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审计指南

信息系统审计指南
信息系统审计指南

COBIT信息技术审计指南(34个控制目标)

计划和组织(选择3/6/11)

1 定义战略性的信息技术规划(PO1)PO域

控制的IT过程:

定义战略性的IT规划

满足的业务需求:

既要谋求信息技术机遇和IT业务需求的最佳平衡,又要确保其进一步地完成

实现路线:

在定期从事的战略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逐渐形成长期的计划,长期的计划应定期地转化成设置清晰并具体到短期目的的操作计划

需要考虑的事项:

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

IT如何支持业务目标的明确定义

技术解决方案和当前基础设施的详细清单

追踪技术市场

适时的可行性研究和现实性检查

已有系统的评估

在风险、进入市场的时机、质量方面,企业所处的位置

需要高级管理层出钱、支持和必不可少的检查

信息规范 IT资源

P 效果 * 人员

S 效率 * 应用

保密 * 技术

完整 * 设施

可用 * 数据

遵从

可靠

1.1 作为机构长期和短期计划一部分的IT

高级管理层对开发和实施履行机构任务和目标的长期和短期的计划负责。在这一方面,高级管理层应

确保IT有关事项以及机遇被适当地评估,并将结果反映到机构的长期和短期计划之中。IT的长期、短期

计划应被开发,确保IT的运用同机构的使命与业务发展战略相结合。

1.2 IT 长期计划

IT管理层和业务过程的所有者要对有规律地开发支持机构总体使命和目的实现的IT长期计划负责。计划编制的方法应包括寻求来自受IT战略计划影响的相关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引入的机制。相应地,管理层应执行一个长期计划的编制过程,

采用一种结构化的方法,并建立一个标准的计划结构。

1.3 IT 长期计划编制——方法与结构

对于长期计划的编制过程来讲,IT管理层和业务过程的所有者应建立并采用一种结构化的方法。这样可以制定出高质量的计划,含盖什么、谁、怎样、什么时间和为什么等基本的问题。IT计划的编制过程应考虑风险评估的结果,包括业务、环境、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风险。计划编制期间,需要考虑和充分投入的方面包括:机构的模式及其变化、地理的分布、技术的发展、成本、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方或市场的要求、规划远景、业务过程再造、员工的安置、自行开发或者外包、数据、应用系统和技术体系结构。已做出选择的好处应被明确地确定下来。IT 长期和短期计划应使绩效指标和目标合并在一起。计划本身还应参考其它的计划,比如机构的质量计划和信息风险管理计划。

1.4 IT 长期计划的变更

IT管理层和业务过程所有者应确保及时、准确地修改IT长期计划的过程的到位,以适应机构长期计划的变化和IT环境的变化。管理层应建立一个IT长期和短期计划开发和维护所需要的政策。

1.5 IT 功能的短期计划编制

IT管理层和业务过程的所有者应确保IT长期计划有规律地转换成IT短期计划。这样的短期计划应确保适当的IT功能资源以与IT长期计划内容相一致的基础上来分配。短期计划应定期地进行再评估,并被作为适应正在变化的业务和IT环境所必须的事项而改进。可行性研究的及时执行应确保短期计划的实行是被充分地启动的。

1.6 IT 计划的交流

管理层应确保IT长期和短期计划同业务过程所有者以及跨越机构的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的充分沟通。

1.7 IT 计划的监控和评估

管理层应建立一个流程,获取和报告来自业务过程所有者和用户有关长期和短期计划的质量及有效性的反馈。获取的反馈应予以评估,并在将来的IT计划编制中加以考虑。

1.8 现有系统的评估

在开发或变更战略规划或长期计划、IT计划之前,IT管理层应按照业务自动化的程度、功能性、稳定性、复杂性、成本、优势和劣势,评估现有信息系统,以确定现有系统支持机构业务需求的程度。

对高级和详细的控制目标进行审计:

获得了解:

访谈:

首席执行官(CEO)

首席运营官(COO)

首席财务官(CFO)

首席信息官(CIO)

IT计划/指导委员会成员

IT高级管理层和人力服务职员

获得:

与计划编制过程想关联的政策和程序

高级管理层的指导角色和责任

机构的目标和长短期的计划

IT的目标和长短期的计划

状况的报告和计划/指导委员会的会议纪要

评估控制:

考虑是否:

IT或者业务的企业政策和程序选择了一种结构化的计划编制方法

方法到位,以便明确地表达并能够修改计划,起码它们要包括:

?机构的使命和目的

?支持机构使命和目的的IT初始

? IT初始的机遇

? IT初始的可行性的研究

? IT初始的风险评估

?当前和未来IT的最佳投资

?反映企业使命和目的变化的IT初始的再造

?数据应用、技术和机构可选择战略的评估

机构的变化、技术的发展、规章的要求、业务过程的再造、员工的安置、自己开发和外包,等等被考虑,并在计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地从事

长短期的IT计划存在,是当前的,充分针对全部企业、它的使命和关键的业务职能部门

IT项目由IT计划编制方法中确定的适当文档所支持

确保IT目标和长短期计划持续地满足机构目标和长短期计划的检查点存在

由过程所有者和高级管理层评价和结束的IT计划发生

根据业务自动化程度、功能性、稳定性、复杂性、成本、优势和弱点,IT计划评估现有的信息系统

对信息系统及其支持的基础设施的长期计划编制的缺乏,导致系统不能支持企业的目标和业务的过程,或者不能提供适当的完整、安全和控制

评定遵从性:

测试:

来自反映计划编制过程的IT计划编制/指导委员会的会议纪要

计划编制方法的可交付使用物的存在,作为预先的规定

相关IT的初始被包括在IT长短期的计划当中(也就是硬件的变化、容量计划编制、

信息体系结构、新系统开发或获取、灾难恢复计划编制、新处理平台的安装,等等)

IT初始支持长短期计划,并要考虑调查、培训、人员安置、设施、硬件和软件的需求

IT初始的技术含义已经被确定

最优化当前和将来IT投资的考虑已经给出

IT长短期计划与机构的长短期计划和组织的需求保持一致

计划已经发生改变,以反映正在变化的条件

IT长期计划定期转化成短期计划

存在实现计划的任务

证实没有满足业务目标的风险:

