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合集下载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册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册
人教版 物理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基础认识 一、焦耳的实验 1.绝热过程:系统不从外界 吸热 ,也不向外界 放热 ,
这样的过程叫作绝热过程。 2.代表性实验。 (1)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上升。 (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3)实验结论: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1
学以致用 (多选)下图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 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这个装置可测定重物机械能的 改变与水的内能改变的比值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在这一过程中,下述空气内能的改变量ΔU、外界对气体所
做的功W与物体及活塞的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C)
A.m0gh+mgΔh=ΔU+W C.ΔU=W,W<m0gh+mgΔh
B.ΔU=W,W=m0gh+mgΔh D.ΔU≠W,W=m0gh+mgΔh
解析:物体与活塞碰撞时有机械能损失,因此物体和活塞重 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根据功与内能增加 量的关系可知,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W与空气内能的变化量 相等,因此ΔU=W,W<m0gh+mgΔh,选项C正确,A、B、D错误。 特别注意物体与活塞碰撞时有机械能损失。
二、功与内能的改变 1.内能: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 系统自身 状态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差别 与外界在绝热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鉴于功是能量 变化的量度,所以这个物理量必定是系统的一种能量,我们把 它称为系统的内能。 2.功和内能: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 的增加量,即 ΔU=W 。

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1节功、热和内能的改变教学设计在空气压缩引火仪底部放置少量的硝化棉,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可以观察到硝化棉燃烧的火苗。

ppt课件展示提问:为什么筒底的硝化棉会被点燃呢?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一)焦耳热功当量实验装置——对系统做机械功重物下落带动轮叶旋转,通过搅拌对绝热容器内的液体做功,使液体升温,即状态发生变化.结论:只要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容器内水温上升的数值都是相同的,即系统状态的变化是相同的(二)实验二:对系统做电功电流通过电热丝使绝热容器内的液体温度升高.结论:对同一系统,在绝热过程中只要所做的电功相同,系统温度上升的数值就相同,即系统的状态变化相同.思考: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和电流热效应给水加热的实验中做功的方式相同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如果使系统从状态1变为状态2,所需外界做功的数量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要使系统状态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始末两个状态决定,与做功方式无关.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这样的过程叫做绝热过程.在热力学系统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仅由过程的始末两个状态决定,不依赖于做功的具体过程和方式。

类比思考:哪些力做功仅由物体的起点和终点两个位置决定,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三)内能U1、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差别与外界在绝热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我们把这个物理量称为系系统的内能.思考:我们曾经学习过内能的概念是什么呢?当时讲的内能的变化与什么有关?而这一致吗?有何关系?①宏观定义(热力学对内能的定义):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叫做系统的内能。

①微观定义(分子动理论对内能的定义):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增加量①U=U2-U1就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即①U=W.拓展思考: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怎么变?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若系统对外界做功呢?小试牛刀【例题】如图所示是焦耳研究热与功之间关系的两个典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系统状态的改变只能通过传热来实现B.系统状态的改变只能通过做功来实现C.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与做功方式无关,仅与做功数量有关D.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不仅与做功方式有关,还与做功数量有关(一)外界对系统做功实验现象:橡胶塞跳出时,瓶内出现白雾。

