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技术规定

合集下载

水深测量技术方案

水深测量技术方案

水深测量技术方案一、引言水深测量是水文地理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的调查、规划、开发、管理及科研具有重要意义。

本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水深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等环节,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测量准备确定测量范围:根据项目需求,确定水深测量的范围,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

选择测量设备:根据测量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深测量设备,如声呐、雷达等。

确定测量船只:根据测量设备的类型和数量,选择合适的测量船只,确保船只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组织测量队伍:组织专业的测量队伍,包括测量员、数据分析员等,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数据采集安装测量设备:根据测量方案,将测量设备安装在测量船只上,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

进行水深测量:根据预设的航线和测量点位,进行水深测量,记录每个点位的水深数据。

实时数据传输: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将实时水深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以便及时分析和管理。

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去除异常值、填补缺失值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水域的地形和环境情况,制定合理的处理策略。

数据预处理在采集水深数据时,由于各种原因(如设备故障、环境变化等),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值。

这些异常值可能会对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去除或修正。

异常值的判断和处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统计检验、人工检查等。

对于缺失值,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如果缺失值数量较少,可以采用插值或拟合方法进行处理;如果缺失值数量较多,则需要重新采集数据或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处理。

数据建模在预处理之后,需要对水深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以获取更准确的水深信息。

常用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包括滤波、拟合、插值等。

滤波是用于减少数据中的噪声和干扰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滤波算法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等。

在选择滤波算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海洋资源勘探中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与数据解析

海洋资源勘探中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与数据解析

海洋资源勘探中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与数据解析多波束测深技术是一种常用于海洋资源勘探的技术手段,它能够获取水深信息及海底地形的详细数据。

在海洋资源开发中,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对于确定合适的海洋资源勘探区域、制定勘探策略以及评估资源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并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

一、多波束测深技术的使用教程1. 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多波束测深系统由船舶上的测深设备和水下激光和声波传感器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水下传感器发射声波或激光束,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

根据声波或激光束的传播时间和反射信号的强度,系统可以计算出水深和海底地形的数据。

2. 数据采集与处理首先,需要确定好勘探区域,并安装好多波束测深系统。

然后,船舶将沿着预定航线行驶,将水下传感器降入水中,并开始采集数据。

数据采集完成后,将数据传输到上层计算机或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处理和解析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数据预处理:将原始数据进行校正和处理,消除噪声和干扰。

(2)波束角和波束间距校正:根据传感器的参数,对波束角和波束间距进行校正,以确保准确的水深测量。

(3)水深计算:利用声速、传播时间和反射信号强度等参数,计算出每个波束的水深。

(4)海底地形重建:通过对水深数据的空间插值和拟合,可以重建出海底地形的模型。

(5)数据分析和应用:根据海底地形模型,可以进行资源储量评估、选址规划和勘探策略制定等工作。

二、多波束测深数据的解析多波束测深数据包含了丰富的水深和地形信息,通过对数据的解析,可以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1. 水深信息水深是多波束测深数据中最基本的信息,可以直接用于绘制海图、制定航线和进行港口测量等工作。

在数据解析中,需要注意水深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对数据进行有效的预处理和校正。

2. 海底地形信息通过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地形重建,可以获得详细的海底地形模型。

IHO海道测量规范

IHO海道测量规范

IHO海道测量规范(第44号特别出版物1998年第4版)序言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特别出版物第44号的第4版,现由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工作组筹拟完毕。

该工作组是根据第十四届国际海道测量会议的第十五号决议成立的。

有关的参考条款及工作程序则是根据1993年第20号信函文件制定的。

首先,将工作组划分成若干个分工作组,然后这些分工作组通过信函文件提出特别议题。

其次,为了讨论有关议案及草拟出版物的新版本,已分别于1994年9月26日至30日及199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在国际海道测量局(摩纳哥)召开了两次会议。

澳大利亚、智利、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英国、美国(NOAAANIMA)等国的海道测量部门为工作组作了成员的推荐提名,特此致谢。

应该指出的是:新规范的发行并不意味着旧有规范基础上的海图及航海出版物就此失效,而只是为了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为以后的数据采集制定新规范。

我们鼓励各成员国在执行新规范之前,对海道测量中定位和深度的准确度估算进行探讨。

该出版物的主要目的,就是将少数海道测量规范详细化,以便根据这些规范采集到的海道测量数据具有足够的精度,对部分不确定的数据,亦可经过技术处理后,充分满足该信息主要用户,即航海用户(商用、军用或游艇)的安全使用。

