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有毒物质
化学有毒物质(危险化学物品)控制措施
化学有毒物质(危险化学物品)控制措施
1、化验人员应穿工作服。
化验室应有自来水、通风设备、消防器材、急救箱、急救药品及毛巾、肥皂等物品。
2、禁止将药品放在饮食器皿内,也不准将食品和食具放在化验室内。
工作人员在饭前和工作后要洗手。
3、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4、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有挥发性或刺激性的液体,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
5、每个装有药品的瓶子上均应贴上明显的标签,并分类存放。
禁止使用没有标签的药品。
6、凡有毒性的药品不准放在化验室的架子上,应存放在隔离的房间和柜内,或远离厂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
剧毒药品应用两把锁,钥匙分别由两人保管。
使用和报废药品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7、对有挥发性的药品亦应存放在专门的柜内。
使用这类药品时要特别小心,必要时要戴口罩、防护眼镜及橡胶手套;操作时必须在通风柜内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并应远离火源;接触过的器皿应彻底清洗。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
【理化性状和用途】无色透明,易燃液体。
份子式:C6H6 比重:0.8794 熔点:5.51℃ 沸点:80.1℃, 闪点:-0.11℃, 自燃点:562.22℃。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4~8.0%。
不溶于水。
遇热源、明火燃烧爆炸。
主要用于创造洗涤剂、杀虫剂和油漆清洁剂,苯可作为汽油一部份。
【毒性及燃爆性】急性中毒作用主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高浓度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液态苯直接吸入呼吸道,可引起肺气肿和出血。
苯蒸气经呼吸道吸入的最初几分钟吸取率最高。
高度易燃性。
有严重火灾危(wei)险。
用干粉、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
蒸气能沿地面流动到火源处并回火,属于甲类火灾危(wei)险品。
【个人防护】吸入:如蒸气火烟雾浓度不明时会爆炸。
高浓度时应戴用褐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物质及人员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皮肤: 如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工作鞋。
眼睛: 戴用化学防溅镜或者面罩。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储存、运输及使用】遵守储藏和运输易燃物质的规则, 储藏于密闭的、置于地面上的容器内, 放置在有通风设备的阴凉地方, 避免阳光直晒, 远离禁忌物与热源, 采用无火花的通风系统和电气设备.使用“用毒品”、“易燃物品”标志【应急处理】吸入: 脱离苯产生源或者搬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 如患者住手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眼睛接触: 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患眼至少20 分钟.皮肤接触: 脱去受污染的衣服, 即将缓和地抹去和擦去残存物质, 缓和、充分地用水和无磨擦性肥皂洗涤.口服: 用水充分涮口, 不可催吐, 给患者饮水250 毫升.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应知应会】苯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
吸入或者口服大量苯后浮现兴奋或者酒醉感。
长期接触对造血系统造成危害。
防护需佩带褐色色标的放毒面具和工作服、手套、工作鞋等。
中毒者脱离产生源至新鲜空气处,一切患者应请医生治疗。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有毒化学品分类标准
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有毒化学品通常被分为以下几类:
1. 急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极强的毒性,即使接触到极小剂量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甚至致命。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剧毒”或“高毒”。
2. 亚急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的毒性虽然没有急性毒性那么强,但长期接触或吸入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亚急性毒性”。
3. 慢性毒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对人体的影响通常是在长期接触后才会显现出来,但一旦发作,其危害程度可能是致命的。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慢性毒性”。
4. 致突变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致突变性,即可能导致遗传物质突变,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致突变性”。
5. 致畸性化学品,这类化学品具有致畸性,即可能导致胎儿畸
形或发育异常。
这些化学品通常被标记为“致畸性”。
根据这些分类标准,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化学品的毒性和
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对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周
