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次考核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川大16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4作业答案100分

(完整)川大16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4作业答案10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

5 分,共5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2.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4.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7.哲学的党性是指()。

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8.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B.普遍和特殊的关系C.无限和有限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18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11.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关于人类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B.关于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D.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抽象和具体的关系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3.空间是指(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业答案

1.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D、使人们一劳永逸2、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是指(A C D)。

A、一切形式的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主体B、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C、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纯粹精神运动D、离开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E、运动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C、任何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4、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观点是(B )。

A、主观唯心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不可知主义5、有个驼背的人去求医,问能否治好他的驼背。

医生说:“可以。

”随后就叫他趴在地上,然后用门板压在他背上,医生站在门板上面用脚使劲往下压,驼子叫苦连天,直到把背压直,而人却被压死了。

驼子家属要医生偿命。

医生争辩说:“我只负责治病,不管什么救人。

”这笑话(B C D )。

A、是对医生的不敬B、深刻地讥讽了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C、说明形而上学思想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D、形而上学必然导致唯心主义E、说明古代的医生不会看病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C )。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C )。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9、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是指(C D )。

A、事物又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B、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C、事物仿佛回复到原来的出发点,但这是在更高阶段上的回复D、经过两次否定,事物发展到更高阶段E、在外力推动下,事物作机械运动10、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A C D E )。

2015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1/30)单项选择题第1题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下一题(2/30)单项选择题第2题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反映论和先验论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上一题下一题(3/30)单项选择题第3题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物质性B.世界的统一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上一题下一题(4/30)单项选择题第4题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上一题下一题(5/30)单项选择题第5题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社会管理活动B.科学实验活动C.社会改革活动D.物质生产活动上一题下一题(6/30)单项选择题第6题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变化是否彻底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上一题下一题(7/30)单项选择题第7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上一题下一题(8/30)单项选择题第8题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上一题下一题(9/30)单项选择题第9题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A.全面性B.相对性C.绝对性D.客观性上一题下一题(10/30)单项选择题第10题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一题下一题(11/30)单项选择题第11题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是A.地理环境B.物质生产C.风俗习惯D.人伦道德上一题下一题(12/30)单项选择题第12题下列范畴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上一题下一题(13/30)单项选择题第13题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A.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B.思想观念的分歧引起的C.政治理念的差异引起的D.宗教信仰的不同引起的上一题下一题(14/30)单项选择题第14题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B.一元论和二元论C.宿命论和唯意志论D.唯理论和经验论上一题下一题(15/30)单项选择题第15题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剩余价值上一题下一题(16/30)单项选择题第16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上一题下一题(17/30)单项选择题第17题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上一题下一题(18/30)单项选择题第18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A.只具有历史进步性B.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C.只具有阶级局限性D.既无历史进步性又无阶级局限性上一题下一题(19/30)单项选择题第19题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生产阶段B.流通阶段C.购买阶段D.销售阶段上一题下一题(20/30)单项选择题第20题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A.提高平均利润率B.提高剩余价值率C.提高资本积累率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上一题下一题(21/30)单项选择题第21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A.生产过剩B.商品短缺C.长期萧条D.持续高涨上一题下一题(22/30)单项选择题第22题超额利润是A.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市场价格的差额上一题下一题(23/30)单项选择题第23题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A.银行利息率B.股息C.股票票面额D.股票控制额上一题下一题(24/30)单项选择题第24题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A.社会分工的发展B.商品经济的发展C.自然分工的发展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上一题下一题(25/30)单项选择题第25题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商业资本D.金融资本上一题下一题(26/30)单项选择题第26题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为A.创造高科技成果B.无产阶级队伍的成长和壮大C.发展社会生产力D.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上一题下一题(27/30)单项选择题第27题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B.恩格斯C.马克思D.斯大林上一题下一题(28/30)单项选择题第28题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充分条件是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B.工人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上一题下一题(29/30)单项选择题第29题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按劳分配C.市场经济体制D.按需分配上一题下一题(30/30)单项选择题第30题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上一题下一题(1/10)多项选择题第31题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A.科学社会主义B.民主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一题下一题(2/10)多项选择题第32题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A.否定是事物的全盘否定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C.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上一题下一题(3/10)多项选择题第33题下列各项表现了意识能动性的有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上一题下一题(4/10)多项选择题第34题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B.权威人士采纳的就是真理C.少数人坚持的就是真理D.大家觉得有用的就是真理上一题下一题(5/10)多项选择题第35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资源稀缺与人口增长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先进观念与落后思想的矛盾上一题下一题(6/10)多项选择题第36题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上一题下一题(7/10)多项选择题第37题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的是A.延长工作日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C.增加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一题下一题(8/10)多项选择题第38题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A.生产价格与价值无关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C.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D.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经常不一致上一题下一题(9/10)多项选择题第39题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D.垄断与竞争并存上一题下一题(10/10)多项选择题第40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行业差别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上一题下一题(1/5)简答题第41题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______上一题下一题(2/5)简答题第42题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基础?_____上一题下一题(3/5)简答题第43题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四答案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四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四答案欢迎你,你的得分:100.0完成日期:2018年03月08日11点39分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犯了()。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B.类似诡辩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2.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A.指出人们可能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指出本质和现象是同一的C.把科学的实践引入认识论D.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的统3.感觉是认识的起点()。