以往的S-44各版本主要着眼于为编制海图的海道测量精度进行分类,而如今我们意识到,目前的海道测量资料用户与以往的相比较,更趋向于多样化的广泛领域。

海道测量资料对于海岸区域管理,环境监测资源开发(碳氢化合物和矿物开采)、法律和司法问题、海洋和气象模型制作、工程和建筑规划以及其他诸多领域都很重要。

为了提高海道测量数据的实用性,应使数据既要新又要更详细、可靠,并用数字化形式表示,以满足用户要求。

该规范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但至少应为他们评估海道测量数据的质量提供基本依据。

引言海道测量在技术方面正经历着根本性的变化。

多波束测深和航空激光系统与以往断面的方法比较,它几乎可以提供全部海床信息和测量数据,随着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测深平面定位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采用差分技术后,效果更为明显。

水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水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水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摘要:水文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技术,包括水文测站的设立和水文站网的布设;水入、流量、泥沙、水质等各种水文信息要素的观测;水文的调查方法;以及水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是工程水文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之一,是学习水文统计、流域产汇流计算、水文预报等内容的基础。

关键词:水文信息;采集方法;处理方法一、水文信息采集的方式(一)测站。

水文测站所观测的项目:水\、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温、冰凌、水质、地下水等。

测站分类:基本站、专用站。

两种测站相辅相成,专用站在面上辅助基本站,基本站在时间系列上辅助了专用站。

(二)站网。

布站原则是通过所设立站网采集到的水文信息经过整理分析后,达到可以内插流域内任何地点水文要素的特征值。

根据实际需要,对于不同流域、不同要求,不同流域、不同水文站布设测站项目不同,在地区分布上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最优化。

我国水文站网于1956年开始统一规划布站,经过多次调整,布局已经比较合理,但随着我国水利水电的发展,大规模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断改变着天然河流产汇流、蓄水条件及来水水量等条件,因此对水文站网要进行适当调整、补充。

(三)测站的设立。

具体选择测验河段时,主要考虑在满足设站的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工作安全和测验精度,并有利于简化水文要素的观测和信息的整理分析工作。

水文测站的建站包括测验河段和布设观测断面。

断面控制的原理:在天然河道中,由于地质或人工的原因,造成河段中局部地形突起,使得水面曲线发生明显转折,形成临界流,从而构成断面控制。

河槽控制:水A流量关系要靠一段河槽所发生的阻力作用来控制,如河段的底坡、断面形状、糙率等因素比较稳定,则水入流量关系也比较稳定。

水文测站布设:基线、水准点、各种断面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及比降断面。

二、收集水文信息的途径及方法(一)驻测。

为了提高水文信息采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般都采取驻测、巡测、间测及水文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水文信息。

海洋工程测量水深点数据选取原则

海洋工程测量水深点数据选取原则

详细描述
在评估水深点数据 可靠性时,需要考 虑以下因素
数据稳定性
观察数据的波动情 况,分析其稳定性 。
数据可重复性
在不同的时间和条 件下,对同一地点 进行多次测量,观 察其可重复性。
环境因素影响
考虑环境因素如风 浪、海流等对数据 可靠性的影响。
04
水深点数据处理与解释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去除异常值
在处理水深点数据时,需要去除由于仪器故 障、环境干扰等产生的异常值,以避免对后 续数据处理产生影响。
海洋气象测量
观测风、浪、潮、流等气象要素,为海洋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供气象数据和预报。
海底地质和地貌测量
通过地质钻探、海底浅剖、磁力测量等方式,了解海底地 质构造、土质类型、海底地貌特征等信息,为海洋工程设 计提供地质数据支持。
海洋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海洋工程测量为海洋资源开发、海洋工程建设等提供详细的基础 数据和信息支持,保障项目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频数分布
分析水深数据的频率分布,以发现 潜在的地形特征。
数据解释与报告编写
数据可视化
01
将处理后的水深数据转化为图表形式,更直观地展示地形情况

