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合集下载

【2021】河南省中考化学真题预测(含答案解析)

【2021】河南省中考化学真题预测(含答案解析)

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河南巩义“河洛古国”实证中华文明起源历史。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雕刻象牙B.烧制陶罐C.燃烧炭火D.粮食发酵2.合理膳食,健康生活。

蔬菜、水果富含下列营养素中的A.油脂B.维生素C.无机盐D.蛋白质3.垃圾分类,文明从点滴做起。

下列废弃物需投入可回收物“”标识垃圾箱的是A.废旧电池B.过期药片C.剩余饭菜D.废旧报纸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能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A.铁丝B.硫粉C.红磷D.木炭5.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B.C.D.6.2020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气候变化”。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C.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D.含有较多Ca2+、Mg2+的水叫做硬水7.选择燃料需考虑产物对环境的影响。

下列燃料的利用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焦炭B.酒精C.煤油D.氢气8.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硫酸铜B.干冰C.金刚石D.水银9.碳纳米管和单晶硅在信息、材料等领域中应用广泛。

碳原子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和,下列关于碳元素和硅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都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在化合物中都只显+4价D.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三周期10.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HCO3B.KCl C.CO(NH2)2D.NH4H2PO411.医用口罩生产过程中常用环氧乙烷()灭菌。

有关环氧乙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化合物B.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每个分子中含有7个原子D.其中C、H的质量比为6:112.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来源,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Na2CO3和H2B.Na2O和O2C.NaOH和O2D.Na2CO3和O2 13.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用数字化实验设备测得溶液pH变化情况如图。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家务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洗洁精洗碗B.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用醋清洗壶底水垢D.将湿衣服晾干2.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河南异常丰富的特产。

下列特产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开封花生B.汴梁西瓜C.郑州烩面D.道口烧鸡3.“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生活垃圾随意丢弃B.废旧电池做深埋处理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D.使用风能等绿色能源4.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A.稀有气体B.二氧化碳C.氮气D.氧气5.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水B.金刚石C.氯化钠D.干冰6.下列物品的主要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玻璃水杯B.塑料花盆C.青铜摆件D.陶瓷茶盘7.河南省钼矿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如图所示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钼属于非金属元素B.钼原子核外有42个电子C.钼原子核内中子数为42D.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g8.如图所示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熄灭酒精灯C.氧气验满D.稀释浓硫酸9.“84消毒液”是主要用于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剂。

喷洒“84消毒液”后,人们可以闻到“84消毒液”的气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小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小10.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B.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C.常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可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氢氧化钠11.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混合物:煤、石灰水、冰水混合物B.氧化物:五氧化二磷、碳酸、二氧化硫C.复合肥料:硝酸钾、尿素、磷酸二氢铵D.有机物:甲烷、乙醇、葡萄糖12.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可与NH3发生化学反应:6ClO2+16NH3═5N2+6NH4Cl+12X。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模拟测试试卷一及答案解析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模拟测试试卷一及答案解析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模拟测试试卷一及答案解析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模拟测试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Fe:56,Cu:64,Zn:65.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银用于制作导线B。

干冰用作制冷剂C。

铜用于制作铜火锅D。

赤铁矿用于炼铁2.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河南援助了许多物资,包括防护服、消毒液、酒精等医疗物资和面粉、水果、蔬菜、鸡蛋等食材。

下列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面粉B。

水果C。

蔬菜D。

鸡蛋3.2020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有关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实验后的废液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B。

将废弃电池扔到有害垃圾筒中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实现农业增收D。

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4.碳、氢、氧、氮是地球的生命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B。

氧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C。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又是由水分子构成的D。

这四种元素可以组成铵态氮肥,但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5.构成硫酸铜的微粒是()A。

硫酸铜分子B。

硫酸铜离子C。

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D。

铜原子、硫原子和氧原子6.下列是稀释浓硫酸并用来制取H2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B。

稀释浓硫酸C。

取用锌粒D。

制取氢气7.归纳和推理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氯化钠、碳酸钙等盐中都含金属元素,所以盐中一定都含金属元素B。

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所以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C。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产生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一定是混合物8.据称氯喹是治疗新冠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其化学式为C18H26ClN3.下列关于氯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河南省2020~2021学年度中考模拟试卷九年级化学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1分)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用石灰浆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C.石油分馏后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是化学变化2.“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A.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病B.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腌制腊肉C.甲醛有防腐作用,但不能浸泡食材D.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3.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B.门捷列夫研究了质量守恒定律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张青莲教授为测定相对原子质量做出了杰出贡献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美丽中国要靠我们共同创造和维护。

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B.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水的污染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5.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A.汞B.氧气C.水D.氯化钾6.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称量10.05g固体C.检查气密性D.滴加液体7.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个溴原子的质量是79.90 gB.溴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C.溴属于非金属元素D.溴原子的中子数为358.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大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结论正确的是()A.生成物有两种分子B.反应后原子个数变少C.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2:3D.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0.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观点A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B铵盐和碱混合产生氨气发生了复分解反应C碱溶液滴入酚酞变红碱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OH﹣D气体被压缩,体积减少分子不断运动A.A B.B C.C D.D11.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B.通过看外观,即可区分出碳酸氢铵和硫酸钾C.KNO3、CO(NH2)2(尿素)都属于复合肥料D.硝酸铵与熟石灰不能混合施用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CaO(CaCO3)水溶解、过滤、结晶B CO2(CO)足量的O2点燃C HCl(H2SO4)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D NaCl(NaOH)适量的硫酸蒸发结晶A.A B.B C.C D.D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生成氢气和稀硫酸的质量关系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与加入氯化钠质量的关系C.电解水时,反应时间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D.向含有一定量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所加碳酸钠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14.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A2B.某校一课外小组的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 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docx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四.docx

