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北碚段地貌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北碚地区实习报告收获

北碚地区实习报告收获

北碚地区实习报告收获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北碚地区的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让我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和巩固所学的地质知识,同时深入了解地质工作的实际情况。

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首先,我通过实地观测和调查,对嘉陵江北碚段的地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嘉陵江北碚段的地貌,观察了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了解了地形地貌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嘉陵江北碚段的地貌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气候和水文等因素的影响。

这次实习让我对地貌的形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其次,我在实习期间参与了地质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

我们使用地质罗盘和测量仪器进行了地形测绘和地质填图。

通过这些工作,我掌握了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测量和绘图能力。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从而得出准确的地质结论。

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今后的地质工作具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还通过实习了解了地质工作的实际流程。

在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项目的规划和设计,了解了地质项目的工作内容和目标。

通过与地质工作者的交流和合作,我了解了地质项目的工作流程,包括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成果编制等环节。

这次实习让我对地质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我在实习期间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我们一起讨论问题、分享经验和解决困难。

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地质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让我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北碚地区的实习,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我不仅对地质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些收获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地质实习报告_北碚

地质实习报告_北碚

一、前言本次地质实习报告以重庆市北碚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矿产资源等进行实地考察,旨在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习背景北碚区位于重庆市西部,地处嘉陵江中下游,是重庆市重要的生态旅游区和经济发展区。

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开发潜力。

三、实习目的1. 了解北碚区的地质构造特征;2. 认识北碚区的主要地貌类型;3. 掌握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实践能力。

四、实习内容1. 地质构造北碚区地质构造复杂,以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帚状山脉北碚向斜北段为主。

该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中上侏罗纪自流井统和重庆统,除自流井统顶部有薄层灰岩外,其他皆为长石砂岩、页岩互层。

第三纪以来,该区长期接受侵蚀,缺少第三纪沉积物,第四纪的堆积物也仅在沿河阶地上及某些地势低洼的地区有零星保存。

2. 地貌特征北碚区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地、丘陵、平原为主。

山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海拔高度在400至750米之间,最高峰为后峰山,海拔773米。

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形起伏较大。

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河谷地带,地势平坦。

3. 矿产资源北碚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铅、锌、石灰石等。

其中,天府煤矿是该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其煤炭储量大,质量优良。

4. 野外地质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包括地形测量、岩石采样、地质剖面测量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北碚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矿产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五、实习成果1. 完成了实习报告,总结实习经验;2. 掌握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3. 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和野外实践能力;4. 对北碚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矿产资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地质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地质学科的重要性,以及野外实践对于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地质现象,如何采集地质样品,如何进行地质剖面测量等基本技能。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一、引言北碚地质实习报告介绍了本人在北碚地区进行的地质实习经历和学到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北碚地区的地质勘探工作,并对地质构造和岩石地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报告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实习背景介绍、实习地区概况、实习工作内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实习心得和收获等。

二、实习背景介绍北碚地质实习是我所在学校地质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地质学的应用,并提升实践能力。

我所在的小组被分配到北碚地区进行为期两周的地质实习。

三、实习地区概况北碚地区位于中国重庆市,是一个山区地貌,地势较为复杂。

地处于两条主要构造带的交汇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多样。

在实习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地貌调研,并针对实习目的确定了实习地点。

四、实习工作内容实习期间,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质资料整理和实地调查等。

首先,我们参与了地质勘探工作,使用地质仪器进行了勘探点的测量和记录。

其次,我们对实习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研究,整理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并进行了地质图绘制等工作。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调查,对地质构造和岩石地质进行了深入研究。

五、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地质勘探时遇到了仪器故障、实地调查中碰到了危险地段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与实习导师和同学沟通,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确保了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实习心得和收获通过这次北碚地质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并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地质仪器、观察地质现象和整理地质资料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增长了见识,对地质学的学科特点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七、总结北碚地质实习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参与实际工作,我对地质学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积累了实践经验。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貌实习报告2

地貌实习报告2

百度文库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嘉陵江北碚段实习报告课程名:地貌学指导老师:张远瞩姓名:徐炼学号:2220一、实习目的1、通过野外实习,来实地观察流水地貌、重力地貌以及构造地貌三大地貌的形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熟悉野外实习技能及相关知识,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三大要素。

3、了解三大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二、实习地点嘉陵江北碚段(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帚状山脉北碚向斜北段)三、实习时间2013年11月24日四、实习内容(一)嘉陵江北碚段地貌形成条件1、地质特征据查及的资料可以知道在地质构造上,北碚区整体来看为西南地台、川东南坳褶带,华蓥山隔挡式复背斜帚状弧形构造区重庆弧的一部分。

