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问诊
合集下载
第一章问诊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是避免在问 诊过程中患者或医生所忽略或遗漏的除 现病以外的其他各系统的疾病而设立的 问诊内容。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是住院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帮助 医师在短时间内扼要地了解患者除现病 以外的其他各系统是否发生目前尚存在 或已痊愈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与本次 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 。
诊断学
• 月经史 :妊娠与生育次数和年龄,人工或 自然流产的次数,有无死产、手术产、 产褥感染及计划生育状况等。对男性患 者也应询问有无患过影响生育的疾病。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家族史(family history) 询问双亲与兄弟、 姐妹及子女的健康与疾病情况,特别应 询问是否有与患者同样的疾病,有无与 遗传有关的疾病,如血友病等。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 • • • • • •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内分泌系统与代谢 造血系统 神经精神系统 肌肉与骨关节系统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包括:社会经 历 :(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 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 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诊断学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 医生要先向患者 作自我介绍,用言语或肢体语表示愿意 为解除他的病痛和满足患者的要求尽自 己的所能,这样的举措很快就会缩短医 患之间的距离,使病史采集能顺利地进 行下去。
诊断学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 • 开放式的提问: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 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如先 问“您哪儿不舒服?”,“您为什么来看病?” • 直接提问:提出比较针对性的问题,如“你腹 痛有多久了?”
第一章 问诊
1.环境要安静适宜 2.态度要严肃和蔼 3.不用医学术语询问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5.重视主诉的询问
9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婚否: 民族; 职业; 籍贯; 单位; 住址等. 10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三、现病史(抓三点:发病、病变、诊治过程)
现病史是指病人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 的发生、发展及其诊治的经过。 1.发病情况 发病的原因、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 如何处理等,以 “推求病因”。 2.病变过程 按病情发生的先后顺序问其症状的性质、程度、 有何变化,以了解病情变化有无规律等。
27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分型: (讲解临床表现) 1.壮热:见于伤寒阳明经证 温病气分证 2.潮热: 日晡潮热:阳明潮热 阴虚潮热:骨蒸潮热 身热夜甚:热入营分 3.微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 气郁发热、气阴两虚发热
28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18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一、问寒热
1、几个概念
(1)怕冷:是病人主观感觉,有恶寒、畏寒、
恶风、寒 战之别。 ①恶风---病人遇风觉冷,避之可缓者, 谓之恶风。 ②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 取暖而不能缓解者,谓之恶寒。
19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31
Company Logo
中医诊断学 2、特殊汗出 ①自汗 表现: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 意义:多见于气虚证和阳虚证。 ②盗汗 表现: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意义:多见于阴虚证。
第一章 问诊 PPT课件
二、问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⑴首先要问清疾病最主要的痛苦和发病时间。 ⑵继之围绕疾病的主要痛苦的发生、发展、变 化和治疗,进行有目的地询问,还要了解其伴随 症状、现在的主要症状和过去的情况等,力求做 到重点突出、了解全面,充分掌握疾病的所有资 料。 ⑶问诊时注意环境要安静,避免干扰;对某些 不便告人的病因应单独询问。