围的环境。
同时,这些标准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制定相关法规和政
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化学品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常见的12种有毒化学物质
常见的12种有毒化学物质作者:来源:《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2017年第06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会接触到以下12种有毒化学物质——双酚A 简称BPA,可能是市场上最广泛存在的内分泌干扰物。
当前的暴露水平已导致男性精子减少、女孩青春期提前以及男女不育等问题。
哪里有它包括罐装食品、塑料制品在内的多种产品,以及牙齿封闭剂中,都有它的存在。
应对措施选择新鲜、冷冻或自制的罐头食品,以限制和减少接触双酚A的风险。
二恶英二恶英和多氯联苯及杀虫剂DDT都是已知的致癌物,也是人类所知毒性最强的化学物质。
哪里有它城市垃圾焚烧产生大量二恶英,造纸业排废中也含有大量污染空气和水体的二恶英。
二恶英还会在动物脂肪组织中积累起来,进入人类食物中。
应对措施减少食用高脂肪的肉类和奶制品。
除草剂阿特拉津也叫莠去津,它的最大危害是导致雄鱼和雄蛙变成雌性,这种农药还会导致人类不育基因突变。
哪里有它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称,阿特拉津是继草甘膦之后,在美国使用最广泛的第二大除草剂。
应对措施选择有机食物;少吃肉。
邻苯二甲酸酯研究表明,生下生殖器畸形男孩的女性往往有高度邻苯二甲酸酯接触史。
较高邻苯二甲酸酯暴露水平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哪里有它邻苯二甲酸酯大量用于日常消费品中,如:地板、浴帘、合成皮革和其他PVC 塑料产品等。
一些合成香味产品、指甲油、油漆、家具抛光剂和杀虫剂中也都有邻苯二甲酸酯。
应对措施避免使用合成香味产品;对乙烯产品说“不”;用玻璃、陶瓷或不锈钢容器储存食物。
高氯酸盐高氯酸盐会影响人体甲状腺吸收碘的能力,损害腺体正常功能。
哪里有它火箭测试、制造和拆卸中都会产生高氯酸盐污染,烟火生产中也会用到它。
高氯酸盐污染通过土壤渗入地下水,但没人知道这种有毒化学物质需要多长时间才会分解掉。
应对措施多食含碘食物,提高甲状腺功能。
碘盐是一个很好的来源,海鲜、海带和乳制品中也含有大量的碘。
阻燃剂这种有毒化学物质无处不在,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受损和女性不孕而恶名在外,对大脑也有不利影响。
九年级化学)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
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许多系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
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毒物的分类1.金属为类金属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4.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5.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芗帘健⒓妆健? 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
危险化学品有哪些
危险化学品有哪些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动植物、环境等造成损害的化学制品。
其种类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易燃物质易燃物质是指物质在普通温度下可以与空气、氧气或者其他氧化剂接触,能够自燃或者易于燃烧,且具有燃烧时剧烈反应或者放出大量热能和毒害气体。
例如:乙醇、酒精、汽油、柴油、化妆品、油漆、煤油等。
二、易爆物质易爆物质是指物质在普通温度下可以轻易地自行爆炸或者受到一定刺激就会爆炸,能够造成强烈的破坏和伤害。
例如:三硝基甲苯、硝化甘油、雷汞、三硝基苯酚等。
三、有毒物质有毒物质是指物质在接触人体、动物或者环境时可以对其造成毒害的化学物质,且可能对人体、动物造成严重危害。
例如:氰化物、砒霜、硫酸、氢氟酸等。
四、腐蚀物质腐蚀物质是指物质在接触人体或者其他材料表面时能够对其造成破坏或者腐蚀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例如:盐酸、硝酸、手套水、硫酸等。
五、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化学化合物,当其受到刺激时会释放出放射性物质,其中的辐射会对人体或者其他生物造成损害,具有强大的毒性。
例如锇、铀、钚等。
六、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易燃的气体,这些气体在普通温度下常为气态,在能够形成混合物和接触到火源、电火花等引发火灾和爆炸的条件下具有强烈的危害性。
例如丙烷、乙炔、甲烷等。
七、压缩气体压缩气体是指气态的物质,在加压后压缩到一定范围内,具有极高的能量,能够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破坏。
例如:天然气、空气、气体、氦气等。
八、危险化学品混合物危险化学品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以上的危险化学品经过某种方式混合而形成的化学物质,其中包含以上所述各种类型的危险物质,具有严重的毒化性,能够造成生命和环境的严重损害。
总之,危险化学品是不可小视的,用户应当谨慎使用和管理,并注意化学品的存储储运和处理安全问题。
为避免事故发生,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了解、识别、监测和处理,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在化学品处理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操作,确保人体、环境等安全。
有毒和有害化学物质的储存和使用
前言任何化学物质过量时都有毒性。
在实验室,如果吸入、摄取或皮肤接触小剂量的某种物质后能产生严重的生物学影响,该物质被认为是有毒的。
