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国特技业的弄潮儿-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特技教研室主任刘晓清专访
北京电影学院(完整介绍)
北京电影学院(完整介绍)北京电影学院北京(Beijing Film Academy,缩写BFA),简称北电或北影,是中国一所专门培养电影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
自1950年建校以来,逐步形成了以专业制作为主体,教学、创作、科研并重,多学科,多层次的电影。
很多著名、都出自北京电影学院。
学校主页:北京电影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及雄厚的力量,系科专业齐全,教学校园风景设备完善,是培养国内优秀人才的摇篮。
多年来,北京电影学院业绩骄人,现在仍然活跃在影视圈的著名导演、演员如:、、、、、、、、、、、、;、、、、、、、、、、、、、、、、、等都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学校辉煌的历史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均享有盛誉,学院拥有一支高学术水准的教师队伍,成为一个面向21世纪、培养高水平现代影视综合性人才的电影教育基地。
2010年10月23日,北京电影学院举行60周年校庆。
总理向电影学院发来贺词,、同台亮相,同时与、、、、、、、、、、、、、、、、、等获颁电影学院优秀毕业生奖2003年北京电影学院成功申请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设立了电影学博士点,并且新增了“”和“”两个硕士点。
北京电影学院现有教学单位8个系,6个分院及部和基础部,共计16个教学实施部门,按国家教育部专业目录编制,共有11个专业:文学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电影剧作、电影理论、电影批评)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专业。
(、、)摄影系摄影专业。
(故事片摄影、纪录片摄影、科教片摄影、影视照明)美术系一、概况美术系成立于1959年,是北京电影学院最早建立的四个系之一。
建系五十多年来,美术系从成立初期的“电影美术设计”和“动画” (动画专业在2000年因学院发展建设的需要,单独成立了二级学院)两个专业,发展到现在的六个本科专业(方向),形成了以电影学为主体的涵盖、、、和的多学科、多专业(方向)、多层次的综合教学体系。
具备了培养学士、硕士、博士以及高职(大专)、留学生、进修生的多层次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规划。
用科技铸造电影的未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回顾
用科技铸造电影的未来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回顾作者:暂无来源:《数码影像时代》 2018年第5期4月18日,作为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主推的四大论坛之一的“电影科技国际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
论坛以“构建工业化制作体系,铸就新时代电影精品”为主题。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烁,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所长张伟出席论坛并致辞。
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胡东,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巡视员、组委会副秘书长卞建国,以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电影股份公司、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华夏电影发行公司、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等单位负责人出席了本次论坛。
论坛由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书记栾国志主持。
本次论坛分为主题演讲和互动交流两大环节,邀请了来自国内外的6位电影科技专家与导演Base FX副总裁谢宁,索尼中国技术总监王亚明,蓝海彤翔集团副总裁高鹏东,资深电影从业者克里斯·高得菲,美国导演安东尼·拉默里纳拉,加拿大导演艾郎·德罗谢。
分别围绕高新技术格式电影摄制技术及综合应用、高品质视效电影制作关键技术与应用策略、精品三维动画电影制作总体设计与技术应用、数字科技制作呈现出壮观动态的动作片四个主题进行演讲。
聚焦电影制作环节,从电影制作发展新趋势,到电影后期特效制作流程,以及高新技术在制作领域的应用等多方面阐述了构建中国工业化电影制作的体系对电影精品创作的重要性,吸引了业界的持续关注。
“电影的重工业化趋势非常明显,重心迁移到后期。
中国电影的工业化的关键在于电脑视效工业,我们原来叫后期,后期应该是电脑视效工业。
后期正在反推前期,视效预览成为投资人的好伙伴,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视效预览是非常好的普及视听语言和电影教学的工具,能改变我们对影视人才培养最基础这一块的现状,让影视人才培养变得更加有利。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专业教授宋鸿荣用智慧和双手营造技艺之美
钊新达人 | INNOVATING TALENT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专业教授宋鸿荣:用智慧和双手营造技艺之美■文/舒铭泽江珊舒鹏从《小兵张嘎》到《天龙八部》《火烧圆明园》《垂帘 听政》,再到《激情燃烧的岁月》《笑傲江湖》《走过旧金 山》,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然而,在人们为影视演员的精湛演技喝彩的时候,殊不知有太多的幕后工作者为这些经典影视剧 走上银幕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与艰辛,尤其是那些美术设计工 作者,无时无刻不在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特视角,将现实与艺术融合,让符合影视剧剧情的场景永留银幕,给观者带来真正的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
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专业教授宋鸿荣,正是这样一位美术设计工作者,他在很多影视 作品中担任美术设计师,并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和执着的创新, 为人们呈现了一部部经典影视剧作品。
坚守初心,执着创新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国家百废待兴,正 值青年的宋鸿荣以优异的成绩走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而这一年恰逢北影的电影美术系创立。
因为自幼喜欢画画而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建筑师的宋鸿荣,因为分数差了一点而错 过了清华建筑系,转而选择了北影美术系,并且成为其第一届毕业生。
据宋鸿荣介绍,当时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美术系的第一个班共有学生24人,并且名义上是一个班,却面临着"三无” 的窘境,既无教材、无合适的教员,更无条件。
教学釆取的 是师传徒的模式,每一位老师可以说都是“实干”出来的。
当时设计课一学期的课程,老师只用两个小时就能讲完。
系主任李居山凭借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独特的电影画面 透视学,并于I960年7月编辑出版了《电影画面透视学》,这也是宋鸿荣和同学们的第一本教材。