夜间潮热:夜间热甚,伴有五心烦热或骨蒸发热等, 属阴虚潮热证。
微热:发热不高,一般不超过38℃,或仅自觉发热者 为微热;
因伴有症状不同,有阴虚微热、气虚微热和气郁发 热,依据伴随症状作鉴别。
⑷寒热往来
寒热往来是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又称往来寒热 。为半表半里证的特征,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临 床分为两种类型:
持续多久,或加重多久
胃脘隐痛,喜温喜按两年余
恶寒、发热三天
咳嗽、气喘十余年,加重两天
第三节 问现在症
问现在症的概念与意义:问现在症是对病人 就诊时所感到的痛苦和不适,及与病情相关的 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
症状是病理变化的反映,是诊病、辨证的主 要依据,通过详细询问现在症状,可以将那些 客观体征尚不明显的、病现变化复杂的、仅有 主观感觉不适的疾病,找出诊断和辨证依据。 所以,问现在症对确诊病情和辨证治疗有重要 意义,是问诊的主要内容。
壮热:病人高热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见于外感风寒入里化热的里实热证或外感温热 病的气分阶段。
潮热:发热如潮汐有定时,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有日 脯、午后及夜间潮热之分。
日晡潮热:常于申时即日晡(下午3-5时)之时发热明 显或热势更甚;属阳明潮热。
午后潮热:午后发热明显,伴有身热不扬者,属湿温 潮热。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般状况: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住 址等 主诉: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发病情况:发病时间、原因、部位、性质以及处理 情况 病变过程:症状的性质、程度,何时好转或加重, 有何变化等
《中医诊断学》问诊
寒指病人主观的怕冷感; 根据病因 病机的不同;分为三种:
分类 恶风 恶寒
临床特征 遇风觉冷; 避风寒冷可缓解
自觉怕冷; 得温寒冷不缓解
自觉怕冷; 畏 寒 得温寒冷可缓解
形成机理
阳气被郁 失其温煦
阳气亏虚 失其温煦
热——发热
• 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 而病人自觉全身 局部的发热感觉
• 寒与热的产生机理: 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睡眠; 五问头身不适感;六问耳目七咳喘; 八问饮食九问便;十问精性经带变
抓准主诉问深全;主症有关紧相连; 全身其他十问参;再做检查病情辨
问得详细;有主次;知名意; 辨病性;释病机
一 问寒热
询问病人有无怕冷或发热的感觉 寒与热是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问诊的重点内容
他诊法检查提供基础 3 此外;通过问诊还可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以便
及时进行开导;也有助于开展心理治疗
二 问诊的方法
① 安静适宜的环境;以免受到干扰 某些病因不便告人的患者 病重意识不清时
② 态度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和蔼可亲 ③ 语言应通俗易懂;切忌使用医学术语
④ 病人叙述不够清楚;可作某些提示;但绝不能 凭主观去暗示套问;以免病情资料片面 失真; 影响正确的诊断
津液外泄;故见自汗 每当活动则更加耗伤阳气;因而汗出尤甚
2 盗汗
入睡之后汗出;醒后则汗止 阴虚内热证 或气阴两虚证 因阴虚阳亢生内热;
入睡则卫阳由表入里;肌表 不固; 内热加重;蒸津外泄;故睡时汗出;
醒后卫阳归表;肌表固密; 内热减轻而肌表得以固密;故汗止
3 绝汗;又称脱汗
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大汗不止;每可导致亡阴或亡阳;
第一章 问诊
间潮热,微热)。
寒热往来:发有定时;发无定时。
③发热恶寒的三种类型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恶寒重,发热轻——病人感觉寒冷明显,仅有
轻微发热,主风寒表证。 发热重,恶寒轻——患者感觉发热轻重,怕冷 轻微,主风热表证。 发热轻而恶风——患者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主伤风表证。
⑵但寒不热的类型与临床意义: 新病恶寒——若伴发热、头痛、周身不适,为 外感风寒;若突感恶寒伴腹部冷痛或咳喘痰鸣者
胸 胁 痛
痰湿阻滞,闭阻胸阳 气阴两虚,心脉失养 胸在上焦 内藏心肺 肝胆居胁下
肺的病 变
肺阴虚、肺热、肺痈 风热犯肺等
肝胆经病变:肝气郁结 、肝胆湿热、肝郁化火、气滞血瘀、饮停胁下等
脘痛
胃的病变:胃瘀血、胃热、胃寒、食滞胃脘、肝气犯胃均可引发胃脘疼痛
大腹痛:脾胃病变
胃居中焦、肝气横逆 犯胃
寒、热、气、血、食、 虫等阻滞气机
⑴有汗无汗的几种情况与临床意义
表证无汗——为外感寒邪所致的伤寒表实证。 里证无汗——见于久病患者,为津血亏虚、生化 乏源之里虚证。 表证有汗——为外感风邪的中风表虚证;或外感 风热的表热证。 里证汗出——为外邪入里化热证或里热炽盛证。
⑵特殊汗出的概念与临床意义