根据化学物质对动物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生产商/供应商将它们分为3类。
并给予不同的标记。
剧毒----吸入,摄取或被吸收时,能引起极严重的健康问题或死亡。
有毒----吸入,摄取或被吸收时,能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有害----吸入,摄取或被吸收时,能引起一些健康问题。
如果充分认识这些化学物质,并给于正确防护,在实验室使用这些物质的风险将会减少到最低。
材料有毒和有害的化学物质原则1.保持实验室有毒化学物质的最小储量,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应储存于指定库房。
2.有毒的化学物质应储存于带锁的专柜中,且储存柜和容器上都标明“有毒”,此区域要有良好的通风。
3.剧毒和致癌的化学物质应特别注意安全储存。
4.不要将大量的有毒化学物质储存于工作台上。
5.定期检查实验室储存的化学物质是否变质,容器是否完好无损。
6.不要将有毒化学物质与其不相容的物质储存在一起或近热源。
7.不要闻或品尝化学物质。
8.使用有毒的或有害的化学物质时,要戴合适的手套,摘手套前将手套冲洗干净。
9.禁用嘴吸液。
10.如果你对化学物质的危险性不了解,使用前请仔细阅读物品说明书。
11.保持工作区的干净整洁。
12.所有化学物质应贴上标签,正确储存。
13.工作完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和皮肤暴露处。
14.一出现病症马上就医。
15.清除溢出物15.1按MSDS中的信息和说明以及实验室安全手册来处理.15.2用沙子或其它吸附剂防止溢出物扩散.15.3处理溢出物时,穿戴适当的个人保护装置,如果有毒的灰尘,气体,水蒸汽或烟的浓度相当高时,要戴呼吸器。
15.4当有毒的烟、气体、蒸汽产生时,打开门窗通风。
16.废物的处理有毒化学废物处理前先进行无害化。
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防护要点
常见化学毒物的危害及防护要点常见化学毒物主要有氯气、氨气、一氧化碳、苯系列物、亚钠、甲醛、硫化氢、易燃易爆物质、酸碱等腐蚀品和农药危害等,现将它们的危害及防护要点分述如下:1、氯气危害及防护要点氯气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和自来水生产企业,应用十分广泛。
A.危害:氯属II级高度危害毒物,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吸入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症、肺水肿、眼和皮肤灼伤。
B.逃生:(1)沿侧风向逃离泄漏源。
--氯气比空气重,氯气泄漏后沿地面扩散和逃生时可登高逃离氯气危害。
(2)逃离时最好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C.急救:(1)氯气遇水呈酸性,眼睛、皮肤受到刺激后,应使用0.2%~0.1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不少于3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自来水冲洗。
(2)呼吸道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后,应及时使用“消泡净”防止肺水肿,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吸氧。
(3)吸入氯气量较大者应卧床休息,给以“舒喘灵”气雾剂,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2、氨气危害及防护要点氨气(液氨)可作为制冷剂使用。
A.危害:氨属IV级毒物,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死亡,吸入、接触并可引起灼伤、冷灼伤。
B.逃生:(1)氨气发生泄漏应及时戴好防毒面具。
(2)氨气较空气轻,逃生时先看准风向,沿侧风向逃生。
(3)将毛巾用醋浸湿捂住口鼻逃生。
C.急救:(1)接触氨气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处理。
(2)中毒时应使用“清沧1号”对咽部进行喷雾,严重者应实施心肺复苏术并送医院抢救。
3、一氧化碳危害及防护要点家庭使用的人工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A.危害:一氧化碳属II级中度危害毒物,它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缺氧窒息,急性中毒会引起头晕、无力、药迷甚至死亡。
B.防护:(1)厨房间及浴室加强通风。
(2)使用煤气时,人不离开灶台。
(3)停止使用,要及时关闭开关。
(4)发生泄漏,不能点火,动用任何可能产生火花电器、手机、电话等,要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开门窗通风。
十大剧毒化学物质
十大剧毒化学物质盘点世界上的十大剧毒化学物质。
第一名:钋元素钋在十大剧毒化学物质中位列第一,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质。
钋210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亿倍,它容易通过核反冲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能透过皮肤而进入人体,因此必须密封保存。
美国原子核管理委员会规定,钋-210最大摄入量为一万亿分之0.8克。
算一算,0.1克钋可以杀死1000亿人。
第二名:钚元素钚是世界上第二毒的物质(世界上第一毒的物质为钋)。
一片阿斯匹林大小的钚,足以毒死2亿人,5克的钚足以毒死所有人类。
钚的毒性比砒霜大4.86亿倍,比马钱子碱大约3.2亿倍它的威力远胜过核武器,同时他又是制作核武器的物质。
第三名:肉毒毒素肉毒毒素是肉毒杆菌产生的含有高分子蛋白的神经毒素,是目前已知在天然毒素和合成毒剂中毒性最强烈的生物毒素。
这种毒素起源于肉毒梭菌,它能引起肉毒中毒。
纯粹的肉毒杆菌毒素是已知生物毒素中毒性最强的物质,并且是生化恐怖分子希望使用的一种毒素。
4克未稀释的粉末(约一枚五分镍币的重量)足以使1亿人丧命。
第四名:炭疽毒素炭疽毒素是由一种不常见的大型细菌——烟草杆菌产生的。
一旦它的孢子粘在皮肤或肺上,便开始迅速生长并产生一种由三部分组成的致命毒素。
这种毒素可以导致细胞大量的死亡,从而导致令人恐惧的结果。
第五名:VX神经毒素VX毒剂是一种比沙林毒性更大的神经性毒剂,是最致命的化学武器之一。
