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贸市场存在问题及建议
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1d3bb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b.png)
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导语】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连接农民和消费者的关键角色。
然而,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也不可忽视农贸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通过全面评估,深入探讨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解决农贸市场存在的困境,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
【正文】一、价格不透明农贸市场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是价格的不透明。
在很多农贸市场中,农产品的价格并不明确,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每种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往往需要依赖卖家的报价。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容易受到价格歧视,导致不公平的交易。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引入电子交易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公示农产品的实时价格。
这样,消费者就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市场行情,增强市场的透明度,避免不公平交易。
二、卫生状况欠佳另一个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卫生状况欠佳。
由于某些农贸市场的环境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疾病传播和食品安全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为了改善农贸市场的卫生状况,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制定更加具体和严格的卫生标准,并加强对农贸市场的日常巡查和整治。
也应该鼓励农民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种植和储存环节的卫生条件,确保食品安全。
三、信息不对称农贸市场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
在市场交易中,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信息流通的不畅,买方往往无法准确了解农产品的质量、产地、生产过程等关键信息,容易受到欺诈和不公平交易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建立农产品信息化平台,发布农产品的相关信息,供消费者查询。
二是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认证,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的可信度。
四、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农贸市场还存在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的问题。
在传统的农贸市场中,农民将农产品出售给批发商,再由批发商流入零售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
这样的农产品流通链条过长,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同时也增加了商品流通的成本和环节。
XX农贸市场建议项目建议书
![XX农贸市场建议项目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b423f9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00.png)
XX农贸市场建议项目建议书标题:XX农贸市场建议项目建议书引言概述:XX农贸市场作为本地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场所,为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民收入增加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设施老化、管理混乱等。
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改善XX农贸市场的发展状况,提高市场效益。
正文内容:1. 市场设施改善1.1 提升市场环境:加强市场清洁卫生工作,定期进行清洁消毒,提供良好的交易环境。
1.2 更新设施设备:对老化的市场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改善市场的硬件设施,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2. 优化市场管理2.1 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市场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市场管理责任,加强对市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2.2 强化市场监管:加强对市场交易行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2.3 提供便利服务:增设信息发布牌、交易指导牌等,提供便利服务,提高市场的服务水平。
3. 加强市场宣传3.1 建立市场品牌形象:加强市场宣传,打造市场品牌形象,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3.2 创新宣传方式: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宣传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参预。
4. 增加农产品品种4.1 多样化农产品:鼓励农民种植多样化的农产品,丰富市场的产品种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4.2 引进优质农产品:积极引进其他地区的优质农产品,提高市场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5. 加强市场与农户的联系5.1 建立农产品供应链:与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起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确保市场的产品质量和供应量。
5.2 提供技术支持: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匡助他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结:综上所述,改善XX农贸市场的发展状况需要从市场设施改善、市场管理优化、市场宣传加强、农产品品种增加以及市场与农户的联系等方面入手。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市场的交易效率、提高市场的服务水平、增加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推动农产品流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贸市场建议书
![农贸市场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9ac6549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f.png)
农贸市场建议书尊敬的相关部门领导:您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食品安全和购物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强。
农贸市场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目前一些农贸市场在运营和管理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和完善。
为了提升农贸市场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市场规划与布局1、合理选址农贸市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分布情况,选择交通便利、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以便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
同时,要避开噪音、污染等不利因素,确保市场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2、科学布局市场内部应根据商品种类进行分区,如蔬菜区、水果区、肉类区、水产区、干货区等,每个区域要有明确的标识和界限。
摊位的设置要整齐划一,通道宽敞畅通,保证消费者能够轻松地穿梭其中,避免拥挤和混乱。
3、配套设施完善市场的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卫生间、垃圾处理站等。
停车场要足够宽敞,以满足消费者的停车需求;公共卫生间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维护;垃圾处理站要做到分类处理,及时清运,保持市场环境的整洁。
二、商品质量与安全1、源头把控建立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制度,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和产品检测报告,从源头上确保商品的质量安全。
