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诊断治疗新概念

合集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ppt课件

心肌梗死时,由于心功能下降,患者可能 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
恶心、呕吐
其他症状
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缺血和坏死,可能 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恶心、呕吐 等症状。
心肌梗死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低血压、 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出现相应症状。
心电图诊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征性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可能会出现特征 性的ST段弓背向上抬高,这是心肌 梗死的重要标志之一。
心力衰竭的预防与处理
心力衰竭的预防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心力衰竭的关 键在于早期识别和治疗心肌梗死。同时,控制高血压、糖尿 病等危险因素,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也有助于预防心 力衰竭的发生。
心力衰竭的处理
一旦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 治疗、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以改善心功能,缓解症状。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疾病知识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急性心肌梗死 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 项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的认
知水平。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 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 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应对方式教育
指导患者掌握应对急性心肌梗死复 发的正确方法和技巧,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护能力。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是心肌细胞中的一种氧合蛋白质,当心肌细胞受 损时,肌红蛋白会释放入血,因此肌红蛋白是诊断急性心 肌梗死的早期指标。
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当心肌细胞受损时 ,肌钙蛋白会释放入血,因此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梗死的 特异性指标。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细胞中的一种酶,当心肌细胞受损 时,肌酸激酶同工酶会释放入血,因此肌酸激酶同工酶是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读 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读 ppt课件
• ICD;多支血管病变的PCI策略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读
总缺血时间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 治的无缝衔接绿色 通道
患者相关延迟
转运时间
D2B,D2N时间
出现症状
急救系统
医院
• 患者教育
• 快速启动
• 识别心肌梗死症状 • EMS人员在FMC后做12导联ECG并尽可能传输
• 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 到心血管内科医生
• 痴呆/已知颅内病变 • 外伤/大手术(<3周)或心肺复苏(>10min) • 内脏出血(<4周) • 不能压迫部位大血管穿刺(<2周)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妊娠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 • ≥75岁者,优先直接PCI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 读
• 直接将病人从急诊室 (救护车)送至导管室 (不必先入住CCU或心血管病房) - 缩短再灌注时间延迟 - 缩短住院天数 - 改善远期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读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解 读
• STEMI估计年发生率50/10万(直接PCI-5%) • 卫生部STEMI诊疗临床路径(2008) • 中国STEMI诊治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0;38(8):675 • 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解读
直接 PCI时GPI疗效和安全性
Stone G: Circulation 2008;118:538-51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和治 疗原则解读
Zhu TQ, Shen WF: Int J Cardiol 2011; Sep (online)
急性心肌梗 死诊断标准 和治疗原则
解读
抗凝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心肌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心肌细胞坏死的病变。

AMI是目前心血管疾病中最常见、最危险及最致死的一种,其大约有25%以上的病人可在最初24小时内死亡。

因此,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并及时救治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AMI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处理此类病例。

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心慌、出汗、肩背部或下颌疼痛、恶心、呕吐等。

而部分患者也会出现腹痛、胃灼热、焦虑等非典型症状。

在出现上述症状的情况下,尤其是胸痛超过10分钟以上,应立刻就医。

二、AMI的诊断流程1.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一种直观而准确的诊断手段,医生可依据心电图结果判断梗死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

常用的心电图检查有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动图等。

2.血清标志物监测:可以监测出AMI患者心肌细胞坏死所引起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如肌红蛋白、肌酸激酶、三碱性磷酸酶等。

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如心脏CT检查、核磁共振等。

三、AMI的治疗方法3.1 病情评估与稳定患者在确认AMI后,首先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若无明显上述致死症状,则需要安置稳定性区域静脉置管及出现症状的患者安置到IHCU或CCU等进行进一步治疗。