不难看出,宋鸿荣青年时期的学习是'‘不容易”的,学科的发展也是缓慢的,但是他们的热情和执着却是值得敬佩26 •中国高新科技2020年第17期INNOVATING TALENT|创新达人的。
跟“非遗”传承人上一堂古籍修复课
跟“非遗”传承人上一堂古籍修复课作者:易馨来源:《大学生》2024年第07期编者按:2024年5月25日,北京琉璃厂的中国书店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约60位学生代表,聆听古籍修复技艺和代表性旧书版本的讲座,并亲手修复历经沧桑的古籍。
这是“‘京’彩文化·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中之“妙手换书颜指尖传文脉”古籍修复专题体验活动。
“古籍修复流程有几十道工序。
本次活动,我们安排了适合新手操作的补破、溜口、裁剪余纸、装框等环节”看到此次古籍修复的活动通知,我果断报了名。
5月25日活动当天,下起了淅沥小雨,我走进中国书店的西门,沿楼梯走到三楼活动厅,那里几乎已座无虚席。
我坐在倒数第二排的一个空位,只见桌前已整齐地摆放好纸、笔和剪子等多个修复工具。
修复书,先知道什么是书古籍修复实践前,中国书店第四代古籍修复师徐晓静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古籍、古籍装帧形式的演变历程、古籍修复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技艺等知识。
既然是书(古籍)的修复,那什么是书?这看起来似乎不是问题,今天随处可见各种书,不就是那样的吗。
但古代的书是什么?大部分人就说不好了。
刻甲骨文的龟背是书吗?刻铭文的青铜器是书吗?好像不是,那真正可以叫书的是什么?徐晓静老师说,简册为正规书籍的开始。
简是狭长的竹条、木条,一条条的上面都是字,若干简用绳编连起来,就是册。
简册在商代就有了,甲骨文的“册”字,就像长短相间、中有两道绳编的简册。
简册中形成了后世直到现代书籍的一些基本规范:简册最前和最后是空白简,以保护书籍有文字的部分,后世的册页书籍也有如此的“护页”;简册最上编绳以上和最下编绳以下,不写文字,后来书籍一直有上下留有空白的天头地脚;简册内容单位为“篇”“卷”“册”,后世书籍一直如此;简册中正文大字,注解小字,至今沿用,等等。
有书就有书的装帧,徐晓静老师简洁的几句话,就将其漫长历史演变勾勒出来:“装帧的三个阶段是简册、卷轴和册页三大制度阶段,十种具体形式是简册装、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仅仅这些名字就已美不胜收,我一个不落记在笔记本上,回去再一个个细细研究。
天道美学的文化复兴中国梦
天道美学的文化复兴中国梦作者:刘洗涌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10期2014年4月4日至6日,中国学者型画家、外交部最年轻国礼艺术大师、天道美学理论创立者刘浩锋应邀赴美参加纽约国际艺术博览会(ArtExpo),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三百家画廊及近千名艺术家、收藏家、出版商相聚纽约曼哈顿哈德逊河94号码头的艺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积极响应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由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组团,每年推出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展,向世界展出代表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
南京晓庄学院美院院长王承昊、四川政协常委著名观念摄影艺术家傅文俊、四川美协副主席林跃、香港美术家协会主席张孝勇等同行,也参加了此次国际艺术盛展。
据悉,这是刘浩锋继2010年接受CCTV网络专访之后,再推天道美学和世界文艺复兴概念的主题展。
他携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与九州出版社刚出版的《和学概论》、《美学科学原理》、《世界文艺复兴的推动》、《中国文化传承与开新》等关涉哲学、美学、国学的学术专著与相应的天道美学美术作品亮相博览会,并成为聚焦点,让中外艺术家对世界文艺复兴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著名油画家、美学家、南京晓庄学院美院院长王承昊认为:作为外交部授予的新中国最年轻的国礼艺术大师刘浩锋,真正有份量的是他的学者型艺术家身份与相应的作品,这在近代至今的百年中国都是凤毛麟角,其作品艺术价值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文人绘画。
也只有作为学者型艺术家以其深邃广博的思想与独树一帜的艺术语言,才堪匹配世界艺术大师的桂冠。
为此,联合国艺术家协会Angela Dong先生对刘浩锋的艺术展览与活动进行了全程拍摄记录。
会上,刘浩锋通过英文海报与对话交流开展文化互动,与大多数画廊艺术家作了艺术思想的沟通与交流,成功向国际社会推出中华文化复兴引领世界文艺复兴的主题概念,而其经典的油画语言代表作品《失道》以300万美金的标价,作为本届艺博会最贵的艺术品,与其通过天道美学助推世界文艺复兴的学术思想互为映衬,成为本届纽约国际艺博会的一大亮点。
改变戏曲生态环境北戏先行一步
北京纪事68艺海兰心 桃李芳华(五十四)艺术星空能改变整个戏曲生态环境,使它变得更有活力。
将传统艺术的植被,京城文化的植被,生长得郁郁葱葱。
申办好项目,要下大力气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人才培训”开班仪式,于2017年4月10日上午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综合教学楼阶梯教室举行。
申报该项目的时间,要上溯到2014年了。
回顾项目申报过程,北戏院长刘侗很有感慨。
“这个项目,我们从2014年就开始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没批。
有人跟我开玩笑说:‘谁让你答辩的时候不去呢。
’那次答辩我确实没2017年6月7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培训项目“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人才培训”结业展示,在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举行,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韩子勇、北京市文化局副巡视员马文等领导与北戏院长刘侗、党委书记刘宝华等领导共同观看了结业展演,并先后致辞。
韩子勇及马文等领导对此次北戏的培训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韩主任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北戏的“中国戏曲传统化妆、服装技术培训”是戏曲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急需项目。
舞台上的角色之所以那么美,很大一部分来自化妆、服装的美的赋予。
整个戏曲生态中不能没有化妆、服装。
国家艺术基金人才资助项目有个紧缺急需,就是针对薄弱环节,要把它促一促才改变戏曲生态环境,北戏先行一步文◎ 费米去,那年我们一共申报了两个项目,除这个班外,我们还申报了舞剧《夕照》,我去参加了答辩,做了很多的工作,事先也是做足了功课,经过艰难的争取,最后通过了。
所以,就耽误了这个项目的答辩。
去年再申报,我去参加答辩了,10分钟的时间,评委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学院有舞美系,中国戏曲学院也有,你们跟他们有什么不同啊?’我回答说:‘当然不同,中国戏曲学院的舞美系是培养舞美设计的,是创新、创作的人才;我们培养的是工匠,是技术型人才、服务型人才,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揭秘“北京8_分钟”中的发光服装,数数背后有多少黑科技?
