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研讨记录
苏教版四年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备
小学年段集体备课记录表程: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建立在两位数乘两位数基础之上的,计算的算理与方法与以前学习的乘法完全一样,可以应当迁移规律进行教学。
1、课始把例题中的144户改成44户,列式44×15,引导学生回忆计算方法,一是简便计算44×5×3;二是44×5=220,44 ×5=440,220+440=660;三是竖式计算,然后让学生计算。
2、改成144×15,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最后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
3、评讲,总结计算方法和注意点。
教材第5页的第5题,是研究积与乘数的变化规律,教师很容易做习题做做、填填简单地处理。
这个知识是为五年级学习小数乘法服务的:1、研究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扩大10倍、100倍……,积也随着扩大10倍、100倍……,最后归纳出: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扩大多少倍,积就随着扩大相同的倍数。
2、反过来研究(同上),归纳出: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缩小相同的倍数。
3、把上面的两个规律合并成:第一个乘数不变,第二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4、再研究第二个乘数不变、第一个乘数变化的情况,归纳出:第二个乘数不变,第一个乘数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缩小相同的倍数。
5、最后把得出的两个结论合并成: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缩小相同的倍数。
6、应用:已知 24×18=43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240×18=2400×18=240×180=240×1800=24×36 =48×180=蒋:第9页的思考题对没有学过奥数的学生来说是难了点,但是也不是不能研究的,1、出示题目:用1、2、3、4、5这5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积最大,是什么算式?如果学生说是:543×21,我问:你为什么这样组算式?生答:因为积最大,所以我把5放在了三位数的最高位。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通过比较体验乘法的一些计算规律
一方面,通过计算比较,感受积的变化规律。P5第5题通过填表、比较,可以体会乘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并帮助理解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简便算法。
另一方面,用题组以旧带新,让学生学会新的口算。以上所说的口算,也是通过计算、比较,体会新的口算的方法,促进学生在知识上获得进一步发展。
◆末尾有 0 的乘法让学生尝试、思考
在掌握笔算一般方法之后,P4安排了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例题教学一个乘数的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在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认识自己列竖式计算,再和同学交流,获得比较简便的笔算方法,即先把0前的数对齐相乘,然后在得数的末尾添一个0;试一试安排了两个乘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笔算。因为积后面要添两个0,教材先列出竖式并用虚线表示,让学生根据已经乘出的数,讨论积的末尾要添上几个0,明白可以先算0前面数的乘积,再看两个乘法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出的积后面添几个0。这里要注意让学生明白,虚线前乘积末尾的一个0是计算出来的,所以连添上的两个0,应该3个0,以免学生产生误解。
2. 揭示课题。
谈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
3. 尝试笔算。
提问:“你能用竖式算出144 × 15的得数吗?”
学生尝试练习,同时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把横式和答句都写完整。
4. 交流总结。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算法,再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竖式。(先用另一个因数个位上的5去乘144得720,用十位上的1去乘144得144个10,144的末位和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集体商量积最大问题:你有什么大致的思路呢?
(要使积最大,最高位上肯定分别应该是最大的两个数字4和5,低位上的数字应尽可能小。)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方案的讨论记录
四年级组数学集体备课方案的讨论记录讨论人: 刘琴刘国富张怀喜记录人:张怀喜总结人:刘琴一、就集体备课的认识和感触:我们都是初步接触集体备课,难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但随着工作的完善,我想,那将会成为提高我们教师业务成长的有效策略。
首先,集体备课可以节省教师很多的时间,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压力,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往,教师独立备课,有时会出现知识错误和思路狭窄,而且,花的时间多,任务重,压力大。
集体备课与教师独立备课相比较,大大地缩短了教师用于备课的时间,减轻了教师忙于备课的压力,使教师能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创新课堂教学,拥有充沛旺盛的课堂教学精力,使教学效果更是显著。
其次,集体备课使教师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的质量,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集体研讨、教后反思的过程,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
再次,教师集体备课能很好地落实新课称改要求,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大力整合学校各科的教师资源,使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二、根据集体备课方案提出几个切实的问题。
1、我们在集体备课前应做什么准备?2、我们备课是为谁而备?3、集体备课的终级目标是什么?讨论得出的答案:1、备教具:多媒体课件2、备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复习导入(2)学习新课(3)拓展引伸(4)板书设计三、根据集体备课需要做的具体工作讨论记录如下:1、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集思广益。
2、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各人可依据本班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3、自己可以在集体备课后的教案上认为主要的对方要有圈点、修改、补充、拓展和教后反思等记录;四、通过讨论,确定本组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尽量要做到以下几点:1、开展好每一次的集体备课讨论会,任何人不得随意请假或无故缺席,集体备课如与学校其他活动安排相冲突,集体备课时间由备课组长另作安排,改期进行。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优秀范文六篇)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优秀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总结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
我们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现将这一学期的工作回顾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开学初,我们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第八册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
通过这样的学习,老师们对全册教材的地位,每个单元的知识点,重、难点做到了心中有数。
课余时间,大家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论,阅读有关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认真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发挥集体的智慧,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每上一个新单元之前,我们组都会利用科组学习时间针对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某一课时教学内容或疑难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充分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不仅备教材、备教法,还备学生。
每次的中心发言人都要查阅大量地相关教学资料、教学资源,加上自己的教学思想,再整理成篇,可以说是备好了主讲稿才发言的。
主讲人谈了所讲内容的编排意图、教学重难点、提出教学建议等之后,大家补充意见,把自己的一些疑问、教学设想、有新意的地方拿出来交流、讨论,思考,大家取长补短,最终达成共识。
只统一思想,不统一教案,倡导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
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
三、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
数学四年级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了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9月30日开展了四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2021年9月30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活动主题1. 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四年级数学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制定教学计划。
2. 教学研讨:分享教学经验,探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案例分析: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教师认真研读四年级数学教材,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
(2)针对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进行深入研讨,制定教学计划。
(3)教师们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
2. 教学研讨(1)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2)针对问题,大家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提出改进措施。
