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静脉营养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外营养疗法ppt课件

肠外营养疗法ppt课件

LOGO
心血管功能障碍或严重电解质紊乱者 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 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患者
3 4
6
途径(一)
LOGO
(一)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插管(PICC)
浅静脉,上肢远端,直视 —— 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管径细,长,阻力大,易堵塞,需用输液泵 静脉炎发病率高 粘贴固定,四肢活动 — 容易移位
氨基酸
LOGO
葡萄糖
主要作用:供能
1高能低容 2降低糖的用量 3提供必需脂肪酸 4生物膜的合成基础
主要作用:氮源
1维持体内氮平衡 2调整体内氨基酸比例 3参与体内多种生理活动
主要作用:供能
1供能的基本物质 2构成细胞的基本成分
成人不同病生理状态下每日需要
水 ml/kg 基 本 消 耗 高 代 谢 30 50 100~ 150 热量 kcal/k g 30 50
肠外营养的定义
LOGO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
1.途径: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
2.营养要素:丰富的热能、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 质和微量元素。 3.目的: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 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
肠外营养适应症
LOGO
肠外营养疗法
三甲条款4.5.2.4
LOGO
【C】 1.有肠道外营养疗法的规范或指南。 2.按处方(医嘱)由药学部门集中配制肠道外 营养注射剂,符合注射剂配制GMP规范要求。 4.5.2.4 3.不具备药学部门集中配制条件,由经药学部 规范使用与管 门培训与考核合格的注册护理人员配制。 理肠道外营养 疗法。 【B】符合“C”,并 有主管部门监督管理,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 【A】符合“B”,并 1.持续改进措施有效。 2.对肠道外营养疗法使用实施分级管理。

肠内外营养PPT课件

肠内外营养PPT课件

编辑版ppt
24
与静脉输液的区别: 1.输入的是营养物质; 2.适用的疾病不同。
编辑版ppt
25
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早的应用是1939年,E1ma 首先把水解蛋白用于临床。1940年开始应用结 晶 氨 基 酸 混 合 液 ,1956 年 开 始 研 究 乳 化 脂 肪 。 1966年Dudrick等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法,输入 高渗葡萄糖与水解蛋白液,进行全静脉营养。 经过PN支持,挽救了许多病人生命。
编辑版ppt
12
4.管饲营养方法的分类
按供给次数分类: (1)一次性输入 (2)间歇性输入 (3)持续性输入
按管饲动力分类: (1)推注 (2)重力滴注 (3)经泵输注
编辑版ppt
13
肠内营养1 肠内营养2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5.置管的原则
(1)选择对患者侵入最小、简单安全的方法。 (2)根据预期营养支持所需时间选择:
8~10 8~10 8~10
(二)管饲营养
1.适用证: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能经口进食或消化
吸收功能严重受损者。
2.途径:(1)鼻-胃管、十二指肠或空肠置管;
(2)食管造瘘;
(3)胃造瘘;
(4)空肠造瘘。
3.原则:数量由少到多、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
慢到快。
编辑版ppt
7
胃造瘘术
编辑版ppt
11
空肠造瘘术
第四节 肠外营养
一、肠外营养概念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途径输 注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持营 养平衡的营养治疗方法。
当病人被禁食,所有营养物质均经静脉营养提供时,称为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肠外营养的定义
肠外营养PN:(Parenteral nutrition)是指营养要 素由胃肠道以外的途径供给机体,人在不进食状 况下仍然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 愈合创伤,幼儿也可以生长发育,称胃肠外营养, 也称人工胃肠。
肠外营养的成分

脂肪
氮的来源 肠外营养中最佳氮来源是L-氨基酸溶液。 能量的来源 在肠外营养中最佳的非蛋白质能量来源应是糖和脂肪所组成的双能源。 食物中大部份碳水化合物都是以葡萄糖形式到达机体组织。葡萄糖是最佳的碳 水化合物。血糖水平监测不仅容易做而且化费少。葡萄糖在过去肠外营养中, 常作为唯一能量来源,但现已证明这会有许多的缺点。
TPN的配置要求
配置室要求: TNA必须进行无菌操作,有条件者应 在层流台进行。保持室内清洁,配置室需经过空气 消毒,常见的是配液前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用其 他设备(电子灭菌灯、电子空气消毒器等)每月 做一次洁净台,配液室的细菌培养. 环境及人员的要求: 避免人员过多走动,洗手至 肘上、戴口罩、帽子,将袖子卷起至肘上防止进 入洁净台。
2.中心静脉输注 CPN 适应证:肠外营养超过2周、营养液渗透压高于 1200mOsm/LH2O者。 置管途径: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上肢的外 周静脉达上腔静脉。 3.不宜采用的肠外营养途径为颈外静脉及股静脉, 前者的置管错位率高,后者的感染性并发症高。
TPN: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机体所需的全部的蛋白质(氨 基酸)、脂肪、碳水化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 元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目的:可提供足够的热量、氨基酸和各种必需的 营养物质,防止或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重建 和恢复机体的无脂细胞群,促进康复。还可使机 体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正氮平衡,伤口愈合和 体重增加。