报告编写
02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编写详细的测量报告,包括数据收集、处
理、分析、解释等过程和结论。
结果评估
03
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估,考虑地形地貌、海洋环境等因素,提出
03
数据对比
将不同时间或不同设备采集的数据进 行对比,观察其差异。
误差范围
对采集设备进行校准,确保误差在可 接受范围内。
05
04
参照物对比
将水深点数据与已知的参照物数据进 行对比,例如卫星地图或航拍照片。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_164-200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_164-2004
• 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水和 卤水。
• ⒉引用标准
• GB 6816 水质 词汇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 GB 495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 GB 494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 GB 493 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 GB 8170 数值修约规则 •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 卫生部 卫法监发[2001]161号文,生活饮用水卫生
• 地下水水质采样器应能在监测井中准确定位,并 能取到足够量的代表性水样。
• 采样器的材质和结构应符合《水质采样器技术要 求》中的规定。
便携式地下水取样器图示
• ⅱ.水样容器的选择及清洗
• 水样容器的选择原则 • a.容器不能引起新的沾污; • b.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 • c.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 d.能严密封口,且易于开启; • e.容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
• 本规范规定了地下水环境监测点网的布设与采样 、样品管理、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实验室分析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地下水环境监测质量 保证等项工作的要求。
二、总 则
• ⒈适用范围
• 本规范适用于地下水的环境监测,包括向 国家直接报送监测数据的国控监测井,省( 自治区、直辖市)级、市(地)级、县级控制 监测井的背景值监测和污染控制监测。
• ④井口固定点标志和孔口保护帽等发生移位或损坏时,必须及时 修复。
• ⑤ 对每个监测井建立《基本情况表》(见表2-1),监测井的撤销 、变更情况应记入原监测井的《基本情况表》内,新换监测井应 重新建立《基本情况表》。
四、地下水样品的采集和现场监测
• ⒈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
• ⑴确定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 • ① 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

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多波束测深基本要求

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多波束测深基本要求

海底地形地貌调查多波束测深基本要求一、关键词1多波束测深系统multi beam echo sounding system, MBESS由多波束测深仪及其相关外部设备(定位仪、罗经、运动传感器、表层声速计、声速剖面仪等)和数据采集和数据后处理软硬件组成的系统。

2纵倾角度pitch多波束测深系统声学换能器基准面前后倾斜的角度。

3纵倾偏差pitch offset纵倾角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4横摇角度roll多波束测深系统声学换能器基准面左右摇摆的角度。

5横摇偏差roll offset横摇角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的差值。

6艏向偏差yaw offset多波束换能器艏向方向与罗经指向之间存在的差值。

7起伏高度heave测量船作上下升沉运动,起伏高度的变化值,也称为升沉值。

8波束接收率beam acceptance rate多波束测深仪接收波束数与设备发射波束数的百分比。

9脚印foot-print一个波束在海底照射的面积,即波束立体角与海底面的交切面。

发射波束与海底反射接收波束相交形成一系列的波束脚印(即波束在海底投射形成的斑块),它们是海底地形地貌的一组采样点,排列形成一个带状区域。

10扫幅宽度swath-width一次完整发射(Ping)波束所产生脚印在垂直龙骨方向上的累计长度,即测线两侧最远到达的距离之和。

注:同义词为覆盖宽度、条幅宽度。

11条幅重叠率swath overlap rate相邻测线间条带重叠部分的宽度与覆盖宽度的百分比。

12全覆盖测量full coverage survey多波束勘查时,波束脚印无缝衔接测量,实现调查区内各相邻测线间无测量空白,且相邻条幅重叠率达到指定要求。

二、调查目的根据任务要求实施多波束调查,获取海底地形地貌数据,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校正和改正,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成图,编绘调查区海底地形地貌图。

三、采用基准1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

2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远离大陆的岛礁,高程基准采用当地平均海面。

RTKGPS水深测量实施方案

RTKGPS水深测量实施方案

RTKGPS水深测量实施方案RTK GPS是一种基于实时运动定位技术(Real-Time Kinematic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高精度定位系统。

它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信号和地面接收站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可以实现精确到毫米级别的测量和定位。

在水深测量领域,RTK GPS可以提供高精度的水深数据,用于绘制水深图和制定水文测量计划。

实施方案如下:1.设备选择:选择一套具有高精度定位功能的RTKGPS系统。

系统应包括GPS接收机、天线、数据收集器和相关软件。

2.配置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对RTKGPS系统进行配置设置。

设置参考基站位置、操作模式、测量单位等参数。

3.数据准备:提前准备好需要测量的水域范围和采样点位置。

可以使用地图软件或卫星图像进行测量点标注。

4.设立参考基站:在待测区域附近设置一个参考基站。

该基站应该远离遮挡物,以获得更好的信号接收效果。

5.GPS测量:根据事先设定的测量点位置,在每个测量点上放置GPS接收机和天线。

确保天线与土层接触良好,以获得更精确的数据。

6.数据采集:启动RTKGPS系统,接收卫星信号并进行实时差分校正。

根据设备上显示的信息,开始采集测量数据。

7.质量控制:确保测量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可以进行重复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和检查,以发现可能的误差。

