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概述·莫里哀26页PPT
合集下载
经典课件:外国文学17世纪文学

.
20
创作的第一阶段(1659-1663)
《太太学堂》海报
1659-1663,是莫里哀开 始创作古典主义戏剧的 时期。
比较重要的作品有: 《可笑的女才子》 (1659)、《丈夫学堂》 (1661)和《太太学堂》 (1662)。
《太太学堂》的上演标 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 的诞生。
.
21
创作的第二阶段(1664-1668)
高乃依一共写了30多 个剧本。
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 《熙德》﹑《贺拉斯》 ﹑《西拿》和《波利 厄克特》
《熙德》被看作古典 主义悲剧的奠基之作。
.
7
让·拉辛(1639—1699)
让·拉辛的创作代表 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 的最高成就。
代表作是《安德洛玛 刻》和《费得尔》。
拉辛着重揭露封建统 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 激起人们的恐惧和愤 怒,他的作品具有更 鲜明的现实意义。
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仍旧处在封建统治 之下,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 性。
.
4
17世纪重要的科学家
1.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 的鲜明的政治倾向性。
2.崇尚理性。 3.模仿古代经典,注重
艺术形式的规范化。 (名词解释:三一律)
法国“太阳王”路易十
.
四
6
高乃依(1606—1684)
1664-1668,是莫里哀创作的成 熟期和“黄金时代”。
这个时期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 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他自己的最高 水平。
主要作品有:《伪君子》(《达 尔杜弗》,1664)、《唐璜》 (一译《石宴》,1665)、《恨 世者》(1666)、《悭吝人》 (1668)和《乔治·唐丹》 (1668)等名作。
.
22
《悭吝人》(1668)
古典主义 PPT

• 《讼棍》(喜剧, Les plaideurs 1668) • 《布里塔尼居斯》(Britannicus 1669) • 《贝雷尼丝》 (Bérénice 1670) • 《巴雅泽》 (Bajazet 1672) • 《米特里达特》 (Mithridate 1673) • 《费德尔》 ( Phèdre 1677) • 《爱斯苔尔》 (Esther 1689) • 《阿达莉》 (Athalie 1691)
• Virtually all of Donne's poems circulated only in hand-written copies during his lifetime. This is the first appearance in print of most of the poems, published two years after the author's death
• 1659-1663,风俗喜剧 《恋爱的医生》《丈夫学堂》《太太学堂》
《〈太太学堂〉的批评》
• 1664-1668,风俗喜剧与性格喜剧的结 合
《达尔杜弗或骗子》《唐璜或石像的宴会》 《愤世嫉俗》《吝啬鬼》
• 1668-1673, 《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没病找病》