自汗—日间汗出,动则甚,主气虚、阳虚证。 盗汗—入睡汗出,醒后自止,主阴虚内热或气阴 两虚证。 绝汗—病情危重时出现大汗不止,为亡阴或亡阳 之脱汗。 战汗—在病势沉重时,先全身战粟抖动,继而汗 出为战汗是疾病的转折点:若汗后脉静身凉,为邪 去正复病向愈;若汗出身热脉躁不安,为邪盛正衰 之危候。
阴虚生热,热伤肺络
热毒蕴肺、气血瘀结、肉腐成 脓 外伤→瘀血→阻滞胸部脉络 脾虚→生痰湿→犯肺→肺失肃 降 胸中气机不利 瘀血 痰浊 →阻滞心脉→运行不畅 寒凝 气滞 同胸痹,只是程度重,心脉急 骤闭塞不通
第一章 问诊
病 情 危 重
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
常见于温病或伤寒邪正剧烈斗争阶段。
病理机制: 邪去正复 正邪剧争 邪盛正衰 邪伏不去 汗出身热不退, 烦躁不安脉来 急疾 病情 恶化 汗出热退 脉静身凉 向愈
头汗:又称但头汗出。指汗出仅见于 头部,或头颈部汗出量多的症。 病理机制 上焦热盛 中焦湿热蕴结 元气将脱 饮食辛辣等 迫津外泄 蒸迫津上越 津随阳泄 虚阳上越 阳气旺盛, 热蒸于头
失
眠
病机: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阴虚阳盛,阳不 入阴,神不守舍 临床意义: 营血亏虚,或阴虚火旺,心神失养,或心 胆气虚,心神不安所致者,其证属虚。 火邪、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或食积 胃脘所致者,其证属实。
嗜 睡
概念 病人精神疲倦,睡意很浓,经常不自主地 入睡的症状。亦称多寐、多眠睡。 多因机体阴阳平衡失调,阳虚阴盛或 痰湿内盛所致。 临床意义 困 倦 嗜 睡 , 胸 闷 肢 困 — 痰 湿 困 脾 饭 后 困 倦 嗜 睡 , 纳 呆 腹 胀 — 脾 失 健 运,清阳不升。 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肢冷脉微者— 心肾阳虚,神失温养。 大 病 之 后 , 神 疲 嗜 睡 — 正 气 未 复
个人生活史 家族史
第三节 问现在症
含义
一、 问寒热
恶风 病人遇风则冷,避之可缓 病人自觉 怕冷感觉
寒
恶寒 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近火 取暖不解其寒。
畏寒 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近火 取暖能解其寒
热
寒战 恶寒而战栗
病人自觉发热,体温升高或正常
寒热形成的机理
感受寒邪
寒为阴邪
阴盛则寒 畏寒
恶寒
寒
阳虚生外寒
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者
食欲与食量 【概念】食欲即对进食的要求和进食的欣快 感觉。食量是指进食的实际数量。 【意义】询问病人的食欲与食量情况,对了 解脾胃功能的强弱,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 食欲下降 食欲亢进 嗜食异物
第一章 问诊
易患寒湿痹病
易患矽肺、汞中毒、铅 中毒等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缺碘的高山地区 地 岭南等地 域 长江中下游一带 高原牧区 春季 季 夏季 节 秋季 冬季 多见瘿瘤 疟疾的发病率较高 易患血吸虫病 易发肝包虫病 易患麻疹、水痘等传染病 易患中暑、痢疾等
易患燥证 多感冒、咳喘等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
妇女有月经、带下、胎妊、产育等方面的特殊疾病 性别 男子有遗精、滑精、阳痿、早泄等特有病变
青壮年 老年人 年龄 小孩儿 中老年 气血充盛,抗病力强,患病多属实证 气血渐衰,抗病力减弱,患病多虚证 易患水痘、麻疹、顿咳等病 易患中风、肺胀、胸痹等病
职 长期从事水中作业者 业 工作中接触有害物质者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五、个人生活史 (三)精神情志 (四)婚育状况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二、问诊的方法 一般由主诉开始,然后深入,有目的、有层次、有 顺序的询问。 三、注意事项 环境安静,聚精会神 态度和蔼,激发信心 语言通俗,慎用术语 重点全面,系统全面 必要提示,避免暗示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 诊 的 内 容
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婚 况、职业、就诊或入院日期、记录日 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出生地、常住地、 单位等 主诉:包括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 现病史: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诊治情况 既往史:包括既往健康、患病情况 个人史:包括生活经历、饮食起居、精神情 志、婚育状况 家族史:包括患者直系亲属的健康与患病情况
二、主诉
主诉——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体征及其持 续时间。 部位 症状 性质 主诉— 体征 程度 时间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第一章 问诊
4.胃脘痛
概念:上腹部、剑突下,胃之所在部位疼痛的症状。
冷痛暴作,得温则减--寒滞胃脘证 冷痛绵绵,喜温喜按--胃阳虚证 辨证 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胃气虚证 灼痛隐隐,饥不欲食--胃阴虚证 拒按、厌食、嗳腐吞酸--食滞胃脘证 …… 值得提及的是:辨胃痛症,当根据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 和兼证综合判断。一般规律是:首判虚实(餐后疼甚为实,餐 后疼减为虚);次辨寒热(喜热为寒,喜凉为热)。特殊情况 下应注意胃癌、胃穿孔等急症。