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1)一、选择题1.“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或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食盐作为调味品,不能长期过多食用B.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D.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C2H8N2)的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属于有机物B.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C.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由12个原子构成D.偏二甲肼由三种元素组成3.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A B C D实验内容仪器连接硫的燃烧检查气密性准备过滤器水的作用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作用.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A.A B.B C.C D.D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KNO3,则它也不能继续溶解NaCl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D.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5.生活中,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碳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D.反应中甲丙的质量之比为4:76.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B.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C.CaCO3(CaCl2):加水溶解一过滤一洗涤一干燥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7.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B.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C.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D.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共19分)8.(2016•河南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硝酸钾KNO3③硝酸铵NH4NO3等,请回答:①上述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 (填序号)②硝酸铵溶解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______(填“升高”或“降低”)(2)下列生活用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3)小明为了给自己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主食:馒头,副食:红烧牛肉、花生米、清蒸鱼,饮料:可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你建议他应增加______(4)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灾后重建的头等大事,静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判断净化后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_进行检验.(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性.9.(2016•河南模拟)下列物质都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1)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2)臭氧(化学式O3)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臭氧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3)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4)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工厂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0.(2016•河南模拟)如图是硝酸钾和碳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数据表.温度/℃20 30 50 60 80溶解KNO331.6 45.8 85.5 110 169度/ g K2CO3110 114 121 126 139(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图中的甲表示______的溶解度曲线.(2)在50℃时,将40g碳酸钾固体溶解在50g水中,得到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最好采取的方法是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4)临近海边的人常常“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图中与“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的是______.(5)若将t1℃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分别升温到t2℃(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______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______两个因素.11.(2016•河南模拟)在实验室里,可以利用如图装置制得铁.(1)这是关于气体的实验,实验前必须对装置进行______.(2)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CO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3)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试管里的澄清石灰水______.(4)试验结束后,继续______其原因防止铁再次被氧化.A处玻璃管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2.(2016•河南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从海水(主要含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中提取金属镁,同时得到副产品氯化钠,进行了如下操作:资料: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单质镁,同时生成有毒的气体.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①是______,试剂①需稍过量,理由是______.(2)滤液①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______;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理由是______.(3)请写出氢氧化镁沉淀与试剂②发生中和发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4)此实验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足是______.三、实验及探究题13.(2016•河南模拟)如图是实验室的部分仪器或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要用KClO3和MnO2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是(填编号)______,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完毕后,应先______,再移开酒精灯.(2)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后,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其验满的操作方法______.(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是______;如确定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______.(4)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14.(2016•河南模拟)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铝,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瓶该工业废水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将废水静置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取上层淸液,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A和溶液B.根据上图实验,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A的成份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不考虑杂质)【提出问题】固体A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固体A是银;乙同学认为固体A是银和铜;丙同学认为固体A是银、铜和铝,你认为固体A还可能是______.大家经过讨论后,认为丙同学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_.【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探究固体A的成分,请填写下列空白: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1:取固体A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实验2:取溶液B加入无蓝色沉淀生成由实验可知,固体A一定含______.【反思交流】若实验1观察到下列现象:固体A有气泡产生则溶液B中溶质的成分为______,写出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15.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 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共收集到559mL气体.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1)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作______,他的在反应前后______不变.(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百分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说法或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A.食盐作为调味品,不能长期过多食用B.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D.香烟的过滤嘴可滤除CO等有害物质,故吸烟对身体无害【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食品干燥剂、保鲜剂和真空包装的成分探究;烟的危害性及防治.【分析】A、氯化钠摄取过量的时候,容易得高血压等疾病,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C、胃酸过多的病人要少食用含酸性物质的食物和饮料,D、过滤嘴只会过滤少量的烟灰,对于有害的气体是没法滤去的.【解答】解:A、氯化钠是人体内的一种电解质,对维持渗透压和调节水分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摄入过量,会破坏人体的体液之间的平衡,会引起高血液等疾病,故A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可以防止食品变质,故B正确,C、胃酸过多,是人的胃中的盐酸分泌过多,再饮用酸性饮料,会加剧人的胃病,故C正确,D、香烟中的过滤嘴只会滤去少量的烟尘,对于有害气体是不会除去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记忆.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C2H8N2)的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属于有机物B.偏二甲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C.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由12个原子构成D.偏二甲肼由三种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C、根据偏二甲肼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偏二甲肼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偏二甲肼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C、偏二甲肼是由偏二甲肼分子构成的,1个偏二甲肼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共12个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偏二甲肼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A B C D实验内容仪器连接硫的燃烧检查气密性准备过滤器水的作用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作用.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A.A B.B C.C D.D【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分析】A、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起到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D、过滤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目的是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解答】解:A、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故A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B错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起到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故C正确;D、过滤时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目的是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仔细观察图示,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4.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KNO3,则它也不能继续溶解NaCl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D.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a2CO3,故选项推理错误.B、KNO3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KNO3,但它能继续溶解NaCl,故选项推理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D、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氧化物与单质的特征、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生活中,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碳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D.反应中甲丙的质量之比为4:7【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A、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是甲烷,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乙是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氧化物,故A错误;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C、反应前在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4,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故C错误;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12+1×4):(12+16)=4:7,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6.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A.NaCl溶液(Na2SO4):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B.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C.CaCO3(CaCl2):加水溶解一过滤一洗涤一干燥D.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SO4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Cl2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K2CO3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下列4个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B.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C.加热KClO3与MnO2固体混合物D.向一定量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A、稀硫酸和NaOH溶液中都含有水,则根据反应开始时纵坐标的含义进行判断即可.B、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知道,锌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D、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一开始就反应,会有沉淀生成.【解答】解:A、在反应开始时,稀硫酸、NaOH溶液中都含有水,所以混合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可能为0,故A错误.B、向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Zn粉,Zn与CuSO4溶液发生反应,生成ZnSO4溶液,则溶液是质量增加,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K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C 正确.D、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则反应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化学反应与图象知识的考查题,结合反应的过程与图象情况的走势联系起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注意坐标的起点、拐点及变化趋势.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共19分)8.(2016•河南模拟)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硝酸钾KNO3③硝酸铵NH4NO3等,请回答:①上述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②(填序号)②硝酸铵溶解于水后溶液温度明显降低(填“升高”或“降低”)(2)下列生活用品,主要用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BC (填字母序号).(3)小明为了给自己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主食:馒头,副食:红烧牛肉、花生米、清蒸鱼,饮料:可乐.从营养均衡的角度,你建议他应增加凉拌黄瓜(4)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灾后重建的头等大事,静置、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都是常用的净水方法.判断净化后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进行检验.(5)国家药监局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硬水与软水;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均衡营养与健康.【分析】(1)①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②根据物质溶于水吸热和放热情况考虑;(2)可根据合成材料的类别及材料的分类依据,结合选项中各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3)从营养合理搭配角度分析;(4)根据硬水或软水的常见鉴别方法考虑回答;(5)根据活性炭的性质回答.【解答】解:(1)①尿素[CO(NH2)2]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②硝酸钾KNO3中含有N、K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③硝酸铵NH4NO3只含有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②硝酸铵溶解于水后吸热,所以会使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答案为:②;降低.(2)A、羊毛衫的主要成分是羊毛,属于天然纤维;B、涤纶连衣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腈纶运动衣,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纯棉T恤主要成分是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选:BC;(3)米饭含有的是糖类物质,红烧牛肉、清蒸鱼、花生米、牛奶含有的是蛋白质、油脂类物质,缺少维生素的摄入,故需要补充的是富含维生素的凉拌黄瓜;故答案为:凉拌黄瓜;(4)取等量的水样,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并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5)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附有毒气体和异味.故答案为:吸附.【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9.(2016•河南模拟)下列物质都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1)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领域.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 .(2)臭氧(化学式O3)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臭氧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3)漂白粉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CO2.(4)自来水厂常用ClO2消毒.工厂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l2+2NaClO2=2ClO2+2NaCl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子的构成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表示分子或原子团中原子或原子团个数的数字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下角.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知道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解答】解:(1)设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1)×2+x+(﹣2)×4=0x=+6(2)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1个臭氧分子比1个氧分子多出了1个氧原子,即分子的构成不同,致使臭氧的氧化性比氧气强.(3)由Ca(ClO)2+X+H2O=CaCO3↓+2HClO可知:化学方程式的左边有1个钙原子、2个氯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X分子,右边有1个钙原子、2个氯原子、5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规律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CO2.(4)由图示可知:反应前有1分子Cl2、2分子NaClO2,反应后有2分子ClO2和2分子NaCl.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故答案为:(1)+6;(2)分子的构成不同;(3)CO2;(4)Cl2+2NaClO2=2ClO2+2NaC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计算,难度较大.10.(2016•河南模拟)如图是硝酸钾和碳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数据表.温度/℃20 30 50 60 80溶解度/ g KNO331.6 45.8 85.5 110 169K2CO3110 114 121 126 139(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图中的甲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2)在50℃时,将40g碳酸钾固体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不饱和(填“饱和、不饱和”)溶液.(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最好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填”降温结晶或蒸发溶剂“).(4)临近海边的人常常“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图中与“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的是碳酸钾.(5)若将t1℃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分别升温到t2℃(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小于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6)气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与温度、压强两个因素.【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图中的甲表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2)在50℃时,碳酸钾的溶解度是121g,所以将40g碳酸钾固体溶解在50g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所以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最好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临近海边的人常常“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图中与“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的是碳酸钾;(5)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将t1℃时的甲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分别升。

202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1分)1.2019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随手关紧水龙头B.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园林浇水C.工业污水处理后再排放D.农业上多施化肥少浇水2.碳的耗用量称为“碳足迹”。

一般情况下,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碳足迹就越大。

以下做法可以减小“碳足迹”的是()A.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B.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C.将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处理D.以私家车出行代替公共交通工具3.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A.观察气体颜色B.伸入燃着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4.下列四组溶液,只用紫色石蕊溶液就能鉴别的一组是()A.NaOH KOH HCl B.NaCl NaOH HClC.H2SO4HCl NaOH D.NaCl Na2CO3Na2SO45.20℃时,把36克氯化钠放入64克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

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B.该溶液是饱和溶液C.溶液质量为100克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6.空气中部分氧气在闪电时可转化为臭氧(O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2和O3的组成元素不相同B.O2和O3的化学性质相同C.O2和O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D.等质量的O2和O3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之比是1:1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将红热的细铁丝放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向盛有块状石灰石试管中倒入稀硫酸,有持续的大量气泡冒出D.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冒出8.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起火可用锅盖盖灭B.电器起火,用水浇灭C.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D.贵重图书资料起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9.图1、2是电解水的实验及电解时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O2B.a、b试管中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2:1C.由图2看出,水分解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发生变化D.由图2看出,水分解得到的生成物为两种单质10.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A.4:9B.8:1C.10:11D.31:4411.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最新河南省中考化学预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2.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A.伊伐布雷定由70个原子构成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C.伊伐布雷定由4种元素组成D.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3.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5.2015年5月28日,广东省发布“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后,许多中小学校为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则NaClO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6.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HCO3B.K2SO4C.KNO3D.Ca(H2PO4)2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C.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D.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8.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9.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CuSO4BaCl2H2SO4B.Na2CO3 Ca(NO3)2HClC.Na2SO4KNO3HClD.FeCl3NaOH KMnO410.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 H2O H2+O2↑分解反应B CaO+H2O═Ca(OH)2化合反应C 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A.A B.B C.C D.D12.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填空题13.从H、O、Ca、Fe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1)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______.(2)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_.(3)冶炼铁中用到的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______.14.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6O25CO2+______.15.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请回答:(1)6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g;(2)40℃时,将30g 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______ KCl(填写“>”、“<”或“=”).16.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______;(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______(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17.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______.18.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______,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为______.(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______,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三、简答题19.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1)写出实验室用①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20.如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电子;(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C+D.(1)若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反应.(2)若A、C均是含同种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且A有毒性,D能被磁铁吸引.①C的固体俗称______;②D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__性.(3)若A、C是都是金属单质,B、D都是盐,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______(选填“<”或“>”)C.(4)铝为什么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四、综合题22.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2)______(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1 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第1组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第2组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______,则猜想(1)不成立.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第3组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23.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68.0 0.1 66.5请计算:(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 D.铁水铸成锅【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胆矾研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水铸成锅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A.伊伐布雷定由70个原子构成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C.伊伐布雷定由4种元素组成D.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B.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伊伐布雷定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C.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是碳、氢、氮、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27+1×36+14×2+16×5=468,故正确.故选A.3.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是因为栀子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栀子花香.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应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5.2015年5月28日,广东省发布“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后,许多中小学校为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则NaClO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NaClO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D.6.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HCO3B.K2SO4C.KNO3D.Ca(H2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C.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C.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D.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考点】硬水与软水;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A、根据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解答;B、根据铝、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的特点分析判断;C、根据聚乙烯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分析;D、根据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分析.【解答】解: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B、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耐腐蚀,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故不正确;C、聚乙烯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D、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二者原理不同,故正确.答案:B8.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考点】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分析】A、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B、根据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分析判断;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分析;D、根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分析判断.【解答】解: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B、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故B正确;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A.9.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CuSO4BaCl2H2SO4B.Na2CO3 Ca(NO3)2HClC.Na2SO4KNO3HClD.FeCl3NaOH KMnO4【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答】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与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NO3)2;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KMnO4溶液是紫红色,FeCl3溶液呈黄色,NaOH溶液为无色,通过观察颜色即可鉴别,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C.10.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故选A.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 H2O H2+O2↑分解反应B CaO+H2O═Ca(OH)2化合反应C 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A.A B.B C.C D.D【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12.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分析】A、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解答;B、根据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的变化解答;C、根据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D、根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解答.【解答】解: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开始时并没有氢气,故氢气应该是从零开始,错误;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酸溶液被稀释,溶液的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错误;C、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且其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是零,错误;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者接触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当二者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3.从H、O、Ca、Fe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1)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H2.(2)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2.(3)冶炼铁中用到的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Fe2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填:H2;(2)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答案为:Ca(OH);2(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填:Fe2O3.14.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5H4+6O25CO2+ 2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由题意,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5H4+6O25CO2+2H2O.故答案为:C5H4;2H2O.15.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请回答:(1)60℃时,KCl的溶解度是45.5 g;(2)40℃时,将30g 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KCl(填写“>”、“<”或“=”).【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1)根据表格信息来分析;(2)根据40℃时,KCl的溶解度来分析;(3)根据氯化钠、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在60℃时,KCl的溶解度是45.5g;故填:45.5;(2)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0g氯化钾就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在该温度下的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20.0g;故填:饱和;(3)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0克,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变大,所给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20℃时,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在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K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将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氯化钾.故填:<.16.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 B (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析】(1)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故答案为:(1)变浑浊;(2)B.17.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金属材料(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Ni+CuSO4═Cu+NiSO4.【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依据硬币的组成成分分析材料的种类;(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解答】解:(1)根据题干所知硬币的组成成分都是金属的合金,所以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金属材料;故填:金属材料;(2)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说明镍在氢的前面,镍的化合价为+2价,故镍的活泼性比铜强,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镍,反应的方程式为:Ni+CuSO4═Cu+NiSO4.答案:(1)金属材料;(2)Ni+CuSO4═Cu+NiSO4.18.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H2O ,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CuO Cu+CO2.(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二氧化碳,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相互转化,B会生成C,所以A 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一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相互转化,B会生成C,所以A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水,C与D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为氢氧化钠,A为二氧化碳,B为碳酸钠,D为酸,故B→C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1)H2O,CO+CuO Cu+CO2.(2)二氧化碳,Ca(OH)2+Na2CO3═CaCO3↓+2NaOH.。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

