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雷雨_到_日出_论曹禺戏剧的艺术成就

合集下载

名词解释曹禺的四大戏剧

名词解释曹禺的四大戏剧

名词解释曹禺的四大戏剧曹禺,中国现代戏剧大师之一,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既承继了中国传统戏剧的优秀品质,又吸收了西方现代戏剧的先进理论和表现技巧。

曹禺的四大戏剧作品——《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无疑是他最重要的艺术遗产之一,堪称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雷雨》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它以独特的手法呈现了激烈的家庭和社会矛盾,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异化现象。

故事情节简单而真实,通过对于人性的深刻追问,以及对于传统禁锢与解放的思考,使得《雷雨》成为了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日出》是曹禺创作的另一部杰作,它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色彩和人道主义精神。

该剧以农村为背景,展现了封建制度下农民的困境和奋斗。

通过对主人公宋天荫的塑造和命运的描绘,曹禺巧妙地传达了他对于正义与平等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关怀。

《原野》是曹禺在1959年创作的一部具有深度和厚重感的作品。

该剧以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中国抗战时期农村人民为了生存和自由所进行的斗争。

曹禺通过对人物的精细刻画以及对战争的描写,展现了生活艰苦、苦难磨砺下的人性光辉与希望。

《北京人》是曹禺创作的最后一部剧作,也是他个人的“心灵自述”。

该剧以“北京人”为主题,通过对于北京市井生活的细致描绘,呈现了曹禺对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变化的深度思考。

尽管剧情简洁,但《北京人》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向观众们展示了曹禺对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纽带的思考与呼吁。

曹禺的四大戏剧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具备了永恒的艺术魅力。

他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功地展现了中国现代戏剧的独特魅力。

这些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度的思想内涵,为中国戏剧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曹禺用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艺术表达,将个体的命运与社会的现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国戏剧文化注入了新的力量。

他的四大戏剧作品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被广大观众所喜爱和推崇。

论《日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论《日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论《日出》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作者:胡盛林来源:《写作(中旬)》2016年第07期《日出》是曹禺先生继《雷雨》之后又一部经典话剧名著,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曹禺先生引用老子《道德经》的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来为作品开篇。

作品以交际花陈白露被银行家潘月亭包养的故事为主线,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上层人士醉生梦死的生活和底层人士备受欺凌的悲惨命运,控诉了被金钱扭曲的人性,揭示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这一主题。

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可以从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窥见一二。

女主角陈白露在与前夫离婚后,因生活窘迫,不得不投靠关老太太,并在她的指点下成为一名舞女。

在被银行家潘月亭包养之后,她沉醉于丰衣足食、夜夜笙歌、水乳交融的糜烂生活。

作为潘月亭的情妇,她靠着出卖肉体得到了锦衣玉食,却丧失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她沦为了潘月亭的附属财产,又不得不在潘月亭的安排下取悦大恶霸金八,她就像一个男人们的玩物,没有身份地位,只能献出肉体供男人们蹂躏。

从这个层面来说,她是在“奉有余”。

与此同时,她的身上又闪烁着着母性的光辉,她竭尽全力护身世可怜的“小东西”周全,在危难时刻对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小东西”施以援手,显示她悲悯弱者的“补不足”的一面。

三等妓院宝和下处的翠喜,同样靠出卖肉体给“有余者”,来补助自己贫困多难的家庭,只不过她的服务对象是素不相识的男嫖客,她赚的钱都是用在自己有病的丈夫、瞎眼的儿子和瘫痪在床的婆婆身上。

尽管全家的生计都是靠她卖淫来维持,但还是得不到婆婆和丈夫的尊重,内心有苦无人诉。

她是善良又重情的女子,只是在这个吃人的社会,她已经被糟蹋得麻木不仁,手无缚鸡之力。

正如曹禺对翠喜的评价:“在这堆‘人类的渣滓’里,我怀着无限的惊异,发现一颗金子似的心,那就是叫做翠喜的妇人。

她有一副好心肠,同时染有在那地狱下生活各种坏习惯。

她认为那些买卖的勾当是当然的,她老老实实地做她的营生,‘一分钱买一分货’,即便在她那种生涯里,她也有她的公平。

从《雷雨》《日出》到《北京人》看曹禺话剧的批判精神

从《雷雨》《日出》到《北京人》看曹禺话剧的批判精神

从《雷雨》《日出》到《北京人》看曹禺话剧的批判精神作者:于金辉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5期摘要:曹禺话剧现代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作品本身蕴含的批判精神,这种步步加深的批判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封建传统中不合理内容的批判、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批判、对个体人物的批判。

关键词:雷雨;日出;北京人;批判精神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003-01曹禺作品现代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批判精神,这种批判精神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批判不是目的,通过批判达到解放个性从而改变个体的生存困境和张扬人的主体意识这才是目的。

人的文学固然要表现人生的问题,但是反映问题批判问题并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注。

“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这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就使得曹禺深深陷入到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思考之中,曹禺发现要想摆脱痛苦焦灼的生存状态就必须要唤醒主体意识、掌握自我的命运,通过解放个性来打破这些现实的枷锁。

从《雷雨》到《北京人》,曹禺作品中的批判精神是步步加深的。

如果说《雷雨》中有所谓的宿命、伦理等因素来分散了作品中本来的批判精神的话,那么在《日出》和《北京人》中,作者则是用了古典绘画中写实的工笔来细细地描绘出了封建士大夫家庭和整个人鬼混合社会的腐朽和罪恶。

