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精美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课文内容分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课文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等方法,分别以马鞭等道具、亮相等舞台动作为例子,把京剧表演在道具运用及动作造型方面的一些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课文内容新鲜,语言简洁,叙述方式生动有趣,画面感强,适合学生自学。

课题右侧配有一幅插图,图中女武生一身京剧行头,手持马鞭,目视前方,英姿飒爽。

这幅骑马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京剧人物威风凛凛的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京剧艺术的一些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课书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大部分学生对京剧艺术不太了解。

学生理解文章里相关的专业术语会有些困难,因此教师应多补充、音频、视频等教学手段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使他们有一个直观的印象,以理解文章内容。

本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说出自己对京剧的了解。

2.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基本常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难点:展开想象,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五、教学过程总体设计说明:本篇课文为略读课文,依据统编教材编写意图,略读课文主要是将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自行阅读和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尽量避免段落的逐步分析和讲解。

因此,在整篇课文教学设计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

充分放开学生手脚。

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启发、引导组织教学。

以下设计都是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调控运用,以达成教学目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23*京剧趣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2.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重点通过自读自悟,体会表达的条理性与趣味性。

难点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教学策略1.生词教学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借助近义词、反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

如:“驰骋”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唯恐”可借助近义词“恐怕”加以理解;“风雨不透”“无穷无尽”可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理解;“尴尬”可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并由此体会马鞭的独特作用。

2.阅读理解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质疑能力。

在默读课文后,请学生提出对文本产生的疑问,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写了关于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京剧之趣、文本之趣?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披文入情,既研究了阅读理解的方法,又品味了文字的魅力,还能更好地体会表达的趣味性。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是本单元的重点研究内容。

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3.兴趣培养京剧虽为我国的国粹,但因社会发展的变化,许多小学生在此领域较为薄弱。

研究本文,通过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使学生对京剧产生兴趣;研究作者的趣味表达,让学生体会京剧的艺术之美。

从而使学生主动去了解京剧,观看京剧,爱上京剧。

学前准备1.预提纲(1)通过查字典等方法理解“驰骋”“尴尬”“无穷无尽”等新词。

(2)收集有关京剧的资料。

(3)借助查阅的资料初步了解京剧。

2.多媒体课件3.京剧扮演视频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知京剧1.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京剧扮演。

谈谈你发现了什么?2.视频结束,学生交流。

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在黑板上画京剧人物简笔画。

(板书内容)课件出示:3.师:这些都是什么表演的行头?生答:京剧。

4.师:除了同学们看到的这些,京剧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单元第23课《京剧趣谈》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作者介绍】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20日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曾在新疆和河北工作了15年,“文革”当中被迫在全国游走了22个省。

粉碎“四人帮”后专业归口,调回首都,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

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次获奖。

【与文章有关的资料介绍】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组词。

彻()虚()维()凸()切()虑()唯()凹()二、补充四字词语。

无()无()()不透文质()()吞()咽三、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的: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助人为乐的社会风尚;2、通过模拟现场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3、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感谢和安慰别人。

课前准备:1、拍摄学生参观特殊学校的活动场景;2、布置学生收集对自己帮助最大让自己最感动的事;3、自己最烦恼的事是什么;4、了解身边谁最需要安慰并想一想该怎样安慰他。

教学过程:一、创境揭题情境一:1、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请看大屏幕。

(师点击课件,课件出故障。

)2、请老师帮忙,课件恢复正常。

3、引入教师对帮助者的感谢。

4、引导学生向他表示感谢!(师生共同鼓掌表示感谢。

)情境二:1、播放课件:公益广告洗脚的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吧。

2、师揭题:感谢和安慰。

二、学会感谢1、刚才这个画面能播放出来,还得感谢谁呀?我们已经用掌声表示了感谢。

想想,还能说些什么来表示我们的感谢?我们感谢他的态度应该怎样?板书:真心实意2、谁能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当面表示感谢?(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在交际中真心实意表示感谢并及时给予评价。