10.1-2-3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10.1-2-3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解: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 知: W= ΔU-Q = +1.5 ×105J -(- 2.0 ×105J) = +3.5 ×105J>0 所以此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做了3.5 ×105J的功
3.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CD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内能多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功和内能的单位相同 D.热量和功都是过程量,而内能是一个状态量
做功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热传递
对内 对外
(外界对物 (物体对 体做功) 外界做功)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U W
吸热
(物体从 外界吸热)
(1)热传导:热量从系统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由一个系统传到另一系统的现象叫做 热传导。
(2)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 (3)热辐射:物体因自身的温度而具有向外发射能量的本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 辐射。
二、热量
1、定义: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1)在单纯的热传递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 加多少,即Q吸=△U 。(2)在单纯的热传递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 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放= -△U。
3、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4、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的比较
(1)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结论:做功使得物体(密闭气体)温度升高,即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焦耳的实验
焦耳
詹姆斯·普雷斯科 特·焦耳(1818年12月24 日-1889年10月11日), 英国物理学家,出生于曼 彻斯特近郊的沙弗特 。起 初研究电学和磁学. 1840 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布 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 的定律,即焦耳定律.焦 耳测量了热与机械功之间 的当量关系——热功当量, 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 守恒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实 验基础.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知识点一、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的过程.2.代表性实验(1)重物下落时带动叶片转动,搅拌容器中的水,水由于摩擦而温度上升.(2)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液体加热.3.实验结论:在热力学系统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仅由过程的始末两个状态决定,不依赖于做功的具体过程和方式.4.内能:只依赖于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知识点二、功与内能的改变1.功与内能的改变在热力学系统的绝热过程中,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变化量ΔU=U2-U1,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即ΔU=W.2.理解(1)ΔU=W的适用条件是绝热过程.(2)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系统对外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知识点三、热与内能的改变1.传热(1)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2)传热:热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2.热和内能(1)热量: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2)热与内能的改变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单纯的传热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变化量ΔU=U2-U1等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ΔU=Q.(3)传热与做功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①做功和传热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②做功时,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发生转化;传热只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的比较[例题1](2023•慈溪市校级开学)在一个真空的钟罩中,用不导热的细线悬吊一个铁块,中午时铁块的温度是28℃,晚上铁块的温度是23℃。

铁块的内能()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解答】解:因为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有关,当铁块的温度降低时,铁块的体积变化很小,所以其内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例题2](2023•和平区模拟)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升至2TB.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小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也越小【解答】解:A.温度由摄氏温度t升至2t,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便由T升至T′,且T=(t+273)K,T′=(2t+273)K,所以T′不等于2T,故A错误;B.相同温度下液体中悬浮的花粉小颗粒越小,受力越不易平衡,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错误;C.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内能,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故C正确;D.若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越小;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越大;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越小,所以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势能不一定越大,分子间距离越小,分子势能也不一定越小,故D错误。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3)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哪些?
①做功 ②和热传递
既然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那么,功、热量跟内能的改变之间一定有某种 联系
问题研究
1.一个物体,它既没有吸收热量也没 有放出热量,那么: ①如果外界做的功为W,则它的内能 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②如果物体对外界做的功为W,则它 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1.热传递 (1)条件:物体的 温度 不同。 (2)过程:温度不同的物体发生热传递,温度高的物体要降
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 热量 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热传导、 热对流 、 热辐射 。
2.热和内能 (1)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 热力学状态 ,即 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 内能 。
(
A.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
)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 量,其内能也不一定改变 C.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必定改变,物体向外传出一
定热量其内能必定改变
D.若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必定不 改变
[解析]
一定质量的物体,其内能由温度和体积共同
决定。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不一定改变,所以A错 误;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若物体对 外做功为W,同时吸收的热量为Q,且若W>Q,则物体的 内能减少;若W=Q,则物体的内能不变;若W<Q,则物 体的内能增加。所以B正确,C、D错误。 [答案] B
(2)热量: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 内能变化 的量度。
(3)单纯的传热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①公式: ΔU=Q 。 ②物体 吸热 ,Q为正;物体 放热 ,Q为负。
[重点诠释] 1.温度与内能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基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基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热力学基础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一.教学内容:热力学基础(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1. 做功:其他形式的能与内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做功的数值来量度,外力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克服外力做功,内能减少。

2. 热传递:它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内能改变了多少用传递的热量的数值来量度,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辐射,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有温度差。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 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 的总和。

2. 表达式:。

3. 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吸收热量Q 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取负值。

(三)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1)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2)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第二定律揭示了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有方向性。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是:与热现象有关的自发的宏观过程,总是朝着分子热运动状态无序性增加的方向进行的。

