实验演示:光的折射现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折射定律。
2. 难点:折射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光的传播路径,引入光的折射现象。
2. 新课: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介绍折射定律。
3. 实验演示:光的折射现象。
4. 学生动手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 解析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结果,解释光的折射现象。
6. 知识拓展:介绍折射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原因,介绍折射定律。
2. 演示法: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3. 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4.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折射实验装置、光源、测量工具等。
2. 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实验现象。
3. 参考资料:有关光的折射现象的教材、论文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1课时(45分钟)。
2. 教学环节:导入(5分钟)、新课(15分钟)、实验演示(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5分钟)、解析实验现象(5分钟)、知识拓展(5分钟)、课堂小结(5分钟)、布置作业(5分钟)。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生动演示光学原理

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生动演示光学原理初中物理教学案例-生动演示光学原理光学原理是初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提升学生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生动的案例和演示来引导学生进行亲身体验和观察。
本文将以三个案例为例,分别介绍如何通过生动演示来讲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原理。
案例一: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通过实践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线,并理解光直线传播的基本原理。
演示步骤:1. 准备一根直线透明塑料棒,一束激光笔和黑暗的教室。
2. 打开激光笔,将激光线对准墙上的一个标记点。
3. 将直线透明塑料棒插入激光光束中心,保持稳定。
4. 观察激光光束在塑料棒内的直线传播路径,以及光线离开塑料棒后的传播路径。
案例二:光的反射教学目标:通过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发现光的反射规律,并理解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的原理。
演示步骤:1. 准备一个光滑的平面镜和一个光源(如手电筒)。
2. 将光源对准平面镜的中心。
3. 观察光线照在平面镜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进行测量记录。
4. 移动光源和观察位置,重复观察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进行比较。
案例三:光的折射教学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并明白折射率和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
演示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棱镜、一束激光笔和一块白色纸。
2. 在纸上标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位置。
3. 将激光线照射到棱镜表面上,并观察光线折射的路径。
4. 观察并记录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度,并比较不同介质折射率的差异。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的生动演示,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原理。
在探索和实践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物理原理。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并及时总结,帮助学生将实验现象与光学原理进行联系。
初中物理教学中,生动演示是非常有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直观的观察和体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学原理。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物理学属于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实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以其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实现途径物理教学是初中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理科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学习物理,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对于很多现实存在的奇怪现象进行解释,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理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越发关注,以期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的物理学习需要。
一、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实验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情景模拟,尤其是物理实验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选择一些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不仅能够顺理成章的引入物理课题,同时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学生发散思维意识的强化。
此外,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兴趣浓厚,在实验过程中会聚精会神的关注实验变化,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通过物理实验教学,还会引起学生的动手操作兴趣,对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亲自动手制作,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途径1、课前精心准备实验器材在物理实验演示教学之前,教师精心准备实验器材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物理学习来说,每一个实验项目都代表着一个物理现象,同时也代表着教师所要讲解的一个物理知识点。
因此,对于实验及实验器材的选择,教师应当认真思量,不仅要考虑实验在课堂上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实验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作用。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

为 了 更 好 地 达 到 演 示 实 验 的 2演示实验装置设备 ,尽可能
使用学生生活 中常见 、常用 的品组合 ,尽可能 多地使 用 自制 教 具
一
,
在 教 育 教 学 中 的 作 用 是 不 容
式验—
再 失 败——再 试 验 这 一
忽 视 的 。 而 物 理 学 以 其 学 科 的 特 相 当艰 苦 的过 程 , 断 断续 续 地 研 究 家镇 第 一 中学 )
一
一
■
■
■
■
一
■
●
●
一
■
一
■
一
■
■
■
一
●
●
●
■
一
_
■
一
一
一
■
■
■
■
●
学 生 由 形 象 思 维 向抽 象 思 维 转 变 前 将 水 变 成 盐 水 ,使 鸡 蛋 下 沉 到 水 来 演 示相 吸 或 相 斥 。 此 实验 还 可用 的有 效 途 径 。在 新课 程模 式 下 强 底 的状 态 变 为 悬 浮 的临 界 状 态 ,这 在 力 学部 分 来说 明 物体 间 力 的 作用 调 以 学生 为本 、 以学 生为 主体 ,
样 鸡 蛋 从 下 沉 到 悬 浮 最 后 到 漂 浮 的 是 相 互 的 。 又 例 如 顺 手 拿 过 学 生 的
这 就 要 求 物 理 教 师 充 分 利 用 演 示 过 程 明显 、节 省 时 间。 讲 解 “ 力 铅 笔 ,将 两 环 形 磁铁 套 在 铅 笔 上 演 压 实 验 引 导 学 生 观 察 现 象 、 发 现 规 压 强” ,教 师 要 选 择 有 弹 性 的海 绵 示 同 名磁 极 相 互 排 斥 ,还 能说 明磁 律 、 增 强 课 堂 效 果 。 下 面 就 如 何 和 质 量 合 适 的物 体 。 在 演 示 热 机 原 悬浮列车的原理。如用铅笔和小刀
