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名词解释

1、兴奋性:一切活细胞、组织或有机体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2、刺激:能引起细胞或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变化。

3、反应: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4、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和腺细胞反应灵敏,有较高的兴奋性,故习惯把这些细胞称之可兴奋细胞。

5、阈值:能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

6、阈刺激:能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的刺激。

7、内环境稳态: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8、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9、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反射来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10、体液调节:指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及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的细胞,通过作用于细

胞相应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11、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内外环境变化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12、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制约了控制信息作用。

13、正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促进和加强控制信息作用。

14、兴奋:在静息状态下,由于刺激的作用使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15、抑制:组织接受刺激后,由活动状态转入生理静息状态或由强活动变为弱活动。

16、单纯扩散:是一种不耗能量的被动物理过程,小分子物质及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低浓度一侧的扩散过程。

17、易化扩散:某些难溶于脂质的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质(载体)的帮助由高浓度一侧通过低浓度一侧的扩

散过程。

18、被动转运:凡属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所产生的溶质跨膜转运。

19、主动转运:依靠膜上“泵蛋白”的作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消耗能量的转运过程。

20、协同转运:伴随Na+转运的同时而转运其他物质并共同用同一载体的现象。

21、受体:细胞膜上具有专门与某些化学物质亲和力非常强的物质。

22、入胞:指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借助于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引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

23、出胞:指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排出的过程。

24、阈电位: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25、膜电位: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26、静息电位:细胞处在相对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值。

27、动作电位:当可兴奋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给予一个有效刺激后所记录的一系列的膜电位变化过程。

28、极化:兴奋细胞处于安静时,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的极性状态。

29、除极化:兴奋细胞在刺激作用下发生兴奋时膜内由负电位迅速转为正电位的过程。

30、复极化:在去极化后,膜电位再一次转变为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的过程。

31、超极化: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超极化。

32、传到:动作电位沿着细胞膜传播的过程。

33、局部反应:细胞受阈下刺激其反应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轻度“去极化”而不传播。

34、神经冲动:神经纤维上扩布的动作电位以脉冲形式传导。

35、单收缩:给予肌肉一个单一脉冲刺激时,肌肉仅发生一次收缩并迅速舒张。

36、强直收缩:肌肉受连续短促刺激时出现强而持久的收缩。

37、Na-K泵:完成Na+、K+主动转运的载体。

38、等张收缩: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张力不变,长度缩短。

39、等长收缩:当肌肉收缩时不产生长度的变化而仅产生肌张力的增加。

40、前负荷:肌肉收缩前已存在的负荷。

41、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所承受的符合。

42、终扳电位:终扳膜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即产生去极化,这种电位变动称为终扳电位。

43、兴奋收缩耦联:肌纤维兴奋和肌纤维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

44、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45、血浆:血液加入抗凝剂后经离心沉淀后上层淡黄色的液体。

46、血清:血液凝固后1~2小时血块回缩析出淡黄色的液体。

47、红细胞的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48、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红细胞能较为稳定的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

49、红细胞沉降率:血液经抗凝固处理后置于特制的血沉管中,红细胞下沉的速率。

50、等渗溶液:凡是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均称为等渗溶液。

51、血液凝固: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52、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53、心动周期: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所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54、等容收缩期:在心室收缩期内当心室内压超过心房内压但低于主动脉压时,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

封闭的腔,此时心室肌强烈收缩,使室内压急剧升高二心室容积不变。

55、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56、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57、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58、搏出量:一次心搏中由一次心室射出的血液量。

59、搏功:左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

60、异常自身调节: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的心肌收缩强度的改变。

61、等长自身调节:通过心肌自身收缩能力的改变,从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相应发生改变的

调节。

62、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63、心音:在心动周期中,心肌收缩瓣膜开闭,血流等因素引起的机械振动,通过传导在胸壁的某些部位,用听诊器听到的

特定声音。

64、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的正常部位。

65、自动节律性:心肌组织在无外加刺激或神经冲动的作用下,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66、窦性心律:在窦房结控制下所产生的心脏节律性活动。

67、有效不应期:心肌由0期除极开始到3期复极达—60mV,这段时间称心肌的有效不应期,该期任何强大的刺激均不能

引起肌膜产生扩布性兴奋。

68、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处才传导速度变慢,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要经过一段延搁的现象。

69、期前收缩:产生于相对不应期的兴奋称为期前兴奋,期前兴奋引起心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70、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71、心电图:将测量电极置于体表一定部位借助于心电图机,就能记录出心脏电活动的波形变化的曲线。

72、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73、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大量血液摄人主动脉,在收缩期中快速射血期末动脉血压达到最高值,此时的动脉血压称为收缩

压。

74、舒张压:心室到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在心舒末期中动脉血压的最低值。

75、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76、脉搏:在每一心动周期中,随着动脉压的周期性搏动,在浅表的动脉管上可以扪到一次搏动。

77、脉搏波:动脉脉搏起始于主动脉根部借助动脉管壁的传递做波浪形扩布。

78、中心静脉压: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79、微循环:指循环系统中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80、心血管中枢: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与心血管反射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81、最大舒张电位:指心肌自律细胞在3期复极化末膜电位达到最大值时的电位。

82、自动去极化:指自律组织在复极化完毕达到最大舒张电位后,便自动的缓慢的去极化,使膜电位逐渐减小的过程。

83、降压反射: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产生的血压下降。

84、呼吸:是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85、呼吸膜: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气体分子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组织结构。

86、呼吸运动:呼吸时,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节律性扩大和缩小。

87、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88、用力呼气量:在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尽快呼气时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体量,通常用占肺活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89、潮气量:自然呼吸时一次吸入或呼出时的气体量。

90、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末,肺内所余留的气体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