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丝绸之路(说课稿)》

合集下载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2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2

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重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地图、字典。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有一部动画片大家可能非常熟悉,那就是《西游记》,里边有一句歌词“西天取经上大路”,大家知道“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吗?(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

过渡: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1、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

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

2、(出示)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找到丝路的起点。

(长安)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

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

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道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北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

可见路途非常的遥远。

3、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2.选择好你的货物。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丝绸之路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丝绸之路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丝绸之路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丝绸之路》这篇课文先以一个小故事点出了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 “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以一位导游的身份介绍丝绸之路、交流资料等,以此来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要求会写、会认的16个生字。

3、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5、通过反复读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并学习运用这一写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常识性知识等)。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并提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怎样的路?围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2、交流有关丝绸之路资料。

知道有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拿出来我们做一交流。

(1)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各组互相补充,教师随机给予评价,对认真搜集资料的学生给予鼓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用学过的方法解决。

2、读后交流: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3、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指名逐自然段朗读:要求字音准确、声音洪亮。

(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根据要求评议。

)三、感悟课文内容,积累课文语言。

学习第1、2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2、全班交流。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优秀教案1

最新北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优秀教案1

《丝绸之路》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词。

2.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丝绸之路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客观、辨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

3.课前大家搜集了关于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现在请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4.是啊,我国的西部这条丝绸之路不仅享誉世界,而且它的沿途有着美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

二、新课学习1.欣赏石雕,激发想象。

(1) 在丝绸古道上,经商的驼队络绎不绝,悠扬的驼铃声在大漠中响起,你想看看当年那繁华的情景吗?(2) 播放课件中的图片。

(3) 指名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情景。

(4) 今天,这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就矗立在西安市的玉祥门外,作者也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描写。

请你打开书,自己读一读。

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栩栩如生、矗立、飘忽"的理解。

2.深入了解,明确意义(1)在漫漫黄沙中,一条丝绸古道从古都长安向远处延伸,一直延伸到罗马。

《丝绸之路》说课稿

《丝绸之路》说课稿

《丝绸之路》说课稿一、说教材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十单元《路》中的《丝绸之路》一课。

文章以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小故事引入,不但吸引读者,而且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讲了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历尽千辛万苦,献出了毕生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开辟丝绸之路的历史过程;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

下面,我就执教的《丝绸之路》这一课第二课时谈一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二、说教法1、《丝绸之路》文章介绍的内容时空跨度较大,涉及的历史地理知识复杂,学生对此了解不多。

我课前为学生布置了查找资料了解相关知识的任务,为学习本课做好准备。

2、这是一篇以介绍历史为主的文章,内容不难理解,应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丝绸之路开辟的艰难。

3、教学时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有效的参与中自主阅读,不断探究。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具体语言实践活动中,感受课文意境,积累课文语言。

三、说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知识和语文阅读教学特点,我就第二课时制定了以下两项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程序我设计共分五点:第一大点:选好全文的切入点。

细度文本后,我发现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那么,我以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这句话为切入点,这样设计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这句话本身是对张骞一生的总结与评价;第二,它是过渡段开启上下文的句子,为进一步理解后文内容做好了铺垫。

第二大点:力求教学层次清晰,我设计了两条线索和两个模块。

第一条线索为,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过程,这是重点。

第二条线索为,丝绸之路的意义,这一点相对略讲。

两个板块分别为:第一板块是5—7自然段的学习,深切感受张骞经历的千难万险,让学生找出张骞路途经历的困难,进一步理解文本,这也是执教的重点;第二板块,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感知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精品)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精品)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一、理解课题1、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

2、教师指点:(1)出示丝绸之路所经路线。

(课件出示)(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

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

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玉门关),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

)(2)介绍丝绸之路。

(书本第9页资料袋)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

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课件出示)(1)读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和同学交流。

三、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字词见资料汇总1“识字教学”)1、抽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无拼音时)2、抽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拼音时)3、难写字指导(根据预习时抄写情况)3、抽读词语盘点中词语5、抽读补充词语6、出示文中多音字词语及句子。