(4)熵是用来描述物体的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无序程度越高,物体的熵就越大。

(五)说明的问题1. 第一类永动机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 第二类永动机也是无法实现的,它虽然不违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但却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六)能源和可持续发展1. 能量与环境(1)温室效应:化石燃料燃烧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量提高,导致“温室效应”,使得地面温度上升,两极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区等不良影响。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高二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高二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EXIT
二.功与内能的改变
2.气体膨胀压缩时做功的特点: ①压缩气体:
外界对系统做正功(系统对外界做负功),系统的内能增加
②气体膨胀:
外界对系统做负功(系统对外界做正功),系统的内能减少
思考与讨论:一绝热容器用隔板分成两部分,左 边A内充满气体,右边B内是真空,现抽去隔板, 气体内能如何变化?
答:气体向真空膨胀,气体并不需要克服外
实验结论: 只要重力做功相同,容器内水温上升的数值就相 同,即系统状态的变化相同。
一.焦耳的实验
实验二:对系统做电功
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容器, 让正在下降的重物带动发电机发 电,电流通过浸在液体中的电阻 丝,由电流的热效应给液体加热, 使液体温度上升。
实验结论: 只要电流做功相等,系统温度上升的数值就相同, 即系统状态的变化相同。
从1840年开始,焦耳进行了多种多 样的实验, 焦耳实验揭示了热量与功 之间确定的当量关系(1卡=4.186焦耳), 表明机械运动或电磁运动与热运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 的。
这项研究工作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 立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一.焦耳的实验
实验一:对系统做机械功
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制作容器, 容器中安装着叶片组成的搅拌器。 重物下落时带动叶片转动,搅拌 容器中的水,水由于摩擦而温度 上升。
2.内能:内能是系统在绝热条件下与做功相联系 的、描述热力学系统本身状态的能量。符号:U, 单位:焦耳。(宏观定义)
二.功与内能的改变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在绝热过程中,外界 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系统对外界做功, 系统的内能减少,即:
U U2 U1 W
压缩引火仪工作原理:迅速压下活塞, 引火仪筒内气体被压缩,体积变小,外 界对气体做了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当温度达到易燃物的燃点时,易燃物发 生自燃。 迅速压缩,空气“来不及” 对外传热, 可以看成绝热过程。若缓慢压缩,空气会对外传热,从 而做等温变化,这个实验就不能成功。

高中物理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高中物理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3.发生热传递的条件
结论:当物体之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 时才能发生热传递.
1.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热传递的实质是热温量度的传递
B.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 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
物体间存在温度
差才能发生热传 递.在达到温度相 同后停止热传递
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其他形 式的能
外界对系统做正功 加入水,水的上方有水蒸气.用带孔橡皮塞把 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瓶内的变化. 1.系统指的是什么? 2.出现了什么现象? 3.为什么会呈现雾状?
1.系统指的是什么? 实验研究的对象是瓶中的气体 与打气筒中的气体,那么我们 的系统也就是这二部分气体. 2.出现了什么现象?
2.做功和热传递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做功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其他形式的能量和内能之间的 转化(不同形式能量间的转化)
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改变,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同种形 式能量的转移)
四、内能与热量的区别
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内能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热传递而引起的变化过程 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可言,但此时仍有内能.
可能是与外界发生了热传递,也可能 是由于外界对其做功或其对外界做功
二、热和内能
外界没有对系统(水)做 功,只对系统传热,同样 能改变系统的状态.
结论: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当系统从状态1 经过单纯的传热达到状态2,内能的增量△U=U2-U1就等于外界向系统 传递的热量Q,即△U=Q.
说明
像做功一样,热量的概念也只有在涉及能量的传递时才有意 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 了多少热量.

