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 电动机说课稿二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4《电动机》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成,掌握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以及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的基本知识,对电路有一定的了解。
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实例和模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2.掌握电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3.了解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电动机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
3.电动机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等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和内部结构图。
2.准备实际的电动机实例。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的基本知识,进而引出电动机。
2.呈现(10分钟)展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和内部结构图,让学生对电动机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同时,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分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实际的电动机实例,对比原理图和实际电动机的异同。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4.巩固(5分钟)针对电动机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讨论电动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电动机的优缺点。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电动机的相关知识。
8.板书(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板书,以便学生复习和回顾。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第2课时 电动机》公开课(教案)
第 2 课时电动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动机的根本构造和工作原理.2.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换向器的作用.2.直流电动机的能量转化.【教学难点】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教具准备】U形磁铁、电源、导线、开关、线圈和直流电动机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局部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师同学们好!我们上课前先来欣赏一些图片〔用多媒体播放机床、电梯、电扇、电动玩具、冰箱等使用电动机的电器,并播放它们由停止到运转的状态〕,这些图片里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生1:它们都是电器.生2:它们的运转都需要用到电.生3:它们都是靠电动机来转动的.师这些同学都说得很好.〔用课件形式显示几种机器如电扇、电梯、电动玩具的结构图,并圈出电动机的位置〕这些机器都有一个很重要的设备一一电动机.【进行新课】知识点电动机师上节课我们做了“小小电动机〞的实验,模拟了电动机转动时的情况.今天我们看看真正的电动机是怎么样的.(出示直流电动机模型,并通电使它转动〕师我们先来看看电动机的主要结构是怎样的?生: 有能转动的线圈,还有不动的磁体.师对.电动机就是由能够转动的线圈和固定不动的磁体组成的.我们把它们叫做转子和定子.师上节课我们还留下一个问题,在做“小小电动机〞的实验时我们发现线圈可以不停地转动,同时我们也发现线圈引线的构造很特别,为什么要这样做,否则线圈可以不停地转动吗?下面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个问题.师(演示实验〕现在我把线圈引线的绝缘漆全部刮去,看看实验的结果会怎么样.师我们发现结果是怎么样的呢?生: 线圈不能连续转动.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我们上节课的结论有错误?(用多媒体把课本P135页图2.4-5甲放大来给学生看.请学生思考问题〕师(演示实验)我们再来看看当我把线圈放在这个位置〔图乙〕时它会动吗?(同时也用多媒体把线圈在乙的位置放大后显示出来)师很显然线圈没有动,这是为什么?(请学生思考讨论后答复)生1:我想线圈要在磁场中转动可能和它被放置的位置还有关系生 2 :我也是这样想的,在乙的位置上可能线圈的两边受到两个反向的力,那么就不能转动了.师确实是这样,在乙的位置上刚好在同一直线上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相当于二力平衡〕,所以线圈不能转动了.我们把这个位置叫做线圈的平衡位置.那么线圈为什么在甲的位置可以转动但又不能连续地转动呢? 让我们一起通过线圈的运动受力图来分析.[用多媒体把线圈在丙的位置也放大后显示出来,并且把它们的电流方向和受力方向也一起标出来〔图甲、乙、丙组合起来〕,教师一边标出电流方向一边讲解]师好了,我们刚刚也分析了线圈不能持续转动的原因,在丙的位置线圈受力的方向恰好与它运动的方向相反. 你能想出什么好方法使线圈能连续地转动吗?小组讨论,并派代表答复.生1:我们觉得线圈不能连续转动是因为转到丙这个位置时,左右两边线的电流方向和在甲时相反了.只要我们想方法让它转过平衡位置后就把左右电流方向对换,这样就可以使线圈连续转动了.生2:我们觉得可以用调换磁感线方向的方法,调换的位置、时间和上一位同学讲的一样.生3:我们觉得不用那么麻烦,我们做的“小小电动机〞的实验不是可以持续转动吗?我们让电动机转到乙的位置不给导线通电,就不会产生阻碍的力了.由于惯性线圈继续转动,到了甲的位置再给它通电,那样就可以使它持续转动了.师同学们都很聪明,能够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有的同学的方法很简单,有些同学的方法就比较复杂,我们可不可以开动脑筋,想出更简单,更实用的方法呢?其实直流电动机和我们模拟电动机的原理是一样的,它使用了一个叫换向器的零件来使电动机不断转动.师(指出电动机里换向器的位置,介绍它的结构特点)换向器由两个彼此绝缘的半环组成,两个半环分别与线圈的两端接通.当线圈转动通过平衡位置后,半环从与一个电刷接触,改变为与另一电刷接触,从而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和磁场力方向,使线圈得以持续转动.(让学生通过电动机模型,观察换向器)教师接通电源,请学生观察电动机转动时换向器的工作,分析电动机换向器的工作情况.学生分析,并举手发言〔大致和上面分析的差不多〕师我们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换向器两个半环之间是绝缘的,等线圈转到另一半和电刷接触时就改变了电流的方向,比起“小小电动机〞又有所改进:把另一半的动力也用到了.师我们观察了电动机如何工作,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电动机转动后能带动其它机器的转动,那么电动机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提示:从能量的角度来考虑〕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拓展延伸]扬声器师我们学习了电动机的有关知识.