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危害与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蛞蝓的物理及化学防治技术
蛞蝓的物理及化学防治技术
1.物理防治
①人工捕捉
利用蛞蝓昼伏夜出,晴伏雨出,爬行缓慢,在晚上或阴雨天进行人工捕捉,同时携带一个小盆,内放一些石灰或食盐,可很快杀死捕捉的蛞蝓。
②菇床保护
蛞蝓怕干燥,一旦身体表面失水很快死亡,可在其经常出没的地方撒生石灰、草木灰、食盐等,一旦蛞蝓接触,便会失水死亡。
注意:撒这些物质后要保持干燥,每隔2~3天要重撒一次,且不要撒在食用菌子实体上,影响其商品价值。
③毒饵诱杀
利用多聚乙醛对蛞蝓有强烈的引诱作用,用多聚乙醛300g、白糖100g、敌百虫50g、拌粉碎后的豆饼粉400g,加水适量拌成颗粒状,傍晚前后在菇床四周、菌袋和菇畦间等蛞蝓经常出没的地方,诱杀效果极佳。
为害严重时,一周后重复施药一次,且药物在干燥时才能发挥作用,施药后严禁喷水。
2.化学防治
在蛞蝓发生盛期,用10%蜗牛敌(多聚乙醛)颗粒剂1kg/667㎡,或6%甲萘四聚颗粒剂(蜗克星)0.75~1kg/667㎡,或6%除蜗灵2号500~750g/667㎡,拌细土15~20kg,于傍晚时均匀撒施在畦面、菌袋、菇床等蛞
蝓经常出没的地方。
也可选用80.3%克蜗净可湿性粉剂170倍液或10%食盐水进行喷雾防治,对蛞蝓重发菇棚、菇畦,隔10~15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可有效控制蛞蝓的为害。
春秋季节田间爆发的“鼻涕虫”,防治其实很简单
4:明显呼吸困难而不能离开房屋或者当换衣服时气短。 二、 临床评估与辅助检查
1、临床评估 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咯痰、气短。既往史和系统 回顾应注意:童年时期有无哮喘、变态反应性疾病、感染以及其他 呼吸道疾病(如结核),吸烟史(以包年计算)以及职业、环境有 害物质接触史,COPD 和呼吸系统疾病家族史,有相同危险因素(吸 烟)的其他疾病如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生命体 征检查包括呼吸频率、体重和身高,并计算 BMI。
肺气肿病理定义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腔永久性扩张,伴有 肺泡壁破坏而没有明显纤维化。
哮喘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反应与 COPD 不同,因此被认为是不同的 临床疾病。然而部分哮喘患者的气流受限也可逐渐发展为部分可逆, 这些患者和 COPD 很难鉴别,但应按照哮喘治疗。
在普通人群中,哮喘和 COPD 的发病率较高,因此部分人群同时 合并存在两种疾病。其特点为明显的气流受限,对支气管扩张剂的 反应很好,但是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不能达到正常,并且 进行性加重。
2、辅助检查 所有怀疑为 COPD 的患者都应该完善以下检查: 肺通气功能检测可以明确诊断,还能评价病情轻重;可逆试验不仅
COPD 诊断和治疗
一、定义、诊断和分期 1、 定义 COPD 是一种可以预防、可以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
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由于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影 响,肺部产生异常的炎症反应,从而产生气流受限,常呈进行性加 重。COPD 不仅影响肺,也可以引起显著的全身反应。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定义为慢性咳嗽咳痰,每年持续3个月、 连续2年,并除外引起慢性咳嗽咳痰的其他原因。
确诊需要肺功能检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FEV1/FVC,用力肺 活量<0.7 可以确认存在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根据 FEV1 占预计值的 百分比进行功能分级。
一招制胜!有机蔬菜蜗牛和蛞蝓为害不再愁
一招制胜!有机蔬菜蜗牛和蛞蝓为害不再愁蜗牛,一般指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属于软体动物。
整个躯体包括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贝壳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等。
我国常见的为害农作物的为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
蛞蝓,同样是腹足纲软体动物,又称水蜒蚰。
壳退化为一体内片状结构,或完全消失,外表看起来就像无壳蜗牛。
和蜗牛一样,蛞蝓喜爱取食作物茎叶,爬行后常留有白色粘液的痕迹。
每年5-7月、9-11月两个时期,是农场种植人员询问蜗牛和蛞蝓防治方法的高峰期,今年也不例外。
经过微植保病虫害专家的防治方法总结和基地技术人员的经验反馈,宜葆研究院归纳了蜗牛和蛞蝓的生活习性、为害特点、发生规律、有机种植防治措施等,供广大种植朋友参考。
【生活习性】蜗牛喜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
白天潜伏,傍晚或清晨取食,阴雨天多整天栖息在植株上。
适应性极强,对冷、热、饥饿、干旱有很强的忍耐性。
蛞蝓同样喜阴暗潮湿环境,但非常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夜间活动。
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隐蔽处。
【为害特点】蜗牛大部分喜爱蔬菜瓜果叶片、菌类、腐叶等,小型蜗牛爱吃苔藓、植物新芽、嫩叶、根端和花蕾等。
灰巴蜗牛主要取食棉花、豆类、玉米、大麦、小麦、蔬菜、瓜类等。
咬断苗床上的幼苗,造成缺苗断垄;为害叶片,造成缺刻、孔洞,严重时仅剩余叶脉。
同型巴蜗牛取食白菜、萝卜、甘蓝、花椰菜等蔬菜和多种花卉。
初孵幼螺只取食叶肉,留下表皮;稍大个体则用齿舌将叶、茎舐磨成小孔或将其吃断。
取食造成的伤口还易诱发软腐病等,导致蔬菜、果实腐烂坏死。
蛞蝓食性杂,为害茄科、十字花科、豆科等多种作物及水果。
会造成苗床缺苗,叶、花、果受其啮食或被其粪便污染后,极易引起细菌的侵染,造成霉变或腐烂。
【发生规律】我国各地均有发生,灰巴蜗牛和同型巴蜗牛常混杂发生。
一般年生1-2代,以幼、成贝在草丛、瓦砾、土壤裂鏠及作物根际土中等处越冬。
来年3月初开始取食,4到5月成贝交配产卵。
蛞蝓病虫害防治
蛞蝓病虫害防治蛞蝓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咀嚼式取食,从而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农作物和提高农业产量,蛞蝓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蛞蝓病虫害防治的详细内容:一、蛞蝓病虫害的特点和危害:1. 蛞蝓是夜行性害虫,常在晚上出动进行取食,对农作物的嫩叶、嫩茎造成严重损伤。