最新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6)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2.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属于()A.氧气 B.空气污染物C.有机物D.稀有气体3.下列仪器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①量筒②集气瓶③烧杯④试管⑤蒸发皿.A.①② B.④⑤C.③④ D.②④4.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0与C0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5.下列反应符合事实的是()A.4Fe+3O2═2Fe2O3 B.2Fe+6HCl═2FeCl3+3H2↑C.Fe+H2SO4═FeSO4+H2↑D.2Fe+3CuSO4═Fe2(SO4)3+3Cu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一药匙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30mL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向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8.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如图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单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氧化钠、氯化钙、金刚石B.碳酸氢钠、氢氧化钡、氯化钠、锌C.硝酸、苛性钾、纯碱、氧气D.盐酸、苛性钠、纯碱、二氧化硅1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A.CuSO4溶液B.Na2SO4溶液C.酚酞试液 D.Fe(NO3)3溶液11.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X YA NaOH溶液稀盐酸(过量)B 稀硫酸水(过量)C CaCl2水(过量)D Ca(OH)2水(过量)A.A B.B C.C D.D12.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有错误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操作1 操作2A 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加热蒸发B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滴加盐酸通入二氧化碳C 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伸入燃着的木条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灼烧A.A B.B C.C D.D二、填空13.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______;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正二价的镁元素______.14.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钢铁构成,钢铁属于______(填“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______性.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是______.(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______.16.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周期.(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______性.(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现示意图.图中的单质为______;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______;生成物的质量比为______.三、简答题18.在点燃条件下,2.6gC2H2与7.2g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xgCO.则x=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9.复习时,老师引导我们回顾了几个探究实验.探究1:研究常见物质性质﹣﹣氢氧化钠与硫酸是否刚好完全中和(1)探索: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该溶液的pH<7,说明硫酸过量.(2)验证: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有气泡生成证明研究结论正确探究2:在化学实验室里,小亮发现有一瓶敞口的标有固体NaOH的药品,已变成了白色粉末,他大胆的猜想并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请一起完成:[提出假设]:白色粉末可能是:①NaOH ②Na2CO3③NaOH与Na2CO3混合物【部分实验用品】:稀盐酸,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PH试纸(供选)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______溶液有气体生成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滴加______ 溶液溶液变红色表明溶液呈______性,结合实验步骤①可推知假设中______或______均可能成立.③另取少量白色粉末来溶于水,滴加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取少量滤液用______来实验.______ 该白色粉末一定是Na2CO3四、综合题2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______(填序号,下同).(2)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______.(3)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21.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求:(1)硝酸铵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2)为了保证某一农作物获得3.5kg氮元素,则需要______kg硝酸铵.22.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求:(1)若用该方法制得铜32g,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2)若同时消耗了500g硫酸铜溶液,则该硫酸铜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采用淘汰法即可将正确的答案选出.A、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表面的铁锈,其中HCl和Fe2O3发生化学反应;B、盐酸使指示剂变色,是化学变化.原因是指示剂随溶液PH值改变而结构改变致使变色的化合物,属于化学变化.C、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小木棍逐渐变为黑色,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碳化),将木棍中的物质按水的比例脱去,属于化学变化;D、浓盐酸在空气里敞口放置瓶口有白雾生成,是浓盐酸的挥发性,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属于()A.氧气 B.空气污染物C.有机物D.稀有气体【考点】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析】可根据臭氧的组成及物质分类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污染空气.【解答】解:A、臭氧和氧气组成不同,不是一种物质,错误.B、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污染空气.C、有机物的组成中最少含有碳元素,所以臭氧不是有机物.D、稀有气体是指周期表中最后一列的元素的单质.故选B【点评】学生应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认识物质的类别,正确理解物质类别中的相关概念,抓住概念的要点来解答问题.3.下列仪器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①量筒②集气瓶③烧杯④试管⑤蒸发皿.A.①② B.④⑤C.③④ D.②④【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分析】首先考虑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然后再从ABCD 中选出即可.【解答】解:①量筒不能用于加热,②集气瓶不能用于加热,③烧杯可以垫石棉网加热,④试管和⑤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能直接加热的仪器就几个,只要同学们能够记住就可作对此题.4.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0与C0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分析】根据碳单质及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此题.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而一氧化碳不能;工业上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气体的大量排放造成的;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故C0与C0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说法正确;B、工业上炼铁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把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说法正确;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温室效应,而导致酸雨的产生是二氧化硫的过多排放.说法错误;D、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物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由于构成物质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其物理性质会有很大的不同.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碳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酸雨形成的原因方面的知识.5.下列反应符合事实的是()A.4Fe+3O2═2Fe2O3 B.2Fe+6HCl═2FeCl3+3H2↑C.Fe+H2SO4═FeSO4+H2↑D.2Fe+3CuSO4═Fe2(SO4)3+3Cu【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一药匙的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30mL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向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蓝D.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的现象分析解答;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可以根据石蕊试液与酸性溶液相互作用的变色情况进行分析和解答,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D、根据镁带燃烧的现象分析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中,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A说法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带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是现象,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是实验结论,D 选项不正确.故选A【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中要描述反应后的生成物,但在描述时不能直接说明反应生成物是什么,而是描述反应生成物的一些属性,如生成氧化镁时描述为:生成一种白色固体.7.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分析】进行物质鉴别时,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加以鉴别,要求能够有明显的不同现象.【解答】解:A、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为无色,无法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故A错误;B、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用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故B错误;C、硫酸和盐酸都呈酸性,都能使石蕊变红,无法鉴别,故C错误;D、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有明显的不同现象.8.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如图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当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把水压入长颈漏斗中,若气密性好则会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当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时,锥形瓶内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会产生气泡.故选:A.【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一个难点,掌握检验装置气密性时可以通过改变体系内的压强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单质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氧化钠、氯化钙、金刚石B.碳酸氢钠、氢氧化钡、氯化钠、锌C.硝酸、苛性钾、纯碱、氧气D.盐酸、苛性钠、纯碱、二氧化硅【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概念进行判断:酸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来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氧化钠属于氧化物,不是碱,故A错误;B、碳酸氢钠属于盐,不是酸,故B错误;C、硝酸属于酸,苛性钾属于碱,纯碱属于盐,氧气属于单质,故C正确;D、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不属于单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单质、酸、碱、盐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概念.10.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A.CuSO4溶液B.Na2SO4溶液C.酚酞试液 D.Fe(NO3)3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分析】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一种试剂应能与三种待鉴别溶液混合时出现明显不同的三种现象,利用复分解反应规律分析选项中的物质与待鉴别物质所发生反应的情况,做出判断.【解答】解:A、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可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与氯化钡可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因此使用硫酸铜溶液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A可选;B、虽然硫酸钠能与氯化钡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但因不能与氢氧化钠、氯化钠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所以使用硫酸钠溶液不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B不可选;C、虽然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能变红色,但与氯化钠、氯化钡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所以使用酚酞试液不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也不选C;D、硝酸铁溶液只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出现红色氢氧化铁沉淀,而与另两种溶液不反应而无明显现象,所以使用硝酸铁溶液不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故D 也不选.故选A.【点评】熟练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且能常见沉淀的颜色的记忆,是解答此题所必须具有的基本技能.11.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X YA NaOH溶液稀盐酸(过量)B 稀硫酸水(过量)C CaCl2水(过量)D Ca(OH)2水(过量)A.A B.B C.C D.D【考点】酸碱溶液的稀释;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 小于7时,呈酸性;根据图象,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最后溶液的pH接近7,然后根据个选项给出的物质结合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A错误;B、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所以x不是稀硫酸.故B错误;C、氯化钙溶液显中性,pH等于7,加水pH不变,故C不正确;D、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加水稀释时,碱性减弱,pH接近7.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图象及pH的变化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有关反应,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12.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操作1和操作2均有错误的是()选项鉴别的物质操作1 操作2A 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加热蒸发B 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滴加盐酸通入二氧化碳C 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伸入燃着的木条D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灼烧A.A B.B C.C D.D【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硬水与软水;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分析】A、根据肥皂水在软水和硬水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D、根据锌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氢气,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黑色的氧化铜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加热蒸发,硬水得到的固体较多,软水得到的固体较少或没有固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符合题意,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的是二氧化碳,不变色的是氧气,可以鉴别,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取样品,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可以鉴别,加热,颜色变黑的是黄铜,没有明显现象的是黄金,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二、填空13.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原子2N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H2O ;正二价的镁元素.【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解答】解: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正二价的镁元素可表示为:.故答案为:2N;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合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北京奥运会游泳馆“水立方”内部材料主要由钢铁构成,钢铁属于金属材料(填“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为确保“水立方”的水质达到国际泳联最新卫生标准,泳池的水将采用“砂滤﹣臭氧﹣活性炭”净水工艺,其中活性炭净水是利用它的吸附性.【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钢铁属于金属材料;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据此解答.【解答】解:钢铁属于金属材料;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用于净水,故填:金属材料;吸附.【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类别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 (填写序号,下同).(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是23.1%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B>C>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分数是×100%=23.1%;(3)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次之,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2℃时进行计算,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C>A.故答案为:(1)B>C>A;(2)23.1%;(3)B>C>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6.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如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 6 ,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温室效应.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H2SO4)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HCO3+H2SO4═(NH4)SO4+2H2O+2CO2↑.2。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