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36~P137页《科学世界》,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扬声器的发生原理.如图是一个扬声器构造示意图,线圈通过的电流是方向不断变化的交变电流,当线圈通过图中所示的电流时,线圈受磁铁的作用向左运动,当线圈通过相反方向的电流时,线圈受磁铁的作用向右运动,线圈不断地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扬声器就发出声音.【教师结束语】本节课学习了电动机的根本构造,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以及为什么会连续转动的原因.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学习的重点,也是学..1.本节采用程序性的提问和讨论,启发学生弄清电动机线圈受力情况和停止转动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2.换向器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通过电动机模型,观察换向器很有必要.第一课时中学习了“让线圈转动起来〞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思考,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下一课时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比照认识,让学生有一种解决问题后的喜悦.3.通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识图能力应该有所提高,本节电动机原理图要尽量让学生自己看图理解.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比热容,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2.能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比热容的定义,及其和质量、温度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热量的计算公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的推导能力和动手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教学难点】利用比热容的定义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稳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稳固.【新课引入】师我们知道比热容的单位是J/〔kg·℃〕,而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和种类有关,请同学们思考能否利用一个公式具体地说明热量、温度、质量、比热容之间的关系呢?〔学生积极思考并发言.〕师大家先不要着急判断,等我们学完本课时就知道了.【进行新课】知识点热量的计算师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什么意义呢?请同学们结合前面学习的密度的物理意义进行思考.生: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4.2×103J的热量.师答复正确.这就是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好,请大家再思考,如果有2kg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多少J的热量呢?学生根据上面类推:2kg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2×4.2×103J的热量;则2kg的水,温度升高2℃,要吸收2×2×4.2×103J的热量.师那么如果知道有mkg水,加热前初始温度为t0℃,加热后温度为t℃,那么它吸收了多少热量呢?学生类推,得出结论:吸收热量为m×〔t-t0〕×4.2×103J.师同学们很棒!答复非常正确.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关于比热容的热量公式.〔多媒体展示课件“热量和热平衡〞问题的计算〕热量和热平衡问题的计算〔多媒体课件〕〔1〕如果某物体的比热容为c,质量为m,温度变化为Δt,则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Q=cmΔt.〔2〕此公式适用于物体温度改变时,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对物态变化的过程不适用.〔3〕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Q吸=cmΔt升=cm(t-t0);物体的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Q放=cmΔt降=cm(t0-t),Δt为物体温度的变化值,即物体高温值和低温值之差.〔4〕在热传递过程中,当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热传递而没有热量的损失时,根据热平衡,则有Q吸=Q放.板书:热量的计算:〔1〕升温吸热:Q吸=cm〔t-t0〕.〔2〕降温放热:Q放=cm〔t0-t〕.例题1〔多媒体展示〕有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800℃,质量是1.5g,温度降低到20℃,放出多少热量?[c铁=0.46×103J/(kg·℃)]解:Q放=cm(t0-t)=0.46×103J/(kg·℃)×1.5×10-3kg×(800℃-20℃)=538.2J例题2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练习册中对应题目,并针对性地讲解.课堂演练完本钱课时对应课堂练习.【教师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体吸〔放〕热时的热量公式,并通过练习稳固强化了对热量计算公式的应用,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谢谢!课后作业完本钱课时对应课后练习.关于热量的计算,新课标并未做具体要求,由于在比热容的教学中,未给出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故无法用直接公式法进行计算.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比热容的物理含义,用算术法计算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进而总结出热量的计算公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时,要提醒学生分清温度变化中的“升高了多少℃〞和“升高到多少℃〞的区别.。
电动机说课稿
电动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动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动机”这一内容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先介绍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为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奠定基础。
