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等5则
论刑法中的正当防卫
论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作者:赵斌来源:《中国·东盟博览》2013年第10期引言:有权利就有救济,这是自罗马法以来公认的原则。
民法对权利的救济,有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之分,公力救济,指法院以国家公力处理受害人之请求,而私力救济分为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自卫行为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正当防卫,即对于现实不法之侵害,为防卫自己或他人的权利而做出的必要之程度内防卫行为,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是鼓励和保障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威慑犯罪分子,制止和预防犯罪,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下面就以上有关问题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正当防卫概念正当防卫属于正当行为中之一种,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是为避免本人或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现实的不法侵害而实施的防卫措施。
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是刑法理论中违法性阻却事由之一,但是行为人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不得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正当防卫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种对正当权益的保护权。
基于正当防卫所实施的行为,是为了保护合法利益而对不法行为予以制止时的自力救济行为,其行为对保护个人、他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合法权益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从合法权利中派生的一种权利。
正当防卫行是被各国法律所普遍认可的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
我国《民法通则》第128条规定: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二、正当防卫的类型有1.对他人行为的人身防卫。
他人无端挑衅,甚至开始动手伤人时,可以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
2.对占有物品的防卫。
他人要毁坏或占有等一切有关侵害行为,占有人可以采取排除妨碍的方式保护私有财产。
3.对他人滥用权利的防卫。
民事生活是有序的,当民事行为多变且暂时没有约束性条款时,不规则的侵害是难以预料的,防卫人的自力救济是一种正当的方式。
正当防卫案例法律教科书(3篇)
第1篇第一章引言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遭受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必要防卫行为。
本章将介绍正当防卫的基本概念、法律依据以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节正当防卫的定义与特征正当防卫是指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者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正当防卫具有以下特征:1. 合法性:正当防卫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即不得超越法律所允许的范围。
2. 必要性:正当防卫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采取的,具有必要性。
3. 防卫对象:正当防卫的对象是不法侵害者,即直接针对不法侵害行为。
4. 防卫程度:正当防卫的行为应与不法侵害的性质、强度相当。
第二节法律依据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者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不受不法侵害,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章正当防卫案例分析本章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正当防卫的适用条件和法律后果。
第一节案例一:防卫过当【案例】甲与乙发生争执,甲持刀将乙刺伤。
乙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拿起一块石头将甲打伤。
后经鉴定,甲的伤势构成轻伤。
【分析】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但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对方轻伤,构成防卫过当。
根据《刑法》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乙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节案例二:假想防卫【案例】甲误以为乙正在对其进行抢劫,遂持棍棒将乙打伤。
后查明,乙并未实施抢劫。
【分析】甲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即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进行防卫。
由于甲的防卫行为不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不构成正当防卫,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第三节案例三:防卫挑拨【案例】甲与乙发生争执,甲故意挑拨乙,乙在愤怒之下将甲打伤。
【分析】甲的行为属于防卫挑拨,即故意挑逗对方实施不法侵害,然后以正当防卫为借口进行报复。
论正当防卫论文范文4000
论正当防卫论文范文前言正当防卫是刑事法律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是指被侵害者在受到非法侵犯时,为了保护自己合法权益而采取的合法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一直是法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对正当防卫的定义和要件的解读出发,探讨正当防卫的合法性和限制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正当防卫的作用和意义。
