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正式)

合集下载

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网络安全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加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如何保证网络安全,保护我们在网络世界中的权益,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介绍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网络安全的相关政策。

一、相关法律法规1、《网络安全法》2017年的《网络安全法》是我国在网络安全领域颁布的最高法律,其宗旨是“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网络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

”该法律的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保护、网络运营者责任、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和网络安全事件应急等方面。

其中,网络基础设施保护的重点是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涉及到了电力、交通、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

网络运营者则需承担网络安全的主体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制定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对网络信息安全承担法律责任等。

此外,该法律还明确了网络安全保护措施和网络安全事件应急的具体规定,以确保网络安全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2、《个人信息保护法》2021年,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律的颁布填补了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空白,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了法律依据。

该法律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定义,并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要求和限制。

对于个人信息的处理,必须保证信息处理的合法性、必要性和安全性,并且应当征得个人的同意。

对于任何未经授权获得的个人信息,处理者都应该及时删除或者销毁。

此外,该法律还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体系、侵权赔偿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3、《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法》是我国针对电子商务颁布的一项法律,旨在保护电子商务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健康发展。

该法律规定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基本义务,包括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保证交易安全等。

对于违反该法律规定的行为,将会面临行政处罚、经济赔偿等惩罚措施。

二、相关标准1、ISO/IEC 27001ISO/IEC 27001是关于信息安全管理系统(ISMS)的国际标准,旨在提供一套适用于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组织的信息安全管理框架,防止信息资产的丢失、泄露、破坏或窃取等问题。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一)国际公约类1.《在工作场所保护工人健康建议书》(1953-6-25)2.第139号公约《预防和控制致癌物质和制剂导致职业危害公约》(1974-6-24)3.第155号公约《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1983-8-11)4.第171号建议书《职业卫生设施建议书》(1985-6-26)5.第161号公约《职业卫生设施公约》(1985-6-26)6.第170号公约《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6-25)7.ILO-OHS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2001-4-27)二)法规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第60号主席令)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44号)3.《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国务院令第352号)4.《职业病目录》(卫生部文件,[2002]108号)5.《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文件,[2002]63号)6.《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1号)7.《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2006年卫生部长令第49号)8.《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63号)9.《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3号)10.《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4号)11.《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5号)1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20号)1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2002年卫生部长令第31号)14.《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三)强制性标准1. GBZ 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 GBZ 2.1-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2-2007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3. GBZ 3-2002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诊断标准4. GBZ 4-2002 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5. GBZ 5-2002 工业性氟病诊断标准6. GBZ 6-2002 职业性慢性氯丙烯中毒诊断标准7. GBZ 7-2002 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标准8. GBZ 8-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9. GZB 9-2002 职业性电工性眼炎(紫外线角结膜炎)诊断标准10. GBZ 10-2002 职业性急性溴甲烷中毒诊断标准11. GBZ 11-2002 