)3、师小结。

三、学会安慰1、老师也有件事想请你们帮忙。

前几天,咱班设立了这个小烦恼信箱,(课件出示:小烦恼信箱)里面收到了很多来信。

你们愿意帮忙解除同学的烦恼吗?2、从小烦恼信箱里抽出信,生生互动,根据学生安慰该生的话语。

情景三:1、(放录像天地对话)31岁的聂海胜叔叔和他妻子女儿的天地对话。

请大家认真听、仔细看,他们说了些什么?学生看后,师问:聂海胜叔叔的妻子和女儿说了些什么?聂海胜叔叔有什么反应?2、师小结:安慰别人,就需要我们真心实意,用鼓励、同情、委婉、动情等得体的话语打动人心,使别人得到真正心灵上的安慰。

板书:话语得体3、你们看,我们的小烦恼信箱还有很多有烦恼的同学需要沟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烦恼在小组里说一说,其他同学试着用你们得体的话语真心实意地去安慰同学,排解烦恼。

第23课《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23课《京剧趣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难以将所学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欣赏京剧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举例解释:
-在讲解京剧表演特色时,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虚拟性、程序性等特点,以便更好地理解。
-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练习,如仿写、改写等,引导学生将所学修辞手法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在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京剧艺术的魅力,如音乐、舞蹈、表演等,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23课《京剧趣谈》。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看过京剧或者听说过京剧行当?”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艺术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表演体验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京剧在我们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京剧的魅力、分析其文化价值并探讨传承方法。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通过学习《京剧趣谈》,使学生能够:
1.感悟京剧艺术的魅力,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京剧表演艺术;
3.培养创新思维,尝试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个性化表达;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3《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案

23.京剧趣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与释义。

(2)识记、掌握文中“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词释义。

(3)了解作者徐城北的背景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京剧的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与释义。

2.识记、掌握文中“读读写写”中的生字词释义。

【教学难点】1.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感受京剧的魅力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并提问抽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预习情况。

3.播放歌曲《说唱脸谱》,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脸谱是哪种戏曲所独有的吗?你们了解京剧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京剧,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二、知识点学习1.作者介绍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10月20日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曾在新疆和河北工作了15年,“文革”当中被迫在全国游走了22个省。

粉碎“四人帮”后调回首都,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成果:多年专注于对京剧艺术及其背景进行学术研究。

著有《梅兰芳与20世纪》、《京剧与中国文化》、等各类著作共40余册。

经常进入戏曲实践和民俗背景当中进行探查,经常在国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文章,多次获奖。

2.重点生词注音与释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带领学生过一遍本课重点生词。

(1)请给加粗的生词注音绱戛然而止(2)生词释义绱:把鞋帮鞋底缝在一起。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控制: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彻底:形容深透、完全而无所遗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优秀教案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2.小组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

(板书:虚拟)演员手拿马鞭,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演员有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随心所欲,不受限制。

(板书:马鞭)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举杯饮酒)3.全班交流,了解用马鞭虚拟表演的特点。

四、感知表达特点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演员表演绱鞋底,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

三、演员表演举杯喝酒,实际上并不真喝。

)3.作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1)多媒体播放:【课件4】京剧中骑马、绱鞋底、举杯饮酒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五、体会表演特点1.出示学习要求:学生自学解决提出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认真阅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出示课件,学生欣赏京剧片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结合,可以加深对相应部分文字的理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 别人听。

注意讲清楚:(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

3.师生评议。

(板书:亮相 静止 杂技)4.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多媒体播放: 【课件 5】相关的京剧片段 ,学生结合文字 描述体会这种表演方法的好处。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3《京剧趣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3《京剧趣谈》

23* 京剧趣谈【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作者简介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驰骋尴尬彻底虚拟绱鞋底仆人凸显戛然而止2.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抽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2. 出示第二部分《亮相》学习要求:(1)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别人听。

注意讲清楚:①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静止杂技)②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

(3)师生评议。

(4)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多媒体播放相关的京剧片段,学生结合文字描述体会这种表演方法的好处。

五、写作特色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学生交流)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六、拓展延伸搜集有关京剧表演艺术的资料,或观看一些京剧戏曲视频,了解更多有关京剧的知识和奥秘。

同学之间进一步交流。

【教学板书】京剧趣谈马鞭:绱鞋底举杯饮酒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亮相:静止杂技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第1篇】23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难点)【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察:京剧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一下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2.助读资料: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出示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重点)3.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

4.理解词语。

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这篇课文从道具和动作两个方面描述了我国京剧独有的几个艺术特色。