高中物理选修3-3-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高中物理选修3-3-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知识元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知识讲解一、功和内能1.功与系统内能改变的关系: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

(1)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在绝热过程中,内能的增量就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即:ΔU=U2-U1=W(2)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多少功,内能就减少多少,即W=-ΔE2.在绝热过程中,功是系统内能转化的量度3.功和内能的区别(1)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是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2)做功过程中,能量一定会发生转化,而内能不一定变化(3)内能变化时不一定有力做功,也可能是传热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二、热和内能1.传热与内能改变的关系(1)不仅对系统做功可以改变系统的热力学业状态,单纯的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淡定状态,所以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2)在单纯传热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ΔU=U2-U1=Q2.传热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物体间内能转移的过程3.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一个物体在不同的状态下具有不同的内能,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它表示由于传热而引起的内能变化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内能的改变量。

如果没有传热,就无所谓热量,但此时物体仍有一定的内能例题精讲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例1.用力搓手感觉手会发热、冬天在阳光下觉得暖和等物理现象表明:____和_____在改变物体内能上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例2.关于热传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传递的实质是温度的传递B.物体间存在着温度差,才能发生热传递C.热传递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进行D.物体内能发生改变,一定是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例3.如图所示,在较厚的有机玻璃筒底部,放置少量易燃物,如蓬松的硝化棉。

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可看到硝化棉被点燃而发出火光。

对该实验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实验说明功可以变成能B.这个实验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筒内空气的内能C.用厚有机玻璃做筒和迅速压缩都是为了保证该过程为绝热过程D.活塞向下迅速压缩过程,筒内空气的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都增大了例4.小实验:将钢丝掰直后,快速来回弯曲,用手接触弯曲部分会感觉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知识点详解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知识点详解及配套习题)

第三章热力学定律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 1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 10 -3. 能量守恒定律........................................................................................................... - 10 -4. 热力学第二定律....................................................................................................... - 18 -章末复习提高................................................................................................................ - 28 -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一、功和内能1.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2)代表性实验①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上升;②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

(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2.功和内能(1)内能: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差别与外界在绝热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

3-1 功 热和内能的改变(含视频)(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3-1 功 热和内能的改变(含视频)(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越大时,相应地做功才越多。
三、 热与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 定义: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 体要升温,即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这个过程就叫作热传递。 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递的条件:存在温度差。 实质:热传递过程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 2. 热和内能 (1) 热传递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 即 Q吸 = ΔU。 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 即 Q放 = -ΔU。 (2)热量
在热力学系统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仅由过程的始末两个状 态决定,不依赖于做功的具体过点两个位置决定,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 电场力
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 电场力做功对应电势能(电能)
1.内能与内能变化 (1)内能: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 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差别与外界在绝热过程中对系统所做 的功相联系。我们把它称为系统的内能。 (2)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之和。因此,物体内能是 一个状态量。 (3)内能的变化:当物体温度变化时,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物体体积变化 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因此,物体的内能变化只由初、末状态决定,与 中间过程无关。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前情回顾
什么是内能?内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与摩尔数有关
与温度有关 与体积有关
内能与物体的摩尔数、温度和体积有关
质量、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必定相等对吗?
不一定。比如0°C的冰和水

高中物理_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物理_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学习目标:1.掌握从热力学角度认识内能的概念.了解焦耳的两个实验.(重点)2.知道做功与内能改变的数量关系,知道热传递的热量与内能变化的关系.(重点、难点)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且对改变系统内能是等效的.(难点)4.掌握内能、功、热量、温度四个物理量的区别和联系.(重点)预习检查:1.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______,它不从外界______,也不向外界______.(2)代表性实验①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______②通过电流的________给水加热.(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______无关.2.功和内能(1)内能: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__________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差别与外界在______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鉴于功是能量______的量度,所以这个物理量必定是系统的一种能量,我们把它称为系统的内能.(2)功和内能: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即____________.2.热传递(1)条件:物体的______不同.(2)定义:两个______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______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2.热和内能(1)热量:它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______变化的量度.(2)表达式:____________.(3)热传递与做功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①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引起系统______的改变.②做功时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______;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____________.引入:冬天搓手可使双手变暖;向手吹气也可使双手变暖,是什么原因使温度发生了变化呢?演示:在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的易燃物,例如蓬松的棉花,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功和内能----热和内能

• 【反思总结】 分析绝热过程的方法 • (1) 在绝热的情况下,若外界对系统做正功, 系统内能增加, ΔU 为正;若系统对外界做正 功,系统内能减少, ΔU 为负值,此过程做功 的多少为转化为内能多少的量度. • (2) 在绝热过程中,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一样 也是状态量,气体的初、末状态确定了,即在 初、末状态的内能也相应地确定了,内能的变 化 ΔU 也确定了,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 以 ΔU = W ,即 W 为恒量,这也是判断绝热过 程的一种方法.

