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章.经典行为主义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陈老师)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提纲和练习第一章绪论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变化的关系:①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生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发展理论的任务: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
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只有充分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心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示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4.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与作用: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最核心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力。
具有〔1〕组织信息。
〔2〕指导研究的作用。
5.发展理论的主题①心理的实质②量变与质变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④理论自身的建设附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发展二、思考题:1. 发展与变化是同一个意思吗?2. 发展理论有什么任务?3.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说明任何人无论是否意识到,都是按照一种理论在观察和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作用。
第二章成熟势力说一、选择题:1.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A、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相互作用2.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A、遗传B、成熟C、环境D、训练3. 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A、突然转变B、阶段连续C、逐渐过渡D、线性连续4. 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A、单侧原则B、偏好原则C、不对称原则D、主导性原则5. 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方向性二、填空题:6.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行为模式。
学生自我调节与自我效能的培养
03
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帮助学生更好
地习得新的行为模式。
05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挑战与展望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局限性
机械性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的联结,过于机械化和简单化, 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情感因素。
忽视个体差异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外部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但忽略了学习者的 个体差异,如兴趣、动机、性格等。
03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原理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一种学习过程,其中行为的结果直接影响该行为的未来发生频率。 它强调行为和结果之间的联系,认为行为的结果可以塑造和改变行为。
奖励和惩罚是操作性条件反射中的关键要素,它们可以增强或削弱行为的发生。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实验研究
经典实验
巴浦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实 验,证明了在特定刺激下可以建 立新的条件反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的增强,可以习 得新的行为模式。
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01
动物行为实验
研究者通过动物行为实验来验证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例如观察猴子的
模仿行为和强化机制。
02
人类行为实验
研究者通过人类行为实验来验证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例如观察儿童模
仿父母的行为和受到的强化。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在教育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减少不良行为 等方面。
通过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奖惩机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条件反射,提高学 习效果。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使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来帮助学生克服对某些学科或任务的恐惧或 焦虑,通过将该任务与积极的情绪或结果相关联,帮助学生建立对该任务的条件反应。
行为主义理论
4
Part 2
华生的经典理论
华生的经典理论
1. 条件反射理论
华生把条件反射视为经典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的三个规律之一,并把所有复杂的行为都视 为条件反射的结合。他主要关注情感和情绪 的反应,并试图用条件反射来解释这些反应
2
2、行为得到 强化而巩固
3
3、行为通过 观察而获得
2024/7/9
14
···
-
···2024/7/9
谢谢您的 ·观看·
BUSINESS TRIP PROJECT PLAN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XXX 15
··· ···
2
行为主义者相信, 行为可以被训练和 改变,而不是由心 理机制驱动的
3
他们认为,行为是 通过条件反射的方 式来学习的,而不 是自发的
4
这种理论的基本思 想是,人们可以通过 外部刺激来改变他 们的行为,而不是 改变他们的内在心 理状态
202主义的理论
行为主义的理论
1
1、行为是 后天形成的
20XX
行为主义理论
-
目录
CONTENTS
2024/7/9
1 华生简介 2 华生的经典理论 3 华生的理论应用 4 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5 行为主义理论 6 结论