四、品读释疑1.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几个方面的特色?课文介绍了中国京剧在两个方面独有的艺术特色,一是道具:有实在道具如马鞭,还有一些虚拟道具;二是动作:亮相。

2.读“马鞭”这一部分,想一想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用马鞭代替真马,这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

(2)京剧中运用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中一些道具的来历和作用,理解亮相的特点和作用,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

2.品味京剧的韵味,获得审美体验,激发对京剧这一国粹的喜爱之情;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资料介绍,了解更多关于京剧的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知识,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起学生了解京剧、热爱京剧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中国的国粹有许多,誉满中外的有三大国粹:京剧、国画和中医。

京剧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在国际艺术舞台上,京剧被列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

对于享有如此盛誉的京剧,大家又有多少了解?谁能唱出一段京剧选段?(生结合已有知识回答。

)京剧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生活中我们能听到京剧的机会也不多,这真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京剧的知识,让京剧重返我们的生活。

2.理解课题。

过渡:现在让我们齐读一下课题。

(生齐读:京剧趣谈。

)大家会注意到课题中的哪个字?(生回答:趣。

)对!“趣”字是关键,这个字提示了我们这篇课文虽然是讲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但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有趣的。

关于京剧有哪些有趣的知识呢?我们现在就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知全篇1.简单介绍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还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甚至传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5篇

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优秀5篇六年级语文京剧趣谈教案篇一设计思路:1、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2、让幼儿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中国京剧”是我们预设的“中国人”大主题中的一个内容版块,作为二级主题来开展,与其他内容相互渗透、推进,共同来实现大主题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我们班的这一块内容开展得较其他班晚一些,切入是从学校展示橱窗里其他班级孩子的“京剧脸谱”作品开始。

从周围环境的变化入手,孩子们慢慢开始谈论、关心起京剧这一话题(由个别孩子,逐步影响更多的孩子),这样就能比较巧的顺着孩子的关注点进行,不显生硬与突然。

事实上,京剧并非是我们南方孩子生活中经常遇到和熟悉的事物,但从教育角度来说,又是比较有意义与必要的,能够通过这方面内容的系列活动,让孩子初步接触京剧,了解中国这一特有的戏曲形式,从而从一个侧面来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激发起孩子喜爱京剧、热爱祖国的情感。

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为了能够让他们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去更直观的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我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邀请了朱家角老年京剧团来幼儿园,开展了“重阳节——我们和爷爷奶奶同乐”活动。

那些爷爷、奶奶的京剧表演、京剧演出用的锣鼓乐器,把我们班所有孩子都吸引住了,也由此,全班孩子的兴趣点都到了京戏上,希望去了解更多有关京剧的事情。

于是“中国京剧”主题热火地开展起来,孩子们搜集信息、了解知识、看戏剧频道的京戏、学上一句京腔、摆上一个京剧架势,不亦乐乎。

过程中,教师及时组织孩子交流,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中,互享信息、知识,也互相感染着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之情;我们还一起看京剧的折子戏,讲京剧故事,讲京剧脸谱人物的故事、传说,活动化、故事化使孩子们的兴趣更高,也对京剧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

另外,主题的开展,幼儿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同时还需兼顾领域与学科性的知识、技能,于是设计京剧脸谱成了我们的一个教学点,从中不仅让孩子对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也能对“对称”、“夸张”等的美术表现方式有所了解与尝试。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京剧趣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京剧趣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中“驰骋、尴尬、虚拟”等几个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京剧表演的特点及运用的说明方法。

3.想象京剧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喜欢京剧吗?说一说你喜欢的京剧名段吧。

2.教师板书课题点明“趣谈”。

“趣谈”是什么意思?3.“京剧趣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新词及不理解的词。

不理解的词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词语。

2.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理解词语的情况。

3.再读一遍课文。

看看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哪几种艺术特色?(一是利用虚拟的道具能演出得具有神韵,二是奇特的亮相表演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四、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作为戏曲表演,要在舞台上展示各种生活场景。

但是,舞台的空间总是有限的。

要表现骑马的一个场景,应该怎样来实现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2.用虚拟的马鞭来表现骑马,成功吗?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指导:演员用马鞭来表演骑马很成功。

