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 1023-2006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解析

合集下载

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煤炭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产品分类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使用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

2 术语和定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 supervision system of coal mine safety具有模拟量、开关量、累计量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打印、声光报警、控制等功能。

用来监测甲烷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窗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

传感器 transducer将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

矿用甲烷传感器 methan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甲烷浓度的装置,一般具有显示及声光报警功能。

矿用风速传感器 air velocity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通风巷道中风速大小的装置。

矿用风压传感器 wind pressur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通风机、风门、密闭巷道、通风巷道等地通风压力的装置。

矿用一氧化碳传感器 carbon monoxid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中煤的自然发火区及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矿用温度传感器 temperatur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温度高低的装置。

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 carbon dioxid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装置。

矿用氧气传感器 oxygen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环境气体中氧气浓度的装置。

矿用烟雾传感器 smoke transducer for mine连续监测矿井中胶带输送机胶带等着火时产生的烟雾浓度的装置。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探析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探析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探析摘要:在煤矿企业井下供电系统中,因煤矿井下工作场所环境恶劣,低压供电线路和各种低压电器设备在井下供电线路与电器设备中占有较大的部分,并且这些设备又深入到采掘工作面,所以说工况相当恶劣,容易发生各种电气事故。

因此要提高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有效防止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文重点分析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谐发展。

关键词:煤矿;低压供电系统;存在问题;对策0 引言由于煤矿井下工作场所环境比较恶劣,井下巷道狭窄,湿气较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矿井下的采掘面不断延伸,井下工作面高低压开关、磁力起动器和变压器星罗棋布相连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电网。

在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容易产生有爆炸危险的瓦斯和煤尘,再加上井下环境恶劣,设备内部产生凝露现象比较普遍,霉菌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为重要。

1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推广分级闭锁专利技术和选择性断电技术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比较落后,供电系统不完善、供电设备严重老化、超期服役、故障率较高。

因此,必须在我国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中大力推广分级闭锁专利技术和选择性断电技术的高可靠性低压供电系统,此系统明文规定对于660V/380V供电系统的中小型煤矿,如果没有实现风电瓦斯闭锁的供电系统,严禁使用单台分级闭锁启动器带风机设备。

对于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低压供电系统,可使用分级闭锁设备,实现选择性断电功能,从而提高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对于1140V供电系统主要设备具有监测系统联网通讯功能,可实时监测设备的各种状态,这些功能是现有系统不具备的。

该技术的推广使用,彻底杜绝了违章开盖作业产生电火花的现象,避免了人身触电伤亡事故和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极大地提高了矿井低压供电系统整体防爆水平。

2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面临的问题分析2.1 低压防爆电器本身性能存在缺陷在煤矿井下的电器装置中,低压防爆电器属于必须具备的装置,它要求实时地更换、维修、检查等,因为之前煤矿企业一直应用陈旧的防爆结构,它的主腔结构是机械闭锁,接线腔没有机械电气闭锁的结构。

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

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总体要求和粉尘治理、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及粉尘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MT 78煤尘爆炸性鉴定方法MT 157煤矿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术条件MT 159矿用除尘器MT/T 240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 422煤矿粉尘粒度分布测定方法(质量法)MT/T 441巷道掘进混合式通风技术规范MT 501长钻孔煤层注水方法MT 694煤矿用自动隔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3总体要求3. 1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落煤时产尘点下风侧10m,15 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支护时产尘点下风侧10m,15 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放顶煤时产尘点下风侧10m,15 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回风巷距工作面10m,15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

3. 2掘进工作面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高瓦斯、突出矿井的掘进机司机工作地点和机组后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0%;其他矿井的掘进机司机工作地点和机组后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0%,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钻眼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放炮15min后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综合防治技术的总体要求和粉尘治理、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及粉尘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丁木标准。

