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图高清
手绘动态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霜降介绍PPT

霜降养生
运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
霜降一般在农历九月,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 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可选择登高、踢球等运动。登高 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 神怡,可舒缓心情。也可选择广播体操、健美操、太极拳 、太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球类运动等。
二十四节气
霜降诗词
《霜降》
——左河水 一朝秋暮露成霜, 几份凝结几份阳。 荷败千池萧瑟岸, 棉白万顷采收忙。
二 十 四 节 气
目录
01 02 03 04
霜降节气 霜降风俗 霜降养生 霜降诗词
二十四节气
霜降节气
霜降节气
霜降简介
霜降,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十八个节气。每年九月底(西历10月23日或24日)视太阳 到达黄经210时为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 霜矣。”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 白色结晶体,称为霜。霜降是指初霜。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 生长,呈现一片深秋景象,为欣赏枫叶的好时机。
霜降诗词
《赋得九月尽(秋字)》
——元稹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霜降诗词
《岁晚》
——白居易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 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 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 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 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秋怀奉寄朱补阙》
——武元衡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 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 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 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 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 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完整版)二十四节气大全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 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 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 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 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 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 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 指导农事活动, 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一、立春1.介绍: 立春, 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又称“打春”, “立”是“开始”的意思, 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 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古人将立春定为24个节气之首。
立春之日, 晚上七点时仰望星空, 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 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 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 “春”表示季节, 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 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 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 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
2、由来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 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 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 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 那时曾将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 意思春天从此开始。
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 直到1913年, 当时的国民政府正式下了一个文件, 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 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3、习俗立春亦称“打春”、“咬春”, 又叫“报春”。
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 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 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 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
二十四节气精美图表与解读

二十四节气精美图表与解读导读:孟春立春2月3——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第一候:东风解冻第二候:蛰虫始振第三候:鱼上冰雨水2月18——20日太阳到达黄经:330°第一候:桃始花第二候:食庚鸣第三候:鹰化为鸠仲春惊蛰3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345°第一候:獭祭鱼第二候:鸿雁来第三候:草木萌动春分3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0°第一候:玄鸟至第二候:雷乃发声第三候:始电季春清明4月4——6日太阳到达黄经:15°第一候:苹始生第二候:鸣鸠扶其羽第三候:戴胜降于桑谷雨4月19——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第一候:桐始生第二候:田鼠化为第三候:虹始见孟夏立夏5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45°第一候:蝼蝈鸣第二候:蚯蚓出第三候:王瓜生小满5月20——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小暑至仲夏芒种6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75°第一候:螳螂生第二候:鶰始鸣第三候:反舌无声夏至6月21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第一候:鹿角解第二候:蜩始鸣第三候:半夏生季夏小暑7月6——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第一候:温风至第二候:蟋蟀居辟第三候:鹰乃学习大暑7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第一候:腐草为蠲第二候:土润溽暑第三候:大雨时行孟秋立秋8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35°第一候:凉风至第二候:白露降第三候:寒蝉鸣处暑8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第一候:鹰乃祭鸟第二候:天地始肃第三候:禾乃登仲秋白露9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65°第一候:鸿雁来第二候:玄鸟归第三候:群鸟养羞秋分9月22——24日太阳到达黄经:180°第一候:雷始收声第二候:蛰虫培户第三候:水始涸季秋寒露10月8——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第一候:鸿雁来宾第二候:雀人大水为蛤第三候:菊有黄华霜降10月23——24日太阳到达黄经:210°第一候:豺乃祭兽第二候:草木黄落第三候:蛰虫咸俯孟冬立冬11月7——8日太阳到达黄经:225°第一候:水始冰第二候:地始冻第三候:雉如大水为唇小雪11月22——23日太阳到达黄经:240°第一候:虹藏不见第二候:天气上腾地气下降第三候:闭塞而成冬仲冬大雪12月6——8日太阳到达黄经:255°第一候:鶡旦不鸣第二候:虎始交第三候:荔挺生冬至12月21——23日太阳到达黄经:270°第一候:蚯蚓结第二候:麋角解第三候:水泉动季冬小寒1月5——7日太阳到达黄经:285°第一候:雁北向第二候:鹊始巢第三候:雉始雊大寒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第一候:鸡始乳第二候:鸷鸟厉疾第三候:水泽腹坚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宁夏二十四节气图