2
Part 1
华生简介
华生简介 2024/7/9
01
02
约翰·华生(John B. Watson)是美国著名的心理 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 始人
智慧树心理学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2018智慧树(知到)心理学基础满分答案对应章节第一章1.【单选题】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A. 1864年B. 1879年C. 1903年D. 1920年正确答案:1879年2.【单选题】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冯特B. 韦伯C. 费希纳D. 艾宾浩斯正确答案:冯特3.【单选题】在心理学研究中,用可以测量的行为来推测看不到的(),是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
A. 思维B. 脑电C. 心理D. 情绪正确答案:心理4.【多选题】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A. 需要、动机、意志B. 能力和人格C.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D. 情绪和情感正确答案是: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能力和人格###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绪和情感5.【多选题】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第一次革命的心理学流派是()A. 1913年产生的B.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C. 行为主义D. 积极心理学正确答案是:1913年产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的###行为主义对应章节第二章1.【单选题】()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系统。
A. 需要B. 动机C. 意志D. 情绪正确答案:动机2.【单选题】()力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实现自己理想。
A. 安全的需要B. 爱与归属的需要C. 生理需要D. 自我实现的需要正确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3.【单选题】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在()A.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B. 同一行为必须由同一动机引起C. 同一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D. 不同行为必须由不同动机引起正确答案: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4.【多选题】根据期望理论,要使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大,所激发的动机强度高,就必须满足()。
A. 效价高B. 效价低C. 期望值高D. 期望值低正确答案:效价高###期望值高5.【多选题】人的社会心理需要包括()。
3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4.行为主义的习惯
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 内部环境过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 当人的内外刺激所引起的活动不再是随机的, 而是在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有规则、有秩序后, 习惯便形成了。 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 射,条件反射是习惯的单位。p51-52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6.行为主义的人格
华生十分重视儿童早期的行为习惯对成人人格的影 响。 早期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在适当的情境中会重新表 现出来,对一个健康的人格来说是严重的障碍。为 了适应新环境,随着个人的成长,应该脱落一些孩 童时期的习惯。 华生认为,人格是由环境中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自 然也可以由改变环境来改变人格。p55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3.行为主义的思维
华生将思维划分为: 习惯的思维; 无声的思维;
计划性思维(建设性思维)。p51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3.行为主义的思维
华生认为,思维活动不仅依靠言语,还依靠动作和 内脏组织。 思维的机制是什么?行为主义不承认思维是脑的机 能,而认为它是全身肌肉、特别是喉头肌肉的内隐 活动。 从发生的角度,儿童的思维是从对白开始的,以后 逐渐发展到嘴唇的微弱活动,最后变成无声的言语 活动。p51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2.如何研究人类行为
根据刺激—反应和形成的替代刺激—替代反应, 可以进行各种实验研究,行为主义强调反应是 对刺激作出的运动或动作,那么,观察这些实 际发生的运动或动作,就是研究人的心理。 因此,观察法是华生坚持并广泛使用的研究方 法。p50
行为主义知识库
行为主义知识库行为主义是一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论,强调通过观察可见行为来研究和解释人类和动物的心理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于行为主义的知识要点:1.行为主义的起源行为主义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以约翰·B·沃森和伊万·帕夫洛夫为代表。
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而不是无法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
2.古典条件作用帕夫洛夫的研究揭示了古典条件作用的原理。
他通过在狗身上进行实验,发现当一个中性刺激(例如铃声)与一个有条件的刺激(例如食物)多次同时出现时,中性刺激会引发条件反射(例如分泌唾液)。
3.操作条件作用B.F.斯金纳是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他提出了操作条件作用的概念。
他的实验中,动物在特定环境中通过试错学习建立起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联。
例如,斯金纳的盒子实验中,老鼠按下特定的杆子来获得食物奖励。
4.强化和惩罚行为主义认为,行为受到强化和惩罚的影响。
强化是指增加某种行为发生频率的后果,而惩罚则是减少某种行为发生频率的后果。
正强化是给予奖励以增加行为,负强化是消除不愉快的刺激以增加行为。
正惩罚是给予惩罚以减少行为,负惩罚是消除愉快的刺激以减少行为。
5.社会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发生的。
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了模仿和观察学习的概念。