GB5748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MT78煤尘爆炸性鉴定方法MT157煤矿用隔爆水槽和隔爆水袋通用技术条件MTl59矿用除尘器MT/T240煤矿降尘用喷嘴通用技术条件MT422煤矿粉尘粒度分布测定方法(质量法)乂丁/丁441巷道掘进混合式通风技术规范MT501长钻孔煤层注水方法AT694煤矿用自动隔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3总体要求3.1采煤工作面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落煤时产尘点下风侧10m~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支护时产尘点下风侧l0m~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放顶煤时产尘点下风侧l0m~15m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回风巷距工作面10m~15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

3.2掘进工作面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高瓦斯、突出矿井的掘进机司机工作地点和机组后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0%;其他矿井的掘进机司机工作地点和机组后回风侧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0%,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75%;钻眼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放炮l5min后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

3.3锚喷作业应采取粉尘综合治理措施,作业人员工作地点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十或等于85%。

AQ标准

AQ标准
2006.12.1
18
AQ1025-2006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
2006.12.1
19
AQ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2006.12.1
20
AQ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
MT/T692-1997
2006.12.1
21
AQ1028-2006
煤矿井工开采通用技术条件
2006.12.1
22
2009.1.1
43
AQ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
2009.1.1
44
AQ1051-2008
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
2009.1.1
45
AQ1052-2008
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
2009.1.1
46
AQ1053-2008
隔绝式负压氧气呼吸器
2009.1.1
47
AQ1054-2008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在用矿用自卸汽车安全检验规范
2011.5.1
110
AQ2028-2010
矿山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2011.5.1
111
AQ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
2011.5.1
112
AQ2030-2010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2011.5.1
113
AQ3001-2005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 技术规范
2010.7.1

71
AQ1079-2009
瓦斯管道输送自动喷粉抑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2010.9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测定方法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档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档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4 粉尘治理4.1 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符合以下要求的防尘供水系统:4.1.1久性防尘水池容量不得小于200m3,且注水量不得小于井下连续2h的用水量,并设有备用水池,其容量不得小于永久性防尘水池的一半。

4.1.2防尘用水管路应铺设到所有能产生粉尘和沉积粉尘的地点,并且在需要用水冲洗和喷雾的巷道内,每隔100m或50m安设一个三通及阀门。

4.1.3防尘用水系统中,必须安装水质过滤装置,保证水的清洁,水中悬浮的含量不得超过150mg/L,粒径不大于0.3mm,水的PH值应在6.0—9.5范围内。

4.2井下所有煤仓和溜煤眼都应保持一定的存煤,不得放空;有涌水的煤仓和溜煤眼可以放空,但放空后放煤口闸板必须关闭,并设置引水管。

4.3 对产生煤(岩)尘的地点应采取防尘措施。

4.3.1掘进井巷和硐室时,必须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冻结法凿井和在遇水膨胀的岩层中掘进不能采用湿式钻眼,但必须采取捕尘措施。

4.3.2采煤工作面应有由国家认定的机构提供的煤尘可注性鉴定报告,并应对可注水煤尘采取注水防尘措施。

4.3.3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钻眼法,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应冲洗煤壁,爆破时应喷雾降尘,出煤时洒水。

4.3.4液压支架和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

必须安装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同步喷雾。

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

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

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构成综合防尘系统。

4.3.5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两道风流净化水幕,并宜采用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4.3.6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输送机转载点和卸载点,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用除尘器除尘。

