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ppt
合集下载
《中国自然灾害》PPT课件

更重?
内蒙古、西藏、四川、新疆等,主要是西部地区。 我国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经济落后,加上经营粗放、
主要靠天养畜,与舍饲、半舍饲和高密度养畜的东南部
相比,灾害风险更大,灾精选情PPT更重。
13
我国东西部农业种植制度与灾害 种类及灾情的差异
(1)我国东部的农业部门以 种植 业为主, 主要受洪涝、干旱、冷冻 、风雹 等灾害的影响, 使种植业灾情严重
主要受灾 灾种
舍饲、半舍饲,高密 靠 天 养畜 度养畜
洪涝、干旱、冷冻、风 雪灾、旱灾、虫灾 雹
风险
农业灾害风险大
灾情表现 农作物受灾面精积选P等PT
牧业灾害风险大 牲畜掉膘、死亡 16
三、自然灾害地域差异
精选PPT
17
1.海洋灾 害带
2.东南沿 海灾害带
3.东部灾 害带
4.中部灾 害带
5.西北灾 害带 6.青藏高 原灾害带
精选PPT
10
2、农业灾情严重
读图2.4与2.5,回答后面问题
精选PPT
11
问题: 农作物
成灾面积 与播种面 积有何关 系?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
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
精选PPT
12
问题:
我国因灾
死亡牲畜比较
多的省区有哪
些?为什么我
国西部地区的
畜牧业灾情风
险更大,灾情
青藏高原以东 暴雨、洪水、地 中国环境最复
的第二阶梯 震、滑坡、泥石 杂、地表物质
流
最不稳定的大
斜坡
新疆、甘肃、 宁夏、内蒙古 西部 西藏、青海、 四川西北部
地震、沙尘暴、 我国干旱区 霜冻旱灾病虫 害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共30张PPT)

灾害频发
然 灾 害
我国灾害概况 灾害分布
防灾减灾
评价园地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D ) A. 寒潮 B. 地震 C. 洪涝 D. 车祸
2.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错误的是(B ) A .春夏季节我国江淮地区常见洪涝灾害 B.一个地方发生旱灾后,不会再发生其他自然灾害 C. 地震会导致地上建筑物的震动或倒塌 D.不同自然灾害有时会连续发生
评价园地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山区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B. 我国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冬季风的不稳定 C. 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干旱的多发区 D. 我国西北地区是泥石流的多发区
4.下列关于防灾减灾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 通过灾害预报,可以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B. 地震发生时,应该躲在家里不要出门 C.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方法可以有效避灾 D. 减灾防灾是大人们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中西部山区,尤 其西南地区
邻近亚欧大陆内部 ——强冷空气源地 地势陡峻,岩石破碎, 降水集中,植被破坏。
思考:绿线内和蓝线内为什么少滑坡、泥石流?
防灾减灾
监测、预报
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 技术,能够比较精确地预 报台风、寒潮等灾害。图 为我国东部海域的一张热 带风暴(台风)卫星云图。
政府行为
防灾工程
1 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分类。 2 了解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
(难点) 3 认识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重点)
自学自导 ( 5分钟)
自学教材P54~57及图2.48~图2.49,完成1~3题。
1.自然灾害的概念: 2.常见的自然灾害分为_气__象_灾__害___和_地__质_灾__害___。
大风吹落广告牌,砸坏汽车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灾害PPT

洪涝 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 间的大暴雨,都有可 能形成洪涝。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气象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台风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 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气象灾害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 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 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形成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地震多发生于 __东_部__沿_海__ 和_西__部_ 地区,这些地区多位
于 __板_块__交_界__或_断__裂____ 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多发 生在_中__部_山__区_ ,这 里生态环境_脆_弱__ , 地表植被_破__坏_严__重__ 。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例题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流
D、泥石
解析:台风主要发生在盛夏7、8月份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时 间短;寒潮只发生在初春和冬季;泥石流是地质灾害而不是气 象灾害;而旱涝灾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从春到冬都有可能 发生,所以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气象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台风 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 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气象灾害
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 范围的剧烈降温现象,并 伴有大风、雨雪、冰冻等, 形成灾害。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1、地震多发生于 __东_部__沿_海__ 和_西__部_ 地区,这些地区多位