组成区内地壳的地表地层主要是上二叠统、三叠系和侏罗系,岩性以灰岩、页岩、砂岩、泥岩等为主,它们褶皱形成构造线方向为北北东——南南西向的三个背斜阳三个向斜,它们构成了北碚区地貌形态的骨架,而我们实习段则大体上是一个向斜,主要是以砂岩和泥岩为主。

2、气候条件在气候上,北碚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四季明显,气温高,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冰雪很少,风力小,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等特点。

丘陵谷地里年平均气温18.4℃,极端毛温最,高43℃,最低零下3.1℃。

无霜期年平均约334天,年平均降雨量为1078.65毫米,最高1544.8毫米(1968年),最低740.1毫米(1961年),降雨集中于5—一9月(占全年雨量70%),且多夜雨。

由于我们实习地段也是北碚区的一部分,所以它的气候条件也基本如此。

3、水文条件北碚区水系以嘉陵江为主干,主要溪流有龙风溪,马鞍溪、运河、郑家溪,明家溪、万家溪等,成羽枝状分布,并汇流于嘉陵江。

嘉陵江的水量为长江各支流的第二位,在北碚多年流量平均为每秒2130立方米。

最大年均流量为每秒3120立方米。

最小值为1140立方米。

在北碚水文站处最高洪水位为214米。

地貌学实习报告

地貌学实习报告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学科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地貌学地貌学实习报告——嘉陵江北碚段地貌调查报告实习时间:年月日指导教师:实习地点:嘉陵江北碚段一、研究区地理位置1、地理单元嘉陵江北碚段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帚状山脉北碚向斜北段。

2、行政位置重庆市北碚区朝阳街道和北温泉街道。

3、经纬度29°50’ N,106°26’20’’E——29°51’ N,106°25’12’’E二、嘉陵江北碚段地貌形成条件1.地质特征华蓥山复背斜向西南伸出三个背斜褶皱,构成三条背斜山。

西北向东南落脚于温塘峡背斜和观音峡背斜之间的北碚向斜谷地。

向斜谷地中出露有侏罗纪自流井组和沙溪庙组。

除自流井顶部有灰岩外,其他皆为紫色砂岩、泥岩互层。

原因是该地区自第三纪以来长期受侵蚀,故缺少第三纪沉积物,而第四纪堆积物也仅在沿岸阶地上及某些地势较低洼的地区有零星的保存。

北碚向斜,由于嘉陵江的下切作用,横切向斜,轴部及两翼的地层出露较完整。

测得白鱼石处走向为北东43°或南西223°,倾向为313°,倾角为12°。

张家沱处岩层倾向转向南东,位于向斜的核部。

郭家沱位于北碚向斜的西北翼,出露的岩层为砂岩,此地走向不变,还是北东-南西走向,倾向为150°。

此处沟谷发育在泥岩层,沿地层走向向下侵蚀。

2.气候条件研究区位于亚热带,深处内陆而气候条件优越;春季回暖早,夏季长而热,秋季多雨,冬季无严寒,水热资源十分丰富,灾害性天气不甚严重,为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

3.水文条件嘉陵江作为长江第二大支流,发源于秦岭,注入长江,全长1119公里,北碚以上1062公里,北碚一下57公里,流域面积159,142平方公里。

嘉陵江出温塘峡河谷豁然开朗,水流扩散,迂漩为沱。

至金刚碑,河底突然升高,成为浅滩,最浅之处竟高于其上游温塘峡内河底20米,使河底纵断面成为倒坡。

再经张家溪,西纳马鞍溪之水。

重庆北碚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重庆北碚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重庆北碚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对地质地貌的认识和了解是我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测、调查和分析,深入了解重庆市北碚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地貌现象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习地区概况北碚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郊,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地跨北碚区、合川区、渝北区三区。

本次实习地区主要涉及天府镇及周边地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貌复杂,山峦叠嶂,沟谷交错,具有丰富的地质景观。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实习期间,我们深入北碚区天府镇及周边地区,观察和研究地表形态、地质结构、岩石类型等地质地貌现象。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了该地区的山地类型低山区地貌特征,以及“一山二岭两槽”的地貌形态。

2. 地质结构观测:我们对天府镇的地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研究,重点关注了背斜、向斜等地质结构。

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了地质结构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3. 岩石类型识别: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

通过观察岩石的层理结构、颜色、硬度等特点,掌握了识别不同岩石类型的方法。

4. 地貌成因分析:结合实地考察和所学知识,我们对实习地区的地貌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认为该地区的地貌形成主要受到地质结构、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实践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地质罗盘、地形图等工具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测,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技能。