执行:

依照类似的机构或者适当的国际标准/公认的行业最好实践的战略IT计划的基准确保IT初始反映机构的使命和目的的IT计划的详细评价

决定是否机构之内已经知道的虚弱区域正在被确认为计划当中IT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而加以改进的IT计划的详细评价

确定:

满足机构使命和目的的IT失败

与长期计划相匹配的短期计划的IT失败

满足短期计划的IT项目的失败

满足成本和时间准则的IT失败

错过的业务机遇

错过的IT机遇

2 定义信息体系结构(PO2)

控制的IT过程:

定义信息体系结构

满足的业务需求:

优化信息系统的机构

实现路线:

创建并维护一个业务信息模型,确保定义适当的系统,以优化信息的使用

需要考虑的事项:

自动化的数据存贮和字典

数据语法规则

数据所有权和关键性/安全性程度分类

表述业务的信息模型

企业信息体系结构标准信息

信息规范 IT资源

P 效果人员

S 效率 * 应用

S 保密技术

S 完整设施

可用 * 数据

遵从

可靠

2.1 信息体系结构模型

信息应与需求保持一致,并应以某种格式和期限进行识别、获取和交流,而这些格式和期限能使人们及时、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相应地,围绕企业的数据模型和相关的信息系统,IT的职能应是建立并有规律地更新信息体系结构模型。信息体系结构模型应与IT长期计划保持一致。

2.2 企业数据字典和数据语法规则

IT的职能应确保包含机构数据语法规则的企业数据字典的建立以及持续的更新。

2.3 数据分类方案

在按信息类别(如安全类)进行分类的数据放置以及所有权分配方面,应建立一个总体的分类框架,应适当定义各类别的访问规则。

2.4 安全等级

对于上述确定的每一个“不需要保护”级别以上的数据分类,管理层应定义、执行和维护这些安全等级。对于每一个分类来讲,这些安全等级应描述适当的(最小的)一套安全和控制尺度,应定期进行再评估并做相应的修改。对于区域范围广阔的企业,应建立支持不同安全等级的标准,以适应正在发展的电子商务、移动计算和远程办公环境的需要。

对高级和详细的控制目标进行审计:

获得了解:

访谈:

首席信息官(CIO)

IT计划/指导委员会成员

IT高级管理层

安全官

获得:

与信息体系结构相关的政策和程序

信息体系结构模型

支持信息体系结构模型的文档,包括企业数据模型

企业数据字典

数据所有者政策

高级管理层指导的角色和责任

IT的目标和长短期计划

状况报告和计划编制/指导委员会会议纪要

评估控制:

考虑是否:

IT政策和程序选择了数据字典的开发和维护

用于修改信息体系结构模型的过程是以长短期计划为基础的,考虑了相关成本和风险,并且该模型变化之前,要确保高级管理层同意

有一个过程用来保持数据字典和数据语法规则处于最新状态

有一个媒介用来分发数据字典,确保开发区域的可达性并立即反映变化

IT政策和过程要选择数据的分类,包括安全种类和数据所有者,数据分类的访问规则要被清晰和适当地定义

要为那些不包含数据分类标识符的数据资产定义缺省的分类标准

IT政策和程序要选择以下内容:

?需要数据所有者(在数据所有者政策上定义)的授权过程要到位,以便批准该数据的所有访问以及数据的安全属性

?每一个数据分类的安全等级要被定义

?访问等级被定义,并且对于数据分类来说是适当的

?访问敏感数据需要清楚的访问级别,数据的提供要以“需要知道”为基础评定遵从性:

测试:

信息体系结构模型上的变化,确定这些变化反映了IT长短期计划及其所确定的成本和风险

评估数据字典的任何修改以及数据字典上变化的影响,确保它们被有效地沟通各种运作的应用系统和开发项目,以确定数据字典被用作数据定义

足够的数据字典文档,以确定这些文档为每一个数据项定义了数据的属性和安全等级

数据分类、安全等级、访问等级和缺省的适当性

每一个数据分类都要清晰地定义:

?谁可以访问

?谁对决定适当的访问级别负责

?所需访问的明确批准

?访问的特定需求(也就是非披露或者保密性协议)

证实没有满足业务目标的风险:

执行:

依照类似机构或适者国际标准/公认的行业最好实践的信息体系结构模型的基准针对关键元素的完整性,数据字典的详细评价

对定义为敏感数据的安全等级的详细评价,以校验访问的适当授权被获得,被许

国际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中文版)