如何强化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如何强化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是物理教育本质的自然回归,符合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要求。
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正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方法。
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演示实验的改革问题,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肤浅体会和做法,与同行们研讨。
1 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
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
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
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
其次是在课前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
第三是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
第四是教师要考虑除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蒸发吸热这一问题时,教师可用方座支架、小烧瓶、细玻璃管、有色水和小烧杯等组装一个伽利略气体温度计,用它来演示蒸发吸热现象比直接用普通温度计演示现象清晰、直观。
第五是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
2 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2.1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观察中,要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让学生按部就班。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物理的演示实验教学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根本方法。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
关键字: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有着不可缺少的替代作用,作为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做的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是用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规律、解决疑难问题、培养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方法和科学修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标准示范。
那么,进行演示实验教学时应注意什么呢? 本人在实验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在演示教学注意并做了以下一些探索与尝试。
五忌。
一忌:随心所欲,操作不合格规范。
演示实验是学生实验的样子,老师的操作态度及操作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如在连接电路时,导线横一根,竖一根,把电路接通了事,杂乱无章,操作忙乱无序,讲台上零乱混杂等等,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的实验方法都是不利的。
二忌:准备不充分实验效果差。
演示实验前不做充分准备,如:对仪器缺乏检查,不进行试做随便应付了事,至使上课时不是仪器装置有问题就是仪器规格不符合要求,要么就是演示现象出不来或出来了但极不明显,于是老师手忙脚乱,满头大汗,语言缺乏伦次,学生则垂头丧气索然无味。
三忌:只管自己做实验,忘了施教的对象---学生。
演示实验不同于一般科学事业的最大特点是做给学生看的,而不是为了其它。
因此老师不能仅专心于实验操作而忽视学生情绪和观察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老师不给学生的观察提供便利,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操作将整个实验装置朝着自己,学生只能看到背面或侧面还有的教师操作时站在学生和装置之间,挡住了学生的视线。
二是对学生的观察不进行具体的指导,听其自然,看到多少算多少,因此学生对演示实验往往缺乏明确的观察目的,有不少学生由于不得要领及缺少及时点拨看到的就是一幅杂乱纷纭的图像。
这种演示实验就是做得“再好”,学生也得不到什麽收获。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2 演 示实验 操作 动作 一定要标 准 符合规 范
实验操作动作规 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 、 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
象时动作要 准确、 标准 。例如在使 用托盘天平时 : ①要放 置在水 平 的地 方, 事先调节平衡 螺母 , 使天平左右平衡 。 ②右放砝码、 左放物体, 砝码不
能用 手拿 要用镊子夹取 , 游码 也不能用手移; 熄灭酒精灯 ~定不能用嘴 吹, 或是用手捻 , 必须使用酒精灯 帽酒精灯不用 时, 应盖上灯 帽。如长期 不用 , 灯 内的酒精应倒 出, 以免挥发。 电路 的连接应先接 线路后连接开 关, 拆卸时先断开关, 后拆线路等 。 正所谓“ 身教胜于言教 ” 教师的言行举
的提升 自身的形象美、 文辞美、 语声美及情感美等; 重视美学与教育学等 参考文献 1 1 张汉清 .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 教学质量一 关于小学语 文教学艺术 的研讨 在语 文阅读教学实 践中的规范性对于教师语言修 辞中文化水平 及文学 『 涵养提升 的重要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 口头语言 的表达上要重视教育性、 l J l - , J 、 学教学语文版. 2 0 0 9( 1 0 ) . 启发性 、 通俗性 、 情感性及形象幽默性等 , 注重语言表达 中所传递 出的文 f 2 1 钱 圆圆. 关于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中审美建构的探讨川. 天津市 华明. 2 0 1 2
止都会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操 作的规 范, 虽不是 实验成 功 的前提, 但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 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3 演 示实验 用语 要准确
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 、 阐述实验过程和 总结实验结论 时, 语 言必须
准 确 不 模 糊 。如 果 教 师 在 进 行 演 示 实 验 时 不 注 意 语 言 的准 确表 达 , 对 学 生正 确 认 识 仪 器 、 形成 概 念 、 掌 握 定律 就 会 产 生 不 良的 影 响 。不 能 随 意 更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改革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改革教学摘要:本文提倡利用生产生活中的物体当做实验器材,也要做好十分重要的演示实验,建议做到以下的教学过程:兴趣问题设计与探索现象说明结论应用教学,提倡将实验器材、结论、知识点归纳为简单易记的语言,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减轻负担,争强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改革结论知识点归纳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教师教好物理的关键,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新教材中安排了211个演示实验,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视,也充分说明了演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学科的基础性。
物理学家普朗克说过:物理定律不能靠光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
因此教师如何提高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特别重要。
目前,学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教师“难教”,其原因之一就是物理教学中缺乏实验。
而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他们非常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比如日本初中物理的课时数只有75课时,但安排的学生实验却有20个,演示实验有130个,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研究性实验,基本形成以实验为中心的课堂体系。
可见,他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得到训练和能力培养比我国的学生多得多,他们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比我国中学生强。