一、正当防卫的定义和要件正当防卫是指在被侵害者面对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合理使用防卫手段进行抵抗的行为。
其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非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要求被害人只有在受到非法侵害时才能采取防卫行为。
所谓非法侵害行为包括违反法律规定的威胁、伤害、侵占等行为。
2.危害迫在眉睫:被害人采取正当防卫行为的时机必须是在受到侵害的即时威胁下。
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为了自我保护必须立即作出反击,而不能等待其他救助措施。
3.必要防卫手段:正当防卫要求被害人采取的防卫手段必须是必要的、适度的。
即被害人在自我保护的过程中,不能超越对抗非法侵害所必需的限度。
二、正当防卫的合法性和限制正当防卫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它是人们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合理手段,但也有一些限制:1.非法防卫的排除:正当防卫要排除任何非法的因素。
即被害人无法以正当防卫的名义去实施非法行为,正当防卫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2.防卫行为是否必要和适度:被害人在使用防卫手段时,应该充分评估被侵权行为的严重性,并选择必要和适度的手段进行反击。
防卫行为不得过度,否则可能对他人人身、生命造成不必要伤害。
3.法定防卫情节的限制: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了正当防卫的具体限制情节,例如必须在夜间、侵害人必须使用凶器等。
被害人的防卫行为应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
三、正当防卫的作用和意义正当防卫作为一种合法手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1.自我保护的权利:正当防卫保障了个人和财产的安全,对于那些无法获得及时警察支援的人们来说,正当防卫是一种合理的自我保护手段。
2.维护社会秩序:正当防卫的存在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威慑作用,使潜在的侵权者在考虑自己行为后果时多一份顾虑,从而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秩序。
法律经典案例正当防卫(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08年5月,李某某因家庭琐事与邻居张某某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某持刀将李某某刺伤。
李某某在受伤后,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持木棍反击,导致张某某死亡。
此案经审理,法院最终认定李某某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但鉴于其防卫行为是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故对其从轻处罚。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李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以及其防卫行为是否过当。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四、法院判决1. 法院认为,李某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其防卫行为是出于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的目的,因此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2. 然而,法院同时认为,李某某在防卫过程中,由于过度反击,导致张某某死亡,其防卫行为已经过当。
3. 最终,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认定李某某的行为构成防卫过当,但鉴于其防卫行为是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故对其从轻处罚。
五、案例分析1. 正当防卫的认定:本案中,李某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首先,张某某持刀攻击李某某,构成了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其次,李某某在受到攻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采取了反击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最后,李某某的反击行为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施的,符合正当防卫的时间要件。
2. 防卫过当的认定:本案中,李某某在防卫过程中,由于过度反击,导致张某某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三款的规定,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活中,我们要是遭受他⼈的不法侵害,此时是可以采取⼀些必要的措施来进⾏制⽌的。
这其实就是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你知道正当防卫的五个构成要件是哪些吗?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下⾯,店铺⼩编就带您来了解。
构成正当防卫的五个要件有哪些?构成正当防卫的五个要件分别是起因条件,存在不法侵害现实;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在进⾏;主观条件,具有防卫的意识;对象条件,针对侵害⼈进⾏的防卫;限度条件,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1、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正当防卫的起因必须是具有客观存在的不法侵害。
“不法”指法令所不允许的,其侵害⾏为构成犯罪为条件。
对于精神病⼈所为的侵害⾏为,⼀巴黎茶馆⾎案般认为可实施正当防卫。
但是并⾮针对所有的犯罪⾏为都可以进⾏正当防卫,例如贪污罪、渎职罪等等不具有紧迫性和攻击性的犯罪,⼀般不适⽤正当防卫制度。