信息系统审计标准 S1-审计章程 导言 01 ISACA 标准和其它相关指南包含强制性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程序(以粗体标出)。 02 制定信息系统审计标准的目的是就审计章程在审计程序中的运用制定和提供指南。 标准 03 信息系统审计职能或信息系统审计任务的目的、责任、授权方和义务应在审计章程或委托书中予以正确的登载。 04 审计章程或委托书应在组织内的适当层次得到同意和通过。 注释 05 对于内部信息系统审计职能,应为所有进行中的业务活动制定一份审计章程。审计章程应通过年度审查。如果责任发生变动或变化,则应缩短审查周期。内部信息系统审计师可用委托书来进一步澄清或确认参与特定的审计或非审计任务。外部信息系统审计师参与每项审计或非审计任务通常应当准备委托书。 06 审计章程或委托书应足够详细以便能表达审计功能或审计任务的目的、责任和限制。 07 审计章程或委托书应定期审查,以确保(审计的)目的和责任已经记录在案。 08 如需有关准备审计章程或委托书进一步的信息,应参考下列指南: 信息系统审计指南G5,审计章程 COBIT 框架,监控目标M4 实施日期 09 此ISACA 标准适用于所有信息系统的审计,于2005 年1 月1 日起(之后)实施。 信息系统(IS)审计的专业性和进行这类审计所需的技术,要求制定出专门适用于信息系统审计的标准。推进全球适用的标准以 实现这个目标是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的宗旨之一。信息系统审计标准的发展和传播是ISACA 为审计业界作出专 业贡献的基础。信息系统审计标准的框架提供了多层次的指引: 标准为信息系统审计和报告定义了强制性的要求。它们宣告: –根据ISACA 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职业责任的规定,信息系统审计师的执行绩效所应达到的最低标准。 –管理层和其他利益方对执业者在专业工作上的期待。 –认证信息系统审计师(CISA?)资格持有人的相关特定要求。CISA 资格持有人未能遵守上述标准的可能会导致ISACA 董事会或相应ISACA 委员会对其进行调查直至最终的纪律处分。 指南为信息系统审计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指引。信息系统审计师在标准的实施程序中应参考指南,同时作出职业判断,对背离 标准的做法应随时提供解释。信息系统审计指南的目标是为达到信息系统审计标准提供进一步信息。 程序为信息系统审计师提供审计项目中可以遵循的步骤范例。程序文件提供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开展中如何达到相关标准的 信息,但并非硬性规定。信息系统审计程序的目标是为达到信息系统审计标准提供进一步信息。COBIT?资源应被当作最佳操作实施指南的来源。COBIT 框架强调,“保护企业的所有资产是管理层的责任,为履行这一责任以及 实现企业的期望,管理层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内部监控体系。” COBIT 为信息系统管理环境提供了详细的监控和监控方法。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 来源:CIO时代网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防病毒产品、防火墙、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产品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信息安全产品都是为了防御外部的入侵和窃取。随着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技术的发展,发现由于内部人员造成的泄密或入侵事件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防止内部的非法违规行为应该与抵御外部的入侵同样地受到重视,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网络中实现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审计。 在当今的网络中各种审计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应用,例如:数据库审计、应用程序审计以及网络信息审计等,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功能相对单一的审计产品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对审计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综合管理能力远远不够。功能完整、管理统一,跨地区、跨网段、集中管理才是综合审计系统最终的发展目标。 本文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安全审计系统的概念、内容、实现原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讨论。 二、什么是安全审计 国内通常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认识是要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抗抵赖),简称“五性”。安全审计是这“五性”的重要保障之一,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所有网络资源(包括数据库、主机、操作系统、安全设备等)进行安全审计,记录所有发生的事件,提供给系统管理员作为系统维护以及安全防范的依据。安全审计如同银行的监控系统,不论是什么人进出银行,都进行如实登记,并且每个人在银行中的行动,乃至一个茶杯的挪动都被如实的记录,一旦有突发事件可以快速的查阅进出记录和行为记录,确定问题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近几年,涉密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也逐渐增多,每种设备都带有自己的审计模块,另外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种网络应用设计的审计系统,如:操作系统的审计、数据库审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应用程序审计系统等,但是都无法做到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全面的安全审计,另外审计数据格式不统一、审计分析规则无法统一定制也给系统的全面综合审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当前的系统条件下希望全面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就需要对每种设备的审计模块熟练操作,并且结合多种专用审计产品才能够做到。 为了能够方便地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就需要设计综合的安全审计系统。它的目标是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技术,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对网络设备、终端、数据资源等进行监控和管理,在必要时通过多种途径向管理员发出警告或自动采取排错措施,并且能够对历史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追踪。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潜在的攻击者起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 2. 对于已经发生的系统破坏行为提供有效的追究证据; 3.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有价值的系统使用日志,从而帮助系统管理员及时发现系统入侵行为或潜在的系统漏洞; 4.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的统计日志,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发现系统性能上的不足或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三、涉密信息系统安全审计包括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定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为:采集、存储、处理、传递、输出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以针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审计的内容就应该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制度 第一章工作职责安排 第一条安全审计员的职责是: 1.制定信息安全审计的范围和日程; 2.管理具体的审计过程; 3.分析审计结果并提出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改进意见; 4.召开审计启动会议和审计总结会议; 5.向主管领导汇报审计的结果及建议; 6.为相关人员提供审计培训。 第二条评审员由审计负责人指派,协助主评审员进行评审,其职责是: 1.准备审计清单; 2.实施审计过程; 3.完成审计报告; 4.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 5.审查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执行情况。 第三条受审员来自相关部门,其职责是: 1.配合评审员的审计工作; 2.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 3.提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报告。 第二章审计计划的制订

第四条审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审计的目的; 2.审计的范围; 3.审计的准则; 4.审计的时间; 5.主要参与人员及分工情况。 第五条制定审计计划应考虑以下因素: 1.每年应进行至少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 2.当进行重大变更后(如架构、业务方向等),需要进行一次涵盖所有部门的审计。 第三章安全审计实施 第六条审计的准备: 1.评审员需事先了解审计范围相关的安全策略、标准和程序; 2.准备审计清单,其内容主要包括: 1)需要访问的人员和调查的问题; 2)需要查看的文档和记录(包括日志); 3)需要现场查看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七条在进行实际审计前,召开启动会议,其内容主要包括:1.评审员与受审员一起确认审计计划和所采用的审计方式,如在审计的内容上有异议,受审员应提出声明(例如:限制可访问的人员、可调查的系统等);

2.向受审员说明审计通过抽查的方式来进行。 第八条审计方式包括面谈、现场检查、文档的审查、记录(包括日志)的审查。 第九条评审员应详细记录审计过程的所有相关信息。在审计记录中应包含下列信息: 1.审计的时间; 2.被审计的部门和人员; 3.审计的主题; 4.观察到的违规现象; 5.相关的文档和记录,比如操作手册、备份记录、操作员日志、软件许可证、培训记录等; 6.审计参考的文档,比如策略、标准和程序等; 7.参考所涉及的标准条款; 8.审计结果的初步总结。 第十条如怀疑与相关安全标准有不符合项的情况, 审计员应记录所观察到的详细信息(如在何处、何时,所涉及的人员、事项,和具体的情况等)并描述其为什么不符合。关于不符合的情况应与受审员达成共识。 第十一条在每项审计结束时应准备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包括: 1.审计的范围; 2.审计所覆盖的安全领域;

