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浅谈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浅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浅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保护、修复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平衡。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森林资源减少的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首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护至关重要。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
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可以保护并恢复这些物种的栖息地,防止物种灭绝。
同时,森林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确保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是水源涵养和水质净化的重要保护屏障。
森林通过土壤保水、拦截雨水、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可以维持地下水和水库的水量平衡,并防止水土流失造成的河流污染。
此外,森林还可以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缓解大气污染对水质的不利影响。
再次,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同时,森林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稳定地储存碳分子。
因此,保护森林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全球变暖的速度,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和灾害。
此外,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还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资源是人类的重要财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能源和就业机会。
保护森林意味着保护这些重要资源,能够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
同时,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还能够提供生态旅游、教育和研究等方面的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文化和经济收益。
然而,当前的林业生态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
森林砍伐、土地利用变化、非法采伐等行为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和修复林业生态环境。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体系。
浅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浅谈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森林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规划、利用、保护、管理和恢复的活动,是保持森林资源不断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本文将从森林资源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其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模式及其创新、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方面。
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森林资源是我们自然界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们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经济需求,还能够支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
由于森林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其管理非常重要。
同时,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也是确保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只有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发展。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有很多方面,包括森林资源的保护和修复,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以及管理和规划等。
而这些方面都涉及到了森林资源不同的利用目的和特点,也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
比如,为了保护和修复森林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止森林砍伐和滥采,并且需要通过恢复种植和森林管理来改善和重建森林生态。
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模式及其创新近年来,为了更有效地管理森林资源,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已经采用了许多新的模式和技术手段,具体有以下几种。
1. 综合管理模式综合管理模式指根据森林资源本身的特点,针对其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目的,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以达到综合利用森林资源的目的。
比如,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复杂的生态问题,同时也能够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
2. 信息化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模式指通过采用计算机技术、无线通信技术、遥感技术等的手段,来使森林资源的管理更加高效和科学化。
比如,通过电子地图、导航仪等工具,可以实时监控和管理森林资源,并且能够进行森林分析与决策支持。
3. 社区参与管理模式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是指让社区参与到森林资源的管理中来,以达到更好的社会效益的模式。
在实施该管理模式的时候,需要建立更好的沟通机制,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并且充分调动社区的主观能动性。
浅谈山西省森林资源管护的策略和意义

林覆盖 率达到 72 % 。20 .8 0 1年 , 国家开始 实施 天然 林保 护等六 大林 业 重点 工程后 , 山西省 委 、 政府 出 省 台 了一 系列林 业政 策 。经过 几 年 的建 设 , 省林 业 全 取得 了突飞猛进 的跨 越 。 根据 20 全省 森 林 资源 清 查 第 五 次 复查 结 05年 果, 山西 省 森林 覆 盖 率 为 1 .2 , 20 4 1% 较 00年 第 四 次复查结果 1.7 提高 了 0 9 3 1% .5个百 分 点 , 年均 增 加 0 1 百 分 点 , 当 于 全 省 每 年 造 林 保 存 面 积 .9个 相 31 .3万 h 仅是 “ m, 九五 ” 期间全 省每年 造林统 计 2 O 万 h 的 1% , 明全省 重 造林 轻管 护 , 林 管 护 m 5 说 森 问题严 重制 约着造林 质 量 的提 高 。
限度 的保 护森林 资源 。 ’
认真负责的态度, 深入宣传《 森林法》 《 、 森林法实施
细则》 国 家关 于森 林 资源 管 护 的方 针 政 策 、 律 及 法 法规 ; 时报道 和总结 山 西省 、 市森林 资源 管护工 及 各 作 的新 进展 、 新成 绩 ; 用形式 多样 的方式 开展 宣传 采 工作 , 在各 乡 镇 各 部 门设 立 学 习 宣 传 专 栏 、 挂 标 悬
首要任 务 的理 念 , 营造最 优 的森林 发展 环境 。
森林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 快速 、 健康发展的基 础 , 国家 经济建 设 和 可持 续 发 展 中具 有 不 可替 代 在
的地位 和作用 。
I 林业发 展状况
22 建 立森林 管护 队伍 管理 机 制 . 完 善 的森 林管护 制 度是对 森林 资源进行 有效 管 护 的必 要条件 , 首先应 建 立专 门 的森林 管护机 构 , 负 责各辖 区的森林 管护 工 作 , 由于林 区 内放牧 , 采 , 开 商 贸等 活动频 繁 , 盗伐 林木 , 被破坏 的现象 时有发 植
浅谈保护森林资源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浅谈保护森林资源的现实意义与作用摘要: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相对较为脆弱,并且森林覆盖率较低。
森林作为人们生存的天然氧吧,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的重要。