肠外营养的护理课件.ppt

肠外营养的护理课件.ppt

用三通接病人 复杂麻烦、需
要输液泵 可能有并发症
病人
全营养混合液(TNA)
全静脉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是将一日所需的全部 营养要素(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电 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按比例混合于 密封的无菌的3L输液袋中,以外周或中心 静脉插管输入的方式直接输入机体的注射 剂,或称全合一营养液(All in one,AIO)。
4
高分解代谢状态: 大面积烧伤、 严重复合伤、 感染等。
①短肠综合征: 广泛小肠切除 >70%-80% ②小肠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肠缺血、多发肠瘘 ③放射性肠炎 ④严重腹泻、 顽固腺炎
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
若肠麻痹未消除、
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
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肠外营养成分—维生素
代谢调节作用 参与机体代谢所需酶和辅助因子的组成
肠外营养成分—微量元素
70余种、含量少、分布广、生理功能重要 Ca在细胞内与机体许多功能密切相关(神经肌肉
兴奋性) Mg是细胞内仅次于K的重要阳离子,是体内多种
酶的辅助因子参与神经传导,长期PN患者容易出 现Mg缺乏引起并发症
全营养混合液的优缺点
优点:易管理,减少相关并发症,有 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利用,并节省费用 。
缺点:混合后不能临时改变配方,无 法调整电解质补充量。
卡文的优缺点
优点
不需配制,避免污染; 营养相对完全; 运输方便,减少工作量; 便于家庭静脉营养使用。
缺点
成分固定,不能满足个性需求
即用型 (卡文)与混合配置营养液的区别
肠外营养成分—糖类
糖类是唯一在肠外营养中应用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既是能量,又补充体液

肠内肠外营养PPT课件

肠内肠外营养PPT课件

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将营养物质 制成纳米级颗粒,提高营 养物质的吸收率和生物利 用度。
3D打印技术
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 化的营养食品,满足患者 的特殊需求。
人工智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 的营养状况进行智能分析 和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 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个体化营养支持的探索
根据患者的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 质,以满足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肠外营养的输注方式010203中心静脉输注
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将营养 液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 适用于长期肠外营养的患 者。
外周静脉输注
通过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 ,适用于短期肠外营养的 患者。
经皮穿刺输注
通过皮肤穿刺将导管插入 皮下脂肪组织,再连接营 养液输注袋进行输注。
案。
CHAPTER 05
肠外营养的实践应用
肠外营养制剂的选择
氨基酸溶液
选择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成分比例合理的制 剂,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求。
碳水化合物溶液
用于提供能量,可选择葡萄糖溶液或右旋糖 酐等。
脂肪乳剂
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剂,如鱼油和植 物油,以提供能量并维持细胞膜功能。
维生素和矿物质溶液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提高生存质量。
康复治疗
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存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缺点:需要进食量较多,可能增加患者的胃肠负担;对于 严重疾病或创伤的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肠外营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足 ❖ (3)胃肠内漏:十二指肠结肠瘘,小肠结肠瘘、胃回肠吻合术后。 ❖ (4)短肠综合症:切除大量小肠超过75%或小肠旷置过多者。 ❖ (5)肠道炎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或术前准备时。
编辑版ppt
9
TPN的适应症
❖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需要营养支持但却不 能从胃肠道来补充营养的患者。
编辑版ppt
10
肠外营养的禁忌症
编辑版ppt
18
肠外营养的常规监护
❖ 1.体重的监测:对于重症患者不适用,在ICU中 主要靠CVP来监测患者是否出现液体潴留。
❖ 2.体温的监测:能及时了解感染的情况。 ❖ 3.输入速度:使用输液泵24h匀速泵入(中心静
脉),调整液体滴速24h匀速滴入(外周静脉) ❖ 4.营养评价:特计24h出入量。 ❖ 5.环境的监护:保持环境、病人及床单位清洁。
5
肠外营养的分类
❖ TPN:完全胃肠外营养 ❖ PPN:部分胃肠外营养:机体所需的一部分
营养通过静脉输注给机体。另外一部分可 能由肠内补充给机体,常用于肠道功能部 分恢复的患者,向完全肠内营养过度的阶 段。
编辑版ppt
6
TPN的概念和目的
❖ TPN: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 TPN的英文全称: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编辑版ppt
30
❖ 3.严禁随意拆卸接头注射药物 不宜通过中 心静脉导管输血、抽血或进行心肺功能监 护,保持TPN输注系统及输注过程的连续 性 。如是单腔中心静脉导管,只用来输注 TPN,再开一路外周静脉用来输注其他液 体。如是双腔静脉导管白色的侧腔用来输 注TPN,棕色的主腔用来间断或持续监测 CVP或者输注其他液体(除血制品之外)
渗透压高于1200mOsm/LH2O者。 ②中心静 脉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③导管感染或有脓毒 症者。 ❖ 优点: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避免中心静脉置管 相关并发症(机械、感染),且容易早期发现 静脉炎的发生。 ❖ 缺点:输液渗透压不能过高,需反复穿刺,易 发生静脉炎。故不宜长期使用。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ppt课件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ppt课件