主要表现在:(1)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

(2)马鞭拿在手里,演员可以很自由地做出各种动作,表示出各种意义。

3. 京剧中有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使用,为了说明这个事实,作者举出了哪两个例子?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然后回答。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说课稿+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京剧趣谈》说课稿+教案

《京剧趣谈》说课稿一、说教材《京剧趣谈》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第七单元以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为主题编排课文,而本课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徐北城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

3.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本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能较好地吸引学生阅读。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同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发挥想象,联系实际,理解句子的内涵。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所以本课重点渗透两种学习方法: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悟)感受;二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挥想象,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展开去,由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艺术的魅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

以京剧的画面导入,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形象感知。

从而自然地引入课题。

同时教师简介关于京剧的知识,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简单补充关于作者徐北城的资料,为学生课后的学习探究点明方向。

(二)初读感知。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京剧趣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⒈学会“遮”,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⒈借助想象,感受六月西湖的雨之奇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⒈拓展关于西湖的古诗,进行组诗积累。

教学过程:一、词语对接,激趣导入1、词语对接。

君子一言,;八仙过海,;螳螂捕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因为有美丽的西子湖,才声名远扬,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以书画来赞美西湖。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杭州任职的时候就写了不少关于西湖的诗篇。

2、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是他在西湖观景时,偶遇一场大雨后,即兴写下的。

3、说说你了解的苏轼。

教师相机补充。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1、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重点指导:未(wegrave;i)遮(zhē)山(shān) 乱(luagrave;n)入(rugrave;)船(chuaacute;n) 忽(hū)吹(chuī)散(sagrave;n) 水(shuǐ)如(ruacute;)天(tiān)3、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师范读,学生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同座互读,并相互正音。

三、学法渗透,熟读成诵1、释诗题。

读读诗题,从中你知道了什么?(“六月二十七日”写的是时间;“望湖楼”告诉的是地点;“醉书”告诉我们这首诗是作者陶醉后而写下的)2、知诗人。

3、明诗意。

诗人陶醉于什么?(雨)那么诗人在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雨前:黑云/翻墨//未遮山雨时:白雨/跳珠//乱入船雨后: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4、悟诗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京剧趣谈》配套教案一、教材简析: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

重点是从描述中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五、教具准备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还是听戏?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和京戏相关的歌曲《说唱脸谱》。

(播放歌曲)歌曲欣赏听完了,接下来咱们来看脸谱,猜猜这些脸谱代表歌中唱的那些人物。

这些人物分别是窦尔敦、关羽、典韦、曹操、张飞。

大家说京剧脸谱是不是很有趣呢?其实,京剧的有趣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脸谱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要介绍京剧的其它有趣之处。

一起来看——出示题目:《京剧趣谈》设疑自探:看到题目后,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去了解呢?主要问题梳理:1.什么是京剧?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3.京剧趣在哪里?解疑合探1:什么是京剧?京剧:戏曲的主要剧种。

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

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

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故又名皮黄戏。

它的行当全面(分生、旦、净、丑四大类)、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解疑合探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自探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的小标题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谈京剧的趣味。

1.马鞭(道具)2.亮相(表演)解疑合探3:京剧趣在哪里?自探提示1:自读《马鞭》这一部分,思考讨论:1.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两类道具?(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2.说说京剧表演中为什么演员不能骑真马?(1.舞台小2.真马难以控制)3.京剧是如何解决“骑马”表演中遇到的问题的?(以“鞭”代马)4.舞台表演中使用“马鞭”的作用是什么?(1.突出姿态优美 2.表演更自由 3.具有装饰美)5.说说作者举了哪些虚拟道具的例子,找出能体现虚拟道具妙处的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案与反思第1篇】第23课《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京剧趣谈》选入教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感悟艺术的高妙,受到美的熏陶。

课文分两部分,作者的编写意图是想通过这两方面的介绍使学生对京剧这门艺术有一些了解。

第一部分《马鞭》是为了向学生介绍京剧表演中利用虚拟的道具来表现真实生活的特点;第二部分《亮相》是为了向学生介绍双方打斗场面的表现手法。

文章语言严谨,生动有趣,说理清楚,可读性强。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自主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了解关于京剧的一般常识。

2.通过自读课文、自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关于京剧的“术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2.感悟京剧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体会表达的条理性。