森林除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木质原材料外,在保护生态平衡及防止水土流失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森林面临着前有未有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森林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保护森林资源的意义与作用,期望本文的论述,为森林的保护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字:森林资源;现实意义;作用;保护引言:森林是陆地的重要生态系统,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资源,珍稀财富、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珍惜森林资源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根基和保障。
加快发展林业建设,不仅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更能够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的基本现状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处于世界的前列,但是人均森林资源占有量却相对较低。
据相关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人均森林资源不足世界的总体四分之一。
尤其今年以来,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森林资源覆盖率正在逐渐下降。
我国原有的原始森林在遭受到人们长期的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方面的破坏,原始森林面积正在以每年减少5千平方公里的速度持续下降。
而我国西北地区森林覆盖率不足百分之一,甚至大部分地区并没有森林覆盖的情况。
此外,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促使酸雨不断的增加,频繁的酸雨正在对大片森林进行攻击,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正在逐年下降。
此外,我国森林资源在实际的分部上,出现一定不均衡性。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几乎没有森林覆盖,并且该地区更不适合建造大量的人工林。
因此,该地区的风沙化相对较为严重,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总而言之,我国在森林资源的保护方面,应该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在保证我国现有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加强对人工林的建造,有效的缓解我国天然森林所面临的压力,进而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利用率。
2 我国森林保护的作用分析2.1 森林的水土保持及水源涵养作用森林在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浅谈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森林资源作为人类在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已经成为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现代生态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也是人类向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转型的必由之路。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全面加强对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认识,采用全方位的方法来加以实现。
一、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森林资源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森林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很多生态系统的形成离不开天然森林的支持。
森林资源不仅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木材、纤维等原材料,还能够为社会提供许多其他的福利,例如食物、医药等等。
除此之外,森林资源还能够防止砂漠化、土地侵蚀、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从细节上来看,森林资源对保护和改善全球气候和环境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花草、树木、草地和水源的组合,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
另外,森林资源也有助于维护气候的平衡,反过来又会增加草木的繁茂。
因此,关注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能够为我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环境。
1. 生态确权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生态确权是指通过法律手段,将社会资源和生态资源分离开来,鼓励社会自发地维护生态环境的整体和平衡。
确权后,对环境法律的严格执行,也有助于防止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
2. 采用生态工程人工修剪、土地基础建设、绿化补偿等手段,都是可以采用的生态工程。
在森林资源保护与建设中,需要采用这些手段重建生态环境,保障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因此,生态工程是一种可以有效减少人类干扰的手段,帮助森林环境自然地成长。
3. 加强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是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包括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等方面入手,通过制度和法律的建设,实现全社会的共同治理和保护环境的目标。
同时,逐渐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转型的理想目标。
4. 大众宣传与教育当今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手段。
浅谈林业资源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影响

浅谈林业资源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影响林业资源管理是一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林业资源管理涉及森林、林草、水文、土壤等各个方面,其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影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生态平衡林业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部分地区林业砍伐过度,资源损失严重,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林业资源管理可以通过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控制造林、伐木等活动,修复森林生态系统,并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障物种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
2、促进绿色发展林业资源管理可以促进绿色发展,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益。
林业资源丰富,可以开展多种经济活动,如木材加工、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地区财富,改善居民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
同时,林业资源管理也可以控制滥伐、过度开采等现象,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资源的长期供应。
3、保护水源林业资源管理对于保护水源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是水源涵养的主要场所,林木的根系可以稳定土地,保证水源不被损害。
同时,林木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林地的水循环速度也比其他地区快,因此林木可以保护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保证水源的稳定性和水质的优良性。
林业资源管理可以维护生态安全,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
林火、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对于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构成威胁,因此林业资源管理必须按照生态安全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对森林进行适时的防火、防病虫害、防自然灾害等工作,确保生态安全。
5、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资源管理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是构建现代化法治化国家的基石,也是生态文化建设、人类文化进步的重要指标。