• • • •
用下列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属于做 功方式的是( ) A.搓搓手会感到手暖和些 B.汽油机汽缸内被压缩的气体 C.车刀切下的炽热铁屑 D.物体在阳光下被晒热
• 解析: 搓手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A正确;汽缸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 B正确;车刀切削钢件,克服摩擦力做功,机 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切下的铁屑温度升高,也 是通过做功使内能发生改变,C正确;物体在 阳光下被晒热,不是外力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D错误. • 答案: ABC
• 解析: 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内能大,只有热 传递过程转移的内能才能称为热量, A 错. B 错;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 给温度低的物体,D对;只有在绝热过程中ΔU =W,C错. • 答案: D
• ◎ 教材资料分析 • 〔演示〕——
• 在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易燃物,例如硝化棉, 或浸过乙醚的棉花、火柴头等.迅速压下筒中 的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 •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点拨】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解析: 这个实验说明了活塞对气体做了功, 气体内能增加.活塞对气体做功,气体温度增 加,浸过乙醚的棉花着火点很低,因此燃烧起 来.
• • • • • •

高中物理复习 功,热量与内能

高中物理复习 功,热量与内能

2.功和内能:(1)内能: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差别与外界在绝热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鉴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所以这个物理量必定是系统的一种能量,我们把它称为系统的内能.(2)功和内能: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即ΔU=W.二、热量与内能:1.热传递(1)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2)定义: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2.热和内能(1)热量:它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2)表达式:ΔU=Q.(3)热传递与做功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①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②做功时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三、理解:1.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势能之和.(1)在微观上由分子数、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相互作用力决定,宏观上体现为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因此物体的内能是一个状态量.(2)在系统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绝热过程中,状态发生的变化是由于做功造成的,伴随的能量转化是外界的能量与系统自身的能量发生了转化,系统自身的能量称为内能.(3)造成系统内能变化的量与做功方式无关,与做功的数量有关.(4)内能是状态量,由它的状态、温度、体积、质量决定.2.(1)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当系统从某一状态经过绝热过程达到另一状态时,内能的增加量ΔU就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用式子表示为:ΔU=U2-U1=W.(2)系统内能的改变量ΔU只与初、末状态的内能U1和U2有关,与做功的过程、方式无关.(3)功和内能的区别①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②在绝热过程中,做功一定能引起内能的变化.③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在绝热过程中,只有变化较大时,对应着做功较多.(4)分析绝热过程的方法1.在绝热的情况下,若外界对系统做正功,系统内能增加,ΔU为正值;若系统对外界做正功,系统内能减少,ΔU为负值.此过程做功的多少为内能转化多少的量度.2.在绝热过程中,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一样也是状态量,气体的初、末状态确定了,即在初、末状态的内能也相应地确定了,内能的变化ΔU也确定了.而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ΔU=W,即W为恒量,这也是判断绝热过程的一种方法.3.热传递(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2.热传递的实质: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能量,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3.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1)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即Q吸=ΔU.(2)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放=-ΔU.4.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到高温部分.52.功和内能:(1)内能:任何一个热力学系统都必定存在一个只依赖于系统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两个状态间的差别与外界在过程中对系统所做的功相联系.鉴于功是能量的量度,所以这个物理量必定是系统的一种能量,我们把它称为系统的内能.(2)功和内能: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即 .二、热量与内能:1.热传递(1)条件:物体的不同.(2)定义: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温度高的物体要降温,温度低的物体要升温,从高温物体传到了低温物体.2.热和内能(1)热量:它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变化的量度.(2)表达式: .(3)热传递与做功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①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引起系统的改变.②做功时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三、理解:1.内能: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和之和.(1)在微观上由分子数、分子热运动的和决定,宏观上体现为物体的和,因此物体的内能是一个状态量.(2)在系统不吸热也不放热的绝热过程中,状态发生的变化是由于造成的,伴随的能量转化是外界的能量与系统自身的能量发生了转化,系统自身的能量称为内能.(3)造成系统内能变化的量与做功方式无关,与有关.(4)内能是,由它的状态、温度、体积、质量决定.2.(1)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当系统从某一状态经过绝热过程达到另一状态时,内能的增加量ΔU就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用式子表示为:ΔU=U2-U1=W.(2)系统内能的改变量ΔU只与初、末状态的内能U1和U2有关,与做功的过程、方式无关.(3)功和内能的区别①功是,内能是.②在绝热过程中,做功一定能引起的变化.③物体的内能大,并不意味着做功多,在绝热过程中,只有变化较大时,对应着做功较多.(4)分析绝热过程的方法1.在绝热的情况下,若外界对系统做,系统内能增加,ΔU为正值;若系统对外界做正功,系统内能,ΔU为负值.此过程做功的多少为内能转化多少的量度.2.在绝热过程中,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一样也是状态量,气体的初、末状态确定了,即在初、末状态的内能也相应地确定了,内能的变化ΔU也确定了.而功是的量度,所以ΔU=W,即W为恒量,这也是判断绝热过程的一种方法.3.热传递(1)热量从传递到,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和.2.热传递的实质:热传递实质上传递的是,结果是改变了系统的内能.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热量来量度.3.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1)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多少.即Q吸=ΔU.(2)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多少.即Q放=-ΔU.4.