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适应性(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适应性(二模)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实验安全和操作规范是实验成功的保障。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灭酒精灯B.稀释浓硫酸C.量筒读数D.倾倒液体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鱼儿说:“我能在水中呼吸,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B.火箭说:“氧气是我的燃料,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食物说:“我好讨厌氧气,它会让我缓慢氧化而变质。
”D.参天大树说:“我能枝繁叶茂,因为氧气是我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3.煤、石油、天然气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天然气重整可以得到合成气(反应模型如下图),用不同催化剂可使合成气合成不同的物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物中CO和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B.该反应中所有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C.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D.只用上述合成气为原料就可制得尿素【CO(NH2)2】4.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等质量的t1℃的A、B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要使溶液仍然饱和,加入固体的质量:A>BC.B中含有少量A时,可通过降温结晶提纯BD.t2℃时,向50g水加入固体A形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5.下列各组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方法或试剂都正确的是A.A B.B C.C D.D6.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下图是一木块漂浮于液体X中,向液体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一定量的物质Y,一段时间后木块明显下沉;则X与Y可能是【提示】实验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木块也不与X、Y发生反应。
A.A B.B C.C D.D二、多选题7.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MgCl2B.c点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变红C.实验过程中溶液中的溶质种类可能为1D.若d点对应的沉淀质量为5.8g,此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质量80g三、选择题8.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
2019-2020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6分)1.下列食品或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A.牛奶变酸奶B .用水果榨成果汁C.葡萄酿制葡萄酒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牛奶变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用水果榨成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制葡萄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面粉和小苏打发酵做馒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B.滴加液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气体验满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量筒使用方法判断;B、根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注意事项分析;D、从气体验满方法判断.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使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故A正确;B、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部,故B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要铺一层细沙或水,故C错误;D、气体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深入集气瓶内,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经常用到,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3.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B.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C.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D.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焚烧会产生空气污染,而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联系生活进行分析和选择.解答:解: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拒绝一次性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禁止焚烧垃圾是为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故C符合.故选C.点评:此题从不同的角度考查空气的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措施.我们要从多方面分析总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水通过活性炭净水器,以降低水的硬度B.N aCl和NaNO2有咸味,都可用作食物的调味品C.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以提高馒头的口感和除去酸味D.用炭火取暖时,在火炉旁放一杯水以防止人中毒考点:硬水与软水;一氧化碳的毒性;常用盐的用途;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专题: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A、活性炭不能降低水的硬度;B、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可用于调味品;C、小苏打可用于制作馒头;D、一氧化碳不溶于水.解答:解:A、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B、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可用于调味品,故错误;C、小苏打可用于制作馒头,故正确;D、用炭火取暖时,燃烧不充分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所以做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活性炭的作用、亚硝酸钠的特性、一氧化碳的特性、小苏打的特点等知识,难度不大.5.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微粒①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 正确;B、微粒②和④的质子数分别为9、12,所以属于不同种元素,故B错误;C、微粒③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故C正确;D、微粒④有12个质量,核外有10个电子,所以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的理解及解题中应用的能力,难度较小.6.(2分)(xx•随州模拟)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 8 20 2 5反应后质量/g 待测10 8 13对该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5:4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X的质量为6gD.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是2:5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数据可计算得出反应后待测的质量,分析各物质在反应前后的变化量可得出物质X、Y为反应物,Z、Q为生成物.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数据可知,反应后待测的质量=(8+20+2+5)g﹣(10+8+13)g=4g;物质Z、Q反应后质量增加,为该反应的生成物;物质X、Y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的反应物;反应可表示为X+Y→Z+Q;A、因为不知各物质的计量数,则不能确定相对分子质量比,故说法不正确;B、由分析可知:物质X、Z为反应物,Y、Q为生成物,则该反应一定不是分解反应;故说法不正确;C、根据反应后待测的质量=(8+20+2+5)g﹣(10+8+13)g=4g,故说法不正确;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X、Y的质量比是(8g﹣4g):(20g﹣10g)=2:5,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反应类型的特点:分解反应,“一变多”的反应;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化合反应,“多变一”的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7.(2分)(xx•随州模拟)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A.C 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B.