加强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合作,推广绿色、有机农产品,提高市场商品的品质。
2、检测监督设立专门的检测室,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和人员,对市场内销售的商品进行定期抽检和随机抽检。
检测结果要及时公示,对于不合格的商品要坚决予以清退,并追究相关供应商的责任。
3、追溯体系建立商品追溯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记录商品的来源、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信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能够迅速追溯到源头,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三、环境卫生与管理1、清洁卫生加强市场的日常清洁工作,定期对地面、摊位、墙壁等进行清洗和消毒。
摊主应负责自己摊位范围内的卫生,做到垃圾及时清理,物品摆放整齐。
2、通风排水保证市场内通风良好,安装有效的通风设备,排除异味和湿气。
关于在新城区建设农贸市场的建议
![关于在新城区建设农贸市场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7f941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b.png)
一、新城区农贸市场的现状作为新城区的主要居民集散地,这里的农贸市场是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现有的农贸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市场环境较为拥挤、整体卫生状况不佳、交通不便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也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二、建设新城区农贸市场的必要性1. 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在新城区建设一个新的农贸市场,有助于改善市民的日常生活条件。
一个宽敞、整洁、便利的农贸市场将为市民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2. 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将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农产品的进出口将增加,商业活动也会相应增加,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新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议1. 选址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周边人口密集的地段作为新农贸市场的选址。
这样一来,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也能吸引更多用户前来购物。
2. 设施在新建的农贸市场内,应该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宽敞的过道和便利的交通设施。
还应该提供便民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儿童游乐区等,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3. 管理新农贸市场的管理应该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市场秩序良好。
应该注重市场环境的卫生和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市场的卫生安全。
4. 宣传在市场建设完成后,应该加大对市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的农贸市场,并吸引他们前来购物。
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促销活动、利用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四、新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的影响1. 对市民的影响新农贸市场的建设将为市民提供更为便利的购物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激发消费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对市场的影响新市场的建设将使得整个农贸市场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各个商家也将在服务质量、商品种类等方面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五、结语新城区农贸市场的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关系到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建议,确保新的农贸市场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农贸市场项目建议书
![农贸市场项目建议书](https://img.taocdn.com/s3/m/d081cbe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1.png)
农贸市场项目建议书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农贸市场作为城市居民购买生鲜农产品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保障居民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
然而,目前农贸市场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管理混乱、卫生环境差等,亟需改善和提升。
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农贸市场的经营状况,提供更优质的购物环境和服务。
二、背景分析1. 农贸市场现状目前农贸市场存在一些普遍问题:市场秩序不规范,管理混乱;卫生环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交易环境不便利,缺乏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
这些问题导致市民购买农产品时的信任度下降,购物体验不佳,也给市场营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改善农贸市场的意义改善农贸市场对于保障居民饮食安全、提供生鲜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规范、安全、便利的农贸市场将带来诸多好处,满足市民的需求,推动城市农业发展,激发市场的活力。
三、改善措施1. 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市场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市场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力。
加强对市场从业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加强市场内部的卫生监管,确保市场环境的整洁和食品安全。
2. 改善卫生环境提升市场的卫生环境是改善农贸市场的关键之一。
增加卫生设施投入,如厕所、洗手间等,同时加大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
鼓励市场内摊位的整洁和食品摆放的卫生规范,引入科学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措施。
3. 优化交易环境引入现代化的设施和服务,提升市场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建立电子交易平台,提供在线购物和配送服务。
增加停车位和出入口,方便市民进出市场。
同时,加强市场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市场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4. 支持农产品流通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一环,应该主动承担起推动城市农业发展的责任。
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加强与农户和农产品批发商的沟通与合作。
推广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质量和知名度。
鼓励市场内的农产品加工和包装,增加附加值,提高经营效益。
四、项目可行性本项目的实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843a81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8.png)
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农贸市场是中国传统的购物场所,为居民提供了新鲜、丰富的食品和其他日用品。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农贸市场的存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 卫生条件差:很多农贸市场的环境卫生状况不佳,地面脏乱,摊位杂乱无章,食物裸露摆放等,这都可能影响到食品安全。
2. 管理不规范:农贸市场一般由私人经营,管理比较松散,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可能导致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混乱等问题。