热传递具有方向性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或从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到高温部分.5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效果上是等效的.( )3.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1.(多)如图10­1­2所示,柱形容器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质量为m的光滑活塞与容器都用良好的隔热材料制成.另有质量为M的物体从活塞上方的A点自由下落到活塞上,并随活塞一起到达最低点B而静止.在这一过程中,下述空气内能的改变量ΔU、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W与物体及活塞的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Mgh+mgΔh=ΔU+W B.ΔU=W,W=Mgh+mgΔhC.ΔU=W,W<Mgh+mgΔh D.ΔU≠W,W=Mgh+mgΔh E.Mgh+mgΔh>ΔU2.(多)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则被密封的气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 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 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E.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冲力增大3.(多)如图所示,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E.在绝热过程中,做功一定增加水的内能4.(多)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 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E.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5.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T1比铁块的温度T2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内能的减少量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C.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都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D.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比铁块的低 E.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6.关于热量、功和内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 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D.热量、功、内能的单位相同E.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2.做功和热传递都可改变物体的内能,从效果上是等效的.(√)3.热量一定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1.如图10­1­2所示,柱形容器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空气,质量为m 的光滑活塞与容器都用良好的隔热材料制成.另有质量为M 的物体从活塞上方的A 点自由下落到活塞上,并随活塞一起到达最低点B 而静止.在这一过程中,下述空气内能的改变量ΔU 、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W 与物体及活塞的重力势能的变化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图10­1­2A .Mgh +mg Δh =ΔU +WB .ΔU =W ,W =Mgh +mg ΔhC .ΔU =W ,W <Mgh +mg ΔhD .ΔU ≠W ,W =Mgh +mg ΔhE .Mgh +mg Δh >ΔU【解析】 物体与活塞碰撞时有机械能损失,因此物体和活塞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增加量;根据功与内能增加量的关系可知,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W 与空气内能的变化量相等,因此ΔU =W ,W <Mgh +mg Δh ,C 、E 正确,A 、B 、D 错误.特别注意物体与活塞碰撞时有机械能损失.【答案】 ABD2.如图10­1­3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 ,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则被密封的气体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10­1­3A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B .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C .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D .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E .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冲力增大【解析】 由F 对密闭的气体做正功,容器及活塞绝热,则系统与外界传递的热量Q =0,由功和内能的关系知,理想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再根据pV T=C ,V 减小,p 增大.答案A 、B 、D.【答案】 ABD3.如图10­1­4所示,为焦耳实验装置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0­1­4A .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E.在绝热过程中,做功一定增加水的内能【解析】将做功过程和吸热过程在同等条件下比较,可测出热功当量,故A正确;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热量只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量度,故B错误,C正确;做功和传热产生的效果相同,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概念,D错误.【答案】ACE4.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E.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解析】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及物体的质量决定,不是只由温度决定,故A、B错;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内能大的物体内能继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继续减小,故C项错、D项对;关于热量的论述,E项是正确的.【答案】ABC5.一铜块和一铁块,质量相等,铜块的温度T1比铁块的温度T2高,当它们接触在一起时,如果不和外界交换能量,则( )A.从两者开始接触到热平衡的整个过程中,铜块内能的减少量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B.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不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C.在两者达到热平衡以前的任意一段时间内,铜块内能的减少量都等于铁块内能的增加量D.达到热平衡时,铜块的温度比铁块的低E.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等【解析】热平衡条件是温度相等,热传递的方向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因此A、C、E正确,B、D错误.【答案】ACE6.关于热量、功和内能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量、功、内能三者的物理意义等同B.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的量度C.热量、功都可以作为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D.热量、功、内能的单位相同E.热量和功是由过程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状态决定的【解析】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而要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途径,这三者的物理意义不同,A项错误;热量是表示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多少的,而功也是用做功的方式量度物体内能变化多少的,B项错误;C项正确.三者的单位都是焦耳,D项正确;热量和功是过程量,内能是状态量,E项正确.【答案】CDE。