他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并在适当的情境中模仿和表现这些行为。
6.行为主义的应用行为主义的原则和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包括教育、临床心理学和动物训练。
在教育领域,行为主义强调通过正强化和负强化来增强学生的积极行为。
在临床心理学中,行为疗法使用强化和惩罚的原则来帮助人们改变有害行为和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
7.反应和刺激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
刺激是外部环境中的事件或条件,而反应是对刺激做出的可观察的行为或反应。
8.行为主义的机械观行为主义者通常采用机械观的立场,认为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对刺激的机械式响应,而不涉及内部的思想、感受或意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名词解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
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
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一)华生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
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二)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
他的条件反射理论被行为主义学派吸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第三章第二节西蒙的行为主义行政学说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社会研究领域中,要理解社会现 象,必须从人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及其 心理入手,而人的这些心理和行为是可 以借用逻辑实证的自然科学方法去观察、 分析、实验而获得可靠结论的。
行为主义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流派之一, 是一种侧重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研究个体 需求和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和激励、 领导方式的流派。它盛行于20世纪二、三十 年代,主要的代表性人物有梅奥、巴纳德、
—— H. 西蒙, P42
传统行政学研究的方法论缺失
西蒙认为,传统的行政学研究之所以只能抽象和 概括出一些“行政谚语”,关键的原因在于以往 的研究是一种静态的制度研究方法。
它只是从价值判断的角度提出政府管理“应该怎 么样”,或者说要达到的理想的价值目标是什么 的问题。
它忽视了对当下的政府管理“是什么”,即现实 中的政府管理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 问题的动态的实证分析。
• 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面对社会的变革,显得 苍白无力。
(二)行为主义理论思潮的兴起
什么是西方社会科学中的 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兴起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政治现实。 当时西方尤其是美国政治学家发现传统的政治学理论
与实际政治生活严重脱节,政治学的一般原则对国家 政治生活几乎没有影响,它不能预测、也不能解释战 后世界政治局势的巨大变化。 于是要求纠正19世纪后半期以来以固定的政治制度和 法律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和方法,转而分析与 国家权力或权威决策有关的政治现象。 采纳自然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先进技术手段尤其是电子 计算机提供的量化分析手段,对大量的广泛的政治现 象进行分析。
H . 西蒙的经典名言
“《管理行为——对行政组织中决策过程的 研究》有一个基本假定:决策制定过程是了 解组织的关键所在”。
第三章儿童学习理论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 ,美国心理学家,社 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 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 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 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 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 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 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 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 献奖。
• (2)强化规律对于行为的塑造、学生的学习控制、课堂教 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3)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上的运用开辟了道路,被广 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
• 2、不足:
• (1)具有明显的机械主义色彩。 • (2)抹煞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 (二)认知——行为主义的新理论模式 • 1、观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来源 • 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效果,可以扩展到不必直接接受 强化,只凭观察也可学习某些行为或人格品质。 • 替代学习:不必亲身经历,只凭观察所见即产生学习的 现象,称替代学习,或替代强化;
第二节
人本主义取向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兴起于20世 纪50年代。关注儿童学习潜能及情感在学习中的作用。人 本主义学者指出,学习的目的是让儿童更好的感受自己, 接纳自己。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1)教师要接纳每一个儿童,把每个儿童都看成独特的, 他们有不同的情感和看法; (2)教师要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 和他人都是有价值,有能 力的个体,每个儿童都能以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学习; (3)每个儿童都有极大的学习潜能,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 、引导儿童发觉自己的潜能;
• •
•
• 2、著作:《有机体的行为》、《科学和人类行为》、《 教学技术》、《学习科学和教学艺术》 • 3、1937年提出操作条件反射学说,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 的强化观点,斯金纳提出了操作学习,并把动物学习实验 研究中所发现与确定的一些规律,运用于教学。