不法侵害应是由⼈实施的,对于动物的加害动作予以反击,原则上系紧急避险⽽⾮正当防卫。
不法侵害必须现实存在。
如果防卫⼈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那么就构成假想防卫。
假想防卫不属于正当防卫,如果其主观上存在过失,且刑法上对此⾏为规定了过失罪的,那么就构成犯罪,否则就是意外事件。
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不法侵害正在进⾏的时候,才能对合法权益造成威胁性和紧迫性,因此才可以使防卫⾏为具有合法性。
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般认为以不法侵害⼈开始着⼿实施侵害⾏为时开始,但是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分明显紧迫,且待其实施后将造成不可弥补的危害时,可以认为侵害⾏为已经开始。
例如恐怖分⼦在放置炸弹后,即使尚未引爆炸弹,但也构成不法侵害;为了杀⼈⽽侵⼊他⼈住宅的,即使尚未着⼿杀害⾏为,但也被视为不法侵害⾏为已经开始。
不法侵害的结束时间——当合法权益不再处于紧迫现实的侵害威胁的时候,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具体表现在:不法侵害⼈被制服,丧失了侵害能⼒,主动中⽌侵害,已经逃离现场,已经⽆法造成危害结果且不可能继续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正当防卫制度指导意见
正当防卫制度指导意见正当防卫制度指导意见一、制度目的正当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不应承担刑事责任。
该制度旨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二、适用范围正当防卫制度适用于下列情形:1.在自卫和救助他人时,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2.在紧急情况下,为了制止正在犯罪或者正在进行暴力袭击的人员,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3.在合法维权过程中,受到非法侵害时,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
三、正当防卫的条件1.非法侵害:指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侵害行为。
2.必要性:指采取防卫行为是达到保护自己或他人安全所必需的。
3.合理性:指采取防卫行为符合常理和社会公认道德标准。
四、正当防卫的限度1.必要性原则:防卫行为应当是必要的,不能超过实际需要。
2.合理性原则:防卫行为应当符合常理和社会公认道德标准。
3.后果责任原则:如果防卫行为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五、正当防卫的判断标准1.主观标准:指判断被告人采取防卫行为是否出于自卫或者救助他人目的,以及是否具有故意或过失犯罪的主观故意。
2.客观标准:指判断被告人采取防卫行为是否符合必要性、合理性和后果责任原则。
六、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1.正当防卫是在已经发生非法侵害时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紧急避险是在预见到即将发生非法侵害时采取必要的避险措施。
2.正当防卫只能对非法侵害者进行相应程度的反击;紧急避险可以对即将发生非法侵害者进行制止和警告。
七、正当防卫的举证责任1.被告人对自己采取的防卫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必须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防卫行为符合必要性、合理性和后果责任原则。
2.如果被告人不能提供相关证据,法庭可以根据案件事实和相关规定进行推定。
八、正当防卫的适用范围扩大1.在公共场所遭受侵害时,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2.在居民楼、院落等非公共场所遭受侵害时,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也不承担刑事责任。
06-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一、正当防卫的概念根据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但没有超出法定限度,因而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该定义科学地界定了正当防卫的概念,肯定了正当防卫的合法性质,概括了正当防卫的构成要素,是防卫意识和防卫行为的统一。
二、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的条件是法律规定的正当防卫得以成立的要件,也是正当防卫之所以能够取得正当性的根据。
行为人针对不法侵害实施的各种防卫行为,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能成立正当防卫。
根据刑法典第二十条规定,正当防卫的条件可概括为如下五个方面:(一)起因条件:不法侵害现实存在这是正当防卫的起因和前提,也是正当防卫得以成立的客观基础和根据。
所谓不法侵害的现实存在,是指不法侵害是客观的、现实的,如果实际上不存在不法侵害,但行为人误以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实施防卫行为的,属于假想防卫。
心须注意的是,对实施假想防卫的行为人,被侵害人有权实行正当防卫。
(二)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所谓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通常是指不法侵害人已经着手实施侵害行为且侵害行为尚未结束。
不法侵害行为开始和存续的时间,就是行为人实施正当防卫的时间。
当不法侵害人正在预备实施侵害行为,或者已经实行完毕侵害行为,行为人对不法侵害人实施防卫行为的,属于事先防卫和事后防卫,合称防卫不适时,不成立正当防卫。
(三)主观条件:保护合法权益正当防卫的心理状态是保护合法权益,即防卫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不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目的而实施的貌似正当防卫的行为,比如,防卫挑唆、互相斗殴、偶然防卫等,不是正当防卫,而是违法或者犯罪行为。
当然,这些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是有条件的。
(四)对象条件:不法侵害人通常认为,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防卫,这是正当防卫的客体或者对象条件。