宁夏二十四节气图【立春】摄于银川海宝公园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对于我们而言,这不仅是个节气,更是一个节日,立春这一天要吃春饼或春卷,意为“咬春”。
【雨水】摄于银川北塔湖畔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这个节气对于宁夏人而言并没有那么明显,照片中也是一派天寒地冻的样子。
【惊蛰】摄于银川北塔湖畔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的冬眠的昆虫。
需要注意的是,从这个节气开始,家中的虫蚁逐渐增多,人们会拿熏香、艾草驱赶,这也是民间“打小人”风俗的前身。
【春分】摄于隆德县六盘山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
春分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90日之半,故称“春分”。
由图可见,六盘山上大树的新枝已经开始吐嫩芽,那一抹久违的新绿,着实让人感受到了春的温暖。
【清明】摄于银川海宝公园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
每年4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开始。
《历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对于春天来得比较晚的宁夏,清明4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
【谷雨】摄于银川市上海路路边草坪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
在宁夏,这个季节还是比较干燥的,但只要适逢春雨,街边的草皮就会拔地猛长。
【立夏】摄于银川市解放街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表「标准」

二十四节气表「标准」二十四节气简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立春01月03-05日雨水02月18-20日惊蛰03月05-07日春分03月20-22日清明04月04-06日谷雨04月19-21日立夏05月05-07日小满05月20-27日芒种06月05-07日夏至06月21-22日小暑07月06-08日大暑07月22-24日立秋08月07-09日处暑08月22-24日白露09月07-09日秋分09月22-24日寒露10月08-09日霜降10月23-24日立冬11月07-0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06-08日冬至12月21-23日小寒01月05-07日大寒01月20-21日二十四节气具体介绍“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头,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头。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
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头,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
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
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
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
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立春:立是开头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头。
雨水:降雨开头,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分而准时,谷类作物能健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头。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头饱满。
二十四节气表及内涵解读

二十四节气表及内涵解读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传统的时间划分体系,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为24个时节,按照农民的农事需求进行划分。
这个时间体系,贯穿了中国千百年的农耕文明,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套时间记载方式,更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传承。
二十四节气表这24个节气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这些节气按照其出现的时间顺序,分布在每个月中,构成了农历历法的基础,也是古代农民农事生活的重要参考。
二十四节气的内涵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意义,在古代,人们根据每个节气的特点来开展不同的活动和习俗。
例如,立春是春季的开始,表明寒冬即将过去,春天来临,人们在这一天会祭告祖先,祈求来年平安顺遂;而清明节气,则是民间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在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虽然已经不再是农事生活的必需工具,但它依然贯穿着中国人的生活。
人们会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比如夏至时要吃面食,冰火交融;入伏时要注意防暑保健等等。
二十四节气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时间的划分,更体现了中国对自然和生活的敬畏和热爱。
在当代社会,二十四节气也逐渐成为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人们通过庆祝节气,传承着古老的习俗和智慧。
同时,二十四节气也成为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智慧和文化的珍贵遗产,它贯穿了中国千百年的历史,不仅是时间的划分体系,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的热爱。
在当代社会,二十四节气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让我们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二十四节气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和传承。
24个气候节气表

24个气候节气表“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耳熟能详的节气歌,涵盖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反映了季节、物候、气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对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意味着冬去春来,大地复苏。
此时,气温逐渐回升,冰雪开始融化,世间万物都在等待着新生命的萌动。
人们会明显感觉到白昼变长,阳光也变得更加温暖。
在这个时节,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为新一年的播种做好准备。
雨水紧随立春之后,此时降雨增多,空气湿润。
春雨贵如油,适量的雨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大地开始解冻,草木萌动,大自然逐渐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惊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节气,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此时,气温快速回升,是春耕的关键时期。
田间地头,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春天最美的风景。
春分,昼夜平分,标志着春季已经过了一半。
此时,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是植物生长的黄金时期。
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
同时,清明时节,天气晴朗,草木繁茂,也是踏青游玩的好时光。
谷雨,雨生百谷。
此时的降水明显增加,谷类作物茁壮成长。
农民们忙着播种移苗、埯瓜点豆,期待着丰收的到来。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
气温升高,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
小满,意味着麦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此时,农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农民们要加强田间管理,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
芒种,是一个忙碌的节气。
此时,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抢收抢种,与时间赛跑。
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
此时,气温高,湿度大,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也是病虫害多发的季节,需要加强防治。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标志着炎热天气的开始,大暑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详细时间表图