最新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9)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四个短语,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乌云化雨C.水落石出 D.火上浇油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单质铁的是()A.生铁 B.铁矿石C.锰钢 D.不锈钢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生石灰、碳酸钙B.纯碱、苛性钠C.蒸馏水、矿泉水D.冰、干冰4.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5.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7.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2、NO、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20% B.40% C.60% D.80%8.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14H14NO2),适量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由31个原子构成D.相对分子质量为288 g9.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Y可能是Na2SO4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NO3溶液(Na2SO4):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B.KOH溶液(K2CO3):加适量石灰水后过滤C.BaCl2粉末(BaCO3):加过量稀盐酸后蒸发D.Cu(OH)2固体(KOH固体):加适量水后过滤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OH、MgSO4、BaCl2B.BaCl2、HNO3、AgNO3C.KNO3、CuCl2、Na2SO4D.CuSO4、NaCl、KOH12.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3%,假设海水中的氯元素全部来源于氯化钠,则海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A.2.18% B.3.51% C.5.85% D.4.19%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天然气、氢气、熟石灰和纯碱四种物质中: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最清洁的燃料是.14.河南洛阳“不翻汤”是一道酸辣咸香、醒酒开胃的特色民间小吃.制作原料是薄饼、粉丝、韭菜、海带、虾皮、木耳等,其中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是;化肥包装袋印有“碳铵(NH4HCO3)”,该化肥属于(填化肥种类)15.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包含了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作用.(2)在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了,迅速用锅盖盖灭,该灭火的原理是.(3)把冷的白瓷碟子从上方移近蜡烛火焰,过一会儿,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填元素名称)16.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18.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指示方向的物质为生成物.其中A、B、C是氧化物,D是有机物,甲、乙是单质.已知: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B、甲是黑色固体,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B 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A的一条用途,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2)通过两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你能得出燃烧条件是什么?20.可用盐酸除去下列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aCl中含有的少量Na2CO3杂质.(2)玻璃水槽内的铁锈斑.(3)试管上附着的氢氧化铜固体..22.向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回答:(1)滤渣中有什么物质?(2)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质且溶液质量明显增加的是(填字母).A.食盐水B.浓硫酸C.烧碱溶液D.石灰水(2)在铁制品表面镀铬(Cr)可以防止铁生锈,工业上获取镀铬原料三氧化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3)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请写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丙同学:.24.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质且溶液质量明显增加的是(填字母).A.食盐水B.浓硫酸C.烧碱溶液D.石灰水(2)在铁制品表面镀铬(Cr)可以防止铁生锈,工业上获取镀铬原料三氧化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r2O7+X 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3)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请写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丙同学:.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什么?【设计实验】请你帮甲同学设计实验来验证他的猜想是成立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猜想成立(4)将100g稀盐酸逐滴滴入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的pH为7,那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四个短语,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乌云化雨C.水落石出 D.火上浇油【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刻舟求剑只是将木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乌云化雨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落石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火上浇油,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单质铁的是()A.生铁 B.铁矿石C.锰钢 D.不锈钢【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物质的物质组成和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生铁中含有金属单质铁.故A不符合题意;B、铁矿石中的铁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不含单质铁.故B符合题意;C、锰钢是金属合金,含有单质铁,故C不符合题意;D、不锈钢是金属合金,含有单质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准确地分析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生石灰、碳酸钙B.纯碱、苛性钠C.蒸馏水、矿泉水D.冰、干冰【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D、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与氧化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分析】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各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是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开始一段无沉淀既是中和反应的过程,故A正确;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气体为零,故B正确;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是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硫酸铜生成,溶液不变蓝,故C正确;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及图象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能正确的分析变化的过程,读懂图象并与反应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是一道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习题.7.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2、NO、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20% B.40% C.60% D.80%【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分别计算出NO2、NO、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判断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范围,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9.6%;N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3.3%,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则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它不管和其它哪一种或者2种混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小于69.6%,由此可知不管怎么混合都不可能出现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或高于69.6%的情况,即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在0~69.6%之间.故选A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14H14NO2),适量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由31个原子构成D.相对分子质量为288 g【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茶碱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解答】解:A.由茶碱的化学式C14H14NO2可知,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特征,故错误;B.在茶碱C14H14NO2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4)=1:1,可见在茶碱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茶碱是由茶碱分子构成的,1个茶碱分子是由31个原子构成,故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Y可能是Na2SO4【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C、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进行解答;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X中一定含有钠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判断,故A错误;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比2个Y大18,并不能说明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8,故B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反应前有钠元素,所以Y中一定有钠元素,故C 正确;D、根据Y中一定有钠元素,复分解反应是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如果Y是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不平,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方程式发生的原理,然后结合具体的反应以及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NO3溶液(Na2SO4):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B.KOH溶液(K2CO3):加适量石灰水后过滤C.BaCl2粉末(BaCO3):加过量稀盐酸后蒸发D.Cu(OH)2固体(KOH固体):加适量水后过滤【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2CO3能与适量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BaCO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KOH固体易溶于水,Cu(OH)2固体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OH、MgSO4、BaCl2B.BaCl2、HNO3、AgNO3C.KNO3、CuCl2、Na2SO4D.CuSO4、NaCl、KOH【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硫酸镁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B、氯化钡能与硝酸银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2.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3%,假设海水中的氯元素全部来源于氯化钠,则海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A.2.18% B.3.51% C.5.85% D.4.19%【考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分析】本题可设定海水质量为100g,得出氯元素质量为2.13g,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进而算出氯化钠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海水质量为100g,海水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00g×2.13%=2.13g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2.13g÷×100%=3.51g∴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5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样品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目也可根据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这一公式解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天然气、氢气、熟石灰和纯碱四种物质中: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最清洁的燃料是.【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改良酸性土壤应用碱性物质,结合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故答案为:熟石灰;氢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河南洛阳“不翻汤”是一道酸辣咸香、醒酒开胃的特色民间小吃.制作原料是薄饼、粉丝、韭菜、海带、虾皮、木耳等,其中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是;化肥包装袋印有“碳铵(NH4HCO3)”,该化肥属于(填化肥种类)【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海带中富含碘,是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碳铵(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海带;氮肥.【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包含了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作用.(2)在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了,迅速用锅盖盖灭,该灭火的原理是.(3)把冷的白瓷碟子从上方移近蜡烛火焰,过一会儿,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填元素名称)【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2)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迅速用锅盖盖上,这样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为:隔绝氧气(或空气).(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碳.【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6.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铁会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银进行分析.【解答】解: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铁,铁会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银,只要硝酸亚铁的量大于硝酸铜的量,溶液就显浅绿色,所以刚好是浅绿色的时候铜不可能全部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Cu(NO3)2、Fe(NO3)2;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故答案为:铁,Cu(NO3)2、Fe(NO3)2;Fe+2AgNO3=Fe(NO3)2+2Ag.【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滤液和滤渣的成分.18.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指示方向的物质为生成物.其中A、B、C是氧化物,D是有机物,甲、乙是单质.已知: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B、甲是黑色固体,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B 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A的一条用途,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五.docx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五.docx