可用Ba(OH)2溶液鉴别(NH4)2CO3、(NH4)2SO4、NH4NO3三种氮肥C.M gSO4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N 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碱、盐的鉴别.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依据三种能与酸反应出现不同的现象分析解答;B、依据氢氧化钡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现象分析解答;C、依据硫酸铜是蓝色的溶液以及与其它物质间的反应情况分析解答;D、依据物质间的两两反应现象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CuO粉末,炭粉,铁粉中分别加入稀盐酸,氧化铜能与盐酸反应生成蓝色的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能够生成气体(氢气)和浅绿色溶液(氯化亚铁),与炭粉不反应,故三者中加入一种物质可以鉴别,故说法错误;B、由于氢氧化钡能与碳酸铵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氨气,与硫酸铵也能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氨气,与硝酸铵生成氨气,所以鉴别时能够确定硝酸铵而不能确定碳酸铵和硫酸铵,故该方法错误;C、MgSO4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中只有CuSO4溶液呈蓝色,所以观察可知硫酸铜;将硫酸铜分别滴入MgSO4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中只有NaOH溶液能够与硫酸铜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所以可确定氢氧化钠溶液;再将NaOH溶液分别滴入MgSO4溶液、H2SO4溶液中MgSO4溶液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故可鉴别出MgSO4溶液,剩余的溶液即为H2SO4溶液,故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由于碳酸钠能够与Ca(OH)2溶液、BaCl2溶液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可以鉴别出碳酸钠和盐酸,而后先向其他的两种溶液滴入少量盐酸,再滴入碳酸钠,氯化钡中先有气泡后沉淀,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所以再滴加碳酸钠后没有气泡放出(没有盐酸),故不加任何试剂可鉴别;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先用物理性质,一般先看颜色、闻气味;再用化学性质,用已鉴定出的药品依次去鉴别其他物质,有不同现象时方可鉴别.8.(2分)(xx•烟台)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B.向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根据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进行解答;B、根据氢氧化溶液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进行解答;C、根据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铝,所以镁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多进行解答;D、根据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pH值不断增大,但是溶液的pH值不会等于7进行解答.解答:解: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达到饱和状态后不能再继续溶解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不变,故A正确;B、氢氧化溶液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开始没有沉淀生成,故B正确;C、将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铝,所以镁反应放出氢气的速率快,但是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是铝多,而不是镁生成的氢气多,故C 错误;D、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酸性不断减弱,pH值不断增大,但是溶液的pH值不会等于7,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五、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9.(6分)(xx•随州模拟)从C、H、O、N、S、Na、C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1)书写化学用语:①3个钠离子3Na+;②2个铵根离子2NH4+;③一种有机酸CH3COOH;④小苏打NaHCO3.(2)书写化学方程式:①中和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②鉴定二氧化碳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写出其化学式即可.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写出其化学式即可.(2)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3Na+.②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铵根离子表示为:2NH4+.③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④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化学式,其化学式为:.(2)①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②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1)①3Na+;②2NH4+;③CH3COOH;④NaHCO3;(2)①2NaOH+H2SO4=Na2SO4+2H2O;②CO2+Ca(OH)2=CaCO3↓+H2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0.(4分)(xx•随州模拟)尚市桃花节时,肖红同学和家人在野炊的过程中遇到下面一些问题,请你帮忙处理.(1)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由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成.如果你准备去野炊,你选择A材料制成的餐具呢?(填字母序号)A.金属B.陶瓷C.无所谓(2)野炊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红烧肉、豆腐汤、牛肉干.主食和配菜中主要含蛋白质、糖类、油脂、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素.从营养角度来看,你认为食谱还应添加C;(填字母序号)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肉(3)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要有充足的氧气或与氧气充分接触.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均衡营养与健康.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火焰外焰温度最高,用外焰加热;(2)所给食品中缺少维生素;(3)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燃烧不充分,进入的空气(氧气)少造成的;解答:解:(1)金属既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又具有不易破碎的性质,所以适合野炊餐具用金属;(2)馒头中含有淀粉即糖类,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水,唯独缺少维生素,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则增凉拌黄瓜;(3)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有两个: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浓度,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进入的空气少,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小了,燃烧会不充分;故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故答案为:(1)A;(2)糖类、C;(3)要有充足的氧气或与氧气充分接触点评:野炊餐具最好用金属制的,导热性好并且不易破碎;加热时一般用外焰加热;要均衡膳食;燃烧时要使可燃物燃烧充分.11.(2分)(xx•随州模拟)厉山中心学校的聪聪同学为了比较铁、铜和未知金属X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金属丝X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04=FeS04+Cu.(2)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X(未知金属用X表示).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1)金属丝X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04=FeS04+Cu.(2)金属丝X表面无明显现象,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Fe>Cu>X.故答案为:(1)Fe+CuS04=FeS04+Cu;(2)Fe>Cu>X.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3分)(xx•随州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0g.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40g=140g.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故答案为:=;(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故答案为:甲;(3)20℃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40g=140g,故答案为:140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3分)(xx•随州模拟)如图中,A、B、C、D、E、F、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F 为单质,B为氧化物,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G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由两种元素组成.