缺乏时可最突出的症状是面,胸部出现湿疹样皮炎,同时可有腹泻,皮肤
干燥,增厚,脱发,伤口愈合延迟,血胆固醇下降,血小板减少,贫血,红细胞
脆性增加等.
❖ b.高脂血症

输入脂肪乳剂过快或总量过多可引起发热,急性胃肠道溃疡,血小板
减少, 溶血或自身免疫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肝脾肿大等,称为脂肪超负
荷综合症.
12
氨基酸注射液
名称
含氮量
渗透压
8.5%乐凡命 14g
约810mmOsm
11.4%乐凡命 18g
约1130mmOsm
绿支安
15.2g
5.6%肾病AA
6.7g
支链AA(3AA) 6.8g
安平10%复方氨 15.3g
基酸注射液
875
力太
3.87g
921
特点
18种平衡氨基酸 18种平衡氨基酸
适合创伤应激状 态下氨基酸补充
❖ b.胆石症是由于长期缺乏食物对胆囊收缩的刺激,造成胆囊内胆汁淤
积的结果。TPN6周后100%的病人出现胆泥.
❖ c.肝功能衰竭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必需脂肪酸,某些氨基酸,维生素等,
以及热氮比例失调,过多的葡萄糖超过肝细胞的氧化量,而招致肝的脂 肪变性. 处理的方法是减少葡萄糖的用量,降低热氮比,增加脂肪供热.
5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 无法从胃肠道正常进食者:如短肠综合症、消化道 先天性畸形、严重腹泻、肠瘘等。
❖ 消化道需要休息或功能障碍者:如溃疡性结肠炎、 消化道大出血、长期腹泻等 。
❖ 高代谢状态者:如严重烧伤 、多发性创伤、大手术、 严重感染 。
❖ 特殊病情,如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肾衰、肝衰等。 ❖ 癌肿病人在手术前后、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期间胃