3.2 溶栓治疗溶栓治疗是AMI治疗的一种常用方式。

在确认患者符合溶栓治疗的标准后,必须在一个小时间内开始溶栓治疗。

常用的溶栓药有阿司匹林、恩普利等。

3.3 心脏标志物监测心脏标志物检测是AMI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及时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3.4 介入治疗在医生的全面考虑下,在AMI的急性期或超急性期采用介入治疗是治疗AMI 的首选,其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再灌注,从而IS区域治疗,缩短保卡时间,改善预后等。

心肌梗死诊断新进展及意义-精品文档

心肌梗死诊断新进展及意义-精品文档

心肌梗死诊断新进展及意义Recent Progress of Diagnosi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Wang Luyu【】recent progress of diagnosi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for ESC、ACC、AHA、WHF have an important meaning to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心肌梗死(MI)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随着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及临床实践,需要更新MI定义。

基于上述现状,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学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1]2007年召开了多学科协作团体共识会议,拟定了新的诊断标准。

1 心肌梗死的新概念新的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的定义包括:首先强调了血清生化标志物,把心肌坏死时血肌钙蛋白(cTn)T或I,肌酸激酶MB同工酶质量测定提到很高的地位,cTn升高超过参考值上限(URL)99百分位值并有动态变化,同时伴有下述一项心肌缺血的证据:包括缺血症状、ECG变化和影像学。

其二,突发心源性死亡,通常合并心肌缺血的症状。

死亡常发生在能够获取血样或心脏标志物升高之前。

其三,血管重建所致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后的心肌梗死,其基线时的cTn正常,在术后明显升高,分别超过URL99百分位值的3倍(PCI)和5倍(CABG);如系CABG所致需要合并心肌坏死的证据(ECG、冠脉造影或影像学资料)。

其四,病理检查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

有关陈旧性心肌梗死的定义基本同前,主要是从ECG、影像学和病理学方面进行描述。

心肌梗死新定义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审视:病理、生物化学、心电图、影像、临床试验、流行病学以及公共政策。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新概念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新概念
Ch n s o r a f C r i v s u a h b l a i n M e ii e 2 0 i e e J u n lo a d o a c l rRe a i t to i d c n , 0 2, 1 ( ) 1 2 1 2 : 0 ( p r me to a d o o y.Li o i g P o i ca s ia ,S e y n , Lio i g, 1 0 1 ) De a t n fc r i l g a n n r v n il Ho p t l h na g a nn 1 0 5
文章编号 :10 0 4( 0 2 20 0 —9 0 80 7 2 0 )0 —1 20
中国分娄号 :R5 22 4 .
文献标识码 :B
坏死 标记物 可正 常 , 和 心梗发 生时 间和 采血时间 长 这
l 急性心 肌梗 死诊断 新概 念 1 1 心肌梗死 概念 及定义 . 短有 关 ;( )已愈 合 或 已在愈合 的心 肌梗死 的病理改 2(9 0 ) 15 一 .男 , 主任 匮师 ,教 授 ,硬 士 研 究生 导 师 ,
义。 而且 随着敏感 和特 异 的血清 生物 学标 志物和 现代
影像技 术 的 出现 ,更 有 必要 对 心肌 梗 死定 义重 新 评 , 这些技术 具有很 高敏感 性 , 以查出过 去不 能认 十。 可 定的小灶心 肌梗 死 , 如坏死 心肌重 量小于 1 0克 的小 , 面 积心梗 最近 欧洲 心脏病学 会/ 国心脏病 学 会提 美 出 了心肌 梗死 新的 定义 ( u at 2 0 ; 1 5 2 Er Her 0 0 2 :10 J
我 们必须接 受这 个概 念 ,“ 梗死 ”一词 反映 了长 期缺 血导致 的心肌 坏 死 。 患者是 否存 在缺血 可能通过 病史 和心 电图加 以识 别 。 能 的临床症 状包 括劳力性 可 或休 息时胸 痛 ,上腹部 、上 肢 、腕 部或颁部 不适 。与