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审计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一、企业目前在审计管理上面临的问题 随着集团型企业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范围、规范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如下: 资源压力,效率低下 目前,大多数集团型企业面临多种审计需求,工作量巨大,审计工作面临多组织、多地域问题,难以组织协调,无法兴盛统一的资源和计划管理。 标准、方法不一致 集团型企业分子公司、分支机构审计方式不统一,存在一个组织,多种方法的问题。审计标准不统一,风险难以被有效控制。业务的不断变化,而审计业务没有创新和改变,难以应对变化。 审计能力不能持续提升 审计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获取、积累、沉淀知识,各组织审计知识不能有效共享,导致审计人员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审计绩效及监督体制不完善 企业没有有效的审计绩效考核方案,审计发现问题后,没有有效的监督整改机制。 风险意识薄弱

审计方式以事后审计为主,大多为“补救式”管理,审计质量提升不明显,导致没有有效的进行风险预警。 二、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 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慧点科技)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为集团型企业的审计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助力内部审计业务和管理全面提升提供了保障。慧点科技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审计部门更好地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并且在实施审计项目、进行审计管理的过程中,对相关的审计业务操作与各类管理信息进行过程留痕,使客户能够更加方便的对审计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审计知识的积累,为审计项目实施和审计工作流程管理提供支持工具。 慧点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按照集团型企业审计工作特点量身定制,建立了审计计划管理、审计资源管理、审计作业管理、审计业务分析等功能模块,功能和整合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实现了集团型企业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审计业务发展所需要的“治理结构”、“人力资源”、“工作实务”、“绩效评估及质量保证”、“技术”、“沟通和汇报”、“知识管理”等七个要素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说明 慧点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多个层次,包括信息门户与展现层、业务系统应用层、应用支撑与工具层、基础设施层等4个层面,身份和授权管理贯穿于各个层面, 如下图所示:

简述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内容--(出自第七单元)

第1页(共3页)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02(第5-8单元)答题纸 学籍号:姓名:分数: 学习中心:专业:____________ 本次作业满分为100分。请将每道题的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下方的横线上。 题目1 [50 分] 答: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为了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严格内部控制 制度十分必要,它可以保证数据功能所产生的信息具有正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和有效性。 应用程序审计:计算机应用程序审计是信息系统审计的重要内容,这是因为企业 处理经济业务的目的、原则和方法都体现在计算机程序之中,他们是否执行国家 的方针政策,是否执行财经纪律和制度也往往在应用程序中体现出来。 数据文件审计:数据文件审计包括由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数据文件和存储在各种介 质之上的数据文件的审计,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本和会计报表,需要通过信息 技术进行测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测试信息系统数据文件安全控制的有效性; 测试信息系统数据文件安全控制的可靠性; 测试信息系统数据文件安全控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处理系统综合审计:对信息系统中的硬件功能、输入数据、程序和文件4个因素 进行综合的审计,以确定其可靠性和准确性。 系统开发审计: 指对信息系统开发过程进行审计。包括两个目的:一是要检查开发的方法和程序 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受到恰当的控制;

第2页(共3页)二是要检查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资料和凭证是否符合规范。 题目2 [50 分] 答:(1) 模块 通常是指用一个名字就可以调用的一段程序语句为物理模块。 在模块结构图中,用长方形框表示一个模块,长方形中间标上能反映模块处理功 能的模块名字。 模块名通常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作为宾语的名词组成。 (2) 调用 模块间用箭头线联接,箭尾表示调用模块,箭头表示被调用模块。箭尾菱形表示 有条件调用,弧形箭头表示循环调用。 调用关系有:直接调用、条件调用(判断调用)和循环调用(重复调用)。(3) 数据 模块之间数据的传递,使用与调用箭头平行的带空心圆的箭头表示,并在旁边标 上数据名。箭头方向表示数据传送方向。 (4) 控制信息 为了指导程序下一步的执行,模块间有时还必须传送某些控制信息,例如,数据 输入完成后给出的结束标志。 控制信息与数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只反映数据的某种状态,不必进行处理。在模 块结构图中,用带实心圆点的箭头表示控制信息。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信息系统审计重点及应对措施

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通过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够保护资产的安全、维护数据的完整、使被审计单位的目标得以有效地实现、使组织的资源得到高效地使用等方面作出判断的过程。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审计机关要想完成“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审计目标,担负起社会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作用,就必须加快信息系统审计的步伐。为此,笔者认为,审计机关要开展好信息系统审计,就必须把握重点,加强组织,制定措施,积极推进。 一、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应把握的重点 1、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和内容 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信息系统审计不仅要对系统信息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还要对信息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以及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内部控制的健全性与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审计,指出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内部管理和控制上的薄弱环节,提高其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效地防止利用信息技术随意篡改系统信息或破坏磁介质上的数据等舞弊行为的发生。因此,信息系统审计目标不仅仅在于应用计算机进行审计(即传统EDI 审计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更重要的是要对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其实现组织目标的有效性进行实时的检查、评价和改造。 信息系统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审计、一般控制审计和应用控制审计三个方面。 2、信息系统审计的职能和方式 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保证和咨询应成为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保证”即“系统可靠性保证”,就是通过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商业连续性能力、维护状况进行评价,合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有效,它是信息系统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是指审计人员能够向信息系统的高层管理者以及使用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改善经营和为组织增加价值的目的。 信息系统审计组织方式:一种是将信息系统审计作为常规项目审计的一部分,是为整个审计项目的总体目标服务的。检查信息系统本身及其内部控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数据审计服务,最终通过审计数据得出审计结论,即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和系统内控审计“三位一体”的结合方式。另一种是独立立项的信息系统审计,直接针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将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作为审计目标。现阶段开展的信息系统审计以第一种方式为主。 3、信息系统审计的依据和原则