如果说《雷雨》中,作者把一些该批判的人物还写得深情款款的话,那么在《日出》《北京人》中,作者则是从那些该批判的人物身上扯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

对封建传统中不合理内容的批判。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曹禺对一个个封建大家庭生活的揭露和批判中。

封建社会家国一体的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中国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要想摧毁带有封建专制性质的“国”或者说社会,就必须从家庭入手查找祸根,人必须要走出家庭的牢笼,呼吸外面的空气,追求主体的自由与权力。

现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部分

现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部分

现当代文学简答论述部分大学文学院1995年-2012年考研真题1995年一、简答题。

每小题20分,任选两题。

1.比较新时期“新写实小说”与二三十年代的现实主义小说的异同。

2.比较新时期“朦胧诗”与二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异同。

3.比较曹禺代表作(任选《雷雨》《北京人》《日出》)与高行健代表作(任选《车站》《绝对信号》《野人》)的思想与艺术。

二、论述题。

每小题30分,任选两题。

1.三十年代“新感觉主义”小说创作的基本特色。

2.试析贾平凹近期创作的得失。

3.试析陈白尘的《升官图》的讽刺艺术。

1996年一、简答题:1.“五四”文学革命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35分2.试析老舍《骆驼祥子》的艺术成就。

25分3.试分析“新写实”作家方方、池莉、刘恒、刘震云等人的作品,并指出这一文学现象的得与失。

40分4.试析《雷雨》中繁漪的性格特征。

(此题限戏剧学专业答题。

)1997年一、简述题(40分,四、五题任选一题)1 《青年杂志》初倡“六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 林语堂散文的艺术成就(追求)。

3 “山药蛋派”的主要创作成就。

4 “朦胧诗”的主要代表诗人及作品。

5 郭沫若的历史剧理论及历史剧代表作特色。

二、论述题(60分,三四题任选一题)1 “新月派”的保守主义文化观念及其正负面价值。

2 《白鹿原》中所蕴涵的乡土文化母题。

3 沈从文都市题材小说的内容与特色。

4 试论我国三、四十年代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艺术成就。

1998年一、简答题(60分)1周作人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贡献。

2张爱玲小说的历史意义。

3丁玲的哪些作品最能体现“五四”女性特征?为什么?4从《暴风骤雨》到《三里湾》、《创业史》,再到《金光大道》,其主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二、论述题(40分,任选两题)1论20年代的“自我小说(私小说)”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征以及历史评价。

2论80年代中期刘再复提出的“文学主体性”问题。

3论田汉早期浪漫主义剧作的艺术特色。

1999年一、简答题(40分)1 “语丝文体”的主要特征。

浅论曹禺《雷雨》戏剧艺术

浅论曹禺《雷雨》戏剧艺术

浅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班级:2013秋汉语言文学二○一五年八月十六日题目:浅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内容摘要]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中极为成功的著作之一。

作者曹禺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

本文以文中塑造的八个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基点,从四个方面对《雷雨》的戏剧艺术进行了初浅的分析:一是激烈尖锐的戏剧冲突;二是曲折巧妙的戏剧情节;三是鲜明复杂的戏剧人物;四是富有特色的戏剧语言。

《雷雨》所展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悲剧的承担者。

曹禺先生用其犀利的笔锋将其以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确是经典之作。

[关键词] 曹禺《雷雨》戏剧艺术语言艺术引言:曹禺的《雷雨》写于1933年,1934年发表于《文学季刊》,1935年在天津和日本东京公演,引起轰动,郭沫若称之为“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

①《雷雨》的确是才华横溢之作,它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命运对人残忍的作弄。

这是一部四幕戏,全剧共八个人物。

周家的人物有周朴园、周蘩漪、周萍和周冲;鲁家则有鲁贵、鲁侍萍、鲁大海和四凤。

8个人物,前后30年间复杂的纠葛,写出旧家庭与旧社会的悲剧与罪恶。

曹禺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以扣人心弦的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极为丰富的潜台词和简练含蓄的语言,以及话剧中的诗意特征,如刀刃一般在读者的心弦上缓缓滑过,那抖颤而出的余音,至今未息。

在戏剧艺术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雷雨》臻于完美之境。

正文《雷雨》是曹禺的话剧代表作,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典范之作,也是中国现代戏剧成熟的标志。

《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和成名作。

下面,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角度谈谈自己对曹禹《雷雨》戏剧艺术的理解。

一、设置激烈尖锐的戏剧冲突。

《雷雨》通过一个带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具有夏日雷雨的征候,反映了正在酝酿一场大变革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情节安排巧妙,矛盾冲突杂而不乱,层次感极强。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

论雷雨的戏剧艺术论文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新疆广播电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论《雷雨》的戏剧艺术作者:苏文德学校: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二零一二年五月论《雷雨》的戏剧艺术目录论《雷雨》的戏剧艺术摘要:曹禺的出现在中国话剧史上有重要的意义,他的《雷雨》是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

无论在人物形象、大型化的结构、戏剧语言等方面的创造上,他所达到的水平,都高于过去的剧作家,把我国话剧艺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雷雨》的戏剧艺术,希望对此作品及其曹禺的戏剧艺术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曹禺;《雷雨》;戏剧艺术;话剧一、艺术风格《雷雨》是一部思想进步、艺术独创的名着。

它的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善于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性格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二,情节生动、丰富、紧张。