(一)有汗无汗 表证有汗--多见于风邪犯表证和风热表证。 表证无汗--多属风寒表证。 里证汗出--多见于里实热证或里虚证(阳虚、阴虚)。 里证无汗--多因久病阳虚或津血亏虚。 (二)特殊汗出 1.自汗 概 念--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 机 理--阳气亏虚、肌表不固。 临床意义--多见于气虚证、阳虚证。
2.潮热 概 念:指按时发热,或按时热势加重的症状。 辨 证: 日晡潮热--以热势高,日晡(即申时,下午3~5时)热 甚为特征。见于阳明腑实证。 阴虚潮热--以午后低热,尤以夜间为甚为特征。多见于 阴虚证。 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多见于湿温 病。 血瘀发热--以午后及夜间低热为特征。见于血瘀证。 (与温病热入营分相鉴别:肝血痨)
一因风寒湿邪侵袭或湿热蕴结
一因脾胃虚损或肾虚(多足跟痛)
9.周身痛: 概念--头身、腰背及四肢等部位皆痛的症状。 新病多实--外感风寒湿邪居多 辨证 久病多虚--内伤气血精津
四、问头身胸腹不适 (一)头晕 概念--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的症状。 兼胀痛,口苦,易怒--肝火上炎 兼胀痛,头重脚轻,耳鸣--肝阳上亢 辨证 兼面白舌淡,神疲乏力--气血亏虚 兼头重如裹,痰多苔腻--痰湿内阻 兼耳鸣,腰酸遗精--肾虚精亏 兼头晕刺痛,舌暗或瘀斑--瘀阻脑络 值得注意的是:头晕常与目眩(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 糊的症状)并见,合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 不能站立,本症病位在清窍,广渉肝、脾、肾三脏,多为虚 证或本虚标实证。
第一章 问诊
• 3、手足心汗 • 表现:手足心汗出过多。 • 分类: • 阴经郁热。 • 阳明燥热。 • 脾虚运化失调。 • 此外还可见于中焦湿热。
• 4、心胸汗多 • 表现:心胸部易出汗,或汗出过多。 • 分类: • 心脾两虚。 • 心肾不交。
• 5、阴汗: • 表现: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 • 病机:下焦湿热郁蒸。
二、问诊的方法
• • • • • • 1、环境安静适宜,免受干扰。 2、态度严肃和蔼。 认真,细心询问,耐心听取,不给病人不良刺激。 3、不用医学专业术语。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进行必要的、有目的的询问,可作提示,但不能暗示、 套问。 • 5、重视主述的询问。 • 围绕主诉询问。危重病人扼要询问,迅速抢救。
(3)夜间潮热
• • • • • 特点:夜间热甚,骨蒸发热。 兼症: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病机:阴虚阳亢,虚热内生。 主病:阴虚证。 参考:夜间卫阳入里,阴虚加重,虚阳外浮而 发热更为显著。深夜后阳气渐生,阴气渐弱, 阴阳之间处于相对平衡,则热势渐退,故有夜 热早凉之说。
3、微热
• 概念:轻度发热,热势不高(38度以 下),或仅自觉发热。 • 特点:热不高,病程长。 • 分类:气虚发热,血虚发热, • 阴虚发热,气郁发热, • 小儿夏季热。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 • • • • 内容:四史一症 一般情况 主诉 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现在症
一、一般情况
•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 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在住址。 • 意义: • 1、便于联系和随访。 • 2、获得疾病资料,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二、主诉
• 概念: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和持续时间。 • 主诉:是疾病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两个主症, 此外还包括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内容。 • 文字要简明扼要。 • 意义: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 • 方法:对各种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抓住主要矛。 • 要经常练习提出主诉。
临床医学概要—— 问诊
第一章 问诊与常见症状
THANKS
谢谢观看
注意:主诉记录应简练、扼要、突出主要问题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如:
“多食、多饮、多尿1年。” (√)
“糖尿病史1年。”
(×)
“慢性咳嗽、咳痰、气喘10年。”(√) “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 (×)
“活动后心悸、胸闷伴心前区疼痛2年。” (√)
“冠心病病史2年。” (×)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三)现病史(重点)