8.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相关软件进行处理。

根据需要,可以生成水深图、测量报告和其他相关数据分析结果。

9.结果验证:比对测量结果和实际情况进行验证。

可以通过与其他测量方法的对比来确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数据分析: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水深分析。

可以对水域的深度分布、水流速度、底质分布等进行研究和分析。

11.报告撰写: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写水深测量报告。

报告应包括实施方案、测量方法、测量结果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12.结果应用:根据测量结果进行水文模型建立、水质评估、安全管理等工作。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文地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观测设备的安装、操作人员的操作、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第三条规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和术语应按照国家标准或相应规范中的定义解释。

第四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按照科学、专业、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第二章观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第一节观测设备的选择第六条在选择观测设备时,应根据观测任务的不同需要,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并参考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

第七条观测设备的选用应符合以下原则: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维修方便、成本适中。

第八条选用设备的型号、规格、产地和生产厂家等应详细记录,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二节观测设备的安装第九条观测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设备安装前应对安装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环境符合设备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电源等。

第十一条设备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地质状况较稳定、水文地质特征较典型的地点,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十二条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正确安装设备,并进行测试和校准。

第十三条安装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停止安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设备厂家报告,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安装完成后,应将安装情况、设备校准结果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一节操作人员的要求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水文地质观测和仪器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观测方法和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并熟悉设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服从观测任务的安排,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第二节设备操作要求第十九条设备启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例如电源是否接通,传感器是否连接正确等。

浅谈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技术要点

浅谈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技术要点

浅谈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技术要点1. 引言1.1 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技术要点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技术要点是指在长河段内进行水深测量时应注意的关键技术要素。

水深测量是航道规划和维护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船舶的安全通行和航道的有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水深测量技术可以保证航道的安全通航,提高航道利用率,降低航运成本。

在进行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测量设备。

通常使用的测量设备包括声纳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等。

不同的测量设备具有不同的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进行使用。

在进行水深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单点测量、多点测量、航线测量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测量方法可以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度。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水深测量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测量数据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得出准确的水深信息。

对测量数据进行错误校正也是保证水深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时,务必注意安全管理。

测量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保证测量工作的安全进行。

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以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水深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确保航道的安全通航。

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技术要点总结: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方法,正确处理数据并进行误差校正,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是保证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要点。

只有做好这些技术要点,才能保证航道的安全通航和有效管理。

2. 正文2.1 测量设备选择测量设备选择是长河段内河航道水深测量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水深测量设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测量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测量需求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深测量设备。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水深测量设备包括声纳测深仪、测深测绘船等。

声纳测深仪适用于对整个水域进行连续测量,而测深测绘船则适用于对特定区域进行详细测量。

水深测量限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水深测量限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水深测量限差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篇一:《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要求》编制说明09-12-24《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要求》送审稿编制说明一、编制理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深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从单波束线的测深发展到多波束面的测深。

无论是测深精度还是工作效率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因此多波束测深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全覆盖水深测量作业,在港口航道测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用于沿海港口、航道水深测量的规范是《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1998),它主要是针对单波束水深测量的,而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全覆盖水深测量以及对其测量数据的处理、检验等作业技术要求规范中并没有提到。

这两种手段测量水深其技术要求是有些区别的,所以不能完全参照单波束水深测量的技术要求,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线的步设不一样:单波束水深测量垂直于等深线的总方向,而多波束水深测量是平行于等深线的总方向;2、测量模式不一样:单波束是线测量,而多波束是全覆盖测量;3、记录模式不一样:单波束测深仪有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两种,而多波束只有数字记录一种;4、仪器设备安装、校准不一样:多波束水深测量涉及的设备多,其系统安装、校准要求高;6、质量控制要求不一样:对外业数据采集质量要求高。

为了规范多波束测深系统的测量作业,提高测量成果的质量,有必要制定多波束测深系统外业测量和后处理的技术要求。

二、编制经过2003年开始,交通部海事局组织上海海事局编写《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规定》。

2004年,《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规定》列入交通部行业标准制定计划。

编写组听取了海事测绘系统内专家以及行业内相关单位的征求意见,修改了《多波束扫测系统测量技术规定》,并将其更名为《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规定》。