2. 蛞蝓取食后会留下许多粘液,导致农作物叶片上沾满腐烂的痕迹,降低农产品的质量。
3. 蛞蝓还常常在田间繁殖,数量迅速增加,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带来很大威胁。
二、蛞蝓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 规范化农田管理:及时清理田间杂草,保持田间整洁。
杂草不仅会提供蛞蝓藏身之地,还能吸引蛞蝓的食物来源。
2. 适时灌溉与施肥:合理灌溉可以减少田间积水,提供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
3. 选择优质品种:优良抗虫抗病品种能减少蛞蝓的侵害,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
4.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根据蛞蝓的特点,在农田周围埋设黏贴板或者容器灌入啤酒等物质,吸引蛞蝓并将其困住。
5.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蛞蝓的天敌包括麻雀、青蛙等,可以通过种植鸟类适宜的栖息地和水塘,增加鸟类和青蛙的数量,对蛞蝓形成一定的控制作用。
6. 使用化学农药:在灾情严重且其他方法无效时,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需要注意选择无毒性对人畜无害的农药,严格遵守使用方法和剂量。
三、预防蛞蝓病虫害的重要性:1. 蛞蝓侵害农作物后,不仅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还会导致粮食供应不足,影响人们的生活。
2. 预防蛞蝓病虫害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3. 预防蛞蝓病虫害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的发展。
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宣传:1.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普及蛞蝓病虫害的防治知识,提高农民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2. 清晰明确的防治指南和技术手册可以方便农民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防治蛞蝓病虫害。
灵芝虫害:蛞蝓
灵芝虫害:蛞蝓文章摘要:蛞蝓(SLuge)别名水蜒蚰、鼻涕虫等。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为害食用菌的种类有野蛞蝓(Agrioli-naxagrestisLinnaeus)、双线嗜黏蛞蝓(PhiolomycusbilimeatusBenson)、黄蛞蝓(LimaxflavusLinnaeus)。
1.形态和习性(1)野蛞蝓体柔软无外�...蛞蝓(SLuge)别名水蜒蚰、鼻涕虫等。
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为害食用菌的种类有野蛞蝓(Agrioli-naxagrestisLinnaeus)、双线嗜黏蛞蝓(PhiolomycusbilimeatusBenson)、黄蛞蝓(LimaxflavusLinnaeus)。
1.形态和习性(1)野蛞蝓体柔软无外壳,暗灰色、黄白色或灰黄红色,少数有明显的暗带或斑点。
触角2对,黑色。
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内有一退化的贝壳盾板,分泌黏液无色。
伸展时体长30-40毫米,宽4-6毫米。
(2)双线嗜黏液蛞蝓外套膜覆盖全背部,仅露出足的尖端。
体灰色或淡黄褐色,背中及两侧各有一条黑色斑点组成的纵带。
体前端较宽、后端狭长。
尾部有脊状突起。
触角蓝褐色。
?足肉白色。
黏液乳白色。
呼吸孔圆形,位于触角3毫米处。
伸展时体长达120毫米,宽12毫米。
(3)黄蛞蝓体裸露,柔软,无外壳。
深橙色或黄褐色,有零星的浅黄色或白色斑点。
?足为淡黄色。
分泌淡黄色黏液。
触角淡蓝色。
体背前1/3处有一椭圆形外套膜。
伸展时可达120毫米,宽12毫米。
无论哪一种蛞蝓其共同的生活习性是,白天躲藏在阴暗潮湿的草丛、枝叶、石块等下面,夜晚外出活动和为害。
食性杂。
一年繁殖1代。
最适活动温度为15-25℃。
2.为害情况取食菌蕾和子实体幼嫩部分,使之成缺刻或锯齿状,失去商品价值。
经蛞蝓爬行过的子实体,常留下一条白色黏质带痕,影响产品质量。
3.防治方法(1)清除栽培场及周围的杂草、枯枝落叶、石块等,使蛞蝓无藏身之地。
食用菌蛞蝓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对策
食用菌蛞蝓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对策作者:吕林涛朱富春来源:《科学种养》2018年第04期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近年来大力发展平菇、香菇、鸡腿菇、双孢蘑菇、木耳等食用菌栽培,涌现出万金镇郭庄、召陵镇西皋、邓襄镇前李等一大批食用菌种植专业村,食用菌栽培成为该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增收项目。
食用菌栽培规模的扩大和周年重茬生产,为蛞蝓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食源,蛞蝓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已从次要害虫发展为主要害虫。
蛞蝓,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又名鼻涕虫、软蛭、水蛐蜒、无壳延螺等,主要通过咬食菌丝、原基和子实体而影响出菇或造成子实体孔洞和缺陷,严重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
笔者经过多年观察、试验和参考有关资料,基本摸清了食用菌蛞蝓的为害症状、生活习性、发生特点等,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如下,供广大菇农参考。
一、为害症状蛞蝓可为害平菇、香菇、鸡腿菇、木耳、双孢蘑菇等食用菌,其成虫和幼虫均能咬食培养料内的菌丝,从而影响出菇;当幼蕾长出时,啃食子实体原基,使其无法分化;当子实体长大后,咬食子实体的菌盖、菌褶、菌柄,子实体被害后呈现多个孔洞和缺刻,或发生畸形,严重时子实体残缺不全,被咬食的伤口易被霉菌感染从而导致子实体腐烂,严重影响食用菌产量和品质;其粪便和白色分泌物遗留的痕迹会污染食用菌子实体,从而影响食用菌的商品性。
二、形态特征为害食用菌的蛞蝓主要有野蛞蝓、双线嗜黏液蛞蝓、黄蛞蝓3种,一般野蛞蝓为菇房内的优势种,双线嗜黏液蛞蝓为耳场的优势种,黄蛞蝓在菇房内外、耳场中均可为害。
3种蛞蝓的形态特征见表1。