儿童发展理论第三章
第三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行为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1、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2、现代化生产对人的行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科学管理、行为控制作为一种革新的思想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经典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可以从经典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和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班杜拉的观点中反映出来。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我们通常把华生的行为主义称为经典行为主义,而把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称为新行为主义。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华生强调刺激对行为的重要性;斯金纳强调强化对行为的重要性;而班杜拉则认为,儿童获得一个行为并不一定需要得到强化。
事实上,人的许多行为只要经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习得。
于是,班杜拉很强调观察学习。
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史中的一个极重要的派别。
"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一个特定的历史形态,它的出现是西方实验心理学内在矛盾的产物,它的发展构成西方心理学历史逻辑的一个环节。
"把行为主义放在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来加以考察,就能充分地认识到它的意义、价值和它的局限性。
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行为主义的界定:传统的心理学把学科的注意力放在研究意识上,所使用的方法又是主观性极强的内省,其研究内容、结果和方法都缺乏可观性,根本无法使心理学厕身于自然科学的行列,与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平起平坐。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唯有改造心理学,改变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使它的研究对象变为可观察、可测量、可验证,研究方法变得可控制、可纪录、可重复。
于是,华生揭竿而起,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而把意识赶出心理的研究领域,从而在心理学中发动了一场革命。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宣称心理学应把人的行为当作研究的对象.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来适应环境的反应系统。
它的构成单位是反射,而反射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S-R)华生认为,刺激指的是外部环境和身体内部组织所起的任何变化。
第三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三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第三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nn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nn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 nn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n n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2第一节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 (一)巴甫洛夫简介(二)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实验(三)经典性条件作用的阶段(三)经典性条件作用的阶段 1 1.条件作用前.条件作用前 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应(反射)无条件刺激引起无条件反应(反射) 2 2、条件作用期间、条件作用期间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引起无条件反射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配对,引起无条件反射 3 3、条件作用后、条件作用后 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3(三)学习律(三)学习律 1 1、习得律( 、习得律(acquisition acquisition )) 2 2、消退律( 、消退律(extinction extinction )) 3 3、泛化律( 、泛化律(generalization generalization )) 4 4、分化律、分化律(discrimination) 5 5.高级条件作用律 .高级条件作用律(higher (higher — —order conditioning)conditioning)4二、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二、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 (一)华生简介(一)华生简介 John B. Watson(1878 John B. Watson(18781958) F F 行为主义创始人行为主义创始人5(二)主要观点(二)主要观点 1 1、研究行为,不研究意识、研究行为,不研究意识 22、用经典条件作用解释动物和人的 一切行为F F 学习就是刺激 学习就是刺激 反应 反应( S ( S R)R)联结形成的 过程F F 刺激替代刺激替代6n n 恐惧形成实验恐惧形成实验 Watson & Rayner Rayner ( (1920 1920)) 小艾尔伯特(小艾尔伯特( Little Albert) 1 1、理论假设、理论假设 2 2、方法和结果、方法和结果 3 3、讨论和研究发现的意义、讨论和研究发现的意义 4 4、问题和批评、问题和批评78、环境决定行为3 3、环境决定行为910 “ “Give me a dozen healthy infants, well well formed, and my own specified world to bring them up in and I will gurantee to take any one at random and train him to become any type of specialist I might select specialist I might select — —doctor, lawyer, artist, merchant lawyer, artist, merchant chief, and yes, even beggar yes, even beggar man and thief, regardless of his talents, penchants, tendencies, abilities, vocations and race of his ancestors. ” Waston(1924) Waston(1924)11““给我十几个健康、没有缺陷的 婴儿,让我把他们放在自己的特殊世 界中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 们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为我选择的任 何一类专家 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 、商业巨头,甚至是乞丐或者窃贼, 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 职业及种族是什么。