第三,语言简练、舍蓄,富有戏剧性;台词有力.富有动作性:人物诗言鲜明.富有音乐性。

从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人物内心世界《雷雨》的艺术风格渗透在人物塑造上,是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赋予人物以浓厚的抒情色彩。

作家从人物的内心世界出发,严格遵循着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逻辑.写出了人物的行为、发展和结局。

如果一出戏没有令人难忘的人物,那么无论它的剧情有多么激烈紧张都不过是一时的热闹。

《雷雨》中的人物是鲜明而复杂的。

中心人物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

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高峰与成熟标志

第6 页
第一节
LOGO
生平及创作
第7 页
内容框架
LOGO 正文 . 第二章
曹禺(1910-1996),有一个很俗 的名字,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 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今 宵酒醒何处》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第8 页
1、早年的家庭生活 2、南开中学时代
目录页
后来的香港学者司马长风在他的《中国新文学史》 中面对《雷雨》的问世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称《雷雨》一经面世,话剧界前辈和诸位大家如欧 阳予倩、洪深、熊佛西、田汉等的著作,便立刻黯然无 光了。这些老大家都不禁瞠目而视这个年方26岁的后进 小子。
LOGO 正文 . 第一章
第 28 页
总结
著名京派戏剧家兼评论家刘西渭(李健吾) 发表《〈雷雨〉》一文称:这是“一出动人的戏 ,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1930年夏天,曹禺免试升入南开 大学政治系学习,但他对政治经济 学课程不感兴趣。
1930年暑假专程去北京报考清华 大学,9月,曹禺与八位同学一起转 入清华大学,插入西洋文学系二年 级就读。
LOGO 正文 . 第一章
1933年,又入该校研究院深造,专攻戏 剧。期间,研读奥尼尔等戏剧大师的创作中汲 取了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系统地了解了西 方戏剧艺术的发展历程。
LOGO 正文 . 第二章
第3 页
内容框架
现代文学经历了“第一个十年”的发展,小说、散文、诗歌 都产生了经典之作。相形之下,中国现代话剧发展较为缓慢。 尽管郭沫若、田汉、欧阳予倩、丁西林、熊佛西等老一辈戏剧 艺术家筚路蓝缕开辟道路,并在其初期尝试阶段也留下了许多 探索者艰辛的脚印,但客观地说,整个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 甚至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出现了田汉的《名优之死》、洪深的 《农村三部曲》等一批较为出色的现实主义剧作为止,话剧艺 术并没有在中国的读者和观众的心中真正产生具有震撼力的影 响。

曹禺的个人简介及作品

曹禺的个人简介及作品

曹禺个人简介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曹禺祖籍湖北潜江。

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

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

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

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

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

论曹禺话剧_日出_中的_诗意的灵魂_

论曹禺话剧_日出_中的_诗意的灵魂_

2011年第5期安徽文学论曹禺话剧《日出》中的“诗意的灵魂”◎郝兴霞(青岛滨海学院山东·青岛266555)摘要曹禺的戏剧作品是诗与戏剧的有机结合,是真正的诗化戏剧。

他的话剧《日出》,从情感态度到表现手法,从主题内容到舞台效果,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

他把诗意的发现和现实的揭示有机熔铸起来,使剧作的题旨具有诗意化的象征意义。

诗意的潜流在主题、背景和人物身上流淌,诗意的对比渗透在戏剧结构的血躯之中。

而这一切,无一不是通过大师笔下散发着独特艺术魅力的戏剧语言体现出来的。

曹禺的戏剧语言中洋溢着他的诗的兴奋,诗的激情,蕴藏着诗意的灵魂。

关键词曹禺话剧《日出》诗意灵魂文章编号1671-0703(2011)05-094-0320世纪30年代以来,曹禺先生陆续发表了《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一系列剧作精品,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

多少年来,曹禺先生的剧作在国内外舞台上一直保持着蓬勃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无数次被不同肤色的人们饱含深情地演绎着、解读着,一举将中国话剧推到了最热烈的颠峰时期。

别林斯基曾说:“戏剧应是‘最高一类的诗’。

”曹禺的戏剧作品正是诗与戏剧的有机结合,是真正的诗化戏剧。

他的话剧《日出》,从情感态度到表现手法,从主题内容到舞台效果,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

他把诗意的发现和现实的揭示有机熔铸起来,使剧作的题旨具有诗意化的象征意义,诗意的潜流在主题、背景和人物身上流淌,诗意的对比渗透在戏剧结构的血躯之中。

而这一切,无一不是通过大师笔下散发着独特艺术魅力的戏剧语言体现出来的。

曹禺的戏剧语言中洋溢着他的诗的兴奋、诗的激情,蕴藏着诗意的灵魂。

1近似朦胧的诗歌创作状态曹禺不仅是“爱美剧的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而且是一位诗人。

中学时代的曹禺就曾经在《南开周刊》、《国闻周报》等报刊上陆续发表《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和《南风曲》等多篇诗作。

诗人的素质使得曹禺在进行话剧创作时,不像其他剧作家那样先有一个主题然后进入创作,而是有了某种莫名的冲动或灵感时,在近似朦胧的、诗歌或音乐旋律般的感受与想象中,开始他的戏剧构思。

《雷雨》《日出》《北京人》之比较

《雷雨》《日出》《北京人》之比较

《雷雨》《日出》《北京人》之比较作者:唐纯义来源:《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2012年第51期《雷雨》《日出》《北京人》三出话剧均系曹禺先生的名作。