多颗灯珠,头盔上还有 100 多颗灯,每套衣服制作完成耗时极多,堪比高级定制。
壳材料、更加保暖的羊毛絮片填充、石墨烯主动加热、3D 运动版型、柔性发光 LED 灯珠,
在平昌闭幕式上演前几十次的彩排过程中,由于演出的剧烈运动和大幅伸拉动
而当这些富含科技因素的材质叠加在一起,一套充满黑科技的创新装备便诞生了。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10 / 关注 / ATTENTION
揭秘“北京 8 分钟”中的发光服装,
数数背后有多少黑科技?
本刊记者 _ 刘嘉
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主办国交接仪式“北京 8 分钟”文艺表演中,“轻薄又保暖、防风又透气、运动又发光”的表演服装引人瞩目,它们使用了 哪些新材料和高科技?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2 月 25 日,平昌冬奥会正式闭幕。伴随着北京市长陈吉宁接过奥林匹克会旗, 冬奥会进入了北京时间。而“北京 8 分钟”文艺表演的完美呈现,也使得表演服装 的幕后团队终于浮出水面,该服装设计制作工作由北京服装学院教师楚艳、周绍恩 带领师生团队完成。
保证透气性,背部设计重点考虑散热性能,而手臂上的填充则根据演出者的实际感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多年来北服团队在高级时装定制中所塑造的工匠精神,与此次运动型科技产品
受重点集中在了大臂位置 ;同时还根据演出者体质类型和对温度感知的差异,提供
的打造可谓一脉相承。
了从内衣到外衣的模块化选择。
“北京 8 分钟”主打人工智能,用世界的语境讲中国故事,来自北京服装学院
对于设计师来说,平衡矛盾是设计的第一要义。楚艳、周绍恩两位老师挑战不 可能,创新设计,让“北京 8 分钟”表演服装做到了“轻薄又保暖、合体又防风、 运动又发光”。
揭秘艺术高考利益链
揭秘艺术高考利益链:上培训班只为拉关系泳装考有之,清纯考有之,春寒料峭中的艺考在漫天异议中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谋女郎周冬雨亲自报考”“表演系主任亲自接待”的标题更给2011年的艺考添了一把火。
以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4万多名考生为例,高达97.5%的淘汰率意味着超过3.8万的考生注定是“分母”,难逃“打酱油”的命运——90后的艺术梦,不易做。
2月16日8:31,北京电影学院官网首页发布了名为《艺考:不仅是艺术才能比拼,更是综合素质较量》的文章,公布了前日结束的2011年该院艺考生报名情况,“总数达19678人次,比去年增加6010人次”。
10:27,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杜庆春在个人微博发言,“可以考虑让影视专业取消艺考了!!!”2月18日编剧谷峪在《新京报》发表评论,“像限制买房一样限制艺考”。
蜂拥是好事?如果说《阿凡达》带热了2010年的摄影专业,那么2010年中国电影过百亿的票房,让各个专业都很热。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丁牧觉得,编、导、演专业大家都比较熟悉,现在大家认识到技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学技术的人也多起来了。
北影官网表示,除表演专业外,其他专业的艺考大军重心已从艺术中专、艺术类院校的附中等转向普通高中和示范高中。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丁牧感觉到了2011年艺考生报考人数的增多。
就北影而言,未扩招的情况下,总数近2万,其中增长就有6000余人。
全国各地普通高校的艺术专业也是遍地开花,招生人数节节上涨。
“美国六七十年代的电影一下子就好起来,跟它的艺术普及、电影普及有直接关系,也不是说几个学校来垄断,而是大规模普遍撒网,最后有可能捞出大鱼来,这是好的现象。
”中央戏剧学院老师甲觉得艺考的热门恰好证明了大家生活好了,有钱有闲才能做艺术。
能说会道就可以?周冬雨的一戏成名,让2011年的艺考生打扮很清纯很“静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丁牧觉得,这是一种很幼稚的表现,每个人的眼神和气质是模仿不出来也装不出来的,也没什么大用。
什么是影视后期特效
什么是影视后期特效?电影《天地英雄》特效创作回顾为你揭秘什么是影视后期特效的是北京视域影视教育的教授刘晓清。
公园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年,在1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像国际电影节一样在不断的进步。
经历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的两次革命性的变化,这100年中我们所知道的电影都是用胶片拍摄的,这是我们对电影的认知,几年前和以为著名的电影摄影师交流关于数字电影的话题,认为“胶片”电影是无法被“数字”取代的。
因为当时数字电影的技术,无论是在前期拍摄或者在影院放映都达不到胶片电影的清晰度和观赏效果,但当SONY公司的HD-950,松下公司的HD摄像机出现的时候,解决了电子成像中的“25帧”和“24帧”的争论,数字电影的清晰度也达到了2K、4K,甚至超过了35厘米的胶片电影的清晰度,于是电影面临着第三次革命——数字电影时代的到来一、现代电影观念:电影史电子影像由于数字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电影的制作方式发生了变化,影像的记录除了胶片以外,出现了以胶片为主题,#增加了“CG”#图形图像的合成制作,还有全数字的记录方式的“CG”图像电影,电影的语言进一步多元化、自由化,视觉影像可以完全是非现实的世界,故事内容影像是再现的实时性和开放性的,非真实的。
如近年来我们看到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历史沉船再现的浪漫爱情故事,《角斗士》重现33000名观众在古罗马竞技场上振臂高呼的宏伟气势,《英雄》、《卧虎藏龙》中东方传奇的经典打斗场面,以及全CG制作的电影《最终幻想》《黑客帝国CG版》《恐龙》《指环王》等,这些充满视觉、听觉奇迹的电影盛宴无不满足了人们对视觉奇观的要求。
二、制作手段的变化记得在前几年,电影界的同仁会一见面问:“最近在拍什么片子?”而今天大家见面会问到:“最近在作什么片子”,从“拍”和“作”的逾语气来说变化不大,但从字意和形式上将,却是一个质的飞跃,也就是说电影不仅是能够“拍“出来的,记录在胶片上,也是可以“作”出来的,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的影像记录完全非物理性,而成为数字中的“0和1”而且所记录的影像是可以修改的、可以复制的,影像的质量还不会因为修改和复制而受损。