高中热力学定律

高中热力学定律
公式uqw表示内能改变与热量功之之间的关系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形式式注意物体吸热q0物体放热q0外界对物体做功w0物体对外界做功w0物体内能增加u0物体内能减少u0取决于qw的值能量守恒定律俄国化学家盖斯的发现能量守恒定律的先驱
热力学定律
1.功和内能
⑴焦耳的实验
①使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发生变化的 两个途径是做功和传热. ②与外界没有热交换的过程叫做绝 热过程. ③焦耳的实验说明 : 使系统状态通过 绝热过程发生变化时,做功的数量只由过 程的始末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
﹙开尔文表述﹚ ①热机 凡是把内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都 叫做热机.如 蒸汽机 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 汽轮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 喷气发动机
②热机中热量损失的途径 : 漏气、机 体散失和摩擦,废气. 由于热量损失,热机输出的机械功W总 是小于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Q.
③热机的效率 热机输出的机械功与燃料燃烧产生的热 量的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④由此,热力学第二定律又可以表述如下 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用 于做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开尔文表述阐述的是机械能与内能转化 的方向性 : 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内 能却无法全部用于做功而转化成机械能.
⑤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 尔文表述是等价的.两种表述可以互相推导. 自然界中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 都具有方向性,定律揭示了有大量分子参与 的宏观过程的方向性 :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 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这种不可逆 性都是互相关联的,由一种过程的不可逆性 可以通过推理得知另一种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此,对任何一类宏观过程进行的方向的说 明,都可以作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⑶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 对外做功的机器叫做第一类永动机. 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是不可能造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比思考:哪些力做功仅由物体的起点和终点 两个位置决定,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无关?
重力 电场力
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
电场力做功对应电势能(电能)
二、内能
在热力学系统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仅 由过程的始末两个状态决定,不依赖于做功的具体过程 和方式。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内能U :只依赖于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
拓展
• 对于气体在膨胀或压缩的情况下,气体 做功有如下结论:膨胀时气体对外界做功; 压缩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也即气体体积增 大,则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体积减小,则外 界对气体做功.若在绝热的情况下,气体对 外界做功其内能减少;外界对气体做功其 内能增加.
问题与练习
• 4.(1)气体在真空中绝热膨胀 • 的过程中,不受阻力,所以气体
从焦耳的实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在各种不同的绝热过程中,系统状态的改变与 做功方式无关,仅与做功数量有关。
2.测出了热功当量(热与机械功之间的当量 关系),为热力学第一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 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在热力学系统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仅 由过程的始末两个状态决定,不依赖于做功的具体过程 和方式。
如图所示,绝热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 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 端固定于理想气体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 用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的弹性 势能为零),现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 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态,经过此过程