《雷雨》降生,文坛震动,标志着中国话剧走向成熟:《日出》问世,令人惊喜,荣获当年《大公报》文艺奖;《北京人》再现,宣告封建阶级及其思想文人走人坟墓。

三出话剧一部比一部更深刻、更现实、更有典型意义。

下面就其发展演变试作一些比较。

曹禺1933年完成了《雷雨》的创作,1934年7月发表在《文学季刊》第一卷第3期上。

剧作以五四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为背景,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庭内部各种纠葛的描写,惊心动魄地展现了剥削阶级的各种腐朽和罪恶,揭示了剥削阶级吃人的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和挣扎反抗,剧本塑造了周朴园、繁漪、周萍、鲁大海、四凤、侍萍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再现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及矛盾斗争,展现了人物的鲜明个性。

戏剧冲突高度集中,艺术结构紧凑精巧,人物语言十分个性化,剧本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显示了作家深厚的文学功底、驾驭戏剧艺术的高超本领。

《日出》1936年连载于《文学季刊》第一至四期,同年11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剧作以30年代暗无天日的社会为背景,以都市社会一个高级旅馆和下等妓院为具体环境,通过对资产阶级腐朽、糜烂生活的描写,对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控诉。

剧作塑造了陈白露、潘月亭、顾八奶奶、张乔治、李石清、小东西、翠喜等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出身教养、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从这些人身上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生活的状貌,并预示了黑暗社会即将过去,光明就在前面的美好前景。

《北京人》以北平典型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在经济衰败、精神危机中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冲突,揭示了封建阶级经济和精神统治的崩溃和行将步入坟墓的命运,而新的一代正在艰难痛苦中崛起。

曹禺日出读后感(共4篇)

曹禺日出读后感(共4篇)

曹禺日出〔共4篇〕第1篇:曹禺日出曹禺《日出》看完《日出》,我终于明白曹禺被称为“大师”的原因了。

好的戏剧,可以像优秀的小说一样,将人物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去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

《日出》是一部四幕剧。

刚开场看第一幕时,我觉得这部戏无非是才子佳人的卿卿我我罢了。

但是到了第二幕、第三幕,作者把达官贵人与底层人民的生活进展了淋漓的描写,增加了矛盾,使人读来产生强烈的共鸣。

剧中李石清说“我恨!我恨我自己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父亲,生来就有钱,叫我少低头,少受气吗?”这样的话语,即使是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此剧写于1935年〕,仍使人感到酸楚而无奈。

文章行至最后一幕,财阀的破产,交际花希望的破灭,都将戏剧推向高潮——陈白露服药自杀。

这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

文末,在陈白露自杀时,太阳出来了,照亮了一切。

与题目《日出》照应,日出了,可是美丽的生命陨落了,一个家族也衰败了。

这是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群体的悲剧,它是真实的,震撼的。

很难想像这样的巨制出自一个25岁的青年之手,在我心中,“天才”便是这样的罢〔当然,更为震撼的是他23岁的第一部作品《雷雨》〕。

第2篇:曹禺的日出字曹禺的《日出》2000字曹禺的戏剧《日出》可读性很强,和《雷雨》相比,“戏剧味”适度降低了一些。

换句话说,《日出》更加贴近生活,磨滑了大局部戏剧中的巧合性,涉及了更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并没有将焦点全部集中在一人或两人身上。

字里行间充满着生活的无奈,浸透人性本质,使其不依靠浓烈的戏剧性,却能牢抓读者的“胃口”,或深深同情一个,或强烈憎恶一个。

这魅力背后,理由很多,吸引我个人的,最主要的有两个方面。

其一,曹禺对人物的细腻刻画,人物性格的饱满度加强了我们对它的印象,令人爱恨交织。

一部成功的作品,人物的刻画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语言、形态、动作、心理等表现手法来描绘人物,塑造其形象。

在《日出》中,这独特的话剧体裁决定了作者需要更深层对人物形象进展提炼,他需要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凝练到人物语言中,以语言见想象其外部动作与心理动作。

从《雷雨》《日出》到《北京人》看曹禺话剧的批判精神

从《雷雨》《日出》到《北京人》看曹禺话剧的批判精神

出》 E 京人》 中, 作者则是从那些 该批判的人物身上扯下 了最 领地还是宝和下处这个下层人聚集 的区域都表现着 这个 社会 已经糜烂到骨头 了,毫无反抗性 的被压迫 者反 而是 助涨着 这
种吃人的社会风气 ,这吃人 的社会将人推 向了痛苦 的生存困 境 中, 作者对这样 的社会表达 出“ 时 日曷丧 , 予及汝皆亡” 的咒 个小 的缩影 , 腐朽不堪却无人 充当掘墓 人 , 如果说 曾家是 封建
作者把一些该批判 的人物还 写得 深情款款的话 ,那么在 《 日 后一块遮羞布 。 对封建传统 中不合理 内容 的批判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曹 禺对一个个封建大家庭生活 的揭 露和批判中 。封建社会家 国