三、生活习性3种蛞蝓生活习性相似,怕强光、怕干燥,昼伏夜出、晴伏雨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幼虫和卵藏匿于阴暗潮湿的土块、草丛、落叶、石块、砖块、瓦砾下面,或畦式栽培菌袋与畦的接触处,或覆土的缝隙中,或在潮湿土壤15~20毫米深处越冬;对温度变化敏感,一般最适宜活动温度为15~25℃,超过25℃或低于15℃时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活动、产卵和孵化适宜土壤湿度为75%左右,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土壤湿度为20%~30%;蛞蝓食性杂、食性大,耐饥饿能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喝存活较长时间。
新疆哈密地区野蛞蝓的防治措施
新疆哈密地区野蛞蝓的防治措施0引言近年来,随着哈密温室蔬菜的连年种植,野蛞蝓危害逐年加重,野蛞蝓食性很杂,主要危害叶菜类、菜豆、甘蓝、白菜、花椰菜等作物。
以齿舌刺刮危害作物,被害叶片呈现大量孔洞、缺刻,大发生时,温室蔬菜叶片被吃成百孔干疮状,严重时全田幼苗被食。
1习性特征野蛞蝓俗称野蜗牛、鼻涕虫。
体柔软,无外壳,体色为黑褐色或灰褐色。
头部有两对触角。
体背隆起,前面有半圆形硬壳外套膜,约为体长的1/3。
头部收缩时即藏于膜下,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
野蛞蝓一年四季均能产卵繁殖,孵化危害,但以冬春、秋延晚2季繁殖最盛。
成体与幼体均能越冬,但以成体为主。
冬眠期间,遇天气较暖的日子仍可活动,低温时即潜伏在寄主植物根部土中。
夏季气温高、天气干旱时,可潜入作物根部、草丛中、石缝间越夏,但遇阴雨天气,气温下降时,仍能活动危害。
野蛞蝓怕光,在强烈日光下2~3h即被晒死。
因此。
日出后隐蔽起来,夜间出来活动危害,取食幼苗、嫩叶。
野蛞蝓耐饥力很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环境条件下,能不吃不动。
野蛞蝓的活动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均有密切关系,喜阴暗潮湿场所,畏光怕热。
阴雨后地面潮湿,或夜晚有露水时活动最盛。
危害亦重。
土壤干燥对其不利。
当气温在11.5~18.5℃,土壤含水量20%~30%时,对其取食、活动、生长发育有利。
若温度升至25℃以上,则迁徙到土缝或潮湿土块下停止活动;当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或高于40%时,会引起死亡或生长受到抑制。
2发生规律在哈密地区,野蛞蝓主要危害秋冬茬及早春茬作物,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
11月至次年3月在温室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
野蛞蝓雌雄同体,可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
卵产于湿度大、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d产一次,约1~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
3防治措施(1)选择高燥向阳田块作苗床,选好的苗床地块先翻挖曝晒、铲除四周杂草堆放在翻挖好的地块上烧作肥料。
野蛞蝓的防治
野蛞蝓的防治野蛞蝓又名“无壳蜒蚰螺”、“鼻涕虫”、“软蛭”,属蛞蝓科无脊椎动物。
野蛞蝓食性较杂,危害多种蔬菜、花卉及经济作物。
野蛞蝓可以在温室内越冬并持续危害。
成体和幼体均能刮食植物叶肉,影响其生长发育,并可造成严重损失。
野蛞蝓尤喜食非洲菊,苗期和产花期危害较重。
严重时,被害叶片象筛网一样,尤以嫩叶受害最重。
此外,它还取食花莛,使花莛易折;取食嫩蕾基部,使花蕾掉落;取食花瓣,造成花形不周正。
在其它花卉如马蹄莲、一串红、满天星上也有发生,并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形态特征野蛞蝓一生经历成体、幼体和卵三种虫态。
成体体长20至25毫米,身体在爬行时可长达30至36毫米,体宽4至6毫米。
身体柔软而无外壳,全体呈灰色。
头前端有两对能伸缩的触角。
生活习性野蛞蝓一年发生一代。
只要温度、湿度适宜,四季均可繁殖危害。
春秋是危害盛期。
成体交配后2至3天即可产卵。
卵多产在土壤孔隙或落叶下。
每天产一堆。
每头成体可产卵3至4堆,每堆约10粒。
卵期为16至17天。
成体产卵期长达160天左右。
完成一代约250天。
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的湿土下越冬。
野蛞蝓怕光,在强烈日光下经2至3小时即被晒死。
因此在夜间出来活动取食,日出后找阴湿处隐蔽。
野蛞蝓耐饥力很强,在恶劣条件下能较长时间地不吃不动。
防治方法用一般杀虫剂防治效果不好,其抗药力很强。
笔者曾用百灵3号、辛硫磷等药剂试验,防效不明显。
例如用500倍辛硫磷乳油灌根,可以把野蛞蝓从隐蔽的土隙中驱逐出来,但当虫体接触药液后,立即卷缩在一起并分泌一层厚厚的粘液来抵御药液。
经过短时间停留,虫体从粘液中爬出,不受丝毫伤害。
把成体浸泡在500倍辛硫磷溶液中10分钟后仍然未死。
因此,防治应首先从栽培措施入手,清洁田园,实行夏秋倒茬。
翻耕土地时,在蛞蝓经常出没的地方,撒上生石灰粉,能减少野蛞蝓的孳生。
这一方法虽对减少虫口密度不十分明显,但能有效地阻止野蛞蝓的扩散蔓延。
另外在轮作期间,干旱也可抑制野蛞蝓的发生。
蛞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蛞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作者:朱常宝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1期朱常宝(辽宁省凌源市和坎子农业技术推广站122514)蛞蝓也称鼻涕虫。
近年来在我地区有发生危害,仅2010年秋季调查发现危害面积达200亩以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蛞蝓是软体动物,成虫如同无壳的蜗牛,体长约6厘米左右,体宽1.5厘米左右,长棱型,褐色或黄白色,爬行过后留下鼻涕状黏液,干后成白色。
经调查发现,我地区蛞蝓一年发生一代,春季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秋季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发生危害,成体或幼体在土壤或寄主上越冬。
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作物,如春白菜、秋白菜、秋萝卜等。
当田间植株密度高,湿度大,气候潮湿,气温在15~18℃左右,特别是在阴雨连绵,多湿的季节里更易发生。
蛞蝓昼伏夜出,主要在早晨、傍晚和夜间活动危害,白天中午停止活动,躲避在叶背或地表土块下隐藏,并具有趋湿、避光、迁移性。
经过蛞蝓危害过的白菜,叶片上呈一个个小长孔状,以幼苗,嫩叶受害为重,并留有黏液,严重植株叶片如同筛底,不可食用。