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2)一.选择题1.以下行为中、有利于保护西安市环境的是()①植树造林,建设城市绿地②冬季焚烧落叶,既能取暖,又能减少打扫量③合理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及废旧金属④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⑤城市污水先在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⑥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全部2.五味子甲素是(C24H32O6)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提取物,下列关于五味子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五味子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3B.相对分子质量为416C.保持五味子甲素的化学性质的微粒为C、H、OD.五味子甲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①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②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都有氧气参加;③纯净的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无色透明的自然水都是纯净物;④单质中组成元素只有一种,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⑤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其中错误的是()A.①③B.①②C.③④⑤D.全部4.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前面的系数比为4:1:2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5.下列化学药品的检验、除杂.选用试剂和方法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法一方法二A 证明CO2水溶液呈酸性将pH试纸深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取出观察pH试纸颜色的变化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是否变红B 检验硫酸根离子先加稀盐酸在滴加氯化钡溶液先滴加稀硫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C 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否变质D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A.A B.B C.C D.D6.一定温度下,向mg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ng.下列图示肯定不正确的是()A .B .C .D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甲装置验证空气中有水分B.乙装置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l﹣C.丙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丁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二.填空及简答题(共8小题,19分)8.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按要求填空.(1)小明和家人去郊游野炊,夜晚时分他发现自己的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其患有夜盲症,嘱咐其多食含有______的食物.(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纤维编号①②③灼烧时的气味特殊气味烧纸气味烧焦羽毛气味则棉花、羊毛、涤纶的编号分别为______.(3)我们所用的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序号)A.塑料保鲜膜B.棉布围裙C.合成橡胶手套(4)硝酸铵作化肥含氮量高,但不能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5)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的种类不同,下列物质可与硝酸铵列为一类的是______(填序号).①HNO3②NH4Cl ③KNO3④CO(NH2)2.9.如图,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以看到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此实验说明______(“能”、“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10.如图,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石灰水,迅速塞紧瓶盖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______.11.写出图中a试管收集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b 试管收集的气体______,检验b试管收集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a、b试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2.在如图装置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由此实验可验证分子的性质是______.13.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氯化钠稀释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甲、乙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里,如图Ⅱ所示.①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25%(填“>”、“<”、“=”之一).②若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乙,可采用______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降温结晶”之一)③在图Ⅱ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甲试管中固体增多,乙两试管里固体减少.请你对此现象作出解释______.④20摄氏度时,对甲试管中进行如下操作,最终甲试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A.加少量水B.加入少量甲物质C.升温D.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摄氏度.14.“铁、锌、铜、银、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烘焙蛋挞用的铝箔是由铝制成的,在使用过程中,体现铝的性质______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好D.抗腐蚀性好(2)“湿法炼铜”原理是,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3)在硫酸铜和硫酸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和固体剩余物.向该固体剩余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4)将铁粉加入CuSO4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将______(5)金属M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A.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B.金属M可能是铝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发生了变化.15.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的转化关系:(1)如甲是一种酸,乙是黑色固体.丙的溶液显蓝色,则丁的化学式是______(2)如图的转化关系中肯定不可能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3)若乙为溶液,丙为沉淀,写出一个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4)若反应在溶液中进行,丙、丁均为沉淀,则甲为______,乙为______(写化学式,一种即可).三.实验及探究题16.请从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序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室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实验室收集CO2可用______装置;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得到纯净的CO2,应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两个相同的______装置,并在第一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______(填“饱和NaHCO3溶液”“NaOH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除去HCl,第二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______除去水蒸气.(2)实验室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还原Fe2O3时,可选用______装置;若要设计一套连续装置,检验并吸收反应后的气态产物,合理的操作顺序:先通过装有______的装置,然后通过装有______的装置,再通过装有______的h装置.剩余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17.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如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就会放生变质.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这瓶久置的碱石灰成分有哪些?【猜想与假设】I氧化钙、氢氧化钠II 氧化钙、碳酸钠III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IV 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钙V碳酸钙、碳酸钠【实验设计】他们取部分样品于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有大量热放出,猜想______不成立.(2)继续加水、搅拌、静置,杯底有不溶物,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猜想______不成立.(3)取滤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在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反思评价】(1)有同学根据实验(2)(3)的现象判断猜想II 不成立,你的看法是______(2)碱石灰成分里没有碳酸钠,但探究结果是存在碳酸钠,你认为碳酸钠来自______【拓展迁移】根据碱石灰的成分,制取下列气体时,不能用碱石灰作干燥剂的是______A.Y氧气B.二氧化碳C.氨气D.二氧化硫.四.计算与分析题18.为测定氯化钠和碳酸钠混合物的组成情况,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滴加氯化钡溶液的过程中,烧杯中各溶质质量的变化情况为______(2)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行为中、有利于保护西安市环境的是()①植树造林,建设城市绿地②冬季焚烧落叶,既能取暖,又能减少打扫量③合理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及废旧金属④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⑤城市污水先在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⑥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全部【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分析】有利于环境保护要知道对环境无污染,不能污染空气,不能污染水体,不能造成白色污染等方面.【解答】解:①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减缓温室效应,也有利于环境保护;②冬季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③废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不随意丢弃废电池有利于环境保护,合理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及废旧金属还节约了金属资源;④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是正确的,如果过量使用会污染环境,如果不使用,农作物会减产,所以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⑤城市污水处理合格后排放就不会有污染了,已经处理过了,所以有利于环境保护;⑥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可以减少塑料垃圾的污染,即控制了白色污染问题;有利于环境保护.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哪些做法有利于环境保护,我们应该如何去做,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2.五味子甲素是(C24H32O6)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提取物,下列关于五味子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五味子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3B.相对分子质量为416C.保持五味子甲素的化学性质的微粒为C、H、OD.五味子甲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D.【解答】解:A.五味子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32):(16×6)=9:1:3,故错误;B.五味子甲素(C24H32O6)的相对分子质量=12×24+1×32+16×6=416,故正确;C.五味子甲素是由五味子甲素分子构成的,因此五味子甲素分子保持其化学性质,故错误;D.五味子甲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32):(16×6)=9:1:3,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①氧化物都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②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都有氧气参加;③纯净的水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所以无色透明的自然水都是纯净物;④单质中组成元素只有一种,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⑤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其中错误的是()A.①③B.①②C.③④⑤D.全部【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氧化反应.【分析】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种类和组成元素种类考虑,同时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和解答.【解答】解: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中含有氧元素,它不是氧化物.②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氢气发生氧化反应,但没有氧气参加.③无色透明的自然水不一定是纯净物,无色透明只是说明水没有颜色,可能还含有可溶性的其它杂质,如钙镁离子化合物.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但不属于单质,是混合物;⑤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化合物,如铁和铜混合在一起的物质是由铁原子和铜原子构成的,但属于混合物.故选D【点评】通过举例的形式对各种说法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前面的系数比为4:1:2B.该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C.该反应有单质生成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单质的分子只含有一种原子,而化合物的分子含有多种分子,所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分子个数确定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反应前后存在相同的分子,所以图示中含有不反应的分子,故该图示的过程可用如图的过程表示:A、据图可知,各物质分子的个数比是2:1:2,即三种物质前面的系数比为2:1:2,故A错误;B、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B错误;C、化合物的分子含有多种原子,故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生成的是一种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故C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模拟图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5.下列化学药品的检验、除杂.选用试剂和方法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方法一方法二A 证明CO2水溶液呈酸性将pH试纸深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取出观察pH试纸颜色的变化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是否变红B 检验硫酸根离子先加稀盐酸在滴加氯化钡溶液先滴加稀硫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C 检验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D 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测定;盐的化学性质.【分析】利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不能把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硫酸根离子能和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银离子能和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解答】解:A、方法一中,将pH试纸伸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方法不正确;方法二中,滴加几滴红色石蕊溶液,如果石蕊试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如果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不显酸性,方法正确;B、方法一中,先加稀盐酸时,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银离子,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方法正确;方法二中,先滴加稀硫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即使原溶液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加入的稀硫酸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方法不正确;C、方法一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时,如果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已经变质,如果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方法正确;方法二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时,如果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已经变质,如果不产生气泡,说明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方法正确;D、方法一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得到氯化钠溶液,方法正确;方法二中,氢氧化钠不能和氯化钙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钠中的氯化钙,方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6.一定温度下,向mg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ng.下列图示肯定不正确的是()A.B.C.D.【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分析】向mg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ng,溶液可能变成饱和溶液也还是不饱和溶液,据此分析问题即可.【解答】解:A、原溶液质量是mg,所以溶质的质量开始时一定不是mg,故错误.B、向mg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ng时,溶液可能由不饱和变成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会先上升而后达到饱和时不会变化,故正确.C、向mg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ng,溶质会先溶解而后可能饱和,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变化,故正确.D、向mg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ng,溶质溶解而后可能还是不饱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升高,故正确.故选A.【点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中包含很多潜在的知识,需要同学理解透彻.如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等.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甲装置验证空气中有水分B.乙装置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l﹣C.丙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丁装置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根据无水硫酸铜遇到水蒸气变蓝进行解答;B、根据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I﹣还应该加入稀硝酸进行解答;C、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D、根据实验中的设计是否能够证明燃烧需要氧气和一定的温度分析解答.【解答】解:A、无水硫酸铜遇到水蒸气变蓝,所以甲装置验证空气中有水分,故A正确;B、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l﹣还应该加入稀硝酸看白色沉淀是否溶解,所以乙装置不能验证X溶液中是否含有CI﹣,故B错误;C、根据反应前后质量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所以丙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C正确;D、利用该装置可以发现铜片上的白磷能够燃烧,而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会燃烧,所以能够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和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二.填空及简答题(共8小题,19分)8.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按要求填空.(1)小明和家人去郊游野炊,夜晚时分他发现自己的视力下降,看不清东西,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诊断其患有夜盲症,嘱咐其多食含有维生素A 的食物.(2)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用灼烧法可初步鉴别三种纤维,给三种纤维编号后,分别灼烧产生的气味如下:纤维编号①②③灼烧时的气味特殊气味烧纸气味烧焦羽毛气味则棉花、羊毛、涤纶的编号分别为②③①.(3)我们所用的下列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C .(填序号)A.塑料保鲜膜B.棉布围裙C.合成橡胶手套(4)硝酸铵作化肥含氮量高,但不能与熟石灰等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NH4NO3+Ca(OH)2=Ca (NO3)2+2H2O+2NH3↑.(5)依据组成盐的阳离子和酸根的种类不同,下列物质可与硝酸铵列为一类的是②③(填序号).①HNO3②NH4Cl③KNO3④CO(NH2)2.【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分析】根据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解答;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的类别、铵态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患有夜盲症,应多食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故填:维生素A.(2)羊毛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灼烧有烧纸的气味,涤纶灼烧有特殊的气味,故填:②③①;(3)塑料保鲜膜和合成橡胶手套是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故填:AC;(4)硝酸铵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造成肥效的降低,不能混合使用,故填: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5)硝酸铵属于盐类物质,可以是硝酸盐,也可以是铵盐,HNO3属于酸,NH4Cl属于铵盐,KNO3属于硝酸盐,CO(NH2)2属于有机物,故填:②③.【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9.如图,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可以看到塑料瓶变瘪,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此实验说明不能(“能”、“不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考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分析】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并且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解: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水时,由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会变瘪;虽然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但是通过本实验不能验证出来.故填: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点评】实验不可能验证所有问题,例如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水后,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但是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10.如图,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充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石灰水,迅速塞紧瓶盖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瓶内二氧化碳被反应,瓶内几乎为真空.【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应用只涉及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煤用作燃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生石灰用作干燥剂2.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