现病史是指从疾病发生开始到入院为止过 程中的健康资料,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 演变、诊疗和护理经过,是健康史中的主 要内容 。
第一பைடு நூலகம்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三)现病史(重点) 1.起病情况 起病急缓、前驱症状。 2.患病时间 起病到入院就诊的时间。 3.主要症状其特点 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4.病因和诱因。 5.病情的发展和演变。 6.伴随症状和具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 7.诊治经过 所采取的处理措施及其效果。 8.一般情况 精神、饮食、大小便、睡眠、体重等。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
注意:一般项目要认真填写,不要缺项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二)主诉 患者感受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也 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的原因。(相当于作 文题目) (重点) 一般不应超过20个字 用患者的语言,而不是诊断用语。
第一节 问 诊
二、问诊的内容
(四)既往史 1.患者对自己既往健康的评价。 2.既往病史 患病史、住院史、手术史、外 伤史、传染病史等。 3.过敏史 药物、食物、环境。 4.预防接种史 包括预防接种时间及类型。
第一章问诊 PPT精品课件
• 对当前无症状表现,诊断资料和入院目 的义十分明确的患者,也可以用以下方 式记录主诉。如白血病复发2周,要求入 院化疗”,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是病 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 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 治经过。
诊断学
时间长短可按数年、数月、数日计算, 发病急骤者可按数小时、数分钟计。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2、主要症状的特点: 包括主要症状出 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 解或加剧的因素,了解这些特点对探索 疾病所在的系统或器官以及病变的部位 范围和性质很有帮助。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3、病因与诱因: 问诊时应尽可能地了 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如外伤、中毒、 感染等)和诱因(如气候变化、环境改变、 情绪、起居饮食失调等)。问明以上因素 有助于明确诊断与拟定治疗措施。
问诊的内容
• 是住院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帮助 医师在短时间内扼要地了解患者除现病 以外的其他各系统是否发生目前尚存在 或已痊愈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与本次 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 。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呼吸系统与代谢 • 造血系统 • 神经精神系统 • 肌肉与骨关节系统
诊断学
系统回顾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包括:社会经 历 :(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 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 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个人史:习惯与嗜好: 起居与卫生习惯、 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 入量,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 品等。 有无不洁性交史,有否患过淋病 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下疳等。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是病 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 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 治经过。
诊断学
时间长短可按数年、数月、数日计算, 发病急骤者可按数小时、数分钟计。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2、主要症状的特点: 包括主要症状出 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 解或加剧的因素,了解这些特点对探索 疾病所在的系统或器官以及病变的部位 范围和性质很有帮助。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3、病因与诱因: 问诊时应尽可能地了 解与本次发病有关的病因(如外伤、中毒、 感染等)和诱因(如气候变化、环境改变、 情绪、起居饮食失调等)。问明以上因素 有助于明确诊断与拟定治疗措施。