网络安全审计系统(数据库审计)解决方案

数据库审计系统技术建议书

目次 1.综述 (1) 2.需求分析 (1) 2.1.内部人员面临的安全隐患 (2) 2.2.第三方维护人员的威胁 (2) 2.3.最高权限滥用风险 (2) 2.4.违规行为无法控制的风险 (2) 2.5.系统日志不能发现的安全隐患 (2) 2.6.系统崩溃带来审计结果的丢失 (3) 3.审计系统设计方案 (3) 3.1.设计思路和原则 (3) 3.2.系统设计原理 (4) 3.3.设计方案及系统配置 (14) 3.4.主要功能介绍 (5) 3.4.1.数据库审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网络运维审计 (9) 3.4.3.OA审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数据库响应时间及返回码的审计 (9) 3.4.5.业务系统三层关联 (9) 3.4.6.合规性规则和响应 (10) 3.4.7.审计报告输出 (12) 3.4.8.自身管理 (13) 3.4.9.系统安全性设计 (14) 3.5.负面影响评价 (16) 3.6.交换机性能影响评价 (17) 4.资质证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综述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库做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基础,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关键业务系统,渐渐成为商业和公共安全中最具有战略性的资产,数据库的安全稳定运行也直接决定着业务系统能否正常使用。 围绕数据库的业务系统安全隐患如何得到有效解决,一直以来是IT治理人员和DBA们关注的焦点。做为资深信息安全厂商,结合多年的安全研究经验,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管理层面:完善现有业务流程制度,明细人员职责和分工,规范内部员工的日常操作,严格监控第三方维护人员的操作。 技术层面:除了在业务网络部署相关的信息安全防护产品(如FW、IPS 等),还需要专门针对数据库部署独立安全审计产品,对关键的数据库操作行为进行审计,做到违规行为发生时及时告警,事故发生后精确溯源。 不过,审计关键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不是一项简单工作。特别是数据库系统,服务于各有不同权限的大量用户,支持高并发的事务处理,还必须满足苛刻的服务水平要求。商业数据库软件内置的审计功能无法满足审计独立性的基本要求,还会降低数据库性能并增加管理费用。 2.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XXX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承载的信息越来越受到公司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同时数据库中储存着诸如XXX等极其重要和敏感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篡改或者泄露,轻则造成企业或者社会的经济损失,重则影响企业形象甚至社会安全。 通过对XXX的深入调研,XXX面临的安全隐患归纳如下:

审计部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概要

审计部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概要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审计管理信息系统 1. 项目背景 全行审计系统拥有八个审计分部、38个总审计室和123个审计办事处,审计人员3300余名,每年完成审计项目近4000个。但是,长期以来,审计工作成果包括审计底稿、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审计报告等一直都以纸介质形式分散保存在各级审计机构,对于审计项目、审计人员、审计机构的管理也没有相应科技手段的支持,不利于审计整体优势的发挥、审计成果的有效再利用。为改变这种局面,我部提出开发“审计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我部正在会同信息技术管理部进行该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计划明年3月份进入项目的正式立项与开发实施。 2. 项目目标 加强审计工作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全行审计人员、审计机构、审计项目、审计成果等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利用。 3. 需求概述 系统功能需求覆盖了大部分审计日常管理业务和部分现场审计业务,系统主要包括七个子功能:底稿及问题台帐录入、审计机构

管理、审计人员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成果管理、查询及分析、系统管理。 4. 与相关系统关系 无。 5. 设备配置概述 初步计划,38个一级分行各安装一台PC服务器,总行两台PC服务器。 6. 投资概算 资本性支出-固定资产:750万,费用230万。 7. 项目计划概述 可行性研究阶段:年月日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专家论证,申请立项。 系统开发阶段年月日完成系统开发。 系统测试阶段:年月日完成系统测试。 系统试运行阶段:年月日完成试运行及推广。 系统验收阶段:年月日完成验收。

审计管理系统(OA)常见使用问题解答

审计管理系统(OA)常见使用问题解答 (2006-5-18) Ⅰ.审计人员 1)问:点击公文标题后,页面显示“正在打开公文”,然后一会就消失了, 没有反应是什么原因? 答:可能本地电脑上安装了“上网助手”之类的工具,把弹出的公文窗口阻止了,请关闭该工具,重试。 2)问:审计管理系统无法打开公文,总是弹出错误提示窗口 “Error?number?…”请问遇到这类问题怎么解决? 答: 这种情况需要注意下列原因: (1)客户端IE浏览器的设置是否正确; (2)windows操作系统登录的用户不能为中文,否则有可能导致无法正常打开公文; (3)建议使用office 2000版本, 查看本机是否存在一些上网助手。3)问:为什么在公文办理时,点击打开一个Word文件(或接着再打开另 外一个本地Word文件),Word的菜单项或工具栏内容少了很多? 答:是因为审计管理系统在使用Word时,对其进行了二次开发以便各种控制需要,把部分不允许使用的功能禁止了。但不对正常的使用产生影响,如在没有打开OA系统内的公文时打开了Word程序,则菜单和工具栏都恢复了原样。在极个别情况下,如果没有恢复,请咨询热线电话,服务人员会很快协助解决此问题。 4)问:公文处理单上的各个区域与公文有什么关系? 答:公文处理单的区域与公文的各类要素是一一对应的,公文程序通过读取处理单上的各个区域内容,在公文套模版的时候把公文各要素(公文标题、发文字号等)填充到正文的相应位置,所以处理单上正文不应该包括公文各基本要素,而只需要正文内容,否则在套模版的时候就会有重复项。

5)问:当某公文不想阅读时,怎么让其不再在待阅列表中出现? 答:在待阅公文界面中有个控件按钮“免读”,选择某个待阅公文,点击免读即可。 6)问:在出差期间,需要本人办理的公文怎么处理? 答:有两种方法:个人办文权限转移和通过委托部门文书管理员 (1)个人办文权限转移 选择“办文权限转移”,选择被委托人和委托开始时间以及委托结束时间,点击“保存”完成个人授权。点击“高级”会弹出如下页面,可以在整个机关选择被委托人员,选择人员后点击“保存”来完成办文权限转移。 提示:委托办理功能的范围为本人所在的部门。 (2)部门文书管理员 以部门文书管理员的身份登录系统,在审计管理区—〉部门文书管理—〉办文权限转移?,出现本部门所有人员列表:选择委托人和被委托人,填写委托开始时间和委托结束时间,然后点击“保存”来完成部门内人员办文权限的转移。 7)问:待阅公文很多,如何让其分类保存? 答:待阅公文(列表)是已入库公文中,由机关文书分发给你的必需看的文件集合。每个用户在公文管理中都有一个“个人文件夹”,用户根据个人需要在个人文件夹中新建类别组,在已阅公文界面中,选择某个公文点击复制,然后选择要把该公文放在哪个分组里即可,以后可以按照个人分类进行查找已阅过的公文。 8)问:为什么公文列表中点击标题后,不能打开相应公文,同时弹出对话 框错误信息? 答:一般情况下先确认是否满足如下条件:? (1)操作系统登录时,登录名不能是中文字,必须是英文或拼音,且最好有密码。如果是中文名称,需要新建一个英文用户,建议以后就用此新建的用户登录。 (2)在“internet选项”中,确认“受信任站点”和“安全站点”的列表中是否有您的OA系统的域名或IP。