于 __板_块__交_界__或_断__裂____ 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多发 生在_中__部_山__区_ ,这 里生态环境_脆_弱__ , 地表植被_破__坏_严__重__ 。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 2、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自然灾害有时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4-自然 灾害( 共36张P PT)
例题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 )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流
D、泥石
解析:台风主要发生在盛夏7、8月份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时 间短;寒潮只发生在初春和冬季;泥石流是地质灾害而不是气 象灾害;而旱涝灾害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从春到冬都有可能 发生,所以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自然灾害-ppt人教版

3)危害
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 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物等 。
滑坡
(3)泥石流
1)概念
发生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 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的特 殊洪流。
2)特点及危害
特点:暴发突然、来势凶猛。 危害: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 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地震灾害、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洪涝灾害 海洋(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
分类的其他依据: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减灾系统
地震 泥石流 滑坡崩塌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
因异常地质活动引起的
地震及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灾害
1)形成
构造地震原理示意
地震是指地壳 中长期积累的能量 急剧释放出来,以 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引起地面震动。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夏
季
风
东部地区
的
雨带推移
进
退
华北、东北
7、8 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9
6月
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南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3)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
①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利于水流汇集。
②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
③多暴雨或冰雪融水,多发生于山区雨季降雨 高峰期或连续降雨之后。
1. 陡峭的沟谷 2. 大量松散的堆积物 3. 充足的水源 4. 植被差
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会掩埋房屋,造成人畜伤亡;摧毁城镇、工厂和矿山; 破坏铁路、公路、航道,威胁交通安全;破坏地表覆盖物等 。
滑坡
(3)泥石流
1)概念
发生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 引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的特 殊洪流。
2)特点及危害
特点:暴发突然、来势凶猛。 危害:给当地村镇、道路、建筑物和矿山 等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地震灾害、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洪涝灾害 海洋(水文)灾害 生物灾害
分类的其他依据: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减灾系统
地震 泥石流 滑坡崩塌 地裂缝 地面沉降 火山喷发
因异常地质活动引起的
地震及地质灾害
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
(1)地震灾害
1)形成
构造地震原理示意
地震是指地壳 中长期积累的能量 急剧释放出来,以 地震波的形式传播, 引起地面震动。
南方雨季
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夏
季
风
东部地区
的
雨带推移
进
退
华北、东北
7、8 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9
6月
月
南部沿海地区
5月
10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南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3)泥石流发生的基本条件
①山高沟深,地势陡峻,利于水流汇集。
②有大量泥沙、石块和松软土壤。
③多暴雨或冰雪融水,多发生于山区雨季降雨 高峰期或连续降雨之后。
1. 陡峭的沟谷 2. 大量松散的堆积物 3. 充足的水源 4. 植被差
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
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
《防灾减灾》自然灾害PPT演示课件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我国自然灾害的监测系统主要对自然灾害的孕育过程进行动 态监测。 ( ) (2)灾害防御主要指的是建立水库、防护林等工程措施。 ( ) (3)在地震发生前一定要注意当地的灾害预报,为及时逃离做准备。 () (4)在洪水来袭时,应尽量向地势高的地方转移。 ( ) (5)在地震后,应及时转移家中财务,避免更大的损失。 ( ) 答案(1)× (2)× (3)× (4)√ (5)×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链接生活汛期在山区旅游,如果遇到暴雨或泥石流,应该如何逃 生?