奉有余 , 而出现 的人物身 上多多少 少都有“ 不足 ” 的一面 , 横断
面式 的展现手法让我们看到 ,无论是 陈 白露处所谓 上层 社会
存困境 的重要基础 , “ 我更恨 人群 中一些冥顽不灵的 自命为人 的这一类 动物 。 他们偏若充耳无 闻, 不肯听旷野里那伟大 的凄 厉的唤声 。 他们 闭着 眼 , 情愿做地穴里的鼹鼠 , 避开阳光 , 鸵鸟 似的把头插在愚蠢里 。 ” 作者不仅从外 部分析 了造成人物痛苦 焦灼生存状态和不能 自己掌握命运 的原因 ,也探究 了每个人 物造成这种现象 的 自身原 因 , 对这这些人物 自身进行 了批判 。
从《 雷雨》 到《 北京人 》 , 曹 禺作 品 中的批 判精神 是步步加
深的 。 如果说《 雷雨》 古典绘画 中写实 的工笔来细细地描绘 出了封建士大
品 中本来 的批判精神 的话 , 那 么在《 日出》 和《 北京人》 中, 作者 把矿上 的工人 出卖 了,即便是鲁大海 在反抗压 迫中的表现也 夫家庭和整个人鬼混合社会 的腐朽和罪恶 。 如果说《 雷雨》 中,

从《雷雨》看曹禺的戏剧艺术

从《雷雨》看曹禺的戏剧艺术

从《雷雨》看曹禺的戏剧艺术0901108 邵妮娜09中文3班曹禺,中国戏剧大师,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曹禺从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戏剧,后来进入清华大学学习,不论从实践和理论上都为他后来戏剧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代表作品有《雷雨》、《北京人》、《日出》、《原野》等等,在戏剧创作上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下面就结合《雷雨》来看看曹禺的戏剧艺术。

1933年,曹禺完成了《雷雨》的创作,《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通过八个人物的一天的时间展示了周鲁两家前后三十年的复杂的矛盾纠葛,塑造了几个经典的戏剧人物形象,比如说周朴园和蘩漪,人物性格立体。

反映了当时封建思想残余对人的毒害,是一部社会悲剧、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

下面我们就结合这部戏剧来看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首先,曹禺戏剧中塑造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结合《雷雨》中的人物关系我们可以看出来。

《雷雨》共四幕,参与剧情活动的人物共有八个,并且每一个人物都写得具有个性、立体,在读戏剧的过程中人物都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曹禺深入地去体验和挖掘戏剧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把喜剧人物的矛盾纠结很好地表达出来了。

在《雷雨》中,周家的四个成员中,在周朴园与蘩漪、周萍、周冲之间都有矛盾,由于他是专制家长,大家都对他有不满的情绪。

除此以外,在后三者之间也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蘩漪以对周萍的爱情为由,紧紧抓住周萍不放,周萍却极力的逃脱这种关系,厌恶和惧怕了这种乱伦的关系;周萍和周冲同时爱着四凤,处在情敌的对立地位,但是相对来说,他们没有直接的矛盾冲突,矛盾表现得较为隐晦;而蘩漪和周冲虽为母子,但是二人并不能互相理解。

在鲁家的四个成员中,鲁贵与侍萍、四凤、鲁大海也有矛盾,他的庸俗的小市民习气为家里人所厌恶,后三者之间也有矛盾,侍萍坚决反对四凤的爱情选择,而四凤却根本斩断与周萍的情丝;鲁大海也同样反对死风雨周萍恋爱,但是他却不知道侍萍对周朴园和周萍的内在情感,侍萍对大海的行为也是不赞同的。

曹禺的艺术成就

曹禺的艺术成就

曹禺的艺术成就曹禺,这位话剧界的泰斗,那可真是了不起的人物。

一提到他,咱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深入人心、直击灵魂的经典剧目,比如《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等。

这些作品,那可真是杠杠的,让人一看就忘不了,心里头那个滋味儿,久久不能平息。

曹禺老爷子,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他对人性的洞察,那简直是犀利得跟刀子似的,一划开,就是人性的最深处。

他写的人物,没有一个不是活灵活现的,就像是从咱们生活里头走出来的一样。

就拿《雷雨》里的周朴园来说吧,那个人物,复杂得跟个万花筒似的,既冷酷无情,又藏着点儿温情脉脉的小九九,让人恨得牙痒痒,又忍不住有点儿同情。

他的剧情设计,那也是一绝。

情节紧凑得跟压缩饼干似的,一环扣一环,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你永远猜不到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就像是在坐过山车,忽高忽低,忽上忽下,刺激得让人尖叫连连。

而且,他的剧里头,总是藏着那么点儿小反转,让人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这种感觉,就像是吃了个麻辣火锅,又麻又辣又过瘾。

曹禺的语言,那也是杠杠的。

他用的词儿,既简单易懂,又富有感染力。

他的台词,就像是咱们平时说话一样,自然流畅,毫无雕琢之感。

但是,你仔细品一品,那里面又藏着深深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

就像是那首老歌《平凡之路》,虽然旋律简单,但是唱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让人感慨万千。

他的戏剧冲突,那也是相当激烈。

就像是一场大火,烧得旺旺的,让人无法忽视。

他善于把各种矛盾、冲突都揉到一块儿,然后一把火点燃,让观众在火光中看到人性的光辉和黑暗。

这种冲突,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那些争吵、争执,虽然让人头疼,但是也能让人看清真相,明白事理。

曹禺的戏剧,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接地气。

他的故事,总是围绕着咱们老百姓的生活展开,讲的是咱们身边的事儿。

他的人物,也都是咱们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有工人、有农民、有商人、有知识分子。