正当防卫必须对准目标,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不得针对第三人。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
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采取相应的合法防卫措施的行为。
在刑法中,正当防卫是被认定为合法的行为,并享有法律保护。
然而,有时候人们可能会在自卫过程中出于过度的防卫而伤害到侵害者,即过度防卫。
本文将就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进行探讨。
1. 正当防卫的判定标准正当防卫的判定标准是根据被侵害程度、被侵害对象、被侵害地点、被侵害手段等多个因素综合考量而得出的。
一般来说,以下几个因素是判断正当防卫的主要标准。
(1)合法性:正当防卫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措施。
(2)无过度防卫:正当防卫的行为不能超过合理限度,即不能出现过度防卫的情况。
(3)紧急性:正当防卫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进行,当危险消失时,防卫行为也应该停止。
(4)相对性:正当防卫的手段和防卫行为应当与侵害行为相对应,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5)防卫对象:正当防卫应当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而进行的。
2. 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过度防卫是指在正当防卫的过程中,防卫者采取了过度的手段或者超过了合理限度而对侵害者造成了其他严重后果。
判定过度防卫也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1)防卫手段的合理性:判定过度防卫首先需要考虑防卫手段是否符合合理性要求,例如使用的武器是否过度。
(2)危害程度的相对性:过度防卫也要考虑防卫行为与被侵害行为之间的危害程度是否相对过大。
(3)紧急情况的终止:如果被侵害行为停止或者不具有危害性时,防卫行为应当及时停止,否则可能构成过度防卫。
(4)主观因素的考虑:如果防卫者有过度防卫的故意或者明显过错,也会被认定为过度防卫。
3. 具体案例分析在刑法中,对于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判定标准,都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例如,在一起盗窃案中,被害人为了保护财产,使用了暴力手段击伤了盗窃者。
在此案中,法院根据上述判定标准综合考虑被害人的行为是否合法、是否过度,并最终判定其为正当防卫。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有什么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正当防卫给他⼈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但如果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百⼋⼗⼀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正当防卫是⽬的正当性和⾏为的防卫性的统⼀。
⽬的正当性是指正当防卫的⽬的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或者他⼈的⼈⾝、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的不法侵害。
⾏为的防卫性是指正当防卫是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同不法侵害做⽃争的⾏为。
他既是法律赋予公民的⼀种权利,⼜是公民在道义上应尽的义务,是⼀种正义⾏为,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的正当性与⾏为的防卫性具有密切的联系。
⾸先,⽬的的正当性制约着⾏为的防卫性。
其次,⾏为的防卫性体现着⽬的的正当性,是⽬的正当性的客观表现。
2.正当防卫是主观的防卫意图和客观上的防卫⾏为的统⼀。
防卫意图,是指防卫⼈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或者他⼈的⼈⾝、财产等合法权利,⽽决意制⽌正在进⾏的不法侵害的⼼理状态。
正当防卫在客观上对不法侵害⼈造成了⼀定的⼈⾝或者财产的损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观。
但是,正当防卫与犯罪具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只有看到正当防卫制⽌不法侵害、保护国家和其他合法权益的本质,才能真正把握住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的依据。
3.正当防卫是社会政治评价和法律评价的统⼀。
正当防卫的⽬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或者他⼈的⼈⾝、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的不法侵害,⽽且客观上具有制⽌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性质。
因此,正当防卫没有法益侵害性,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社会政治评价;正当防卫不具备犯罪构成,没有刑事违法性,因此,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对正当防卫的肯定的法律评价。
刑法之正当防卫
(五)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旧刑法第17条第 款规定: 条第2款规定 旧刑法第 条第 款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不应有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不应有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 处罚。 针对这一规定, 处罚。”针对这一规定,刑法理论上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提 出了不同学说。基本相适应说认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 出了不同学说。基本相适应说认为,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 指防卫行为必须与不法侵害相适应, 指防卫行为必须与不法侵害相适应,相适应不意味着二者完全 相等,而是指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从轻重、 相等,而是指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从轻重、大小等方面来衡 量大体相适应。