危害萝卜则是将萝卜裸露在地表部分,舔食成一条条渠道,严重降低产品质量。
防治方法:1、轮作倒茬。
十字花科作物与其它作物轮作倒茬,以减少寄主,减轻危害。
2、清理田间残体,以减少越冬成虫体基数。
3、合理密植,不要过密。
防止徒长,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土壤湿润。
4、适量灌溉,减少田间水分,降低湿度。
5、在田间撒施石灰,使虫体内水分外渗,而杀死成虫。
6、成虫危害初期进行药物防治,于下午喷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速灭杀丁800倍液,也可用70%杀螺胶粉剂35克/亩喷洒,直接杀死成虫。
保护地草莓蛞蝓综合防治技术
本栏编辑 王金英 (guaguocai@)林木果树蛞蝓又名鼻涕虫、野蜗牛、托盘虫等,属于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
分布面积很广,近年在华北地区保护地作物上频繁危害,严重影响了保护地作物的产量以及商品品质。
针对保护地草莓田出现蛞蝓危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效果很好。
一、蛞蝓的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2~0.25厘米,柔软无外壳,一对触角。
具有暗灰色、灰红色、黄白色等各种颜色。
卵椭圆形,直径0.2厘米,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期,颜色加深,幼体淡褐色,形同成体。
二、蛞蝓的生活习性蛞蝓从北到南一年发生1~3代。
以成体或者幼体在作物根部潮湿的土壤中越冬,在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的保护地内,可常年危害,炎热的夏季活动较弱。
蛞蝓雌雄同体,受精分为两种方式:同体、异体,受精卵散产在潮湿、隐秘的土壤缝隙中,卵期16~17天,卵孵化至成熟约55天,完成一代约250天,有世代重叠现象。
蛞蝓畏光怕热,夏季一般早晚或夜间危害,阴雨天活动最盛。
春秋两季全天危害。
蛞蝓食性杂,除危害草莓外,还危害葫芦科、十字花科、茄科、豆科、棉、麻和烟草等多种作物。
三、对草莓的危害1.直接危害。
蛞蝓取食草莓后,直接造成草莓组织的机械损伤,导致叶片或花瓣的残缺、孔洞,严重者草莓根系被咬断,幼苗被吃光。
蛞蝓在草莓叶片爬行过后,留下黏液,附在草莓叶片表面,直接影响草莓叶片的透水、透气性以及光合作用,致使草莓果实小,畸形果多。
蛞蝓取食幼果后,致使果实出现带状痕迹,其分泌液干燥后留下一条白带,直接影响果实的外观,同时造成草莓产量降低。
2.引发病害。
草莓被蛞蝓危害后引起的伤口,极易引起各种真菌、细菌病害,如:灰霉病、软腐病、疫病等的侵染及危害。
草莓生长势变弱,同时综合抗性降低。
四、综合防治技术1.深耕。
草莓栽植前进行一次深耕,将田间杂草清除出田园。
暴晒10~15天后,再进行田间操作,以起到杀灭隐藏在土壤缝隙蛞蝓虫卵的效果。
2.施肥。
要施用腐熟的有机肥。
四川省羊肚菌蛞蝓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现代农业科技2022年第6期植物保护学摘要本文介绍了四川省羊肚菌蛞蝓的种类、特点、危害特征,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以期为四川省羊肚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羊肚菌;蛞蝓;种类;特点;危害特征;防治措施;四川省中图分类号S436.46+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22)06-0082-03DOI :10.3969/j.issn.1007-5739.2022.06.02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amage of Agriolimax agrestis to Morchella esculenta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Its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LI Xingyue 1YI Jun 1LI Qiyong 1LI Xiaolin 2FU Huijuan 1HUANG Run 3ZHANG Hong 1*(1Key Laboratory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on Crops in Southwest,Ministry of Agriculture,Institute of PlantProtection,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66;2Institute of Soil and Fertilizer,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engdu Sichuan 610066;3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Sichuan 611130)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pecies,characteristics and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olimax agrestis in Sichuan Province,and put forward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s,including agricultural control,chemical control,phy-sical control and biological control,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rchella esculenta industry in Sichuan Province.Keywords Morchellaesculenta;Agriolimax agrestis ;species;characteristic;damage characteristic;control measure;Sichuan Province四川省羊肚菌蛞蝓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李星月1易军1李其勇1李小林2符慧娟1黄润3张鸿1*(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3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为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的一种稀有食用菌[1]。
兰花害虫蛞蝓蜗牛的防治
兰花害虫蛞蝓蜗牛的防治梦想兰花蛞蝓学名 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又称水蜒蚰。