职业性急性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12. GBZ 12-2002 职业性铬鼻病诊断标准13. GBZ 13-2002 职业性急性丙烯腈中毒诊断标准14. GBZ 14-2002 职业性急性氨中毒诊断标准15. GBZ 15-2002 职业性急性氮氧化物中毒诊断标准16. GBZ 16-2002 职业性急性甲苯中毒诊断标准17. GBZ 17-2002 职业性镉中毒诊断标准18. GBZ 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20. GBZ 20-2002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21. GBZ 21-2002 职业性光敏性皮炎诊断标准22. GBZ 22-2002 职业性黑变病诊断标准23. GBZ 23-2002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24. GBZ 24-2002 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25. GBZ 25-2002 尘肺病理诊断标准26. GBZ 26-2002 职业性急性三烷基锡中毒诊断标准27. GBZ 27-2002 职业性溶剂汽油中毒诊断标准28. GBZ 28-2002 职业性急性羰基镍中毒诊断标准29. GBZ 29-2002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诊断标准30. GBZ 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31. GBZ 31-2002 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诊断标准32. GBZ 32-2002 职业性氯丁二烯中毒诊断标准33. GBZ 3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醛中毒诊断标准34. GBZ 34-2002 职业性急性五氯酚中毒诊断标准35. GBZ 35-2002 职业性白内障诊断标准36. GBZ 36-2002 职业性急性四乙基铅中毒诊断标准37. GBZ 37-2002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38. GBZ 38-2002 职业性急性三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39. GBZ 39-2002 职业性急性1,2一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40. GBZ 40-2002 职业性急性硫酸二甲酯中毒诊断标准41. 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42. GBZ 42-2002 职业性急性四氯化碳中毒诊断标准43. GBZ 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44. GBZ 44-2002 职业性急性砷化氢中毒诊断标准45. GBZ 45-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白内障诊断标准46. GBZ 46-2002 职业性急性杀虫脒中毒诊断标准47. GBZ 47-2002 职业性急性钒中毒诊断标准48. GBZ 48-2002 金属烟热诊断标准49. GBZ 49-2002 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50. GBZ 50-2002 职业性慢性丙烯酰胺中毒诊断标准51. GBZ 51-2002 职业性化学性皮肤灼伤诊断标准52. GBZ 52-2002 职业性急性氨基甲酸酯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53. GBZ 53-2002 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诊断标准54. GBZ 54-2002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55. GBZ 55-2002 职业性痤疮诊断标准56. GBZ 56-2002 棉尘病诊断标准57. GBZ 57-2002 职业性哮喘诊断标准58. GBZ 58-2002 职业性急性二氧化硫中毒诊断标准59. GBZ 59-2002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60. GBZ 60-2002 职业性急性变应性肺泡炎诊断标准61. GBZ 61-2002 职业性牙酸蚀病诊断标准62. GBZ 62-2002 职业性皮肤溃疡诊断标准64. GBZ 64-2002 职业性急性铊中毒诊断标准65. GBZ 65-2002 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66. GBZ 66-2002 职业性急性有机氟中毒诊断标准67. GBZ 67-2002 职业性铍病诊断标准68. GBZ 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69. GBZ 69-2002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诊断标准70. GBZ 70-2002 尘肺病诊断标准71. GBZ 71-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72. GBZ 72-2002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规则73. GBZ 73-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4. GBZ 74-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75. GBZ 75-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6. GBZ 76-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77. GBZ 77-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综合症诊断标准78. GBZ 78-2002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79. GBZ 79-2002 职业性急性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80. GBZ 80-2002 职业性急性一甲胺中毒诊断标准81. GBZ 81-2002 职业性磷中毒诊断标准82. GBZ 82-2002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诊断标准83. GBZ 83-2002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标准84. GBZ 84-2002 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诊断标准85. GBZ 85-2002 职业性急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诊断标准86. GBZ 86-2002 职业性急性偏二甲基肼中毒诊断标准87. GBZ 87-2002 职业性慢性铊中毒诊断标准88. GBZ 88-2002 职业性森林脑炎诊断标准89. GBZ 89-2002 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90. GBZ 90-2002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诊断标准91. GBZ 91-2002 职业性急性酚中毒诊断标准92. GBZ 92-2002 职业性高原性诊断标准93. GBZ 93-2002 职业性急性航空病诊断标准94. GBZ 94-2002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95. GBZ 