必需说认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 量大体相适应。必需说认为,是否超过必要限度,应从防卫的 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全面衡量, 实际需要出发,进行全面衡量,以有效地制止不法侵害的客观 实际需要作为防卫的必要限度。只要防卫在客观上有必要, 实际需要作为防卫的必要限度。只要防卫在客观上有必要,防 卫强度就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还可以相当于侵害强度。 卫强度就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还可以相当于侵害强度。适 当说认为,防卫的必要限度, 当说认为,防卫的必要限度,是指防卫人的行为正好足以制止 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 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不应有的危 并认为应将基本相适应说与必需说结合起来。 害,并认为应将基本相适应说与必需说结合起来。
四、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 如上所述,对于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 如上所述,对于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 法侵害行为进行防卫的,才存在防卫过当问题;即对于不属于“严 法侵害行为进行防卫的,才存在防卫过当问题;即对于不属于“ 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明显超过必要 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 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成立防卫过当。 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成立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对于防卫过当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 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 成确定罪名,而不能定所谓“防卫过当罪”、“防卫过当致人死亡 成确定罪名,而不能定所谓“防卫过当罪” 防卫过当致人重伤罪”等罪名。从刑法第20条关于防卫过 罪”、“防卫过当致人重伤罪”等罪名。从刑法第 条关于防卫过 当的规定来看,只是在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或者死亡时,才存在防 当的规定来看,只是在造成不法侵害人重伤或者死亡时, 卫过当问题;造成他人轻伤以及针对财产进行防卫的,不存在防卫 卫过当问题;造成他人轻伤以及针对财产进行防卫的, 过当问题。因此,对防卫过当确定罪名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认识防 过当问题。因此,对防卫过当确定罪名的关键, 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卫过当的罪过形式。
民法典正当防卫是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正当防卫是怎么规定的正当防卫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大对数人对于正当防卫的理解还在于,当别人有危害自己的行为时,自己还以反击,这种行为就叫做正当防卫。
民法典的正当防卫是指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民法典正当防卫是怎么规定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一条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可看出,正当防卫是指为使自己或他人免于遭受现时的不法侵害而有必要进行的防卫。
其构成要件如下:1.正当防卫须以一个现时的、对某个法律所保护利益(如所有权、健康权、自由)的不法侵害为基础;于此需要掌握的是,(1)侵害是指每种可能伤害法律所保护的利益人的行为;(2)若不能充分证明侵害是合理的,那就是不法的;(3)侵害必须是现时的,即已经开始且尚未结束。
2.正当防卫必须是被侵害人或第三人所实施的,具有防卫意识的、客观上必要且不属于滥用权利的防卫;于此需要掌握的是,(1)防卫意识是指行为人自己或第三人进行防卫的意识;(2)对于侵害行为而言,防卫必须是必要的;至于必要与否要根据客观标准判断,而不能单纯从被侵害人角度判断。
正当防卫行为本身是合法的,因此即使给侵害人造成损害,也不必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防卫人错误认为存在政党防卫情况(假想防卫)或者防卫超出了必要限度,应当适当承担民事责任,如侵权责任。
这里“适当”是指仅对“超过防卫限度行为所引发的损害”承担责任。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责任。
民法中的正当防卫与刑法的正当防卫是有所区别的,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针对侵害人人身的正当反击,民法中的正当防卫是可以针对他人的财产反击的。
刑法与民法对正当防卫确定的责任后果是不同的。
虽然说打击别人在法律中是被绝对禁止甚至会被处罚的行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面临危害自己的情况时不能采取某些适当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而因为这些保卫的行为而造成被人的财产或者人体上的伤害的,总则的规定就是减免了这种特殊情况。
刑法学中的正当防卫规定
刑法学中的正当防卫规定正当防卫是刑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实施的防卫行为。
正当防卫规定在很多国家的刑法中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旨在平衡个人权益和社会秩序的关系。
本文将就刑法学中的正当防卫规定进行探讨。
一、正当防卫的基本原则正当防卫作为一种例外情况下的行为豁免,必须充分考虑行为人的立场和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在判断正当防卫与过度防卫的界限时,需要遵守以下原则:1. 合法性原则:正当防卫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即必须在非法攻击行为发生时才能使用该防卫权。
2. 必要性原则:正当防卫行为在防御行为的手段上必须是必要的,不得超过合理的防卫需要。
防卫行为的手段和程度应当与实际情况相符,不能过度损害对方的人身权益。