俗称鼻涕虫或黏黏虫。
腹足纲(Gastropoda)中壳退化的软体动物。
壳可退化为一体内片状结构,成一列颗粒,或完全消失。
有的危害园林。
肺螺亚纲(Pulmonata)俗称蛞蝓,其体软,有黏液,生活在潮湿的场所(淡水产者仅知一种)。
温带地区常见的阿勇蛞蝓科(Arionidae)、蛞蝓科(Limacidae)和嗜黏液蛞蝓科(Philomycidae)的种类取食真菌和腐叶。
吃植物的婆婆纳蛞蝓科(Veronicellidae)见於热带。
吃其他螺和蚯蚓的肉食性蛞蝓包括欧洲的小壳螺科(Testacellidae)。
後鳃亚纲(Opisthobranchia)的海生的腹足类有时可称为sea slug。
蛞蝓主要危害对象草莓、甘蓝、花椰菜、白菜、瓢儿白、菠菜、莴苣、牛皮菜、茄子、番茄、豆瓣菜、青花菜、紫甘蓝、百合、豆类,兰花,各种花卉等农作物及杂草。
为害特点取食兰花叶片,新芽,新根,爬行过的兰花叶片有粘膜状物质,堵塞兰花叶片呼吸系统,经常爬行,从这盆兰花爬行到另外一盆兰花,使病菌交叉感染易传染各种病菌,形态特征像没有壳的蜗牛.成虫体伸直时体长30-60mm,体宽4-6mm;内壳长4mm,宽2.3mm。
长梭型,柔软、光滑而无外壳,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
触角2对,暗黑色,下边一对短,约1mm,称前触角,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mm,称后触角,端部具眼。
口腔内有角质齿舌。
体背前端具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即生长线。
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
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
崎钝。
粘液无色。
在右触角后方约2mm处为生殖孔。
卵椭圆形,韧而富有弹性,直径2-2.5mm。
白色透明可见卵核,近孵化时色变深。
幼虫初孵幼虫体长2-2.5mm,淡褐色,体形同成体。
克拉玛依设施草莓蛞蝓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温室园艺2021-0892Praltrcal Encyclopedia克拉玛依设施草莓蛞蝓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叶晓芸1,屈信民1,唐跃明1,李冬民1,王欢庆2,张玉静2DOI: 10.16815/ki.11-5436/s.2021.22.017蛞蝓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称野蜗牛,取食广泛,在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棚室内均能造成叶片成孔洞,或副食其果实。
因克拉玛依气候干燥,夏季蛞蝓只能在植被覆盖率高的绿化区域危害,故危害不严重;冬季寒冷,在保护地内种植草莓,温度、湿度均适合蛞蝓的生活,故发生危害,且为害越来越重,不仅食叶片影响光合作用,而且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文章总结了近几年来蛞蝓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建立保护地草莓蛞蝓防控技术模式。
蛞蝓种类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为害草莓的蛞蝓有2种,分别为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innaeus)和双线嗜黏蛞蝓(Philomycus bilineatus Benson)。
其中野蛞蝓长20~25 mm,宽4~6 mm。
体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
体背前端有外套膜,为体长的1/3,边缘卷起,内有一退化贝壳,其后方腹部背面似树皮纹状,腹足扁平,腺体分泌无色黏液。
双线嗜黏蛞蝓伸展时体长可达120 mm,宽12 mm。
体色灰黑至深灰色。
无外套膜,腹足底部为白灰体,体两侧各有1条黑褐色的纵线,全身布满腺体,分泌白色黏液[1]。
为害特点成虫和幼虫均能取食草莓的嫩芽、嫩叶、果实,直接造成草莓组织的机械损伤,导致叶片、花瓣残缺、孔洞,严重者根茎被咬断,幼苗被吃光,果实商品质量下降。
除了取食草莓幼果使果实出现带状伤痕导致减产外,蛞蝓爬行过程还会分泌黏液,黏液干燥后可留下明显的白色条带,影响果品品相和价值。
蛞蝓的习性蛞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但亦可同体受精繁殖。
两种蛞蝓在克拉玛依设施内一年可以繁殖两代。
设施内因小气候影响,有世代交替现象。
新罗区草莓野蛞蝓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探讨
新罗区草莓野蛞蝓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探讨摘要研究草莓野蛞蝓在新罗区草莓田的发生动态演变和发生为害特点,通过科学防治,控制其为害,提高草莓产量和商品价值。
关键词草莓野蛞蝓;发生为害;防治技术野蛞蝓(Agriolimaxagresti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称鼻涕虫。
该虫在新罗区原是草莓的次要害虫,近年来上升为主要害虫。
2002年新罗区草莓野蛞蝓大发生,受害重的草莓田,被害株率达100%,被害叶率达62.3%,减产28.6%;一般田,草莓被害株率为63.1%,被害叶率39.4%,减产11.4%。
为了摸清该虫在新罗区草莓田的为害特点、发生原因和防治技术,2003~2005年,笔者对其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
1 新罗区草莓田野蛞蝓的发生为害特点1.1 为害特点草莓植株矮小、茎叶果接近地面,野蛞蝓以成虫和幼虫舌头上的锉形组织和舌头两侧布满的细小牙齿刮食草莓的幼芽、嫩叶、果实,使被害叶片出现孔洞或缺刻,果实出现孔洞;野蛞蝓能分泌一种粘液,粘液干后呈银白色,草莓即使未被咬食,凡野蛞蝓爬过之处,果面均留有粘液痕迹,果实商品价值降低。
1.2 生活习性野蛞蝓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也可同体受精繁殖,在新罗区一年发生一代。
以成虫、幼虫在草莓等作物根部、草堆石块下及其他潮湿阴暗处越冬。
春季天气转暖后开始活动,2—4月在草莓田为害叶片和第三档果;4—5月成虫交配产卵,卵产在湿度大、隐蔽的土缝中;秋季气温凉爽后又活动为害,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入越冬。
当气温在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野蛞蝓取食、活动、生长发育有利。
若温度升至25℃以上,则迁栖到土缝或潮湿土壤下停止活动;当土壤含水量在10%—15%以下,或高于40%时,会引起死亡或生长受到抑制。
野蛞蝓耐饥力很强,怕光,强日照下2—3h即死亡。
背阳、潮湿、肥沃田块历年发生偏重,向阳、干燥、贫瘠的田块少发生。
