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高效课堂导学案16、1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合集下载

2019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案(无答案)精品教育.doc

2019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案(无答案)精品教育.doc

第一节: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的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2.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电子的发现及原子的核式结构难点:夸克模型【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任务(一)看课本“思维的火花”“走向科学”,回答下列问题最早提出“原子”一词的是,近代原子学说是有英国科学家与19世纪提出的。

人们把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学说称为任务(二)“看课本中的解开原子的面纱”“探索未有期”自学电子的发现过程、原子的核式结构、夸克模型,找出下列问题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原来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把这种粒子称为2、实验表明在原子的中心存在原子核3、原子核是由、组成。

人们把、和称为基本粒子4、1964年,盖尔曼继承了费米等人的长处,提出原子、种子、介子、超子等都是由三种基础粒子组成即、和,科学界将这一模型称为夸克模型。

5、至今我们一直六种夸克为任务(三)看课本“纳米科技:从幻想到现实”自学纳米科技材料的应用并找下列问题1、纳米的定义2、纳米科技的定义3、纳米材料有哪些应用二、自我检测1、下列事实中不是近代原子分子论的内容的是()A、多数物质可有其他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这些物质称为化合物B、一些物质不能有其他物流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称为元素C、原子是元素不可再分的单元,每种元素的原子相同D、以上都不是2、下面哪一个实验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A、奥斯特实验B、电磁感应实验C、散射实验D、托里拆利实验3、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夸克共有几种()A、4种B、3种C、6种D、5种3、你认为不能用纳米科技来完成的是()A、将一个个原子排列起来B、将原子核拆开,组成新核C、将炸药颗粒做得更小D、做成分子开关答案:1、D A2、 C 3、C 4、B三、系统总结总结本届科所学到的知识及研究方法四、课后反思反思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对你有什么影响?。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6章 第一节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16章 第一节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学目标:1、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知道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大致了解微观粒子的大小与结构。

3、了解宇宙起源理论:地心说、日心说和大爆炸理论。

4、初步了解物质世界主要物体的大致尺度,知道常用的天文单位——光年.常识性了解宇宙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未来。

教学重点:原子的核式模型和宇宙大爆炸理论,以及光年。

教学难点:光年是长度单位,认识宇宙的膨胀。

教学过程:通过摩擦起电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内部除了电子以外,还有带正电的原子核。

那么,电子和原子核是如何分布的?原子核是否可分呢?活动一:认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195——196页内容,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组内交流: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

活动二:了解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195页的内容。

2、组内交流: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质子带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又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2010年10月1日傍晚,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二号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后续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

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二、浩瀚的宇宙

北师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案 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二、浩瀚的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二、浩瀚的宇宙知识与技能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3.知道太阳系的组成,了解宇宙概况及“宇宙大爆炸”学说。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

2.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教学重点1.电子的发现及原子的核式结构。

2.了解宇宙起源,对宇宙空间有基本认识。

教学难点1.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

2.理解光年是一个长度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新课引入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P192~197的内容,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微观世界。

知识点一粒子和宇宙1.自主预习。

学生阅读教材P192~197的内容,思考三个问题。

(1)物质有几种状态,这些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一样吗?(2)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3)原子可不可以再分呢?2.互动:(1)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

在这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一样吗?教师可通过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而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要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教师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物质状态变化导致体积变化的实例。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教师可继续列举分割糖的例子,从而引出原子的概念。

将糖连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能保持有甜味的最小微粒叫糖分子,如果再继续分割下去,就没有甜味了,这时得到的就是原子了。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_3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_3

第一节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5.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水平目标通过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

(三)情感体验目标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理解人类的探索将持续深入。

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协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和疑点。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教学中提倡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分子、原子,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学生理解微观结构和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究历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可演示一些现象来说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分子是能够独立存有并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对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介绍,应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来表现,协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探究历程。

教学中可让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通过交流、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物理学发展中,对某一问题不同看法的争论过程展示给学生,说明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形成了今天人们形成共识的理论和观点,不提倡只将今天认为准确的观点直接教给学生。

提倡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今天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问题告诉学生,号召学生继续探索,不提倡给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完美无缺、已经到头的感觉。

三、教具挂图、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示各种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模型。

四、教学步骤(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教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第4页图10-1-1和图10-1-2的挂图,启发学生:我们人类观测到宇宙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研究微观世界的历程教课设计研究微观世界的历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 )知识目标1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2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构成特色。

3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

4大概认识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5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资料的应用和发展远景。