看得见的思想 听得懂的学术——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打造《国艺大讲堂》德育特色品牌
看得见的思想 听得懂的学术——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打造《国艺大讲堂》德育特色品牌◎ 文、图︱北京市杂技学校(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提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校工作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在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方面,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打造出了自己的德育特色品牌——《国艺大讲堂》。
一、品牌的建设背景北京市国际艺术学校是以杂技专业为龙头骨干,集美术、表演、武术、舞蹈专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国际型的艺术学校。
建校20年来,在“严格管理,科学育人”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
根据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按照学校发展规划,遵从教育教学规律,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学校不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大力宣传求真向善的国艺精神,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国艺特色的德育工作品牌,《国艺大讲堂》就是其中的代表。
二、品牌的形成与发展《国艺大讲堂》是我校以全体师生和演职员工为服务对象,以讲座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宣传社会正能量为主流价值取向的特色德育工作。
自2012年创办以来,《国艺大讲堂》立足国艺,面向中杂,辐射社会,利用团校一体的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国艺和中杂的精神家园。
通过这些活动,继承传统文化,提升艺术修养,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使命,教育师生员工,服务团校发展,营造良好德育氛围,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创办7年来,《国艺大讲堂》邀请艺术家、专家名师、公职人员、社会人士等,开讲40多场,主题涉及艺术传承、文学欣赏、时事热点、国际形势、法律知识、理论解读、心理健康、安全教育、青春期发展等多个方面。
这些讲座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强化了时代使命意识,提升了文化艺术修养,宣传了主流价值取向,为展示师生良好的精神素养和青春风采提供了重要的空间和舞台。
慧眼识星的艺坛伯乐(之一)
慧眼识星的艺坛伯乐(之一)作者: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2015年第47期影视伯乐刘汁子:这个叫赵薇的女孩可以破格录取如今已74岁的刘汁子老师像个老顽童,说话兴高采烈,表情丰富夸张。
小时候,他干过“夹着两个大簸箕从城墙往下‘飞’”的傻事,自然是摔得遍体鳞伤;背着出身不好的负担回乡务农后,他一边淘粪一边为老农表演文艺节目,自称“当时在村里也是个腕儿”;在北京电影学院执教几十年,教过的获奖学生最多,如:徐静蕾、刘孜、陈坤、郭晓冬、黄晓明、孙维、金巧巧、颜丹晨、何琳、姚晨、童星叮当、小龙人、贾静雯、袁立、邢岷山、刘岷、孔琳等,但他最开心的是“所有学生的论文、成绩单、照片,我都留着……”刘汁子老师虽然没有直接教过赵薇,但却可以当得上赵薇伯乐的美名。
当年,赵薇在北京电影学院参加毕业典礼那天,特意跑到刘汁子身边,又是敬酒又是合影,她和刘老师彼此“心知肚明”。
刘汁子老师回忆说:“崔新琴老师招的九六班,请我教过一个学期‘片段’,所谓‘片段’就是截取小说、电影溅剧的一个片段,像折子戏似的,这是教学的第二阶段,对于学生非常重要。
我记得陈坤当时演《蒲田进行曲》时还很僵硬,张恒也是这个班的。
正要绐赵薇排片段时,她去拍《还珠格格》了,最终没有上课。
毕业典礼那天,她跑过来和我照相、给我敦酒,有两层意思,一是:当年她高中没毕业,虽然上过一所明星艺校,但这家艺校并没有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按理说,她没有高中文凭,就进不了北京电影学院。
但崔老师和我都认为她是个好苗子,我当时是系主任,就跟学校招生办说:这个女孩可以破格录取;二是:我们怕她文化够不上,就给她加了30分。
最后,她考了260多分,这30分也没用上,当时230分就够格。
所以她过来敬酒,大家都心知肚明。
”刘汁子长了张菩萨脸,更兼一副宽厚的仁者心肠。
“赵薇这孩子很聪明,当年发生过许多事,有她自己的原因,也有其他人的原因,曾经一度盛传她毕不了业,说起来对她很不公平。
当年学校已经收了上海那个剧组的劳务费,某领导给学校打电话,让赵薇上另外一个戏。
人才是提高我国电影制作技术水平的关键(上)——浅谈电影制作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综 述
人才是提高我国电影制作技术水平的关键 ( ) 上
— —
浅谈 电影 制 作 技 术人 才 队伍 建 设
八 一 电 影 制 片 厂 刘 晓 春
【 要】 人 才 问题是 事关 电影 事业产 业发展 的 关键 问题 。但 随 着电 影产 业的 快速 发展 ,电 摘
影人 才队伍存在 着诸 多问题 和 矛盾 ,本 文从 目前我 国电影 产业在 制作领域 存在 的 问题入手 ,分 析并给 出了一 些个人的观 点及体会 , 目的在 于为 我 国电影 产业健 康有序 可持 续发 展从技 术队伍 建设 角度 给 出了一些值得 思考的 问题 及具体 的策略 。
百 多 年 来 ,伴 随 着 中 国社 会 变 迁 、经 济 发 展 和 文
化 繁 荣 , 中 国 电 影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优 良传 统 和 艺 术 品
格 ,为促进 中国电影 乃 至世 界 电影 的多 样 化发 展 做
出 了积 极 的 贡 献 。 同 时 ,也 锻 炼 和 培 养 了 一 大 批 优 秀 的艺 术 人 才 和 技 术 人 才 。 目前 不 完 全 统 计 全 国 电 影 行业在 编人员 2 7万 人 ,其 中 电影 制 片 单 位 近 2 万 人 ,发 行 放 映 单 位 2 5万 余 人 。 由于 电 影 项 目运 作 的