3. 商品种类有限:相对于大型超市,农贸市场的商品种类相对较少,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提高卫生标准:制定严格的市场清洁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市场环境整洁卫生,保证食品安全。
2. 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市场管理制度,对市场内的商户进行有效管理,避免出现商品质量问题和价格混乱的情况。
3. 扩大商品种类:引入更多的供应商,增加商品种类,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4. 采用科技手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技术,提高市场效率,例如,可以开设网上商城,方便消费者在线购买。
5. 建立信用体系:通过建立商户信用体系,鼓励商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升市场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beb0863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d.png)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增加,农贸市场作为重要的食品供应渠道,其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日益凸显。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难点主要包括: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不足、监管责任不明确、外部环境干扰等。
为了解决这些难点,下面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其次,监管手段不足也是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之一、目前,传统的监管手段如抽检、日常巡查等效果有限。
对此,应积极推广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基于物联网的食品追溯系统、无人机巡查等,提高监管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监管手段的创新研发,提高监管的自动化水平。
此外,监管责任不明确也是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之一、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责任涉及农民、批发商、零售商等多个主体,责任划分模糊,难以追究。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各个主体的监管责任及其违法违规的法律后果。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贸市场主体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最后,外部环境干扰也是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之一、农贸市场容易受到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非法商贩等。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农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贸市场的抗灾能力。
同时,加大对非法商贩的打击力度,加强农贸市场的安保力量,保障市场的正常秩序。
综上所述,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主要包括监管力量薄弱、监管手段不足、监管责任不明确和外部环境干扰等。
要解决这些难点,应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协作,推广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明确各个主体的监管责任,并加大对非法商贩的打击力度。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全面提升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有效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d2ca83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08.png)
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经验。
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啊,这里面存在的问题那可不少。
首先资金就是个大问题,我感觉这就像自己想装修房子但是钱不够。
要改造市场,场地设施的翻新,设备的更新换代都得要钱。
像我之前参与的一个农贸市场改造,一开始预算就紧巴巴的,结果到一半儿的时候,好多设计好的项目就只能缩水,比如地面排水系统本来说要做最先进的那种,最后只能先做个普通的。
哦对了还有,商户的配合度也很成问题啊。
很多商户就觉得我在这安稳做生意呢,你这一改造肯定会影响我生意,他们不愿意配合。
在另外一个农贸市场改造的时候,就有商户不按规定的时间腾地方,弄得工期也耽误了。
那针对这些问题有啥对策呢?我觉得资金方面,政府可以多给些补贴政策,就像是给小树苗浇水施肥一样,有了补贴,市场运营方就能有更多资金去打造更好的环境。
还有,对于商户的配合问题,得提前沟通好,给予他们一定的补偿或者优惠政策,比如说改造期间减免租金或者等到改造后摊位位置有更好的选择之类的。
可是我也知道我这些建议有局限性。
每个城区的农贸市场情况不一样,比如说有些老市场所在的地儿比较特殊,周边建筑密度大,改造的时候可能就不能大规模扩建。
那这个时候我觉得可以在空间布局上下功夫,像合理利用垂直空间,多设置一些悬挂式的展示架或者多层的摊位。
另外我还想到一点,市场的管理水平一定要跟上改造的步伐。
之前有个改造完的市场,硬件设施很棒,但是管理一团糟,垃圾清理不及时,摊位摆放不规则。
关于管理这块儿嘛,我觉得应该组织专门的管理团队去学习别人优秀的市场管理经验,就像做生意的人去取经一样。
比如说可以去一些已经改造得很成功的大城市的农贸市场考察考察,学习人家的规章制度还有人员培训的办法,参考资料的话可以从网络搜一些农贸市场建设标准和运营管理的文档,也能获取不少有用的知识。
再说说布局规划吧,一定要做到合理又人性化。
我参与的一个市场改造,原计划很好,但实际施工就乱了,导致最后有些通道太窄顾客走起来不方便。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7f3fef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c.png)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进展,农贸市场一直是城市居民获得新鲜食材的重要途径。
然而,农贸市场也成为了食品安全事故高发区。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政府一直在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但是监管难度非常大,存在很多难点。
本文将探讨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
一、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1.监管范围广泛农贸市场内的食品种类繁多,涉及到生鲜、加工食品、熟食等多个领域。
不同种类的食品需要实行不同的监管手段,监管难度大,也简单显现监管盲区。
2.监管人员缺乏大多数农贸市场都是县区级的市场,但是往往只有极少数的监管人员,难以做到全面监管。
此外,一些监管人员也存在工作担当不力、腐败等问题,导致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增大。
3.监管手段不全当前对农贸市场的监管手段还没有完全发挥出作用,比如现场监督检查、网上监管、市场调查等手段都没有充分利用。
此外,加强对食品流通信息的监管是监管手段不全的另一方面。
二、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原因1.供应链的多而杂性农贸市场的食品供应链特别多而杂,涉及生产、加工、配送、销售等多个环节,不同环节的主体浩繁,监管难度大。
2.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会导致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问题的另一个原因。
消费者难以获得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而食品商家为了努力探求利润又不愿披露实情,导致消费者的信息不对称。
3.监管机制不完善当前农贸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完善,有些地方缺少相应的监管法规和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机构来保障监管工作效率和作用。
三、对策建议1.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添监管人员和监管手段,街道办事处、区市场管理部门和县级监管机构应当切实搭配,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
2.提高行业标准和监管质量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订立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推动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
同时,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应当得到提高,监管效率也应当得到提高。
农贸市场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建议
![农贸市场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8e85f0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10.png)
农贸市场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建议农贸市场,犹如一座城市的“菜篮子”,装满了市民生活的烟火气息;又似乡村与城市连接的“桥梁”,承载着农产品的流通与交易。