(二 )能力目标经过实验研究、沟通议论,培育学生的着手能力和研究真谛的科学态度、方法。

(三 )感情体验目标经过认识人类研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研究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感觉科学发展过程中储藏着浓烈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成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二、教课假想1要点、难点、疑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是要点。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看法的成立和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和疑点。

2课型及基本教课思路本节课内容为新讲课。

教课中倡导经过图片展现各样分子、原子,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微观构造和物质微观构造的研究历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中可演示一些现象来说明不一样的物质拥有不一样的性质,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关于原子的核式构造模型的介绍,应经过各样教课媒体来体现,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观构造及其研究历程。

教课中可让学生提出各样自己的猜想和假定,经过沟通、议论,调换学生学习的踊跃性。

倡导在教课过程中能够将物理学发展中,对某一问题不一样见解的争辩过程展现给学生,说明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形成了今日人们形成共鸣的理论和看法,不倡导只将今日以为正确的看法直接教给学生。

倡导教课过程中应当将今日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问题告诉学生,呼吁学生持续研究,不倡导给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十全十美、已经到头的感觉。

三、教具挂图、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现各样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模型。

四、教课步骤(一 )教课流程1.情境导入教师让学生察看教科书的插图,启迪学生:我们人类观察到宇宙中隐蔽着无量的神秘。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_2

北师大新课标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六章 粒子和宇宙 一、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_2

16.1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夸克模型2.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课件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理解这种探索将持续深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重点难点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夸克模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教学设计1、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如果把玻璃杯打碎了,其碎片还是玻璃,经过多次分割,甚至碾成粉末,颗粒越分越小如果持续地分割下去,有没有一个限度呢?(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营造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二、实行新课(一)思维的火花介绍古代人们理解微观世界的思想:①中国古代以金、本、水、火、土(五行)来说明各种物质的基本性质(或成分);②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火、气、水、土(四性)之说③阿拉伯人以盐、硫、汞为组成物质的三要素④德谟克利特的“古代的原子论”引导学生进人探素微观世界之路,虽然古人的见解缺少实验基础,但他们的思维闪烁着真理的火花,为以后人类进一步探索定了思维基础。

(二)走向科学我们已经知道,世界上一切物质都是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粒子组成的,原子究竟小到什么水准?举例能够说明:一张纸的厚度相当于10000个原子的厚度.即使如此小,现代科学已充足让我们们接接近原子,理解原子的世界展示图片:水分子的分布图请学生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说说微观粒子的构成提出问题:最初人们是如何理解“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知道人类理解物质构成的历程(三)揭开原子的“面纱”实验演示:阴极射线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简要说明电子的发现过程,突出介绍因为电子的发现,证实原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人类对原子的理解有了新的突破,并掀起了新一轮探索物质观结构的热潮介绍汤姆孙的“枣糕式”模型,学生实行判断动画演示:a粒子散射实验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将微观原子的结构模型、微粒的相互作用动态体现在学生面前,补充一般教学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训练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水平介绍原子核大小举例:原子虽小,但里面十分空旷,如果我们将原子放大成直径上百米的足球场,在其中央有一颗称为原子核的小米粒,其直径不到原子直径的万分之一,而它的质量却占整个原子质量的99.94%以上.(四)探索未有穷期请学生结合化学知识说说原子的构成介绍质子、中子的发现通过阅读让学生知道质子和中子并不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人们根据实验陆续发现了更多的微观粒子,并提出了夸克模型,而且这个模型也在逐步完善介绍科学家对微观粒子不同看法的争论过程,说明今天人们形成共识的理论和观点是逐步形成的,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五)纳米科技:从幻想到现实展示图片:纳米防水布、纳米抗菌奶瓶介绍纳米科技,激发学生的兴趣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内容?学到了什么方法?四、布置作业教材第197页1、2题板书设计第一节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思维的火花2.走向科学原子原子核电子4.纳米技术:1nm=10-9m。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6.1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16.1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教案

16.1 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目标1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 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 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5 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

(三)情感体验目标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二、教学设想1 重点、难点、疑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和疑点。

2 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内容为新授课。

教学中提倡通过图片展示各种分子、原子,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微观结构和物质微观结构的探究历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可演示一些现象来说明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

对于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介绍,应通过各种教学媒体来呈现,帮助学生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探究历程。

教学中可让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通过交流、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物理学发展中,对某一问题不同看法的争论过程展示给学生,说明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形成了今天人们形成共识的理论和观点,不提倡只将今天认为正确的观点直接教给学生。