(3)教研组长对教学研讨进行总结,强调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1)选取典型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3)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六、活动总结1. 集体备课环节,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确了教学目标、重难点,为今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研讨环节,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策略,提高了教学质量。
3. 案例分析环节,教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4. 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们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七、活动反馈1. 教师们普遍认为,本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2. 部分教师表示,在集体备课环节,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平移的性质、旋转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和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图形的基本知识,但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可能还很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图形是否具有平移、旋转或轴对称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这些概念。
2.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实例,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实例。
2.准备相关实物的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演示。
3.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实例引入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个图形在平面内平移、旋转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变化。
2. 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讲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及性质,并结合实物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在讲解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学生的疑问。
xx年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具体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体会图形运动的基本方式,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教材安排的5道例题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是例1,主要教学图形的平移,以及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第二段是例2、例3,主要教学图形的旋转,以及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第三段是例4、例5,主要教学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以及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学生经历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和设计图案的过程,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初步感受图形运动的结构美,体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过程中,感受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体验,增强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1、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平移。
2、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3、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能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四、教学难点1、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2、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五、教学时数4教时主备人:左灏授课人:全册第 1 课时课题:图形的平移第 1 课时单元第 1 课时教学内容:课本第1页例1,第2页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优秀范文六篇)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优秀范文六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优秀范文六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四年级数学教研组教学工作将以教导处的工作思想为指导,立足学校数学教科研实际,深入挖掘教研组内的教学、教研潜力,提倡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实现教学、教研的双赢。
以新课标新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本,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积极总结经验,发挥优势,改进不足,聚集全组教师的工作力和创造力,努力使数学教研组在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团结奋进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教研目标聚焦课堂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研水平。
三、工作重点1、以小数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研重点,将开展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2、用教学“六认真”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
要求每个教师自觉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热心参与每一次学习。
四、具体工作安排及措施1、根据学校继续完善教师教学“四项规范”达标工作的要求,对照我校教育教学常规评分细则,四年级数学教研组要求全体数学教师在备课时用心读教材、想设计、勤反思。
新课教学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学情进行教学程序调整和补充;课后,对授课任务完成情况、课堂状况、教学目标达成、教学调整效果、教学得失、学生学习能力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认真及时地进行深度的反思。
调整后的文本、课件要求相对应。
注重学生的学业评价,作业批改及时,每一单元检测有统计和分析。
教研组通过“每月一查,月月有重点”和学期期末考核等方法,来落实学校的教学常规要求。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进一步自主学习和研讨,开展组内教师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评课、磨课等活动。
SJ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集体备课记录研讨记录第一至第八单元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四年级数学组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一、主备课人:XXX二、时间:2019-3三、主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参加人员:XXX XXX五、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具体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体会图形运动的基本方式,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六、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º。
3、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成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5、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平移;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抽,能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八、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的教学,动手操作是孩子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手段。
可以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去掌握。
通过孩子自己眼、耳、手、脑的协同作战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记得更深、更牢。
九、作业设计:完成第7页的练习一。
十、组内讨论的热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设置认识起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机会接触一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且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抽。
SJ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册集体备课记录研讨记录第一至第八单元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四年级数学组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一、主备课人:XXX二、时间:2019-3三、主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参加人员:XXX XXX五、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具体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体会图形运动的基本方式,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六、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º。
3、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成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5、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平移;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抽,能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八、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的教学,动手操作是孩子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手段。