它也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油状液体,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变成气体。
工业品呈微黄、黄或棕色,贮存时会分解出少量的硫醇,因而带有臭味,主要是以液体造成地面、物体染毒,可以通过空气或水源传播,几乎无法察觉。
第六名: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最简单、有刺激性的硫氧化物。
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
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第七名:氰化物在英文中称为cyanide,由cyan(青色,蓝紫色)衍生而来。
化学实验中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化学实验中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的危害目前世界上大约有800万种化学物质,其中常用的化学品就有7万多种,每年还有上千种新的化学品问世。
在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中,有许多系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造成巨大灾难性事故。
因此,了解和掌握有毒化学物质对人体危害的基本知识,对于加强有毒化学物质的管理,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和中毒事故的发生,无论对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毒物的分类。
1. 金属为类金属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2. 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气体——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
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
4. 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5.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属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芗帘健⒓妆健? 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 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具有刺激作用。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
高分子化合物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二、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
有毒有害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是指那些可能对人类健康或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会引发中毒、损害器官功能、影响生物系统平衡或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许多化学物质都属于有毒有害物质的范畴,因此了解这些物质的特性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防范它们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有毒有害物质的分类有毒有害物质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化学毒素和生物毒素。
化学毒素是由人类制造或处理的化学物质,如重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生物毒素则主要由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产生,如毒蛇的毒液、毒菌产生的毒素等。
化学毒素化学毒素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包括工业生产、环境污染、食品添加剂等方面。
常见的化学毒素包括:•重金属:如铅、汞、镉等,长期接触可能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
•有机溶剂:如苯、甲醛等,易导致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
生物毒素生物毒素主要由微生物、植物或动物产生,能够对生物体产生有害影响。
比较常见的生物毒素包括:•毒蛇毒液:包括神经毒、凝血毒等,被咬后可引起中毒反应。
•食用植物毒素:如毒蕈毒素、毒植物等,误食可能导致中毒、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广泛而深远。
对人类而言,长期接触或过量暴露于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引发中毒、慢性疾病等健康问题。
有些物质还可能对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
在环境方面,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可能污染土壤、水源,破坏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破坏。
如何正确处理有毒有害物质为了健康和环境的安全,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和防范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应对方法:1.科学防护: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减少暴露风险。
2.妥善储存:将有毒有害物质储存在密封、标识清晰的容器中,避免混淆及泄漏。
3.正确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的废弃物需要经过专门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4.安全使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正确使用化学品、药品等有毒有害物质,遵守使用说明,避免事故发生。