4.3.7在煤、岩层中钻孔,应采用湿式钻眼。

煤(岩)与瓦斯突出煤尘或软煤尘中瓦斯抽放钻孔难以采取湿式钻孔时,可采取干式钻孔,但必须采取扑尘、降尘措施,必要时必须采用除尘器除尘。

最新AQ标准讲解

最新AQ标准讲解

序标准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号实施日期备注号1 AQ 1008-2007 矿山救护规程2008.1.12 AQ 1009-2007 矿山救护队质量标准化考核规范2008.1.13 AQ 1010-2005 选煤厂安全规程2005.9.14 AQ 1011-2005 煤矿在用主通风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2005.8.15 AQ 1012-2005 煤矿在用主排水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2005.8.16 AQ 1013-2005 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2005.8.17 AQ 1014-2005 煤矿在用摩擦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2005.8.18 AQ 1015-2005 煤矿在用缠绕式提升机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2005.8.19 AQ 1016-2005 煤矿在用提升绞车系统安全检测检验规范2005.8.110 AQ 1017-2005 煤矿井下安全标志2006.3.111 AQ 1018-2006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2006.5.112 AQ/T 1019-2006 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色谱分析及指标优选方法2006.5.113 AQ 1020-2006 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2006.12.114 AQ 1021-2006 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规范2006.12.115 AQ 1022-2006 煤矿用袋式除尘器2006.12.116 AQ 1023-2006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通用安全技术要求2006.12.117 AQ 1024-2006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鉴定规范MT 637-1996 2006.12.118 AQ 1025-2006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规范2006.12.119 AQ 1026-2006 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2006.12.120 AQ 1027-2006 煤矿瓦斯抽放规范MT/T 692-1997 2006.12.121 AQ 1028-2006 煤矿井工开采通用技术条件2006.12.122 AQ 1029-2007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2007.4.123 AQ 1030-2007 煤矿用运输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24 AQ 1031-2007 煤矿用凿井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25 AQ 1032-2007 煤矿用JTK型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26 AQ 1033-2007 煤矿用JTP型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27 AQ 1034-2007 煤矿用带式制动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28 AQ 1035-2007 煤矿用单绳缠绕式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29 AQ 1036-2007 煤矿用多绳摩擦式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30 AQ 1037-2007 煤矿用无极绳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31 AQ 1038-2007 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安全检验规范2007.4.132 AQ 1039-2007 煤矿用耙矿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33 AQ 1040-2007 煤矿用启闭风门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34 AQ 1041-2007 煤矿用无极绳调速机械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35 AQ 1042-2007 煤矿用液压防爆提升机和提升绞车安全检验规范2007.4.136 AQ 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2007.4.137 AQ 1044-2007 矿井密闭防灭火技术规范2007.4.138 AQ 1045-2007 煤尘爆炸性鉴定规范MT 78-1984 2007.7.139 AQ 1046-2007 地勘时期煤层瓦斯含量测定方法MT/T 77-1994 2007.7.140 AQ 1047-2007 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MT/T 638-1996 2007.7.141 AQ 1048-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2007.7.142 AQ 1049-2008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基本要求2009.1.143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2009.1.144 AQ 1051-2008 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9.1.145 AQ 1052-2008 矿用二氧化碳传感器通用技术条件2009.1.146 AQ 1053-2008 隔绝式负压氧气呼吸器2009.1.147 AQ 1054-2008 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2009.1.148 AQ 1055-2008 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规范2009.1.149 AQ 1056-2008 煤矿通风能力核定标准2009.1.150 AQ 1057-2008 化学氧自救器初期生氧器2009.1.151 AQ 1058-2008 煤矿瓦斯检查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09.1.152 AQ 1059-2008 煤矿安全检查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09.1.153 AQ 1060-2008 煤矿井下爆破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09.1.154 