可以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去掌握。
通过孩子自己眼、耳、手、脑的协同作战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记得更深、更牢。
九、作业设计:完成第7页的练习一。
十、组内讨论的热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设置认识起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机会接触一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且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主要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掌握了二年级下册《图形变换》的相关知识,对图形的变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四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仍在发展中,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图形是否发生平移、旋转或轴对称。
2.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性质。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2.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例,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3.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PPT,用于展示问题和实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滑梯、荡秋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属于图形的变换?如果属于,那么是什么类型的变换?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概念。
然后,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判断它们是否发生了平移、旋转或轴对称。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找出答案。
例如: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平移?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发生了旋转?轴对称的图形有哪些特点?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推荐6篇)
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记录五篇范文(推荐6篇)》。
第一篇:四年级数学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在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之下,我们成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节活动。
这既是我校数学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创新和实践,也是我校新校园文化建设致力于形成精神文化的象征和追求。
在4月10日至11日为期2天的以“感受数学魅力弘扬数学文化”为主题的精彩数学节活动中,同学们畅游数学王国,领略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切身体会到了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励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形成了校园良好的数学氛围。
活动中,我与刘皓宇同学带领大家走进了二进制游戏中,领会了其中的奥秘,享受游戏的种种欢乐;杰哥和他的小伙伴们展示了他们玩魔方的手速;刘阳、李子龙、张媛、赵震林一同介绍了奇妙的演变游戏,大家纷纷拍手称快。
在本届“数学节”中,我们全体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利用活动时间在一起商量讨论,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安排了精彩的活动。
通过这些精彩纷呈的各项活动,我们收获多多。
在此我要对活动做出以下总结:作为社长以及本次活动的主要承办人,我觉得还可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毕竟是第一次,没有经验。
为下次办好活动打下基础。
我认为,此次活动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没有做好活动前的宣传工作(2)活动海报没有以画为主(3)任务分工不明确,大部分任务都是社长我一人完成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下次活动一定会办的更好本届数学节活动已落下帷幕,思想汇报专题但学生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却好象还未平静,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将数学知识蕴涵于丰富活动的形式,纷纷盼望来年的数学节。
相信孩子们逐渐培养起来的对数学的`兴趣、喜爱将伴随他们攻克各种难关,去获取和发现新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0至1000,了解其组成方式。
2.掌握三位数的读法及其大小关系。
3.能够用拓展法和分解法进行数的拓展和分解。
二、教学内容1.数字0至1000的认识2.三位数的读法及大小关系3.数的拓展和分解三、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拼读0至1000的数字。
2.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大小关系。
3.学生能够用拓展法和分解法进行数的拓展和分解。
四、教学准备1.课件PPT2.计算器3.操作练习材料4.学生课本五、教学过程1. 学习数字0至1000教师出示数字0至1000及其相应的拼音,让学生快速拼读。
然后,教师让学生把数字排列成阶梯状,并对数字位数分别进行介绍。
2. 三位数的读法及大小关系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写出几个三位数,并可借助课件PPT进行讲解。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三位数的读法及其大小关系。
3. 数的拓展和分解教师通过几个实际的例子,如“123+200=”,让学生用拓展法和分解法进行数的拓展和分解,以培养学生使用数的意识。
六、教学总结1.学生已经了解了数字0至1000及其组成方式。
2.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的读法及大小关系。
3.学生已经熟悉了数的拓展和分解方法。
七、课后作业1.拼写0至1000的数字。
2.默写5个三位数的大小关系。
3.完成书面练习题。
八、教学反思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设计。
针对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加强练习;对于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知识拓展。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参与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效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应用。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概念,如平移和轴对称。
但是,对于旋转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旋转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如何用旋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物体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及应用。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旋转的概念和特点,能够用旋转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现象。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实物和图形,如玩具、卡片等,用于演示和操作。
2.准备一些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的变换,如玩具的旋转、图形的翻转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变换的特点和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介绍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这些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巩固和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知识。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字的位数概念2.能够正确快速地读出任意整数3.能够根据上下文理解整数的大小教学重点和难点1.整数位数的理解和读写能力的培养2.上下文理解对数字大小的判断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课堂讲授、示范引导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自主表达、交流和合作,促进知识的共建、共享。
教学过程第一节:数字的位数1.导入互动提问,询问学生对数字位数的理解。
同时通过教师示范演示数字的单位展示,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教师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数字进行举例说明,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位数和阶段之间的关系。
•例1:将 17 拆分为 10 和 7,以此理解数字的位数和大小。
•例2:使用千、百、十、个的单位对1048 进行表示,快速读出整数。
3.操作让学生由小组组成,在小组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字位数的判断和快速读出练习。
第二节:整数大小的判断1.导入介绍一项任务,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字推断:张三的 ice cream 山比李四的high 山高。
2.学习教师介绍现实生活中整数大小的判断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实际应用中体会数字大小的可比性。
3.操作学生完成课程手册上的练习,进一步提高整数大小的判断和理解水平。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深入理解了数字位数的本质特征和大小的大小比较规则,提高了读写整数的能力和运用数字进行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与互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意识又得到了增强。
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加强实际应用场景与生活体验的共建,让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教学质量。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全部集体备课教案(共7课时)
追问:它们的运动有什么不同点?