7、理解部分词语意思(大部分放到段落学习中理解)四、理清思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检查预习中分段情况)1、初步说说文章大意(围绕课题选择了哪些材料)(完成阅读提示1问题)(1)大致说。

(看见石雕引起遐想故事历史意义回到群雕)(2)教师指点(课件出示)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古朴典雅),引起人们(遐想):公元前(115)年,(中国使者)和(安息国将军)在安息边境(互赠礼品);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文化繁荣)。

两千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还会引起(遐想)。

2、交流预习中的分段。

(理清思路,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件出示)教师指点(段意是初步的,可用小标题,完整段意放到具体学习中再概括)第一段(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古朴典雅,引起人们遐想第二段(2—12):中国使者和安息国将军在安息边境互赠礼品。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丝绸之路》语文教案【教材简析】《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的、沟通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

体现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的伟大的历史意义。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一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对历史上东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所作的重大贡献;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特点;三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提高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为复述课文做准备。

3、通过理解,体会过渡段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和张骞一路的艰险,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

2、学生搜集有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诗意导入,激情引趣(课前配乐诵读唐诗《凉州词》《送元二使安西》《从军行》。

)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

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

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

伴随着这悠扬的乐曲,诵着这壮丽的诗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令人魂牵梦萦的峥嵘岁月。

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这堂课,就让我们翻开历史的卷帘,拂落岁月的风尘,随汉朝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一起,重走丝绸之路。

(生齐读课题。

)评析:此处精彩,由诗入手,富有文化气息,使人心生对丝绸之路向往追思之意。

教师于课堂之上的激情诵读也点燃了学生阅读的积极心态。

二、细读感知,整体把握老师:让我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老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我来检查一下能否把这些词语读准确。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1

北师大四年级语文下册《丝绸之路》教案1

丝绸之路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指引学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指引学生认识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拓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和爱国热忱。

教课重点难点认识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由教课准备1.教师准备?张骞与丝绸之路?资料2.学生收集相关张骞出使西域的资料〔故事、知识性知识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课过程一、预习研究1.沟通资料,引入新课①板书课题并发问: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什么是丝绸之路?那是一条如何的路?环绕丝绸之路发生过哪些故事? ,, 〕②沟通相关丝绸之路资料:知道相关丝绸之路的哪些知识?请取出来我们做一沟通。

③小组沟通,教师巡视指导。

④全班沟通,各组相互增补,教师随机赐予评论,对仔细收集资料的学生赐予鼓舞。

2.出示“考考你〞①我会认恺撒大帝时兴剧场荒僻程和睦相处煎熬白雪皑皑②我来答恶劣匈奴西域琼瑶仙境恐惧俘虏昼夜兼为何说张骞是古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课文主要写张骞和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何还写恺撒大帝看戏?③我会说小组内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说一说碰到不认识的字,自己解决的方法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二、合作沟通。

1.小组沟通达成预习提示2.全班沟通,教师进行指引。

〔学生充足发布自己的见解,教师实时点拨。

〕三、品读体验。

依据学生在“合作沟通〞环节中的状况,随机引入本环节的学习,各局部重点以下:课文第 1、2 自然段①思虑:你从这两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领会到什么?②全班沟通,随机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中国的丝绸在外国有很高的著名度;外国人把中国称之为“丝绸之国〞;从“呆若木鸡〞、“赞口不停〞等人们的神情表情中能领会到中国的丝绸是多么的绚烂醒目,令人吃惊、赞美;齐读这两个自然段,再次领会我国丝绸在外国有很高的著名度。

课文 3―7 自然段:①默读课文 3―7 自然段思虑:张骞在开拓丝绸之路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困难?你从哪儿能领会到?②学习小组内沟通,教师巡视。