AQ 1061-2008 采煤机司机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09.1.155 AQ 1062-2008 煤矿井下钳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09.1.156 AQ 1063-2008 煤矿主提升机操作工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09.1.157 AQ 1064-2008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车安全使用规范2009.1.158 AQ/T 1065-2008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测定方法2009.1.159 AQ 1066-2008 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2009.1.160 AQ/T 1067-2008 矿井风流热力状态预测方法2009.1.161 AQ/T 1068-2008 煤自燃倾向性的氧化动力学测定方法2009.1.162 AQ 1069-2008 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09.1.163 AQ 1070-2008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09.1.164 AQ 1071-2009 煤矿用非金属瓦斯输送管材安全技术要求2010.7.165 AQ 1072-2009 瓦斯管道输送水封阻火泄爆装置技术条件2010.7.1 无66 AQ 1073-2009 瓦斯管道输送自动阻爆装置技术条件2010.7.1 无67 AQ 1074-2009 煤矿瓦斯输送管道干式阻火器通用技术条件2010.7.1 无68 AQ1075-2009 煤矿瓦斯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通用技术条件2010.7.1 无AQ1076-2009 煤矿低浓度瓦斯管道输送安全保障系统设计规范2010.7.1 无69 AQ 1077-2009 煤矿瓦斯往复式内燃机发电站安全要求2010.7.1 无70 AQ 1078-2009 煤矿低浓度瓦斯与细水雾混合安全输送装置技术规范2010.7.1 无71 AQ 1079-2009 瓦斯管道输送自动喷粉抑爆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010.7.1 无72 AQ 1080-2009 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p)测定方法2010.7.173 AQ 1081-2010 煤层气地面开采防火防爆安全规程2011.5.174 AQ 1082-2010 煤层气集输安全规程2011.5.175 AQ 2001-2004 炼钢安全规程2005.3.176 AQ 2002-2004 炼铁安全规程2005.3.177 AQ 2003-2004 轧钢安全规程2005.3.178 AQ 2004-2005 地质勘探安全规程2005.5.179 AQ 2005-2005 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2005.5.180 AQ 2006-2005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2006.3.181 AQ 2007.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2007.7.182 AQ 2007.2-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地下矿山实施指南2007.7.183 AQ 2007.3-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2007.7.184 AQ 2007.4-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2007.7.185 AQ 2007.5-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2007.7.186 AQ 2008-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2006.12.187 AQ 2009-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标准2006.12.188 AQ 2010-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2006.12.189 AQ 2011-2006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标准2006.12.190 AQ 2012-2007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2007.1.191 AQ 2013.1-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2009.1.192 AQ 2013.2-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局部通风2009.1.193 AQ 2013.3-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检测2009.1.194 AQ2 013.4-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管理2009.1.195 AQ 2013.5-2008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安全技术规范通风系统鉴定指标2009.1.196 AQ 2014-2008 逆反射型矿山安全标志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2009.1.197 AQ 2015-2008 石膏矿地下开采安全技术规范LD 88-1996 2009.1.198 AQ 2016-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失控井口点火时间规定2009.1.199 AQ 2017-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危害程度分级方法2009.1.1 100 AQ 2018-2008 含硫化氢天然气井公众安全防护距离2009.1.1101 AQ 2019-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竖井提升系统防坠器安全性能检测检验规范LD87.5-19962009.1.1102 AQ 2020-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缠绕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LD87.1-1996 2009.1.1 103 AQ 2021-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摩擦式提升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LD87.2-1996 2009.1.1 104 AQ 2022-2008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提升绞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2009.1.1 105 AQ 2023-2008 耐火材料生产安全规程2009.1.1 106 AQ 2024-2010 