“﹣”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请回答:(1)物质G的化学式为HCl;(2)D和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C+O2C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知,C是碳酸钙;C和氧化物B能够相互转化,可知B是二氧化碳;A是单质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因此A是氧气或碳;由“D和E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原料”且D能够转化为C﹣碳酸钙,因此D是氢氧化钙,E是硫酸铜;G能够和C ﹣碳酸钙反应,因此G是酸,如盐酸;F能够和G﹣盐酸、E﹣硫酸铜反应,且和C属于不同类的物质,因此F可以是活泼金属,如铁,或碱,如氢氧化钠,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根据“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知,C是碳酸钙;C和氧化物B能够相互转化,可知B 是二氧化碳;A是单质反应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因此A是氧气或碳;由“D和E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两种原料”且D能够转化为C﹣碳酸钙,因此D是氢氧化钙,E是硫酸铜;G能够和C﹣碳酸钙反应,因此G是酸,如盐酸;F能够和G﹣盐酸、E﹣硫酸铜反应,且和C 属于不同类的物质,因此F可以是活泼金属,如铁,或碱,如氢氧化钠,因此:(1)物质G的化学式为HCl;(2)D和E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3)A→B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O2CO2;故答案为:(1)HCl;(2)复分解反应;(3)C+O2CO2(只要反应物中有O2或C,生成物有CO2即可)点评: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推或逆推或从两边向中间推断,逐步得出其他结论.六、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14.(4分)(xx•随州模拟)请根据下列仪器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C(填字母序号);将装置D中④(填序号)和F连接可以收集氧气并测其体积.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量气装置;氧气的制取装置;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进行解答;(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解答;(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和实验注意事项来回答.解答:解:(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可知这种仪器分别是:试管;(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需选用反应物为固液型不需加热型,故选择C;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加热固体型的发生装置A,将装置D和F连接可以收集氧气并测其体积.故答案为:(1)试管;(2)CaCO3+2HCl=CaCl2+H2O+CO2↑;(3)C;④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要求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扎实基础,灵活运用.15.(6分)(xx•随州模拟)环潭中心学校九(8)的章强同学用氢氧化钙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氯化钙.猜想二:溶质中有CaCl2和Ca(OH)2.猜想三:溶液中有氯化钙和氯化氢.【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方案设计】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酚酞不变色猜想一正确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变红色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至过量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正确【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或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也不能使酚酞变色).【拓展与应用】实验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向烧杯中的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直到不再溶解,过滤得氯化钙溶液.【结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可能过量的反应物.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作出猜想】猜想③根据反应的程度进行猜想:恰好反应、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实验探究】Ⅰ根据酚酞遇碱变红来进行解答;Ⅱ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分析;【反思与拓展】(1)根据盐酸的性质进行分析,但注意不能引进其它的金属离子;(2)根据实验的结论进行发生反思;解答:解:【作出猜想】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因此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猜想:反应可能是恰好反应,只有氯化钙、也可能是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另一种物质有剩余,若氢氧化钙过量,则含有氢氧化钙和氯化钙;若盐酸过量,则含有盐酸和氯化钙;【实验探究】Ⅰ因为酚酞遇碱会变红色,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不呈碱性.而猜想①中含有Ca(OH)2,溶液应呈碱性,所以排除猜想①;Ⅱ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可设计实验如下:【方案设计】方案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猜想一正确酚酞变红色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或碳酸钾)溶液至过量开始有气泡产生,后来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正确【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或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也不能使酚酞变色);【拓展与应用】除去溶液中的盐酸可用适量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江苏省如皋市八校2023届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BaCl2Na2SO4H2SO4NaClB.HCl CaCl2KOH NaNO3C.H2SO4K2CO3CaCl2KClD.CuSO4MgSO4HCl NaCl2.如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塞进橡皮塞3.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碱和稀盐酸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工厂废水中含有的硫酸可以用氨水中和D.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进行判断4.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工艺中用“蜃灰”溶于水制得的碱液浸泡树皮脱胶。
《天工开物》中记载将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为CaCO3)“叠煤架火婚成”可以制得“蜃灰”。
“蜃灰”的主要成分是A.CaO B.CaCO3C.NaHCO3D.Ca(OH)2A.Na和Na+B.Cu和Ca C.H和He D.和6.下图中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过滤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测溶液的pH7.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
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MnO4和K2MnO4中含有的酸根不同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C.把20%的氯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9.现有某锌铝合金(Zn-A1)样品8.3g,将其放入200g稀硫酸中,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蒸发结晶,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27.5g,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深圳市2022-2023学年初三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三
深圳市2022-2023学年初三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模拟卷(三)(满分:50分 时间:4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64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①闻气体气味B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 .③量取液体D .④点燃酒精灯2.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