2. 知识点的巩固与拓展:实习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的地质地貌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地貌现象相结合,加深了对地质地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习期间,我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 对地貌景观的欣赏能力:实习让我们更加了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提高了对地貌景观的欣赏能力。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重庆市北碚区的地质地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地貌现象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北碚区河流地貌实习报告

北碚区河流地貌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北碚区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河流地貌。

为了深入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发展和变化,我们于2021年10月15日至17日,在北碚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河流地貌实习。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北碚区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演化过程;2. 认识河流地貌对区域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的影响;3. 提高野外实习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北碚区嘉陵江段、长江段2. 实习内容:(1)河流地貌类型及特征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了北碚区嘉陵江和长江段的河流地貌类型及特征。

主要类型包括:①河床:河床是河流中最稳定的部分,主要由砂、砾石等组成。

在北碚区,河床宽窄不一,河床形态多呈蜿蜒曲折状。

②河漫滩:河漫滩是河流两侧的冲积平原,主要由细沙、粉砂等组成。

在北碚区,河漫滩面积较大,地形平坦,植被丰富。

③河岸:河岸是河流两侧的陡峭地带,主要由岩石构成。

在北碚区,河岸形态各异,有的呈陡峭峭壁,有的呈缓坡。

(2)河流地貌形成条件北碚区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①地质条件:北碚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主要为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地层,岩石类型多样,为河流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气候条件:北碚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河流径流量大,有利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③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河流地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河岸整治、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

(3)河流地貌演化过程北碚区河流地貌的演化过程主要表现为以下阶段:①侵蚀阶段:河流在形成初期,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床不断下切,河岸侵蚀加剧。

②堆积阶段:随着河流侵蚀作用的减弱,河流开始进入堆积阶段,河床和河漫滩逐渐形成。

③稳定阶段:河流地貌进入稳定阶段,河床、河漫滩和河岸等形态逐渐稳定。

四、实习成果1. 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北碚区河流地貌的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演化过程;2. 增强了野外实习技能,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3. 对河流地貌对区域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北碚地质实习是我在大学期间进行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本报
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的实习经历。

地质实习是对我在课堂学习所获
取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和实践的机会,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地质学
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增加了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习内容
1.调研目的
北碚地区作为重庆市的一个重要地区,其地质情况十分复杂。

我们的实习目的是深入了解北碚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问题,对其
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

通过实地勘察、样品采集和实验分析等手段,获取关于地质构造、地质灾害、岩石特征等方面的信息,为该地区
的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实习方法
为了完成实习任务,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

首先,我们在实习开始前进行了详细的文献调研,了解北碚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已有的研究成果。

其次,我们通过实地勘察和地质剖面观察,收集了大量的地质数据,并进行了现场测量和记录。

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室分析,包括样品的化学成分分析、岩石的物理特性测试等。

3.实习成果
通过实习,我们收集了丰富的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剖面和采样样品。

在地质剖面观察中,我们发现了北碚地区地层的分布特点和沉积环境,对地质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样品分析中,我们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物理特性测试,确定了不同地层和岩石类型的特征和差异。

这些数据和结果将为后续的研究和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

三、实习感想
1.专业知识的应用。

北碚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最新5篇

北碚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最新5篇

北碚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最新5篇北碚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报告1今年开学初,我们资源勘查工程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

整个实习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

我们进行实习的具体地区是重庆市北碚区。

在这里,我们连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平均每天走山路7公里,组织学生对观测路线上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实习期间,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实习结束后,又对学生的所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批阅。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应该如何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对沉积相的研究;如何确定野外的地质观察点,在一个观察点上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如何写每天的调查总结,如何根据在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记录绘制该区的地形图和构造等值线图。

实习完全结束已经很长时间了,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了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

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

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

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们时刻记得复习。

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

我起初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特别是在后期回校后整理资料,图也绘不出来。

北碚地区实习报告收获

北碚地区实习报告收获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事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地质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两周的北碚地区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对地质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对地质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有了更全面的体会。

以下是我对北碚地区实习的收获总结。

二、实习收获1.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实地观测、采样、分析等方法,将课堂上学到的地质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相结合。

例如,在嘉陵江北碚段地貌实习中,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貌特征等,并通过实地观测、绘图等方式,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地质勘探、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等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如野外作业、数据处理、论文撰写等。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学会了相互协作、共同进步。

在野外作业中,我们分工明确,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们积极讨论、交流意见,确保了实习报告的质量。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提升沟通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们与地质工作者、当地居民、同学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在与地质工作者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地质工作的实际情况,增长了见识。

与当地居民的交流,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地质工作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作用。

与同学的交流,让我们学会了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了沟通能力。

4.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需要独立思考、寻找解决方案。

例如,在野外作业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地质现象,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数据等方式,找出原因。