下列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质量增大B.分子体积扩大C.分子间间隔变大D.分子个数增多3. 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下列气体不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A.一氧化碳B.甲烷C.臭氧D.二氧化碳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保证。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检查装置气密性C.称量NaOH固体D.测定溶液的pH5.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西达苯胺(化学式是C22H19FN4O2),填补了我国T细胞淋巴瘤新药的空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西达苯胺由五个元素组成B.西达苯胺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一个西达苯胺分子的质量是390gD.西达苯胺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66.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A.混合物:天然气汽水碘酒B.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氢二铵C.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Se Fe CaD.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合成纤维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放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处会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D.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8.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铝片浸入氯化镁溶液中B.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C.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D.碳酸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9.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升温至60∘C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C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三.docx

2020—2021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8)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B.C. 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 D.PM2.5浓度3.2013年5月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河南大枣等果蔬类产品颇受青睐.下列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由水果、蔬菜提供的是()A.维生素B.油脂C.淀粉 D.蛋白质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5.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连线都正确的是()A.反应与反应类型的连线B.物质与性质的连线C.物质与用途的连线D.物质与分类的连线6.如图所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8.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 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9.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铁、氯化铁、稀硝酸、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是()A.硝酸、硝酸铁 B.硫酸、氯化铁C.盐酸、氯化铁 D.盐酸、硫酸铁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表示电解水B.表示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C.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D.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11.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反应后质量/g 待测17.4 0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12.12.8g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C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3.2g,则原混合物中Fe2O3和CuO的质量比为()A.3:2 B.2:1 C.3:1 D.1:1二、填空题1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14.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______(填名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5.硬水中含较多的Ca2+、Mg2+,常用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Cl2常作自来水消毒剂,其实验室制法为MnO2+4HCl(浓)X+Cl2↑+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16.两金属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9,等质量的A和B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之比为3: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______.17.回顾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碱溶液的溶解度越大,碱性越强.(1)从微观上说明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______.(2)要使该物质的饱和溶液pH降低,可采取什么方法?______(3)要使该物质的饱和溶液pH升高,可采取什么方法?______.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______(填化学符号)(2)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得到烧碱和两种气体,一种是最轻的气体,另一种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9.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1)写出E、F的化学式:E______;F______;(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A→D______;C→A______.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6分)20.氧气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1)如何验证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做成螺旋状目的是什么?21.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______剂.(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用化学原理解释该现象.(3)如图,用滤纸做成的小花喷洒某溶液后放在烧杯上方,片刻后变成红色.请推测喷洒液和烧杯中溶液可能是什么?(写出一组即可)22.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焦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有哪些成分?化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此进行了实验探究.【提出猜想】1.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2.该混合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3.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氢气和水蒸气4.该混合气体只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并进行了实验(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1)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为混合气体中有______.B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装置C中的药品为______.(3)E中氧化铜变红、F中无水硫酸铜变蓝、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混合气体中还存在的气体是______;【实验结论】猜想______正确.【实验反思】经过讨论,同学们将图1中装置C~H进行了简化,只用图2所示装置并自选必要试剂就能完成探究.其中,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烧杯上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最后一步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23.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AgNO3、Cu(NO3)2和A1(NO3)3的混合溶液加入Zn和Fe,充分反应后过滤,溶液呈浅绿色.(1)写出一个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2)向过滤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过滤得到的固体有什么?(3)某学生说,溶液中浅绿色会掩盖可能含有的少量Cu(NO3)2显示的蓝色,请你设计食盐方案检验Cu(NO3)2是否存在.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4.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______生成.(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实验操作测定结果白色固体成分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pH>7CaCl2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4)工业上常用NaOH溶液处理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若用160kg NaOH配制的溶液恰好能处理340kg铝土矿,最终得到1004kg NaAlO2溶液.计算①该铝土矿中A12O3的质量分数.②加入的NaOH溶液中水的质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B.C. D.【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氨水挥发出了氨气,氨气与水结合成氨水,氨水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此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水的过滤以及吸附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浓度 B.氮气浓度C.二氧化氮浓度 D.PM2.5浓度【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解答】解:A、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硫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基本监控项,故选项正确;C、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因此二氧化氮的浓度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D、PM2.5是固体颗粒,属于污染物,因此属于监控项目,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2013年5月在郑州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河南大枣等果蔬类产品颇受青睐.下列人体需要的营养素主要由水果、蔬菜提供的是()A.维生素B.油脂C.淀粉 D.蛋白质【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正确.B、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C、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淀粉,故选项错误.D、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而不是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为原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故选项错误.C、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5.碳及碳的化合物在生产及人类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各项连线都正确的是()A.反应与反应类型的连线B.物质与性质的连线C.物质与用途的连线D.物质与分类的连线【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属于属于置换反应;木炭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有毒;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以刻画玻璃,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臭味,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制作电极;碳属于单质,大理石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解答】解:A、碳酸钙分解属于分解反应,一氧化碳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木炭还原氧化铜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B、木炭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一氧化碳有毒.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可以刻画玻璃,活性炭具有除去臭味,石墨可以做电极.故选项正确;D、碳属于单质,大理石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的分类等方面的知识.6.如图所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C、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因此使得天平不平衡,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乒乓球片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因此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故结论正确;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结论正确;C、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因此使得天平不平衡,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结论不正确;D、乒乓球片和滤纸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而乒乓球片先燃烧,滤纸片后燃烧,因此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结论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的能力,不但要会做实验,更要学会观察,分析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7.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析】根据题意: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由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分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A、化合反应可能发生化合价的改变,如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这类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B、分解反应中可能发生化合价的改变,如有单质的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这类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C、置换反应中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错误.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特征之一是化合价不变,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 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不含碳元素,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该气体可能是氢气.A、由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物是Zn、CuSO4,还可能有溶剂H2O,则该气体可能是氢气,故选项正确.B、反应物中含有硫元素,但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不可能是二氧化硫,故选项错误.C、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有一溶液是由盐酸、硫酸、硫酸铁、氯化铁、稀硝酸、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溶液是()A.硝酸、硝酸铁 B.硫酸、氯化铁C.盐酸、氯化铁 D.盐酸、硫酸铁【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加氢氧化钡溶液开始没产生沉淀,反应一段时间再产生沉淀,说明混合物中的两种物质都与氢氧化钡反应,且一种反应无现象,另一种反应产生沉淀,产生的沉淀能与另一种物质反应.因此原物质中不含有硫酸和硫酸铁.【解答】解:从图象可以看出,刚开始没有沉淀出现,然后逐个分析选项.A、硝酸和氢氧化钡生成硝酸钡和水;硝酸铁和氢氧化钡生成硝酸钡和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可以被硝酸溶解,因此刚开始没有沉淀,故符合条件.B、硫酸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水,氯化铁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钡,故不符合条件.C、盐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氯化钡和水,氯化铁和氢氧化钡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钡,氢氧化铁可以被盐酸溶解,因此符合条件.D、盐酸和氢氧化钡生成氯化钡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铁,硫酸钡不会被盐酸溶解,因此开始就有沉淀,故不符合条件.故选AC.【点评】学会分析图象并从中得到一些信息的方法,注意:氢氧化铁(沉淀)可以被盐酸溶解,也就是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变成溶液.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表示电解水B.表示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C.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D.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考点】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进行解答.B、表示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锌粒反应完硫酸锌的质量不变;C、考虑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二者反应;D、根据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镁产生的氢气多分析.【解答】解:A、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而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8:1,故错误;B、表示向一定量锌粒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硫酸锌的质量不变,图中不符合,故错误;C、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水,二者反应,沉淀从零开始,故错误;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滴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但由于盐酸过量,等质量的镁放出的气体大于铁放出的气体,所以图象正确.故选D.【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11.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物和产物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反应后质量/g 待测17.4 0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分析先B、C、D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根据题中数据结合各选项分析即可.【解答】解: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B的质量增加了8.7g,故B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8.7g;同理可以确定C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C的质量为21.6g;D的质量增加了3.2g,故D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为3.2g;由质量守恒定律,A应是生应物,且生成的A的质量为21.6g﹣8.7g﹣3.2g=9.7g.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生成物是A、B、D,因此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生成的A的质量为9.7g,则待测的值为9.7g+19.7g=29.4g,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质量守恒定律,物质B和物质D质量增加的比为(17.4g﹣8.7g):(3.6g﹣0.4g)=87:32,故选项说法错误.D、A增加的质量是9.7g,C减小的质量是21.6g,因为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12.12.8g氧化铁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与CO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3.2g,则原混合物中Fe2O3和CuO的质量比为()A.3:2 B.2:1 C.3:1 D.1:1【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设Fe2O3的质量为x,则CuO的质量为12.8g﹣x,根据Fe2O3和CuO与CO反应的方程式,由含有x的式子表示出生成的铁和铜质量,由质量守恒定可知,铁和铜质量等于12.8g﹣3.2g=9.6g,求出x,最后在求出Fe2O3和CuO的质量比.【解答】解:设12.8gFe2O3和CuO的混合物中Fe2O3的质量为x,则CuO的质量为12.8g ﹣xFe2O3+3CO2Fe+3CO2160 112xCuO+CO Cu+CO280 6412.8g﹣x+=9.6g解得:x=6.4g原混合物中Fe2O3和CuO的质量比是6.4g:(12.8g﹣6.4g)=1:1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较大.