《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介绍

《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第一章概述 欢迎使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本文介绍《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本系统是针对XXX市审计局日常行政办公、信息管理和设计的应用系统,充分考虑了XXX市审计局的办公内容、行文流程、组织结构等相关内容,给用户提供丰富、完整、方便的功能,正确处理企业日常工作中的各种常规事务,如收文、发文、信息管理、信访管理、档案管理等,通过对各种办公过程的流程化分析、图形表示、自动控制行文流转过程,提高办公效率,保证日常工作高效、规范的进行,实现无纸化办公。 本系统主要以审计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为核心,同时提供人事管理和各科室之间的信息交换功能,方便领导和各科室成员迅速掌握当前工作的内容和工作进度。 本系统使用了高度安全的Lotus Notes/Domino R5作为开发平台,能适应用户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需求,有着极为可靠的安全性。本系统有广泛的适用性。它是标准的工作流办公自动化软件,稍加改进即可与其他企事业单位自身组织机构相配置,用户单位无需更改现有组织机构,可快速部署整个系统,迅速从中获得效率提升。 第二章主界面 一、启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启动,操作员单击[开始]→[程序]→[Lotus 应用程序]→[Lotus Notes],系统会出现一对话框(如图2-1),输入正确的口令,系统就会进入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图2-1

如果操作员要选择其它的人员的ID(即以其他人员的身份登录,前提是直到其他人员的密码),操作员可单击[取消],系统会弹出(如图2-2)的对话框,操作员从中挑选需要的ID,再输入正确的口令,系统就以他的身份进入审计信息管理系统主界面。 图2-2 二、主界面的操作 打开Lotus Notes,《审计信息管理系统》的主界面(如图2-3)自动作为缺省首页出现。主界面上有8个标题,分别是打开以下8个功能模块的链接:人事管理、文件审批、审批进度、审计档案、综合查询、流转定稿、电子邮件和文档模板。 图2-3 退出办公自动化系统,用户只需单[退出]即可。

2020会计继续教育业财融合的具体实施——信息系统审计

单项选择题(共 2 题) 1 在我国,审计署干部培训中心与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合作,在哪 年正式推出注册信息考试与培训()。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2003年 2 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系统审计的目标的是()。 系统的及时性 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有效性 多选题(共 2 题) 3 下列各项属于信息系统的资源的有()。 系统文档 数据文件 消耗性材料 硬件 软件 4 下列各项属于信息审计与控制协会发布的息系统审计准则的内容的有 ()。 信息技术管治 前期工作 审计报告 审计联合性 职业道德和标准

判断题(共 2 题) 5 数据的可靠性是指数据真实、准确和合理。() 错误 正确 6 CISA成为信息系统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 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 2 题) 1下列不属于获取审计证据的主要方法是()。 监督 重新执行 询问和访谈 函证 2下列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映像是用专门的软件测量包监控程序的执行 嵌入审计程序是在应用程序中嵌入审计模块,用于采集审计所需的信息 平行模拟是指审计人员复制被审计应用程序的功能与特点 综合测试需要在应用系统中建立一个虚拟实体,测试数据被认为是该实体数据多选题(共 2 题) 3下列各项属于获取审计证据的主要方法的有()。 分析 审核 函证 观察 监督

4下列各项属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有()。 嵌入审计程序 间断审计 实用软件 测试数据 平行模拟 判断题(共 2 题) 5函证是指审计人员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错误 正确 6嵌入审计程序是在应用程序中嵌入审计模块,用于采集审计所需的信息。()正确 错误 单项选择题(共 2 题) 1下列关于获取审计证据方法中的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可以取得操作系统层、数据库管理层和应用系统层的系统运行记录 分析是指审计人员对相关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可以分析不同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评价其合理性,以发现问题 分析是获取审计证据最重要的方法 2下列不属于获取审计证据的主要方法是()。 重新执行 监督 询问和访谈 函证 判断题(共 2 题)

信息安全审计报告

涉密计算机安全保密审计报告 审计对象:xx计算机审计日期:xxxx年xx月xx日审计小组人员组成:姓名:xx 部门:xxx 姓名:xxx 部门:xxx 审计主要内容清单: 1. 安全策略检查 2. 外部环境检查 3. 管理人员检查 审计记录 篇二:审计报告格式 审计报告格式 一、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防病毒产品、防火墙、 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产品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这些信息安全产品都是为了防御 外部的入侵和窃取。随着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技术的发展,发现由于内部人员造成的泄密或 入侵事件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防止内部的非法违规行为应该与抵御外部的入侵同样地受到 重视,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在网络中实现对网络资源的使用进行审计。 在当今的网络中各种审计系统已经有了初步的应用,例如:数据库审计、应用程序审计 以及网络信息审计等,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功能相对单一的审计产品有一定的 局限性,并且对审计信息的综合分析和综合管理能力远远不够。功能完整、管理统一,跨地 区、跨网段、集中管理才是综合审计系统最终的发展目标。 本文对涉密信息系统中安全审计系统的概念、内容、实现原理、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 的发展方向做出了讨论。 二、什么是安全审计 国内通常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认识是要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 可控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抗抵赖),简称“五性”。安全审计是这“五性”的重要保障之 一,它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所有网络资源(包括数据库、主机、操作系统、安全设备等)进 行安全审计,记录所有发生的事件,提供给系统管理员作为系统维护以及安全防范的依据。 安全审计如同银行的监控系统,不论是什么人进出银行,都进行如实登记,并且每个人在银 行中的行动,乃至一个茶杯的挪动都被如实的记录,一旦有突发事件可以快速的查阅进出记 录和行为记录,确定问题所在,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近几年,涉密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系统中使用的设备也逐渐增多,每种设备都带有自己 的审计模块,另外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种网络应用设计的审计系统,如:操作系统的审计、数 据库审计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系统、应用程序审计系统等,但是都无法做到对计算机信息系 统全面的安全审计,另外审计数据格式不统一、审计分析规则无法统一定制也给系统的全面 综合审计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当前的系统条件下希望全面掌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 就需要对每种设备的审计模块熟练操作,并且结合多种专用审计产品才能够做到。 为了能够方便地对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审计,就需要设计综合的安全审计系统。它 的目标是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等技术,实现在不同网络环境中对网络设备、终端、数据 资源等进行监控和管理,在必要时通过多种途径向管理员发 出警告或自动采取排错措施,并且能够对历史审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追踪。主要作 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潜在的攻击者起到震慑和警告的作用; 2. 对于已经发生的系统破坏行为提供有效的追究证据; 3.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有价值的系统使用日志,从而帮助系统管理员及时发现系统入侵行 为或潜在的系统漏洞; 4. 为系统管理员提供系统的统计日志,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发现系统性能上的不足或需要 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IT审计简述