医学保健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治疗新概念课件

医学保健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治疗新概念课件
相邻两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患者,90% 以上可以肯定STEMI诊断;
ST段压低则被诊断为UA 或NSTEMI,两者之间 最重要的区别在于血液中是否检测到心肌坏死 标记物,NSTEMI 患者中,25% 进一步演变为Q 波MI。
ECG 正常的胸痛患者并不能排除ACS,这类病 人中最终有1%-6% 被证明为AMI(NSTEMI),4% 为 UA。
干预策略
ST段抬高的ACS
尽快,充分,持续开通“罪犯”血管,挽救心肌 药物溶栓 PCI 急诊CABG
干预策略
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
抗栓不溶栓 危险分层:根据症状,胸痛发作时ECG,TnT分层 高危病人早期干预,低危病人保守治疗
综合治疗
抗血栓治疗 抗缺血治疗 调脂治疗 介入治疗 二级预防
溶栓治疗
非ST段抬高的ACS不主张进行溶栓治疗
1)非ST段抬高的ACS多为非完全闭塞性冠脉病变, 其血栓成分多为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血栓,对溶 栓药物反应差。
2)溶栓药物具有潜在的促凝作用,可能使原来尚未 闭塞的血栓形成完全闭塞性血栓以阻塞血管, 导致病情恶化。
抗凝治疗
普通肝素
是最常用的抗凝剂,通过激活抗凝血酶而发挥抗栓作用 静脉给药迅速产生抗栓作用,但个体差异较大 应用时需监测APTT或ACT,通常将APTT延长至50-70 秒(800-1000U/h) 停用肝素后出现反跳现象是普通肝素的缺陷之一 通常应用3-7,日前尚未确定最佳的治疗时程
精品PPT课件 浏览免费 下载后可以编辑修改。 /jn- l xh /li aner2012 http://www.. co m/ / /病理生理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样例
脂质池 巨噬细胞 内部 张力 外部切变力

急性心梗诊治

急性心梗诊治

心脏康复计划
心脏康复计划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方案,旨在提供全面的心理、体力和医疗支持。
预防心肌梗死的方法
了解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体检 等。
急性心梗的研究进展
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进展,包括新的诊断方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吸烟和肥胖等,了解并控制这些 因素可以降低患心梗的风险。
全球急性心梗的发病率
急性心梗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亡。
心肌梗死的类型及其病因
根据病因和病情,心肌梗死可分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 梗死和微型心肌梗死。
心脏支持装置
心脏支持装置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辅助心脏功能,保证血液供应的治疗方法。
心肌梗塞后的康复
心肌梗死后的康复包括体力恢复、心理建设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有助于 提高生活质量。
家庭护理的技巧
了解心肌梗死后的家庭护理技巧,包括监测病情、用药管理和健康促进等。
给患者的心理建设支持
心理建设支持对于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包括心理咨询和支持小组等。
急性心梗诊治
了解什么是急性心梗,以及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什么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肌梗塞,俗称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心脏病症。
症状及早期诊断方法
急性心梗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和出汗。早期诊断方法包括心电图和血液测试。
何时应该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急性心梗的症状,尤其是胸痛持续超过几分钟,应立即就医以获得 紧急抢救。
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梗中的作用
心电图是一种简单快捷的诊断工具,能够显示心脏的电活动,有助于判断是否发生了心肌梗塞。