人 ,以及适 应新 技术 发 展 的 高级 技术 人 才 。三是 紧
缺 既 懂 艺 术 又 懂 技 术 的 高 素 质 复 合 型 人 才 。 四 是 缺
乏对 外传 播 经 营 人 才 。在 中 国加入 wT 0、 国际传
媒集 团快速进 入 、我 国对 外 开放 的 步伐进 一 步 加快 的情 况下 ,缺乏 既精 通 外语 和 国 际知识 ,又精 通 电 影传播 业务 的对 外经 营传播 人才 。
点亮星光 照亮前方——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85干专班”主任教员
问 :“ 表 8 5干 专 班 ” 的 招 生 对 象是 在 报 考 之 前
有 过 镜 头前 拍 摄 实 践 经 验 的 青 年 演 员 , 这 和 咱 们 学 校 表 演 系其 他 班 级 在 招 生 时 对 考 生 的 要 求 不 一 样 , 来 报 考 的 学 生 都 已具 备 了一 定 的 专 业 基 础 和 艺术 修
,,
一
、
群 星 闪耀 的 “ 表8 5 干专 班 ”
问 :刘 老 师 , 您 好 ! 您 是 “ 表 8 5干 专 班 ” 的
稳 定 和 深厚 的 艺 术根 基 。 虽 然 ,在 “ 文革” 之 后 的 1 9 7 8 年 ,北 京 电影学 院招 收 过 一 批 青 年 演 员 进入 7 8本 科 班 学 习 ,例 如 : 张 丰 毅 、周 里 京 、 沈丹 萍 、 方 舒等 , 但这 远远不 能满 足当 时社会x t , 人 才的需 求 ,
没 有 在 艺 术 院 校 学 习 的 机 会 ,全 靠 在 摄 制 组 的拍 摄 实 践 中进 行 学 习 , 缺 少 电 影 的 系 统 基 础 知 识 ,缺 少
期青 年演 员专修 班 。 招 收 这 些 青 年 演 员 进 校 学 习 ,一 个 是 想 解 决 他
刘诗兵 ,北京 电影学院学报表演学院教授 ; 刘宏伟 ,北京 电影学院表演学院 2 0 1 4 级博士研究生。
) r 、 1
L 、 ‘ 卜 舛j
、
舞川 , 2 舛 j 。
{
一.。
1 “{
; l
点 亮 星 光 照 亮 前 方
— —
北京 电影学 院表演学院 8 5 干专班 ”
主任教 员刘诗兵教授专访
刘晓静:演绎艺术人生的完美
20 0 1年 博 士 毕 业 后 . 刘 了 国 内 第 一 位 音 乐 学 博 士 后 作 能 力 她 十 分 注 重 机 关 制 晓 静 即 返 原 单 位 山 东 大 学 艺 的 桂 冠 。 毫 无 疑 义 , 她 已 经 度 建 设 . 针 对 换 届 后 省 委 机 术 学 院 工 作 .她 更 加 忘 我 地 站 在 了 中 国 音 乐 理 论 研 究 的 关 的 实 际 状 况 .组 织 建 立 健 投 人 到 音 乐 教 学 、 管 理 和 学 最 前 沿
俗 曲 文 学 的 研 究 . 也 有 重 要 孜 孜 以 求 的 钻 研 精 神 所 深 深 了 解 情 况 、 反 馈 信 息 、 处 理 3常 明 意 义 由 于 刘 晓 静 在 音 乐 研 感 动 。 刘 晓 静 博 士 的 《 清 1 事 务 、 提 出 意 见 建 议 的
以 究 方 面 的 贡 献 ,英 国 剑 桥 国 俗 曲 整 理 与 研 究 》 不 仅 为 音 重 要 机 构 她 坚 持 “ 人 为
取 得 了一项 又一 项研 究成 果 :
把 女 儿 接 来 上 海 “ 读 ” 这 了 像 男 性 那 样 果 敢 顽 强 .还 发 陪
作 为 参 政 党 的党 务 工 作 者 .她 段 特 殊 的求 学 经 历 至 今 仍 是 上 挥 了女 性 特 有 的柔 韧 和 细 心 去 自觉 接 受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 海 音 乐 学 院 师 生 记 忆 中 一 道 靓 研 究 一 个 个 悬 迷 .这 就 打 下 了
中国电影“出海”的现状与优化提升
中国电影“出海”的现状与优化提升作者:叶泽坤贾秀清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6期【关键词】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电影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出海”对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具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生机勃勃的现实社会,为中国电影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
用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既是电影产业发展需要,也是中国电影人的时代责任。
一是中国电影市场不断扩大,工业化制作体系加速形成。
2013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全国电影年度总票房就从218亿元增长到643亿元。
同时,伴随着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交往日益密切,中国电影人积极学习好莱坞先进的电影工业化体制,并在中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随着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发展,“科幻大片”也从梦想变为现实,《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2》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在国内拿下了46亿元和40亿元的超高票房。
虽然国内电影市场日益繁荣,但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出海”之路并不顺利。
《流浪地球》系列电影走入北美市场,分别获得597万美元和502万美元的票房。
这虽然是中国电影近几年来在北美取得的最好成绩,但是和20年前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2004年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拿到了5371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引起了北美的“武侠热”。
二是中国电影传播渠道和内容形式多样化。
自1988年《红高粱》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后,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相继以文艺电影开辟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连接通道,许多优秀的中国电影以参加电影节的方式走向世界。