根据题意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的相关数据,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解题格式进行计算解答.二、填空题1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析】天然气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解答】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填:甲烷;铝元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14.如图是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单质是氮气(填名称);化学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通过对汽车尾气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的分析可得知:反应中反应物是NO分子和CO分子,生成物是N2分子和CO2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完成化学方程式,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汽车尾气主要为NO和CO,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个NO分子与两个CO分子反应,通过C、N、O原子的重新结合,形成了一个N2分子和两个CO2分子;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N2+2CO2.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氮气是该反应中的单质.故答案为:氮气;2NO+2CO N2+2CO2.【点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物质,要学会识别微观粒子的模型,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模型代表的物质.。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2020-2021学年河南省中考化学预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最新河南省中考化学预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D.铁水铸成锅2.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A.伊伐布雷定由70个原子构成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C.伊伐布雷定由4种元素组成D.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3.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5.2015年5月28日,广东省发布“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后,许多中小学校为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则NaClO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6.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HCO3B.K2SO4 C.KNO3D.Ca(H2PO4)2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C.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D.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8.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9.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CuSO4BaCl2H2SO4B.Na2CO3 Ca(NO3)2HClC.Na2SO4KNO3HClD.FeCl3NaOH KMnO410.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 H2O H2+O2↑分解反应B CaO+H2O═Ca(OH)2化合反应C 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A.A B.B C.C D.D12.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填空题13.从H、O、Ca、Fe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1)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______.(2)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______.(3)冶炼铁中用到的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______.14.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6O25CO2+______.15.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请回答:(1)60℃时,KCl的溶解度是______g;(2)40℃时,将30g 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______ KCl(填写“>”、“<”或“=”).16.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______;(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______(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17.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______(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______.18.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______,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为______.(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______,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三、简答题19.在一次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了以下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方法.请回答:(1)写出实验室用①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利用装置③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20.如图1为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电子;(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1.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A+B →C+D.(1)若A是硫酸,B是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反应.(2)若A、C均是含同种元素的非金属氧化物,且A有毒性,D能被磁铁吸引.①C的固体俗称______;②D的合金可用于制作炊具,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__性.(3)若A、C是都是金属单质,B、D都是盐,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A______(选填“<”或“>”)C.(4)铝为什么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四、综合题22.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开始实验探究.【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2)______(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1 实验操作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同学评价第1组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第2组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______,则猜想(1)不成立.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第3组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______【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下列两套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23.某同学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关数据如下: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质量68.0 0.1 66.5请计算:(1)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为______.(2)该同学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H﹣1 O﹣16)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胆矾研碎C.葡萄酿酒D.铁水铸成锅【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胆矾研碎是物质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水铸成锅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伊伐布雷定(C27H36N2O5)是世界上治疗心脏病的最新药物之一.下列有关伊伐布雷定的说法错误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A.伊伐布雷定由70个原子构成B.伊伐布雷定属于有机化合物C.伊伐布雷定由4种元素组成D.伊伐布雷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B.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伊伐布雷定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C.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是碳、氢、氮、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由伊伐布雷定的化学式(C27H36N2O5)可知,它的相对分子质量=12×27+1×36+14×2+16×5=468,故正确.故选A.3.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是因为栀子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栀子花香.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A.4.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应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5.2015年5月28日,广东省发布“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疑似病例后,许多中小学校为预防传染病的扩散,要求学生在饭前便后用84消毒液洗手.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则NaClO属于()A.氧化物B.酸C.碱D.盐【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析】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NaClO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D.6.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NH4HCO3B.K2SO4 C.KNO3D.Ca(H2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KNO3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C.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日常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C.建造游泳中心“水立方”用到的聚乙烯是有机合成材料D.用汽油和加了洗涤剂的水分别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两者去污原理不同【考点】硬水与软水;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A、根据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解答;B、根据铝、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的特点分析判断;C、根据聚乙烯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分析;D、根据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分析.【解答】解:A、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B、铝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耐腐蚀,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活泼,故不正确;C、聚乙烯是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正确;D、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二者原理不同,故正确.答案:B8.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考点】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分析】A、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B、根据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分析判断;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分析;D、根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分析判断.【解答】解: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B、地球表面约的面积是海水,故B正确;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A.9.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A.CuSO4BaCl2H2SO4B.Na2CO3 Ca(NO3)2HClC.Na2SO4KNO3HClD.FeCl3NaOH KMnO4【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解答】解:A、CuSO4溶液是蓝色的,与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的是BaCl2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H2SO4,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NO3)2;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D、KMnO4溶液是紫红色,FeCl3溶液呈黄色,NaOH溶液为无色,通过观察颜色即可鉴别,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C.10.2015年5月25日,沅江市某纸厂芦苇仓库发生火灾,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某同学给纸厂提供如下温馨提示,你认为错误的是()A.芦苇着火时,只能用沙子灭火B.芦苇仓库外要有明显的防火警示标志C.芦苇仓库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D.芦苇仓库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A.芦苇着火,可以用沙子、土、水来灭火,故错误;B.芦苇属于可燃物,要在仓库外有明显的防火标志,故正确;C.可燃物与其他建筑之间要留出隔离带,故正确;D.为了在发生火情时,及时灭火,所以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齐备的消防器材,故正确.故选A.1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 H2O H2+O2↑分解反应B CaO+H2O═Ca(OH)2化合反应C 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D SO3+2NaOH═Na2SO4+H2O 复分解反应A.A B.B C.C D.D【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氢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H2↑+O2↑,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C、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12.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C.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分析】A、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解答;B、根据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pH的变化解答;C、根据氯酸钾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D、根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解答.【解答】解: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开始时并没有氢气,故氢气应该是从零开始,错误;B、向pH=1的溶液中加水,酸溶液被稀释,溶液的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错误;C、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且其中的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是零,错误;D、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二者接触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质量从零开始,当二者完全反应,沉淀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13.从H、O、Ca、Fe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1)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H2.(2)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的物质Ca(OH)2.(3)冶炼铁中用到的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Fe2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氢气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是一种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故填:H2;(2)用来中和土壤酸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故答案为:Ca(OH)2;(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故填:Fe2O3.14.科学家最近在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碳原子,“”代表氢原子.请补充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5H4+6O25CO2+ 2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由题意,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5H4+6O25CO2+2H2O.故答案为:C5H4;2H2O.15.下表为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请回答:(1)60℃时,KCl的溶解度是45.5 g;(2)40℃时,将30g K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填写“饱和”或“不饱和”);(3)将20℃时KNO3和KCl的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60℃,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NO3<KCl(填写“>”、“<”或“=”).【考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1)根据表格信息来分析;(2)根据40℃时,KCl的溶解度来分析;(3)根据氯化钠、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表格信息可知,在60℃时,KCl的溶解度是45.5g;故填:45.5;(2)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0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40.0g氯化钾就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在该温度下的5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20.0g;故填:饱和;(3)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0克,升高温度后,溶解度变大,所给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不变,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还是20℃时,氯化钾、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在20℃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K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将20℃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氯化钾.故填:<.16.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 B (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分析】(1)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则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U型管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故答案为:(1)变浑浊;(2)B.17.材料:我国第四套人民币中的一元硬币是钢芯镀镍(Ni),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根据此材料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请回答:(1)铸造硬币用到的材料是金属材料(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2)写出Ni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方程式Ni+CuSO4═Cu+NiSO4.【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依据硬币的组成成分分析材料的种类;(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具体应用对金属的活动性进行分析,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解答】解:(1)根据题干所知硬币的组成成分都是金属的合金,所以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金属材料;故填:金属材料;(2)镍与稀硫酸能发生下列反应:Ni+H2SO4═NiSO4+H2↑.说明镍在氢的前面,镍的化合价为+2价,故镍的活泼性比铜强,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镍,反应的方程式为:Ni+CuSO4═Cu+NiSO4.答案:(1)金属材料;(2)Ni+CuSO4═Cu+NiSO4.18.