问诊的内容
• 是住院病历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以帮助 医师在短时间内扼要地了解患者除现病 以外的其他各系统是否发生目前尚存在 或已痊愈的疾病,以及这些疾病与本次 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关系 。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呼吸系统与代谢 • 造血系统 • 神经精神系统 • 肌肉与骨关节系统
诊断学
系统回顾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包括:社会经 历 :(括出生地、居住地区和居留时间、 受教育程度、经济生活和业余爱好等)。 职业及工作条件: 包括工种、劳动环境、 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诊断学
问诊的内容
• 个人史:习惯与嗜好: 起居与卫生习惯、 饮食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与摄 入量,以及其他异嗜物和麻醉药品、毒 品等。 有无不洁性交史,有否患过淋病 性尿道炎、尖锐湿疣、下疳等。
临床医学概要--问诊 ppt课件
ppt课件
47
医生尽量发现患者发怒的原因并 予以说明。
注意切勿使患者迁怒他人或医院 其他部门。
提问应该缓慢而清晰,内容主要
限于现病史为好,对个人史及家
ppt课件
12
3.医师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 临床经验,对医疗工作要有 高度的责任心,要有高尚的 医德医风。对患者要有高度
1. 的同情心和耐心。
4.问诊中要注意患者的个性和 心理,根据病人的心理和个 性决定询问病史的方法。
ppt课件
13
5.问诊的对象应当是患者本人
一般来讲,患者本人提供的病史 最可靠。有时需要询问知情者来 了解某些问题。
医患交流是医生角色适应的重要 社会问题。
医生要使医患交流达到最佳效果, 使双方都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并正 确理解对方。
医患沟通贵在实事求是。
ppt课件
8
医患间的信息交流包括语言和非 语言,符号和非符号的交流。
医患交流是医德的外在表现。
语言美,行为美是医生的内在美 的体现。
医患交流绝非简单意义上的医患 对话,医患交流是艺术,是医生 的品德、修养、知识、技术、能 力、经验等积累的高度浓缩。
ppt课件
6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人际交 流,是医患交流、沟通的开始。
问诊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 时机。
医生的服务对象是病人。医生要 会诊治疾病,更要会交流和平等 待人。如果不能顺畅、有效地与 患者交流,诊断和治疗就都无法 进行。
ppt课件
7
医生的人际交流水平对病人的心 理具有重要影响。
对聋哑人,相互理解常有困难, 可用简单明了的手势或体语。
请患者亲属、朋友解释或代叙, 同时注意患者表情。
第一章问诊
㈣既往史 记录时不要与现病史发生混淆,记录顺 记录时不要与现病史发生混淆,
序一般按年月的先后排列
㈤系统回顾 1.功能性健康型态系统回顾 1.功能性健康型态系统回顾
2.身体、心理、 2.身体、心理、社会系统回顾 身体
㈥生长发育史 1.个人史 2.月经史 3.婚姻史 1.个人史 2.月经史 3.婚姻史
询问知情者 询问知情者
2.问诊前的准备 确定交谈目的②查阅资料③ 2.问诊前的准备 ①确定交谈目的②查阅资料③选
择合适时间:一般在患者入院事项安排就绪后进 在患者入院事项安排就绪后进 择合适时间:一般在患者入院事项安排就绪后 行,不宜在患者就餐、会客、情绪不稳或不便的 在患者就餐、会客、 时间进行。④安排良好环境:安静、舒适、私密 时间进行。 安排良好环境:安静、舒适、 性
4.生育史 4.生育史
㈦家族史
★问诊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1.严肃认真, 1.严肃认真,态度和蔼 严肃认真 2.注意问诊的目的性 2.注意问诊的目的性、系统性和侧重性 注意问诊的目的性、 3.尊重和关心爱护患者 3.尊重和关心爱护患者 4.对同道不任意评价 4.对同道不任意评价 5.注意特殊情况的问诊 5.注意特殊情况的问诊 ①老年人和儿童患者 ②情绪异常患者 ③病情危重患者 ④文化程度和语言障碍患者 ⑤残疾患者
1.什么是健康评估? 1.什么是健康评估? 什么是健康评估 2.什么叫主诉 2.什么叫主诉? 什么叫主诉? 3.现病史包括哪些方面 3.现病史包括哪些方面? 现病史包括哪些方面?
口语化、 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口语化、地方化 ②避免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责备性提问▼ 暗示性或诱导性提问 ▼连续提问 ▼责备性提问▼ 逼问 多个症状,应询问其出现的先后顺序) 多个症状,应询问其出现的先后顺序)
【教学】第一章 问诊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素体阴虚易感温邪;素体阳虚易受寒湿。 (二)既往患病情况
既往病史,有的可能与现患病证有密切关系,故 对诊断现患疾病有一定作用。
整理课件
如:肝病传脾、哮证、中风、痫证、传染 病等。 五、个人生活史 (一)生活经历 出生地、居留地及经历地; 劳动性质、经济状况等。 (二)精神情志
性格特征、当前精神状况及其与疾病 的联系,有助于对病情的诊断。精神情志 变化,可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病。