《内科学课件-急性心梗的诊疗》

《内科学课件-急性心梗的诊疗》
急性胸痛,可向左肩臂、下颌放散,并伴有呼吸困难、出冷汗等症状。
2 非典型症状
呕吐、恶心、心慌、腹痛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尤其在女性和老年患者 中较为常见。
急性心梗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
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观察到 显性或者消失性的ST段抬高, 提示出现心肌梗死。
血液检查
心肌梗死时,血液中心肌坏死 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等会明 显升高。
3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系统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内科学课件——急性心梗 的诊疗
欢迎来到《内科学课件——急性心梗的诊疗》。本课程将为您详细介绍急性 心梗的定义、症状、诊断、治疗、抢救措施、康复护理以及预防措施。
急性心梗定义
1 什么是急性心梗?
急性心梗是指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导致的冠状动脉血流受阻,使部分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急性心梗的症状
1 典型症状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冠 状动脉的狭窄情况,确定心肌 梗死的程度。
急性心梗的治疗方法
1
血管成形术
2
介入治疗方式,通过血管内支架等器械
开通狭窄的冠状动脉。
3
溶栓治疗
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 复冠状动脉血流。
早期补充氧气
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降低心肌缺血。
急性心梗的抢救措施
立即心肺复苏
健康饮食指导
压力管理
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建议,帮助 控制血压和血脂,预防再次心梗。
教授患者正确认识并有效管理压 力,减少进一步心脑血管事件的 发生。
预防急性心梗的措施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康生活方式
坚持科学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维持健康的生活 习惯。

202X年急性心肌梗死新概念

202X年急性心肌梗死新概念
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九页。
急性心肌梗死(xīn jī ɡěnɡ sǐ)心电图再分期
因此,心电图的诊断应当从进 展期提前到超急性期,这才能 将诊断和治疗更加提前。 为达到该目的(mùdì)需要寻找和 发现心电图更敏感的表现,如: 超急性期T波、J波、 症状 +QTc延长 (闭塞20s则可出 现) 总之,急性心梗的再分期十分 重要
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九页。
急性心肌梗死(xīn jī ɡěnɡ sǐ)心电图再分期
急性期再分期的重要意义 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总在不断深化,急性期再分期符合
这一规律,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急性心梗的分型已从Q波或非Q波型变化为ST段抬高或非
抬高型,实质,是从急性期的心梗确定期提前到急性进 展期 主要原因:Q波出现较晚(平均9小时,6-14小时)
为了减少梗死(ɡěnɡ sǐ)面积,诊断要提前,治 疗
检出要提前
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九页。
急性(jíxìng)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ST段抬高或非抬高分型的临床意义 1.诊断提前(tíqián),治疗提前(tíqián)(药物或介入) 2.不仅定性,而且定量 (1)ST段抬高型:红色血栓,完全闭塞 (2)非ST段抬高型:白色血栓,非完全闭塞 3.为治疗提供指导意见: 红色血栓:积极溶栓 白色血栓:不溶栓 大大减少梗死面积
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九页。
急性(jíxìng)心肌梗死心电图再分期
减少心肌梗死死亡率的举措(jǔcuò): 1.心电监测的应用(减少心梗后心律失常性猝死) 2.溶栓(冠脉再通) 3.去负荷治疗(减少心梗、心衰与休克死亡)
4.ST段抬高与非抬高的诊断模式
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九页。
急性心肌梗死(xīn jī ɡěnɡ sǐ)心电图再分期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