肠外营养护理正式版ppt

肠外营养护理正式版ppt
2.注意有无气栓、静脉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 生,输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有条件者可使用输 液泵。
肠外营养(yíngyǎng)适应征
不能进食或不允许进食的疾病(jíbìng):术后至 少有4~5天不能经口服或经鼻胃管进食
中重性胰腺炎、麻痹性肠梗阻、长期昏迷者 胃肠道梗阻、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大剂量放化疗后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严重营养
不良伴胃肠功能障碍(3-5天可恢复者无须PN)
第五页,共20页。
外周静脉:适用渗透压不高,用量小、支 各种维生素含量均为日需要量。
混合液中尽量不加用其它药物。 1.置管操作(cāozuò)必须严格执行操作(cāozuò)规程和技术要求。
持 不超过2周。 注意有无气栓、静脉炎、败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输注过程中应加强巡视,有条件者可使用输液泵。
常需12-16h输完,也可24h滴注。 肠外营养(yíngyǎng)输注途径: 在静脉导管入口处周围应每日用碘酊、乙醇溶液消毒,并更换消毒敷料1次,发现敷料潮湿及时更换,以防导管口感染,对导管入口处皮肤定期作 细菌培养。 在静脉导管入口处周围应每日用碘酊、乙醇溶液消毒,并更换消毒敷料1次,发现敷料潮湿及时更换,以防导管口感染,对导管入口处皮肤定期作 细菌培养。
营养支持者。常需12-16h输完,也可24h滴 液有复方氨基酸、5~10%葡萄糖,电解质和10~20%的脂肪乳剂或单输等渗氨基酸。
心血管功能紊乱(wěnluàn)或严重代谢紊乱(wěnluàn)期间需要控制或纠正者
注。 可分由中心(zhōngxīn)静脉输入含一定浓度的氨基酸(4.
【肠外营养(yíngyǎng)制剂】 换输液管时,静脉导管一定要捏紧,防止空气进入血管。
第八页,共20页。
【肠外营养(yíngyǎng)制剂】