提倡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今天还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有疑问的问题告诉学生,号召学生继续探索,不提倡给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完美无缺、已经到头的感觉。

三、教具挂图、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示各种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模型。

四、教学步骤(一)教学流程1.情境导入教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的插图,启发学生:我们人类观测到宇宙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6.1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6.1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

16.1探究微观世界的历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5)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教学重难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和疑点。

课前准备挂图、有条件的可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展示各种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模型。

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教师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的插图,启发学生:我们人类观测到宇宙中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人类对太空宇宙的探索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社会影响。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宇宙和微观世界。

2.课前热身让学生说一说宇宙是如何构成的,如何探索广袤的宇宙。

3.解读探究(1)整体感知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经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组成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高速运动。

(优选)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优选)2019九年级物理全册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

学生对微观世界“小”的概念的建立和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和疑点。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知识与技能】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4、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5、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索、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生存环境。

【教学重点】电子的发现及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学难点】夸克模型PPT课件1、情境导入教师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92页-197页内容,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微观世界。

2、解读探究(1)整体感知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经科学研究发现,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分子组成的。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而气体具有流动性。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科学家发现,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高速运动。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教案:第16章 粒子和宇宙 第1节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同步教案:第16章 粒子和宇宙 第1节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第一节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为初中物理教材最后一章的第一节。

本节课将从微观角度认识世界。

对这部分的知识内容,学生通过化学课的学习已有一定的基础。

本节的重点应是通过对史实的了解体会其中的科学方法。

因此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引导,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收集资料,寻找答案,进行讨论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历程,包括电子的发现,原子核式结构的提出,质子、中子、夸克的发现,粒子家族的组成。

通过学生阅读、教师指导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和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使他们感受探索的乐趣。

学生在学习长度的测量时,对纳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里让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并结合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提供了观察原子的“纳米眼”和操纵原子的“纳米手”,通过精确的控制原子或者分子,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及讨论的方式了解人类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过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认识到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3.通过了解、感受科学发展过程中蕴藏着浓郁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以科学的态度去看待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生活空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和人类的认知过程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夸克模型。

以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和人类的认知过程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总结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本节课可采取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辅助指导,以及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将物质的微观世界及人类如何认识微观世界的方式和方法的知识内化。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并结合图像的方式,突破理解夸克模型这个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情境1:学生活动请每位同学取一张纸,然后将其撕成一半,然后再一分为二撕成四部分,再按上述方法撕成八部分。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导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2018年九年级物理全册 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导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结构。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结构。

3.大致了解人们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了解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过程。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知道人类的探索还将不断深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重新课导语【导入】 (直接引入课题)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在生活中,有很多同学都听说过“纳米”这个词语,如纳米地板等等,那么纳米到底是什么呢?学点: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自学教材P192~P197,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古希腊学者德谟克里特提出物质是由__原子__构成的。

问题2: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玻意耳和道尔顿确立了__原子论__。

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__分子论__。

问题3: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__电子__,为此获得了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是__粒子__的发现者,由此人们发现了原子核。

问题4:1919年至1932年,卢瑟福和他的学生查德威克确定了原子核是由__质子__和__中子__组成的。

1964年,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提出了__夸克__模型,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问题5:在物理学中,原子、原子核及其更深层次的客体统称为__微观粒子__,简称__粒子__。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它们的尺度都小于__10-9__m。

图S16-1-1问题6:纳米是__长度__单位,1 nm=__10-9__m。

纳米技术有很重要的应用,请举出几例:__纳米催化剂、纳米材料、纳米炸药__等。

2。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6.1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案(无答案)

第一节: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4.初步了解纳米科学技术及纳米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物质从宇宙到微观世界的研究的介绍,发现并说明物质是可以分割的。

2.通过把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类比,建立微观世界的结构模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人类探索微观世界,认识人类的探索将不断深入,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2.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体会物质世界的奇妙。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电子的发现及原子的核式结构难点:夸克模型【学习过程】一、探究新知任务(一)看课本“思维的火花”“走向科学”,回答下列问题最早提出“原子”一词的是,近代原子学说是有英国科学家与19世纪提出的。

人们把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学说称为任务(二)“看课本中的解开原子的面纱”“探索未有期”自学电子的发现过程、原子的核式结构、夸克模型,找出下列问题1、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发现原来阴极射线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把这种粒子称为2、实验表明在原子的中心存在原子核3、原子核是由、组成。