1.3 田间活动规律据观察,其多在18时以后爬出活动为害,田间虫口密度逐渐增加,以22~23时为高峰,清晨之前又潜入土缝中或隐蔽处。
防治温室三大虫害
防治温室三大虫害防治温室三大虫害防治温室三大虫害温室是花卉栽培中最重要同时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护地类型,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作用更为突出。
它为许多花卉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然而,由于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不够流通,因此虫害时有发生。
以北方温室为例,主要有三大害虫:蛞蝓、鼠妇、蜗牛。
它们对温室花卉的负面影响极大,从根、茎直至叶片与嫩芽,可谓无所不害。
现分别对其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状况以及防治措施做一简述,希望对生产者有所帮助。
一、蛞蝓俗称鼻涕虫、蜒蚰,陆生软体动物。
成体长约25毫米,分头、躯干、足三部分,肉体外露,柔软而无外壳,淡黄褐色,触角两对,后触角顶端有眼,体表分泌许多粘液,足平滑,雌雄同体,一般异体受精,同体受精多发育不良;幼体长约2.5毫米,形状与成体相似,无纵线,触角暗灰色;卵呈念珠状串联,椭圆形,半透明。
蛞蝓一年发生两代,以幼体或成体在花卉根部附近土内过冬,翌年3月间开始活动,4月变为成体,交尾产卵,卵期半月左右。
蛞蝓性喜潮湿、阴暗、多腐殖质的地方,惧光,白天隐藏于花盆底下,夜间出来寻食和繁殖。
其耐饥饿性非常强,成体在适宜环境下,可活1至3年。
蛞蝓5至6月份危害最严重。
温室花卉被蛞蝓侵害后,轻者叶片缺刻或有孔洞,重者嫩芽被咬食,影响其生长发育与开花。
对蛞蝓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两种:(1)定期清理温室内外环境,发现蛞蝓随见随杀,特别是每年的4月份,更应当加强人工捕杀力度。
(2)在花盆周围撒施石灰粉或泼浇五氯酚钠。
五氯酚钠毒性较大,用时需慎重。
二、鼠妇又名西瓜虫或潮虫,属甲壳纲动物。
体长约10毫米,背灰色或黑色,宽而扁,有光泽。
体分13节,第一胸节与颈愈合。
有两对触角,其中一对短且不明显。
复眼一对,黑色,圆形,微突。
初孵出的鼠妇为白色,足6对,经过一次蜕皮后有足7对。
鼠妇一年发生一代。
喜欢在潮阴条件下生活,不耐干旱。
当外物碰触时,其身体立即蜷缩呈球形,假死不动。
鼠妇再生能力比较强,如果触角、肢足断损,能通过蜕皮再生新的触角、肢足。
蛞蝓危害与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蛞蝓危害与防治技术研究概况贾凯;李娜;高昂;贾旭;王明;赵鹏辉;张新刚;屈月娟;倪士峰【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12【摘要】综述了蛞蝓的种类、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总页数】3页(P7047-7048,7063)【作者】贾凯;李娜;高昂;贾旭;王明;赵鹏辉;张新刚;屈月娟;倪士峰【作者单位】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69;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3【相关文献】1.野蛞蝓的危害与防治 [J], 朱玉坤2.2010年伊犁河谷春秋季蔬菜田野蛞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措施 [J], 吉别克·阿依达洪;阿斯亚木;陈蓉3.蛞蝓对棚室蔬菜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J], 李子庆;孙春元;刘勃玲;孙春辉;李春敏4.蛞蝓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J], 朱常宝5.蜗牛蛞蝓对花卉的危害及防治 [J], 林漫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蛞蝓危害与防治技术研究概况
病毒联合使用,显著促进其对幼虫和离体昆虫细胞的感染,
加速寄主死亡; 或采用基因工程将病毒增效基因转入农作物 中,使其表达产生增效蛋白,对蛞蝓产生毒害[31]。
几丁质酶可显著提高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杀虫剂 的毒力[32]。微 量 几 丁 质 酶 即 可 水 解 蛞 蝓 肠 腔 中 肠 的 几 丁
质,造成蛞蝓因围食膜破坏而死亡。
产品研究开发2020110117收稿日期蝓经常活动的地方7048安徽农业科学2011当作物即将上市或对商品安全性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以病毒联合使用显著促进其对幼虫和离体昆虫细胞的感染8000001加速寄主死亡或采用基因工程将病毒增效基因转入农作物下方法防治的食盐水杀灭效果可达80以上枯烟叶1kg生石灰中使其表达产生增效蛋白对蛞蝓产生毒害几丁质酶可显著提高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杀虫剂kg用水3040kg浸泡12h充分搅匀后取滤清液在清晨321792微量几丁质酶即可水解蛞蝓肠腔中肠的几丁喷雾用茶枯液防治效果可达以上茶枯饼用纱布30min质造成蛞蝓因围食膜破坏而死亡包裹后浸水揉搓制得茶枯原液12植物组织中的凝集素可与围食膜上特异位点相结合破加水稀释600800倍于傍晚喷施坏其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使蛞蝓感染病菌和营养不良而死治效果达98苍术300椒叶1503334李琳莉报道利用基因技术将腊梅凝集素基因导遍地香150g木天寥300g研磨或用15kg水煎剂直接施21入烟草中结果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抗蛞蝓能力50g30g300各用无水乙醇因与未转基因的虫害指数分别为0
植物组织中的凝集素可与围食膜上特异位点相结合,破
坏其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使蛞蝓感染病菌和营养不良而死 亡[33]。李琳莉[34]报道,利用基因技术将腊梅凝集素基因导
入烟草中,结果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抗蛞蝓能力,转基
菜田蛞蝓的为害与无公害防治
菜田蛞蝓的为害与无公害防治作者:李品汉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9期一、为害症状及特点1为害症状蛞蝓俗称鼻涕虫、无壳蜒蚰螺、牛鼻子虫、黏黏虫,种类有野蛞蝓、高突足裂蛞蝓、黄蛞蝓等,以野蛞蝓发生普遍和为害严重。
主要寄主有豆科、十字花科、茄科蔬菜和落葵、菠菜、生菜及棉花、烟草、杂草等,常将蔬菜叶片取食成孔洞或缺刻,蔬菜整个生长期均可受害,尤以幼苗、嫩叶受害较重。
蛞蝓分泌物污染果实,因其食量较大,1个晚上可将整株蔬菜小苗吃光,爬过时在植株叶片上留下光亮的透明黏液线条痕迹。