通过对电动机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电与磁相互关系的认识,同时也为后续学习电磁感应等知识做好铺垫。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注重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电路知识、磁场的基本性质以及电流的磁效应等内容,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对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学生可能会感到抽象和难以理解。
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取知识,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生动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3)知道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能量转化。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教学难点理解电动机中换向器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以及电动机的工作过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2、讲授法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如换向器的作用,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
电动机(说课稿)
直流电动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张崾先中学连凯。
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七节内容“直流电动机”。
【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十四章电磁现象是初中物理重点内容之一,是在学习简单电路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电与磁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电和磁在生活生产中简单的应用。
而电动机既是电磁现象的具体实例和综合应用,又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关于本内容新课标中能找到对应的明确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
因此本节内容在实现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上都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电动机的能量转化因为课标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有明确的要求,又根据新课标把能量作为教材编写主线之一,贯穿在整套教材当中。
因此我把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和电动机的能量转化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难点: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因为生活中的电动机基本上都是封闭的,学生很难对其内部结构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而初中学生思维虽然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把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知道电动机的基本原理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其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3)了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以及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4)知道电动机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以及了解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经历制作电动机模型和拆实际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初步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应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兴趣。
九年级物理电动机说课稿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思考:通电线圈也有磁场,相当于一个
磁体,那么通电线圈是否也会受到磁场 力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提出问题: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 猜想与假设:(尽可能让学生提出多种猜想,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合理 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 现象分析:给导线通电,导线就运动起来。 实验结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四、盘点收获,目标测试
3)电动机主要由 和 组成。 4)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5)电动机工作过程中,把 能。
能转换成
四、盘点收获,目标测试
6)如图所示,合上开关后,通电导体在 磁场中向左运动,要想让通电导体向右方 运动,可以只改变 或只改 变 ,若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 同时改变,通电导体将向 方运动。
谢谢指导!
四、盘点收获,目标测试
你能设计一个电路,使直流电动机在人的 操作下既能正转,也能翻转吗?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55页
板书设计
第六节 电动机 一、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实验:图 结论:1.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2.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二、电动机 1.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2.基本构造:定子、转子 3.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4.应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思考:通电导线在磁场里受到的力的方向与什 么有关呢? 根据假设继续进行实验验证。 结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方向跟电 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当电流的方向或 者磁感线的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 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第2课时)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困惑?