• Jean François de Troy (Paris 1679 - Rome 1752), Reading from Molière around 1728, Oil on canvas, 72.4 x 90.8 cm; Collection late Marchioness of Cholmondeley, Houghton
费德尔
• “爱情的弱点,被认为 是真正的弱点。情欲 的出现,只是为了要 揭露情欲所造成的一 切破坏。悲剧中处处 都运用这样的色彩来 描绘淫邪,使人们明 了,使人们憎恨淫邪 的丑恶。”
• Virtually all of Donne's poems circulated only in hand-written copies during his lifetime. This is the first appearance in print of most of the poems, published two years after the author's death
• 1659-1663,风俗喜剧 《恋爱的医生》《丈夫学堂》《太太学堂》
《〈太太学堂〉的批评》
• 1664-1668,风俗喜剧与性格喜剧的结 合
《达尔杜弗或骗子》《唐璜或石像的宴会》 《愤世嫉俗》《吝啬鬼》
• 1668-1673, 《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没病找病》
• Jean François de Troy (Paris 1679 - Rome 1752), Reading from Molière around 1728, Oil on canvas, 72.4 x 90.8 cm; Collection late Marchioness of Cholmondeley, Houghton
费德尔
• “爱情的弱点,被认为 是真正的弱点。情欲 的出现,只是为了要 揭露情欲所造成的一 切破坏。悲剧中处处 都运用这样的色彩来 描绘淫邪,使人们明 了,使人们憎恨淫邪 的丑恶。”
古典主义与莫里哀

? (2)巴罗克风格的风靡
? “巴罗克”原为葡萄牙语,是珍奇和奇妙 的意思。在文学上指夸张、繁艳的藻饰、花团 锦簇的风格。欧洲人认为,这种风格源于中国 古代工艺品的精致与华贵。中国织锦、剌绣、 磁器、漆器等雕刻精美、镂金雕玉、珠光宝气, 使欧洲人大为惊叹,呼为“巴罗克!”最先接 触到中国工艺品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最 早出现巴罗克风格的建筑、文学和其他艺术。 巴罗克文学多写宗教主题,词藻华丽而情调悲 观。
(二)悲剧诗人:高乃依
高乃依(1606~ 1684)法国剧作家, 是法国第一个古典 主义悲剧诗人。但 其剧作均为“大团 圆”结局,因此受 到古典主义者批判。
悲剧《熙德》
高乃依的5幕韵文 剧《熙德》( 1636) 是 法国第一部古典主义名剧。
《熙德》的公演轰动 巴黎,为法国古典主义戏 剧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
? 莫里哀创作分期 ? 1、早期(1643—1658),随流浪剧团在外省演
出、体验生活的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和艺术经验,1658年在王宫演出成功,从此定 居巴黎,得到国王路易十四亲自关照。
? 2、古典主义时期(1658—1663),接近王权并 在艺术上接受古典主义规则进行创作的时期, 此时期创作的《夫人学堂》(1662)标志着法 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
巴罗克文学的主要特征
? 1) 是对世界和生活的丰富性的官能感受和 把这种感受纤毫无遗地表现出来的欲望。
? 2) 拒绝理性,拒绝古典主义。 ? 3) 风格夸张,语言雕琢。 ? 4) 在叙事手法上巴罗克文学多依靠意外事
件的插入改变叙事的方向和线索,以造就 复杂感和丰富感,偶然性。
二、法国古典主义戏剧
(四)喜剧大师莫里哀
莫里哀 (1622—1673) 伟大的喜剧家, 他一共写了三十 三部喜剧。至今 其喜剧仍在全世 界上演。
莫里哀