这种独立思考的过程,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

5. 深化对地质工作的认识通过实习,我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任务、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地质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地质理论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北碚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地质地貌特征,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我们一行人于2023年某月某日赴重庆市北碚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地质地貌实习。

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嘉陵江小三峡、温塘峡等地,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教学、野外实测等方式,对北碚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全面的认识。

二、实习目的1. 通过实习,了解北碚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地貌特征等基本地质知识。

2. 提高学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加深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嘉陵江小三峡嘉陵江小三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中游,全长约15公里。

实习期间,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

(1)地质构造:嘉陵江小三峡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带,主要由侏罗纪和三叠纪地层组成。

地层倾向总体向北,倾角较陡。

(2)地貌特征:嘉陵江小三峡两岸悬崖峭壁,峡谷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湍急。

峡谷内有多处瀑布、溶洞、奇石等自然景观。

2. 温塘峡温塘峡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小三峡上游,全长约2700米。

实习期间,我们对该地区的地质地貌进行了实地考察。

(1)地质构造:温塘峡地处缙云山北碚区段,主要由三叠纪和侏罗纪地层组成。

地层倾向总体向北,倾角较陡。

(2)地貌特征:温塘峡峡谷深切,两岸悬崖峭壁,河床狭窄,水流湍急。

峡谷内有多处瀑布、溶洞、奇石等自然景观。

3. 野外实测在实习期间,我们还进行了野外实测,包括实测地层剖面、岩层产状要素等。

通过实测,我们掌握了野外测量方法,加深了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1. 完成了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中所学的地质地貌知识。

2. 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加深了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地质地貌知识的丰富性和实践性。

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还提高了野外实践能力。

以下是我们的几点体会:1. 野外实习是学习地质地貌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北碚构造地质学实习报告

北碚构造地质学实习报告

随着我国地质事业的不断发展,构造地质学在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灾害防治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我们于XX年XX月赴重庆市北碚区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构造地质学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使学生:1. 熟悉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培养学生野外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3. 了解北碚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地点及时间本次实习地点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主要包括天府镇、朝阳桥、观音峡等地。

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共计两周。

2. 实习内容(1)地质构造基本概念及类型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如构造线、构造面、断层、褶皱等,并了解了其类型及形成机制。

(2)野外实地观测与记录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野外实地观测,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描述和记录。

主要观测内容包括:- 地层:观察地层的岩性、厚度、产状等特征;- 构造:观察断层、褶皱等构造要素,描述其类型、规模、产状等;- 地貌:观察地貌类型,分析其形成原因。

(3)地质构造图的编制根据野外观测和记录的数据,我们分组编制了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图,并进行了图面分析和解释。

1. 实习成果(1)野外观测记录:共完成野外观测记录10份,记录了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

(2)地质构造图:编制了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图1幅,对实习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了描述和解释。

(3)实习报告:撰写了本次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实习体会(1)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构造地质学的理论知识与野外实际观测相结合,加深了对构造地质学理论的理解。

(2)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野外观测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描述地质构造特征,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团队合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野外观测和图件编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重庆北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重庆北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重庆北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重庆北碚工程地质实习报告篇一:北碚地质实习报告基础地质实习报告第一部分序言一、实习地区的地理位置本次实习地区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8′-106°31′,北纬29°50′-29°50′。

实习地区为天府镇及周边地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

以下为天府镇的地图和卫星地图。

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地图简介二、自然地理状况天府地区的地表形态为山地类型的低山区,海拔高度为400至750米左右,最高为后峰山,海拔773米,北高南低。

该地区山峰林立、沟谷交错,山和谷的方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呈脉状分布,具"一山二岭两槽"的地貌特征。

一山多与背斜核部一致。

两槽为背斜两翼嘉陵江组的膏溶角砾岩溶蚀所形成,北西翼代家沟-后峰岩-水岚垭槽谷为前槽,南东翼张家湾-三官殿-大土槽谷为后槽。

二岭为抗侵蚀能力强的须家河组的砂岩构成。

区内基岩裸露,产状较陡,泥薄水浅,森林稀疏。

人口密集,梯田密布,清泉暗流。

两侧的上三叠统砂、泥页岩地区,峰峦叠嶂、青松翠柏、苍翠欲滴,组成一条迷人的画廊。

例如金剑山、北温泉、缙云山、金刀峡等旅游胜地。

三、实习目的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加深和巩固基础地质各门课程中所学的地理知识,尤其是沉积岩石学和构造地质学,掌握野外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规范,学会收集和整理地质资料,并编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增强我们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分析能力,如褶皱、节理、断层,肉眼初步确定各类岩性并判断沉积环境。