他们的事儿,就像是咱们自个儿的事儿一样,让人感同身受,产生共鸣。

这种接地气的感觉,就像是吃了顿家常便饭,虽然简单,但是温馨、亲切。

试论曹禹《雷雨》的戏剧艺术

试论曹禹《雷雨》的戏剧艺术

试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2002年秋汉语言文学本科黄敏【内容摘要】:《雷雨》将欧洲各种悲剧观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它是“社会悲剧”,也是“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

《雷雨》具有严谨的戏剧结构和激烈的戏剧冲突以及浓郁的抒情风格。

《雷雨》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它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它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部有高度艺术成就的作品。

【关键词】:雷雨戏剧艺术《雷雨》写于1933年,1934年发表在北京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一卷三期上,1935年分别在天津和日本东京公演,立刻引起轰动,被称为“一篇难得的优秀的力作”。

①《雷雨》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剧本通过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本家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这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全部罪恶历史,把旧社会人吃人的现象,把封建家庭的腐朽、没落、污浊的内幕,做了深刻而又精致的描绘。

我们透过这个家庭,可以看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和它必然灭亡的命运。

周恩来曾经说过:“《雷雨》反映的生活合乎那个时代,这个作品保留下来了。

这样的戏,现在站得住,将来也站得住。

”《雷雨》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独特理解和感受,抒发了他内心滚沸着的巨大热情。

它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本文试就它的戏剧艺术,作些初步探讨。

一、《雷雨》将欧洲各种悲剧观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湖北省潜江县人。

1910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

由于家庭影响,从小就接触古典文学和民族戏曲,在童稚的心灵中播下了热爱戏剧艺术的种子。

1922年秋,曹禺进入南开中学读书,15岁加入南开新剧团,开始演剧。

1928年中学毕业后入南开大学,1929年又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这期间,阅读了大量外国剧作。

1933年创作了《雷雨》。

他在《雷雨》中广泛地吸收了西方戏剧的特点,明显地受到了古希腊戏剧的“命运悲剧”、莎士比亚戏剧“性格悲剧”以及易卜生戏剧“社会悲剧”等西方戏剧观和创作方法的影响,并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成功地表现了20年代中国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中各种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性格,成了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的悲剧。

论曹禺前期剧作的女性意识——以《雷雨》《日出》《原野》的女性形象为中心

论曹禺前期剧作的女性意识——以《雷雨》《日出》《原野》的女性形象为中心

摘要我国杰出的戏剧家曹禺在前期作品中成功塑造出了一系列生动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曾遭受着各种形式的精神摧残和肉体摧残,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她们对各种摧残的反抗中看到了中国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进程,这与作家所具有的独特女性意识密切联系。

论文将从三个层面展开论析:第一部分着力分析曹禺早期剧作中蘩漪、陈白露、花金子等人物的形象特征及其意义,为探究曹禺剧作的女性意识提供依据;第二部分主要从自由意识与逃离意识两个方面分析曹禺剧作的女性意识特征;第三部分从作家的女性观、个人经历、文学观等三个方面探究曹禺前期剧作中女性意识的成因,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曹禺剧作的经典意义。

关键词:曹禺;女性形象;女性意识AbstractCao Yu of our country distinguished dramatist in the early works successfully created a series of vivid images of women, these women had suffered from various forms of mental torture and physical abuse,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in their various destruction resistance in China saw a female consciousness awakening process, this unique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writer with the close contact. 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Cao Yu's early plays Fan Yi and Chen Bailu, took the gold and its significance,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study of Cao Yu's female consciousness; the two part mainly from second aspects which include the consciousness of freedom and consciousness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from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o Yu's plays in three; on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in Cao Yu's earlier works the third part from the writer's view of women, personal experiences, literary view, and presents Cao Yu's classic significance in a certain extent.Key words:Cao Yu;Female image;Female consciousness目录引言 (1)一、曹禺剧作的女性形象分析 (1)(一)周蘩漪:反抗家庭为爱而疯狂的女性 (1)1.敢爱敢恨 (1)2.为爱而疯 (3)(二)陈白露:企图冲出鸟笼的金丝雀 (4)1.向往自由的“金丝雀” (4)2.睡去的“金丝雀” (5)(三)花金子:原野上的精灵 (5)二、曹禺剧作中女性意识的特征 (6)(一)自由意识 (6)(二)逃离意识 (7)三、曹禺前期作品女性意识的成因 (8)(一)曹禺独特女性观的影响 (8)(二)曹禺个性经历的影响 (9)(三)曹禺文学观的影响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2)论曹禺前期剧作的女性意识——以《雷雨》《日出》《原野》的女性形象为中心引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形成了一种男性占统治地位的、稳定的、系统的社会关系体系。

从《雷雨》到话剧《家》——纪念戏剧大师曹禺诞生110周年

从《雷雨》到话剧《家》——纪念戏剧大师曹禺诞生110周年

从《雷雨》到话剧《家》—纪念戏剧大师曹禺诞生110周年曹树钧戏剧大师曹禺为什么能在30岁之前接连写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话剧《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等许多杰作?这始终是萦绕在我脑际的一个探索的课题。