铁合金安全规程2011.5.1 107 AQ 2025-2010 烧结球团安全规程2011.5.1 108 AQ 2026-2010 金属非金属矿山提升钢丝绳检验规范2011.5.1 109 AQ 2027-2010 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在用矿用自卸汽车安全检验规范2011.5.1 110 AQ 2028-2010 矿山在用斜井人车安全性能检验规范2011.5.1 111 AQ 2029-2010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主排水系统安全检验规范2011.5.1 112 AQ 2030-2010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2011.5.1113 AQ 3001-2005 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2005.10.1114 AQ 3002-2005 阻隔防爆撬装式汽车加油(气)装置技术要求2005.10.1 115 AQ 3003-2005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用规范2005.9.1 116 AQ 3004-2005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2005.9.1 117 AQ/T 3005-2006 石油化工建设管理方安全管理实施导则2006.12.1 118 AQ 3006-2007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车载终端安装规范2007.4.1119 AQ 3007-2007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数据接口协议和数据交换技术规范2007.4.1120 AQ 3008-2007 危险化学品汽车运输安全监控系统通信中心与运营控制中心、客户端监控中心间数据接口和数据交换技术规范2007.4.1121 AQ 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2007.4.1122 AQ 3010-2007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2007.4.1123 AQ 3011-2007 连二亚硫酸钠包装安全要求无124 AQ/T 3012-2008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实施导则2009.1.1125 AQ 3013-2008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2009.1.1126 AQ 3014-2008 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2009.1.1127 AQ 3015-2008 氯气捕消器技术要求2009.1.1128 AQ/T 3016-2008 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2009.1.1129 AQ/T 3017-2008 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2009.1.1130 AQ 3018-2008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2009.1.1131 AQ 3019-2008 电镀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安全规程2009.1.1132 AQ 3020-2008 钢制常压储罐第一部分:储存对水有污染的易燃和不易燃液体的埋地卧式圆形单层和双层储存罐2009.1.1133 AQ 3021-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HG23015-1999 2009.1.1 134 AQ 3022-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HG23011-1999 2009.1.1 135 AQ 3023-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动土作业安全规范HG23017-1999 2009.1.1 136 AQ 3024-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断路作业安全规范HG23016-1999 2009.1.1 137 AQ 3025-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HG23014-1999 2009.1.1 138 AQ 3026-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HG23018-1999 2009.1.1 139 AQ 3027-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范HG23013-1999 2009.1.1 140 AQ 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HG23012-1999 2009.1.1141 AQ/T 3029-2010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11.5.1 送审稿142 AQ/T 3030-2010 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11.5.1 送审稿143 AQ/T 3031-2010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无144 AQ/T 3032-2010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2011.5.1145 AQ/T 3033-2010 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导则2011.5.1 146 AQ/T 3034-2010 化工企业工艺安全管理实施导则2011.5.1 147 AQ 3035-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2011.5.1 148 AQ 3036-2010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2011.5.1 149 AQ 3037-2010 硫酸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2011.5.1 150 AQ 3038-2010 电石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2011.5.1 151 AQ 3039-2010 溶解乙炔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2011.5.1 152 AQ 3040-201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2011.5.1 153 AQ 4101-2008 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009.1.1 154 AQ 4102-2008 烟花爆竹流向登记通用规范2009.1.1 155 AQ 4103-2008 烟花爆竹烟火药认定方法2009.1.1 156 AQ 4104-2008 烟花爆竹烟火药安全性指标及测定方法2009.1.1 157 AQ 4105-2008 烟花爆竹烟火药TNT当量测定方法2009.1.1 158 AQ 4106-2008 