• 其次,精巧紧凑、层次分明的情节结构。第一幕采 其次,精巧紧凑、层次分明的情节结构。 用了侧面烘托、人物“虚出”的手法。 用了侧面烘托、人物“虚出”的手法。介绍了每个 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态度, 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态度,也介绍了达尔丢 夫的来龙去脉, 夫的来龙去脉,用旁衬手法勾画出了达尔杜弗的虚 伪性,为第三幕他的出场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充分准备。 伪性,为第三幕他的出场作了充分准备。 • 第三,打破了古典主义关于悲、喜剧严格划分的僵 第三,打破了古典主义关于悲、 死教条,在喜剧中插入了悲剧的因素, 死教条,在喜剧中插入了悲剧的因素,把戏剧冲突 一步步推向高潮,在更尖锐、紧张、激烈的冲突中, 一步步推向高潮,在更尖锐、紧张、激烈的冲突中, 更有力地揭示出达尔丢夫的凶残本性。 更有力地揭示出达尔丢夫的凶残本性。 • 第四、戏剧的语言生动灵活,富有个性化色彩。 第四、戏剧的语言生动灵活,富有个性化色彩
《达尔丢夫》喜剧艺术成就 达尔丢夫》
• 首先,《达尔丢夫》是一部古典主义创作原则与 首先, 达尔丢夫》是一部古典主义创作原则与 民间喜剧手法相结合的杰作 的杰作。 民间喜剧手法相结合的杰作。 • 莫里哀创造性地运用了“三一律”:整个剧情都 莫里哀创造性地运用了“三一律” 围绕着揭露达尔丢夫的伪善性格而展开, 围绕着揭露达尔丢夫的伪善性格而展开,故事发 生地点始终是在奥尔恭家里,时间24小时。 24小时 生地点始终是在奥尔恭家里,时间24小时。 • 同时作者还成功地引进了民间喜剧的特有手法, 同时作者还成功地引进了民间喜剧的特有手法 民间喜剧的特有手法, 如打耳光、钻桌子、家庭吵架、父子反目、逼婚、 如打耳光、钻桌子、家庭吵架、父子反目、逼婚、 撵走儿子、窃盒子等分别是民间闹剧、风俗喜剧、 撵走儿子、窃盒子等分别是民间闹剧、风俗喜剧、 传奇喜剧惯用的手法。 传奇喜剧惯用的手法。
古典主义.ppt

学院的意义
• “学院”即“正道”之义,学院派有导向正路的意 思。学院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对文 艺复兴, 特别是对拉斐尔的罗马正统和威尼斯派的艺术复 兴。他们在艺术创造中追求“理想 美”、“绝对 的理念美”、“绝对的喜与善”,单纯地摹仿文 艺复兴大师们宏伟壮丽的艺术 形式,一味地将艺 术形式规范美化,使有现实主义传统的文艺复兴 美术在学院里变成永恒不 变的金科玉律的蓝本, 被王公贵族视为高雅,这使它脱离丰富多彩、千 变万化、不断发展的 现实。
• 二、古典主义: • 17世纪法困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有“典范”的意 思。美术上的古典主义主要产生在意大利 学院里,17世纪时却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 展。
• 古典主义文学和艺术的一般特点是:主张 理性至上,克服个人情感;强调描写“美” 的绝对概念;虽主张“模仿自然”,但这 种“模仿”不是指物质世界,而是指自然 中存在的人性和理性。古典主义十分推祟 古代希腊罗马,在形式上要求概括、简炼、 明确等等。
普桑 (1594—1665年)
• 普桑的绘画就是一种思维的绘画。 • 方也是反宫廷的。他们反对绚丽密华,主
张返朴归真;它们反对君主的专横,主张 人们的理想和尊严;他们是自然之于 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抢劫萨宾妇女》
• 萨宾人是古代意大利的一个部落,他们定居在台伯河东岸的山区,因他们特 殊的宗教信仰而与罗马人冲突,不断受到罗马人劫掠,于公元前449年被击败, 前290年被消灭。罗马人劫夺萨宾妇女是历史上经常提到的民族矛盾史,因而 常被艺术家作为创作题材。
古典主义产生于法国的原因