中国电影市场的开放和对电影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创新,也吸引了诸多海外电影公司来中国合作,和中国的电影人一起以合拍片的方式,将世界语汇与中国故事有机结合,打开了又一条中国电影走向海外市场的通路。
守住文艺创作专业化、精品化的生命线
守住文艺创作专业化、精品化的生命线作者:吕逸涛来源:《综艺报》2022年第06期面对短视频等新兴媒介的冲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一级导演吕逸涛表示,破解办法唯有创新。
近几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下简称“总台”)把创新作为主基调主旋律,持续推出《国家宝藏·展演季》《上线吧!华彩少年》《金牌喜剧班》《你好生活》第二季、《朗读者》第三季等原创精品,推动“技术+艺术+思想”的融合传播,让主旋律作品“破茧”“出圈”。
吕逸涛表示,全媒体时代极大丰富了媒体产品、传播内容和用户体验,广大受众对高质量精品内容的需求更为迫切。
短视频平台在产品功能、便捷程度、传播途径等方面的优势,是如今综艺节目面临困境的一大原因。
如综艺节目的传播方式与受众接受方式趋向中心化,是由点到面的单一线性传播。
与之相反,短视频是扁平化的、民主化的、去中心化的,是点到点的放射状扩散传播,受众可以通过留言、私信、弹幕、点赞、送礼物等方式,与创作者沟通交流,这种高便捷性的交互体验让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综艺节目的用户遭到分化就成了必然趋势。
“短视频平台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通过竞争激励,彼此合力、健康成长的关系。
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克服万难、迎难而上,顺应时代的召唤与科技的潮流,实现自身发展的一次新跨越。
”就此而言,吕逸涛认为,一是要积极促进文艺创作与新媒体实现媒介融合,以多渠道发声,传播正向审美价值,努力在全社会中树立正确的艺术导向,提升全民族的艺术素养。
二是要守住文艺创作专业化、精品化的生命线,引導以民间力量为主体的短视频的健康发展,从而与其形成良性竞争、优势互补的关系。
三是要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制度的优越性,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对外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内展现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和夯实“四个自信”——这正是短视频平台不擅长和很难做到的事情。
吕逸涛表示,总台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重镇,承担着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使命,发挥着主流媒体舆论压舱石的作用。
深耕传统技艺 打造自主品牌
深耕传统技艺打造自主品牌作者:马晓飞薛倩琳王丹谊来源:《中国艺术》2021年第02期《中国艺术》:申院长您好,请介绍一下您个人的求学与工作经历。
申文广:我于2000年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简称“清华美院”)工艺美术系。
按照学院规定,大一不分专业,全系20多位同学一起上课。
大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我选的是金属艺术,该专业一共6名同学。
2004年本科毕业后,我加入了北京工美集团。
当时工美集团正在申报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
由于之前没有任何相关经验,基本上是将各工艺美术企业提供的风筝、中国结等民间工艺与景泰蓝等宫廷技艺糅合在一起,再贴上奥运标志,申报的产品几乎没有任何设计因素,以至于绝大多数因不符合规范被打回来。
清华美院一直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和策划能力,使我受益匪浅。
入职之后,我深入学习奥运会特许商品规范要求。
于是我当时就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策划方案,以华夏文化、北京文化、奥运文化为三条主线,进行产品开发。
这也是我第一项参与策划的重要设计工作。
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通识性知识,到工作岗位之后则涉及很多具体问题,这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技艺水平。
要先跟着老员工学经验,再跟着领导去工厂实践,最后还会跟着工艺美术大师们学习如何创作、如何操作。
这个过程很有意义,因为任何一种工艺都有自己的特点。
举例来说,景泰蓝的线图可以在电脑上无限放大,进行特别精细的勾画,但是到实际掐丝时,工人就会因铜丝的粗细和操作设备的局限来判断线图的勾画是否合理,所以了解工艺的具体操作過程十分必要。
随着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和对各个工艺环节的逐渐熟悉,我对创新跃跃欲试。
2007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在集团领导的鼓励下,我以香港风景图案代替了景泰蓝传统的花草纹样,设计出一套景泰蓝赏瓶。
这套作品获得了当时的“工美杯”大赛的银奖,现在看来这套东西显然是不成熟的,算是无知者无畏吧。
2008年是十二生肖轮回起始的鼠年。
美术鉴赏课巧用电影特技的尝试
美术鉴赏课巧用电影特技的尝试
邵晓白
【期刊名称】《成才之路》
【年(卷),期】2011(000)033
【摘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影片,电影特效的视觉效果出神入化,几可乱真。
在美术鉴赏课中,巧妙地嫁接电影片段,既让学生感受了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也提升了美术鉴赏课的层次。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邵晓白
【作者单位】太仓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新旧电影特技在电影中的应用比较——以电影《金刚》为例
2.数字特技为武侠电影带来的视觉流变r——以徐克电影《龙门飞甲》为例
3.电影摄制从传统特技到数字特技的思辨