IT审计 概述: IT审计是分为:信息技术一般控制审计(ITGC)和应用层面控制审计(ITAC)1,ITAC(支持财审做对一些对具体余额的认定进行审计) ITAC即针对某一个应用软件的控制,例如对于银行来说,就有银行利息的计算软件。那么审计这个计算过程对不对,就是ITAC了。IT审计员会在系统中查看这个程序的源代码,看看利息是不是用借款乘以利率算出来的,另外,也会在系统中生成一个存款,然后看看系统计算的对不对。 2,ITGC(IT一般控制) 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只能在一年中某已一个点来测试ITAC,如何保证在过去的一个财年内这个软件计算过程都是对的呢?这就需要ITGC是不是有效的,如果这个程序没有被乱篡改,所有的程序变更都事先得到了许可和授权,这个程序出问题的时候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也就是ITGC有效的情况下,IT审计员就可以得出这个利率计算过程是有效的。 ITGC内容(可以先不看): (1)ELC(entity level control)控制。 就是看看客户在IT治理方面的相关组织架构是否合理,书面的管理制度是不是健全,具体的审计程序就是获取客户的组织结构图,及一些比较虚的总纲类的书面管理制度如《IT 管理制度》等等。 (2)系统开发和变更。 就是关注系统开发和系统后续小变更中的一些控制,具体的审计程序就是获取系统开发及变更相关的管理制度典型的如《系统开发制度》《系统变更管理制度》等来看一看,再看系统

开发是否经过了需求提出、可行性研究、领导层审批,系统上线之前是不是经过了充分的测试,获取一些内控痕迹和表单,如《××系统需求报告》、《××系统可行性报告》、《××系统立项审批单》、《××系统单元测试报告》、《××系统集成测试报告》、《××系统上线审批单》,然后变更方面比较重要的就是《变更审批单》,这个一般来说还要进行抽样,而上面的开发流程一般来说做一两个穿行测试就行了。 (3)操作系统及数据库控制。 这一块呢具体就是看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登录是不是要密码,然后把登录界面截个屏作为审计证据K进底稿里,蛮弱智的。然后呢就是调出操作系统及数据库中的一些安全配置,如密码复杂度的要求,密码是不是强制一个月改一次,对系统的敏感操作是否有日志记录,日志是否有人去复核,再者就是看用户权限管理是否按照基于角色来进行权限分配。现在商用方面操作系统用得比较多的是win2000,LINUX,UNIX,银行AIX用得比较多,数据库就是SAP,ORACLE,SQL server等,银行DB2用得也比较多。审计的时候呢,对于安全配置,就是输入一些命令,调出相关配置,四大像安永会有团队专门设计脚本,只要放到客户机器上那么一跑,结果自动就出来了,高度傻瓜式,流程化机械化,IT审计师的可替代性更强了,价值更低了。再就是把所有用户的权限列表拉出来,看是不是合理合规,后点关注超级管理员的权限。 (4)应用系统控制。 关注点同操作系统及数据库。不过应用系统千变万化,比如银行里面比较大的应用系统就有综合业务系统(有的叫核心业务系统)、国际结算系统、大小额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等等等。但万变不离其综,这些系统做ITGC思路都是一样的,就看安全配置和用户权限。如果要支持财审进行ITAC的审计,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设计,因此个人认为ITAC的审计是IT审计师能体现自身经验与价值的地方,光做ITGC是没有前途的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评价及应对研究(评审表)

目录 1.引言 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及评价 1.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固有风险分析及评价 1.1.1.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固有风险的因素分析 1.1.2对会计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识别 1.1.3对会计信息系统固有风险的评价 1.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分析及评价 1.2.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因素分析 1.2.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识别 1.2.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控制风险评价 1.3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检查风险分析及确定 1.3.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检查风险的因素分析 1.3.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检查风险的确定 2.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应对. 2.1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理论研究 2.1.1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和实践的组织与领导2.1.2进一步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有关法规和准则2.2加大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 2.3开发安全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 2.4慎重对待相关工作环节 2.4.1审慎接受审计客户 2.4.2组织胜任的审计工作团队 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及发展,给会计学科带来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尽管实现会计电算化后,极大地改善了会计业务的处理,但同时也对会计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审计工作范围的扩大,审计中的各个要素及审计的标准和准则也随之发生变化,审计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因而注册会计师必须密切关注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及控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剖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并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进行识别和科学的评价,最后从人员配备、技术支持、方法策略等方面提出了应对风险的一些手段。 关键字: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风险;应对 引言 本文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剖析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并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进行识别,提出了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进行科学评价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应对风险的措施。开展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研究不仅是完善审计理论的需要,更是推动审计实践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识别和科学评价的研究,可以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的风险。 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风险及评价 传统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个组成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可以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描述。从定量的角度看,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表示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也即AR=IR*CR*DR 这个公式描述了审计风险及组成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定性的角度看,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对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它们在审计过程中已成为既定的事实,审计人员无法改变它们,只能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有效了解和测试,来尽量可能合理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检查风险水平,然后据此来开展实质性测试,从而降低检查风险,最终将审计风险控制于可接受的水平的目的。 1.1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固有风险分析及评价 1.1.1.对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固有风险的因素分析 固有风险是指假设不存在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发生重大错误的风险。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固有风险是指假定未对计算机会计软硬件系统进行安全控制的情况下,系统发生运行失常或数据错误等风险。影响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固有风险的因素包括:(1)计算机硬件