林业资源管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资源,推动绿色发展、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林业资源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发展影响广泛,其可以促进生态平衡、保护水源、维护生态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
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和策略浅议

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和策略浅议尹容梅(湖北省宜都市林业局松木坪林业站湖北宜都443300)摘要:森林每年都能为地球提供很多能源。
不仅如此,它们在对生态环境的条件过程中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尤其是近几年,全球各地在经济上都有很大的发展与进步,但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问题也受到各界更广泛关注。
本文主要讨论了关于管护森林资源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才能够更好地对其进行管护,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护意义;策略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8-0189-02森林资源在地球上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资源了,但也不是可以取之无尽的。
即使它归属于可再生资源一类,但是由于一般情况下树木的生长周期都会很长,所以说森林资源的培养过程也是十分的缓慢。
树木生长的缓慢而人类的需求却在增加,这就导致地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也同时造成世界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甚至对于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重视对森林的管护是当前十分必要的一项措施。
1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1.1有效地减少森林的消耗量(1)如果能做到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就能对那些滥砍滥伐的行为进行控制。
这样的话,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因此,森林的消耗量也会随之而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2)其实我国一直以来对木材的需求量都很庞大,甚至有些情况还会出现木材短缺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就不利于我国木材企业发展。
当然,也会可能对森林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
因此,只有合理地对森林资源进行管护,才能有效地处理好这两方面的问题。
只有加强管护方面工作,才能保证树木拥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
这样不仅有利于森林资源未来的发展,还能为木材企业提供更多的原材料。
1.2有利于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对于很多动植物来说,森林都是最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
所以说,每片森林当中存在的动植物资源都是最为丰富。
但是因为近些年地球森林面积的快速缩小,造成动植物们失去良好的生长环境。
浅谈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

浅谈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对于实现森林资源乃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发展森林产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之一。
从某种程度来说,要想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同时以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發展为最终目的。
因此,这就要求必须要加强和改善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工作。
本文首先阐述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概念,随后分析了我国森林资源在可持续发展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的针对建议和措施,以期对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与促进作用。
标签: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一、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概念从其内容来说,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实际上就是指在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及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生态平衡前提下,通过一系列人为的、科学的、合理的规划,组织和引导,对森林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以期达到森林环境、经济活动以及人类需求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森林经营管理活动。
二、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存在的问题1.现有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破坏严重,管理难度较大。
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的森林资源总体只占世界森林总量 4.1%;同时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占其63%;而且我国森林资源蓄积量不足世界森林蓄积总量的3%,再加上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自身仍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人民对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相对薄弱,导致超限额采伐、毁林开垦等问题持续存在,最终造成森林资源经营与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
2.我国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与管理的体系不健全,产权不明晰。
目前来说,我国还没有一套健全且合理的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体系,现有的经营管理体系权责划分较为模糊,使得在森林经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明抢暗偷、林地纠纷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掠夺性开采行为,最终导致森林资源的开采过度,同时也加剧了林业与畜牧业及林业与农业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浅谈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策略

发达 国家 人均 消费 1 . 1 6 立方 米 , 比我 国高5 倍多, 差 距是 相 当大的 。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 人们 对木材 的需求量 还会 不断增 加 , 就 目前 的资源现状 来看 , 满足 大多数
越 大的 威胁 。
要 强化林业 部 门的 自身建设 , 就要 认清 当前 形势 , 明确 自身责任 , 从 改善生 态环境 和实现 林业可持 续发展 的 战略 高度考 虑 , 林 业部 门保 护管理森 林资 源的
2 . 森林 资源 保护 管理 现 状和 问题 所在 2 . 1 管理体 制 比较落 后 我 国森 林资源 管理体制相 对 发达国家 来说 比较 落后 , 其 指定 的管理条例 不 能很好 地 适应新 形 势 发展 的要 求。 一些 基层 森林 资 源林政 管 理 的机构 不够 稳 定, 队伍 尚不健 全 , 基础 设施 比较薄 弱 , 执法 手段 相对 落后 , 还有 一些 管理 人员 的工作 责任心 不够强 , 自身职业素 质有待 提高 , 个别人 员甚至 以权谋 私 , 执 法犯 法。 另外 , 我 国林 业经 营机制 和森林 资源 显示 管理 体制在 落实 处置权 与 现实林 业采伐 管理制 度不 能很好地 协调 , 现实林 业采伐管 理制度 对林木 的采伐 年限 以 及 采伐强 度 的严 格 限制对 经营 者的林 木处 置权有 极大 的束 缚 。 其次 , 我 国资源 保护 管理 的监督体 制尚不健 全 , 目前 中央 监督 除黑龙江 大兴安 岭专员 办是直接
于 森林 资源 监督管 理来 说 , 既要 考虑机 构与 人员 的改革 与完善 , 同时 也要对 有
浅谈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浅谈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摘要】林业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林业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浪费。