2008年根据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要求,再次修改《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规定》,同时根据其内容更名为《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技术要求》,于2009年5月上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水深测量技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水深测量技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水深测量技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深测量技术在海洋及其他水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水深测量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水体的地形和特征,还能为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领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探讨水深测量技术的步骤与注意事项,以期使读者对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水深测量的步骤可以大致分为前期准备、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结果应用四个阶段。

首先是前期准备阶段。

在进行水深测量之前,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仪器。

常用的水深测量设备有声纳测深仪,它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原理来测量水深。

除此之外,还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等先进的定位和导航技术,可以用于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此外,还需了解测量现场的地形和环境条件,例如水体的流速、波浪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岩石或障碍物等。

接下来是数据采集阶段。

在此阶段,我们需要将选择好的测量设备放置于合适的位置,确保能够尽可能精确地获取水深数据。

常用的测量方式有单点测量和连续测量两种。

单点测量指的是在特定位置进行一次水深测量,而连续测量则是在船只或无人机等移动平台上进行连续不断的测量。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此外,在进行实际测量时,还需注意避免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例如平台的晃动、传感器的漂移等。

然后是数据分析阶段。

在此阶段,我们需要对采集到的水深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目标水域的地形和特征信息。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降噪、数据插值、曲面拟合等。

降噪可以去除数据中的杂波和异常,使数据更加清晰和可靠。

数据插值则是通过插值算法来填补数据间的空白部分,以得到连续的水深分布。

曲面拟合可以用来拟合水体的地形,并生成三维地形模型。

除了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外,还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和软件来进行数据可视化和空间分析,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水深信息。

如何进行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与测绘

如何进行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与测绘

如何进行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与测绘海底地形测量与测绘一直都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准确的海底地形数据对于海洋研究、海洋工程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海底地形复杂多变、环境恶劣等因素,海底地形测量与测绘一直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

本文将从数据采集、仪器设备、数据处理技术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高精度海底地形测量与测绘。

首先,对于海底地形的测量与测绘,数据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目前常用的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有声学测深、卫星测高、多波束测深等。

声学测深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来计算水深。

通过船载声呐发射声波信号,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所需的时间,再通过声速和时间的关系确定海底深度。

卫星测高则是利用卫星的雷达系统测量海洋表面的高程差。

多波束测深则是结合声学方法和卫星测高的优点,通过多个声源同时发射声波,在回波中获取更多的深度信息,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其次,测量与测绘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也对结果精度有着关键影响。

在声学测深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声呐设备,其发射和接收的频率范围需要覆盖所需测量的深度范围,并具备较高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同时,船舶的稳定性和航线的规划也需要考虑,以确保船体的运动不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卫星测高则需要使用精确的卫星定位仪器,以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

多波束测深则需要配备能够同时发射多个声源和接收多个回波的设备。

测量数据采集后,还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才能得到准确的海底地形图。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校正、滤波处理、插值等一系列步骤。

数据校正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与实际测量条件进行对比,进行误差校正,以修正测量结果。

滤波处理是为了去除数据中的杂波和异常值,以提高数据的质量。

插值则是根据已有的数据点,预测出其他位置的数据值,以获得更加连续和完整的地形图。

除了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外,还可以使用地震测深、激光测量等先进技术进行数据处理,进一步提高测量和测绘的精度。

在实际的海底地形测量与测绘中,还需要考虑一系列的技术挑战和困难。

内河航道水深测量

内河航道水深测量

内河航道水深测量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HD-310结合GPS-RTK三维水深测量方法的原理,在北江下游航道测量中的应用,总结了三维水水深测量技术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并验证其正确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水深测量 RTK测量 GPS测量1、前言水下地形测量主要使用水声仪器,全覆盖测量水底深度。

本文从水深测量的实践岀发,使用RTK - GPS技术和测深仪联合测量, 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自动化程度得到提高,并确保了测量成果的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测区概况本项目共布设共7个泊位,即煤炭卸货2个、熟料装船4个、水泥袋装船1个。

码头岸线总长358米,为重力式结构,67个沉箱。

其中282.88米为沉箱胸墙结构,8.71米为沉箱结构,69米为浆砌石结构。

3、水深测量原理与方法3.1水底地形测量系统的基本原理利用GPS实时相位差分(RTK)实时测得的GPS 天线精确的三维坐标(x,y,h),结合由测深仪同步测得的换能器至海底的深度H1 ,将由GPS测得的天线高h 换算到同一平面位置上的水下泥面标高H。