化学品污染:认识常见的有毒物质
化学品污染:认识常见的有毒物质化学品污染是指环境中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常见的有毒物质包括重金属、农药和工业化学品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有毒物质的种类和其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并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g/cm³的金属元素,如铅、汞、镉和铬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矿产开采和农业领域。
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燃煤和化肥等农业活动。
重金属对人类健康危害巨大,例如,铅中毒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汞中毒则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应对措施:1.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工业废弃物处理和排放标准,加大对不合格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其合法、安全的处理手段。
2. 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探索重金属的修复技术和有效监测手段。
3.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低重金属含量的原料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重金属污染源的产生。
二、农药污染农药是用于杀灭或控制害虫、病虫害或杂草的化学药剂。
农药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过量或不当使用农药所造成的残留和环境污染。
农药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例如,长期接触农药会增加癌症和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
应对措施:1. 推广生物农药: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需求。
2. 加强监管: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规范农药使用的方式和剂量,确保农民合理使用农药。
3. 提高意识:加强对农民和公众的农药使用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他们对农药危害的认识。
三、工业化学品污染工业化学品包括塑料、涂料、溶剂和染料等。
这些化学品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消费品制造。
工业化学品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废弃物的处理。
工业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大,例如,苯类物质会导致白血病和其他血液疾病。
应对措施:1.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2. 提高处理能力:加强工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处置能力,确保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常见的12种有毒化学物质
在美困使用最广泛的第二大除草 酸盐污染通过土壤渗入地下水 , 但没人知道这种有毒化学物质需 选 择有机 食物 ; 要多长时间才会分解掉。
应对 措 施 多食含碘 食物 ,
研究表明 , 提高 甲状腺 功 能 。碘 盐是 一个 很
包括 罐 装 食 品 、 剂。
应对措 施
少吃 肉 。
英 。二 恶英 还会 在 动物 脂 肪 组织 也 郜 有邻苯 二 甲酸 酯 。 中 积累起 来 , 进入 人类 食物 中 。 应 对措 施 源 是 各类 电子 产品 , 包括 电视 、 电 应对 措 施 经常 清 扫 尘埃 或 避 免 使用 合成 香 脑 、 手机 和 视频 游戏 机 。 真 空 除尘 。由于 阻燃 剂 的广 泛使
量用于 日常 消赞品中 , 如: 地板 、 脑 也 有不 利影 响 。
城 市垃圾 焚烧 产 浴帘 、 合 成 皮革 和 其他 P V C 塑料 哪里 有 它 家具 、地 毯 甚至
生大量二恶英 ,造纸业排废中也 产品 等 。 一些 合成 香味 产 。 、 指 甲 婴儿枕中都有它。聚氨酯泡沫塑 含有大量污染空气和水体的二 恶 油 、 油漆 、 家具抛光剂和杀虫剂中 料就含有阻燃剂。其他主要风险
应对措施
减少食 r f 】 高脂肪 味 产 品 ; 对 乙烯 产品 说 “ 不” ; 用玻
常 见 的1 2 种有毒化 学物质
编译/ 方 陵 生
用, 生活 中几乎 不可 避 免 , 经 常做
好清洁工作是最好的防御措施。
铅 与铅 污染 有关 的 健康 问 题 有长长 的一大列 , 研究人 员还在 继续 发现更 多的问题 , 包括对调 节 人体压 力水平激 素的干 扰等。
膀胱癌 、 肺癌在 内的多种癌症 , 以及包括干扰内分
化学实验室危险品
一、易爆物质硝酸银:强氧化剂,与其他物质接触会发生爆炸,皮肤吸收可造成损伤。
操作应戴好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内进行。
金属钠、钾:遇水发生反应,着火,易爆炸。
应单独存放在安全处,室内温度不要太高。
三硝基甲苯(TNT):受热能引起爆炸,中等毒性。
工作时穿紧袖工作服,工后彻底洗手并淋浴。
可用含10%亚硫酸钾肥皂清洗。
亚硫酸钾遇三硝基甲苯成红色,如能将红色洗净,表示皮肤污染已清除。
也可用浸于9∶1的酒精氢氧化钠溶液的棉球擦手,洗净者不出现黄色。
硝化甘油:一种黄色的油状透明液体,可因震动而爆炸,属化学危险品。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专用爆炸品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硝化纤维: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对苯二甲胺等)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如温度超过40℃时它能分解自燃。