二十四节气详细时间表图冬至(Dōngzhì)•时间:12 月 21 日或 22 日小寒(Xiǎohán)•时间:1 月 5 日或 6 日大寒(Dàhán)•时间:1 月 19 日或 20 日立春(Lìchūn)•时间:2 月 3 日或 4 日雨水(Yǔshuǐ)•时间:2 月 18 日或 19 日惊蛰(Jīngzhé)•时间:3 月 5 日或 6 日春分(Chūnfēn)•时间:3 月 20 日或 21 日清明(Qīngmíng)•时间:4 月 4 日或 5 日谷雨(Gǔyǔ)•时间:4 月 19 日或 20 日立夏(Lìxià)•时间:5 月 5 日或 6 日小满(Xiǎomǎn)•时间:5 月 20 日或 21 日芒种(Mángzhòng)•时间:6 月 5 日或 6 日夏至(Xiàzhì)•时间:6 月 21 日或 22 日小暑(Xiǎoshǔ)•时间:7 月 7 日或 8 日大暑(Dàshǔ)•时间:7 月 22 日或 23 日立秋(Lìqiū)•时间:8 月 7 日或 8 日处暑(Chùshǔ)•时间:8 月 22 日或 23 日白露(Báilù)•时间:9 月 7 日或 8 日秋分(Qiūfēn)•时间:9 月 22 日或 23 日寒露(Hánlù)•时间:10 月 8 日或 9 日霜降(Shuāngjiàng)•时间:10 月 23 日或 24 日立冬(Lìdōng)•时间:11 月 7 日或 8 日小雪(Xiǎoxuě)•时间:11 月 22 日或 23 日大雪(Dàxuě)•时间:12 月 6 日或 7 日以上为二十四节气的详细时间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是人们用来记录气候变化和农事活动的重要时间参考。
二十四节气色卡美图,每个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配色