2为害特点以成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次年5~8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夏秋季气温升高后活动减弱,秋冬季气候凉爽时再次活动为害。
蛞蝓耐饥力很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环境下能不食不动;当温度升到25℃以上时,迁移到土缝或潮湿土块下停止活动;当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下或高于40%时,生长会受到抑制或死亡。
因蛞蝓体表分泌的黏液能抵御药物进入,常规杀虫剂对其无防治作用。
二、无公害防治1栽培措施防治清洁田园,铲除田边、地头、沟边等处的杂草及垃圾,并撒些生石灰粉,将铲除的杂草及时沤肥,可以减少蛞蝓的滋生。
通过及时中耕、排干积水、耕翻、晒地等田间管理措施,改善菜田生态环境,降低土壤湿度,造成不利于蛞蝓栖息、产卵和生存的环境条件。
采取地膜覆盖栽培,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还可避免或减少蛞蝓爬到地面上为害。
蔬菜收获后浇水杀灭虫体。
2诱捕一是堆草诱捕。
在保护地内栽苗前,可堆入新鲜的杂草、菜叶等在田间诱集,天亮前集中捕捉,将其投入放有食盐或生石灰的盆内,使其死亡,可连续捕捉数天。
二是人工捕杀。
在植株生长期间,一旦发现害虫,可利用其在浇水后、雨后、晚间、阴天爬出取食活动的习性,人工用铁丝串捉。
3药剂防治①毒饵诱杀。
用麦麸拌敌百虫等,撒在蛞蝓经常活动的地方进行诱杀。
②喷洒药液。
可选用70%杀螺胺(百螺杀、贝螺杀)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剂30~35克,加水30千克喷雾或拌细沙15千克撒施;或用8%灭蜗灵800~1000倍液等喷洒;或用1%食盐水或硫酸铜1000倍液,在下午4时以后喷洒植株;还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3~5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多的地方,故秋季应及时清理和深翻田地,杀死其越冬成 虫和卵。春季种植作物时应选向阳、排水良好的田地,或采 取陇上种植。且应尽量少用生粪以减少虫源。
Rollo[9]报道,环境温度高于 20 ℃ 将影响蛞蝓正常生理 活动,高于 25 ℃ 便可很快导其因温度胁迫和食物来源 缺乏而死亡; 大棚作物种植中可采取增加热源或增加光源的 办法,提高植物生理活性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同时达到防治蛞 蝓的目的。
廖建明[12]报道,土壤含水量在 10% ~ 15% 以下,或高 于 40% 时,可引起蛞蝓生长抑制和死亡。因此可根据作物 品种,通过改变土壤含水量( 大量灌水或干旱) 达到防治的 目的。
付绍军[13]报道,适当调节电压或电流可杀死蛞蝓; 也可 与其他办法联用,以达到更好的防治目的。
何铁海[14]报道,在果树园中采用柴油、机油浸泡废布缠 绕果树主干,对蛞蝓攀爬树木具有很好的阻隔作用。苗床地 和大田可施撒石灰粉、草木灰、具芒麦糠、谷皮等杀死蛞蝓。 2. 2 化学防治 初春时节,由于食物来源紧缺,蛞蝓常以作 物种子为食。此危害具不可见性,当发现时往往已造成重大 损失。Simms[15] 报道,油菜籽和冬 小 麦 种 子 用 吡 虫 啉 8. 1 g / kg临时拌样,可显著降低蛞蝓危害,且维持时间较长。 2. 2. 1 喷洒农药。当作物不急于上市或不直接食用时,也 可采用以下方法防治: ①在蛞蝓活动时,喷施 80% 敌杀死乳 油 1 000 倍 液 或 50% 辛 硫 磷 1 000 倍 液,杀 灭 效 果 达 83%[16]; ②砷酸铝 300 倍液,20% 速灭杀定乳油喷洒在地面 防治,效果较好[17]; ③喷施 25% 速灭威可湿性粉剂或 10% 叶 蝉散可湿性粉剂 300 倍液,杀灭效果均在 90% 以上[18]; ④在 蛞蝓栖息处喷施 900 倍液灭蛭灵或万灵,防治效果较好[19]; ⑤2% ~ 5% 甲酚皂、2% ~ 5% 灭害灵、8% 的灭蜗灵喷洒在蛞 蝓经常活动的地方[20]。
防治技术的综合技术手段,将为蛞蝓防治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FOUNTAIN M T,THOMAS R S,BROWN V K,et al. Effects of nutrient and insecticide treatments on invertebrate numbers and predation on slugs in upland grassland: A monoclonal antibody - based approach[J]. 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9,131( 3 /4) : 145 - 153.
摘要 综述了蛞蝓的种类、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蛞蝓; 危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 S 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 6611( 2011) 12 - 07047 - 02
Research Status of Harm and Control Technology of Limax maximus JIA Kai et al (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69) Abstract The species,major harm and control methods of Limax maximus were summed up. Key words Limax maximus; Harm; Control
蛞蝓( limax) 属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俗名鼻涕虫、野蜗 牛、托盘虫、泫达虫等。其分布面积很广,全球多种农作物都 曾遭受其危害[1 -3]。笔者对蛞蝓的危害及防治技术进行了 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蛞蝓的主要危害 1. 1 对人类的危害 蛞蝓假寄生于人体后,可直接威胁人 类健康。多种吸虫和绦虫均可以蛞蝓为中间寄主在家畜、家 禽或哺乳动物体内寄生。寄生在蛞蝓体内的管圆线虫的幼 虫可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 炎或脑膜脑炎。双线嗜黏液蛞蝓与其他腹足纲动物相比,对 人的感染率更高[4]; 近年来由蛞蝓引起的病例多有发生[5]。 截至 2002 年,我国已报告寄生人体蛞蝓 5 例,隶属 3 属 3 种[6]。另有报道,一女性曾一次吐出活蛞蝓 20 多条[7]。 1. 2 对农业的危害 1. 2. 1 光合作用减少、物质运输中断。蛞蝓取食植物后,直接 造成植物组织的机械损伤,导致叶片、花瓣残缺、孔洞,严重者 根茎被咬断,幼苗被吃光。蛞蝓爬行过后留下的粘液带粘附于 植物表面,使植物透气和透水性减弱,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1. 2. 2 内源激素减少。植物内源激素主要在细胞快速分裂 部位或细胞代谢较快部位( 胚芽鞘、营养芽、嫩叶、叶原基等) 合成[8]。而这些部位极易遭到蛞蝓危害,从而造成内源激素 合成量降低,植物生长受限、生理平衡失调、抵抗力降低等。 1. 2. 3 商品质量下降。蛞蝓取食植物幼果直接导致减产。 蛞蝓取食果皮后常使果实出现带状伤痕; 另外其分泌液干燥 后可留下 1 条白带,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 1. 2. 4 微生物寄生。植物被蛞蝓咬伤后,生理屏障遭到破 坏,微生物可直接感染植物内部,大量滋生而堵塞输导组织, 且产生的毒素可导致植株死亡。 2 防治方法 2. 1 物理防治 蛞蝓喜水怕光,常躲避在阴暗潮湿、腐殖质