5、冷痛 含义:疼痛而有冷感而喜暖。 病机:实证为寒邪阻络 虚证为阳气不足,不能温运,常见于腰 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
6、灼痛 含义:疼痛有灼热之感,喜冷恶热。 病机:火邪窜络,阴虚火旺,组织被灼。
整理课件
7、绞痛 含义:疼痛剧烈如刀绞。 病机:有形实邪阻闭气机 寒邪凝滞气机 常见于真心痛——心脉痹阻 结石阻塞——胁部小腹多见 寒邪内侵——脘腹多见
整理课件
寒热俱轻:邪轻正衰 寒重热轻:邪盛正衰 (二)但寒不热 1、含义:病觉怕冷而无发热。 2、病机: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养,里虚寒证
感受寒邪,阳气被遏,形体失于温养。 3、表现:里实寒证:新病恶寒,四肢不温,或
腹部冷痛,或咳喘痰鸣。 里虚寒证:久病畏寒,得温可缓舌淡 脉迟无力。
整理课件
(三)但热不寒 1、含义:病人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
8、隐痛 含义: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耐,但 绵绵 不休。 病机:精血不足,阳气虚弱,经脉运行滞涩 (非阻滞不通,故痛不甚)
整理课件
9、重痛 含义: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 病机:因湿邪困阻气机(见头部、四肢、腰部)
肝阳上亢,气血上壅(头重痛)。 10、掣痛(引痛、彻痛) 含义:抽掣牵扯而痛,由一处而连及它处。 病机:肝经有热,热灼筋脉,肝阴不足,筋 脉
既往病史,有的可能与现患病证有密切关系,故 对诊断现患疾病有一定作用。
整理课件
如:肝病传脾、哮证、中风、痫证、传染 病等。 五、个人生活史 (一)生活经历 出生地、居留地及经历地; 劳动性质、经济状况等。 (二)精神情志
性格特征、当前精神状况及其与疾病 的联系,有助于对病情的诊断。精神情志 变化,可致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致病。
5、冷痛 含义:疼痛而有冷感而喜暖。 病机:实证为寒邪阻络 虚证为阳气不足,不能温运,常见于腰 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
6、灼痛 含义:疼痛有灼热之感,喜冷恶热。 病机:火邪窜络,阴虚火旺,组织被灼。
整理课件
7、绞痛 含义:疼痛剧烈如刀绞。 病机:有形实邪阻闭气机 寒邪凝滞气机 常见于真心痛——心脉痹阻 结石阻塞——胁部小腹多见 寒邪内侵——脘腹多见
整理课件
寒热俱轻:邪轻正衰 寒重热轻:邪盛正衰 (二)但寒不热 1、含义:病觉怕冷而无发热。 2、病机: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养,里虚寒证
感受寒邪,阳气被遏,形体失于温养。 3、表现:里实寒证:新病恶寒,四肢不温,或
腹部冷痛,或咳喘痰鸣。 里虚寒证:久病畏寒,得温可缓舌淡 脉迟无力。
整理课件
(三)但热不寒 1、含义:病人只觉发热,不觉寒冷,或
8、隐痛 含义: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耐,但 绵绵 不休。 病机:精血不足,阳气虚弱,经脉运行滞涩 (非阻滞不通,故痛不甚)
整理课件
9、重痛 含义: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 病机:因湿邪困阻气机(见头部、四肢、腰部)
肝阳上亢,气血上壅(头重痛)。 10、掣痛(引痛、彻痛) 含义:抽掣牵扯而痛,由一处而连及它处。 病机:肝经有热,热灼筋脉,肝阴不足,筋 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恶寒、恶风 • 表现:自觉怕冷,加衣近火,不解其寒。 •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被遏。 • 特点:无风自冷。 • (2)、 畏寒 • 表现:经常怕冷,加衣近火,可减其寒。 • 病机:阳失温煦。 • 特点:见风畏冷。
2、热
• 病人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自觉全身或有局 部发热。
• 影响寒热的因素:
阴阳盛衰两方面。 •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则热,阳
虚则寒。
• 方法:
• 1、有无怕冷或发热的症状,二者是否同 时出现。
• 2、询问特征:轻重程度、新久、时间长 短、部位、性质、寒热与体温的关系, 寒热消长或缓减的条件。
1、寒:病人自觉怕冷
• 恶寒:自觉怕冷,加衣近火,不解其寒。 • 畏寒:经常怕冷,加衣近火,可减其寒。 • 恶风:遇风觉冷,避之则缓
• (1)感邪性质:寒邪——恶寒重,发热轻 。
•
热邪——发热重,恶寒轻。
• (2)阳气盛衰:阳盛则热,阴虚则热。
•
阴盛则寒,阳虚则寒。
(一)恶寒发热
• 概念:指病人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
• 病机:外邪袭表,卫阳被遏。
•
卫失温煦——恶寒。
•
卫失宣发——发热。
• 意义:外感表证
• 分类: • 1、恶寒重发热轻:外感风寒表证。 • 2、发热重恶寒轻:外感风热表证。 • 3、发热轻而恶风:外感风邪,伤风证。
症状、性质、部位。 • (二)、病变过程 • 可分为哪些阶段,每一阶段出现哪些症状,症
状的性质、程度、变化,有无好转或加重。 • (三)、诊治经过 • 初诊作过哪些检查,结果;作过何种诊断,及
依据;经过哪些治疗,效果。 • (四)、现在症状
四、既往史