3. 适度性原则:正当防卫的手段和力度应当适度,不能超过实际需要。
防卫行为不能过度加重对方的伤害,同时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二、正当防卫的限制虽然正当防卫的存在保护了个人合法权益,但是它并不是一项无限制的权利,需要在一定的限制下实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限制情况:1. 无攻击行为的情况下:正当防卫必须基于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非法攻击行为,不能事后防卫或者预防性防卫。
如果无非法攻击行为存在,对于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将不能以正当防卫为理由。
2. 过度防卫的情况下:当正当防卫行为超过合理防卫需要,过度损害对方合法权益时,行为人可能会被追究过度防卫的责任。
3. 公务人员限制:在很多国家的刑法中,对于公务人员的正当防卫进行了一定的限制。
公务人员的行为需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程序,不能随意行使正当防卫权。
三、正当防卫在不同国家的规定正当防卫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规定,以下是一些国家在刑法中对正当防卫的规定:1.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对于非法侵害自己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进行正当防卫,不承担刑事责任。
2. 美国:美国的正当防卫规定比较广泛,不仅保护个人权益,还包括保护家庭和财产的权益。
正当防卫法律规定
正当防卫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对正在侵犯自己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暴力袭击,当然限度地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排除危险,制止罪犯,不负刑事责任。
杀人,致人重伤、重伤或致人死亡以外的严重伤害、致人伤残,慎严重损害妇女的外部生殖器官,自明显的暴力袭击以外,逃脱暴力危险的抢劫、伤害、强奸、调戏的,人民法院应当准肯适用本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当暴徒(文盲,持称许保卫辩护离开暴动,决不作纯未在意外或迫图案件必要时,牛皮)蓄意杀人的状况可用较低的危害外,不属于意外杀人;伤人使其重伤,意觉重伤或伤残的,不属于意外伤人罪。
受到严重的损害、男女性奸淫,犯罪分子逃出抢劫,祸害受伤或女性,强奸,唾沫攻击等技术手段,可以适用暴动退却条件的规定。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是指在正当的限度内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以达到排除危险、制止罪犯的目的,并且不承担刑事责任。
具体来说,正当防卫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观要件:必须是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对自己或他人合法权益的暴力袭击,必须是正在进行的现场的暴力袭击行为。
2. 客观要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也就是正当防卫必须是必要的。
必要性体现在:正当防卫行为必须是合理的,不能超越应有的限度;正当防卫行为必须可以排除危险;正当防卫行为必须可以制止罪犯。
3. 防卫限度:必须是限度的防卫行为。
限度性体现在:不能超过必要的范围,否则将以过当行为予以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对特定情况下的正当防卫作出了具体规定,如:在遭到持刀、持枪、持其他危险器械的暴徒进行的严重暴力袭击时,可以适用“暴徒退却条件”的规定,即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更为宽松。
需要注意的是,正当防卫并不是一项绝对权利,而是在特定情况下,为了保护合法权益采取的必要行为。
在实施正当防卫时,应当权衡各种因素,并在合理和必要的范围内进行防卫行为,以避免过当行为的发生。
正当防卫限度条件分析
正当防卫限度条件分析正当防卫是一种法律上的概念,是指在遭遇非法侵害时,为了抵御非法侵害而采取的行动。
这种行动是一种合法的行为,但它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否则就会被视为违法行为。
因此,在行使正当防卫权利时,必须考虑到正当防卫限度条件。
本文将从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概念、种类、适用范围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读者正确理解与正确执行正当防卫提供参考。
一、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概念正当防卫限度条件是指在正当防卫的过程中,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人必须符合的一系列条件。
在正当防卫的过程中,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人的行为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防卫对象必须是非法侵害者;2.所采取的防卫行为必须是合理的;3.防卫的手段必须适当;4.防卫的程度不得超过必要范围。
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防卫行为才能够被认为是正当的防卫。
二、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种类正当防卫限度条件主要分为法定限度条件和实际限度条件两种。
1.法定限度条件是指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正当防卫权利时需要符合的条件。
法律规定了哪些行为在防卫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
如果行使正当防卫的人采取了法律所明令禁止的行为,则其行为应被视为非法行为。
2.实际限度条件是指在实际操作中,行使正当防卫权利时应符合的条件。
在实践中,正当防卫行为可能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比如对法律知识的不足、防卫行为的时间限制、被害人行为的支付能力、人身权益的风险等等。
这些制约可能会影响到正当防卫行为的执行,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对这些制约因素加以考虑。