通俗的讲,RTK 三维水深测量就是测深仪测得水深减去RTK潮位,潮位是GPS天线到水准面高减去天线到水面的高;如果是求高程的,就用RTK潮位减去水深。

换算公式如下:H=h-ΔH1-ΔH2(式3.1)式3.1中:ΔH2为联结GPS天线与测深仪换能器的联杆长。

由于GPS接收仪与测深仪的数据采集同步进行。

因此在上述的测量过程中,无须对水面高程进行测定,即无需看水位。

3.2 高程计算GPS-RTK 三维水深测量技术,其水底测点的高程值计算公式如下:H = hgps- h1- h2 (式3.2)式3.2中:H 是测点高程;hgps 是GPS相位中心高程; h1是GPS相位中心至测深仪换能器底部的高度;h2是换能器底部至水底测点的水深值。

当需要计算测点相对当地理论最低潮面的水深值时,计算公式如下:H水深= H85-H测点(式3.3)式3.3中:H水深是测点水深,H85是1985 国家高程基准至理论基面的高差(向上为正),H测点是观测点85高程值。

水深测量数据的软件自动处理方法探讨

水深测量数据的软件自动处理方法探讨

水深测量数据的软件自动处理方法探讨钟贵才(厦门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应用软件编程方法自动识别处理水深测量原始数据。

关键字:水深测量自动处理编程方法HYPACK概述:水深测量是海洋勘测中最基本的测量项目,它广泛应用于海洋科研和海洋开发领域。

水深数据后处理软件及方法也多种多样,而自动或半自动识别处理软件则不多见。

常用的导航测深软件HYPACK在数据后处理时也颇有不便,经常遇见一些问题。

为减少人为差错,提高工作效率,本人用VB编制了一个辅助程序对原始水深文件作预处理,经试用效果良好。

现将编程思路和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水深数据后处理时常见的问题1.假水深数据的干扰,数据抽滤时经常出现一些跳变假水深,需手工一个个核对图谱校正,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文件记录有数据,但无法用HYPACK打开处理,需人工分段查找剔除错误信息后才能处理;3.在水深模拟图谱中查找特征点信息既费时又费力,如能把数据信息以电子图谱形式显示,则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常用的后处理软件及方法我们常用hypack 导航软件的单波速编辑器分别打开每一个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对假水深数据逐个更正,对浅点或深点逐个内插,对于较大测区潮位不同步区域,还要分段处理潮位,这些机械式的工作既费时又费力。

能否编制一个程序,对海底地形地貌进行自动识别,自动更正假水深数据,简化操作步骤呢?本人通过对测深原始记录文件的研究,并用VB编制一些简易程序进行测试,证实这是可行的,特别是对于海底地形地貌变化比较平缓情况下,程序自动处理结果既快速又准确,完全符合测量要求。

三、软件功能的实现及编制方法下面我把程序编写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以HYPACK测量数据为例):(一)首先明确问题所在及软件功能:假水深数据的自动识别及更正;水深测量时容易受海况及环境影响,生成假水深,这对数据的后处理精度及效率影响很大。

如果能让软件来识别处理一些显而易见的假水深,则可省时省力,事半功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深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要求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 the bathymetric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JT/T 701 —20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深测量的系统配置、测前准备、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资料的检查验收和资料汇交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水深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进行的沿海港口航道水深测量。

本标准不包括多波束测深设备的测量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2319 中国海图图式GB 12327 海道测量规范《沿海港口、航道测绘产品质量检查验收办法及质量评定标准》(交通部海事局)3总则3.1平面坐标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坐标系,其与地心坐标系的关系采用国家统一使用的转换参数或满足 GB 12327精度要求的区域性转换参数。

3.2高程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国家高程基准,远离大陆的岛、礁,其高程基准可采用当地平均海面。

3.3深度基准面采用理论最低潮面,深度基准面从当地平均海面起算;一般情况下,它应与国家高程基准进行联测。

深度基准面一经确定并正式采用,一般不得变动。

3.4测图采用高斯 -克吕格投影,大于 1:5,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 1.5 °带投影,大于(含) 1:10,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 3°带投影,小于 1:10,000 比例尺测图采用 6°带投影,小于(含) 1:50,000 比例尺测图可采用墨卡托投影,并以测区的中央纬度作为基准纬线。

3.5直接用于沿海港口航道水深测量的最低平面控制基础应采用 GPSE 级点,或等同于该等级点的控制点。

3.6工作水准点与主要水准点之间的高差, 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工作前后各测定一次。