4.电影数字特效的中国视野--“2010中国电影/电视特技、特效与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在我院召开
5.数字特技与传统电影特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G·动画→人物与团队→文章内容培养中国特技业的弄潮儿-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特技教研室主任刘晓清专访作者:fape art2000 谢罡来源:视觉同盟专稿时间:2006年11月29日图: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特技教研室主任刘晓清副教授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特技教研室主任刘晓清,副教授,1987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1998年年调回电影学院美术系,创立影视特技教研室,并担任该教研室主任。
2001年与美术系领导创建“ 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视特技实验室” 。
曾担任电影《大红的灯笼高高挂》(该片获92年奥斯卡电影节最佳造型设计奖提名)、《头发乱了》、《青春作证》、《日光峡谷》的电影美术;曾担任《天地英雄》,《美丽的大脚》、《高天厚土》、《子夜的闪光》等影片的视觉效果导演。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东归英雄》、《大明王朝》、《暗算》,《士兵突击》、《金博虎》、《像风像雨又像雾》、《等你归来》、《风暴眼》、《浮华背后》、《手心手背》、《玉观音》、《关中匪事》、《新刀马旦》、《警察局长》、《长恨歌》等几十多部电视剧的特技设计和包装设计制作总监。
主要著作:《银幕造型--与中国当代电影美术师的对话》、《影视特技效果设计与创作》。
采访时间:2006年11月采访人:谢罡、fape、art2000视觉同盟:请您介绍一下北京电影学院影视特效专业的特色?刘晓清:你看过电影《黑客帝国》、《指环王系列》、《金刚》、《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星球大战系列》、《英雄》、《天地英雄》、《无极》、《手机》等国内外大片吗!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拍出来的吗!你想致力于这些类型影片的创作研究吗!影视特技专业是一门新兴的行业,在欧美特技效果大行于影视圈的时候,中国的特技行业却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的影视特技专业的设置显得弥足珍贵,是中国特技领域的拓荒之旅,所以本专业研究生必将是中国特技业的弄潮儿,必定拥有实现个人才华的广阔空间。
影视特技专业在2000年招收了第一个本科班,研究生在2001年进行招生,电影学院的美术系影视特技专业是依托于美术系强大的艺术后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他的艺术院校很难发展这样的专业,因为影视特技依托的专业项目较多,导演、美术、摄影、模型制作、计算机的特效合成等等相当完备后才能发展起来。
电影学院的美术系拥有先进的特技实验室,大量先进的实验设备,在2006年引进了设备达到2000多万,拥有当前国内最先进的高清、摄像机动态控制系统、高性能的苹果电脑……这些设备均应用于实验第一线,每一位研究生都有大量的实践操作机会,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暗算》、《乔家大院》、以及近期将会上映的《东归英雄传》、《大明王朝》均出自影视特技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之手。
实践加理论的研究方式在本专业得到最充分彻底的贯彻。
北京电影学院是亚洲最大的,而且是唯一一所以电影和电视制作教育的综合性学校,包括我们曾去美国、日本考察,他们都是在综合类大学设置的电影系或电视系,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东京艺术大学都有类似的专业,影视特技专业在日本叫CG,在美国有叫视觉特效的专业,但他们没有电影专门研究电影美术专业。
北京电影学院有这类专业,从专业的设立的角度来讲是沿袭了前俄罗斯的教学特点,已经发展了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已经教育出来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和新生代,他们都活跃在中电影、电视行业的一些著名的导演和其他影视方面的人才等等,他们已经成为了领军人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说明我们的教学肯定是有特点的、有成效的。
现在我们在专业的教育上还是采取的精英式的教育。
影视特效专业是个系统化的工程,也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数字影视技术的进步,给我们专业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五十多年,在影视教育具有辉煌历史的积累,这是别的院校所不具备的,导演系、美术系、录音系、文学系、表演系、管理系等,各个专业结合到一块儿,然后才能把这个专业做到最好。
另外,电影学院教学理念还是展示了造型基础、展示了电影的教育和设计的前沿观念,是我们教育的主要方式。
然而美国和日本这边可能更注重学生的创造力,他们也很需要像中国的北京电影学院、传媒大学、美术学院这样的毕业生,因为我们的学生能吃苦,造型能力很强,有一定的创造力,技术上与他们相结合将是一个完美的结果。
视觉同盟: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影特效专业的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是如何来做的?刘晓清:我们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的教学培养计划,现在可能美院等几大艺术院校也在做,就是国家教委的教学评估和验收,我们也有一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教学的方法,还有完整的一系列计划,来针对特技专业的四年学院教育。
视觉同盟:我们知道您前一段时间作为特效导演参与了《天地英雄》的特效和制作,请谈谈你在创作中的情况?刘晓清:过去的事有时都不愿提了……因为我和这个影片的导演(何平)都是好朋友。