95-2002 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96. GBZ 96-2002 内照射放射病诊断标准97. GBZ 97-2002 放射性肿瘤诊断标准98. GBZ 98-2002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99. GBZ 99-2002 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0. GBZ 100-2002 外照射放射性骨损伤诊断标准101. GBZ 101-2002 放射性甲状腺疾病诊断标准102. GBZ 102-2002 放冲复合伤诊断标准103. GBZ 103-2002 放烧复合伤诊断标准104. GBZ 104-2002 外照射急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5. GBZ 105-2002 外照射慢性放射病诊断标准106. GBZ 106-2002 放射性皮肤病诊断标准107. GBZ 107-2002 放射性性腺诊断标准108. GBZ 108-2002 急性铀中毒诊断标准109. GBZ 109-2002 放射性膀胱疾病诊断标准110. GBZ 110-2002 急性放射性肺炎诊断标准111. GBZ 111-2002 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112. GBZ 112-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113. GBZ 113-2002 电离辐射事故干预水平及医学处理原则114. GBZ 114-2002 使用密封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115. GBZ 115-2002 X射线衍射仪和荧光分析仪卫生防护标准116. GBZ 116-2002 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117. GBZ 117-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118. GBZ 118-2002 油(气)田非密封型放射源测井卫生防护标准119. GBZ 119-2002 放射性发光涂料卫生防护标准120. GBZ 120-2002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121. GBZ 121-2002 后装γ源近距离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22. GBZ 122-2002 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卫生防护标准123. GBZ 123-2002 汽灯纱罩生产放射卫生防护距离124. GBZ 124-2002 地热水应用中放射卫生防护距离125. GBZ 125-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126. GBZ 126-2002 医用电子加速器卫生防护标准127. GBZ 127-2002 X射线行李包检查系统卫生防护标准128. GBZ 128-2002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29. GBZ 129-2002 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130. GBZ 130-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131. GBZ 131-2002 医用X射线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32. GBZ 132-2002 工业用γ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133. GBZ 133-2002 医用放射性废物管理卫生防护距离134. GBZ 134-2002 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卫生防护标准135. GBZ 135-2002 密封γ放射源容器卫生防护标准136. GBZ 136-2002 生产和使用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卫生防护标准137. GBZ 137-2002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38. GBZ 138-2002 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39. GBZ 139-2002 稀土生产场所中放射卫生防护标准140. GBZ 140-2002 空勤人员宇宙辐射控制标准141. GBZ 141-2002 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装置防护检测规范142. GBZ 142-2002 油(气)田测井用密封型放射源卫生防护标准143. GBZ 143-2002 集装箱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四)推荐性标准144. GBZ/T 144-2002 用于光子外照射放射防护的剂量转换系数145. GBZ/T 145-2002 个人胶片剂量剂146. GBZ/T 146-2002 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名词术语147. GBZ/T 147-2002 X射线防护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148. GBZ/T 148-2002 用于中子测井的CR39中子剂量剂的个人剂量监测方法149. GBZ/T 149-2002 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卫生防护培训规范150. GBZ/T 150-2002 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监测规范151. GBZ/T 151-2002 放射事故个人外照射剂量估算原则152. GBZ/T 152-2002 γ远距离治疗室设计防护要求153. GBZ/T 153-2002 放射性碘污染事故时碘化钾的使用导则154. GBZ/T 154-2002 不同粒度放射性气溶胶年摄入量限值155. GBZ/T 155-2002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定方法156. GBZ/T 156-2002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报告格式及内容157. GBZ/T 157-2002 职业病诊断名词术语*GBZ 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识别和获取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识别和获取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识别和获取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识别、获取和更新,确保与公司安全生产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等在公司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并为相关方及员工所获取,促进员工自觉依法开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识别和获取管理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识别和获取途径:通过官方网站、行业报刊、数据库、中介服务机构、媒体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