烟花爆竹作业场所接地电阻测量方法2009.1.1 159 AQ 4107-2008 烟花爆竹机械滚筒造粒机2009.1.1 160 AQ 4108-2008 烟花爆竹机械引线机2009.1.1 161 AQ 4109-2008 烟花爆竹机械爆竹插引机2009.1.1 162 AQ 4110-2008 烟花爆竹机械结鞭机2009.1.1 163 AQ 4111-2008 烟花爆竹作业场所机械电器安全规范2009.1.1 164 AQ 4112-2008 烟花爆竹出厂包装检验规程2009.1.1 165 AQ 4113-2008 烟花爆竹企业安全评价规范2009.1.1 166 AQ 4201-2008 电子工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2009.1.1 167 AQ 4202-2008 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煤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LD39-92 2009.1.1 168 AQ 4203-2008 作业场所空气呼吸性岩尘接触浓度管理标准LD41-93 2009.1.1 169 AQ 4204-2008 呼吸性粉尘个体采样器LD40-1992 2009.1.1 170 AQ 4205-2008 矿山个体呼吸性粉尘测定方法LD38-1992 2009.1.1 171 AQ/T 4206-20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信息数据2011.5.1 172 AQ/T 4207-2010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2011.5.1 173 AQ/T 4208-2010 有毒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2011.5.1174 AQ 4209-2010 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毒技术规范2011.5.1175 AQ 4210-2010 革类加工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2011.5.1176 AQ 4211-2010 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2011.5.1177 AQ 5201-2007 涂装工程安全设施验收规范2007.4.1178 AQ 5202-2008 电镀生产安全操作规程2009.1.1179 AQ 5203-2008 电镀生产装置安全技术条件2009.1.1180 AQ 5204-2008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2009.1.1181 AQ 5205-2008 油漆与粉刷作业安全规范2009.1.1182 AQ 6101-2007 橡胶耐油手套LD 34.4-1992 2007.4.1183 AQ 6102-2007 耐酸(碱)手套LD 34.2-1992 2007.4.1184 AQ 6103-2007 焊工防护手套LD 34.3-1992 2007.4.1185 AQ 6104-2007 防X线手套LD 34.5-1992 2007.4.1186 AQ 6105-2008 足部防护矿工安全靴2009.1.1187 AQ 6106-2008 足部防护食品和医药工业防护靴2009.1.1188 AQ/T 6107-2008 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2009.1.1 送审稿189 AQ/T 6108-2008 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2009.1.1190 AQ 6201-2006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2006.5.1191 AQ 6202-2006 煤矿甲烷检测用载体催化件MT 281-1994 2006.5.1192 AQ 6203-2006 煤矿用低浓度载体催化式甲烷传感器MT 444-1995 2006.12.1193 AQ 6204-2006 瓦斯抽放用热导式高浓度甲烷传感器MT/T 721-1997 2006.12.1194 AQ 6205-2006 煤矿用电化学式一氧化碳传感器MT 446-1995 2006.12.1195 AQ 6206-2006 煤矿用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2006.12.1196 AQ 6207-2007 便携式载体催化甲烷检测报警仪MT 564-1996 2007.4.1197 AQ 6208-2007 煤矿用固定式甲烷断电仪MT 283-1994 2007.4.1198 AQ 6209-2007 数字式甲烷检测报警矿灯2007.4.1199 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2007.4.1200 AQ 6211-2008 煤矿用非色散红外甲烷传感器2009.1.1201 AQ 7001-2007 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2007.4.1202 AQ 7002-2007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理规范2007.4.1203 AQ 7003-2007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规程2007.4.1204 AQ 7004-2007 制冷空调作业安全技术规范2007.4.1205 AQ 7005-2008 木工机械安全使用要求2009.1.1 206 AQ 8001-2007 安全评价通则2007.4.1 207 AQ 8002-2007 安全预评价导则2007.4.1 208 AQ 8003-2007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2007.4.1 209 AQ 8004-200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预评价细则2007.4.1 210 AQ 8005-200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验收评价细则2007.4.1 211 AQ 8006-2010 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2011.5.1 212 AQ/T 9001-2006 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2006.5.1 213 AQ/T 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2006.11.1214 AQ 9003.1-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现场接入技术规范2009.1.1215 AQ 9003.2-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第2部分:危险场所网络化监测系统集成技术规范2009.1.1216 AQ 9003.3-2008 企业安全生产网络化监测系统技术规范2009.1.1 217 AQ/T 9004-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2009.1.1 218 AQ/T 9005-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2009.1.1 219 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标准化基本规范2010.6.1。