谢 谢!
2019/10/30
25
病 • 炎症性疾病,如心肌炎、心肌扩张性疾病、心内膜炎、心
包炎 • 药物毒性或毒素 • 危重患者,尤其是呼吸衰竭或脓毒症患者 烧伤患者,尤其
是烧伤>30%体表面积者 • 过度劳累者
是否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仍需大家认真思考。 1、有那些主要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血脂异常、 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家族 史
1979年版与2019年版MI定义比较
• 相同点: – 缺血症状 – ECG动态改变
– 心肌坏死标记物动 态改变
• 不同点
– 强调肌钙蛋白的 决定性作用,在 存在心肌缺血证 据的情况下只要 升高,即可诊断
– 增加影像学诊断 的价值
2019版 cTn升高的非缺血性心脏病原因
• 心脏挫伤,或由手术、消融、起搏器等引起的心脏创 伤 急性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2019/10/30
20
出血并发症及其处理
• 颅内出血(0.9%-1%)。65%-77%颅内出血发生在溶栓治疗24h内。 • (1)立即停止溶栓、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2)影像学检查(急诊cT或
磁共振)排除颅内出血。 (3)测定血常规、血凝五项,并化验血型及 交叉配血。 (4)降低颅内压,包括适当控制血压、抬高床头30度、 静脉滴注甘露醇,气管插管和辅助通气,必要时外科脑室造口术、颅 骨切除术以及抽吸血肿等。 (5)必要时使用逆转溶栓、抗血小板和抗 凝的药物:24h内每6小时给予新鲜冰冻血浆2u,4h内使用过普通肝素 的患者,推荐用鱼精蛋白中和(1mg鱼精蛋白中和100U普通肝素);如果 出血时间异常,可输人6-8U血小板。 (6)适当控制血压。
• 或病史提示急性心肌梗死伴左束支传导阻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USTO试验显示:
以死亡率与致残性脑卒中为终点计算 “净得益”。加速t-PA和静脉Hep组显示死 亡率下降14%或每治疗1000例病人挽救10条 生命。
溶栓方案的选择
• GUSTO-1、GUSTO-Ⅲ和其它新近试验 TIMI-4等提示t-pa方 案和合用静脉肝素,是目前获得早期冠状动脉再灌注 的最有效疗法
GISSI(意大利链激酶治疗心肌梗死试验) ISIS-2(国际心肌梗死生存试验Ⅱ)
证实SK使病死率减少20-25% ASSET(北欧早期溶栓试验)
证实t-PA使病死率减少26% AIMS(英国APSAC治疗心肌梗死研究)
证实APSAC降低病死率52% ISIS-3 国际心肌梗死生存试验Ⅲ
证实SK、t-PA、APSAC 5周死亡率 10.5%,10.3%,10.6%无明显差别
八 、急性胸痛辅助检查及危险分层
•ECG系列动态变化 •运动平板试验 •心肌放射性核素显像 •血清标志物
九、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概念的变化
• 透壁性心肌梗死 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 Q波心肌梗死 非Q波心肌梗死
•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
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分型
• 多学科合作 急诊科、心内科、心外科、麻醉科、手术室、导管室;
• 24小时值班 急诊胸痛任何时间都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
• ⑴心绞痛;⑵急性心梗;⑶主动脉夹层;⑷心包炎; ⑸其他心脏情况;⑹肺栓塞;⑺其他情况。
六、急性心梗紧急救护的绿色通道 (Experess passway)
• 急性心梗50%死于院外 • 不稳定心绞痛12%发生心梗 • 美国60%入院,40%回家 • 英国30%入院,70%回家 • 住院发生心梗死亡率6% • 回家发生心梗死亡率25%
• 以心电图ST段改变分型 ST段抬高性ACS ST段不抬高性ACS
• 以肌钙蛋白为诊断标准
{ ST抬高ACS 阳性--AMI 阴性--UAP
{ ST段不抬高 阳性--AMI 阴性--UAP
微小心肌梗死 ST段不抬高
CK-Mb不升高
肌钙蛋白升高
ST段抬高ACS
• 近早实行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 最佳辅助治疗(溶栓、PTCA、 CABG)。
急性心梗诊断治疗新概念
一、传统冠心病诊断分类 概念
• 隐匿性冠心病 • 心绞痛 • 心肌梗塞 • 缺血性心肌病 • 猝死
二、现代冠心病诊断分类 新概念