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则A为H2O ,C与D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CuO Cu+CO2.(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A为二氧化碳,写出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相互转化,B会生成C,所以A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一氧化碳,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B、C、D中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常温下,A为无色液体,C为黑色固体,A和B会相互转化,B会生成C,所以A是水,B是氧气,C是氧化铜,D是一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水,C与D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2)若A、B、C、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C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且C的固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则C为氢氧化钠,A为二氧化碳,B为碳酸钠,D为酸,故B→C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故答案为:(1)H2O,CO+CuO Cu+CO2.(2)二氧化碳,Ca(OH)2+Na2CO3═CaCO3↓+2NaOH.。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9)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四个短语,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乌云化雨C.水落石出D.火上浇油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单质铁的是()A.生铁B.铁矿石C.锰钢D.不锈钢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生石灰、碳酸钙B.纯碱、苛性钠C.蒸馏水、矿泉水D.冰、干冰4.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5.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7.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2、NO、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20% B.40% C.60% D.80%8.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14H14NO2),适量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由31个原子构成D.相对分子质量为288 g9.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Y可能是Na2SO4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NO3溶液(Na2SO4):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B.KOH溶液(K2CO3):加适量石灰水后过滤C.BaCl2粉末(BaCO3):加过量稀盐酸后蒸发D.Cu(OH)2固体(KOH固体):加适量水后过滤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OH、MgSO4、BaCl2B.BaCl2、HNO3、AgNO3C.KNO3、CuCl2、Na2SO4D.CuSO4、NaCl、KOH12.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3%,假设海水中的氯元素全部来源于氯化钠,则海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A.2.18% B.3.51% C.5.85% D.4.19%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天然气、氢气、熟石灰和纯碱四种物质中: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最清洁的燃料是.14.河南洛阳“不翻汤”是一道酸辣咸香、醒酒开胃的特色民间小吃.制作原料是薄饼、粉丝、韭菜、海带、虾皮、木耳等,其中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是;化肥包装袋印有“碳铵(NH4HCO3)”,该化肥属于(填化肥种类)15.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包含了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作用.(2)在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了,迅速用锅盖盖灭,该灭火的原理是.(3)把冷的白瓷碟子从上方移近蜡烛火焰,过一会儿,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填元素名称)16.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18.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指示方向的物质为生成物.其中A、B、C是氧化物,D是有机物,甲、乙是单质.已知: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B、甲是黑色固体,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B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A的一条用途,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2)通过两处白磷实验现象的对比,你能得出燃烧条件是什么?20.可用盐酸除去下列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NaCl中含有的少量Na2CO3杂质.(2)玻璃水槽内的铁锈斑.(3)试管上附着的氢氧化铜固体..22.向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回答:(1)滤渣中有什么物质?(2)滤液中的溶质是什么?(3)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质且溶液质量明显增加的是(填字母).A.食盐水B.浓硫酸C.烧碱溶液D.石灰水(2)在铁制品表面镀铬(Cr)可以防止铁生锈,工业上获取镀铬原料三氧化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r2O7+X═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3)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请写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丙同学:.24.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质且溶液质量明显增加的是(填字母).A.食盐水B.浓硫酸C.烧碱溶液D.石灰水(2)在铁制品表面镀铬(Cr)可以防止铁生锈,工业上获取镀铬原料三氧化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r2O7+X 2CrO3+Na2SO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3)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请写出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反应后稀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丙同学:.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什么?【设计实验】请你帮甲同学设计实验来验证他的猜想是成立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猜想成立(4)将100g稀盐酸逐滴滴入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测得溶液的pH为7,那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四个短语,其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乌云化雨C.水落石出D.火上浇油【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刻舟求剑只是将木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乌云化雨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水落石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火上浇油,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物质中,不含有单质铁的是()A.生铁B.铁矿石C.锰钢D.不锈钢【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物质的物质组成和元素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生铁中含有金属单质铁.故A不符合题意;B、铁矿石中的铁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不含单质铁.故B符合题意;C、锰钢是金属合金,含有单质铁,故C不符合题意;D、不锈钢是金属合金,含有单质铁,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准确地分析物质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生石灰、碳酸钙B.纯碱、苛性钠C.蒸馏水、矿泉水D.冰、干冰【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C、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错误.D、冰是固态的水,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均属于氧化物;属于同一类别,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与氧化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的方法有多种.小华同学进行了以下四个实验,并用图象分别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其中,依据图示现象不能判断中和反应一定发生的是()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考点】碱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分析】此题选项都是对两种溶液放入酸进行的设计,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它们放入酸时,先要发生中和反应,再进行其它反应同时出现现象,判断是否发生中和反应则是看图象一开始是否有一段体现了中和反应的发生过程,即没有现象发生的一段图象纵坐标为零,而后对各选项的反应的具体分析找到解决此问题的突破口.【解答】解:A、在稀盐酸中加入氯化铜,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开始是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沉淀,开始一段无沉淀既是中和反应的过程,故A正确;B、在NaOH溶液中加入CaCO3,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是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无气体,气体为零,故B正确;C、在NaOH溶液中加入CuO,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是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硫酸铜生成,溶液不变蓝,故C正确;D、在NaOH溶液中加入Ba(NO3)2,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反应时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即使是沉淀完成后氢氧化钠与硫酸不反应的现象也是该图象的情况,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及图象的考查,解题的重点是能正确的分析变化的过程,读懂图象并与反应相结合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是一道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习题.7.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NO2、NO、N2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废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20% B.40% C.60% D.80%【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由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分别计算出NO2、NO、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而判断出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范围,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69.6%;NO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53.3%,N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则N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它不管和其它哪一种或者2种混合,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都小于69.6%,由此可知不管怎么混合都不可能出现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或高于69.6%的情况,即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在0~69.6%之间.故选AB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碱(化学式:C14H14NO2),适量饮茶有益身体健康.下列有关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由31个原子构成D.相对分子质量为288 g【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茶碱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解答】解:A.由茶碱的化学式C14H14NO2可知,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不符合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特征,故错误;B.在茶碱C14H14NO2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4)=1:1,可见在茶碱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C.茶碱是由茶碱分子构成的,1个茶碱分子是由31个原子构成,故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D.Y可能是Na2SO4【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C、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进行解答;D、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A、复分解反应是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X中一定含有钠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无法判断,故A错误;B、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比2个Y大18,并不能说明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8,故B 错误;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反应前有钠元素,所以Y中一定有钠元素,故C正确;D、根据Y中一定有钠元素,复分解反应是相互交换成分得到的,如果Y是硫酸钠则化学方程式不平,故D错误.故选: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方程式发生的原理,然后结合具体的反应以及物质进行验证即可.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NO3溶液(Na2SO4):加适量BaCl2溶液后过滤B.KOH溶液(K2CO3):加适量石灰水后过滤C.BaCl2粉末(BaCO3):加过量稀盐酸后蒸发D.Cu(OH)2固体(KOH固体):加适量水后过滤【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2SO4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K2CO3能与适量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BaCO3能与过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KOH固体易溶于水,Cu(OH)2固体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OH、MgSO4、BaCl2B.BaCl2、HNO3、AgNO3C.KNO3、CuCl2、Na2SO4D.CuSO4、NaCl、KOH【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硫酸镁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硫酸镁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B、氯化钡能与硝酸银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D、硫酸铜和氢氧化钾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12.某同学测得海水中含有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3%,假设海水中的氯元素全部来源于氯化钠,则海水中所含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A.2.18% B.3.51% C.5.85% D.4.19%【考点】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分析】本题可设定海水质量为100g,得出氯元素质量为2.13g,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氯化钠的质量,进而算出氯化钠在海水中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海水质量为100g,海水中氯元素的质量为100g×2.13%=2.13g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2.13g÷×100%=3.51g∴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3.51%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样品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题目也可根据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这一公式解题.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日常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天然气、氢气、熟石灰和纯碱四种物质中: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最清洁的燃料是.【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改良酸性土壤应用碱性物质,结合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气的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故答案为:熟石灰;氢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4.河南洛阳“不翻汤”是一道酸辣咸香、醒酒开胃的特色民间小吃.制作原料是薄饼、粉丝、韭菜、海带、虾皮、木耳等,其中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是;化肥包装袋印有“碳铵(NH4HCO3)”,该化肥属于(填化肥种类)【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食物来源,进行分析解答.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海带中富含碘,是能防治甲状腺肿大的食物.碳铵(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海带;氮肥.【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我们生活的世界就包含了很多化学知识.请回答:(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作用.(2)在炒菜时,不小心油锅着火了,迅速用锅盖盖灭,该灭火的原理是.(3)把冷的白瓷碟子从上方移近蜡烛火焰,过一会儿,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元素(填元素名称)【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1)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解:(1)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2)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时,迅速用锅盖盖上,这样可以使油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答案为:隔绝氧气(或空气).(3)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碟子上出现了炭黑.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故答案为:碳.【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6.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的方程式(写出一个即可)【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铁会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银进行分析.【解答】解: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当溶液甲恰好呈浅绿色,需向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铁,铁会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银,只要硝酸亚铁的量大于硝酸铜的量,溶液就显浅绿色,所以刚好是浅绿色的时候铜不可能全部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Cu(NO3)2、Fe(NO3)2;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Ag.2故答案为:铁,Cu(NO3)2、Fe(NO3)2;Fe+2AgNO3=Fe(NO3)2+2Ag.【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结合题目的信息分析滤液和滤渣的成分.18.如图所示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指示方向的物质为生成物.其中A、B、C是氧化物,D是有机物,甲、乙是单质.已知: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B、甲是黑色固体,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B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A的一条用途,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A、B、C是氧化物,D是有机物,甲、乙是单质.已知:A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则A为二氧化碳,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则C为一氧化碳;E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E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丙是稀盐酸;D与C与乙反应均生成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