也可培养我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孜孜不倦,互帮互助的精神。

四、实习的任务和要求1.了解实习区的人文、地理、交通、经济等情况,区域构造位置,地层系统及主要构造特征。

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内容、步骤和方法。

2.确定地质填图的基本地层单位。

对主要地层作剖面实测,绘制导线平面图、剖面图、柱状剖面图。

3.通过对地层、断层、构造界限定点、连线,观察岩层产状等进行地质填图。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述
作为一名研究地质学的学生,实习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北碚地质调查实习。

北碚区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因其地质条件特殊,自古以来就是发展灌溉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区域。

参加此次实习我收获颇丰,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
在昆仑山地质队的指导下,我们参观了北碚区各个重要地质景观,了解了北碚区的地质历史和地质情况。

此次实习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是我们实习的核心任务,我们要通过实地观察,收集大量的地质数据,进一步分析和研究,了解地质结构和地质现象。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学习了地质图的制作和应用,运用实地调查所学知识,学习了勘探技术和勘探方法。

2.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是此次实习的重点之一。

我们学习了水文地质勘探的仪器使用和技巧,从实际操作中学习勘探方法,了解地表水的演变规律,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水质状况。

3.工程地质勘探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工程地质勘探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在实习中对此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实际操作学习了测量、钻探技术等工程地质基础知识。

三、实习收获
此次实习让我深刻理解了地质调查的重要性,加强了我对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同时,在实习学习中,我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勘探仪器的操作技巧还需加强等。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实践机会,继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感谢昆仑山地质队的指导和提供的实习机会,让我深入了解了我所学的地质学科,为我的未来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北碚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野外地质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掌握地质现象的观察方法,加深对地质知识的理解,提高野外工作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观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特征,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和样本分析,撰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重庆市北碚区天府镇实习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10日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野外踏勘我们按照预定的实习路线,对天府镇的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在实地观察中,我们发现天府镇的地貌特征表现为山地类型的低山区,海拔高度在400至750米之间。

山和谷的方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具有“一山二岭两槽”的地貌特征。

2. 实测地层剖面我们选择了一处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进行了实际测量和记录。

根据地层剖面的观察,我们发现该地区地层主要由侏罗纪和三叠纪的地层组成,地层岩性以长石砂岩、页岩互层为主。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喜山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现象。

3. 野外数据采集与样本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对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进行了数据采集。

我们共采集了20余件岩石样本,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记录。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初步判断了样本的岩性和地质年代。

四、实习成果与收获1. 掌握了地质现象的观察方法,提高了野外工作能力。

2. 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理解,例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貌特征等。

3. 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和样本分析,为今后的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实习任务。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对地质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野外实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式,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将本次实习的经验和收获运用到实际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实习报告北碚地质实习报告一、引言地质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物质、地球历史和地球现象的学科,对于理解地球变化以及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对地质学的认识,我参加了北碚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活动主要包括实地考察、地质调查和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内容。

下面我将详细报告实习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实地考察1. 实地考察地点选择北碚地区地质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构造地貌和岩石特征。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选择了北碚区内的某某地、某某山和某某河作为实地考察地点。

2. 实地考察收集的地质信息在实地考察中,我们使用地质工具和仪器进行了各种地质现象和地质样品的采集和观测。

通过观察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地质风化程度等,我们收集了丰富的地质信息。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地质问题,例如地质灾害隐患、矿产资源存在等。

三、地质调查1. 地质调查目的和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实地考察地点的地质特征和地质问题,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的目的是收集地质数据,包括地质图、地震数据、岩石样品等,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 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采集的地质数据,我们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

首先,我们绘制了实地考察地点的地质图和地层剖面图,以便于后续的地质解释和研究。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地质力学性质测试和实验室分析,以进一步研究地质构造和地质物质的性质。

四、实习收获和体会1. 实践能力提高通过参加北碚地质实习,我增强了实际操作的能力。

在实地考察和地质调查中,我学会了使用地质仪器和工具进行观测和采集,同时也提高了地质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巧。

2. 地质知识丰富通过实习活动,我对于北碚地区的地质特征和地质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地质考察和地质调查,我熟悉了地质学中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加深了对地质学知识的理解。

3. 团队合作意识加强在实习活动中,我们组成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和地质调查。

通过合作,我们互相配合,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了任务。

这次实习活动加强了我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地质实习报告7篇

地质实习报告7篇

地质实习报告7篇地质实习报告1一、实习位置、交通、地貌概况实习位置:实习地点位于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左岸水北大路朝阳桥至屋基村段,渝碚大路沿峡谷右岸通过。