内能与状态参量温度、体积有关, 即由它的状态决定
内能的增加量△U=U2-U1等于外界对系统
所做的功
△U=W
2、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 能的增加量△U=U2-U1就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 功W,即△U=W。
拓展思考: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 的内能怎么变?数量上有什么关系?若系统对外 界做功呢?
练习巩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的和叫做这个分 子的内能
B 物体的分子势能由物体的温度和体积决定 C 物体的速度增大时,物体的内能增大 D 物体的内能减小时,物体的温度可能增加
2.一个铁块沿斜面匀速滑下,关于物体的机械能 和内能的变化,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A 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都不变 B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内能不变 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内能增加 D 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
一、焦耳的实验(Joule experiment)
焦耳实验揭示了热量与功之间确 定的当量关系(1卡=4.186焦耳), 表明机械运动或电磁运动与热运动之 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启迪人们继 续发现了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相互转 化关系,为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 立奠定了基础.
焦耳在做热功当量实验
实验一:对系统做机械功
K b c 气体A a 真空B
• 不做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气体向真d 10空-1-1 中膨胀
时,气体不做功,这样的膨胀通常称为自由膨胀.
• (2)气体在大气中绝热膨胀的过程中,气体对外
做功,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 • 气体的内能,因此在此过程中, • 气体的内能要减少。
b
K
c 气体A a 气体C
d
10-1-2
为什么会呈现雾状?
• 当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系统做 功,使得系统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使瓶塞从瓶口中喷出。看到雾状物的原因 在于,在塞子突然跳起时,气体绝热膨胀对外 做功,内能减少,温度下降,水蒸汽(或酒精蒸 气)有一部分被液化成小液滴
一定质量的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 设气体分子间的势能可忽略,则在此过程中 ( D)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

D)
A.EP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
B. 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
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理想 气体
C.EP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
D.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
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1.系统指的是什么?
实验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什么现象? 呈现雾状
3.为什么会呈现雾状?
为什么会呈现雾状?
• 当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时,外界对系统做 功,使得系统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压强增大, 使瓶塞从瓶口中喷出。看到雾状物的原因 在于,在塞子突然跳起时,气体绝热膨胀对外 做功,内能减少,温度下降,水蒸汽(或酒精蒸 气)有一部分被液化成小液滴
重物下落带动轮叶旋转,通过搅拌对绝热容器内 的液体做功,使液体升温,即状态发生变化。
结论:只要重力所做的功相同,容器内水温上升的数值就相同,即系统状态的
变化是相同的。
实验二:对系统做电功
电流通过电热丝使绝热容器内的液 体温度升高。
结论:对同一系统,在绝热过程中只要所做的电功相同,系统温度 上升的数值就相同,即系统的状态变化相同。
功和内能 热和内能
引入:冬天搓手可使双手变暖;向手 吹气也可使双手变暖,是什么原因使温 度发生了变化呢?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温度变时分子动能变,体积变时分子势能 变,因此物体的内能决定于它的温度和体积, 但是这句话却不能作为判断两物体内能大小 的依据。如两物体温度和体积均相同,而内能 却没有确定的关系。再如,0OC的冰熔化成OC 水体积减小,不能就此认为其势能也减小,而 应该从改变内能的方式上分析,冰熔化过程吸 收热量,内能增加,而温度不变,所增加的只是 分子的势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