煤矿低压供电安全技术规范本

煤矿低压供电安全技术规范本

煤矿低压供电安全技术规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确保煤矿低压供电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保障生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制定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电气设备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煤矿低压供电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检修等环节。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 低压供电:指额定电压不超过1000V的供电系统。

2. 低压供电系统:指煤矿中供电电缆、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电气设备等组成的供电系统。

3. 设计人员:指负责低压供电系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

4. 施工人员:指负责低压供电系统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

5. 运行人员:指负责低压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和检修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

第二章设计规定第四条供电系统的选择1. 供电系统的选择应符合煤矿工艺生产的需要,确保供电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供电系统应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确保一回路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另一回路供电。

第五条供电电缆的选择1. 供电电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耐磨损、耐油污、耐温度变化等特点。

2. 供电电缆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抗电磁干扰能力,能够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开关设备的选择1. 开关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分断能力、灵活可靠的操作性能,能够保证低压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开关设备的带电部位应保护良好,能够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第七条配电变压器的选择1. 配电变压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合适的容量和输出电压等特点。

2. 配电变压器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稳定的输出电压,能够满足煤矿生产的需求。

第八条电气设备的选用1. 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具有合适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等特点。

2. 电气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防爆性能,能够保证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九条防火措施1. 供电设备和电缆敷设的地方应具备防火条件,确保低压供电系统不受火灾的影响。

2. 供电设备和电缆的敷设要与易燃材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止火灾蔓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 言 本标准除6.6.8条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安全性能和技术性能的通用要求。各类电气产品的特殊要求,应在各自产品标准中,分别加以补充规定。本标准应与各类产品标准结合使用。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光、杨敏、刘炎钊、霍育川、王海洋、翟青妮、潘亮。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及装备 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的安全技术要求,以及控制、测量及用电设备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低压供电系统(以下简称供电系统)及装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6-2003 标准电压 GB 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762-2002 电气设备 额定电流 CJB 2894-1999 安全标志牌 GB 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隔爆型“d” GB 3836. 3-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3部 分:增安型“e” CJB 3836.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 GB 3836.5-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5部分:正压型“p” GB 3836.7-200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7部分:充砂型“q” CJB 3836.9-200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9部分:浇封型“m” GB/T 4026-2004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 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CB/T 4728.1-2005 电气图用图形符号 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5094.1-2002 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 第1部分:基本规则 GB/T 5094.2-2003工业系统、装置与设备以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参照代号 第2部分:项目的分类与分类码 GB/T 7159-1987 电气技术中的文字符号制订通则 GB/T 10233-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电控设备 基本试验方法 GB/T 12173-1990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GB/T 14048.1-200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总则 GB 14048.2-200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 GB 14048.3-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GB 14048.4-2003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GB/T 15663.11-1995 煤矿科技术语 矿山电气工程 1023-2006 MT/T 154.2-1996 煤矿用电器设备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 MT 175-1988 矿用隔爆型电磁起动器用电子保护器 MT 189-1988 矿用隔爆型检漏继电器 MT 209-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 MT 818.1~14-1999 煤矿用阻燃电缆 MT/T 661-1997 煤矿井下用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煤矿安全规程》2004年版 3 术语和定义 除GB/T 156 63.11-1995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外,补充以下术语和定义。 3.1 煤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 煤矿井下的低压供电电缆、供电设备及其组成的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的整体。 3.2 漏电闭锁 装置在分闸断电状态下,负载侧网络绝缘电阻降低到装置整定值及以下时,保证装置不能向负载合闸送电的一种电气保护。 3.3 选择性漏电保护 当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分支馈电开关负荷侧网络绝缘电阻降低到装置整定值及以下时,保证只断开绝缘电阻降低的这个支路的分支馈电开关,而其他分支馈电开关和总馈电开关不断开,从而保证非故障支路供电连续性的保护。 3.4 分级闭锁 将接线腔分成电源进线和负载出线两个独立隔爆接线腔,在带电情况下打开任一接线腔时,在接线腔未失爆前通过闭锁机构动作使开关分闸断电且闭锁的一种保护。负载出线腔闭锁于本级开关,电源进线腔闭锁于上级开关。 3.5 全闭锁 设备的电源进线和负载出线只设一个隔爆腔,在带电情况下打开接线腔时,在接线腔未失爆前通过闭锁机构动作使上级开关分闸 断电且闭锁的一种保护。 3.6 开关设备状态监测 可向监测监控系统提供设备运行状态的一种实时监测。监测的功能状态至少具有:设备开、设备停、漏电(含漏电闭锁)、短路、过载、欠压、过压及显示。 3.7 选择性断电保护 当操作人员无论任何原因打开电源进线腔或主腔时,保证只有该支路的上级开关断电,而不影响其他支路正常工作的一种后备保护。 4分类 4.1按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分类 ——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 ——矿用防爆电气设备。 4.2按电气设备用途分类 ——配电开关; ——控制开关。 4.3煤矿用电缆 ——煤矿用移动类阻燃软电缆; ——固定敷设阻燃电力电缆; ——煤矿用阻燃通讯电缆。 4.4辅助及其他 ——隔爆型按钮; ——隔爆型行程开关; ——隔爆型跑偏开关; ——隔爆型脚踏开关; ——隔爆型电阻箱; ——隔爆型电磁铁; ——隔爆型电表箱; ——隔爆型插销; ——隔爆型接线盒; ——隔爆型电钻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 ——隔爆型照明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 ——隔爆型检漏继电器; ——本安型接线盒; ——隔爆型电磁阀; ——其他防爆产品。 5 一般规定 5.1 电气设备应符合本标准及各自产品标准的规定,并须送国家检验单位,按相应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取得“MA”标志证和“防爆合格证”。 5.2井下用电气设备的选用,须符合表1规定的型式要求。 表1 井下电气设备选用规定 类别 使 用 场 所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和瓦斯喷出区域 瓦斯矿井 井底车场、总进风巷和主要进风巷 翻车机 硐室 采区 进风巷 总回风巷,主要回风巷,采区回风巷、工作面和工作面进回风巷 低瓦斯 矿井 高瓦斯