验潮站的水尺至工作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可用等外水准测定。

3.7水深测量定位中误差:大于 1:5,000 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 1.5mm;小于(含) 1:5,000 大于(含) 1:100,000 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图上 1.0mm;小于1:100,000 比例尺测图时,应不大于实地 100m。

3.8图式符号按 GB 12319 执行。

3.9水深测量的标准图幅尺寸为:a) 50cm ×70cm;b)70cm × l00cm ;c)80cm ×110cm。

3.10采集的原始数据严禁删改。

3.11每道工序操作、检查、验收者均应签名。

4系统配置系统配置包括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4.1硬件4.1.1系统硬件主要由输入设备、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和输出设备组成。

4.1.2输入设备应包括:定位设备、测深设备和其他辅助测量设备:a)定位设备可采用 DGPS定位系统和激光全自动跟踪定位仪等;b)测深设备采用的测深仪应带有模拟记录及数字化输出功能。

一般情况下需配备运动姿态传感器进行涌浪改正。

c)辅助设备可采用运动姿态传感器、电罗经、声速仪等。

4.1.3数据采集处理设备:应有足够的数据通讯接口,可同时采集水深数据、定位数据及各种姿态数据。

4.1.4输出设备:打印机、绘图机等。

4.1.5与测量精度相关的设备必须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2软件4.2.1系统软件应包括数据采集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

4.2.2数据采集软件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a)实时采集并记录定位系统的时间信息、坐标值、测深仪的水深值、相关设备的改正值等;b)实时的屏幕导航显示和相关数据的显示;c)水深数据的密集采样功能,或根据需要设置采样的间隔和特殊情况下的强制采样。

4.2.3数据处理软件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a)图形编辑;b)数据交互编辑;c)自动进行水深的水位改正和其它改正;d)绘制图形资料。

4.2.4水深测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的软件需经鉴定并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未经业务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变更或修改。

5测前准备5.1出测前的准备5.1.1定位仪器的检验各种测量仪器的检验按 GB 12327 有关规定进行。

DGPS接收机的检验要求如下:a)使用期间每年及 DGPS接收机大修后,应在一个等级点上做一次不少于8h 比对性检验,采样间隔不大于 3min ;b)作业前后在一个等级点上进行不少于 1h 比对性检验,采样间隔不大于 3min,仪器采集数据稳定且采集数据精度满足测图要求后,方可使用。

5.1.2测深仪器的检验测深仪器的检验要求如下:a)使用期间每年应做一次不少于 8h 稳定性检验,作业前应进行联机测试,待仪器运转正常且稳定后,才可以使用;b)仪器大修后,使用前应做不少于 8h 稳定性检验。

5.1.3资料准备收集测区附近的平面控制、高程控制、水位控制资料。

对不同系统、不同基准面的资料要认真审查,达到相应等级或要求后方可采用。

5.1.4外业工作图幅准备外业工作图幅准备要求如下:a)应输入各种水下障碍物、特殊水深、新版海图岸线、固定助航标志,航道边线等要素;b)绘制计划线应全部覆盖测区,不能漏空,相邻图幅(测区)计划测线应保证重叠图上1cm。

5.2现场施测前的准备5.2.1根据定位方式计算定位中误差。

5.2.2测深仪换能器应进行动态吃水的测定,即静止和不同速度测深的吃水深度,并要做好记录。

5.2.3测深仪的声速输入应采用声速仪实际测量的声速,测量水域不一致时应重新测量声速。

5.2.40 ~20m 水深用校对法检查测深仪时,同一测区内,测深开始第一天的测前和测后应进行各个深度段的测深仪改正数的测定。

相同深度测前、测后改正数差不得超过极限误差(2σ)。

以后每隔 15d 测定一次,在此期间内每天开始测深前只需比对一个水深,当发现与第一天的改正数曲线相同深度比较超过 2σ时,应立即重新进行测前、测后仪器改正数的测定,并作好有关记录。

5.2.5测量可采用 RBN—DGPS差分台站所播发的差分信号进行伪距差分定位,但大比例尺测量定位应采用如载波相位差分等精度更高的定位方法。

5.2.6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应保持一致,如有偏离,应将定位中心归算到测深中心。