【教学难点】京剧是比较陌生的领域,通过资料补充,对课文内容稍作细致了解。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京剧,被成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了解到了哪些?(学生畅谈。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来认识京剧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吧!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 师:同学们,上课前先听老师介绍一下作者徐城北,你对徐城北有哪些了解课件出示:徐城北,戏曲研究所研究员,1942年生于重庆,长于北京,肄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

曾在中国京剧院担任编剧,后转入学术研究,曾任该院研究部主任。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说课稿第1篇】23*《京剧趣谈》说课稿一、说教材《京剧趣谈》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第七单元以让学生体会艺术之美为主题编排课文,而本课就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中“马鞭”和“亮相”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

作者徐北城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这些奥秘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也流露了作者对于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这篇课文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

3.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三、说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文中的描述展开想象,体会京剧的魅力。

2.能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关于京剧的常识及艺术特色,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四、说教法学法《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本文语言通俗,生动幽默,能较好地吸引学生阅读。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同时围绕文中的重点句子,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发挥想象,联系实际,理解句子的内涵。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自主学习方法,所以本课重点渗透两种学习方法:读(课文)、思(问题)、(划)重点、(悟)感受;二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发挥想象,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展开去,由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体会艺术的魅力。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京剧的画面导入,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个形象感知。

从而自然地引入课题。

同时教师简介关于京剧的知识,为课文学习做好铺垫。

教师简单补充关于作者徐北城的资料,为学生课后的学习探究点明方向。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第1篇】23*京剧趣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

2.想象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舞台上的运用,体会京剧艺术的魅力。

【语文要素】3.学习课文,了解京剧更多的奥秘,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奥秘及艺术特色。

体会课文表达的条理性。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充分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教学课时]1课时一、谈话导入,作者简介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提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胡琴、锣鼓;中国国粹;梅兰芳)你认为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和奥秘?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畅谈,教师指导。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认读字词1.指名读。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驰骋尴尬彻底虚拟纳鞋底仆人突显戛然而止2.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抽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京剧趣谈》这篇课文。

阅读结束后,请简要说一说课文介绍了京剧的哪两个方面。

(京剧的道具和表演方式)2.师: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艺术中有何妙用?请结合课文,列举相关语句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1.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介绍马鞭的内容。

(1)师: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原因是什么京剧表演中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2)为什么说马鞭可以漂亮地解决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的问题?请结合课文举例说明。

(学生合作交流后发言)(3)作者介绍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为什么还要介绍京剧中一些虚拟的道具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与本课的第一个小标题——马鞭,是否冲突?(指名说)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京剧的表演艺术,与马鞭这种实在的道具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教学设计第1篇】《京剧趣谈》配套教案一、教材简析:课文讲了“马鞭”这一道具在京剧表演中的运用,讲了舞台上双方作战时两种表演手法的作用。

重点是从描述中了解京剧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五、教具准备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歌还是听戏?那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和京戏相关的歌曲《说唱脸谱》。

(播放歌曲)歌曲欣赏听完了,接下来咱们来看脸谱,猜猜这些脸谱代表歌中唱的那些人物。

这些人物分别是窦尔敦、关羽、典韦、曹操、张飞。

大家说京剧脸谱是不是很有趣呢?其实,京剧的有趣之处不仅仅体现在脸谱上,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要介绍京剧的其它有趣之处。

一起来看——出示题目:《京剧趣谈》设疑自探:看到题目后,你的脑海中产生了什么疑问想通过本节课去了解呢?主要问题梳理:1.什么是京剧?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3.京剧趣在哪里?解疑合探1:什么是京剧?京剧:戏曲的主要剧种。

中国的“国粹”,国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享誉海内外。

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

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故又名皮黄戏。

它的行当全面(分生、旦、净、丑四大类)、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解疑合探2:本文要从哪些方面和我们谈京剧的趣味?自探提示: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的小标题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谈京剧的趣味。