然而,当前农贸市场在发展的道路上却遭遇着重重困境,如同在风雨中飘摇的孤舟。
一、农贸市场发展面临的困境(一)环境方面农贸市场的环境常常是“脏乱差”的代名词。
摊位周边垃圾堆积,恰似一座座小山丘,污水横流,就像一条条臭水沟,肆意流淌在过道之间。
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更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背道而驰。
消费者走进这样的市场,就像踏入了一片混乱的战场,没有丝毫舒适可言。
(二)经营管理方面在经营管理上,农贸市场就像一盘散沙。
管理模式粗放,缺乏统一有效的规划。
各个摊主就像各自为政的诸侯,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价格缺乏规范管理,如同脱缰的野马,随意涨跌。
这种状况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恰如“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消费者在交易中迷失方向。
(三)竞争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农贸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现代超市如同一艘艘巨型商业航母,以其整洁的环境、规范的管理和多样的商品,吸引着众多消费者。
而网络生鲜电商又似一群灵活的小快艇,凭借便捷的配送和丰富的促销手段,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农贸市场在这场商业竞争的浪潮中,如同一位步履蹒跚的老者,难以跟上快速发展的步伐。
二、针对农贸市场发展的建议(一)改善环境农贸市场需要来一场彻头彻尾的“环境革命”。
就像给一位蓬头垢面的人梳妆打扮一样,对市场进行全面清洁和整理。
增加垃圾清理频率,让垃圾不再像幽灵般四处游荡;完善排水系统,使污水有其正确的归宿。
同时,加强市场的通风设施建设,让市场内的空气如同清晨山间的微风一样清新。
(二)加强经营管理在经营管理上,要像编织一张紧密的渔网一样,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建立统一的价格管理机制,让价格像列车行驶在铁轨上一样规范有序。
加强对摊主的培训和引导,使他们从各自为战的散兵游勇,变成一支有纪律、有组织的商业团队。
农村农贸市场改造与升级
![农村农贸市场改造与升级](https://img.taocdn.com/s3/m/86e9a68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4.png)
农村农贸市场改造与升级农村农贸市场是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一些农贸市场存在卫生条件差、管理混乱、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农贸市场的改造与升级刻不容缓。
一、改善卫生条件农村农贸市场长期以来存在卫生条件差的问题,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市场形象和消费者购买欲。
应当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市场整洁干净。
二、规范市场管理农村农贸市场管理混乱,存在无证摊贩、无序经营等问题。
建立健全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对市场的日常监管,管理市场摊位、经营者,规范市场秩序。
三、提升商品质量农村农贸市场的商品质量参差不齐,有些甚至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应当建立健全商品质量检测机制,严格把关商品质量,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
四、优化市场布局农村农贸市场的布局往往比较混乱,没有明确的流线和组织。
可以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市场布局优化,合理划分为蔬菜水果区、肉类禽蛋区等,方便消费者购买。
五、拓展服务功能农村农贸市场不仅是购买农副产品的地方,还应当拓展服务功能,可以设置便民服务点,如ATM机、便民菜鸟驿站等,提供更多便捷服务。
六、引入优质产品农村农贸市场可以考虑引入一些优质产品和名优特产,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买,带动市场发展,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七、提升市场环境除了改善卫生条件外,还可以对市场环境进行美化改造,比如种植花草树木,设置景观喷泉等,打造宜人的购物氛围,吸引更多消费者来市场购物。
八、加强宣传推广农村农贸市场可以通过广告、宣传等方式加强推广,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购买。
九、培训市场经营者为了提高农村农贸市场的整体水平,可以开展市场经营者培训,提升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十、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农贸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当前农贸市场存在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贸市场存在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ee851d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a0.png)
高邮市城区农贸市场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近年,我市通过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城市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城市形象得到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不断发展。
在一系列创建活动中,城区农贸市场也得到较快发展,农贸市场交易环境以及商品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市场主体数量的增长,农贸市场在管理和发展中,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日渐凸显。
为迅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关于建设富裕高邮、创新高邮、生态高邮、文化高邮、幸福高邮的重大决策,加快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区各个农贸市场现状已经不能符合创建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加强和鼓励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推进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创造更好的市场消费环境已势在必行,必须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城区农贸市场现状目前,城区农贸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农贸市场开办主体多元化。
农贸市场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个人开办。
其中政府开办7个(包括运东市场、城东市场、瑞和综合市场、中市口市场、南海综合市场、傅公桥市场、城北市场),企业开办2个(包括沿河市场、北海综合市场),个人开办3个(包括康华社区菜场、泰山桥农副产1品综合市场、新华园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以及村级集体开办1个(如黄渡菜场)。
二是经营户发展较快。
据统计,目前城区农贸市场共有包括农产品、服装、百货、餐饮、日杂、生鲜、水产等各类经营户超过600户。
三是市场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工商部门积极组织实施市场监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农贸市场经营行为规范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城区共有6家农贸市场被命名1-3星级文明市场,其中高邮市中市口农贸市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比较突出,被授予三星级“文明诚信市场”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城区农贸市场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和矛盾:(一)设施简陋,农贸市场发展滞后。
市场设施陈旧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大多没有停车场。
调查中了解到,我市城区农贸市场大多建于90年代,还有部分由一些破产、效益差的企业,利用闲臵的厂房、仓库改造而建成的交易市场,如北海综合市场就是在原高邮市布厂厂房改造而成的,不仅市场脏、乱、差严重,卫生、消防不合格,而且管理难以到位,至今企业没有改制,你一旦加强管理,下岗职工就闹事,离上级要求的标准化农贸市场相差甚远。
浅谈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
![浅谈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0667e2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3.png)
浅谈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建议农贸市场作为人民群众的“菜篮子”“果篮子”“米袋子”,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公益性,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
XX局按照市局要求,将规范化农贸市场建设与食品安全城市创建等工作有机结合,与商务主管部门对接沟通,联合制定奖励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已建成水口寺、民生、仁和、邦德共4个城区规范化农贸市场。