5.2.7测前应进行定位系统与测深系统的延时测定。

5.2.8定位作业实施前应检查输入的所有参数是否正确并做书面记录。

6数据采集6.1自动采集定位的资料、测深仪记录纸以及原始资料的记录介质均应按外业工作图幅统一编号(如图名、图号、施测日期、线号、点号等)。

6.2外业测量记录的数据文件命名应能反映测区、日期等信息。

6.3数据采集应符合如下规定:a)水深测量系统所用测深仪一般需配置姿态传感器,未配备姿态传感器时,地形复杂区域和人工开挖航道应避免波高在 0.6m 以上的风浪时测深;b )配备姿态传感器测深时,测深记录纸应同时显示经过涌浪修正的水深信号和涌浪信号(或实际测深信号)。

6.4水深测量数据自动采集的外业实施:a)进行数据采集时,若数据采集系统包含水深无纸化记录功能,内容详细且回放、检查方便,则可省略测深纸记录,否则测深纸记录不能省略;b)按计划测线文件作业并记录数据;c)数据采集过程中,要认真监视定位与测深的情况,如系统工作有异常时,应暂时停止作业,进行检查;d)测量时,凡遇有下列情况之一应及时进行登记:改变航速;调换测线;风浪情况、发现特殊水深以及避碰等;e)当日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备份采集的数据,并检查当日所测测线是否有超宽及测线漏测。

6.5当日工作结束后,应填好测量日记,测量日记应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情况、天气情况、原始数据文件名、采用验潮站的情况,遇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和结论。

7数据处理7.1基本要求数据处理操作所涉及的处理程序(水深比对、水位改正、动态吃水改正、记录纸检查、数据筛选等),操作过程记录,结果文件,操作人员等须填入“数据处理日志” (参见附录A)。

7.2数据预处理7.2.1检查测量过程中采集的各种数据的可靠性,确认准确后方能使用。

7.2.2根据要求对存在问题的数据进行修正。

7.3水深点选取7.3.1检查和量取测深仪记录纸上的特殊深度点,对相应数据文件作修改。

7.3.2当选取的水深点过密时,可以适当地舍去个别水深点,但应遵循下列原则:a)其水深应与附近深度变化基本一致;b)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精度明显较差的水深点;c)特殊深度和影响地貌特征的水深点不能舍去;d)能确切显示港口、航道、岛屿周围的地貌和狭窄水道中的深水航道的水深点不能删去。

7.3.3水深测量成果图上深度点间距可根据海底地貌的复杂程度确定。

一般规定图上 5mm。

7.3.4检查线上深度点间距为图上 3mm ~ 5mm,或直接选取与主测深线交点的水深和特殊深度。

7.3.5应全部选取主测深线和检查线上的特殊深度,其坐标应在密采定位记录中选取。

7.3.6对新发现的孤立特殊水深应进行加密探测。

7.3.7凡采集中出现的异常水深,应在记录纸上重新核查。

对于点状、不连续的回波信号不能误认为特殊深度,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应进一步探测加以证实。

7.4水深改正7.4.1在进行水位改正前,需仔细检查验潮站的水准联测手簿中各项原始记录;有关计算及有否超限;水位改正数求取和验潮手簿中的潮位归算是否正确,潮位观测有无间断现象。

7.4.2采用软件进行潮位改正的要求如下:a) 应根据潮波传播的通道,正确确定潮波传播路径,且计算内插比例的投影方向线也应与潮波传播方向基本垂直;b)软件所使用的方法应能体现潮汐变化的规律;c)软件应具有对所使用的潮位文件等进行可靠、有效检查的功能;d)软件应能对输出的改正结果中各水深点改正值的有效性作出评价;e)软件应输出所使用的各潮位站的潮位状况及各站的潮位间的相互关系等信息。

7.4.3在狭窄航道,且潮波传播方向与两站连线基本平行时,可利用两个验潮站的水位进行水位改正,条件许可时应采用三个验潮站的水位进行水位改正。

7.4.4进行多站水位改正时,与其有关的验潮站,潮位观测时间应较测深时间段提前 1h 开始,并推迟 1h 结束。

7.4.5验潮站间水位分带按下式计算:2hk式中: k ——分带数;△ h——两验潮站同一时刻的最大潮差,单位为m,两站最大潮差不超过 1m,最大潮时差不超过 2h;σ——测深精度取 0.15m。

7.4.6水位改正可采用水位改正软件求取,也可用人工绘制水位曲线求取。

水位改正前应检查水位数据的可靠性。

7.4.7测深仪改正数的求取,当水深在 0 ~ 20m 内可用校对法或声速仪法求取,大于20m时宜用水文法或声速仪法求取。

7.4.8水位改正的时间精度取至 1min,水位改正的精度取至 0.01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