1.马鞭(道具)2.亮相(表演)解疑合探3:京剧趣在哪里?自探提示1:自读《马鞭》这一部分,思考讨论:1.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哪两类道具?(实在道具和虚拟道具)2.说说京剧表演中为什么演员不能骑真马?(1.舞台小2.真马难以控制)3.京剧是如何解决“骑马”表演中遇到的问题的?(以“鞭”代马)4.舞台表演中使用“马鞭”的作用是什么?(1.突出姿态优美 2.表演更自由 3.具有装饰美)5.说说作者举了哪些虚拟道具的例子,找出能体现虚拟道具妙处的关键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2.阅读课文,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京剧艺术特色,感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彩。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实在道具:马鞭省略马匹,表演自由
道具有继承
京剧趣谈虚拟道具:可感觉可使用有发展
静态亮相武艺高强必胜信心独特
动作高妙
动态亮相英雄气概
课后反思
这篇略读课文介绍的是我国京剧道具和动作这两个方面,突出了京剧独有的艺术特色。

在教学中,我首先播放京剧《唱脸谱》,让学生对京剧有个大概的影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果然看了视频,孩子们很开心,很幸福,这为学习这篇文章开了好头。

接着我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在充分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这篇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京剧的,这个问题不难,孩子们大部分都能回答上。

另外这篇文章结构很明显分为两部分。

然后分段学习,重点抓住两部分的关键语段,带领学生阅读,联想,使学生感受到京剧的独特魅力整堂课下来,我觉得整体上的不错,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京剧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在课外延伸这个环境,让感兴趣的学生下课后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视频,以便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学生,从而达到了弘扬我国传统艺术的目的。

23* 京剧趣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艺术特色。

2.学习课文,了解京剧更多的奥秘,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有哪些奥秘及艺术特色。

体会课文表达的条理性。

2.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培养鉴赏京剧艺术的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作者简介
在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剧的资料,你了解到了哪些?你认为京剧有哪些艺术和奥秘?谈谈你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畅谈,教师指导。

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并反复认读:
驰骋尴尬彻底虚拟绱鞋底仆人凸显戛然而止
2.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3.教师抽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京剧趣谈》这篇课文。

阅读结束后,请简要说一说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京剧哪些方面的艺术。

(指名答)
2.师:“马鞭”和“亮相”在京剧艺术中有何妙用?请结合课文列举相关语句自由交流。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可以高扬,可以;可以,可以。

(2)俗话说“”,古诗也说“”。

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介绍马鞭的内容。

(1)师:中国古人时常要骑马,可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原因是什么? 京剧表演中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2)为什么说马鞭可以漂亮地解决骑马在舞台上没办法表现的问题?请结合课文举例说明。

(学生合作交流后发言)
(3)作者介绍马鞭是实在的道具,是可感觉可使用的。

为什么还要介绍京剧中一些虚拟的道具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与本课的第一个小标题——马鞭,是否冲突?(指名说)
明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京剧的表演艺术,与马鞭这种实在的道具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因而与小标题不冲突。

2.自由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介绍亮相的内容。

(1)静态亮相是如何体现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的?请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

(学生合作交流后发言)
明确:课文第4自然段便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印证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的,同时作者通过俗语和古诗,进一步论证静态亮相的妙处。

(2)京剧中动态亮相有何高妙之处,作者是怎样论述的?(指名说)
明确:课文第6自然段便是具体论述动态亮相的高妙之处的,作者通过动态亮相的具体表现,引出杂技表演的艺术,以此印证动态亮相不愧是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五、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学生交流)
归纳:(1)语言通俗幽默,亲切自然;(2)舞台场景描写生动传神;(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六、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京剧表演艺术的资料,或观看一些京剧戏曲视频,了解更多有关京剧的知识和奥秘。

同学之间进一步交流。

【教学板书】
23*京剧趣谈
马鞭亮相
马鞭的功用静态亮相——京剧艺术的高妙之处
虚拟的马鞭动态亮相——凸显人物的英雄气概
装饰的美实在的道具虚拟的道具
【教学反思】
京剧的艺术特色有很多,作者通过对马鞭和亮相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京剧的一些艺术特色。

在“马鞭”一节中,马鞭在京剧表演艺术中到底有哪些功用?解决了哪些问题?实在的道具和虚拟的道具起着什么作用?这些是我们探究的主要问题。

在“亮相”一节中,作者通过京剧表演上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静态亮相和动态亮相在京剧艺术上的高妙之处。

举例典型,论证有力,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不足之处在于,文本是“趣谈”,而我的“趣教”体现得不够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