儿童发展理论,章节测试 第三章
第三章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华生认为,适用于人所熟悉的材料,例如浏览一段熟悉的诗歌,这种思维应用属于()A.习惯的思维B.无声的思维C.计划性思维D.动作性思维【解析】A 习惯的思维,这种思维应用完全习惯化了的言语,适用于人所熟悉的材料,如浏览一段熟悉的乐谱。
无论何种学习都不会涉及这种思维。
2.斯金纳认为,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是()A.操作B.强化C.增强D.守恒【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强化概念的理解。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
强化是操作行为主义的核心概念。
3.斯金纳认为,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对反应的概率都能()A.保持不变B.减弱C.增强D.守恒【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强化的理解。
积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某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消极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
因此,积极强化、消极强化都可以增强反应的概率。
4.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最主要的来源是()A.家庭成员B.学校老师C.影视剧D.内心幻想【解析】A 家庭成员的攻击性行为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最主要的来源。
5.华生认为,为了使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越高,那么在特定限度内联系的次数应()A.递增B.适量C.越少D.越多【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练习的分配。
华生主张分散学习,不主张集中突击训练,通过实验发现,在限定时间内练习的次数越少,每一练习单元的效率就越高。
6.斯金纳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提出了()A.成功教学法B.程序教学法C.强化教学法D.累计教学法【解析】B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程序教学法的理解。
针对美国及其他国家传统教学的弊端,为了减少学习的强制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斯金纳主张采用程序教学法来替代传统的教学。
7.华生认为,婴儿的惧、怒、爱三种情绪反应属于()A.遗传的B.习得的C.非遗传的D.非习得的【解析】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婴儿三种情绪的理解。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第三章行为主义
4、行为主义的习惯
• 习惯:华生认为,一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过 程中学会更快地采取行动的结果。
• 影响动作习惯形成的因素: • 1)年龄、2)练习的分配 • 习惯形成并巩固后,实际的感觉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 因此,华生认为,培养儿童的良好习惯,并形成习惯系统,是教
实验3
• 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斯金纳箱中,由一开始的一直掉落食物, 逐渐降低到每1分钟后,按下按钮可概率掉落食物。(固定时间 奖励)
• 结果:小白鼠一开始不停按钮。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白鼠学会了 间隔1分钟按一次按钮。当掉落食物停止时,小白鼠的行为消失。
• 因为行为者知道短期内行为不会再得到奖励。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研究方法:实验。 在实验中,所有影响行为的因 素才可以得到系统的控制。
实验1
• 将一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一个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则 掉落食物。(每次给予奖励)
• 结果:小白鼠自发学会了按按钮。 • 使行为者感觉到"行为"与"奖励"是有联系的。只要通过将行为与
奖励不断重复、建立联系,就可以培养起操作者的行为模式。
第三章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
2022/3/11
1
目录
CONTENTS
1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2
对行为主义发展理论的评析
3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与学前教育
经典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
华生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 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普洛夫的研究成果作为学习 理论基础的。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代替 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 喷嚏、膝跳发射等)和情绪反应(如爱恨,怒 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 刺激—反应(S-R)联结而成。
4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4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一篇:4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约翰·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认为,心理学家主要应关注行为,而不是心和意识。
他认为,建立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出发点有二:第一,分析可观察到的事实,即分析人和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第二,研究引起有机体作出反应的刺激。
在华生看来,“知道了反应就可以推测刺激,知道了刺激就可以预测反应。
”所以,“我们所需要做的,是把行为而不是把意识当作我们研究的客观对象。