过去不叫《天地英雄》,叫《大漠落日》或是其他的名称,我们很早也聊过这个片子,那时只是一个概念,真正开始动手是2000年,导演开始做文字、编剧、故事,我当时是参与造型设计这块儿的,导演当时希望我在造型这块的制作手段上有个突破,对导演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和突破,正好他(何平)在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做亚洲区总监,哥伦比亚公司投资了一笔钱,希望他能把这个故事写完整,真正开始做是2003年,就是组建班子、拍摄等等是在2003年。
从我进入到最后完成一共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我们影视特技这个部门动用了大约100多人,有来自香港、美国、日本的,还有大陆的,我当时想是以中国的班底为主的,因为当时我也从自私的角度来讲,想通过这个电影能够在国内寻找这样一批人,同时也是对中国电影的一个促进,能够训练一个班子出来,这是由于我的职业决定的,特别是当今人们对大片的这种期待,怎么满足这种期待。
恰好这时候《英雄》也开始拍摄了,我们都在一块拍的,在新疆还碰上了。
视觉同盟:请您对比一下《天地英雄》、《英雄》两部电影?刘晓清:从故事上来说,我更喜欢《天地英雄》,包括好莱坞的同行们他们也是很喜欢《天地英雄》,在美国上映期间我正好在美国,他们感觉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西部电影,但他们对《英雄》不说不好,他们说看不懂。
但《英雄》的特效做得特别好,这个我们应该去承认,他们都是请的好莱坞和澳大利亚的公司来完成的。
我们当时的品牌打的就是Made In China,特效部门所有的主创、所有的主要制作人员全部是我们中国人。
的确,什么东西第一次都是很困难的,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很多以前无法想像的技术和创作上的问题,但最终都一一得到了解决,这是我们的进步,通过《天地英雄》这部第一部好莱坞投资的大片,在国内通过这个大片训练了一批人,以及通过这个电影出来以后,后边再出来的影片《手机》、《惊涛骇浪》、《孔雀》《夜宴》、等等这一系列的电影都是在国内做的,过去这些都是在国外做的,现在全在国内做,都是以我们中国人为主的班底、团队,过去一说特效的团队都是国外的,现在我们全是国内的,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安慰,从我的角度来讲,因为我是这个专业的教师,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能够帮助中国电影在影视特技、特效这块做出贡献,也是我觉得能够满足我的一些愿望吧。
视觉同盟:您最近在忙一些什么工作?刘晓清:这几年主要是电视剧做得比较多,因为学校的课太多,电影确实也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因为当初《天地英雄》的时候,有一个前提是学校的工作不是太多,现在既要带研究生,还要接受国家教委的教学评估,还有带别的专业的学生……所以相对来说时间就比较紧,做电影需要很长的过程,电视剧相对会短一点,比如说像我们实验室——北京电影学院影视特技专业实验室,这是院级的实验室。
我们有很多国外最新的设备,比如像“Motion Control”、“专业合成实验室”、“专业模型实验室”、“专业集群渲染实验室”,我们在设备上配置得比较合理,所以花钱不是特别多但比较先进,在软件上,比如像AutoCAD、苹果公司给了我们很大支持,在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我们就完成了很多实验性的作品,而且在国内都拿了很多奖,比方说《乔家大院》是我们实验室做的第一个作品,第二个是《东归英雄》,还有中央一套马上要播出的《大明王朝》,完成了这三个片子。
去年做了《暗算》、《血色黄昏》,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是明年重点军事虚拟战争的片子《士兵突击》、《零号特区》。
视觉同盟:您如何看待现在国内电影特效的制作现状和发展前景?刘晓清:这个话题我要多讲一点,因为这个话题比较大,我算是第一批在国内做影视包装的人,包括电视台的节目包装、栏目包装、影视剧包装,比如像《焦点访谈》栏目的演播室、中央人民电视台的改版等等都是我曾参与的,还有很多,我从节目包装到栏目包装,到频道包装、影视剧包装,从电影美术师到电视栏目包装,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其实从电视栏目包装的角度来讲,它跟电影特效还不太一样,因为它的构架和电影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电影特效的语言要帮助电影叙事,包装不需要叙事,它只需要一个形式、色彩,跟内容要求差不多就行了。
影视特效要围绕某一个电影或者某一个电视剧所设定的故事去设定它的镜头和效果,创作一些在电视和电影中无法去拍摄到或者体现出来的镜头效果,它跟包装区别是很大的,包装不需要去追求真实性,我只要好看就行了,电影电视剧不行,电影电视剧至少在特效方面要求是不露痕迹的,里面的镜头是观众用肉眼看不出来的,是通过我们设计师、制作师完成的。
比如说电视剧《乔家大院》,里面有很多镜头将就是这样,里面究竟哪些镜头是做的,哪些是拍的,所以这种观众都不知道,还有比如《东归英雄》、《大明王朝》、《暗算》,观众也看不出来,还有后面做的军事题材的《士兵突击》,观众一般是看不出来,但是里面有大量的镜头是通过特技来完成的。
我也是第一批的中国做影视特技的人,那时做得更多的是广告,当时我们最担心、最头疼的就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来学动画、做CG、做特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因为会出现“和剧组融合不到一块的”问题,导演想要什么,设计师想要什么,摄影师想要什么,美术师想要什么,不知道,完全凭猜,就是因为两者的沟通很困难,大家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专业性不一样,学计算机的人是逻辑性思维,搞艺术的人是曲线性思维。
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因为通过电影学院这几年的培养,一批批的既懂技术又懂影视的学生出去以后,能够跟导演沟通,导演想要的很快就能够实现,可以通过分镜头画面等方式进行沟通,现在技术现状比以前好多了,有很大的进步,我们通过国内的一些电视台的广告和电视剧、电影可以看到这个变化还是很大的,做得越来越好了,有些效果在过去这是不可想象的,最近我去台湾讲学,台湾的几个大学的学生看了我们的学生作业,都非常惊讶,觉得我们的学生作业能做成这样,他们都不可思议,在日本,这方面他们也不如我们,从教学的角度来讲也不如我们,他们在制作观念和手段比较落后,从这块讲,国内还是有长足的进步,我们也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