矿井 高低压电机和电气设备 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 矿用 一般型 矿用 防爆型 矿用 防爆型 矿用 防爆型 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

照明灯具 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 矿用 一般型 矿用 防爆型 矿用 防爆型 矿用 防爆型 矿用防爆型(矿用增安型除外)

*使用架线电机车运输的巷道中及沿该巷道的机电设备硐室内可以采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包括照明灯具、通信、自动化装备和仪表、仪器)。 **煤(岩)与瓦斯突出矿井的井底车场的主泵房内,可使用矿用增安型电动机。 ***允许使用经安全检测鉴定,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矿灯。 5.3 电气设备的产品型号应根据MT/T 154.2的规定编制。 5.4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应符合GB 156的规定,一般额定交流 电压应为36V、127V、380V、660V、1140V。 5.5 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应符合GB 762的规定。 5.6 电气设备的额定频率为50Hz。 5.7 电气设备的工作制应由各自相关标准规定。 5.8 电气设备出厂时应配备必要的配件、附件、专用工具及随 机文件。重要电子插件应配备二套,一般的应配备一套,便于用户使用、管理、维修。随机文件须包括装箱单、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MA”标志证复印件和“防爆合格证”复印件。 6技术要求 6.1 环境条件 6.1.1 周围环境温度-5℃~+40℃。 6.1.2 安装地点的海拔不高于2000m,气压为0.8×l05Pa~ l.1×l05Pa。 6.1.3周围空气月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时)。 6.1.4使用场所按本标准5.2的规定。 6.1.5在无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汽环境中。 6.1.6污染等级为3级。 6.1.7安装类别由产品标准规定。 6.1.8在无显著振动与冲击的地方,若电气设备在使用、安装、 贮运期间有振动与冲击要求时,应能经受对应表2规定的振动与表3规定的冲击,且外观、性能完好,并在用户订货时注明。 表2 振动试验要求 产 品 振动频率Hz 加速度幅值am/s2 位移幅值bmm 每轴线的扫频循环次数 样品状态 安装于煤矿井下 5~150 50 0.35 5 不通电 安装于机车、采掘机械上 5~150 50 0.35 5 通电

a指交越频率以上的定加速度幅值。 b指交越频率以下的定位移幅值。 表3 冲击试验要求 安装地点 峰值加速度m/s2 脉冲持续时间ms 样品状态

安装于机车、采掘机械上 50 11 通电 安装于煤矿井下 500 11 不通电 6.2 电气设备结构与防爆要求 6.2.1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结构与防爆性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结构与防爆性能应符合GB3836.1和GB3836.2的规定。 6.2.2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或电路的结构与防爆性能 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或电路的结构与防爆性能应符合GB3836.1和GB3836.4的规定。 6.2.3增安型电气设备的结构与防爆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