1、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而转动。
2、直流电动机:利用直流电源供电的电动机叫直流电动机。
3、直流电动机的组成:模型:由磁体、线圈、换向器和电刷组成;实际的电动机由转子和定子两个基本部分组成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4、换向器的结构和作用:结构:由两个半环构成作用:每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3.原理:当线圈中通有变化的电流后,它也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它与原来的永久性磁铁相互作用后就会产生大小不同的力,从而推动锥形纸盆振动,然后产生出声音来。
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学生阅读
学生认真好奇地观察。
学生根据课本回答。
学生观察并说说电动机的构造。
学生记录
观察演示图,分析受力的情况。
讨论各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在课本中找出。
第二十章电与磁
课题
第四节电动机(第2课时)
科目
物理
教学对象
九年级
备课人
杨婷婷
一、教学目标
1、能看图说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及教师讲解学生能描述换向器在电动机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情况,电动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
5、能量转化: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反馈练习
1、可以改变直流电动机转动方向的方法是( )
A.用较强的交流电当电源B.改变电流方向,同时改变电动机的磁场方向
C.对调电动机磁铁的磁极,不改变通入线圈的电流方向
九年级物理20.4 电动机(教案)
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教案)【学习目标】1.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 知道换向器在直流电动机中的作用。
3. 知道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 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换向器的作用。
【教学方法】实验法、启发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出问题:电动汽车、遥控飞机是在什么装置的驱动下运动起来的呢?学生看课本内容,思考问题答案。
大家有没有想过电动机为什么通电后会转动,它大部分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电动机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一)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1.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在研究电动机工作原理之前,我们一起来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我们知道磁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磁体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那么通电导线会不会也受到磁场的作用呢?演示实验一: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步骤:(1)把导线ab 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ab,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2)把电源正负极对调后接入电路,使通过导线 ab 的电流方向与原来相反,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3)保持导线 ab 中的电流方向不变,但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使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4)同时把电源正负极、蹄形磁体的上下磁极对调后重复引导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1)导线ab 向蹄形磁体的外侧运动。
(2)导线 ab 向蹄形磁体的内侧运动。
(3)导线ab 向蹄形磁体的内侧运动。
(4)导线ab 向蹄形磁体的外侧运动。
学生积极思考电流的方向,磁体的磁场方向,磁体的磁场方向与导线的受力方向的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都有关系。
当电流方向或者磁场方向变得相反时,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也变得相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4 电动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 电动机的构造:线圈、磁铁、支架等;3. 电动机的种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等;4. 电动机的应用:电动车、电风扇、洗衣机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动机的原理、构造和种类,知道电动机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理解电动机的能量转化过程;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 电动机的构造:线圈、磁铁、支架等;3. 电动机的种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动机模型、电池、导线、磁铁等;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动车、电风扇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动机的应用。
2. 电动机原理讲解:通过电动机模型演示,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
3. 电动机构造讲解:展示电动机内部构造,讲解线圈、磁铁、支架等部件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电动机的结构。
4. 电动机种类介绍:讲解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区别,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电动机。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电动机实验,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理解电动机的能量转化过程。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电动机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电动机知识的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动机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电动机1. 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2. 构造:线圈、磁铁、支架等3. 种类: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描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3. 请说明电动机的构造,包括线圈、磁铁、支架等部件的作用。
初中物理九年级 电动机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的纪壮娥。
今天我带来的课题是“电动机”,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四节。
接下来我将把讲课融入到说课中,从以下六个维度来阐述我的设计思路。
首先是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习了电生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出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从而提出这一理论在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电动机,所以它是本章内容的核心之一。
同时也为学习磁生电打下基础,起着呈上起下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且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以下三个维度,主要让学生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并且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换向器的作用。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电动机,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对于九年级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操作兴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他们已经了解了电路的基础知识,磁场的基本性质及电流的磁效应等。
在思维方面,虽然他们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而生活中的电动机又都是封闭的,学生很难对其内部结构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把电动机能够持续转动的原因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针对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演示法,注重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由老师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整节课通过引导性的讲解方式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程序分为以下4个环节。