”华生的学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抨击桑代克效果律基础上的。
提出用频因律和近因律来代替桑代克的效果律。
1、频因律华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就越迅速。
2、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加强。
由于华生坚信,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什么反应,这就使他成了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
他的最著名的、被印证得最多的一段话表明了这一点,他说: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华生无疑是心理学史上极富个性色彩的人物之一。
从哲学上讲,华生是从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出发的,有人称其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肌跳心理学”。
第二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联系,强调的主要机制是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联结,是由经验引起的行为变化。
主要的代表有桑代克的试误,斯金纳的操作条件说。
一、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以动物试验为研究,提出了学习联结说,认为学习是情境与反映之间的联结。
其中情境既包括大脑外部刺激,又包括脑内状态(即思想与感情),反应也分为两个方面,包括机体的外线活动变化和观点意向等内部反映。
他认为学习是本能的,被动的,完全受环境决定的。
第三章 行为—联结学习理论
3、不同强化安排的效果
最佳的训练组合: 最初时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是固定间 隔强化安排,最后是变化比例强化安排。 此外,随着训练期的推移,比例也可以改 变。 总体说来,减少强化的比例,会导致消退 速度放慢。
4、负强化与惩罚
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而强化则是 增加反应概率。 奖励性刺激 反应后呈现 正强化 反应后消除 惩罚(2) 厌恶性刺激 惩罚(l) 负强化
谢谢!
3)对消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的影响 首先,连续强化安排比间歇强化安排习得的速度 要快些,但在不给强化后,导致消退的速度也会 更快些。 其次,固定强化安排比变化强化安排引起的习得 速度要快些,但在没有强化时,它引起的消退速 度也会更快些。 最后,在比例强化(不论是变化比例还是固定比 例)安排中,强化次数与反应次数的比例高,反 应速度要比比例低快一些,但在不给强化后,消 退速度相应地也要快一些。
桑代克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S— R)。学习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 成的联结构成的。 2.学习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尝试和错误。 3.学习是一个逐渐的增长积累,而不是顿 悟。 4.学习过程不必以观念作为媒介。 5.人与动物都是以同样的方式来学习的。
二、学习律
2、强化的安排
(l)连续强化,即每一次正确反应之后都 给予强化; (2)间歇强化,即并不是每一次正确反应 之后都给予强化。 比例强化安排 / 间隔强化安排 固定比例强化安排 / 变化比例强化安排 固定间隔强化安排 / 变化间隔强化安排
3、不同强化安排的效果
1)对习得速度的影响 如果最初学习时给予连续强化,学习的速 度就会比较快些。 如果最初学习时使用间歇强化,学习就会 困难些,速度也就慢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哲学背景 (一)实证主义
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 1.一切科学知识必须建立观察和实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2.科学的资料必须是社会的、公开的事件,是可证实的事 实 3.单独的、私人的意识内省所得来的知识是不可靠的、非 科学的。 4.科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观察到的事实,揭示事物的一般规 律,达到预测和控制自然的目的。
行为主义的几个特点: 1.只研究行为,不研究意识 2.以动物为被试 3.强调环境的重要性
主要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1829--1905) 华生(1878--1958) 古典行为主义 托尔曼( 1886--1959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1904--1990) 激进行为主义(操作行 为主义) 班杜拉(1925---) 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学习 理论)
孔德指出,在人类求知历史中,对世界万物变化的解释,可分为三 阶段: (1)神话阶段:在此阶段人类相信超自然神的力量,将世界万物变化 解释为神的旨意; (2)形而上学阶段:此阶段人类有了哲学思想,开始了对世界存在本 质与目的以及知识来源问题的思辩。此时天文学家解释宇宙星体 循一圆环运行,因圆是最完美的几何图形。 (3)实证阶段:此阶段人类不再迷信和空想,采用观察分析客观世界 万物变化的现象,并企图加以验证,以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真象, 从而获知自然变化的法则。 他指的第三阶段,也就是世人所称的科学时代
研究发现的意义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被人们普遍接受,并且这一理论从巴 甫洛夫的研究产生以来一直未曾改变。它可以解释和说 明许多人类行为,包括恐惧症从何而来,你为何不喜欢 某种食物,什么是你情绪的来源,广告是如何发生作用 的等等现象。 对于心理学的启发在于,行为可以用生理机制来解释, 而不用求助于心理上的内省。
三、中国的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主题之一是释梦,中国也有庄子释梦,在这一点上也有 可比性,中国可以诞生什么样的精神分析? 1.中国的释梦方法是什么?这一点在大众心理是怎么体现的? 2.中国人对待心理异常的态度是怎样的? 四、中国的人本主义 中国人也讲人性本善,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成佛‛ ,在这样的人性哲学背景下,是否可以诞生中国的人本主义? 1.中国的性善论是怎样的?中国人真的是秉持性善论么? 2.中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可以是什么样的形态?
一个观念的真实性不是它所固有的、静止的性质 。 真 理是对观念而发生的, 它之所以变为真,是被许多 事 件造成的。它的真实性实际上是个事件或过程,就是它 证实它本身的过程。它的有效性就是使之生效的过程。 实用主义的方法是试图探索其实际效果来解释每一个概 念 。 如果找不到任何实际差别,那么两者之中任何一个实际 上是一样的,所有的争论都是白费。
无条件反射:它是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反射。 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叫无条件刺激物。 无条件刺激 :任何能够自然引起有机体反射性行为的 刺激,如食物 无条件反应:由无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如唾液分泌 中性刺激 :原本不能引发无条件反应的刺激,如铃声 和灯光等