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必须加强对其保护的重视,制定并执行有效的保护政策。
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为了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推动林业资源开发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可持续利用的生产方式。
林业资源保护与开发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等问题。
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同时也需要推动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政策、挑战、重要性、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资源利用、生态平衡、管理措施、发展策略。
1. 引言1.1 林业资源的重要性林业资源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林业资源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种木材、植物和动物资源,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
林木的生长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林业资源还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系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林业资源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林业资源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福祉的贡献上。
林业产业为许多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柱,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林业资源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各种必需品,如木材、食用菌、药材等。
保护和开发利用林业资源不仅关乎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未来。
要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资源保护,推动科学开发利用,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1.2 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个相互制约、矛盾较为突出的问题。
森林资源管护管理制度

森林资源管护管理制度
森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和管理好森林资源,各国普遍建立了
相应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
下面将介绍我国的森林资源管护管理制度,并
从制度建设、管理措施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分析。
在实际管理中,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
首先,加强森林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监测体系和制定评估标准,实
时掌握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制定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
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采取禁止砍伐、封山育林等措施,严厉打击非法砍
伐行为,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再次,加强森林资源的经
营和利用。
通过推广高效利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
效益和经济价值。
此外,还建立了森林防火、抗旱和防治虫害等应急管理
制度,提高森林资源的应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总之,我国的森林资源管护管理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包
括森林资源保护制度、森林资源经营制度和森林资源利用制度。
在具体的
管理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经营和利用。
同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规范管理。
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
和实施,有利于保护和优化森林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森林经营方案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森林经营方案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摘要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与实施,可以不断提高科学经营森林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方针与目标,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迈出关键的一步。
关键词森林经营方案;重要性;森林资源管理由于林业产业的特殊性,使其生产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森林资源功能多样性,使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对象极其复杂,森林经营单位在如此作业条件下,要合理、高效、经济地组织生产,必须通过一个具有规划设计性质的方案,按照方案既定的目标和技术措施组织生产。
这种方案就是森林经营方案。
森林经营方案在森林资源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林业产业来说,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森林资源可持续的发展为基础,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及途径。
1森林经营方案的概念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通过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科学经营、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森林资源实际状况和社会、经济、自然条件和森林经营目标,编制的森林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中长期规划,以及对生产顺序和经营利用措施的规划设计,使森林资源结构在一个相对较稳定的时期内逐步得以调整和优化。
科学地编制与实施森林经营方案,是资源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必然要求,是永续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盈利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2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性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和林业主管部门进行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森林经营主体依据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具体生产经营计划、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安排林业生产;林业主管部门也依据森林经营方案对森林经营主体单位实施管理、监督及检查其森林经营活动。
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主体单位编制各种林业计划和作业设计的主要依据。
浅谈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刘磊

浅谈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刘磊摘要:森林资源是自然环境中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社会各界重视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将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贯穿于森林的培育,保护以及利用等各个环节中,也是林业工程的重要任务,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职责,促进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管理;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1.前言森林资源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基础,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做好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需要明确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促进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保障我国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森林资源管理的必要性2.1新时期对于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主要表现:一是我国目前森林资源“总量不高、分布不均、生态能力弱”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严守国家生态红线面临的压力巨大。