二十四节气色卡美图,每个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配色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夏、秋、冬不同节气对应不同气候的变化就像色彩也有个性鲜明的表达方式各种各样暖冷相得益彰在古代民俗文化中,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来代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五行的颜色是:金白、木青、水黑、火红、土黄。
一年四季可以用五行金木水火代替,即春木夏火秋金冬水。
二十四节气也就可以简单的用青红白黑来代替。
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这六个节气应属春天,春天五行属木,而木属青色;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应属夏天,夏天五行属火,而火属红色;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个节气应属秋天,秋天五行属金,而金属白色;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这六个节气应属冬天,冬天五行属水,而水属黑色。
在一年12个月中,3、6、9、12月五行属土,也可表示黄色。
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配色。
【立春】天地灵气二十四节气之立春节气是大自然的呼吸立春二十四节气的开篇大自然用崭新的春天问候世界东风吹过带来一树春风春天以万物为纸张描绘新的时光心到春来【雨水】雨水节气是一年四季中最浪漫的一个节气鸿雁南来,草木萌动冷冻了一个冬天春天的脚步近了雨水立春后点点破春妍东风送暖天微寒柳绿花边冬天毕业了送来了暖暖的春天【惊蛰】“荒芜冬季的倦怠和晦涩会随着惊蛰而结束,迈进风光旖旎明亮利落的春季。
在这季节交替中我陪你看这昼夜往复日升月落,我陪你体会寒来暑往暖风过境。
”读完这句话是不是觉得有点喜欢“惊蛰”呢?【春分】春分柳树抽芽杨树落花迎春山桃盛放杏花桃花梨花海棠次第盛开经过一个冬季的蛰伏三月春回万物苏醒昆虫方启户玄鸟亦知辰去自盲风候来逢化日春【清明】清明时节云朗风清天清地明清明时节的风是带着忧愁的风可曾轻轻拂过你的窗棂清明时节的雨是带着思念的雨可曾捎去关于你的消息风吹过雨飘过这个春天我曾经来过【谷雨】卧听雨声雨滴滴心触雨帘雨蒙蒙细赏雨天雨淅淅笑看雨晴雨盈盈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雨生百谷花开百福谷雨之美恰如春天留给我们的惊鸿一瞥谷雨之美美到心醉【立夏】立夏這天被古人稱為『春尽日』立夏春尽,夏生草木葱茏櫻桃紅熟芭蕉新綠夜雨初涼荷塘熏風【小满】初夏小满小麦渐满石榴花红花开满径芬芳盈心这个春天曾经错过的花开在夏天又会一一绽放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夏花灿烂绿茵翠盖小满,一切都刚刚好愿你体味小小的满足也愿你拥有小小的幸福在这个美好的夏天十里花香一路芬芳【芒种】林清玄说:“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的盛放是芒种。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图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图小暑大暑二节。
太阳直射地面的热,称之曰暑。
大暑者,一年的地面的热此时最大也。
太阳的热,为万物生命的原素。
此热经秋由地面降入地面之下,经冬则沉而藏于地下的水中。
次年交春,由水中与水化合升出地面之际。
交夏浮于地面上的天空,再经秋偕地面新到之热,降入地下的水中,此宇宙一年的圆运动也。
地面上的天空,此的字,注意,言不甚远也。
热之能降,金气之力。
立秋处暑二节。
此节,为一年圆运动的起点。
立秋时,距地面不远的天空之上,压力初降,降到处暑,此压力增多,遂将降到地面而未入土之热,压入土内。
处者,归也,入也。
言地面的热,经秋金之降,归入土内也。
此时正当中伏。
夏至第三庚日起,为初伏;第四庚日起,为中伏;第五庚日起,为末伏。
伏者,言金之降气,将地面之热,降伏而入于土内也。
初伏前,地面虽热,不觉有热气熏鼻。
初伏以后,地面上即觉有热气熏鼻。
中伏之日,人行地面上,觉热气由地而上涨,特别浓厚,即是暑气入地的前驱。
中伏过了,便是末伏。
末伏在处暑前后,一过处暑,地面上便觉清凉,便是暑气入地已多之现象。
庚金之降气,即大气的压力。
详宇宙篇气象学的证明。
秋气肃杀,此杀字,古文亦作降字解。
人都认为生杀之杀,以为秋深叶落,便是杀气。
不知叶之生也,乃根下之阳上升于枝也。
叶之落也,乃枝上之阳,降入于根。
谚语有叶落归根之言,言始终仍是一事云耳。
立秋处暑之后,阳气下降,万物得根,人身即较强健也。
白露秋分二节。
热降液生,此时地面,早晚便有露气。
秋分以前,地面上的热多,地面下的热少。
到秋气下降,暑气入地,地面上有了露时,地面上的热,与地面下的热,多少一样,上下平分,故曰秋分。
寒露霜降二节。
过了秋分,地面上的热,降入地面下者多。
天空的压力,压入地面下者亦多。
地面上遂寒冷起来。
白露时的露,但觉得凉,此时的露,便觉得寒。
再过半日,地面上的热,降入地面下者更多。
大气中收敛力量更大,寒气增加,露便成霜。
西北方居住土穴的人,穴内的感觉,特别明显。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欲学中医,须先认识十二经名辞的所以然。
欲认识名辞,须先认识阴阳五行六气的所以然。
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升浮的圆运动。
右下左上中。
降沉升浮中。
秋冬春夏中。
西北东南中。
图的虚线为地面,虚线下为地面下,虚在线为地面上。
图的圆线上方在云层之际。
图的中心,为一个生物的环境的大气圆运动的中心。
由中心以观察四维,便见一个生物所在地的宇宙范围。
图的中心的中字,便是一个读者。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
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
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
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
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
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
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
春分前,土下热多,土上热少。
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
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
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极也。
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
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
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
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
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
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
热的降沉升浮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
说植物个体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宇宙大气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人身的热的降沉升浮。
图的虚线,在宇宙为地面之际,在人身为胸下脐上之间。
在脐上二寸。
热性本来升浮,不能降沉。
热之降沉,秋气收敛之力降沉之也。
热降,为生物有生之始,热不降,为生物致死之因,详下文各篇。
秋气收敛详下文。
阴阳一个生物所在之地,太阳射到此地面之光热,就是阳。
此地面的光热已过,与光热未来之间,就是阴。
(伏羲画卦—为阳卦――为阴卦其义即此)阳往上澎,阴性下压。
阳性直上,阴性直下。
阴阳交合,发生爱力,彼此相随,遂成一个圆运动。
阳性动,阴性静。
静则沉,动则浮。
二十四节气顺序图片

1.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 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 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 点在阳历每年2月3-5日(农 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 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 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立”是“开始”的意思, 自秦代以来,立春被认为是 春天的开始,过了立春,万 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 从此开始了。
二十四节气顺序图片
《小满》·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9.芒种
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 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 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 的起始。斗指巳,太阳黄经 达75°,于每年阳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是"有芒之 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这 个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 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 稻等谷类作物种植。农事耕 种以“芒种”这节气为界。农 历说:“芒种,此时可种有芒 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 种也”
二十四节气顺序图片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惊蛰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 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时 间点在阳历3月5-6日之间, 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 食,称为"蛰",而"惊蛰"即 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 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 进入春耕季节。
二十四节气顺序图片
《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元稹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 叶间鸣戴胜,泽水长浮萍。
7.立夏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