一、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城区菜市场管理水平,XX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菜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打造城区规范化农贸市场4个,现有各类农贸市场28个,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为统筹,不断提升农贸市场管理者、市场内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构建以批发市场、城区菜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为主导的网络体系,切实保障市民“菜篮子”。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
按照“蔬菜批发市场+城区菜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自产自销点”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不断调整、完善城区蔬菜批发、零售、自产自销网点规划。
成功打造永立百货、老百姓超市、永立生鲜、邦德市场等一批以生鲜蔬菜为主营业务的市场、超市和便利店。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
符合规划的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便利店),由区财政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近年来全区通过创卫生城市、文明城区等累计在农贸市场建设中投入1000余万元。
菜市场的用电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类别电价,用气与工业用气同价。
积极开展“菜篮子”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定期评比城区内示范标准化菜市场、示范生鲜超市(便利店)和示范农副产品自产自销点。
对每个改造提升的农贸市场,给予奖励补助,进一步提高农贸市场保障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各镇街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均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完善市场管理。
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管理,督促市场开办者认真履行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城区菜市场须规范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和相应的工作人员,并按规定对市场内售卖的产品进行检测和公示,保障食品安全。
建立收费、产地等信息公示制度,今年来区局制作农产品产地公示栏3000余块,进货台账模板5000余份。
农贸市场监管的意见及建议
![农贸市场监管的意见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07df41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7.png)
农贸市场作为城乡结合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农产品流通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的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农贸市场监管仍存在一些挑战和不足。
为了改善农贸市场监管,提高市场的质量和效益,我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1. 加强市场规范管理。
建立完善的市场规范管理制度,明确市场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市场整治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市场秩序良好。
2. 提升市场环境卫生水平。
加大对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摊位和周边卫生条件的检查,严禁在市场内乱倒垃圾和污水。
同时,加强市场清洁工作,定期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确保市场环境整洁干净。
3.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监测和检验,建立健全的食品追溯体系,确保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可靠。
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和农药残留的检测,确保市场中的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4. 加强市场价格监管。
建立健全的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防止价格过度波动。
加大对价格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价格的公平和透明。
5. 推进市场信息化建设。
建立市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市场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市场管理效率,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对市场经营者和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6. 完善市场投诉处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市场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举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威慑力的监管机制。
7. 加强市场培训和指导。
加大对市场经营者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他们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和监管水平。
总之,优化农贸市场监管,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规范管理、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价格监管、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投诉处理机制以及加强培训和指导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改善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提高市场的质量和效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当前北湖区农贸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北湖区农贸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6c60a8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b.png)
当前北湖区农贸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发布时间:2021-11-26T07:10:54.82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9期作者:祝华勇[导读] 全区现有农贸市场共29个,其中城区农贸市场22个,乡镇市场7个。
祝华勇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委党校湖南郴州 423000一、当前北湖区农贸市场基本情况全区现有农贸市场共29个,其中城区农贸市场22个,乡镇市场7个。
农贸市场占地约76070平方米,共有摊位3474个,年交易额近11亿元,带动就业1.48万余人。
农产品批发市场3个,即七星大市场,主要提供蔬菜批发;义捷水果批发市场,主要提供水果批发;七鑫家禽批发市场,主要提供家禽批发。
3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共占地约46690平方米,共有摊位约502个,全年交易额6亿余元,带动全区约4900人就业。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全区农贸市场进行了提质改造,农贸市场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农贸市场在购物环境和市场管理方面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改善。
二、全区农贸市场运行中存在问题剖析(一)规划布局无序。
全区农贸市场布局不够规范合理。
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布局,有的新建住宅小区明显缺少与之相配套的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的农贸市场。
人口密度大的旧城区农贸市场周围形成自发的马路市场,严重影响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
现有农村集贸市场大部分建设于七、八十年代砖木结构,普遍存在规划滞后、容量不足、设施老化、管理缺位、卫生条件差,存在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场内除摊位外几乎没有其它设施,排污能力差,经营、购物环境差,吸引不了人气,而所在的村集体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改造(二)设施设备落后。