因此,在当前我国中学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为了研究好这些课题,教师必须研究教材中哪些地方学生感到抽象、容易混淆、接受困难,并结合教学实际,研究解决的方法,努力开发一些直观的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同时在教学中引进近代物理学的某些思想方法和现代科学的新成就。
例如“分子间作用力”的演示,可在两只乒乓球间夹上一段弹簧、球的外侧套上橡皮筋来模拟实验,平衡时,引力等于斥力;增大球距时,引力大于斥力;缩小球距时,引力小于斥力。
这样不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更多地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根本方法。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物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验。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
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
初中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新奇感。
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可能很快就会消失。
所以,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
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实验的奇妙现象使其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做的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
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生对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所揭示的物理事实感到惊奇,从而激发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教师要及时引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
新颖有趣的实验问题,特别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耐人寻味的问题,是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基础,即使对一些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表达出来后,也更为生动形象,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学习活动中,不论实验大小,都有利于学生主动动手动脑,有些小实验常常被忽视,其实做好小实验恰恰是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在发现和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脑动手的能力和习惯。
让学生意识到实验可以在课堂上做,课后也能利用简易材料自己做,并且
还能从中发现不少问题,把这种兴趣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
一、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物理的学科特点决定了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学生的思维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活动机会,并加强演示实验。
初中生的心理的另一个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探索自然的奥妙,兴趣广泛、强烈,但缺乏深度和稳定性。
如果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实验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例如:我在《大气压》一节的教学中。
首先演示母子管实验,在大试管中注入水,将略小的试管放入大试管水中,然后提问:若手拿大试管倒置。
小试管如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小试管会受重力而掉下。
然后实验,学生惊奇的发现小试管不但没有掉下,反而在滴下水的同时,缓缓上升,感到疑惑不解,这时我就及时点拨:是什么使得试管缓缓上升的呢?是大气压。
学习了《大气压》这节课我们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一个有趣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堂课学生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
从记忆角度分析,结合实验讲解的物理规律远比单纯的语言讲解留下的印象深刻、久远。
有人做过试验:一幢华丽的大楼,你看一眼再复认时,不用语言表达,便能认出。
而让你读一遍作家对这一大楼的文字表述后,再去复认这一指定的大楼时,始终比不上“你曾看一眼的功夫”。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把概念、规律通过演示实验
转化为物理形象,便于学生记忆。
二、演示实验的重要作用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理实验,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感知。
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发现、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有作用等物理现象。
如果没有实验。
学生就难以想象、理解电和磁之间的这种本质联系。
学生头脑中有时积累了一些感性材料、生活经验,但有些生活经验是模糊的、动摇的、甚至是错误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动的演示实验,突出主要部分,使模糊的得以鲜明,对错误的加以改正。
例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运动和力有些模糊的认识。
在教学中就要做好斜面小车实验,分析实验,推理出牛顿第一定律,在这个基础上更好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试想如果没有实验,教学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三、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上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注意实验的细节问题,以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失误,以确保实验成功,提高课堂效率。
2、自制仪器,简便易行。
教学中自制简易仪器进行实验,往往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在讲《二力平衡》一节中,我自制了一个正方形硬纸片。
如图1放置,
以硬纸片为研究对象,说明硬纸片处于静止状态时,f1、f2是平衡力。
然后由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
对于两个力在同一直
线上和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这两个条件学生不好掌握,对此我对实验做了如下处理:转动硬纸片,保持f1、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物体上但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硬纸片不平衡而发生转动:硬纸片静止后,用剪刀沿对角线剪开硬纸片,纸片不再平衡,钩码掉到了地上。
学生在笑声中自然理解了两个力要达到平衡,必须是在同一物体上。
3、注意实验的可视性。
演示实验必须让全班同学都能观察清楚,所以必须注意实验的可视性,例如:在电学实验中,把各元件固定在插孔式演示板上,挂起来进行实验演示,增强实验的可视性。
4、注意实验的整体效应。
例:在《功的原理》一节教学中,我把杠杆、动滑轮固定在同一演示板上,并用红纸条标好刻度,然后演示用它们提起重物的情况。
这样既增加了实验的可视性,又便于学生注意用杠杆、动滑轮做功的共同点,总结出使用机械不省功的原理。
排除了分散实验对学生的思维干扰,提高了课堂效率,
5、对教材实验的改进。
例:在《熔化和凝固》一节中,教材采用萘来研究晶体熔点,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验中很难使萘在较长时间内恒温熔化。
我对晶体熔点的演示做了如下改进。
如图2将冰块在塑料袋中压成冰末后放入试管中,然后插入温度计,将试管放人烧杯水中。
若实验时气温较高,上课前可向烧杯水中放入少些冰块使水降温。
经过以上处理,冰可在十几分钟内保持0℃缓慢熔化,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因此切实重视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
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的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并能够联系生活的实际,通过实验。
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使他们更深刻、更牢固地掌握物理规律,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达到学以致用。
总之,注重物理实验教学,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