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识别和获取责任单位及工作要求:(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及时识别和获取与选矿及尾矿库安全生产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并建立文件目录清单,定期进行更新并及时地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培训,定期将适用部分融入各项规章制度并执行。

(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及时识别和获取与选矿及尾矿库安全生产技术、安全设施等相关法规、标准及规范,建立本部门适用的法规标准清单,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等法规条款内容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方,定期将适用部分融入操作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并执行。

(3)其它相关管理部门负责获取本部门管理范围内适用的相关安全法规、标准及规范等,建立本部门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及标准清单,形成《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评审与更新清单》(见附件1)记录交安全管理部门备案,并及时适用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等法规条款内容信息及时传达给相关方,定期将适用部分融入各项规章制度并执行。

第三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等的培训、传达管理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牵头组织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工作,并不定期跟踪调查职工对有关法规、标准等对其意识的提升效果和对法规的需求意识。

2、其它管理部门应支持配合公司人力资源部开展安全生产相关法规的教育培训工作,拟定相关的培训教学计划、大纲、课件等内容。

3、各项法律、法规、标准除集中组织培训外,还可通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等进行培训、传达。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一、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概念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指我国全部现行的、不同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特点安全生产法律体系具有 3 个特点:1.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阶级意志具有统一性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国家所有安全生产立法的根本宗旨。

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加以调整。

不论安全生产法律规范有何种内容和形式,它们所调整的安全生产领域的社会关系都要统一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

2.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行业、领域,各种社会关系非常复杂。

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生产经营单位的不同特点,针对各种突出的安全生产问题,制定各种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的安全生产法律规范,调整各级人民政府、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公民相互之间在安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这个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立法的内容和形式是各不相同的,它们所反映的问题是不同的。

3.法律规范的相互关系具有系统性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是由母系统与若干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

从具体法律规范上看,它是单个的;从法律体系上看,各个法律规范又是母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安全生产法律规范的层级、内容和形式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关系。

三、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一)从法的不同层级上,可分为上位法与下位法法的层级不同,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也不同。

上位法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高于其他相关法的立法。

下位法相对于上位法而言,是指法律地位、法律效力低于相关上位法的立法。

不同的安全生产立法对同一类或者同一个安全生产行为做出不同法律规定的,以上位法的规定为准,适用上位法的规定。

上位法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下位法。

下位法的数量一般多于上位法。

相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详解)

相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详解)

相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详解)第⼗四章相关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节特种设备法规规范体系⼀、法规规范体系的重要性特种设备法规规范体系是特种设备安全法制建设的基础,是依法⾏政的必要前提。

国家通过特种设备的法规规范,提出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要求、安全管理要求和安全性能要求。

法规规范所规定的安全准则,反映着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使⽤管理的⽔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群众的切⾝利益。

我国加⼊WTO后,特种设备法规规范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显重要与紧迫,特种设备法规规范体系完善程度⾼,能形成符合我国利益的特种设备技术贸易壁垒,会加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特种设备法规规范认可程度,提⾼我国特种设备产品的国际竞争⼒,深层次地影响我国特种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我国特种设备法规规范体系的基本结构特种设备法规规范体系由法律-⾏政法规-部门⾏政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引⽤标准等五个层次构成。

1.法律法律由全国⼈⼤通过,以中华⼈民共和国主席令的形式公布。

现⾏法律中涉及特种设备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作及节能⼯作的主要有《中华⼈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民共和国商品检验法》、《中华⼈民共和国安全⽣产法》、《中华⼈民共和国⾏政许可法》、《中华⼈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主席令第四号)《中华⼈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已由中华⼈民共和国第⼗⼆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13年6⽉29⽇通过,⾃2014年1⽉1⽇起施⾏。

是针对特种设备管理的法律,是处理特种设备违法案例的依据。

2.⾏政法规⾏政法规这个层次包括⾏政法规、法规性⽂件和地⽅性法规等三种法规。

⾏政法规、法规性⽂件由国务院制定,如:《国务院关于特⼤安全事故⾏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21⽇中华⼈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2号公布,⾃公布之⽇起施⾏)等。

地⽅性法规由省、⾃治区、直辖市以及有⽴法权的较⼤城市⼈⼤制定。

如⼀些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条例、劳动保护条例、劳动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单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单
2012年6月1日
2
安全网
GB 5725—200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年12月1日
3
安全带
GB 6095—200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年12月1日
4
安全帽
GB 2811-2007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年12月1日
4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1月1日
4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 46—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5年7月1日
45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7月1日
46
16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17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
18
《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
19
《建筑施工人员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管理规定》(建质【2007】255号)
20
《关于加强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技术责任制暂行规定》(浙建建【2003】35号)
26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T 12801-2008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年10月1日
27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13861—200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4篇)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并加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执法力度,以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落实。

本文旨在对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管理制度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全面了解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法律规定和管理要求。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等。