全区农贸市场的建设存在先天基础条件差、交易设施简陋、无停车泊位,没有任何配套的诸如停车场、遮阳棚、价格显示屏等设施,没有必要的排水基础设施,沟不通、路不畅、地不干等问题长期存在,部分食品加工、海产品、禽类宰杀等环境令人担忧,直接给市场日常管理留下隐患。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e9be52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9.png)
当前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农贸市场作为食品的主要流通场所之一,其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难点、原因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不对称。
农贸市场的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很难了解到产品的真实情况。
二是监管力量薄弱。
农贸市场众多,但是监管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有限,无法对每个农贸市场进行全面监管。
三是监管手段不完善。
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主要依靠抽检,但是由于农贸市场的特点,抽检往往不能保障监管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四是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制度缺失和法律空白给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困难。
其次,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难点和挑战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不强。
部分农贸市场经营者只关注经济利益,对于食品安全可能存在忽视或漠视的态度;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更注重价格和口味,而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二是监管责任不明确。
农贸市场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协调不畅,责任不明确,监管体制还不够完善。
三是监管手段不先进。
传统的抽检方式无法满足快速、准确、全面的监管需求,新兴的技术手段如追溯系统等应用不广泛。
四是监管机构的执法力度不足。
部分监管机构缺乏执法力度,监管行为不规范、不严厉,给违规经营者带来了侥幸心理。
为了解决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监管的难点,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对策。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加强对农贸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二是强化监管力量。
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投入,提高其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增加监管力度,确保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三是完善监管手段。
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过程、质量等信息的追踪和监管。
四是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农贸市场食品安全的立法工作,提高监管的法治化水平,加大对违规经营者的处罚力度,形成威慑效应。
关于促进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建议
![关于促进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281dbd89e3143323868931a.png)
关于促进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建议农贸市场关系千家万户,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副产品的购物环境、食品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区农贸市场卫生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硬件设施简陋、缺失,生熟混杂,使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群众不满意,经营方对现状也不满意。
在食品安全、生活质量日益为人们关注的今天,现有农贸市场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需要,加快城区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刻不容缓。
一、城区农贸市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设施薄弱,建设水平不高我市城区现有海子河、城南、城北、皇城门、广慈阁、大桥头七个农贸市场,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贸市场超期服役,设施陈旧,功能不全。
特别是一些早期的老市场,普遍存在设施老化,建设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是大部分棚式结构的农贸市场年久未修,安全事故隐患突出。
二是排水系统普遍不畅,雨天泥泞不堪。
三是进出通道设置不合理,拥堵现象严重。
四是摊位建设简陋,很多市场还是原始的“摆摊成市”。
五是管线安装混乱。
六是冷冻设施缺乏。
七是大部分市场没有配齐消防安全设备,存在火灾隐患。
八是大部分市场没有停车场地。
2、食品安全堪忧,监管难度增加农贸市场的肉、禽、蛋、水产品,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无不关系人民群众的食用安全。
现在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重视。
我市现有农贸市场只有部分配备了简单的检测设备,而进入市场的产品有些未经检测直接上了消费者的餐桌,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缺乏有效保障。
由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造成部分市场业主重经济利益、轻责任管理,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大大增加。
二、建议1、把农贸市场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的“民生工程”农贸市场建设,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建议市政府将农贸市场发展与标准化改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出台相应政策来推动市场的升级改造。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部门监管、行业自律”的原则,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提档升级。
关于农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
![关于农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aafd1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4.png)
关于农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贸市场在我国的城乡地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农贸市场的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保障农贸市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1. 通过举办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市场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安全生产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二、规范市场管理1. 加强对农贸市场各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确保市场管理的规范和有序。
2. 加强市场的巡查和监管,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加强市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三、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与更新1. 定期对农贸市场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
2.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对老旧设施设备进行更新升级,提高市场的安全生产水平。
四、改善环境卫生1. 加强市场的环境卫生管理,定期对市场进行彻底清洁,确保市场的卫生安全。
2. 加强垃圾处理工作,设置垃圾分类回收箱,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降低环境污染。
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1.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对食品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2. 检查市场内各商铺的卫生情况,严禁使用过期食品和不合格食品,保障用户的健康安全。