交通:东南距牛角沱车站约35公里,西北距北碚车站2公里。

而从学校乘校车动身,经由收费站上重庆主城区外环高速,最终抵达北碚实习地点,其中乘车大约需要1个小时。

因而交通还是比拟便利快捷。

地貌概况:实习地区属低山峡谷地貌,地貌初始行程时间是中生代末四川运动。

地貌受岩性及构造掌握,观音峡的低山位于背斜轴部,高处海拔800~850米,顶部较为平坦,是一古老的夷平面,两翼山坡由于岩性影响,硬质岩石凸起,软质岩石凹下,灰岩处溶沟、石芽、溶洞、溶槽等发育。

在山顶与山顶之间常形成背斜张裂带垭口。

嘉陵江由北西320度向南东140度方向深切横穿背斜,两岸岩石高耸,气概磅礴,相对高度差达600米(海拔850~165米)。

河谷谷坡陡峻,河床宽仅100米,有一级较窄的高出枯水面约30米的基岩阶地(大路所在处)。

二、地层岩性、构造特征(一)地层岩性实习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长兴组,而在大路上可见到地层是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嘉陵江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在山坡及河谷中有第四系分布(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二叠系长统长兴组(cP2)灰色厚层一块状含燧石团块灰岩,锤击后有臭鸡蛋味,含腕足类、瓣鳃类化石。

仅在白庙子大桥大路下江边可见。

2.三叠系(T)(1)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fT1)紫红色——暗紫红色泥灰岩、泥岩、页岩,夹有青灰色、紫红色灰岩,自下部向上页岩厚度增加。

厚度400~500米。

(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jT1)以石灰岩为主。

底部是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状砂岩,中上部灰岩中夹有米黄色白云质灰岩及灰色角砾状灰岩及泥灰色。

厚度500~600米。

(3)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lT2)以泥灰岩为主,夹泥岩,地表因风化作用多呈泥状。

厚度小于10米。

(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xjT3)灰白——棕黄色、厚色一块状,中一组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页岩和煤。

北碚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北碚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加深我们对地质地貌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2023年7月,我们来到了重庆市北碚区进行地质地貌实习。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和研究北碚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地层结构、构造样式以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二、实习地区概况1. 地理位置北碚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嘉陵江下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8'-106°31',北纬29°50'-29°53'。

实习地区涵盖北碚区天府镇、金刚碑古镇等地,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

2. 地质地貌背景北碚区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帚状山脉北碚向斜北段,地表形态为山地类型的低山区,海拔高度在400-750米之间。

区内地层出露较全,构造样式多样,地貌类型丰富。

三、实习内容及成果1. 野外踏勘我们分别对代家沟、鹰儿崖、铁厂沟、观音峡等地进行了野外踏勘,观察了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出露情况以及地质构造现象。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北碚地区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峡谷、丘陵、山地等。

地层出露较全,从古生代到新生代均有分布。

构造样式多样,主要有褶皱、断裂、节理等。

2. 实测地层剖面我们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进行了实测。

通过测量地层产状、岩性特征、构造样式等,我们对地层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地质地貌现象观察与分析我们观察了北碚地区的岩层产状要素、褶皱、断裂、节理等地质构造现象,分析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地形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探讨了地层、构造、气候、水文等因素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系统地学习了地质地貌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了观察、分析地质地貌现象的能力。

我们了解了北碚地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对地层的形成和演化、构造样式的分布规律以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实习报告

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实习报告

标题:北碚嘉陵江观音峡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地质地貌的研究日益深入。

为了提高我们对地质地貌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本次实习选择了具有丰富地质地貌资源的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观音峡作为实习地点。

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观测和分析,深入了解嘉陵江北碚段的地貌特征,探讨地质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二、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0日实习地点: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观音峡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观测在实习期间,我们深入嘉陵江观音峡进行了实地观测。

观音峡地形险峻,两岸悬岩高数百米,怪石嶙峋。

我们详细记录了观音峡的地貌形态、地质结构、河流走向等特征,并对峡谷内的岩石、土壤、植被等进行了采样。

2.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对观音峡的实地观测,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一手数据。

回来后,我们利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嘉陵江北碚段地貌的形成条件与过程。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嘉陵江北碚段地貌特征明显,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2)地质特征方面,嘉陵江北碚段地层主要为中上侏罗纪自流井统和重庆统的地层,以长石砂岩、页岩互层为主。

(3)气候条件对地貌形成有很大影响,北碚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有利于地貌的形成。

(4)水文条件方面,嘉陵江在此处流向为西北,河流侵蚀作用明显,形成了观音峡独特的地貌形态。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地质地貌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还对嘉陵江北碚段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地观测的重要性,今后的学术研究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证分析,以期为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本次实习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果。