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简明图说文章来源天涯论坛---废除中医是天灾?欲学中医,须先认识十二经名辞的所以然。
欲认识名辞,须先认识阴阳五行六气的所以然。
欲认识阴阳五行六气,须先认识二十四节气地面上所受太阳射到的热降沉升浮的圆运动。
右下左上中。
降沉升浮中。
秋冬春夏中。
西北东南中。
图的虚线为地面,虚线下为地面下,虚在线为地面上。
图的圆线上方在云层之际。
图的中心,为一个生物的环境的大气圆运动的中心。
由中心以观察四维,便见一个生物所在地的宇宙范围。
图的中心的中字,便是一个读者。
降者,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降入土中也。
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中也。
升者,沉入水中的热,升出土上也。
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与夏时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也。
中者,降沉升浮之中位也。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
秋分前,土上热多,土下热少。
秋分则土上与土下的热平分也。
春分前,土下热多,土上热少。
春分则土上土下的热平分也。
冬至者,由立秋降入土下的热,多至极也。
夏至者,由立春升出地上的热,多至极也。
降极则升,升极则降,升降不已,则生中力。
亦大气圆运动自然之事也。
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
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
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
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
热的降沉升浮于植物个体求之最易明了。
说植物个体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宇宙大气的热的降沉升浮,即是说人身的热的降沉升浮。
图的虚线,在宇宙为地面之际,在人身为胸下脐上之间。
在脐上二寸。
热性本来升浮,不能降沉。
热之降沉,秋气收敛之力降沉之也。
热降,为生物有生之始,热不降,为生物致死之因,详下文各篇。
秋气收敛详下文。
阴阳一个生物所在之地,太阳射到此地面之光热,就是阳。
此地面的光热已过,与光热未来之间,就是阴。
(伏羲画卦—为阳卦――为阴卦其义即此)阳往上澎,阴性下压。
阳性直上,阴性直下。
阴阳交合,发生爱力,彼此相随,遂成一个圆运动。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以地球围绕太 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 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 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寒来暑往 的准确时间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
候等自然现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生的规律。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计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即 一个月之内有一节一气。季月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最美二十四节气图

最美二十四节气图生活图文·文/wulala·2012-10-17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订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本文精美的摄影图片由摄影师青简,走遍中国11个省份,从两年多的摄影照片里挑选出。
“只有走遍全中国,才能完整感受二十四个节气。
”青简(微博)立春,是24节气第一个节气。
“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
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
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二十四节气表(带图片及详细说明)

二十四节气表(带图片及详细说明)
二十四节气表(带图片及详细说明)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
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
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
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巧绘节气图

1于老师也想给大家背一遍可以吗?你们认为老师背的怎么样?我在展示的时候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以图片相呼应)
2 我如果随机抽取一张图片,你们还能分辨出这是哪个节气 吗?我们来尝试一下。
小结:看来同学们是通过节气图展现的景色变化来进行判断的,你们真了不起。要想更全面的展现出节气图的特点,我们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展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三 看一看。说一说:节气图可以表现哪些内容呢?
活 动 过 程
集体备课共研
执教者课堂实施
1大自然的变化
2人们的生活习俗
3 人们的生产劳动
四:想一想,画一画:
1想一想,猜一猜:
东风解冻,蛰虫始震,鱼陟负冰
獭祭鱼,候雁北,草木萌动
桃始华 ,仓庚明, 鹰化为鸠
玄鸟至 雷乃发声,始电
桐始华,田鼠化为乳,虹始见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
时 间
课 时
第6课时
课 题
巧绘节气图
课 型
设计制作
活动背景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二十四节气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根据学生通过对不同节气习俗的深入了解,引导同学们用巧绘节气图的形式将所了解的常识外化为喜闻乐见的生动图画,同学们一定会很感兴趣。
活动目标
1能够根据节气所反映的特点,画出自己喜欢的节气图。
2在展示分享节气图时,能向伙伴说出自己对节气特点的总结。
落实核心素养
技术意识
工程思维
自主学习
创新设计
活动重点
能够根据节气所反映的特点,画出自己喜欢的节气图。
活动难点
能够根据节气所反映的特点,画出自己喜欢的节气图。
活动准备
A4
活 动 过 程
集体备课共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图高清
篇一:图文二十四节气古画版太美了
图文二十四节气古画版太美了!
作者:佚名来源:最东方发布时间:20XX-03-30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了方便记忆,后来人们制订了相关的农谚: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节令歌
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进腊月大寒又一年
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中国大部分地
区进入春耕季节。
春分:昼夜平分,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
清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
篇二:二十四节气美图美文欣赏,请收藏!
二十四节气美图美文欣赏,请收藏!
【立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
【雨水】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惊蛰】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韦应物《观田家》
【春分】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裴回月,晴在断续云。
——徐铉《春分日》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谷雨】
篇三:《中国24节气》全释、图文并茂
《中国24节气》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
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