为了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循环利用CO 2制造合成燃料、尿素等物质 B .废旧书籍、报纸分类回收,再利用 C .填埋或焚烧处理生活垃圾D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3.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和理解相符合的是( ) A .2NO 2——表示2个二氧化氮分子 B .2H 2——表示4个氢原子C .Al 3+——表示+3价的铝元素 D. 和 化学性质相似4.“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如图是镓元素(G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镓属于金属元素,m =3B .镓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形成阳离子Ga +3C .镓元素的位置应该在Z 处D .镓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l 相同5.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参加反应的X和Y的质量比为1:3B.该反应只生成一种氧化物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6.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推理,可以建立起对微观粒子的认识。
下列对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水银温度计的汞柱升高或降低——汞原子间有间隔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分子排列方式不同C.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D.水能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分为原子,原子又结合成新的分子7.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是“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
2024年辽宁省中考适应性考试(对标模拟)理化试卷 -初中化学
2024年辽宁省中考适应性考试(对标模拟) 理化试卷 -初中化学一、选择题1.2024年,全国各地的“且”(客人)来辽博参观“飞龙在天——甲辰龙年生肖文物展”的红山文化玉猪龙,其主要成分是微晶透闪石(化学式222CaO 5MgO 8SiO H O ⋅⋅⋅),该主要成分中不包含的元素是A .HB .OC .NaD .Ca2.实验室可以用来制氧气的反应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3OB .3KClOC .2H OD .4CuSO3.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方法,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AB .BC .CD .D4.分类回收意义重大。
从下列回收物品中可获得金属的是 A .塑料瓶B .易拉罐C .废纸张D .旧玻璃5.氮化锶(Sr 3N 2)是生产高端荧光粉的主要原料。
已知Sr 3N 2中N 的化合价为﹣3,则Sr 的化合价为 A .﹣3B .﹣2C .+2D .+36.人民的身体健康离不开钙元素。
钙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个钙原子中含有20个中子B .Ca 属于金属元素C .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 .钙原子质量为40.087.丙烷(用X 炭示)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22X 5O 3CO 4H O ++点燃试推断丙烷的化学式A .38C H OB .26C HC .38C HD .462C H O8.光电材料吸收光产生电流能分解水。
在吸收相同光照的条件下,二氧化硅薄膜中嵌入纳米镍(Ni)后,电流增大,产生氢气的速率加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二氧化硅属于混合物B .该材料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 .纳米镍可提高二氧化硅薄膜的电阻D .Si 在地壳中含量高是其唯一优势9.以下是一些食品的近似pH ,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A .牛奶,pH 为6.3~6.6 B .苹果,pH 为2.9~3.3 C .番茄,pH 为4.0-4.4D .玉米粥,pH 为6.8-8.010.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硝酸钾做了如图所示溶解度实验。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泉州2023届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测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塑料用具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塑料属于()。
A .金属材料B .合成材料C .复合材料D .无机非金属材料2.我国神舟载人飞船供氧系统中含有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盐的是()。
A .B .C .D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 .水中加入蔗糖后形成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C .用酒精清洗试管内壁残留的碘单质,所得混合物是溶液D .将熟石灰与水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4.某同学用月季花自制酸碱指示剂,并用于检验白醋的酸碱性,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A .研磨花瓣B .浸取色素C .取用白醋D .检验白醋5.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物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能量观:化学反应中不通过燃烧也能获得热量B .微粒观:氧气和氯化钠都是由分子构成C.结构观: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改变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是物理变化C 12-H 1-N 14-O 16-Na 23-Ca 40-2O 2CO NaOH 23Na CO 5.0g 95mLD .元素观:乙醇的化学式为,它由3个元素组成6.资料表明:通常情况下,饮用温开水(≥40℃)更有利于健康;剧烈运动时,则喝凉开水(室温或更低温度)更好。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冰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B .热水的水分子间隔比冷水小C .热水和冷水的水分子组成不同D .电解水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7.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一共涉及两种氧化物C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分子个数比为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8.2-壬烯醛天然存在于鸢尾油,以及葡萄、胡萝卜、黄瓜等果蔬植物中、下列关于2-壬烯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只有①B.①②C.①③D.②③2 . 我们漫步在秋天的桂花树旁,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花香,这种现象说明了:A.分子具有质量B.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3 .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胆矾研碎B.木炭燃烧C.氢气爆炸D.钢铁生锈4 . 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正确的是选项物质类别A空气、干冰、石灰石混合物B氮气、水银、黄铜单质C氧气、蒸馏水、二氧化碳氧化物D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碱A.A B.B C.C D.D5 . “釜底抽薪”成语中蕴含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C.移除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6 . 如图是一个简易的净水器,从上面缓缓地注入滴有品红的水,净水器的下端流出的水变为无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炭能与品红反应,使之褪色B.品红颗粒较大,不能通过木炭C.木炭多孔,可吸附品红分子D.该实验原理与过滤完全相同7 . 下列有关空气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恒定不变B.导致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 SO2、CO2、NO2C.工业制氧气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将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D.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 21%8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会正确的实验观察方法十分重要,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中正确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C.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黑色气体9 . 根据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有B.某溶液中滴加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有C.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D.验证某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先加入稀盐酸除去,再加入溶液,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有10 . 我们即将进行“济南市实验能力考察”,考察中下列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使用天平称量时,我们首先要游码归零,调节天平平衡B.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药品时,要先预热,再固定加热C.向锥形瓶中加入固体二氧化锰,可以直接用手加入D.过滤操作的时候,漏斗的末端要紧靠下面小烧杯的内壁二、填空题11 . 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