• (一)、既往健康状况 • 强壮、素健、体弱、多病。 • (二)、既往患病情况 • 其他疾病史:如哮喘、痫证、中风。 • 预防接种史,药物或食物过敏史,手术诊疗情况。 • 传染病史:痢疾、疟疾、白喉、麻疹。 • 小儿注意询问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和传染病接触史。
2、潮热
• 概念:按时发热,按时热甚,
•
发热如潮夕之有定时。
• 分类:日晡潮热,
•
午后潮热,
•
夜间潮热。
(1)日晡潮热
• 特点:日晡发热,或日晡热甚。 • 兼症:腹满便秘,渴喜冷饮。 • 病机:日晡经气更旺。 • 主病:阳明腑实。
(2)午后潮热
• 特点: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久扪不热,久扪 灼手)。
五、个人生活史ຫໍສະໝຸດ • (一)、生活经历•
出生地、居住地、经历地、注意某些地方病,传染病。
• (二)、精神情志
•
性格特征,有无急燥。
•
精神情志状况,有无精神刺激。
• (三)、饮食起居
•
饮食习惯:辛辣、肥甘、喜热、喜凉、烟酒。
•
生活起居:喜动、喜静、劳倦、好逸。
• (四)、婚姻生育
•
是否结婚,结婚年龄,爱人健康否。
• 1、环境安静适宜,免受干扰。 • 2、态度严肃和蔼。 • 认真,细心询问,耐心听取,不给病人不良刺激。 • 3、不用医学专业术语。 • 4、避免资料片面失真。 • 进行必要的、有目的的询问,可作提示,但不能暗示、
套问。 • 5、重视主述的询问。 • 围绕主诉询问。危重病人扼要询问,迅速抢救。
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概念
• 询问病人或陪诊,了解疾病 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 现在症状和起它与疾病有关 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第一节 问诊的意义及方法
• 一 、问诊的意义 • 1、了解病情,为分析病情,判断病位,
掌握病性,辨证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2、了解患者思想动态,以便及时开导,
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
二、问诊的方法
• 方法:概念:就诊是的痛苦、不适与疾病相 关的全身情况。
• 方法: • 1、主症的特征:部位、性质、程度、时间、
加重的条件。 • 2、伴随症的情况:主症伴随表现的症状。 • 3、问全身情况:以十问歌为提纲。
一、问寒热
• 概念:询问病人怕冷、发热的感觉。 • 意义: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
重要依据。 • 产生病机:主要取决于病邪性质和机体
• 兼症:身重困倦。 • 病机:湿遏热伏。 • 主病:湿温病。 • 参考:午后阴气偏盛,湿属阴邪,湿郁热伏更
甚,阳气宣发力弱,热势不易外透,故发热不 高。
• 主诉:是疾病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两个主症, 此外还包括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内容。
• 文字要简明扼要。
• 意义: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
• 方法:对各种症状进行全面分析,抓住主要矛。
•
要经常练习提出主诉。
三、现病史
• (一)、发病情况 • 发病时间的新久,发病的原因、诱因,最初的
•
有无传染病,遗传病。
•
初经,绝经年龄;月经周期,经行天数,带下量、色、质。
•
妊娠次数,生产胎数,流产,早产,难产。
六、家族史
• 长期生活相处的父母,兄弟,姐妹,爱 人,子女及密切接触人的健康,患病情 况。
• 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遗传病,传染 病。
第三节 问现在症
• 概念:就诊是的痛苦、不适与疾病相关的全身 情况。
• 内容:四史一症 • 一般情况 • 主诉 • 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 • 现在症
一、一般情况
•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 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在住址。
• 意义: • 1、便于联系和随访。 • 2、获得疾病资料,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二、主诉
• 概念: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和持续时间。
迟无力。
• 病机:阳气虚弱,失却温煦。 • 意义:虚寒证。
(三)但热不寒
• 概念:只觉发热,不觉寒冷。 • 意义:里热证(阳盛,阴虚)。 • 分类:壮热,潮热,微热。
1、壮热
• 表现:病人高热,持续不退。 • 病机:阳热内盛,蒸达于外。 • 意义:里实热证。 • 主病: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 • 伤寒——阳明病。 • 温病——气分病。
• 邪正盛衰:邪正俱盛——恶寒发热重。
•
邪轻正衰——恶寒发热轻 。
•
邪盛正衰——恶寒重,发热轻。
• 疮疡——火毒内发早期,酿脓中期,已溃而毒邪未去, 寒热并见,为邪正斗争。
(二)但寒不热
• 概念:指病人只感怕冷而不觉发热的症状。 • 意义:里寒证。 • 分类: • 1、新病恶寒:兼四肢不温,或腹部冷痛,咳喘痰鸣。 • 病机:寒邪直中,损伤阳气。 • 意义:实寒证。 • 2、久病畏寒:兼畏寒肢冷,得温可缓,舌淡,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