病毒联合使用,显著促进其对幼虫和离体昆虫细胞的感染,
加速寄主死亡; 或采用基因工程将病毒增效基因转入农作物 中,使其表达产生增效蛋白,对蛞蝓产生毒害[31]。
几丁质酶可显著提高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杀虫剂 的毒力[32]。微 量 几 丁 质 酶 即 可 水 解 蛞 蝓 肠 腔 中 肠 的 几 丁
质,造成蛞蝓因围食膜破坏而死亡。
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 ( KH09030 ) 、西 藏 自 治 区 科 技 厅 重 大 科 技 专 项 基 金 ( 20091012) 和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计划( 2010JK86 2) 资助。 贾凯( 1986 - ) ,男,陕西大荔人,专科生,专业: 生物技术与 应用。* 通讯作者,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植物 资源与天然产物 化 学、中 医 药 学 理 论 技 术 及 营 养 健 康 相 关 产品研究开发,E-mail: nsfstone@ 126. com。 2011-01-17
要保障。采用蛋白酶、肝素酶和糖苷酶的混合物均可显著破
坏其分泌物的结构。因此,可考虑利用酶技术生产该类酶,
供生产应用。
3 结语
蛞蝓耐药性和抗药性极强,防治难度较大,常给农业带 来不可估量的损失[35]。目前蛞蝓防治仍停留在物理和化学
防治阶段,存在劳动强度大、针对性差、毒性高、等问题。随
着科技的发展,生物防治,结合生物工程、其他的物理和化学
植物组织中的凝集素可与围食膜上特异位点相结合,破
坏其结构,改变其通透性,使蛞蝓感染病菌和营养不良而死 亡[33]。李琳莉[34]报道,利用基因技术将腊梅凝集素基因导
入烟草中,结果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明显的抗蛞蝓能力,转基
因与未转基因的虫害指数分别为 0. 10 和 0. 75。
蛞蝓分泌物是蛞蝓运动、择偶、捕食、保持表皮湿润的重
7048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年
当作物即将上市或对商品安全性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以 下方法防治: ①用喷雾器喷洒硫酸铜 800 ~ 1 000 倍液或 1% 的食盐水,杀灭效果可达 80% 以上[2]; ②枯烟叶 1 kg、生石灰 1 kg、用水 30 ~ 40 kg 浸泡 12 h,充分搅匀后取滤清液在清晨 喷雾[17]; ③用茶枯液防治效果可达 92% 以上[茶枯饼用纱布 包裹后,浸水( 茶枯比水为 1∶4) 30 min,揉搓制得茶枯原液, 加水稀释 600 ~ 800 倍,于傍晚喷施][12]; ④采用苍菖合剂,防 治效果达 98% ( 苍术 300 g、菖蒲 300 g、枫球 300 g、椒叶 150 g、遍地香 150 g、木天寥 300 g,研磨或用 15 kg 水煎剂,直接施 用) ; [21] ⑤醇提液( 辣蓼 50 g、博落回 30 g,各用无水乙醇 300 ml 提取; 最大稀释倍数 40 倍) 对蛞蝓具有毒杀作用,水提液 ( 辣蓼 50 g、博落回 20 g、各加水 500 ml,最大稀释倍数 40 倍) 和醇提取液对蛞蝓有拒食和驱逐作用[22]。 2. 2. 2 毒药熏蒸。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大棚作物,主要包括: ①溴甲烷熏蒸,可以强烈的毒杀和穿透作用一次性杀死地上 和地下的蛞蝓,但环境污染较大,可使用 1,3-二氯丙烯、棉 隆、威 百 亩、甲 基 碘 和 氯 化 苦 等 以 达 到 更 佳 的 防 治 效 果[23 ; -24] ②喷洒碳酸氢铵 50 倍液,防治率达 95% 以上[25],喷 洒 70 ~ 100 倍的氨水也可杀死蛞蝓[26]。 2. 2. 3 施撒毒物。在蛞蝓危害高发期、夜间喷洒药物难的 情况下,可在白天采取以下几种方法防治: ①50% 的杀螺胺 乙醇胺粉剂 1 200 g / hm2 、2. 6% 密达颗粒 7 500 g / hm2 ,其防 治率均在 90% 以上; 2% 灭旱螺颗粒剂 7 500 g / hm2 ,防治效 果高于 88% ,且这些药物 14 d 后防治率仍高于 70%[27]; ② 傍晚蛞蝓出土前,用 4% 呋喃丹颗粒剂与四聚乙醛、麸皮按 1∶0. 5∶2 混合,撒于植物近根部,蛞蝓接触药物分泌大量黏液 而死亡[11]; ③蜗牛敌 300 g、砂糖 100 g、砷酸钙 300 g 混匀后 拌磨碎豆饼 4 kg,再加水适量制成颗粒状毒饵,傍晚撒于作 物附近诱杀蛞蝓[2]。 2. 2. 4 农药灌溉。将绿色环保生物农药( 茶枯叶、苍菖合剂 等) 施撒设备同微灌或精准灌溉设备相结合,可在完成灌溉和 施药一体化的同时,更便利、更准确、更高效地供生产应用。 2. 3 生物防治 2. 3. 1 引入天敌。蛙类是蛞蝓最主要的天敌,雌蛙食量大, 且无次生危害; 因此可将蛙类引入具有围栏的田地中防治蛞 蝓; 也可将家禽放入果园内取食蛞蝓[14]。 2. 3. 2 微生物防治。细菌、病毒、线虫等可使蛞蝓病亡( 如 嗜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短芽孢杆菌等) 。专门寄生在蛞 蝓体内的线虫( Phasmarhabditis hermaphrodita) 对大多数蛞蝓 有致死作用[28]。线虫通过蛞蝓的孔腔侵入,也可通过分泌 蛋白酶或其他酶破坏蛞蝓体表侵入,随后释放毒素将蛞蝓杀 死。被线虫感染 1 ~ 2 d 后,蛞蝓停止进食,且从线虫侵染到 寄主死亡的整个过程只需 7 ~ 14 d。寄主死后新生线虫可通 过土壤环境感染其他蛞蝓[29 -30]。 2. 3. 3 生物工程技术防治。破坏蛞蝓的围食膜也可起到防 治作用。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先进技术得 到各种生物促进因子,可无公害地防治蛞蝓。颗粒体病毒、 昆虫痘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等均可分泌昆虫病毒增效蛋 白,对核型多角体病毒有增效活性[31]; 可采用细胞固定化技 术,在体外分离得到昆虫病毒增效蛋白; 也可与核型多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