虽然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空间进一步被挤压,毁林发展问题在很多地方存在,严守国家林业生态红线面临的严峻形势日益加剧,林业生态系统功能仍然脆弱,维护生态安全任重道远。
三是森林资源的利用和经营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一方面,我国林业有效供给总量不足,现有用材林的可采面积非常有限,资源可利用率较低;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对林业生态产品的“发展性”需求越来越多,而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却相对短缺。
森林资源利用与经营供需结构的突出矛盾迫切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利用的监督,以此来保障防止滥砍乱伐,提高森林资源总量。
2.2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对森林资源监督提出了新要求林业是生态文明的主战场,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命脉。
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要求必须保护和发展好森林资源,必须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以尽早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
浅谈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浅谈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我国生态林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首先,生态林业建设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林业建设的核心是把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合理规划和落地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此外,生态林业建设还可以提升空气质量,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调节气候和降低温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生态林业建设有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林业资源大国,通过生态林业建设的推进,可以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林业产值。
同时,生态林业建设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根据统计数据,每公顷较好的森林资源每年可带动农民收入增加4000元以上,可见生态林业建设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第三,生态林业建设有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恢复和保护物种丰富的自然生态系统,确保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通过生态林业建设,可以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为珍稀濒危物种提供长久的栖息地和生存空间,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生态林业建设还可以增加陆地上的植被面积,为种子传播和物种的迁徙提供便利,促进物种的遗传交流和物种的多样化。
最后,生态林业建设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生态林业建设以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生态林业建设可以提供生命力源源不断的生态产品和环境服务,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林业建设将在我国发展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民创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
浅谈保护森林资源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浅谈保护森林资源的现实意义与作用作者:车志峰刘景华张明武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9年第24期森林资源可以说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经济快速、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于我国走可持续发展路线这一规划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人们只注重经济的增长,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忽视了生态平衡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性,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极大破坏。
森林资源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稳定、调节大气环境、保持水土、对抗自然灾害、消除噪音的重要自然工具,同时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产地,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煤炭、油气等宝贵资源,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品,因此,针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1、森林资源保护的现存问题分析(1)占有量不高、分布不均匀我國森林占有量不高、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分布并不均匀、整体质量不高,同时存在着森林资源供求关系方面的矛盾问题,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在面积和储备方面,分别占据世界第五与第七位,但森林的全国覆盖率明显低于很多国家,人均占有量不高。
同时,人工林地的每公顷蓄积量只能达到35立方米左右。
我国境内森林的平均郁闭度在0.54左右,林木生在率在3.98%左右,但是我国却需要使用占据世界3%-4%之间的森林资源供应世界22%以上的认可需求,这对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产生了巨大威胁与矛盾,尤其是我国当前随着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提高,需要建立长期计划,才能保证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保护管理模式简单、体制有待完善我国森林资源的管理体制有待完善,保护和管理模式相对单一,在森林资源保护监管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
森林资源虽然应为国有资产,但在偏远地区管理难度较大,一些乱砍乱发的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在我国森林资源较为密集的地区通常交通闭塞,所以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当地居民为满足生存需求,对森林资源过度消耗,这就出现了人民生存保证和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
浅谈如何做好森林资源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森林资源管理作者:高劲雷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15期要加强林业发展,改善环境条件,从加强林业和法制建设入手,促进林业发展。
现代林业的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重点,注重生态建设,旨在有效利用森林的各种功能和多价值基础,在广泛的社会参与下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
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工具的基础上,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需求。
所以在现阶段如何做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对贯彻落实国家的林业政策,保障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十分重要。
森林资源是林业的基础,是林业各个部门工作的起点。
目前,我国发展迅速,对森林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森林资源过度使用问题日益严重。