六、提高应急预案能力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2. 加强与公安、医疗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水平。
农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规范市场管理、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与更新、改善环境卫生、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应急预案能力等措施的落实,才能真正确保农贸市场的安全生产。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共同保障农贸市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关于加强农贸市场菜篮子安全管理工作建议
![关于加强农贸市场菜篮子安全管理工作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4affd4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1.png)
一、加强市场监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贸市场成为人们获取新鲜蔬菜水果的主要去处。
然而,一些农贸市场存在着管理不严、品质不一的问题,影响了菜篮子工程的实施。
加强市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
1. 加强对农贸市场的定期检查。
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农贸市场的巡查频次,对市场的卫生、食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农贸市场的质量。
2. 完善市场监管制度。
相关部门应当健全农贸市场的管理制度,制定农贸市场的运营规范,对市场进行分类管理,建立评级制度,提高农贸市场的管理水平。
3. 深化市场准入制度。
对于农贸市场的准入应当加大审核力度,对经营者进行资质审核,保证经营者的资质和诚信度,确保市场的合法合规经营。
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农贸市场的食品品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必不可少的。
1. 强化食品质量监管。
相关部门应当对农贸市场中的食品进行严格把关,对食品的来源、质量等进行全面监管,对不符合规定的食品进行严厉处罚。
2. 完善食品追溯体系。
建立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对农贸市场中的食品进行追溯监管,落实食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的监管责任,确保食品的来源可追溯、质量可控。
3.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对用户的食品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用户对农贸市场食品的警惕性,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三、规范市场秩序农贸市场的秩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购物体验和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1. 健全农贸市场管理制度。
加强对农贸市场的管理,规范市场的经营秩序,对市场内的经营者进行合法合规经营的引导和管理。
2. 完善市场规划设计。
对农贸市场的布局规划应当进行合理设计,科学规划市场内部的空间布局,提高市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 强化市场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对农贸市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升市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四、加强市场卫生管理市场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健康,因此加强市场卫生管理是极其必要的。
2024年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4dac2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3.png)
____年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____年,我市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市场管理部门积极履职尽责,加强了对农贸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同时,广大市场经营者也提高了自我管理水平,积极参与整治工作,共同推动了农贸市场的发展和改善。
二、工作目标和措施针对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我市制定了以下目标和措施:1.提升市场环境质量加大对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绿化景观、垃圾分类等方面的整治力度。
加强市场内外的清洁工作,改善市场的整体卫生状况。
加强绿化管理,提升市场的美观度和舒适度。
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和培训,促进垃圾分类工作的落地。
2.优化市场设施和服务加大对农贸市场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
加强对市场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增加停车位数量,解决市场周边停车难问题。
加强市场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提升市场的服务水平和形象。
3.加强市场管理和监管加强市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和制度。
加大对市场经营者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
严厉打击市场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确保市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工作成果在____年的综合整治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市场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通过持续的清洁工作,市场环境卫生得到了大幅改善。
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市民的广泛参与,市场内外的垃圾分类率明显提高。
市场绿化工作也取得了成效,市场的绿化景观更加美观宜人。
2.市场设施和服务得到了优化市场设施的维修和保养工作得到了加强,各种设施的故障率明显降低。
停车位数量增加,市场周边停车难问题得到了缓解。
市场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经营者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3.市场管理和监管有力有效市场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市场的现场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
市场经营者的经营水平和管理能力明显提升,经营行为更加规范。
市场监管力度加大,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贸市场存在问题
及建议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高邮市城区农贸市场现状、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近年,我市通过开展一系列创建活动,城市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城市形象得到不断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城市不断发展。
在一系列创建活动中,城区农贸市场也得到较快发展,农贸市场交易环境以及商品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市场主体数量的增长,农贸市场在管理和发展中,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日渐凸显。
为迅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关于建设富裕高邮、创新高邮、生态高邮、文化高邮、幸福高邮的重大决策,加快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区各个农贸市场现状已经不能符合创建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加强和鼓励市场主体转型升级,推进农贸市场规范化建设,创造更好的市场消费环境已势在必行,必须引起各方面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一、城区农贸市场现状
目前,城区农贸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农贸市场开办主体多元化。
农贸市场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个人开办。
其中政府开办7个(包括运东市场、城东市场、瑞和综合市场、中市口市场、南海综合市场、傅公桥市场、城北市场),企业开办2个(包括沿河市场、北海综合市场),个人开办3个(包括康华社区菜场、泰山桥农副产品综合市场、新华园农副产品综合市场)以及村级集体开办1个(如黄渡菜场)。
二是经营户发展较快。
据统计,目前城区农贸市场共有包括农产品、服装、百货、餐饮、日杂、生鲜、水产等各类经营户超过600户。
三是市场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近年来,工商部门积极组织实施
市场监管“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农贸市场经营行为规范