A.只是唯物主义的观点B.只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只是不可知论的观点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的观点4.承认客观真理与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A.理论前提不同的问题B.同一个意思的问题C.本质和现象的辩证统一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5.实践之所以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实践自身的特点而言是因为()°A.它是对人类有用的活动B.它是多数人参加的活动C.它是有主观性的活动D.它是直接的现实性的活动6.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地理环境是()A.自然条件无可比拟的富饶B.草木繁茂、雨量充足的热带C.土地肥沃、雨量适中的平原D.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和多样性7.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A.人口多、密度大B.人口少、增长慢C.人口不增也不减D.与物质生产相适应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9.生态系统指的是()。

A.生物群落B.生物圈C.自然环境D.生物群落和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或综合体10.在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系统变化最强力的影响因素是()。

A.绿色植物B.动物C.人类社会D.非生物环境二、多项选择题。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世界的统一性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D.物质生产活动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B.相对性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实事求是11.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是 B.物质生产12.下列范畴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B.生产关系13.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A.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14.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价值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8.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B.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C.购买阶段20.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A.生产过剩22.超额利润是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3.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A.银行利息率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2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金融资本2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为C.发展社会生产力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28.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充分条件是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29.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30.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共产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 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3.下列各项表现了意识能动性的有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3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权威人士采纳的就是真理C.少数人坚持的就是真理 D.大家觉得有用的就是真理35.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36.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37.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的是A.延长工作日C.增加劳动强度38.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C.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D.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经常不一致础39.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D.垄断与竞争并存4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014-2015年度《马原》答案解析

2014-2015年度《马原》答案解析

得分成都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卷考生须知: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请各位同学诚信答题。

2、客观题部分(1-45题)一律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主观题部分一律答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一律不得分。

3、机读卡上“试卷代号”统一填涂“A ”,“科目”不涂。

考生相关信息请填涂完整。

学号位数不足13位时,填写时请在学号前加零。

4、试卷和答题纸上务必准确填写任课教师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物质的本质特性是( )A .客观实在性B .实物性C .结构性D .可分性2、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3、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是一种( )A .宿命论观点B .唯意志论观点C.机械唯物论观点D.朴素唯物论观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式D.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6、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7、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