小结:小船图平移的距离比金鱼图远一些。
2.操作实验,感受平移
谈话:那小船图究竟向右平移了几格呢,金鱼图又平移了几格呢?我们动手操作,找出答案。
小组交流。
总结:小船图向右平移9格,金鱼图向右平移7格。
3.画出平移后图形,提升认识
提问:你能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下平移3格的图形吗?
南京学校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主备人:审核人:总第课时
课题
图形的对称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页例4和试一试,第6页例5和练一练,完成练习一第5-6题。《补充习题》第4-5页。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3)完成《补充习题》第2-3页
板书
设计
图形的旋转
寻找由旋转点出发的关键线段
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形状不变
教
后
记
附件1:实验教学设计
实验名称
画出三角形绕A点旋转90°后的图形
实验目的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的含义,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实验工具
播放课件:聚焦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播放各种车辆来来往往进出场面的录像。
引出问题:(动画静止成车辆进出的图片)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看,转杆打开,你能用手势表示转杆旋转的方向吗?旋转了多少度?转杆关闭呢?
自主
探究体验
感悟
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⑴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的打开和关闭,讨论转杆打开和关闭时向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四数下册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下午在会议室开展了四数下册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主持,全体数学教师参加。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探讨四数下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内容1. 教学内容分析首先,由教研组长对四数下册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分析。
她指出,四数下册主要涉及分数、小数、百分数等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2)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教学方法探讨接着,各位教师就四数下册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是几位教师的发言摘要:(1)张老师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李老师提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王老师强调,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教学效果。
(4)刘老师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 教学案例分享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教研活动还邀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教学案例。
以下是几位教师的案例分享:(1)张老师分享了一堂关于分数乘除法的公开课,她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2)李老师分享了一堂关于百分数的实践课,她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3)王老师分享了一堂关于小数的探究课,她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数下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提高我组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组于2022年10月15日下午在五楼会议室开展了“四数下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四数下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下午三、活动地点五楼会议室四、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四数下第一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首先,由备课组长带领大家回顾了第一单元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接着,组内教师针对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各自的教学设想和教学方法。
2. 教学研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组内教师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1)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角?(2)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4)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针对这些问题,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建议:(1)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角的定义、分类、度量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直观印象。
(2)通过操作活动、游戏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角的性质,培养空间观念。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 案例分析为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力,本次活动选取了两位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研讨。
案例一为“角的分类”,案例二为“角的度量”。
组内教师针对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1)案例一分析该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直角、锐角、钝角等,但在角的分类过程中,教师对角的分类标准讲解不够清晰,导致学生理解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教师在讲解角的分类时,应明确角的分类标准,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
(2)案例二分析该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度量方法,但在角的度量过程中,教师对度量工具的使用讲解不够详细,导致学生操作不规范。
四数下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数学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四数下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方式,探讨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四、参与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首先由教研组长主持,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本次集体备课的主题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内容包括:(1)教材分析:教师们共同分析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教学目标等,确保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3)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难点,探讨如何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教学评价:制定教学评价方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课堂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结束后,由一位青年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观摩课的主题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课后,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
(1)评课:教师们对观摩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优点和不足。
(2)议课:针对评课中提出的问题,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教学反思活动最后,教师们进行了教学反思,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1)教师A: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B:在观摩课中,我发现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四年级数学组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主备课人:XXX
二、时间:2019-3
三、主题: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四、参加人员:XXX XXX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具体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体会图形运动的基本方式,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六、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º。
3、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成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5、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将简单的图形平移;认识图形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抽,能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八、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法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的教学,动手操作是孩子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手段。
可以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去掌握。
通过孩子自己眼、耳、手、脑的协同作战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记得更深、更牢。
九、作业设计:
完成第7页的练习一。
十、组内讨论的热点: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合理设置认识起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有机会接触一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且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并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抽。
这些都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