首先展示洗衣机和电风扇的图片,发现他们的内部结构都有电动机,然后提出“电动机为什么可以转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探索欲望,引入新课。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将向同学展示电动机的内部结构,(注意手势,展示)内部有磁体和线圈。
《电动机》说课稿(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电动机》说课稿(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电动机》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二、实验器材电动玩具、小电机、小扇叶、自制简易电动机、安培力演示器、学生电源、自制线圈、电池组、自制线圈转动模型、小小电动机、自制铅笔电动机、隧道小火车、锡箔纸电池直线电机三、实验创新要点(一)改进:自制线圈代替课本的传统演示实验,成功的演示了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在平衡位置附近摆动,而不能持续转动。
(二)改进:自制线圈转动模型代替课本的立体图,形象直观的解释了线圈不持续转动的原因——在越过平衡位置后,动力变为阻力。
(三)补充:利用身边的物品制成的铅笔电动机,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拉近了学生和物理之间的距离。
(四)创新:隧道小火车、锡箔纸电池直线电机等实验,把电动机从旋转电机拓展到直线电机,从而又拓展到磁悬浮,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四、实验原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五、实验教学目标(一)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二)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三)通过分组实验和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六、实验教学内容(一)分组实验:拆解小电机,了解电动机的主要结构。
(二)演示实验:自制简易电动机演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三)探究实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以及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自制线圈”演示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五)分组实验:“小小电动机”探究如何才能让线圈在磁场中持续在转动。
(六)“隧道小火车”、“锡箔纸磁铁电池”直线电机揭示电动机本质:电能转化机械能。
七、教学实验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生活中常见的电动玩具引入新课,从中拆解出小电机并让电动机通电工作,这里通过增加小扇叶放大了电动机轴的转动。
进一步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解小电机,了解电动机的主要结构:线圈和磁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20.4《电动机》优秀教学案例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如“电动机是如何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因素有哪些?”等。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电动机知识的理解,如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探究影响电动机转速的因素。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如在讲解电动机原理时,学生可以提问:“为什么电动机需要通电才能工作?”等。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小组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小组汇报:各小组就探究成果进行汇报,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电动机应用实例,如电动汽车、洗衣机等,引导学生关注电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这种生活情境的引入使得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加贴近实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设计了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自我反思: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收获,找出不足之处,明确改进方向。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给予鼓励和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注重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电动机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电动机说课稿
初中物理电动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初中物理中的电动机部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电动机作为初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物理学科知识的延伸,也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技术。
通过对电动机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同时也为将来学习更深层次的物理知识打下基础。
接下来,我将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将掌握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针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难点是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
为了突破这些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通过PPT展示电动机的图片和动画,直观展示电动机的外观和工作原理。
然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眼见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增强他们的实践感知。
最后,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下面,我将详细描述教学过程。
首先是导入新课,我会提出问题:“电能除了能点亮灯泡,还能做什么?”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电能的其他用途。
接着是新课讲解,我会详细讲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印象。
然后是实验操作,学生将分组进行电动机的制作和测试,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理解。
最后是总结与作业,我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布置相关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板书设计上,我将采用结构化板书,清晰展示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20.4电动机精品教案 (2)
20.4 电动机基本思路: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2.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提高学生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2.通过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重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难点:1.分析概括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哪两个因素有关.2.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教具准备: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电源、导线 学法指导:实验法、启发式、演示法. 预习内容:电动机——信息时代的先锋玩具汽车或玩具船都是利用小电动机转动的力量带动车轮运转的.直流电动机使用干电池,内部电枢线圈上有电流,电枢便成为电磁铁.由此,在被周围固定的永久性磁铁吸引或推开后,电枢便开始转动了.如今很多的家用电器上都使用交流电动机: (4)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当堂达标:1.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 的作用,它的方向跟 的方向和 的方向都有关系.2.直流电动机在工作时,线圈转到 位置的瞬间,线圈中的电流断开,但由于线圈的 ,线圈还可以继续转动,转过此位置后,线圈中电流方向靠 的作用而发生改变.3.直流电动机是利用 制成的.电动机基本由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 和固定不动的 .电动机是把 能转化成 能的机器.●我应该怎样想把握知识最重要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在______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______的方向、______的方向都有关.学习导入: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1.磁场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2.电流的磁效应是什么?(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情况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深入探究:1、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实验:教材图20.4——1示 结果:结论:(学生分析,教师总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九年级物理20.4《电动机》说课稿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布置如下:
1.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学习笔记,加深对电动机的认识。
2.完成与电动机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调查生活中电动机的应用,撰写调查报告,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精神。
3.课堂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实验报告、小组讨论成果等,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网络互动: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线上展开讨论,实现课内外学习的有效衔接。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式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引入:向学生展示一个正在工作的电动机模型,如电风扇、电动车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工作原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使用不同颜色和符号突出重点,帮助学生区分主次。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电动机原理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安全和纪律问题;
3.部分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直观性,降低学习难度;拓展教学时空,提高教学效率。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
1.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实验指导、作业评价等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2.生生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电动机》说课稿(全国获奖实验说课案例)
《电动机》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4节“电动机”二、实验器材电动玩具、小电机、小扇叶、自制简易电动机、安培力演示器、学生电源、自制线圈、电池组、自制线圈转动模型、小小电动机、自制铅笔电动机、隧道小火车、锡箔纸电池直线电机三、实验创新要点(一)改进:自制线圈代替课本的传统演示实验,成功的演示了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在平衡位置附近摆动,而不能持续转动。
(二)改进:自制线圈转动模型代替课本的立体图,形象直观的解释了线圈不持续转动的原因——在越过平衡位置后,动力变为阻力。
(三)补充:利用身边的物品制成的铅笔电动机,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拉近了学生和物理之间的距离。
(四)创新:隧道小火车、锡箔纸电池直线电机等实验,把电动机从旋转电机拓展到直线电机,从而又拓展到磁悬浮,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四、实验原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五、实验教学目标(一)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二)了解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三)通过分组实验和小制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六、实验教学内容(一)分组实验:拆解小电机,了解电动机的主要结构。
(二)演示实验:自制简易电动机演示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三)探究实验: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以及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四)“自制线圈”演示线圈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五)分组实验:“小小电动机”探究如何才能让线圈在磁场中持续在转动。
(六)“隧道小火车”、“锡箔纸磁铁电池”直线电机揭示电动机本质:电能转化机械能。
七、教学实验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用生活中常见的电动玩具引入新课,从中拆解出小电机并让电动机通电工作,这里通过增加小扇叶放大了电动机轴的转动。
进一步让学生亲自动手拆解小电机,了解电动机的主要结构:线圈和磁铁。
线圈是怎么工作的呢?通过自制简易电动机(图1)将线圈简化为单匝线圈,再次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发深入思考:线圈为什么会转?图 1 图2(二)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力的作用通过探究实验一(图2)得到结论:1、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力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20章第4节电动机说课稿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实验观察法: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活中的电动机应用实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珍惜能源、节约资源的良好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电动机的原理、构造、类型及其应用。
(2)电动机的工作过程和特性。
2.教学难点:
(1)电动机工作原理中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2)电动机各种类型的区分和应用。
(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动机。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我所面对的学生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后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认知水平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对电学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理解并应用一些基本的物理原理。在学习兴趣方面,他们对于探索身边的物理现象充满热情,尤其是那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在学习习惯方面,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简洁性。板书将包括电动机的原理、构造、类型和应用等主要知识点,以清晰的图表和关键词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料。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注重以下几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动机》说课稿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电动机》说课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电动机》是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讲解了电动机的原理、类型和应用。
在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1.2 课程目标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 - 了解电动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掌握常见电动机的类型和特点; - 掌握电动机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 -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电动机》这章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电动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 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区别; - 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和特点; - 电动机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
2.2 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 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类型,让学生了解电动机的背景知识; -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展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 互动讨论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电动机的特点和应用。