”“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有其因必有其果8、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4(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4(附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考试试题4(附答案)1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选项是()标准答案: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2自由王国是指人们()标准答案:D.摆脱了自然对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3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里创造的()标准答案: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于()标准答案:D.人类的社会实践5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标准答案:C.机器设备6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标准答案: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标准答案: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8在劳动力买卖当中,劳动者出卖的是()标准答案:A.劳动力的使用权9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标准答案:D.共产主义社会10划分阶级的标准是()标准答案:D.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集团的劳动11马克思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实现问题的两个基本原理或理论前提是指()标准答案:D.社会总产品的食物构成和价值构成的理论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标准答案:A.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13资本主义工资最基本的形式是()标准答案:D.计时工资1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标准答案: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15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标准答案: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16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标准答案: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和矛盾的重要举措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对经济的干预()标准答案: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18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应是()标准答案: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9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本质上是()标准答案:C.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20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标准答案:B.资本积累21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标准答案:A.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22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是()标准答案:D.劳动23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商品生产的()标准答案: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4价值作为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它只能存在于一定的载体当中,这个载体是()标准答案:B.财富25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标准答案:B.脱离人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26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标准答案:C.社会基本矛盾27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正常具有“内在力量”的标志是()标准答案:A.勇于自我批评28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原样被转移到新产品当中,而是被重新创造出来的是()标准答案:B.可变资本2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练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4章练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不定项选择题: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A、B、D、E)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分工的存在C、劳动力成为商品D、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商品是(A、E)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B、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劳动产品C、有价值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D、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C、D)A、简单劳动B、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4、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说,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体现在(A、B、C、D)A、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B、它在价值决定上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C、劳动力商品在消费过程中会创造剩余价值D、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E、它的价值是使用价值的源泉5、商品的价值量 (A、B、C、D)A、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C、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是商品交换的基础E、与劳动时间无关6、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有 (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7、把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叫做不变资本,是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 (A、B)A、价值量不发生增殖B、价值量只发生转移C、不转移价值D、不被消费E、不改变物质形态8、可变资本是 (A、C)A、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B、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转移的资本C、在生产过程中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D、实物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不变的那部分资本E、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9、剩余价值率是(A、D、E)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之比C、剩余价值与全部资本之比D、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E、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10、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依靠(B、C)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C、缩短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D、延长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E、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的11、超额剩余价值(A、D)A、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是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差额C、就是相对剩余价值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会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E、超额剩余价值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12、生产自动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无人工厂”现象,那么(B、C、D)A、自动化的机器已经取代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B、“无人工厂”在本质上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C、剩余价值生产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更为先进了D、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源泉E、科技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剩余价值源泉13、关于资本有机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E)A、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B、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下降是一般趋势C、反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关系的资本技术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D、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就是资本有机构成E、资本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1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指在c:v中(A、B)A、c的比重不断上升B、v的比重不断下降C、c和v按相同比例上升D、c和v按相同的比例下降E、v的比重不断上升15、资本积累(A、B、C、E)A、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B、加剧两级分化C、造成失业现象D、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E、为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积累了物质条件16、关于产业资本的循环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B、C、D、E)A、要经历购买、生产和售卖三个阶段B、要分别执行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职能C、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D、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E、资本循环运动及其规律作用的发挥,受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17、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构成上看包括 (C、D、E)A、生产资料B、消费资料C、不变资本D、可变资本E、剩余价值18、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A、B、C、D)A、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B、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实现补偿C、两大部类的生产在规模上保持一定比例D、两大部类的生产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E、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19、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B、C)A、时而尖锐时而缓和,但总体趋势是缓和B、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D、生产资料增长与消费资料增长之间的矛盾E、固定资本增长与流动资本增长之间的矛盾20、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B、D)A、为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所以只能否定B、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C、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糟粕,要全盘抛弃D、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以前,它的社会作用主要还是进步的E、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未起过进步的社会作用二、辨析题:1、“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西交15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西交15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00分答案

15 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蕴含的哲理是()。

A. 感性高于理性认识
B. 经验是判断是非的标准
C. 时间是检验是非的标准
D.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正确答案:D
2. 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 对立统一规律
B.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C
3. 面对消极腐败的东西,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因为()。

A.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B. 原因必然引起结果
C.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正确答案:A
4. 自然灾害“多难兴邦” ,在哲学上关键在于灾难可以()。

A. 提供关于灾难的科学认
B. 提供关于灾难的认识条件
C. 供治理灾难的经验教训
D. 激发人类认识与抵御自然灾害的主观能动精神
正确答案:D
5. 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外因相互关系原理制定的方针政策是()。

A. 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63)《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作业(概念题)2:第二次作业(简答题)3:第三次作业(判断题)4:第四次作业(论述题)5:第五次作业(概念题)6:第六次作业(简答题)7:第七次作业(判断题)1:[论述题]文化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论述题]人的本质参考答案: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论述题]社会基本矛盾参考答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并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4:[论述题]认识运动总规律参考答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5:[论述题]反映论参考答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较之以往进到了更高一级的程度。