• 由于君主是国家的最高权威,所以[7世纪的 法国文学、艺术都把歌颂王权、服务宫廷 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 17世纪法困美术的主流是古典主义美术。 古典一词源出于拉丁文,有“典范”的意 思。美术上的古典主义主要产生在意大利 学院里,17世纪时却在法国得到了极大发 展。
莫里哀Molire 优质课件

The School for Wives(1662)太太学堂
The School for Wives Criticized (1663) 太太学堂的批评
A Versailles Improvisation (1663)凡尔赛即兴
成
莫里哀的中期创作(1664-1668)
熟 期
Th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orced Wedding (1664)强迫的
The Princess of Elida (1664)艾丽达公主
Tartuffe (1664, 1667, 1669)答尔丢夫 (Imposteur伪君子)
The Miser (1668)吝啬鬼(阿巴贡)
Don Juan (1665)唐璜
Love’s Cure-All (1665)爱情治百病
The Misanthrope (1666)恨世者
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 我们的光荣却少了他
歌德评价
“莫里哀如此伟大, 每次读他的作品, 每次都重新感到惊 奇。他是一个独来 独往的人,他的喜 剧接近悲剧,戏写 得那样聪明,没有 人有胆量想模仿 他。”
——《歌德 谈话录》
5幕诗体喜剧 《伪君子》
答尔丢夫 宗教骗子
破落贵族,
奥尔恭 巴黎富商,笃 信宗教,一度被 答丢夫所 迷惑,专制家长
晚
莫里哀的后期创作(1669-1673)
期
Monsieur de Pourceaugnac (1669) 普尔索雅克先生
The Magnificent Suitors (1670) 豪华的情人
The Would-Be Gentleman (1670) 贵人迷
Psyche (1671)
莫里哀

瓦 赖 尔 —— 玛丽亚娜之情人 柏奈尔夫 —— 奥尔恭之母 爱尔卜特 —— 柏奈尔夫人侍女 克雷央特 —— 奥尔恭之妻舅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答尔丢夫:伪善、狠毒、荒淫无耻、贪婪,披着宗 教外衣进行欺骗和掠夺的恶棍。 奥尔恭:巴黎富商,王权的支持者,对宗教狂热, 使他在收到答尔丢夫的欺骗而变得十分愚蠢,思想 保守,唯恐自由思想 机智,勇敢灵活,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在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歌颂贤明君主。 2.在思想上崇尚理性,遵守公民义务。 3.模仿古代文学,重视艺术法则。 在创作规则上,强调服从古代艺术法则,戏剧必须 遵守“三一律”。 在塑造人物方面,强调赋予人物某一种品格,使 人物性格固定化,类型化。
“三次修改后的成功”
《伪君子》是莫里哀的代表作,是五幕诗体喜剧。因作品影 响到教会的威信和教会统治人物本身的尊严和利益,被反复禁 演。前后写作五年,修改三遍 。最终取得成功,盛况空前,一 共演出二千二百六十二场次 二千二百六十二场次。 二千二百六十二场次
1664年5月12日,首次在凡尔赛宫上演。(版本一) 1664年 12日 1664年11月 1664年11月,在孔德亲王私宅里,第一次演完全局。 1666年 1667年 1666年,路易十四的母亲去世,1667年8月,第二个版本上演。
1669年 获得极大成功。 1669年2月5日,《伪君子》再度公演,演出获得极大成功 获得极大成功
【人物提要】
答尔丢夫 —— 伪君子 ,职业宗教骗子 奥 尔 恭 —— 巴黎富商 达 米 斯 —— 奥尔恭之子 桃 丽 娜 —— 玛丽亚娜之侍女 欧 米 尔 —— 奥尔恭之妻 玛丽亚娜 —— 奥尔恭之女
三一律
莫里哀 PPT

作品的思想和社会意义
通过虚伪丑恶的宗教人士达尔杜弗的成功
塑造,揭露了社会的封建贵族和教会势力
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的行为,