为此,我曾经十几次采访郑秀,听她谈与曹禺的婚恋及曹禺的创作,获益匪浅。

曹禺是中国话剧诞生的五大奠基人之一(其余四人为欧阳予倩、田汉、洪深与熊佛西)。

曹禺作为人的生命逝去了,但是他的思想与艺术的生命是永生的。

2020年9月是曹禺诞生110周年,在这里,为了保持口述历史的原貌,本文用第一人称记述郑秀对曹禺的回顾:一、排话剧《罪》一见钟情我是1932年进清华大学的。

第一次见到曹禺是1931年春天。

4月29日是清华大学的校庆,我去清华看校庆演出话剧《娜拉》。

女主角娜拉演得那么从容、熟练,富有感情。

第三幕,娜拉痛斥虚伪、自私的丈夫海尔茂的那一大段台词,真说到我心坎上去了。

可是,演出结束后别人说:“刚才演娜拉的,是一个男同学,叫万家宝,在清华园很有点名气。

”不一会,万家宝(曹禺原名——笔者注)从台上走了下来,我一看,原来是一个矮个子男同学。

圆圆的脸,戴一副金丝边的近视眼镜。

我大吃一惊,简直想象不出刚才台上活蹦乱跳的娜拉就是他,这个矮个子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1932年我考进清华大学。

1933年春,一年一度的校庆戏剧排演活动又开始了,清华话剧社骨干分子万家宝、孙毓棠等人决定排演三场话剧《罪》。

这个戏由英国著名剧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编剧,曹禺翻译,又名《最前的与最后的》。

全剧只有三个人物:哥哥基恩•戴兰特,弟弟拉里,弟弟的女友汪达。

哥哥由曹禺的同学、好朋友孙毓棠扮演,弟弟由曹禺自己扮演,汪达则要我来演。

这是曹禺故意安排的,他想借演戏的机会接近我。

排练在清华二院91号曹禺的宿舍里进行。

这间宿舍里和曹禺同住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曹禺在南开的同学陆以循,另一个是研究院的一个研究生,后来去美国,不住这儿了,实际房子里只有两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话剧 艺 术 在 中 国 成 熟 的 标 志 《 中 国 的 土壤 上 扎 下 了 根 雷 雨》 明 显地 受希 腊 命 出 运 悲剧 的 影响 侍 萍重 新 现 在周公 馆 她极力 使 女 儿 免蹈 陷 阱 却偏 偏 落 人 陷 阱 无 法 逃 脱命 运 的 安 排 捉 弄 正 是命 运 悲 剧 影 响 的 表 现 《 雷雨 》 又 有 明 显 的莎 士 比 亚 式 的性 格 悲 剧 的 意 味 这 特 别 表
,
,
看看吧
” 。
因 为潘 月 亭 以 为 报 复 的 时 机 已 到
,

对强
,
忍 着 仇 恨 与 之 共处 的 人 言 是猫 吃 老 鼠前 的 戏 弄
,
可 以一

吞掉 了

连奋 贵也 被 辞退 回 家 周家 矛盾 似 乎 缓 和 了 然而突 然 出 现转 折 在 第三幕 中 又有周 冲送 钱 繁
,
,


这些人 物形 象一经产 生
,
他们 就 有 着 自己 的 独

标 志着我 国话 剧文学样 式 的基本 成熟
也 他

立 的 性 格 逻 辑 连 作 者 也 有 些 奈何 他 们 不 得 同 人 物 密切 相 关 的 是 戏剧 冲 突 和 情 节 结 构 问
曹 禺 的 出 现在 中 国话 剧史 上有重要 的 意义

,
,
惟其 如 此 它 才 是 它使这 种外 来形式 在

,

,



现在 塑造



结局是李 石清看 到 了对 手 的 失败
, ,
成 了 曹 禺 戏 剧 的 最 精 彩 部分 有 这 一 个 个 冲 突 也 就没 有 曹 禺 的戏 剧 了 语 言 对 塑 造 舞 台 上 的 人 物 形 象 其 重 要 性超 过


, ,
话剧 文 学 创 作 的 核 心 运 用 动 作 停 顿 哑 场 气 氛 谊 染 象 征 和 表现 等 多 种 艺 术手 法 充 分 揭 示 了人 的 精 神 世界 的 复 杂 性 多 面性 和 立 体 性 因 而 其 戏 剧 冲 突 总 是建 立 在 心 理 意 志 上 的 心 灵 交 锋 和 自 我 内 心 搏 斗 具有 真 正 的 戏剧 性 而 且 满 贮 着 深 广 的 历 史 内 容 其戏 剧 结 构 体 现 多 组 冲 突 互 相 纠 结 疏 密 得 体 成 网 络 状 行 动 线 索 极尽 吞 吐 收 放 之能 事 张 驰 有 致 螺 旋式 上 升 因 此故 事 情节 跌 荡 变 幻 动 情 力 大 其 戏 剧 语 言 生 动 精
。 。
,


有境 界
,
声 调铿锵
节奏 鲜 明
根 本 是 因 为 周 朴 园 等 对 侍萍 繁 漪 四 风 等 各 种 类 型 妇 女 的 压 迫 蹂 嗬 造成 的 而 且 它 还 涉 及 了 社 会上 的 阶 级 矛 盾 可 以 说曹 禺 对 欧 洲 命