等方面有了明显进步,城区共有6家农贸市场被命名1-3星级文明市场,其中高邮市中市口农贸市场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比较突出,被授予
三星级“文明诚信市场”称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城区农贸市场调查分析,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问题和矛盾:(一)设施简陋,农贸市场发展滞后。
市场设施陈旧老化,配套设施不完善,大多没有停车场。
调查中了解到,我市城区农贸市场大多建于90年代,还有部分由一些破产、效益差的企业,利用闲置的厂房、仓库改造而建成的交易市场,如北海综合市场就是在原高邮市布厂厂房改造而成的,不仅市场脏、乱、差严重,卫生、消防不合格,而且管理难以到位,至今企业没有改制,你一旦加强管理,下岗职工就闹事,离上级要求的标准化农贸市场相差甚远。
(二)投入不足,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难度大。
农贸市场的经营属于微利行业,因其投入多,成本高,租金高,经营户经营较为困难,效益也不好。
目前农贸市场开办者,特别是企业开办的市场,其经营所得除日常开支外,主要用于解决下岗职工、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需要,很少用于市场管理、设施完善及环境改造等方面的投入。
(三)管理落后,农贸市场规范化程度低。
市场举办者履行市场经营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到位,管理缺位。
很多农贸市场的商品交易没有明确的管理办法、交易规则和质量安全要求,市场举办单位对食品安全不够重视,对市场物业、车辆和卫生及治安、消防等方面管理手段缺乏、力量不足、措施不落实,市场脏乱差问题突出,影响市容市貌。
(四)市场环境不容乐观。
近10年来,城区农贸市场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加上市体主体投资积极性不高,满足于收设施费,没有长远的规划,没有对市场设施进行必要的维护,市场内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市民反映强烈。
(五)行政管理混乱。
农贸市场管理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如今西城工商分局管辖着东城工商分局辖区内康华园等3个农贸市场,关系不顺,理应调整。
三、我市城区农贸市场问题探析
(一)认识上存在误区。
认为搞市场经济,政府不需要对农贸市场进行财政投入,让其按市场经济规律自由发展。
从而导致农贸市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全市农贸市场保持在一个设施简陋、档次较低、规模不大的水平,满足不了现代商贸流通的发展需要,满足不了广大市民的购物需要。
(二)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
我市农贸市场建设规划没有做到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缺乏前瞻性,且布局不合理,设计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与周边居民不配套,导致城区占道经营现象突出,城北珠湖路城北医院附近至今还是马路市场,无法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三)社会投资建市场的积极性不高。
农贸市场属准公益性,投资大,收益低,回收期长、管理理难度大,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积极性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缺乏政府应有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缺乏对农贸市场建设项目的包装、推介与招商。
四、建议和对策:
农贸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要、活跃区域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商业设施的功能相比,农贸市场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因此,要充分考虑农贸市场公益性,坚持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改造提升农贸市场档次,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为此我们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应通过各种渠道与形式,广泛宣传,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市民对发展农贸市场与标准化改造的重大意义。
首先,农贸市场发展与标准化改造是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重要措施,通过搞活流通,促进消费来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显得尤为迫切。
其次,农贸市场发展与标准化改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农贸市场一方面是生鲜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重要销售渠道,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消费安全,另一方面,农贸市场也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有效途径。
再次,农贸市场发展与标准化改造也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加强城市管理的需要。
农贸市场基础设施简陋,占经营较为普遍,脏、乱、差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加大了城市管理难度,直接影响着我市“五个高邮”的建设。
(二)务必政府高位推动
建议政府要将农贸市场发展与标准化改造这一民心工程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政府应专题研究,专门落实,专门部署,农贸市场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重要内容。
建议高邮市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来推动市场的升级改造,由政府发改委牵头,商务、规划、城建、城管、工商等部门配合,对农贸市场按标准化改建和升级达标改造两种方式进行改造,利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对城区农贸市场进行改造。
(三)务必确保资金投入
建立投入机制,解决农贸市场改造资金问题。
农贸市场不仅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公益性。
农贸市场改造的首要难题是资金,为加快市场改造提升步伐,有必要由政府牵头,采取政府出一点,开办单位出一点的原则,建立农贸市场投入机制。
一是建议政府在每年的商业网点经费中,列出部分资金作为农贸市场改造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政府投入的同时,也可带动市场开办单位和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
二是要求市场产权单位必须定期进行场内设施及设备的维护。
要求开办单位每年从总收入中提取—2%以上的资金,用于场内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保持良好的购物环境。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对公益性市场如农贸市场等要采取减免税费等措施,吸引开发商和社会资金,吸引业户入市经营。
(四)务必强化监督管理
建议由工商部门牵头,会同市场管理单位,强化市场主办单位第一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农副产品安全责任,建立健全农副产品准入制度,对现有市场加强指导管理,合理进行市场规划,合理设置摊位摊点,合理确定
收费标准,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指导市场主办单位开展经营者的信用评定工作,建立科学规范的场内经营者信用评定标准、信用管理制度和奖励守信、惩戒失信的监管机制。
加强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食品经营单位全面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的法定义务,提升食品质量安全率,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工作。
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开展的社会环境。
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责,督促市场开办单位规范市场开办和经营行为,严把市场食品进货查验关、经营关、退出关,把不符合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的食品拒于市场之外,实现食品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食品消费达到健康、卫生、安全的要求。
(五)务必科学规划设计
农贸市场发展与标准化改造应适当超前,立足长远。
一方面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习惯、商业传统、交通条件和周边市场等因素,综合考虑,注重大中小结合,合理规划和布局农贸市场。
另一方面,农贸市场设计要注重科学性和前瞻性,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将它做为提升城市品位、创建文明城市的形象工程来建设,确保新建或改造后的农贸市场在经历若干年后不落后。
农贸市场建设与改造,应把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验收”的原则,抓好工程质量和进度,以促进我市城区农贸市场又好又快发展,为建设好“五个高邮”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