(完整版)信息系统审计指南(COBIT中文版)

COBIT信息技术审计指南(34个控制目标) 计划和组织(选择3/6/11) 1 定义战略性的信息技术规划(PO1)PO域 控制的IT过程: 定义战略性的IT规划 满足的业务需求: 既要谋求信息技术机遇和IT业务需求的最佳平衡,又要确保其进一步地完成 实现路线: 在定期从事的战略规划编制过程中,要逐渐形成长期的计划,长期的计划应定期地转化成设置清晰并具体到短期目的的操作计划 需要考虑的事项: 企业的业务发展战略 IT如何支持业务目标的明确定义 技术解决方案和当前基础设施的详细清单 追踪技术市场 适时的可行性研究和现实性检查 已有系统的评估 在风险、进入市场的时机、质量方面,企业所处的位置 需要高级管理层出钱、支持和必不可少的检查 信息规范 IT资源 P 效果 * 人员 S 效率 * 应用 保密 * 技术 完整 * 设施 可用 * 数据 遵从 可靠 1.1 作为机构长期和短期计划一部分的IT 高级管理层对开发和实施履行机构任务和目标的长期和短期的计划负责。在这一方面,高级管理层应 确保IT有关事项以及机遇被适当地评估,并将结果反映到机构的长期和短期计划之中。IT的长期、短期 计划应被开发,确保IT的运用同机构的使命与业务发展战略相结合。 1.2 IT 长期计划 IT管理层和业务过程的所有者要对有规律地开发支持机构总体使命和目的实现的IT长期计划负责。计划编制的方法应包括寻求来自受IT战略计划影响的相关内外部利害关系人引入的机制。相应地,管理层应执行一个长期计划的编制过程,

采用一种结构化的方法,并建立一个标准的计划结构。 1.3 IT 长期计划编制——方法与结构 对于长期计划的编制过程来讲,IT管理层和业务过程的所有者应建立并采用一种结构化的方法。这样可以制定出高质量的计划,含盖什么、谁、怎样、什么时间和为什么等基本的问题。IT计划的编制过程应考虑风险评估的结果,包括业务、环境、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风险。计划编制期间,需要考虑和充分投入的方面包括:机构的模式及其变化、地理的分布、技术的发展、成本、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方或市场的要求、规划远景、业务过程再造、员工的安置、自行开发或者外包、数据、应用系统和技术体系结构。已做出选择的好处应被明确地确定下来。IT 长期和短期计划应使绩效指标和目标合并在一起。计划本身还应参考其它的计划,比如机构的质量计划和信息风险管理计划。 1.4 IT 长期计划的变更 IT管理层和业务过程所有者应确保及时、准确地修改IT长期计划的过程的到位,以适应机构长期计划的变化和IT环境的变化。管理层应建立一个IT长期和短期计划开发和维护所需要的政策。 1.5 IT 功能的短期计划编制 IT管理层和业务过程的所有者应确保IT长期计划有规律地转换成IT短期计划。这样的短期计划应确保适当的IT功能资源以与IT长期计划内容相一致的基础上来分配。短期计划应定期地进行再评估,并被作为适应正在变化的业务和IT环境所必须的事项而改进。可行性研究的及时执行应确保短期计划的实行是被充分地启动的。 1.6 IT 计划的交流 管理层应确保IT长期和短期计划同业务过程所有者以及跨越机构的其他相关部门人员的充分沟通。 1.7 IT 计划的监控和评估 管理层应建立一个流程,获取和报告来自业务过程所有者和用户有关长期和短期计划的质量及有效性的反馈。获取的反馈应予以评估,并在将来的IT计划编制中加以考虑。 1.8 现有系统的评估 在开发或变更战略规划或长期计划、IT计划之前,IT管理层应按照业务自动化的程度、功能性、稳定性、复杂性、成本、优势和劣势,评估现有信息系统,以确定现有系统支持机构业务需求的程度。 对高级和详细的控制目标进行审计: 获得了解: 访谈:

审计管理系统文字说明

1.1 1.2审计管理系统功能简介 审计管理系统由审计署机关辅助办公系统升级、改造而成。它是一个为审计机关提供领导决策支持、公文流转办理、审计业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机关事务处理等五个功能于一体的协同工作平台,用以加强审计业务工作的决策、组织、指导和管理,并构建用于支撑审计业务的基础资源数据库,是金审工程一期应用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 审计管理系统采用组件化技术及B/S结构和C/S结构相结合的方式开发,以B/S结构为主,部分功能复杂并且用户面较小的软件采用C/S结构。利用中间件的强大功能,基于金审工程应用平台支持,具有动态可重构、扩展能力强的特点。除特殊岗位外的一般用户只需要通过浏览器使用系统,用户界面统一,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在征求地方审计机关意见基础上,供地方审计机关本地化部署的审计管理系统地方版和1拖N版功能分区调整为四个: ●个人办公:提供公文阅办流转、业务信息的管理功能。 ●待办工作:集中提示当前用户当前需要办理的工作。 ●信息资源:共享审计业务信息、学习材料和文献等。 ●应用设置:有关业务管理工作非常用的基础配置工作。 1.3审计管理系统在地方审计机关的本地化部署 为了发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效益,审计署领导决定,将金审工程建设的应用系统推广到地方审计机关使用。审计署信息办除将现场审计实施软件发放地方审计机关推广使用外,又在审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研制了审计管理系统地方版和1拖N版,以供各级地方审计机关有选择地进行本地化部署。 审计管理系统地方版是审计署为适应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省级审计机关,加强审计管理、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节省信息化建设资金的需要,在金审工程一期投资所建审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设的应用系统,是金审工程一期应用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地方版依托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公共通信网络平台或局域网网络环境,在单一的硬件平台上部署系统,提供给本审计机关及同城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