用玻璃瓶包装,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仓间温度不宜过30℃,远离火种及热源。
与有机胺,氧化剂隔离储运。
苦味酸:受热,接触明火、高热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操作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
硝基铵:受热、接触明火、或受到摩擦、震动、撞击时可发生爆炸。
着火后会转为爆轰。
泄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避免震动、撞击和摩擦。
叠氮化物:多具有高度爆炸性,或加热易爆炸。
此外叠氮化物为神经毒物,各种实验请小心。
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
雷酸盐(如雷汞):包含雷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雷酸盐多是对摩擦敏感的炸药,遇热或撞击均易发生爆炸。
接触时戴好合适的手套和护目镜,穿好防护服,尽量减少摩擦,保持室内较低的温度。
乙炔银:受热、震动、撞击、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
储存于郊外专业仓库内,仓内要求阴凉通风。
38种常见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
长期暴露的影响
迄今未见慢性影响。
5
火灾和爆炸
本品不燃,无爆炸性。
6
化学反应性
遇水可缓慢水解成盐酸和二氧化碳。与氨、强氧化剂等反应剧烈。
7
人身防护
吸入:如气体浓度不明或超过暴露限值时,应佩戴供气式呼吸器或有绿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眼睛:戴化学防护镜。
皮肤:需要使用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场所应备有可用的安全淋浴和眼睛冲洗器具。
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对症处理。
眼污染后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水冲洗至少10分钟。
皮肤污染时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9
储藏和运输
与可燃性、硫酸或其它强无机酸物质隔开。包装号为5(甲)、8(甲)。
10
安全和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现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也可以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泥塔相连的通风橱内。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水。
眼睛接触:使眼睑张开,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眼约30分钟。勿使污水进入未受伤的眼睛。
皮肤接触:用微温的缓慢的流水冲洗患处至少20分钟。在流水下,脱掉受污染的衣物。
口服:用水充分清洗口腔。给患者饮水约250亳升,不可催吐。如呕吐发生应漱口并重复给水。
注:一切患者都应立即请医生治疗。
9
储存和运输
储藏于专用的钢瓶内,垂直放置以保证安全。储藏地方应阴凉(温度低于50℃)、干燥,远离可燃物、火源和禁忌物。运输气瓶时应遵守危险品运输规定。包装号为1。
常见有害化学物质的识别与防护
05
预防有害化学物质的管理措 施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规范员工操作行为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建立应急预案, 应对突发情况
定期检查设备设施, 确保安全运行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教育
针对不同岗位制定相应的安 全操作规程
定期开展安全培训,提高员 工安全意识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 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常见有害化学物质 的识别与防护
汇报人:XX
目录
01 有 害 化 学 物 质 的 种 类 与 特 性 02 有 害 化 学 物 质 的 识 别 方 法 03 有 害 化 学 物 质 的 防 护 措 施 04 应 急 处 理 与 救 援 措 施 05 预 防 有 害 化 学 物 质 的 管 理 措 施
了解化学物质的溶 解性、挥发性、氧
化还原性等性质
掌握化学物质的检 测方法,如色谱法、 光谱法、质谱法等
了解物质的安全数据表
物质名称、化学 成分
危险性类别、健 康危害
环境危害、燃爆 危险
安全注意事项、 应急处理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3
有害化学物质的防护措施
穿戴防护服和呼吸器
穿戴防护服:选择合适尺码的化学防护服,确保覆盖全身,包括手部和足部。 佩戴呼吸器:使用N95或更高级别口罩,或配备空气净化功能的呼吸器,以过滤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通风:打开门窗,加强通 风,降低室内有害化学物
质的浓度。
疏散人员:迅速撤离泄漏 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穿戴防护用品:在处理泄漏 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 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
服、化学防护手套等。
中毒人员的急救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1最毒的金属元素是钚,其毒性是砒霜的86,000,000倍。
一片阿斯匹林大小的钚能使2亿人毙命!铍是有毒金属中最毒的金属之一。
它的比重很轻,随空气飞扬,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贮藏于肺、肝、肾等处,潜伏期长达十至二十年,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这种事故发生后,虽然受害人目前尚未发现铍中毒的明显症状,但由于潜伏期长,其危害不可低估。