过去,这不可避免地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有必要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完善森林经营法律法规和森林经营措施,更新观念,提高基层森林经营管理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创建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使我国的森林资源得到科学的管理和发展。
1、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具体包括林木资源、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以及森林环境等。
森林资源管理是指针对森林资源保护、培育、更新和利用等任务所进行的一系列具有决策性和组织性的调查、组织、规划、控制、调节、检查及监督等活动,如:对森林资源进行细致调查和统一规划,统计森林资源数据,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经营方案,以及明确林地林权,针对森林采伐进行限额、补种、检查、验收以及与林业经济相关的事务活动。
现代社会,森林在发展过程中受人为经营活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明显加深,森林资源始终处于消长动态变化的过程之中。
森林资源在本质上属于自然资源,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它既是林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衡量林业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重视和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监督,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浅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要意义

交 流 探 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2期摘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建设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在蓄水保土、稳定河床、调节流量、保护水源、保土防蚀,减少江河泥沙淤积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实施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在1998年就提出了《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并开始启动。
1999年工程实施范围由国有林区的138个林业(企业)局,扩大到全国各省,并且为了支持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了对西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投资额度。
国家对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明确的要求,并确定了制定工程规划的基本方针。
其主要之点:是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解决国有林区生存与发展为宗旨,以生态环境需求为导向,停止部分地区的天然林采伐,同时大幅度调减其他地区天然林采伐量,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用新思路、新办法,优化林区经济结构,加强林区多资源开发,广辟就业门路,妥善安置林区富余人员,国有林区进一步发挥生态保障作用,为国民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 了解天然林的特点1.1 天然林有大量珍贵用材树种与很高的产量。
如红松阔叶林区,原始林与原生次生林中有水曲柳、黄波罗、核桃楸、椴树、春榆、色木槭等多种高级用材树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有樟木、楠木、格木、多种栎木;热带雨林、季雨林中有蚬木、柚木、轻木等。
它们都是非常好的建筑用材或特种用材的树种。
尤其中国的亚热带森林在全球同纬度上是最好的森林植被。
天然林由于自然演替形成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结构合理的群落,因而生物量与蓄积量也是很高。
1.2 天然林的生物多样性是十分丰富的。
不但森林生态系统多样,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与基因多样性也是很高的。
天然林中大量的野生动物、珍贵的植物比如中草药植物,奇葩的花卉,大量的昆虫与微生物,都是人工林无法比拟的。
这些丰富的生物资源是人类宝贵的生活与生存的种质资源。
浅谈林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加强林地保护的措施

浅谈林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加强林地保护的措施摘要:林地是林业发展的根本,是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
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中具有核心地位。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首要和核心。
“红线管控、用途管制、林地林用、违法必惩”这十六个字,将是今后林地管理的重点。
关键词:林地;保护;耕地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地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树造林、国土绿化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需求的前提,也是保证森林覆盖率指标落实的关键。
协调好林地保护与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发展空间以及为社会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提供空间。
当前林地破坏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林地总量不足、流失严重,另一方面还表现为毁林开垦和征占用等消耗的多是优质林地,现有林地退化明显,修复治理难度大。
2009年9月,联合国召开的气候变化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向全世界作出了“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水田乡镇,特别是国家对农业实行补贴政策后,由于种水田周期短、经济效益又相对较高,一些农民把致富的主意打在了毁林开水田上,采取扩地边、拱地头等办法,蚕食林地,扩大耕地面积,使林地资源被非法侵占,造成林地流失逆转。
林地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如何处理好林地与耕地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林业人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国家林业局局长强调,林地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加强林地保护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的首要和核心任务。
46.8亿亩林地红线是最根本、最基础的红线,是确保205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6%以上所必须的最小林地面积,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高压线”。
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运用底线思维,制定最严格的林地红线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林地红线管理工作,坚决遏制林地过快过多流失的势头,坚实守住国家势头安全的底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摘要】森林资源管理贯穿于森林的培育、保护、利用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是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休现,在林业发展全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意义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林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林业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我国林业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保护和节约森林资源上,保护森林就是保护环境,保护就是为了永续利用和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改革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
因此,进一步加大”严管林”工作力度,全面做好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对深入贯彻落实《决定》精神,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1.当前森林资源及其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和供求矛盾突出的现状还远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森林资源的多种需求。