(1)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
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_____。
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滴加少量洗涤剂后,就很容易洗净,说明洗涤剂具有_____作用;(2)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
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或“b”)。
将10℃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 . 联合钢铁工业的基本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赤铁矿(Fe2O3)为原料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炼钢炉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13 . 人类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判断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2)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填化学式)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种情况。
14 . (材料一)2017年6月4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材料二)今年我国xx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1)沿岸居民能闻到垃圾散发的臭味,这是因为分子___________。
(2)采用__________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3)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_________。
(填符号)①元素②原子③离子④分子(4)我们常常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去除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性质属于________性质。
(物理或化学)生活中我们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5)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向全体师生倡议“节约用水”。
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____________。
15 .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B.C.D.(2)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可分,而____不能再分。
(3)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16 .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井水中通常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属于硬水。
请写出生活中降低井水硬度的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进行电解水实验时,发现负极产生了20 mL气体,则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____mL;检验跟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某学校饮水处可以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处理步骤如图所示:步骤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作用;步骤②中超滤膜呵以让水分子通过,其它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在研究物质溶解性的实验中,小明将5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振荡后静置,现象如图甲:①小明认为图甲试管中的溶液为______,该温度下硝酸钾的____________容液C选填“饱和”或“不饱和”),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该试管进行加热(水分不蒸发)得到如图乙所示溶液,此时溶液和原溶液相比(______)A.溶质质量相同B.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溶液质量相同D.溶剂质量相同三、实验题17 . 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
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试管口加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若要利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燃烧”的实验,则收集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____(填序号),收集完气体后,测得氧气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3)硫化氢(H2S)气体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实验室中可以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图 I)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 I、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①按图 I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若图Ⅰ中集气瓶口漏气,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②按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说明____________。
㈡按图Ⅱ实验时的有以下操作步骤:a.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 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5mL 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b.点燃酒精灯;c.撤去酒精灯,待试管中物质冷却到室温后再松开弹簧夹;d.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实验结束后,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约为____________ mL 刻度处。
四、推断题18 . 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会反应)。
己知A、B、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俗称纯碱,F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且与B 的物质类别相同,都是氧化物。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请回答:(1)写出A、B、F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F______.(2)F转化为E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写出E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3)C与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
五、科学探究题19 . 化学实验室常常产生许多废液,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防止对环境的破坏。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四组实验对NaOH溶液和Ca(OH)2溶液进行鉴别,请你参与实验,并对废液的成分展开探究。
(1)上述四组实验不能达到鉴别目的的是_____。
(2)实验中产生白色沉淀H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将上述四组实验的八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先有大量的气泡,后沉淀消失,得到澄清无色透明溶液。
那么,该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酚酞除外) ?(查阅资料) NaCl、 CaCl2溶液呈中性(猜想)A: NaCl、CaCl2、NaOH B: NaCl、 CaCl2 C:______。
大家经认真思考后,认为猜想______一定是错的。
理由是______。
(设计实验)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废物缸中少量试液于试管,滴入含有稀HNO3的AgNO3溶液_____。
猜想C正确方案二另取废物缸中少量试液于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固体。
固体溶解消失,溶液变成蓝色(反思)大家交流后,认为实验方案一有问题,你认为原因是_____。
另外,大家共同决定在废液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
再将废液进行______(填实验操作),就可以将废液处理并回收得到NaCl。
六、计算题20 . 取10克石灰石样品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50克,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为57.8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