并指出其欺骗性和危害性。
艺术特色
既遵循 “ 三一律 ” 原则,戏剧结构紧凑、严谨,又善 于 “ 戴着脚镣跳舞 ” ,在有限的时空里,创造精妙绝 伦的的喜剧效果。
( 1 )“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歌德)。 喜剧主人公答丢夫在第三幕第二场才登场。前两 幕围绕 柏奈尔 夫人的争吵,做足了铺垫。 ( 2 )悲喜杂糅的喜剧体裁 喜剧的情节中杂糅了悲剧主题:对宗教信仰的讨 论对人性善恶的思考等。又杂糅了喜剧情节:赶 走达米斯;欲置奥尔恭于死地等。 喜剧性格中杂揉了悲剧性格:奥尔恭 和柏奈尔 夫 人的滑稽中有悲哀:丧失理性。
阴险狠毒的恶人
答丢夫伪善性格的本质特征是阴险狠毒。正如剧中 人克雷央特所说的那样: 这些利欲熏心的人们, 把侍奉上帝当作了一种职业、一种货物……他们知道怎 样利用他们的假虔诚来配合他们的恶习,他们动辄暴怒, 有仇必报,毫无信义,诡计多端;到了陷害人的时候, 他们会恬不知耻地借了上帝的名义来掩盖他们凶狠的私 怨;尤其可怕的是当他们盛怒之下对付我们所用的武器 却正是人人所尊敬的武器,他们是利用了上帝的圣名作 为武器来刺死我们,事后大家却还得感激他们的美意。 这种虚伪性格,我们是看得太清楚了。 一幕五场
性格喜剧
《吝啬鬼》是性格喜剧,阿巴贡为了
攒钱,省吃俭用,招待客人时往酒里掺水, 自制日历,将吃斋的日子延长,还到自己 的马棚里去偷马料,挨了车夫的打。为了 钱,他可以放弃心爱的姑娘。这表明钱一 旦被摆到至尊的地位,就会成为一种丑恶 的力量。在法语中,“阿巴贡”已成为 “吝啬鬼”的同义词。
欧洲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
古典主义和莫里哀

罪人,一个可恨的败类,无法无天,自古以来 最大的无赖。我的生命只是一堆罪行和粪污, 没有一分一秒不是肮脏的。我看上天有意惩罚 我,才借这个机会考验我一番。别人加我的罪, 罪名即使再大,我也不敢高傲自大,有所申辩。 相信人家告诉你的话吧,大发雷霆吧!把我当 作罪犯赶出你的家门吧。我应当受到更多的羞 辱。这一点点,根本算不了什么。”
答丢夫的性格特征——伪善
伪装清心寡欲,虔诚苦修,实质上是贪吃贪喝的 饕餮之徒。 伪装无心财物,实际上觊觎奥尔恭的全部财产。
伪装道貌岸然,骨子里是色胆包天,寡廉鲜耻。
伪装仁慈善良,宽容忍让,实质上是狡猾贪婪, 心毒手狠,恩将仇报。 伪装虔诚信士,信仰宗教,实际上上帝只是他手 中谋财纵欲的工具。
“他是一个我牵着鼻子 走路的人。他以我们的全部谈 话为荣,我已经把他摆布到这 步田地:看见什么,不信什 么。”
欧米尔叫丈夫钻到桌下
答丢夫:“别看你像主人似的发号施令,
可是应该离开这儿的却是你。因为这个家 是我的家,我回头就叫你知道,要叫你看 看用这些无耻的诡计来跟我捣蛋,那叫瞎 费心力。未侮辱我以前你倒是先想一想有 这份本事没有呀?我有的是法子来戳破你 们这条奸计,来惩罚你们这些人,并且要 替被侮辱的上帝复仇,叫那个要撵我出去 的人后悔都来不及。”
把他的剧团赶到大街上而伟大的人民崇敬他把莫里哀拥举到空中莫里哀要当戏子患病的他要上舞台因为那里才是他的家他在舞台上留下最后的心血从此我们看到永恒的莫里哀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想模仿歌德法兰西学院在院士大厅里为莫里哀立了一尊石像底座上刻着题词
一、生平(1622-1673)
本名让-巴蒂斯特· 波克兰。 莫里哀是艺名。
《伪君子》
五幕诗体喜剧 《伪君子》前后写作五年,修改三 遍,两次禁演。 《序言》:“这出喜剧,哄传一时, 长久受到迫害,戏里那些人,有本事 叫人明白,他们在法国比起目前为止 我演过的任何人,势力全大。”
答丢夫的性格特征——伪善
伪装清心寡欲,虔诚苦修,实质上是贪吃贪喝的 饕餮之徒。 伪装无心财物,实际上觊觎奥尔恭的全部财产。
伪装道貌岸然,骨子里是色胆包天,寡廉鲜耻。
伪装仁慈善良,宽容忍让,实质上是狡猾贪婪, 心毒手狠,恩将仇报。 伪装虔诚信士,信仰宗教,实际上上帝只是他手 中谋财纵欲的工具。
“他是一个我牵着鼻子 走路的人。他以我们的全部谈 话为荣,我已经把他摆布到这 步田地:看见什么,不信什 么。”