其中,宪法是我国最高法律文件,对安全生产工作具有基本的、总体性的规定,为其他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与此同时,我国还制定了《刑法》、《行政处罚法》等一系列法律,对危害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惩处,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此外,我国还制定了大量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标准化法》,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等。

这些法规主要从制度建设、责任落实、监督执法和处罚措施等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具有操作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构建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落实,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首先是责任制度,即明确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是监督检查制度,即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还建立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对各类安全设施、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提高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即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处理,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还采取了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水平。

最后,我国还建立了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一般企业安管题库判断题及答案

一般企业安管题库判断题及答案

一般企业安管题库判断题及答案判断题1、安全生产法规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标准的总和。

答案:正确2、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人的处罚,要坚持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正确3、《安全生产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同时也适用于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管理。

答案:错误4、《安全生产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这里所指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但不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答案:错误5、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答案:错误6、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未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导致事故的,应追究生产经营单位有关人员的责任。

答案:正确7、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作出书面记录,并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负责人签字,这样有利于安全检查不走过场。

答案:正确8、劳动防护用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直接涉及到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故要求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答案:正确9、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时,可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答案:错误10、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是一种民事行为,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自主决定。

答案:错误11、生产经营单位可以短期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答案:错误12、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出口,禁止锁闭、封堵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出口。

答案:正确13、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答案:错误14、生产经营单位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事故赔偿责任,在劳动合同中与从业人员订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

特种设备法律法规体系目前分五个层次,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各类国家标准第一层:法律—全国人大批准通过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层:法规——由国务院总理签发,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的法律文件1、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2003年3月11日发布,2003年6月1日实施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年1 月24日发布,2009年5月1 日实施相关行政法规:《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国务院令第302号发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4月9日国务院令493号发布)《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2004年6月29日国务院第412号发布)2、法规性文件:国务院授权的颁布的法规性文件。

如关于实施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国质检法〔2009〕192号)3、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通过的条例《广东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黑龙江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层:部门规章——由政府机构行政长官签发,以令的形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如:《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总局第115号令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质检总局令第13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40号)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质检总局令第92号)第四层:安全技术规范——以国家质检总局文件或公告形式发布。

安全技术规范是规定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相应的设计、制造、安装、修理、改造、使用管理和检验检测方法,以及许可、考核条件、程序的一系列行政管理文件。

安全技术规范是特种设备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把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原则规定具体化,提出特种设备基本安全要求。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

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区别“法律”和“法规”是两个概念,二者的立法权限和法律效力不同,不可混淆。

“法律”,是专指由全国人大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称,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

“法规”是效力低于宪法和法律的规范性文件。

“法规”主要有如下三种形式:一是由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也称行政规章;二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三是省会的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须报省、自治区人大批准)。

“法规”一般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称谓,如《征兵工作条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

“法律”通常可以简称“法”。

比如,称全国人大制定某部法律为“立法”。

但“法规”则以其不同的形式,分别称为“行政规章”,或称为“地方法规”,而一般不能简称为“法”,因而将制定行政规章或地方性法规笼统地称为“立法”是不准确的。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法规即指国务院、地方人大、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是行政性法律规范文件,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人民政府,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为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从广义上讲,规章也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于我们所讲的一般规范性文件。

“一般规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讲的就是“一般规范性文件”,或者称为狭义的规范性文件。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一、引言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石,是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保障。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1.法律法规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2.标准规范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的主管部门汇总。

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安全生产职责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2.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确保安全生产所需资金的投入,保障安全生产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维护,保障安全生产培训、演练和事故处理的费用。

3.文件和档案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事故报告、培训记录等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隐患排查与治理企业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5.安全教育培训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和考核,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7.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对生产设备、安全设施、消防设施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推动和经济的进展繁华,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愈加繁华,但是在这背后也伴随着各种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的困扰。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加强了各类管理,为公众供给了有力保障。