提示汛期尽量不要到容易发生山洪的景区旅游,在山区旅游中, 一旦遭遇暴雨,应向山脊方向避洪,不要在危岩和不稳定的巨石下 避洪,千万不要在山谷中逗留,因为山谷是山洪暴发的路径。如遇 泥石流,应迅速向泥石流运动的垂直方向躲避,尽快跑出泥石流范 围,切不可顺(或逆)泥石流方向躲避。
准备防灾应急
救援包,牢记撤 地质 离路线和应急
灾害 避难场所位置, 参加地震演习
活动
灾中救助
灾后自我保 护
洪涝时应尽量向地势高 注意饮食并
的地方逃生
进行消毒
地震时,条件允许应撤离 到安全地带;泥石流时,应 向垂直泥石流前进方向 的山坡转移。如不能逃离, 则进行自我保护并自救
地震发生后 往往还有余 震,不可立即 返回家中,要 远离危险区 域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4.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
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④⑤⑥
答案B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自然灾害知识主题PPT课件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 比较安全的。即便发生停电, 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 请镇静地采取行动。如发生 火灾,即刻会充满烟雾。以 压低身体的姿势避难,并做 到绝对不吸烟。
在公共场车,管制区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 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雷电火灾篇
当人遭受雷电击的一瞬间,电流迅速 通过人体,重者可导致心跳、呼吸停
止,脑组织缺氧而死亡。
雷电对人体的伤害,有电 流的直接作用和超压或动 力作用,以及高温作用。
另外,雷击时产生的是火 花,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 皮肤烧灼伤。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 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 放电现象。产生雷电的条件是 雷雨云中有积累并形成极性。
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警惕灾害 降低风险 学会自救 确保平安
目 CONTENTS 录
01 防震防灾地震篇 02 雷电火灾篇 03 洪水台风篇 04 沙尘暴、泥石流篇
PART 01
防震防灾地震篇
防震防灾地震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 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4、家庭使用电 脑、彩电、音 响、影碟机等 弱电设备不要 靠近外墙,雷 电发生时最好 不用这些设备。
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 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
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
不宜在铁栅栏、金属晒衣 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 轨道附近停留
04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
中国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共37张PPT)

的,可以发布“寒潮”预警。
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 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原因: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 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 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 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地震的震级: 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
级,震级越大,释放能量越多。 (震级每大一级,能量就大31.6倍。)
地震的烈度: 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叫作地震烈
度。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
1.2 我国地震的分布 地震东少西多,灾情东重西轻, 死亡人口下降、经济损失上升。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 面气压形势图”。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 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出现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天气特征: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日照时间短, 湿度大。
(2)寒潮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地表热量交换,维护全球的热量平衡。 ②寒潮带来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消融 缓解春播旱情。
③寒潮带来低温,还可以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 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⑤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
④净化大气。带来的雨雪天气,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北方的扬尘 天气,也会使飞沫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降水量:大小与集中程度;
来水 水系:支流多少、水系形状与流域面积大小
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 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
原因: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 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 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 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 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地震的震级: 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一个地震只有一个震
级,震级越大,释放能量越多。 (震级每大一级,能量就大31.6倍。)
地震的烈度: 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叫作地震烈
度。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 (距离震中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
1.2 我国地震的分布 地震东少西多,灾情东重西轻, 死亡人口下降、经济损失上升。
(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 面气压形势图”。
(2)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 可能是 A.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 B.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C.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 D.风向转为偏南风,风速降低
梅雨
夏初,江淮地区出现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天气特征: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日照时间短, 湿度大。
(2)寒潮的有利影响
①促进地表热量交换,维护全球的热量平衡。 ②寒潮带来的大范围雨雪天气,在保持土壤湿度的同时,春天消融 缓解春播旱情。
③寒潮带来低温,还可以大量杀死潜伏在土壤中过冬的害虫和病 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
⑤寒潮还可带来风力资源。
④净化大气。带来的雨雪天气,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北方的扬尘 天气,也会使飞沫中的病毒随雨雪降落。
降水量:大小与集中程度;
来水 水系:支流多少、水系形状与流域面积大小
各种自然灾害PPT课件

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特点
⑵也能带来丰沛的雨水,缓 中国东南沿
解高温酷暑和旱情
海、日本和 东南亚国家
7)防御措施:
加强台风的监测预报减轻灾害; 到达近海时用雷达监测动向
加勒比海 和美国东 部沿海
灾情简报 受灾人数:6130.6万人 饮水困难:1807.1万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
经济损失:236.6亿元 饮水困难大牲畜:1172.4万头 绝收面积:111.5万公顷
(2) 特点:
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 发性的特点。
(4) 发生的地区:
降水不稳定,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年际变化大的气候控制区。
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 旱、半干旱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 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从区域看,集中在西非、 东非和南非地区(降水不 稳定的热带草原气候区)
思考:
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 力”?
那么台风中心是什么样的天气?为 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天气?
A
BCB
A
4)发生时间: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夏秋季节)最为频繁
5)分布
6)影响:
⑴具有可怕的摧毁力,由狂 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引起
孟加拉湾北部 及沿海地区
3、热带气旋的分布 南北半球均有分布,集中在大洋的西北部(大陆的东岸); 太平洋、大西洋及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 其中西北太平洋海域上空热带气旋最多。 4、热带气旋的移动路径
5、热带气旋主要影响区域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沿海 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6、热带气旋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 高处,在春季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 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10年高考全国卷)某段高速公路 (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 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 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 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 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 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 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人为原因: 开挖坡脚,蓄水排水,堆填加载,劈山开矿,乱砍滥伐 等均可能诱发滑坡。 弃土弃渣的堆砌,大量松散物质增加了泥石流发生的物 质条件; 修建工程的不合理开挖,破坏山坡表层形成泥石流;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滥砍乱垦使植被消失,加重水土流 失,破坏山坡稳定性,滑坡、崩塌发育易发生泥石流.