欧米尔叫丈夫钻到桌下
答丢夫:“别看你像主人似的发号施令,
可是应该离开这儿的却是你。因为这个家 是我的家,我回头就叫你知道,要叫你看 看用这些无耻的诡计来跟我捣蛋,那叫瞎 费心力。未侮辱我以前你倒是先想一想有 这份本事没有呀?我有的是法子来戳破你 们这条奸计,来惩罚你们这些人,并且要 替被侮辱的上帝复仇,叫那个要撵我出去 的人后悔都来不及。”
把他的剧团赶到大街上而伟大的人民崇敬他把莫里哀拥举到空中莫里哀要当戏子患病的他要上舞台因为那里才是他的家他在舞台上留下最后的心血从此我们看到永恒的莫里哀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想模仿歌德法兰西学院在院士大厅里为莫里哀立了一尊石像底座上刻着题词
一、生平(1622-1673)
本名让-巴蒂斯特· 波克兰。 莫里哀是艺名。
《伪君子》
五幕诗体喜剧 《伪君子》前后写作五年,修改三 遍,两次禁演。 《序言》:“这出喜剧,哄传一时, 长久受到迫害,戏里那些人,有本事 叫人明白,他们在法国比起目前为止 我演过的任何人,势力全大。”
古典主义概述·莫里哀

[英]约翰· 班扬(1628-1688)
• 三百多年来,班扬 的《天路历程》突破 了民族、种族、宗教和 文化的界限,风靡全球。 即便在非基督教文化氛 围中,它也是学术界最 热闹的研究话题之一。 至今,这部作品在世界 各地已有多达二百余种 译本
3、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 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 (1) 专制君主制是古典主义的社会基础。当 权者的提倡。奖励、设置、法兰西学院 • (2) 唯理主义是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理性 主义哲学出现 —— 笛卡儿 ——“ 我思故我在”, 即人的本质不在感性,而是理性。作为一个人 不能追求情欲的满足,要尽责任和义务。
莫里哀的艺术成就
• 在思想上,他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者反封建反教会的战斗传统,站在民主立场 上讽刺贵族,揭露僧侣,对资产阶级的攀附贵 族、贪婪吝啬的恶德进行揭露、讽刺,对劳动 人民也抱有一定的同情。 • 在艺术上,他基本上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 法则,但又有所突破。其剧作直接取材于现实 生活,并从民间戏剧中吸取营养,因而不仅具 有鲜明的战斗性和现实性,而且具有浓郁的民 族风格。
拉· 封丹的《寓言诗》。 布瓦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在 其诗体文艺评论《诗的艺术》中 提出了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该 书被视为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第二节
•
莫里哀 法 国 古 典 主义喜剧的创始人, 也是古典主义最重要 的作家。他是继莎士 比亚之后,欧洲戏剧 史上成就最高、影响 最大的作家之一,在 欧洲戏剧史上占有重 要的地位。
《伪君子》的思想艺术分析
思想价值:体现了民主思想和平等观念。 1、讽刺了教会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歌颂明君,为世 俗政权摆脱教会的束缚制造舆论。 2、塑造了下层平民女性道丽娜的形象。道丽娜的聪 明、智慧说明贵族阶级在智力上并不比平民更高。 3、肯定了世俗爱情,反对包办婚姻。
第13讲 古典主义文学与莫里哀戏剧

教学目的:
掌握莫里哀喜剧创作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古典主义理论在莫里哀戏剧创作中的体现; 比较莎士比亚和莫里哀的喜剧异同。
Your company slogan