本文将简要介绍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的相关内容。

一、法律与法规管理1、法律管理法律作为国家权威行政机关,是维护国家权益、保障人民权益的基础性规定。

我国法律体系日趋完善,从宪法到各个领域的法律法规,将各类活动的权利、义务以及制度化、规范化的内容进行了认真规定,萌生了广泛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环境。

法律作为国家的规定和紧要基础,对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拥有巨大的指引意义。

同时,法律也规范了企业、个人等的各种行为和责任。

2、法规管理法规是由国家或其授权部门订立的规范性文件。

它重要是针对不同领域实在的法律问题,实行订立规章、规定标准等方式进行规范。

如环境保护法规、食品安全法规等,都是法律的补充和实施细则,调整市场行为,规范社会秩序。

二、标准与规范化管理1、标准管理标准是对产品、服务的品质、性能、规格等方面的规定。

国家对生产经营活动所使用的产品、设备以及服务,都有标准规范要求,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和行业规范化。

标准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促进创新、保障质量和安全、优化生产过程和方法。

2、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是指利用统一规范的方法,依照肯定的程序和标准统一管理生产和经营活动。

企业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等都是规范化管理的范畴。

规范化管理的实现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掌控,订立相关管理流程和规范以及培育专业人才。

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的紧要性1、保障人民安全:法律、法规对于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明确的指引作用,使得各方在工作过程中更规范、更安全。

标准的订立和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可以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提高了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保障了公众的根本利益。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1 目的用来确定适用于公司科研生产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清单。

3 职责质量与安全部负责收集、确认和更新与公司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并保存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文本,向相关部门传达和分发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

各部门负责将相关法律法规和要求传达给员工和相关方,并遵照执行。

4 内容4.1 获取内容与公司相关的国家及地方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颁布的法律(如宪法、刑法、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等);法规:国务院和地方人大颁布的条例和实施细则;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局颁布的规章;标准:与公司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他要求:主要是指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能够控制、规范或影响安全生产行为和绩效的规定和要求,包括经销商与有关政府机构所达成的协定和顾客的协议、非法规性的指南、业务规范、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公司对公众的承诺以及本单位的要求等。

例如:国家有关部委(包括集团公司)发布的规定、通知和红头文件;行业标准和设计规范、相关方的合理要求等。

4.2 获取方法和渠道4.2.1质量与安全部通过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部门联系,从专业性报纸、杂志、网络、专业出版社及上级有关部门等渠道获取,以保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处于最新状态。

4.2.2质量与安全部通过联系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上级机关等或进行电话或网络联系,向国家和本地区工会了解安全生产的有关法规、制度等文件,获取新的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

4.2.3质量与安全部部还可以通过相关方、咨询机构、认证机构、大型或专业性书店选购、等来获取最新发布、修订或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确保能够得到最新的文本。

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

为了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

本文将针对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探讨。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作用。

该法规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安全生产法》还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措施,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

二、国家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范》国家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规范》(GB/T 28001-2011)是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标准,对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提供了指导。

该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并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在生产过程中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标准内容包括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安全组织、安全培训、安全监测等,为企业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法。

三、行业标准与规范除了国家标准之外,不同行业还有各自的标准与规范,用以针对各自行业特点和风险进行更为具体的要求。

例如,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规程》;对于化工行业来说,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

这些行业标准与规范更加细致全面,能够更好地适应特定行业的安全生产需求。

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除了法律法规和标准之外,企业自身也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安全培训,建立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规定可以针对企业具体情况进行制定,更加贴近实际,能够更好地落实安全管理要求。

总结: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微信公众号安全保密协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微信公众号安全保密协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

补充协议附件3微信公众号安全保密协议甲方:XXXX法定代表人:联系人:联系电话:乙方:身份证号:联系地址:联系电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保密法及有关规定,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自愿签订本协议,共同遵守。

乙方需掌握的信息是XX相关微信公众号运营制作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采写、编辑、排版、推送、技术支持与后台管理情况等。

在此过程中,甲方已经或将要向乙方提供甲方或合作方的某些秘密性、专有性或保密性信息(简称“保密信息”),都属于保密信息。

第一条保密信息1.1保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XX相关微信公众号运营所需政务信息、活动信息、企业信息、商业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等。