人们把、和称为基本粒子4、1964年,盖尔曼继承了费米等人的长处,提出原子、种子、介子、超子等都是由三种基础粒子组成即、和,科学界将这一模型称为夸克模型。

5、至今我们一直六种夸克为任务(三)看课本“纳米科技:从幻想到现实”自学纳米科技材料的应用并找下列问题1、纳米的定义2、纳米科技的定义3、纳米材料有哪些应用二、自我检测1、下列事实中不是近代原子分子论的内容的是()A、多数物质可有其他物质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这些物质称为化合物B、一些物质不能有其他物流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称为元素C、原子是元素不可再分的单元,每种元素的原子相同D、以上都不是2、下面哪一个实验揭示了原子核的存在()A、奥斯特实验B、电磁感应实验C、散射实验D、托里拆利实验3、到目前为止人类发现夸克共有几种()A、4种B、3种C、6种D、5种3、你认为不能用纳米科技来完成的是()A、将一个个原子排列起来B、将原子核拆开,组成新核C、将炸药颗粒做得更小D、做成分子开关答案:1、D A2、 C 3、C 4、B三、系统总结总结本届科所学到的知识及研究方法四、课后反思反思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对你有什么影响?。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高效课堂《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导学案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高效课堂《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导学案

16.1 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对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过程2、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了解夸克模型4、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教学重点电子的发现及原子的核式结构夸克模型通过摩擦起电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内部除了电子以外,还有带正电的原子核.那么,电子和原子核是如何分布的?原子核是否可分呢?活动一:认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1第三段内容,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2.组内交流: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活动二:了解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1最后一段~p.32的内容.2.组内交流: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质子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又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的微粒构成的.2010年10月1日傍晚,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二号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后续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活动三: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4~p.35“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图文部分.2.组内交流:最早提出了“地心说”,最早提出了“日心说”,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活动四:了解星空世界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5~p.36页“星空世界”图文部分.2.组内交流:光年是单位。

活动五:了解宇宙的起源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7的内容,了解宇宙的起源.2.组内交流:宇宙诞生于距今约的一次.【课堂小结】物体由组成,物质由构成,分子由构成,原子由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构成。

【巩固反馈】1.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A.西红柿B.西瓜C.面包D.太阳系2.关于原子核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B.原子核是由夸克组成的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3.关于原子、电子、病菌(直径为微米级)的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原子、电子、病菌 B.电子、原子、病菌C.电子、病菌、原子 D.原子、病菌、电子4.电子、中子和质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它们的不同之处是( )A.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B.电子带负电,中子带正电,质子不带电C.电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负电D.电子带负电,中子和质子均带正电5.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是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古代人利用观察太阳、月球、行星等天体在天空变化的基础上,建立学说,其代表人物是.到16世纪后,波兰天文学家在长期观察研究下,创立“”,指出地球是个行星.后来,著名物理学家创立了理论,科学家借助,对宇宙有了更深的认识.6.1 光年(1.y.)= m.7.关于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 B.宇宙就是指天体中的银河系C.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全册高效课堂导学案16、1 探索微观
世界的历程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对探索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过程
2、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和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了解夸克模型
4、了解纳米材料的应用
教学重点
电子的发现及原子的核式结构夸克模型
通过摩擦起电我们知道原子是可分的,原子内部除了电子以外,还有带正电的原子核.那么,电子和原子核是如何分布的?原子核是否可分呢?
活动一:认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1第三段内容,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组内交流:物理学家卢瑟福建立了类似的核式结构模型,该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核外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绕核.
活动二:了解科学家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1最后一段~p.32的内容.
2.组内交流: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质子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和中子又是由被称为的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2010年10月1日傍晚,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
娥二号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嫦娥三号任务的部分关键技术,为后续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落月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
活动三: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
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4~p.35“从‘地心说’到‘日心说’”图文部分.
2.组内交流:最早提出了“地心说”,最早提出了“日心说”,创立了万有引力理论。

活动四:了解星空世界
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5~p.36页“星空世界”图文部分.
2.组内交流:光年是单位。

活动五:了解宇宙的起源
1.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7的内容,了解宇宙的起源.
2.组内交流:宇宙诞生于距今约的一次.
【课堂小结】
物体由组成,物质由构成,分子由构成,原子由和构成,原子核由和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构成。

【巩固反馈】
1.自从汤姆逊发现了电子,人们开始研究原子内部结构。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原子结构的模型,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最为大家接受的原子结构与下列哪个图形最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