③全班沟通,依据学生沟通状况教师随机指导朗诵,而且让学生明确以下内容: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 ,, 〞能看出张骞开拓丝绸之路困难重重;从“昼夜兼程〞能领会出张骞为开拓丝绸之路不辞辛勤;从“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候着、准备着〞,“忍耐着酷热和干渴的煎熬 ,, 〞,“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语句中,领会到张骞开拓丝绸之路的果断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爱国情怀。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

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说课稿【说教材】1.本课教材的地位、特点和作用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一、说教材《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第二主题《路在脚下延伸》中的一个课。

其内容展现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能力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情感目标: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四、教学准备: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地图、尺子。

【说教法】教学时,通过创设情境、多元化的体验、小组探究、视觉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发现身边交通情况的点滴变化,对比古今到达同一目的地所采用的交通工具和所选择的交通路线的巨大差别。

从中感受到道路、交通的发展与人们的紧密联系以及交通带来的巨大便利,从而提升为祖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体验。

【说学法】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3.丝绸之路(说课稿)》
23.丝绸之路
一、教材分析
《丝绸之路》这篇课文以历史记载过的一个小故事引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随后通过详细叙述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向读者介绍了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

最后点明了丝绸之路发挥的巨大作用――“它成为促进亚欧交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纽带”。

课文第四自然段是一个过渡段,它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这两部分内容衔接起来。

二、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丝绸之路的来历及其开辟的意义,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通过反复读课文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3.运用“金钥匙”介绍的方法默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①了解张骞被称为外交家、探险家的原因。

②学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张骞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法建构主义教学法
四、教具准备 <<丝绸之路>>网络课件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直入课文。

1. 导入。

(2)这条路以()为起点→经过()→一直通向()。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是在熟悉课文内容下,通过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过渡段的作用。

电子课文显示:“原来有一条横贯亚洲、以丝绸贸易为主的古代商路。

这条道路以我国当时的首都长安为起点,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东海岸,辗转到达罗马各地。

历史学家称之为“丝绸之路”。

为了开辟这条道路,汉代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1、2、3句为第一部分,最后一句为第二部分。

引导学生理解:前半部分回答上一段提出的问题,后半部分则和下面的自然段有关。

第4自然段巧妙地把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开辟丝绸之路的过程衔接起来,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段称之为“过渡段”,它就像一座小桥,把前后的自然段连接了起来,所以我们说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启发学生研读重点词句:
(1)从“交通不便,没有公路,没有汽车和飞机。

罗马位于中国西边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间还隔着沙漠、高山和荒原,沿途还有强盗和野兽的袭击。


9 7 3 1 2 4 8 :
(2)从“依靠太阳和星星辨别方向”、“日夜兼程”
(3)“牧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燕阵向南飞去,又从南方飞回,一转眼就是十一年过去了。

”“他耐心地、不露声色地等待着,准备着。


(4)从“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历尽千难万险,出使西域十三年”
结合相关图片和视频《丝绸之路》,引导学生想象:在这十一年中,张骞可能遇到了哪些困难和诱惑,他是怎么想的。

体会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坚定信念以及他的爱国情怀,从而理解“为什么称张骞为伟大的探险家、外交家?”
3、全班交流。

协作讨论反馈,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时指导朗读相关句段。

(四)情感升华
1、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观看视频(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意义)。

2、浏览网页:(交流物品)
3、学生结合课文和收集的资料谈“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4、练习。

(网页出示)
填空:有了这条“丝绸之路”,中国的()、()、()、()和四大()开始陆续西传。

西域的()、()、()以及()、()、()艺术也传到了中国。

5. 总结:丝绸之路是连接古代东方与西方文明的纽带和文化走廊,将四大文明古国串联起来,组成一个横亘亚非欧三大洲的历史文
化大舞台;丝绸之路有恢弘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以及波澜壮阔的宗教民族融合,给后人留下了无数激动人心的历史画卷和不尽的历史之谜。

丝绸之路在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去探索……
(五)课外延伸
1、留言板:写下你学习课文后的感想和收获.或者是你所了解到的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发展情况。

2、给学生提供相关网址及主要搜索引擎,了解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