我们对嘉陵江北碚段地貌的特征、形成条件和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陵江北碚段地貌实习报告
一、研究区地理位置
1、地理单元:嘉陵江北碚段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帚状山脉北碚向斜北

2、行政位置:重庆市北碚区朝阳街道和北温泉街道
3、经纬度:(29°50′N,106°26′E)
二、嘉陵江北碚段地貌形成条件
1、地质特征:
北碚向斜谷地中出露有中上侏罗纪自流井统和重庆统的地层。

除自流井统顶部有薄层灰岩外,其他皆为长石砂岩、页岩互层。

本区第三纪以来长期地接受侵蚀,故缺少第三纪沉积物,而第四纪的堆积物也仅在沿河阶地上及某些地势低洼的地区有零星保存。

2、气候条件:
3、水文条件:
嘉陵江在此处流向为西北——东南向,流过温塘峡后,河道为顺直微弯型。

主要支流为马鞍溪,也有部分小支流汇入。

嘉陵江的水量为长江各支流的第二位,在北碚多年流量平均为每秒2,130立方米。

最大年均流量为每秒3,120立方米,最小值为1,140立方米。

在北碚永文站处最高洪水位为214米(清同治九年六月十八日),最低枯水位为176.61米(1973年3月9日)。

嘉陵江为长江水系中含沙量最高的支流,多年平均值为每立方米含泥沙2.33公斤,极端数据为32.8公斤(1969
年9月28日)。

4、植被条件:
由于本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较好,所以本区植被条件较好。

在嘉陵江两岸,目之所及,均是被各种草类所覆盖,但是高大树木较少,大多数树木为近年新栽树木。

5、人类活动:
本区由于地处城区,人类经济活动开展众多,所以自然地理要素深受影响。

人类
在嘉陵江两岸修筑了大量的沿江游览观光道路、台阶。

同时为了谋求经济利益,江
面上也有大量固定式游船供游客使用。

在嘉陵江的二、三级阶地上,人类为了利用
阶地面地势平坦的优势,修筑了大量工厂、住宅,导致现在阶地已难以辨认。

在江
上,挖沙船的存在也让嘉陵江河流水文条件发生变化。

同时,一些水利设施如丁字
坝等等,也起到了改变嘉陵江水文条件的作用。

三、嘉陵江北碚段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条件、特征、分布规律
1、构造地貌:
(1)单斜丘陵:
经过褶皱后的岩层大部分呈倾斜状,发育在褶曲一翼单向倾斜岩层上的地貌,统称为单斜地貌。

单斜构造丘陵主要分布于背斜构造山地的两侧,为侏罗系砂泥岩或灰岩组成。

山体形态因砂、泥岩互层,抗蚀力悬殊,泥岩出露地区常发育次成谷,砂岩则成单面山或猪背脊的硬盖。

单斜构造丘陵多沿构造线展布,常有数列平行排列,其列数取决砂岩的层次,即一层一列单斜构造丘陵。

它的高度向背斜山地逐渐升高,从低丘、中丘、高丘,呈迭瓦式组合。

其起伏较缓,连绵不断,高差一般小于200米。

单斜丘陵两侧坡度不等,顺倾坡和缓约15°左右,逆倾坡较为陡峻,通常为25°左右。

(2)猪背山:
当组成单斜山的岩层倾角较陡,山两侧的坡度也较陡,形成两坡近于对称的山体时,则形成猪背山。

在此次考察中,由于单斜山体为砂、泥岩互层,抗蚀力悬殊,泥岩出露地区常发育次成谷,砂岩形成了猪背脊,形成了一山二谷的地貌形态。

2、坡地重力地貌:
(1)滑坡:
滑坡是山区建设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灾害。

坡面上的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与水的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在马鞍溪溪口附近坡面上有一处醉林,证明了此处曾经存在时间不久的滑坡现象。

形成原因:地处河流凹岸,基部常被河流冲刷和掏蚀。

大雨、暴雨使得河流的水位暴涨,浸水范围扩大,使土体容量骤增,加大滑动力,减小土体抗滑强度,导致发生滑坡。

(2)坍岸:
在马鞍溪溪口上游地段的凹岸有明显的河岸整块下挫坍落现象,此现象就称为塌岸。

形成原因:由于河水对岸边的冲刷与掏蚀,使得斜坡基部被掏空,上部的土体失去支撑而发生河岸整块下挫坍落。

3、流水地貌
(1)沟谷流水地貌
1、洪积扇:在马鞍溪溪口处,有一片较大的洪积扇。

形成原因:河流自沟谷出山口后,坡降骤减,沟谷水流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了
以沟口为顶点的冲出锥或洪积扇。