,
的悲剧原 因
,



运悲 剧 收
,

性格 悲剧


痛苦

焦灼
,
他 在 旧 时代 汇涌成他内 心
而她却偏 偏 出 现在眼前

事情 的 发展 总是违反 人物
这 种 结构 方 法 立 即 把 人 物 推 到 矛 盾 的 顶
高崇 信


,
吉林 大 安 人
,
白城 电 大 办公 室 主 任
,
讲师

离拱 伯
日 出》 从 《 留雨 》 到 《
。 。


使 剧 情扣 人 心 弦 但并 非 平 直 向 前 发 展 到 了 第 二 幕 工 人运 ,

雷雨
,

式 的 激荡 与 热烈 的 情 怀
,
有 理 性 的思 考
涌 泪
,
他 的作品 虽 然 但 更 多 的是 激荡 与 热 烈 的情 怀 的 喷
, ,


它 带 着 他 的难 以 遏 制 的 爱 与 恨
带着 他的 血 和
他 的 创作在 中 华 民族戏 剧审美 理想的 基础 上 地 吸取 西 方 戏 剧 的 思 想 艺 术 精 华
的 艺 术成 就 进 行 了 论 述
,
概 括 了 曹 禹 戏 剧 丰 富 多彩 的 面 貌
戏剧 冲 突
关键词
人物 形 象
情节结构
戏 剧 语言
中图 分 类 号
文 献标 识 码
文 章编 号



曹 禺是 中 国话 剧史 上第一个撰 写可供 剧场演 出
的 大型 多幕剧 剧作家 是在 中 国话 剧运动 第二次 由 业 余 向 职 业 化 转 折 的 历 史 关头 跃 出 的 第 一 颗 新 星


他所达 到 的 水平
戏 剧语 言等 都高 于过去 的 剧




,
则 是 紧 凑的

《 雷 雨 》 用 锁 闭 式 结构
,
,
剧 本所

要 表 现 的便 是各 种 冲 突 的最 后 结局
,
这 些 冲 突 的缘
《日
,
他 创 造了 现代话 剧 中第一 批够得 上艺术典 型 的人 物形
如周 朴 园
,
把 我 国 话剧 艺 术 提 高 到 一 个 崭 新 的 水 平


话 剧 中人 物语 言除 了性 格化 动 作 性 这 动 作 指 的 是心 理 动 作

,
,
还 必 须有 较 强 的 人物语言 愈能与
,
曹 禺 把刻 画 血 肉 丰 满
,

高 度 个性 化 的 人

,
,
作为

心 理动 作紧 紧 联系 利 含

对 于 在 舞 台 上 表现人 物 便 愈 有 了 四 繁 漪感 到 凤 与 周 萍 不 一 般 的 关 系 但手 中
! ∀
,
,
临困摄 貂 峨习
吉 林 广 播 电 视 大学学报》
年第

总第


日 止》 雷雨》到 《 《

论 曹 禺戏 剧 的 艺 术成 就
高 崇信
,
吉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白 城 分校
吉 林 白城


日 出》的 分 析 本文 通 过 对 《 雷雨》 《

,
从人物 形 象


大 型化 的 结 构

戏 剧语 言等 方 面 对 甘禺戏 剧
,
,
的 《 雷 雨 》 和 《日 出 》 是 现 代 话 剧 艺 术 成 熟 的 标
题 曹 禺剧 本 的 戏 剧 冲 突 都是 相 当尖 锐 紧 张 的 不断地 深 化 着 最 终 引 向 大 爆 发 他 对 冲 突 的 组
,


,



无 论在人 物形象
, ,

大 型 化 的 结构
,
方 面的 创造 上 作家 象
,
,
曹 禺 能 在借
了小说 等文体


高 度性 格 化
,
,
富于 动作 性

,
有诗
鉴 的 荃 础 上 根据 生 活 内 容 和 主题 的 不 同 要 求 交 亚 运 用 回 顾 与 开 放两 种 结 构 方 式 《 雷 雨 》写 出周 家

是 曹 禺 戏剧 语 言 的最 大 长 处 怎 样 写 出 周 朴 园 在 家 中 的 专 制 暴 君 奋贵 的 狡猾 奴性 方 达生 的 书呆气 张乔治 的 洋 奴 嘴 脸 … … 这 都 得 力 于 语 言 曹 禺 让他 们 一 张 口 就能 使 观 众 看 到 其 身 份 地 位 职 业 教 养 格 性 特征 等 等 有 些 对话 看 来 平 平 淡 淡 却 因 只 能 出 于 某 一 特定 环 境 下 某 种 人 之 口 故 对 塑 造人 物 形 重 作 用 象也 起 大
,
戏 剧形 式为我所 用
,
经过 消 化 融 汇 使 这 外 来 的 第 一次 在较 大的 思想 容量 和深
,

,
结 构 既 不 是 纯 粹 由 人 像展 览 构 成 的 横 断 面 结 构 亦 非 单 纯 情 节 与 性 格 的 纵 深展 开 而 是 二者 结 合成

,
刻 性 上 表 现 了 中 国 的 民 族生 活

的 一个 以潘

李 冲突 为贯 穿主线
。 。
,
勾连 出 上 下层社
会 两 个扇 形 横 断 面 的 辐 射 结构 潘月 亭 与 李 石 清 的 冲 突 就 是 全 剧 最 紧 张 的 部分 作 家 用 步 步 逼 进 的 安 排 把 这一 矛 盾 推 向 高 潮 第 一 回 合 李 石 清 窃 得 机 密 潘月 亭 处 于 下 风 第 二 回 合 出 人 意 料 潘 一 举 惩 罚 了 李 二 人 交锋 仍 保持 着 表 面 的 容 忍 与 客
、 、 、 。
, ,
,

,
,
,


,
,
,





含蓄

隽永
,
达到 了 心灵 动作性
,
彻 底克服 了
,
变应万 变
,
,
一 律答 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