6:[论述题]辨证否定参考答案: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能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7:[论述题]矛盾分析法参考答案:通过事物内在的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身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能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自己运动”、自我发展。

8:[论述题]规律参考答案: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最根本的方法。

矛盾本身就是事物和过程。

所以分析事物和过程就是分析矛盾,就是用对立统一规律去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的科学方法。

9:[论述题]物质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0:[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参考答案:规律是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与本质、必然性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全国2015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54月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O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作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是A.唯物论和辩证法学说B.唯物论和劳动价值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2.承认世界的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一元论B.二元论C.唯物论D.唯心论3.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客观实在性是A.生命物质的共性B.自然物质的共性C.有形物质的共性D.一切物质的共性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5.唯物辩证法提供的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是A.逻辑分析法B.阶级分析法C.矛盾分析法D.精神分析法6.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依据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B.辩证否定的原理C.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D.对立统一的原理7.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A.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相互依存的关系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8.作为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识记、联想、假说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从主观真理走向客观真理的过程B.从局部真理走向全面真理的过程C.从具体真理走向抽象真理的过程D.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lO.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实现B.对物质生产的影响实现C.对个体生理结构的影响实现D.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实现12.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A.经济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血缘关系13.在上层建筑的各种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艺术B.宗教C.政治D.哲学14.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人的价值追求B.人的政治立场C.人的情感态度D.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具体劳动A.反映社会生产关系B.是劳动的社会属性C.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D.创造剩余价值16.价值规律是A.自然经济的基本规律B.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C.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D.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17.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A.它由剩余价值决定B.它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C.它由自身的使用价值决定D.它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1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A.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本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0.产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A.生产相对过剩B.需求绝对减少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生产和消费的矛盾21.年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A.年利润量/年预付可变资本B.年利润量/年预付不变资本C.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可变资本D.年剩余价值量/年预付总资本22.下列资本形式中不.属于职能资本的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23.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权力机构、经营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三部分,与之相应的具体组织形式是A.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B.董事会、理事会、职代会C.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D.董事会、监事会、职代会24.政治经济学中的金融资本指的是A.超大型、垄断性的银行资本B.在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领域活动的资本C.垄断的工业资本与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形成的资本D.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资本的总和25.“过剩资本”的出现是A.资本积累的前提条件B.资本循环的物质基础C.资本输出的财力基础D.引进资本的必然结果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到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7.下列属于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是A.黑格尔B.圣西门C.费尔巴哈D.李嘉图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奋斗目标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C.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D.实现共产主义29.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A.社会主义社会B.共产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社会30.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C.消灭等级制度和阶级差别D.促使国家自行消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A.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32.除了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还有A.质量互变规律B.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现象表现本质的规律33.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在真理观上的错误在于否认了A.真理和谬误的严格界限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D.真理的绝对性35.下列各项属于技术社会形态的有A.渔猎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信息社会36.简单商品经济中包含的各种矛盾有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37.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受到生产资本构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自A.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B.生产资本中流动资本所占的比重C.固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周转速度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38.级差地租I形成的条件有A.不同地块土地肥沃程度的差别B.不同地块地理位置的差别C.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多少D.同一地块连续追加投资的效率3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结合的方式主要有A.国家购买一部分私人企业的股票B.原国有企业出卖一部分股票给私人C.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兴建新的企业D.原国有企业全部私有化40.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灭的“三大差别”包括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D.干部和群众的差别非选择题部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

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5秋100分答案

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15秋100分答案

西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 国家的本质是( )、
A. 管理社会各项事业
B. 保卫社会秩序的安定
C. 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D. 阶级压迫的工具
正确答案:D
2. 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 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 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 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 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正确答案:B
3. 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
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正确答案:C
4.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A.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正确答案:D
5. 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 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 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正确答案:A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 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 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正确答案:A
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阶段测试题(四)(说明:主要针对书中第4章的内容进行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填入括号内)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

A.主体对客体的自由选择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2.实践是指( A )。

A.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物质性活动B.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C.人们自发的本能活动D.人们都具有的精神性的活动3.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D )。