特征:自扇顶至扇缘组成洪积扇物质颗粒越来越细,分选性越来越好,层理越来越清晰。

分布规律:主要位于河流的出山口部位。

(2)河流地貌
1、河床地貌:
浅滩和深槽:在兰海高速下,顺直微弯型嘉陵江河道上,分布着深槽和各式浅滩。

在冲积河流的河床上,分布着各种形态的泥沙堆积体,其高程在平水位以下者,统称为浅滩。

浅滩之间,水深较大的河槽部分称为深槽。

浅滩与深槽交替分布,使河床上出现纵向波状起伏的微地形。

浅滩的形成是由于输沙能力小于含沙量,多半是在流速沿程突然变小,环流的减弱或消失,洪枯水流流路不一致等情况下产生的。

在河湾凹岸和河床的束窄段,因受水流冲刷,而形成深槽。

浅滩段河床形态有:边滩、心滩、沙埂(也称航道浅滩)等。

边滩与河岸相接,在枯水期露出水面。

它主要分布在宽浅河床的岸边,展宽河段两侧的回流区和弯曲河段的凸岸边。

心滩位于河心,主要分布在束窄河段上游的壅水区、迅速展宽的河段,或有支流汇入的河段。

洪水期心滩被淹没,表面沉积大量较细泥沙,使其不断淤高。

当其高程超过平水位时,它就转变为江心洲。

如河床迁移,江心洲便靠岸并入河漫滩。

沙埂是连接边滩与边滩、或边滩与心滩的水下堆积体,它隔断了上下深槽。

因其水深较浅,枯水期往往成为航行障碍,故又称航道浅滩。

在金刚碑处存在几处边滩、心滩、航道浅滩,由于河水的不断往下游运动,他们的位置也不断下移。

岩槛与壶穴:北碚的白鱼石,其实也就是岩槛,而其上则分布着大量的壶穴。

岩槛是横亘于河底的坚硬基岩,它与下游河床形成一个不连续的陡坡,常形成瀑布或跌水,并构成上游河段的地方侵蚀基准面。

岩槛的形成与构造、岩性有关,断层活动带或岩脉露头处常常形成岩槛。

壶穴是基岩河床中被水流冲磨的深穴。

壶穴分布在山区石质河床基岩节理充分发育或构造的破碎带。

山区河床坡降大,水流急,能冲击岩石节理面或破碎带,掏蚀河床,形成深潭里的水流旋涡挟着砾石对河床进行磨蚀,能形成数米或更深的壶穴。

阶地:嘉陵江两岸分布着三级阶地,因第一级阶地形成时间较新,所以还依稀可见,而第
二、第三阶地则因为形成时间较为久远而难以分辨。

当一个地区受到构造上升或气候剧变,促使河流在它以前的谷底下切,原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地形,即河流阶地。

阶地表面常遗留昔日谷底或河漫滩的沉积物,高出现今洪水期水面。

阶地在形态上可分为阶地面和阶坡(前坎)。

阶地面通常向河流下游方倾斜,有一定的连续性。

阶地面和下部阶坡交接的地方是阶地前缘,常受后期侵蚀变得不明显,阶地面的后缘,往往被坡积物质覆盖。

河流谷地可以发生多次淤积和下切,从而出现多级阶地。

阶地级序通常由下向上标记,这是由于低阶地形成期较晚,形态保存比较完
整,便于对比,而高阶地往往残缺不全。

有时也采用地名来标志有代表性的阶地。

四、嘉陵江北碚段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现状:1、白鱼石的存在,使河流中间部位流速升高,
不利通航,当然作为旅游景点还是很好的。

2、航道浅滩也不利于嘉陵江的通航,使得人类不得不采取挖沙船作业,来定期
解决此类问题。

3、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会使部分地段下方受到侵蚀,有可能造成滑坡,使人
类蒙受损失。

从而人类不得不修筑堤坝、植树来减缓这种弯道环流对凹岸的侵蚀。

人类对不同地貌的利用现状:
1、河流两岸的第二三级阶地由于地形平坦,已经被人们广泛地开发
为住宅、工业用地。

2、河流两岸,人们修了大量的台阶、小道、观光平台,对嘉陵江进
行了一系列的旅游开发。

3、深槽处由于水深,人们利用它来停泊大型船只。

4、航道浅滩由于对航运有潜在威胁,所以人类便在航道浅滩处进行
挖沙,能产生双重经济效益。

意见及建议:
1、对容易滑坡地段,进行坡面加固、植树、修建堤坝等等处理。

2、对临江危险地段,修建护栏,保护游客安全。

3、临江游览区,增设垃圾桶,保护自然环境。

4、多修城区下河滩通道,方便游客下河滩观光。

5、深槽处设置警戒牌,防止游客行人落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