三、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适用范围正当防卫权利是法律上赋予所有公民的权利,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防卫行为的种类、对象、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对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适用范围也存在一定差异。
1.正当防卫的原则适用范围:正当防卫原则适用于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只要是非法侵害就可以行使正当防卫权利。
2.行为的正当防卫适用范围:正当防卫适用于防卫人的行为。
防卫人的行为包括直接防卫,即当事人抵御直接侵害时采取的行为,以及间接防卫,即当事人为抵御即将发生的侵害时所采取的行为。
正当防卫的认定规则
接下来,通过一个实例来进一步说明正当防卫的认定规则。比如,某人在夜间回家的路上,突然被持刀歹徒打劫,因为处于正当防卫的心理状态下,他向歹徒使用了防卫性的手段,最终成功制服了歹徒。这种情况下,根据上述正当防卫的认定条件和判断标准,可以认定该人的防卫行为是正当的,因为他是在面临歹徒的非法侵害时采取了必要的防卫手段,并且没有造成过度伤害,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
正当防卫的认定规则
正当防卫是指在面临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他人或者国家利益,采取必要的防卫行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行为。正当防卫的认定规则是指对于防卫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标准来进行判断。下面将从正当防卫的条件、判断标准、实例分析等方面来详细介绍正当防卫的认定规则。
首先,正当防卫的认定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防卫的对象必须是正在实施非法侵害的人或者正在侵害的人。第二,非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即将进行的,或者发生后正在持续的。第三,防卫人必须是在非法侵害发生时为了制止非法侵害而进行的防卫。第四,防卫的手段必须是必要的、合理的,且不得超过必要的限度。只有同时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才能构成正当防卫。
其次,对于正当防卫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防卫行为的必要性。即防卫人的行为是否是在面临非法侵害时,必要且合理地采取的。第二,防卫即防卫行为是否是在非法侵害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时候进行的。只有在这三个方面都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中国古代有哪些法律规定
70我国古代的正当防卫制度不局限于保护个人及家庭的权益,更在法律体系中明确规定了对于他人及公共利益受损时个体所应承担的防卫与救助责任正当防卫,中国古代有哪些法律规定文|肖爽中华法系故事·TRADITION电影《第二十条》的热映,给全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也为公众深入解读了我国刑法第二十条关于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
其中的经典台词“法不能向不法让步”更是深入人心,成为法治教育中的重要宣传语。
有人认为正当防卫是舶来品,是1791年《法国刑法典》中正式确立,并为我国法律所采纳的。
这种理解是片面的。
在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关于正当防卫的理念及实践早已存在,且随着时代进步和法律制度的发展,相关法律规定也在不断完善。
相关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我国古代关于正当防卫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尚书·舜典》中有“眚灾肆赦”的记载,传的解释:“眚,过。
灾,害也。
肆,缓也。
过而有害者缓赦之。
”疏曰:“若过误为害,原情非故者,则缓纵而赦放之。
”后世对这句话阐释很多,如《史记·五帝记·集解》载:“郑玄曰,眚灾,为人作患害者也。
过失,虽有害则赦之。
”邱濬曰:“朱子曰‘言不幸而触罪者则肆而赦之,此法外意也’。
按此万世言赦罪者之始,夫帝舜之世所谓赦者,盖因其所犯之罪,或出于过误,《唐律疏议》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陈列。
(图片来源:CFP)或出于不幸,非其本心固欲为是事也。
”这里的意思是,遇不法侵害,躲避现实危险,属于不幸,因不幸而触犯刑律,并不是出自本心,故应当赦免。
这些反映了早期人们对正当防卫的朦胧认识。
在《周易》中也有一些关于防卫思想的卦辞,如《易·解卦》所言:“雷雨作,解。
君子以赦过宥罪。
”对此,易疏进一步解释:“赦谓放免,过谓误失,宥谓宽宥,罪谓故犯。
过轻则赦,罪重则宥,皆解缓之义也。
”清代学者沈家本对此加按语:此“罪”字,当是情可矜原者故宽之。
此外,《易·蒙上九》也提到“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
《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在法治的天空下,正当防卫制度如同一把利剑,守护着人们的合法权益。
它既是对不法侵害的有力回击,也是对正义的坚定维护。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作用,现就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提出以下指导意见:正当防卫,是公民在面临不法侵害时,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
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合法原则。
正当防卫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超越法律授权的范围。
在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时,要严格审查行为人的动机、手段、后果等因素,确保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二、坚持必要性原则。
正当防卫行为应当以制止不法侵害为必要,不得滥用。
在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时,要充分考虑行为人的防卫行为是否具有必要性,防止出现防卫过当的情况。
三、坚持比例原则。
正当防卫行为应当与不法侵害的严重程度相当。
在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时,要充分考虑行为人的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之间的比例关系,确保防卫行为适度。