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B.前者是直接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C.前者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后者坚持认识来源于书本D.前者坚持反映论,后者主张先验论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B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认识中的“源”和“流”的关系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D.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5.感觉、知觉、表象是( C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意识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D )。

A.反映论的观点B.主体性的观点C.客观实在性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7.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这种观点是( B )。

A.唯物论B.唯理论C.诡辩论D.经验论8.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D )。

A.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9.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这种观点( D )。

A.只是唯物主义观点B.只是唯心主义观点C.只是不可知论观点D.既可以是唯物主义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观点10.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B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C.感觉——知觉——表象D.概念——判断——推理11.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D )。

A.抽象、具体、再抽象B.感觉、知觉、表象C.分析、归纳、综合D.概念、判断、推理12.人作为主体的最本质的规定是(C )。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17秋川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4满分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1-11. (单选题)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

(满分:)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2. (单选题)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

(满分:)A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D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3. (单选题)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满分:)A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相分裂B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相分裂C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裂D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裂正确答案 :[hide] —— B—— [/hide]4. (单选题)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 () 。

(满分:)A辩证法B形而上学C唯心主义D可知论5. (单选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满分:)A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语)B存在就是被感知(贝克莱语)C理在事先(朱熹语)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王守仁语)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6. (单选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

(满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正确答案 :[hide] —— C—— [/hide]7. (单选题)哲学的党性是指() 。

(满分:)A凡是哲学或属于唯物主义或属于唯心主义B凡是哲学都为一定阶级服务C凡是哲学或属于形而上学或属于辩证法D凡是哲学或者是反动的或者是进步的正确答案 :[hide] —— A—— [/hide]8. (单选题)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有三个局限性,即 () 。

(满分:)A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B直线性、循环性和盲目性C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D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看问题9. (单选题)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二)

⼀、选择题Ⅰ1.【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上的根本观点是能动的反映论,反映论是所有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共同的观点,⽽形⽽上学唯物主义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

本题中“建构论”、“内省论”、“选择论”作为认识的本质均是唯⼼主义的。

在这⾥,承认认识有建构、内省和选择的能动作⽤,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建构、内省、选择,就变成了唯⼼主义的观点了。

2.【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的具体理解。

陆游的诗句反映了正确的认识要来⾃于实践即“躬⾏”。

选项A本⾝表述是错误的。

C、D是正确的,但与本题题⼲内容⽆关。

3.【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是不确定的,它的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标准是客观的,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

依据对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所以本题选A。

4.【答案】A【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

所谓客观真理指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的正确认识中的客观内容,所以本题选A。

5.【答案】C【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

真理具有三个特性,即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所以我们⼜说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客观真理,这样的表述不能理解为有三个真理,真理只有⼀个。

就真理的绝对性我们说有绝对真理,就真理的相对性我们说有相对真理,就真理的客观性我们说有客观真理。

所以本题选择命题C,即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6.【答案】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对认识的主体特征的把握。

认识的主体是指⼀定社会中从事认识和实践的⼈,它具有社会物质性、⾃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其中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指的就是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7.【答案】D【解题思路】本题是对认识和实践统⼀的特点的认定。

认识和实践的统⼀的过程中,当然有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的问题,但不能仅仅归结为这些问题,符合题意的应该是命题D。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5春学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线作业满分答案D.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正确答案:D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A.矛盾B.运动C.事物D.发展正确答案:A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社会意识正确答案:A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本质在于人的实践。

2.“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思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

4.XXX提出的“理在事先”、“理”乃是“天地万物之根”等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5.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

6.在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

7.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8.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9.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统一。

10.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1.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指的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12.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

13.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1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矛盾。

15.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

14.根据唯物辩证法,水果与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15.“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是唯物辩证法观点。

16.在社会发展中,阶级斗争的作用表现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7.“任何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许可的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18.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1.有人认为只有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川大15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4 答案

川大15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4 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核作业4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50 分。


1.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在于()。

A.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B. 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 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D.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正确答案:D
2. 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 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 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正确答案:D
3. 政体指的是:
A. 国家的民族性质
B. 国家的阶级性质
C. 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D.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正确答案:D
4. 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其含义是指()。

A. 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 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C. 科学技术可以把生产力的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 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它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正确答案:D
5.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