• 稳定型心绞痛 • 急性冠脉综合症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 心力衰竭 • 无痛性心肌缺血 • 猝死
概念 三、急性冠脉综合症的现代
急性心梗诊断 新概念
• 有下列之一可确诊为心肌梗死 1)心电图系列观察出现新的病理性Q波 患者可有或无症状 心肌坏死标记物可正常(与采血时间有关) 2)已愈合或已在愈合中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
五、急诊胸痛中心(CPC)或胸痛观察室(CPOU)
• 专门对急诊胸痛 尤其是缺血性胸痛进行快速识别,急诊分层;
辽宁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
保 持 冠 状 动 脉 的 开 通
保 持 冠 状 动 脉 的 开 通
早期冠状血流灌注对短期死亡率
TIMI 0/Ⅰ级8.8% TIMI Ⅱ 级 7% TIMI Ⅲ 级3.7%
安全性
• 60分钟 t-PA的疗效和安全性 • 20mg快速注射、80mg静脉滴注 • 90分钟冠脉造影TIMI-3级81.1% • 住院死亡率1.2%
七、胸痛诊断及危险分层
高危患者
• 典型胸痛加急性心梗或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 典型胸痛心电图正常合并低血压,心力衰竭或伴有二
种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 • 年龄>30岁,胸痛、压迫感、颈肩放射痛伴消化不良、
恶心、呕吐或气促大汗,头晕,意识丧失,心电图在 症状出现时呈ST段抬高或压低,T波改变。
• 不稳定性心绞痛 • 非ST段抬高性心梗 • ST段抬高性心梗
四、急性心梗诊断 新概念
(欧洲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Eur Hearl J 2000:21)
1、典型血肌钙蛋白升高和降低过程或加上心梗系列化标记物
CK-MB迅速升高和降低动态变化过 程,并至少合并一项 1)缺血症状 2)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 3)缺血性心电图改变(ST-段抬高或下移) 4)冠心病介入治疗
率44%
急性心肌梗塞开展急诊PTCA条件
一个令人严重关注的问题是常规采用直接PTCA 治疗AMI病人,可能导致在相当病人达到再灌注前出 现不可接受的延误: 1、在诊断AMI后60-90min内作球囊扩张; 2、PTCA临床成功率应达到90%以上:TIMI血流Ⅱ-Ⅲ级, 且无急诊CABG、卒中或死亡; 3、所有作PTCA病人中,急诊CABG率<5%; 4、在所有送到导管室病人中,实际完成血管成形者达 85%; 5、死亡率<12%。否则,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早期行溶栓治 疗。
溶栓治疗现代概念
1. >12小时仍可以溶栓
GISSI 12-24 小时死亡率下降19% ISIS-2 12-24 小时死亡率下降21%±12% 2. >70岁仍可以溶栓 GISSI >75岁死亡率下降18% ISIS-2 ≥70岁死亡率下降19%
3 溶栓治疗对收缩压>100mg的任何性别、
年龄、心率及不论有无MI、糖尿病、 高血压病史、发病至入选12小时(甚至 24小时)之内的AMI 均是有益的。
• GUSTO其它结论
• (1)阿司匹林+皮下肝素+链激酶比较,静脉肝素不能

提供额外益处增加出血并发症
• (2)联合治疗增加出血危险
• (3)试验中冠状动脉造影研究确定了t-pa+静脉肝素是

达到早期冠脉再通和降低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
GUSTO试验和另外两项试验相比
• T-PA加静脉肝素可使绝对死亡率多下降1 个百分点,相对死亡率降低1 4个百分点。
4.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改 善AMI溶栓治疗再灌注
• TIMI-14(心肌梗死溶栓试验-14) • abciximab + t-PA(50mg )+小剂量肝素再通率
93% ,TIMIⅢ级77% , ST回落率69% • 全量t-PA+肝素再通率78% ,TIMI Ⅲ级62% , ST回落
ST段不抬高ACS
低分子肝素.Ⅱb/Ⅲa受体拮抗剂 48小时仍不能满意控制心绞痛发作 或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发作时血压下降 所有ST段不抬高的ACS应在一周பைடு நூலகம்行冠状 动脉造影术以确定进一步干预措施。
急性心梗溶栓进展
常用三种溶栓剂开通率(90分钟) UK 48%-68% SK 48%-55% t-PA 68%-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