1.2上述保密信息可以用数据、文字及记载上述内容的新媒体信息、相关文档、光盘、软件、图书、音视频等有形介质体现,也可通过口头等视听方式传递。

第二条权利和义务2.1乙方保证该保密信息仅用于运营工作,不得将保密信息用于运营工作以外的任何用途。

除此之外,乙方不得对保密信息进行与工作无关外的拷贝复制及向他人、其他机构传播。

任何情况下,乙方不得对外发布与运营无关的涉密数据信息。

2.2乙方保证对保密信息予以妥善保管,若发生以下事项由乙方承担责任:2.2.1 保密信息被盗、泄露,或者以其他方式泄露、毁损、灭失,给甲方带来损失;2.2.2 任何根据本协议有权从乙方获得保密信息的职工(包括但不限于现有正式职工、临时职工或前职工)、顾问和/或咨询人员等对保密信息未经书面授权的擅自披露。

2.3乙方保证对甲方提供的保密信息予以严格保密。

2.4乙方保证仅为运营工作目的向确有知悉必要的职工、顾问和/或咨询人员披露保密信息,且对保密信息的披露及利用符合保密原则。

在上述人员知悉该保密信息前,应向其说明保密信息的保密性及其应承担的义务,保证上述人员同意接受本协议条款的约束,并对上述人员的保密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乙方如发现保密信息泄露,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密进一步扩大,并承担相应的保密责任。

企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企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企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企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文档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企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是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企业遵守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等。

本篇文档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劳动法、税法、合同法等。

企业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违法违规行为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2.行业标准:企业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行业的标准,包括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等。

这些标准对于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当认真遵守,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3.内部规范:企业内部应当制定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手册、操作规程、工作流程等。

这些规范性文件旨在指导员工的行为,确保企业日常运营的规范化、科学化、有序化。

4.社会责任: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社区建设等。

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贡献,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5.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应当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包括但不限于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企业应当了解并遵守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避免侵犯他人的权益。

6.合同管理:企业应当加强合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签订合同前的风险评估、合同条款的约定、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监督等。

合同是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法律文件,企业应当认真对待合同管理,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履行质量。

7.风险管理:企业应当重视风险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等。

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8.总之,企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面,对于企业的合法合规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当认真对待这些方面,加强管理,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和良好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
理(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412-77 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管理(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目的
为获取、识别、更新适用于公司的安全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台帐。

3职责
3.1安全处负责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的收集、识别及更新并建立台帐,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2安全处负责向各部门单位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3.3安全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识别的法律、
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

3.4各部门单位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

3.5各部门单位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传递到安全处。

3.6 安全处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7各部门单位负责编写本部门单位的安全操作规程。

3.8安全处负责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发布。

4程序
4.1获取途径
4.1.1安全处通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方式查询获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4.1.2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由综合办公室收集整理。

4.1.3各部门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报送安全处进行识别
和确认并备案。

4.2登记与识别
4.2.1根据公司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4.2.2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4.2.3安全生产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获取和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组织评审确认,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

4.3更新
4.3.1当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识别。

4.3.2安全生产办公室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

4.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重新识别。

4.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发放、实施、检查与
符合性评价。

4.4.1安全生产办公室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单位。

4.4.2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行中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培训学习情况记录于安全例会台帐,班组学习情况记录于班组活动记录中。

4.4.3安全处每年一次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进行整改。

安全处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

4.5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5.1 安全处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下发到部门、单位及班组,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

4.5.2各部门单位应根据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班组,岗位人员应按照岗位安全操作
规程进行操作。

4.6评审和修订
4.6.1安全处室每年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颁发的制度文件进行评审,对不适宜性文件及时进行修订。

4.6.2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各部门、单位应及时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

4.6.3修订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注明原因及更改内容,经安全副总批准后进行修订。

4.6.4新修订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应及时发放到岗位,保证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有效文件,原文件收回统一作废。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