三、教学流程3.1 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中,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问答游戏来引发学生对电动机的兴趣,并调动他们的思考和参与:Q: 什么是电动机?A: 学生回答。
Q: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接触过哪些电动机?A: 学生回答。
Q: 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A: 学生回答。
3.2 知识讲解在知识讲解环节中,我将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电动机的定义、基本原理和分类。
1.电动机的定义和基本原理•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包括输入电能和输出机械能两大部分。
2.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区别•直流电动机:输入电能为直流电,适合常见的低压应用。
•交流电动机:输入电能为交流电,适合大部分工业应用。
3.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和特点•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和启动性能,但结构复杂。
•交流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但调速性能稍差。
•步进电动机:适合需要准确位置控制的应用。
九年级物理第20章 第4节 电动机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电动机教学目标1.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通过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教学难点1.分析概括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哪两个因素有关。
2.理解通电线圈在磁场里为什么会转动。
教学过程由生活中常见带有电动机用电器入手引入课题。
电动机提问: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奥斯特实验,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能使小磁针偏转,即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磁体对电流有力的作用吗?进入快乐体验:一、1、研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学生回答并总结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两个因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让学生猜想:通电导体在磁场里要受到力的作用要运动,如果把一个通电线圈放于磁场中,它又将怎样?2、研究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探究]让线圈转起来屏幕上显示实验器材、用漆包线制作矩形线圈的制作方法,用红色字强调制作过程的注意事项教师巡视指导,查看各组学生分组制作线圈情况。
线圈制作完成后,屏幕上显示组装小电动机时线圈和磁铁的放置方法及如何使小电动机转动的方法。
让学生把制作的线圈置于磁场中并接通电路观察它的转动。
老师查看各组情况作总结,揭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将会转动。
二、电动机的基本构造结合制作的小电动机,学生回答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屏幕出示定子和转子。
[师]在上面探究活动中,我们使线圈转起来了。
如果把“小小电动机”线圈两端引线的漆皮全部刮掉,线圈又会怎样运动呢?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并回答现象:线圈转到一定位置后停止转动。
教师结合图进行解释,让学生结合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因素进行讨论并回答:如何能使线圈持续转动?实际的直流电动机是通过换向器来实现这项功能,看屏幕(屏幕放映带有换向器的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过程)让学生结合flash动画认识换向器的构造并讨论回答它的作用。
屏幕出示换向器的作用.[师]实际的直流电动机都有多个线圈,每个线圈都接在一对换向片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位老师:上午(下午)好!
说课应当围绕“课标、教材、教法、程序”进行,基于本次讲课的特殊性,很有必要从“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角度加以阐述。
《电动机》是在讲述磁现象、电流的磁场基础上,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而设置的一节课。
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境,充分体现“实验、整合、实践”的思想,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实验的思想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标》上说:“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
在《电动机》教学中,第一课时,用实验引导学生探究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第二课时,运用“信息技术”操作平台回顾了上节内容,研究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利用“信息技术”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用实验和flash动画演示电动机的工作过程,收到了常规实验教学的效果,体现了“物理教学离不开现实的物理情境”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运用电脑技术,将电动机的工作过程化为慢动作、分解动作、对比动作,直观、形象、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决了常规教学中“实验现象不太明显、教师不容易讲清、学生很难听懂”的难题,更好地突出了“电动机工作原理”这一重点,突破了“换向器的作用”这一难点。
课后的实践操作题“制作模拟电动机”,使实验得到了验证,又一次体现了实验的思想。
这也是选择《电动机》作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整合的思想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是为学科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当植根于学科,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是一种工具,应当服从于学科教学,服务于学科教学,而绝不是相反。
《电动机》的教学设计,从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等方面都体现了整合的思想。
“电动机工作原理”部分,用实验和flash动画演示,用分解图片、对比图片分析,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电动机应用”部分,采用视频、图片还原生活现实情境;“课前引入”用图片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课后实践”将物理知识、生活观察、社会调查、动手动脑、人际交往、信息技术甚至语文写作融为一体;课件背景,翻页按扭,自定义动画等等,都体现了“生活、物理、社会”的联系与整合,体现了学科间的渗透,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应用。
在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中,学生不仅能够轻松自如地学会物理学科知识,弄懂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生活与物理的关系,而且学生由被动学习的接收者和被填灌对象,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主体,信息加工主体以及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3.实践的思想
物理与生活联系紧密,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学习物理应当注重实践操作。
本节课中两道生活模拟场景题目,渗透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并运用计算机的交互性特点,使问答具有随机性;另外两道真正意义上的“走向生活、动手动脑”的题目,题目中的“采访”、“查阅”、“记录”、“拆机”、“制作”,无不体现“物理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上传报告”、“下载视频”则是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成果的延伸应用与拓展深化。
总之,集文本、图片、动画、视频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使课堂教学容量更大、节奏更快、形
式更新,使学生的视野更广、兴趣更浓、能力更强。
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加强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物理学习的领域,培养了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动手、善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自主性求知习惯和创新性思维意识,以及获取、利用、加工信息的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不再是一句空话,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