我国森林面积和蓄积虽然分别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7位,但是全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l%,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和蓄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8左右。
林分平均每公顷蓄积量78.06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8.5%,人工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则只有35立方米。
森林平均郁闭度为0.54,其中郁闭度在0.2~0.3的林分面积占林分总面积的20.1%。
林木平均生长率为3.98%,每公顷林分平均生长量为3.36立方米,仅为林业发达国家的50%。
总之,我们要用占世界3%~4%的森林资源,来满足占世界22%的人口对林业的多种需求,森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长,森林资源面临的这种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二是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模式单一、监管不到位和基础建设落后的状况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要求。
长期以来,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特别是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不顺,森林资源名为国家所有,实为企业自管自用,产权虚置、政企不分、责权不清,国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利用难以实施有效的监控;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一些具体政策和措施还没有完全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管理模式单一,分类指导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管严的没有管严,该放活的没有放活;少数地方对保护森林资源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监督管理不力,致使乱砍滥伐、超限额采伐、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在局部地区仍时有发生;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基础建设薄弱、执法手段落后,一些地方二类调查严重滞后,森林资源家底不清,多数基层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不健全,没有适应工作要求的交通、通讯工具,现代高新技术在森林资源管理、监测中应用水平还很低,原始的工作方式,简单的手工操作依然是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
所有这些,与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
核心地位极不相称,不仅严重制约了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总体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影响了在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发展中重要作用的有效发挥。
2.努力完成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的各项任务
党的十六大把“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按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实现林业历史性转变的总体要求,新时期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构筑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这个中心,坚持“以中央《决定》精神为指导,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为方针,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加快建设和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为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和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指导思想,确保为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到2010年达到19%以上、到2020年达到23%以上、到2050年达到26%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人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林地林权保护管理,严防林地资源非法流失。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必须把林地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上,严加保护。
要进一步明晰森林资源产权,建立规范的森林资源权属管理制度,认真抓好林权登记发证特别是退耕还林地的确权发证工作,切实保护林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要进一步健全征用占用林地审核审批规范,坚决杜绝征占用林地审批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要抓紧制定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真正把发展林业的用地落实到山头地块,依法实行林地用途管制。
要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为,进一步完善林地保护法规,尽快出台《刑法》修正案有关破坏林地的量刑标准,为依法打击乱垦、滥占林地违法犯罪提供依据。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实行分区施策、分类管理。
森林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强调生态保护,决不意味着全部管死;强调森林利用,也决不意味着不加限制、随意利用。
要严格坚持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不动摇,把住采伐“源头”消耗关,对一些生态区位重要和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的地区,要坚决将木材产量调减下来,确保森林资源休养生息;对商品林。
特别是商品林中的人工林、速生丰产林、定向培育的工业原料林等,要依法放活,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
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生态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快推进各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步伐,摸清森林资源家底。
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森林资源基础性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四是要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管理的改革力度,不断增强森林资源管理的活力。
要积极推进家庭承包、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招标、拍卖等多种形式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对已经划定的自留山,要坚持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对分包到户的责任山,要保持承包关系的稳定。
要抓紧推进林业分类经营改革,着重抓好重点公益林的区划落实和保护管理,落实公益林补偿政策,完善公益林管理法规,真正把公益林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一体两翼”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要保证森林资源管理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必须建立健全以资源行政管理为主体,以资源综合监测和资源监督检查为两翼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努力保持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机构的稳定,并不断充实人员力量,同时,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稽查队、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等基层林业执法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执法环境,确保其职能作用的发挥。
总之,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是我们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纳入日程,只有加强了森林资源管理,林业的发展才有希望。
■
【参考文献】
[1]曹喜秋.强化森林的经营管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