肠外营养PPT课件

肠外营养PPT课件
2.肝脏、小肠等脏器移植后功能尚未恢 复期间
PN的禁忌症
1.无明确治疗目的、不可治愈的. 2.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期间需纠正
控制的. 3.病人的胃肠道功能正常或可适应EN的:对所
有PN都应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适时安全过 度到EN. 4.一般情况好,只需<5天营养支持的:不妨不 给. 5.原发病需立即手术的:不宜强求术前营养, 以免延误. 6预计PN危险大于益处的. 7.某些大脑切除或不具有人性的.
优点
可调节补液配方以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可靠的途径
容易忍受,没有胃 肠不适
相对方便
不会误吸
缺点
插管损伤(气胸、 出血)
感染和污染
血栓和栓塞
高血糖和肝脂肪变 性及肺功能抑制
价格昂贵
PN的适应证
任何原因导致的一周以上不能经胃肠摄入 足够的蛋白质、能量或其他营养素的病人
2.中度应激:如一周胃肠不能恢复的
3.肠瘘:PN与EN结合可对无法手术的病人应 用.
4.肠道炎性疾病:对部分药物控制不好的可 PN2~4周,利于恢复,尤其对儿童.
有效的中适应症
5.妊娠剧吐或神经性拒食:超过5~7天的.
6.中度营养不良要接受大手术或强烈化 疗:术前7~10天和化疗时PN.
必须包括蛋白质合成所必须的所有 氨基酸
溶液中必须氨基酸至少要占总供氮 量40%
溶液中某种氨基酸含量不可过高
氨基酸制剂
平衡氨基酸
乐凡命:8.5%(氮量14g/L),11.4 % (氮量18g/L)
专用氨基酸
肝用:安平10%(氮量15.3/L), 肝安(氮量12.2g/L)
谷氨酰胺、半胱氨酸、-3脂肪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护理诊断:不舒适 与外周静脉营养时间 长 、长时间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不适感减轻或无不适感
护理措施:1、注意巡视患者,按时更换体 位,保证患者体位舒适,调节 合适的室温保证患者的舒适 2、根据提供的溶剂合理控制 输液速度 3、营养液输注过程中出现的 发热可根据遗嘱予以物理降温 或退热药物
效果评价:患者不适感减轻
? 肠外静脉营养的适应证: 有营养支持指征,不 能从胃肠道进食或胃肠道功能不能充分利用时。
☆因疾病或治疗限制,不能经胃肠道摄食者 ☆严重烧伤和严重感染→胃肠功能抑制、消耗↑ ☆消化道需休息或消化不良:如溃疡性结肠炎等。 ☆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
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 ☆特殊情况: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 ☆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
◇中心静脉置管( PICC):贵要静脉 较头静脉宽、 易置入,可避免气胸等严重并发症,但增加了 血 栓性静脉炎 和插管错位发生率及操作难度。不宜 采用的肠外营养途径为颈外静脉及股静脉,前者 的置管错位率高,后者的感染性并发症高。
? 肠外营养系统
①单瓶输注:如乳脂肪乳、复合氨基酸等。
②多瓶串输:多瓶营养液可通过“三通”或 Y型输 液接管混合串输。虽简便易行,但弊端多,不宜 提倡。
③胸导管损伤:多发生与左侧锁骨下静脉穿刺时。穿刺 时若见清亮的淋巴液渗出,应立即退针或拔除导管
④空气栓塞:可发生于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或因导管塞 脱落或链接处脱离所致。大量空气进入可立即致死。故 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应置病人于平卧位、屏气;置管成 功后及时连接输液管道;牢固连接;输液结束应旋紧导 管塞。一旦疑及空气进入,立即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以 防空气栓塞。
◆1.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2.经中心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3.经中心静脉置管皮下埋置导管输液
◆1.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适应证:①短期肠外营养( <2周)、营养液渗透 压低于1200mOsm /LH2O者;②中心静脉置管 禁忌或不可行者;③导管感染或有脓毒症者。
◇优缺点: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避免中心静脉置管 相关并发症(机械、感染),且容易早期发现静 脉炎的发生。缺点是输液渗透压不能过高,需反 复穿刺,易发生静脉炎。故不宜长期使用。
◆2.经中心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置管途径: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上肢的外 周静脉达上腔静脉。
◇适应证:肠外营养超过 2周、营养液渗透压高于 1200mOsm /LH2O者。
◇优缺点: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易于活动和护理,主 要并发症是气胸。经颈内静脉置管使转颈活动和 贴敷料稍受限,局部血肿、动脉损伤及置管感染 并发症稍多。经外周静脉至
? 肠外营养的禁忌证
1.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 5天内可恢复胃肠 功能者。
2.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3.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 4.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
? 选择合适的肠外营养输注途径取决于病人的血管穿刺史、 静脉解剖条件、凝血状态、预期使用肠外营养的时间、护 理的环境(住院与否)以及原发疾病的性质等因素。整理 住院病人最常选择短暂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穿刺插管; 非住院环境的长期治疗病人,以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置 管,或植入皮下的输液盒最为常用。
护理措施:
2、静脉置管后输液期间的并发症
①导管移位:锁骨下或其他深静脉穿刺置管后可因导 管固定不妥而移位。临床表现为输液不畅或病人感觉 颈、胸部酸胀不适,X线透视可明确导管位置。导管移 位所致液体渗透漏可使局部组织肿胀;若位于颈部, 可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并发感染等。因此, 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必须妥善固定导管。一旦发生导 管移位,应立即停止输液、拔管和作局部处理。
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 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 行营养支持7-10天;整理预计大手术后5-7天胃肠功能不 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 能有充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 ★注: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出凝血功能紊乱或休克时, 暂时不宜进行PN。
? 感染性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 导管性感染或脓毒症 肠源性感染
? 代谢性并发症:高血糖 低血糖 体液紊乱
1、护理诊断:焦虑、恐惧 与担心疾病,知识 缺乏有关
护理目标:焦虑恐惧减轻
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细心回答病人 及家属的疑问,向病人解释外 周静脉营养的目的及必要性, 关心安慰患者。
效果评价:焦虑及恐惧减轻
肠外静脉营养治疗的护理
?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 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 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 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静脉输注途 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
? 肠外营养分为:㈠完全肠外营养
?
㈡部பைடு நூலகம்补充肠外营养
? 肠外静脉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 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 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 育。
3、护理诊断:有关并发症
①与静脉穿刺置导管有关的并发症:气胸、管损伤、胸 导管损伤、空气栓塞、导管错位或移位、静脉炎、血栓 栓塞、纵隔气肿及其他机械性并发症。 ②感染性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
导管性感染或脓毒症 肠源性感染 ③代谢性并发症:高血糖 低血糖 体液紊乱 护理目标:患者未发生并发症
护理措施: ㈠观察和预防并发症 1静脉穿刺置导管有关的并发症 ①气胸:当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 弱时应疑及气胸的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并加 强观察 ②血管损伤: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易损伤血管,表现为 局部出血或血肿形成,应立即压迫针并压迫局部
③全营养混合液( TNA)或全合一( AIl-in-One ): 全营养液无菌混合技术是将所有肠外营养日需成 分(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电解质、维生 素及微量元素)先混合在一个袋内,然后输注。 此法使肠外营养液输入更方便,而且各种营养素 的同时输入对合成代谢更合理。
? PN的并发症
? 与静脉穿刺置导管有关的并发症:气胸、管损伤、 胸导管损伤、空气栓塞、导管错位或移位、静脉 炎、血栓栓塞、纵隔气肿及其他机械性并发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