17世纪:三种文学并置,古典主义文学主宰
1、古典主义文学形成; 主要体现在戏剧、散文上; 2、巴洛克文学出现; 富丽繁复,精雕细刻,文辞绚烂 3、清教徒文学生成: 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紧密相联;代表作家弥尔顿;
《熙德》 Le Cid
个人情感让 位于家族利 益, 家族利益让 位于国家安 危
Your company slogan
(三)让· 拉辛 (1639-1699) 法国古典主义悲 剧的最高成就的代 表
Your company slogan
《安德洛玛刻》 Andromaque 《费德尔》 Phedre
Your company slogan
莫里哀的戏剧艺术
1、现实主义和理性主义有机结合,遵守古典主义 原则,是古典主义喜剧的典范。 2、戏剧人物性格单一,偏于类型化; 3、情节的生动活泼,充满民间闹剧特色; 4、戏剧语言夸张,充满讽刺意味。
Your company slogan
父子诘问
阿巴公:怎么,你这个该死的东西,甘心走这种 万恶的绝路的就是你? 克雷央特:怎么,我的父亲!干这种丢脸的事情 的就是你? 阿巴公:借这种违法的债来败家的就是你? 克雷央特:想用这种罪恶滔天的高利贷来发财的 就是你? 阿巴公:干了这种事之后你还敢站在我面前? 克雷央特:干了这种事之后你还有脸见人?
Your company slogan
一、巴洛克文学
时间: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兴盛于17世纪; 起源:产生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于法国; 特点:词藻华丽,精雕细刻,富丽繁复,讲究修 辞; 发展情况: 意大利:马里诺——长诗《阿都尼》(1623); 西班牙:贡戈拉· 阿尔戈特——《莱尔马公爵颂》 (1609)和《孤独》(1612-1613),形成“贡戈 拉主义”; 德国:汉斯· 格里美尔豪森——《痴儿西木传》 (1669);
大二欧美文学课件—莫里哀

十八世纪文学阅读书目
❖ 卢梭:《忏悔录》、《新爱洛伊丝》 ❖ 歌德:《浮士德》
❖ 答尔丢夫 ❖ 奥尔恭 ❖ 继室欧米尔 ❖ 儿子达米斯 ❖ 女儿玛丽亚娜 ❖ 女仆桃丽娜
(一)答尔丢夫形象
言行相悖、表里不一。 ❖ 对待世俗享乐。表面上清心寡欲,实质上是
个贪图口腹之欲、荒淫无耻的酒色之徒。 ❖ 对待金钱。表面上毫不在意,实质上是个卑
鄙阴险的谋财贪利之徒。
❖ 对待友谊。表面上感激涕零,实质上是个忘 恩负义的卑鄙之徒。
❖ 遵守了古典主义的艺术原则——“三一律”。 ❖ 情节构思巧妙,利用间接描绘的方法塑造伪君子的
形象。 ❖ 在喜剧中插入了悲剧和闹剧的因素。 ❖ 剧中人物的语言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 ❖ 塑造扁平人物,类型化的人物。
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
❖ 扁平人物是指那些类型化的、容易辨认的人物。
阶级暴发户 疯狂、狡黠
❖ 果戈里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俄国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 迂腐、没落
❖ 1668年—1673年,风俗喜剧期,运用民间闹剧的艺 术传统。 《醉心贵族的小市民》(1670) 揭露贵族的没落地位以及他们对资产阶级的欺 骗
讽刺资产阶级对贵族奴颜婢膝的丑态。
二、《伪君子》(1664)
《太太学堂》海报
《丈夫学堂》(1661) 反对封建礼教,认
为教育要顺乎天性。 《太太学堂》(1662)
批判修道院教育和 封建夫权思想、提倡恋 爱自由。
❖ 1664年—1668年,成熟期,代表作是《伪君子》、 《堂璜》、《吝啬鬼》(《悭吝人》。
《吝啬鬼》(1668)
他们是作者按照一个单纯的理念或特征而被创 造出来的,由单一的因素构成,可以用一个句子表 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