条件刺激:将中性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匹配相伴呈现, 通过学习,中性刺激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 引起的反应,它就称为条件刺激。 条件反应:由条件刺激单独引发的反应。 条件反射: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为适应千变万化的环 境,还必须建立多种反射,后天获得的反射就叫条件反射。 总结:经典条件作用——就是使中性刺激获得跟无条件 刺激一样的功能(引发个体做出反应的功能)的过程。
消退与恢复
消退:一个反应随着刺激的不再出现而消失。
例如,在条件作用建立以后,如果条件刺激反复呈现多 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 弱,并最终消失。 恢复:
消退现象发生后。如个体得到一段时间休息,条件刺激 再度出现,这时条件反射可能又会自动的恢复。这种未 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就被称之为恢复。
高级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作用建立之后,让一个新的中性刺激与 条件刺激反复相伴呈现,结果该中性刺激也变成 条件刺激,也能引起相应的条件反应。以这种程 序建立起的新的条件作用,称为高级条件作用。 比如社会地位的作用
其他发现:实验性神经症
出现圆形给予食物 出现椭圆没有食物 椭圆越来越接近圆形 狗越来越难以分辨,表现出焦躁不安,如尖叫、扭动身 体等。Pavlov称这一现象为实验性神经症。这与人遇到 冲突或者困难时表现出来的症状类似
(二)实用主义
பைடு நூலகம்
詹姆斯、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的核心是怎么判别什么是真理。以下是原文: 在我的《实用主义》一书中,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关 于‚真 理‛。 假定一个观念或信念是真的,它的真,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引 起什么具体的差别呢? 简而言之,从经验上来说,真理的兑现价值究竟是什么呢 ?当 实用主义在提出这个问题时,它就已经找到了答案:真观念是我 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而假的观念就不 能。
四、心理学背景
(一)意识心理学的危机
1904,卡特尔:我不相信心理学只应限于研究意识……相 当普遍的观点认为,离开了内省,便没有了心理学,这 一观点已为现有的雄辩事实论据所驳倒。 1905,麦独孤:心理学最恰当和最广泛的定义为生物行为 的实证科学 1910:美国心理学开始反思心理学的定义
(二)动物心理学的发展
三、自然科学背景:俄国的生理学研究 谢切诺夫与巴甫洛夫
(一)谢切诺夫:
第一个在 行为研究方面,以严谨的实验来取代哲学 臆想和偶然观察的学者 精神活动存在一个纯生理的基础。 所有动物和人类的行为实质上都是反射性的,人类最 高级的艺术和智力成就也是由一系列反射作用引起的 (1863)
(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 (此处略)
2.摩根(Conwy Lloyd Morgan) 摩根准则:‚如果某一行为能解释为比较低级的心理机 能活动的结果,我们就绝不要将其解释为比较高级的心 理机能活动的结果。‛( Morgan ,1894)后称吝啬律。 摩根准则主要是为了避免人类中心说,即认为非人类动 物的认知过程与人类的认知过程相同。 摩根要求研究者在能够根据简单的认知过程来解释时, 就不要认为非人类的动物行为具有反思性、理性的思想。
二、桑代克的动物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之前的动物心理学 1.罗曼尼斯(George John Romanes) 达尔文的朋友 1882《动物智慧》、1884《动物心理的进化》、1888 《人类的心理进化》 认为鱼有愤怒、恐惧、嫉妒之类的情绪;鸟有爱、同情 和骄傲之类的情绪;狗狡猾,具有敏锐的推理能力。
3.迷箱实验
饿猫实验
(1)效果律: 在一种刺激情境下,如果伴随满意结果的反应,其重复 出现的概率将会增加;如果伴随不满意结果的反应,其 重复出现的概率将会降低。 (2)练习律: 练习的次数很重要。 桑代克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1)经过试误,学会了适宜的反应。 (2)猫没有通过推理或洞察力就学会了逃跑。
本章主要内容
1.行为主义的诞生背景: 社会背景、哲学背景、自然科学背景、心理学自 身背景 2.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理论: 巴甫洛夫、桑代克、华生
第一节:行为主义的诞生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哲学背景 三、自然科学背景(俄国的生理学研究) 四、心理学背景
一、社会背景
1.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城市化运动开始持续, 工商业高度发展。适应和学习成为重要主题。 2.19世纪90年代掀起的政治革新运动,崇尚社会控 制。
(二)桑代克的动物学习理论
1.桑代克生平
1874-1949。出生于马萨诸塞。孩提时代相貌一般,孤独,害羞, 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天赋极高,中学时代一直名列第一 名或者第二名。1895年从卫斯理大学毕业时,获得该校50年来最 高的平均成绩。
2.迷宫研究
厚厚的书堆成一个迷宫,三条是死路,一条是通向出口,那里有 食物、水和其他鸡。把鸡放入迷宫,鸡慢慢地学会找到出口。 很显然,这里面并没有多少智力行为,一切非常简单。
我的狗如何学会抬起花园门的门闩让自己出去,提供了 一个智慧行为的极好例子。……在一定的时候,碰巧在 门闩下向外凝视时用头抬起了门闩。……这是由狗的自 然倾向引起的侥幸事件。……大概有了10次或者12次的 经验之后,每次都能更快地出去、更少注视错误的位臵, 猎狐狗学会了毫不犹豫地、径直地去适当的地点。 在这一例子中,抬起门闩无疑是一个偶然的、意外的发 现,只有经过在相同情境中偶然的行动和快乐的逃跑反 复联接,这一把戏才能成为习惯。 在这个研究中,不涉及对动物的动机和智力过程的推测。
主要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1829--1905) 华生(1878--1958) 古典行为主义 托尔曼( 1886--1959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1904--1990) 激进行为主义(操作行 为主义) 班杜拉(1925------) 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学 习理论)
一、巴甫洛夫
基本概念
五、中国人的本土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按照社会解释水平理论,解释的水平可以划分为四种:个体内部的 、个体之间的、群体内部的、群体之间的,我们可以依此来探讨中 国人的心理。同时,社会水平和国家水平的问题也应该得到关注。 针对我们当前外显水平上的心理主题,可以诞生出什么样的本土人 格与社会心理学? 1.中国人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在现代有什么样的体现? 如何用心理学的语言界定中国的‚修身‛?它包含什么样的心理学 内容? 2.中国最传统的人际、群际心理特点是什么?有怎样的现代转变? 3.现代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个人、群体和国家层面分别是 什么?跟心理学的关系是怎样的? 4.中国能否真的和平崛起?王道与霸道,中国能否选择王道?能否 用心理学的范式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