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 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 是历史宿命论
C. 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四试题及答案1.正确理解社会存在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第一,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自然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要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第二,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

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

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第三,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全面把握社会意识答: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第一,根据不同的主体,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等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是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是群体实践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5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所谓环境问题,指的是()。

A.如何保持生态环境平衡问题
B.如何保持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问题
C.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问题
D.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从而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2.国体指的是:
A.国家的民族性质
B.国家的阶级性质
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3.政体指的是:
A.国家的民族性质
B.国家的阶级性质
C.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D.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4.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A.艺术
B.道德
C.宗教
D.政治法律思想
5.社会意识形态指的是:
A.社会精神生活的全部内容
B.具有系统化抽象化特征的社会意识形式
C.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D.思想体系中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部分方面
6.自然科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
A.属于上层建筑
B.不属于上层建筑
C.属于经济基础
D.不属于经济基础
7.生产关系的性质是由: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决定的
C.产品分配关系决定的
D.消费关系决定的
8.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范畴,是标志人类()。

A.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的范畴
B.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立新的社会制度的能力的范畴
C.利用、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D.进行政治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9.在劳动资料中,最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因素是()。

A.运输设备
B.仓储设备
C.维修工具
D.生产工具
10.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1.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12.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C.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

这三大社
会形态是()。

A.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B.无阶级社会、过渡性社会、阶级社会
C.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1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这句话说的是()。

A.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完全相同
B.社会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发展不受人的思想动机的影响
D.社会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
15.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
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

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A.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是历史宿命论
C.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作用不矛盾
16.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其含义是指()。

A.科学技术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C.科学技术可以把生产力的诸要素组合起来构成现实生产力
D.科学技术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它要素中去,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17.从国家起源来讲,国家是()。

A.全体社会成员基于天赋人权和理性契约而形成的
B.为调和社会各阶级之间矛盾与维持社会秩序的需要而产生的
C.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D.少数英雄人物为拯救人类免于战乱和灾祸而创设的
1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在于()。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9.阶级首先是一个()。

A.政治范畴
B.社会范畴
C.意识形态范畴
D.经济范畴
20.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形式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4.0 分,共4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的有()。

A.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B.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C.投机商人通过不平等交换赚取钱财
D.一些人利用各种手段掠夺他人财产
E.通过不平等分配占有他人劳动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A.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途径
D.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的手段
E.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3.下列各项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的有()。

A.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人们的眼界
B.剥削阶级的偏见曲解历史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不高
D.认识上的直线性和片面性
E.保守落后思想的腐蚀作用
4.社会进步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

A.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B.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
C.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D.良好的道德风尚代替腐朽的道德风气
E.一种经济体制代替另一种经济体制
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A.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B.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C.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
D.人的社会属性属于人性范围,人的自然属性则不属于人性范围
E.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6.在马克思主义中,“共产主义”一词具有多重含义。

下列各项属于“共产主义”一词
的正确含义的有()。

A.作为一种文化,共产主义是指对人类一切文化的彻底否定
B.作为一种学说,共产主义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作为一种运动,共产主义是指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D.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是指人类最理想的社会
E.作为一种理想,共产主义是指某些人精心设计的无限完美的社会
7.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具有多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中有()。

A.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C.消灭了旧式分工,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D.人们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极大提高,可以自觉遵守社会秩序
E.国家完全消亡,代之以社会管理机关
8.下列各项中体现个人和社会关系的有()。

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C.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E.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9.在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我们主张()。

A.在实现人的社会价值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B.在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牺牲自我价值,维护社会价值
C.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在自己的岗位上
为社会作出贡献,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有价值的人
D.人的价值是思想与行动、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E.人的价值是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耗与创造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自由,具有如下特征()。

A.自由是绝对的自由,即冲破一切必然性的束缚,为所欲为
B.自由是具体的自由,即自由总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C.自由仅仅表现为思想的自由,即人有自由意志
D.自由是实际地驾驭客观必然性,即通过改造世界而获得的自由
E.自由总是一定阶级的自由,超阶级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10.0分。

1.
质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

2.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

4.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最终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5.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

6.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规律是阶级斗争规律。

7.
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的有限的近似正确的认识。

8.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

9.
自由是指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0.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理解历史活动的基本线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