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泥石流示意图及泥石流逃生示意图。
当泥石流发生时,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 的游客,应该如何正确逃生? 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就快 速向垂直于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逃跑,直到跑 到相对安全的高度。
6.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
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
该地区山高谷深,河流众多;地震造成大量的山体滑坡堵塞河道积水形成众多的 堰塞湖。
(2)简要回答堰塞湖带来的危害?为防止堰塞湖造成的危害,你 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6分)
危害: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淹没沿岸农田(耕地)、村落;进一步诱发地震,使湖岸 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强;堰塞湖堤坝不牢固,易决堤引发洪涝灾害。 措施:利用工程措施:在堰塞堤坝上开挖泄流(洪)槽; 实施防御措施,做好撤离预案,随时准备进行必要的人口撤离;加强气象预报和湖区水 文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考纲解读
1.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 点 2.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 害的形成原因。
3.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等地质地 貌灾害的发生过程。 4.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自然原因:
1、地质构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 近,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地震发生
2、岩石:地震频发,山体中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地形:地形崎岖,山高谷深,坡度大,为滑坡泥 石流提供了地形条件。 4、气候:西南地区地处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多 暴雨,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动力条件。
(3)2010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
县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
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此次泥 石流发生的原因。
舟曲县城附近的地质构造岩性松软、 比较破碎,风化程度也很厉害,比较 容易发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 舟曲县是汶川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地 震导致舟曲县城周边山体松动、岩层 破碎; 舟曲长时间的持续干旱,造成城区周 边岩石解体,部分山体、岩石裂缝暴 露在外,加上植被破坏,使雨水容易 进入,导致滑坡; 连续几日的特大暴雨,形成了泥石流, 直接造成特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
泥石流爆发的条件:
山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可从地形地势、地貌物 质、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地形条件:山区坡陡谷深。 地貌条件: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植被条件:植被覆盖率较差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气象条件:多暴雨或冰雪融水。
危害: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 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 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 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
(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 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31.(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材料:2008年5月21日上午10时10分,遥感中心通过解译航拍图片 和卫星数据,在四川地震灾区发现三十四处堰塞湖。堰塞湖是由于 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堵截河谷、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如果遇 到强余震、暴雨,可能会发生溃坝,对下游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威 胁。同时,由于堰塞湖水位不断上升,也会对上游造成淹没的危险。 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地震发生后该地区形成了众多的 堰塞湖?(4分)
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 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山坡,破坏 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 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 黄土滑坡。
试讨论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春季多发的自然 与人为原因 • 1、每年3~4月,华北地区受西伯利亚冷空 气进退的影响,大风天气比较多 • 2、此时草木出生,许多农田开更,地表比 较裸露。 • 3、此时地表已经解冻,春季加速升温,是 地表干旱加速。 • 4、干燥输送的地面物质极易被大风扬起, 形成沙尘暴天气。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 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第二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 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 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分别说明A、B地区地 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
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成因: 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 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成因: 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
1、我国滑坡泥石流的灾害成因:山地面积光、山高谷深、地 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疏松、受重力和水力 作用以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与集中降水 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 节性规律。 2、时间分布特点: 滑坡表现出常发性,但一般在雨季 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3、空间分布特点山区多发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地震频发、震级高 地壳 活动 激烈 断裂发育,岩石破碎, 风化严重 滑坡 泥石流 灾害 多发
季风 气候
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
8月以来,我国甘肃舟曲、 四川绵竹和汶川、云南贡 山等地相继发生山洪泥石 流灾害。而连续的暴雨给 救灾又带来困难。
(1)上述三个泥石流 发生地,在地理位置上 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位于横断山区(位于 我国一、二级阶梯的交 被泥石流损害的舟曲县城 界处),地形陡峭。 (2)试分析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原因。 位于地质活动带上,岩体破碎脆弱(多裂隙); 山体陡峭;多暴雨;植被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