四、坚持责任原则。
正当防卫行为人在依法实施防卫行为时,如果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时,要充分考虑行为人的责任,确保正义得到伸张。
五、坚持程序原则。
在适用正当防卫制度时,要严格依法履行程序,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法治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进,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正如我国古代法学家所言:“法者,天下之公器也;法者,天下之公道也。
”让我们共同捍卫法治的尊严,让正义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法律案件分析正当防卫(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在我国,正当防卫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正当防卫案件频发,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一起典型的正当防卫案件为例,对其进行分析。
案件事实某年某月某日,被告人李某与邻居张某因土地纠纷发生争执。
在争执过程中,张某持刀朝李某胸口猛刺。
李某在慌乱中,捡起一块石头砸向张某,导致张某受伤。
事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并被以故意伤害罪提起公诉。
二、正当防卫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前提是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在本案中,张某持刀朝李某胸口猛刺,明显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李某的人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符合正当防卫的前提条件。
2. 李某的防卫行为具有必要性正当防卫要求防卫行为具有必要性,即只有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的情况下,防卫行为才能成立。
在本案中,李某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捡起石头砸向张某,是为了制止张某的不法侵害,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因此,李某的防卫行为具有必要性。
3. 李某的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正当防卫要求防卫行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即防卫行为与不法侵害的性质、强度、手段等相适应。
在本案中,张某持刀攻击李某,其侵害行为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和严重后果。
李某在防卫过程中,仅用石头砸伤张某,并未造成张某死亡,符合必要限度的要求。
4. 李某主观上具有防卫意识正当防卫要求防卫人主观上具有防卫意识,即防卫人认识到不法侵害的存在,并出于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目的进行防卫。
在本案中,李某在张某持刀攻击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捡起石头进行防卫,说明其具有防卫意识。
三、案件判决根据上述分析,李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应当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也应当依法认定李某的行为构成正当防卫,对其不予刑事处罚。
正当防卫的条件规定有什么
正当防卫的条件规定有什么
下面这篇文章是由我为大家的一篇有关正当防卫的知识,希望这样的文章能够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如需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可以登录向进行免费法律学习服务。
正当防卫的条件规定有什么
(一)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
(二)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
(三)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
(四)必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五)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刑法》
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以上内容由我整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的,建议去学习专业。
致力于为大家打造优质的法律学习服务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等5则
作者:
来源:《大众健康》2001年第06期
正当防卫的法律规定等5则
有一姓张的人在晚上回家的路上,看到有两个人正对另一路人实施抢劫,便上前制止。
歹徒便向他扑来,其中一歹徒操起木棍向他猛击。
他一边挡开木棍,一边用随身带的水果刀向对方刺去,刺中心脏,歹徒当即毙命。
我国《刑法》规定,为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卫生问题投诉有门
如果你遇到食品不洁导致食物中毒、药品过期还上柜台、看病遇上了无证上岗的“医师”等问题,今后,卫生部门将给您提供一个投诉的去处——卫生监督所。
卫生监督所体制改革作为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也将有较大举措。
卫生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今后各地将组建各级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主要行使受理投诉、举报、法律咨询、卫生监督执法检查等职责。
为保证卫生监督执法的公正,卫生部明确规定卫生监督所不得从事有偿的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工作。
收养孩子有规定
《收养法》第六条规定,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才可以收养他人的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