金属铊是最毒的金属之一,毒的让人实在不可思议!有机试剂中第二毒的二恶英类物质,它的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00倍以上, 号称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
仅纳克级的二恶英就能毒死一个成人氰化物有许多是剧毒的氰化物是一类剧毒物,常见的有氰化氢、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钙及溴化氢等无机类和乙睛、丙睛、丙烯晴、正丁睛等有机类,另外某些植物果实中如苦杏仁、桃仁、李子仁、枇杷仁、樱桃仁及木薯等都含有氰苷,分解后可产生氢氰酸。
中毒机理是主要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导致组织细胞生物氧化受阻,产生“细胞内窒息”,因而使机体严重缺氧。
氰化氢对人的致死量平均为50微克;氰化钠约100微克;氰化钾约120微克。
[病因]吸入、误服氰化物或吞入过量含有氰苷的果仁,另外自杀或投毒谋杀也是氰化物中毒的原因。
[临床表现]吸入高浓度氰化氢或吞服大剂量氰化物者可在数分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停止,造成“闪电样”死亡,一般可将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分成四期:(1)前驱期:口服中毒者有口、咽部灼热感,恶心呕吐、呕吐物有苦杏仁味,同时伴有头痛、头昏、乏力、耳鸣、胸闷、大便紧迫感等。
吸入中毒时可有眼、咽喉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两侧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此后神志迅速模糊、昏迷。
(2)呼吸困难期:呼吸困难、脉快、瞳孔先缩小后扩大,此后神志迅速模糊、昏迷。
(3)惊厥期:强直性或阵发性惊厥,甚至角弓反张、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
(4)麻痹期:全身肌肉松驰,反射消失,呼吸浅慢,最后呼吸、心跳停止。
固态的氰化物常见的有氰化钾、氰化钠,均呈白色固体,易潮解,易溶合水。
液态氰化物主要是氰氢酸,但由于易挥发,也可以气体状态存在。
固态氰化物需要吞服,气态氰化物则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被皮肤吸收。
氰化物属一级剧毒。
氰化物中毒,有时也被称为“山奈”中毒,这是根据氰化物外文音译而来的。
氰氢酸及氰化物属最强烈的毒物,是常见毒物中作用最快的一种。
氰化物中毒的机理是阻止体内氧化酶的氧化还原作用,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引起细胞内窒息。
当吞服大量或吸入高浓度时,常引起“闪电式”死亡。
中毒者突然发出尖叫,随即倒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抽搐2~3次后死亡。
如剂量较小,则引起急性症状,初有咽喉紧缩感,强度恐怖感、胸内抑闷感,眩晕、恶心、呕吐、眼球凸出,随后知觉丧失、冷汗、肌肉痉挛、脉快而弱、呼吸浅表,终因呼吸麻痹而死。
前后经过可为10~30分钟,也可以更短。
氰化物中毒死的解剖尸体时,有时可以嗅到刺鼻的杏仁味,这一特征可以为确定氰化物中毒提供一些线索。
但应注意,并不是所有氰化物中毒都会出现这一现象,同样,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嗅到它。
死者尸斑可以是鲜红色,也可以是紫红色或暗紫色。
002氰化钾(KCN)培养基干血铁粉碳酸钾混合共热制氰化钾成分蛋白胨 10g氯化钠 5g磷酸二氢钾 0.225g磷酸氢二钠 5.64g蒸馏水 1000mL0.5%氰化钾溶液 20mLpH7.6制法将除氰化钾以外的成分配好后分装烧瓶,121℃高压灭菌15min。
放在冰箱内使其充分冷却。
每100mL 培养基加入0.5%氰化钾溶液2.0mL(最后浓度为1∶10000),分装于12mm×100mm灭菌试管,每管约4mL,立刻用灭菌橡皮塞塞紧,放在4℃冰箱内,至少可保存两个月。
同时,将不加氰化钾的培养基作为对照培养基,分装试管备用。
试验方法将琼脂培养物接种于蛋白胨水内成为稀释菌液,挑取1环接种于氰化钾(KCN)培养基。
并另挑取1环接种于对照培养基。
在36±1℃培养1~2d,观察结果。
如有细菌生长即为阳性(不抑制),经2d细菌不生长为阴性(抑制)。
注:氰化钾是剧毒药物,使用时应小心,切勿沾染,以免中毒。
夏天分装培养基应在冰箱内进行。
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封口不严,氰化钾逐渐分解,产生氢氰酸气体逸出,以致药物浓度降低,细菌生长,因而造成假阳性反应。
试验时对每一环节都要特别注意。
003亚硝酸盐的作用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但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科学家近日却发现,这种致癌物能制作成药物,用来治疗镰状细胞血症和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这一发现令人瞠目结舌。
100年来,科学家认为亚硝酸盐没有任何益处,但是今天,科学家却发现了它的价值所在。
据美国全波广播公司9月5日报道,在研究一种与亚硝酸盐相关的化合物——氧化一氮时,马克T格拉德温博士和心脏病专家理查德-坎农博士意外发现了亚硝酸盐的药用价值。
氧化一氮可以扩张血管,进而增加血液流量,但无法用作药物。
不过,经常被用作食品防腐剂的亚硝酸盐却有着和氧化一氮相似的功效,而且可以入药,所以两位科学家想到了亚硝酸盐。
随后,科学家进行了临床试验。
他们给健康的志愿者注入微量亚硝酸盐,结果志愿者体内血液流量增加了两倍,而当志愿者运动时,体内的亚硝酸盐含量马上直线下降,说明身体正在积极使用亚硝酸盐。
所以,科学家认为,亚硝酸盐可以用作药物,用来治疗镰状细胞血症、心脏病、脑动脉瘤等和血液流量有关的疾病。
对此,格拉德温博士戏称说,“我们等于把人体器官当成了热狗,加入亚硝酸盐就相当于加入了保护措施,保卫心脏、肺和大脑缺氧时,细胞不会因为缺少氧气而死亡。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高剂量的亚硝酸盐还是会产生很大毒性。
误食了亚硝酸盐会导致亚硝酸盐类食物中毒,长期使用甚至会导致食道癌和胃癌。
而且,科学家目前还缺少临床试验证明亚硝酸盐可以治疗心脏病等疾病。
所以,科学家正在积极征集志愿者进行临床试验,并开始寻觅合适的药物生产商负责研发亚硝酸盐类药物。
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盐类物质,味苦,外形极似食盐。
亚硝酸盐进入人体,氧化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为高铁血红蛋白,后者无携氧功能,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肠原性青紫症,皮肤青紫是本病的特征,尤以口唇青紫最为普遍。
中毒剂量为0.3�0.5g,致死量为3g,一般在进食1�3小时发病,短者仅10分钟,长者可达10余小时,亚硝酸盐还可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作用生成亚硝酸胺,对人体造成伤害。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是美兰(亚甲兰)制剂,使用剂量为1�2mg/kg体重,用25%葡萄糖20�40ml稀释后静脉注射,可使紫绀症状消失。
亚硝酸盐的预防从食品卫生角度讲,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肉制品如香肠、肴肉、狗肉等的生产中可以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保持肉制品的亮红色泽,抑菌和增强风味,但要严格控制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国家标准GB5009.33�96规定,肉制品中,亚硝酸盐含量不得超过30mg/kg,并妥善保管。
莱城区食监所93�98食物中毒卷字统计显示,五年来,共发生4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案,占总起数40%,其中就有3起是由于肉制品生产者管理不善,误加、误食亚硝酸盐而引起中毒。
另外,由于土壤化学成份的缘故,使某些蔬菜如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莴苣中含有大量的硝酸盐,特别是在腌制不透或腐烂变质的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更高,硝酸盐被人体中肠道细菌还原为亚硝酸盐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所以除肉制品生产者严格管理、控制亚硝酸盐使用量外,食监机构还提醒广大消费者,应不食色泽异常的肉制品,变质陈腐的蔬菜和腌制不透的咸菜,并严禁饮用苦井水。
另外,有些建筑施工队,在冬春季节施工时,习惯用亚硝酸盐作防冻剂,也要严格管理,明确标记“有毒”字样,以防误食。
预防亚硝酸盐中毒是个老话题,但这种事件仍时有发生,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今年年初全国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因误食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人数占总中毒人数的百分之五十五点五。
说明这方面的知识仍未普及,人们对它仍掉以轻心。
亚硝酸盐是一种化学物质,呈晶体状,易溶于水,常用于生产各种染料,也当做防冻剂使用,在实验室中常用作氧化还原试剂,人们通常称做“工业用盐”。
这种化学性盐剂虽有盐字,但与我们经常用的食用盐截然不同,应严格区分,问题往往发生在将两者混淆上。
食用盐为人体所必须,它可维持人体血液中的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度平衡。
而亚硝酸盐是一种有毒物质,它一旦进入人体后,就会使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而失去携氧功能,迅速出现嘴唇发紫、面色苍白、四肢抽搐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造成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一是将亚硝酸盐一类用品放在食品、厨具、饮用水附近,亚硝酸盐在厨师不经意时混入食物之中。
二是食用腐败蔬菜或其他食物。
食物中一般都含有微量硝酸盐,如存放过久或保管不当,细菌大量繁殖,可把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
腐烂的蔬菜、腐败的食物中,亚硝酸盐会成百倍的上升。
剩菜剩饭也会产生亚硝酸盐。
咸菜和泡菜也可产生亚硝酸盐,但产生的高峰出现在腌泡第七天,若隔半个月后食用,则其中的亚硝酸盐会大大减少。
亚硝酸盐中毒既有近期严重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也可能有一定蓄积致癌作用,因此必须对其提高警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要使广大群众,特别是厨师和餐厅、食堂管理人员,具备预防亚硝酸盐中毒的常识,防止误食亚硝酸盐,存放亚硝酸盐的地方要与食品、炊具、饮用水严格隔离开来;其次要严格遵循食品卫生要求,不吃腐烂的蔬菜和腐败的食物,隔夜菜和变味的剩饭剩菜坚决倒掉,不可舍不得丢弃而因小失大;其三要食用新鲜蔬菜和新鲜肉类,食物在冰箱不可存放过久,最好现买现吃,对有异味的变质食物坚决不吃。
一旦发现亚硝酸盐中毒,应立即送医院抢救,以尽量减轻不良后果。
(光明日报)亚硝酸盐不会因高温蒸煮而挥发,虽然溶于水,但是性质比较稳定。
所以水煮加热是不可能消除的消除亚硝酸盐有那些方法现在有很多厂家宣称有吸附性的高分子化合物来降亚硝酸盐,但笔者在实验室及外塘做试验,都没有看到效果,所以说这可能是一个方向但并不会有实际上的效果.还有的厂家把硫代硫酸钠也就是海波搞个很诱人的名子什么亚硝克星,降亚灵等.笔者在试验室发现,硫代硫酸钠确实可与亚硝酸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把亚硝酸盐里的氮还原成氮气放出,但其反应条件是在PH值小于6的情况下,一般养殖水体的PH 值都大于7,笔者在养殖水体中做试验,在含亚硝酸盐的水中放入大量的硫代硫酸钠,放置了近二十天,亚硝酸盐也没什么变化.还有就是一些微生物降亚酸盐制剂,大都是芽孢杆菌,笔者发现,芽孢杆菌其实并不能直接降解亚硝酸盐,而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分解有机物为无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大都被分解成有机酸或二氧化碳,含氮化合物大都被分解成氨态氮,其中一部分被芽孢杆菌利用生成菌体蛋白,一部分被水体中的藻类利用,一部分被水体中原有的光合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