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科研兴校的思考》

合集下载

新形势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与对策思考获奖科研报告

新形势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与对策思考获奖科研报告

新形势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与对策思考获奖科研报告农村;寄宿制学校;困境;发展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的调整和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农村寄宿制学校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倡举办寄宿制学校,2004-2007年中央财政投入了100亿元组织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截止到2014年,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寄宿生人数已经达到2643.03万人,占农村地区在校总人数9423.8万人的28.0%,并且还有逐年递增的趋势。

其中:农村小学寄宿生总数达到947.61万人,小学阶段寄宿率为14.6%,农村初中寄宿生总数达到1695.42万人,初中阶段寄宿率达58.1%。

在西部农村地区,小学寄宿生比例高达21.4%,初中寄宿生比例高达66.7%。

寄宿制学校已成为农村教育最重要的办学形式之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重要意义1.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基础。

中国有13亿多人口,目前近半数生活在农村,近七成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在农村,八成以上的义务教育学校在农村。

办好农村义务教育有特殊意义:一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需要。

农村教育是农村的希望,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每一个父母的愿望。

二是农村文化传承的需要。

教育是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位于山野乡村的书院、私塾在中华文化的传承上都发挥过重要作用。

当前的农村学校不仅承担着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任务,也发挥着传播知识、播种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

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不管城镇化怎么发展,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必须坚守,要有农村,要有土地,要有种田的人,那么农村学校就不可或缺。

所以,我们说农村义务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必须加强建设。

2.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农村中学创建特色学校的探索与思考

农村中学创建特色学校的探索与思考

农村中学创建特色学校的探索与思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将继续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热点。

1特色学校的内涵特色学校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它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教育管理、校园环境、学校设施等方面均别具一格,主要有独特性、先进性、科学性、稳定性等四项特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是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

特色学校的内涵包含三个方面:第一,特色学校要在学校内部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的教育环境,实现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与学校个性。

第二,特色学校必须要有优秀的教育和办学成果,在培养人才方面效果显著。

特色化的办学最终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尤其是那些担负着升学任务的学校,要保证一定的升学率,保证学生通过特色化的办学活动获得高素质的发展。

第三、特色学校即学校发展的个别方面有自己特色,主要指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或后勤服务领域的某一方面具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2农村中学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践与探索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做为农村学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农村学校和城市之间面临着差距,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办学没有特色,会导致许多学生外流。

我校在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贯彻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不断努力探索办学特色,寻求发展的空间,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特色之路。

2.1选准突破口,彰显美术教育特色2.1.1准确定位,精心策划:学校所处的社区环境不同,发展历史不同,师资结构和学生来源不同,形成的学校文化必然不同,选择的办学策略也不同。

农村中学教育科研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中学教育科研的实践与探索

个 时 期 内, 我 国农 村 中学 的教 科 研 存 在 着 诸 多 困 难 。 1 . 压 力大 , 教 师参 与教 科 研 的时 间有 限 。由于 应 试 教育 和 片
面 追 求 升 学 率 等 的 影 响 ,教 师 之 间在 考 试 排 名 和 升 学 率 等 方 面
的竞 争 非 常 激 烈 ,有 的 学校 甚 至 把 考 试 与 排 名 和 教 师 的职 称 晋 级、 绩效工资挂钩, 因而 教 师 的考 试 压 力 绝 不 亚 于 学 生 。 加之 他 们本 身大都承担着非常繁重 的教育 、 教学 、 管理等方面 的工作 ,
有 教 科 研 活 力 但缺 乏相 关 的 教科 研 知 识 ,没 有 理 论 支 持 和 专 门
作激 情 固然 可 贵 , 但 由于 知 识和 理 论 不 足 , 使 得在 开展 教 科 研 时 往往捉襟见肘 , 感 到 困 难重 重 …… 为 此 , 教科研首先必须从 学习 积累开始。要鼓励教师读书 、 读书 、 多读书 , 刘勰在 《 文 心 雕 龙》 中说, 好 书 奇 文 可 以“ 疏瀹 五 藏 , 澡 雪 精神 ” 。唐文 治认 为 : “ 吾 国
存 在 的 困难 , 让 研 究更 直 接 地 为 学 校 个 性 管 理服 务 。 如 针 对 住 外 寄宿生多的现状, 我 校 在 管 理 中 融 入 了“ 学校 、 家庭、 临 的 困难
在 基 础 教 育课 程 改 革 的 背 景 下 ,教 科 研 似 乎 已经 被 绝 大 多 数 学 校 和 广 大 教 师 所接 受 。但 是 , 由于 历 史 的 原 因 , 在 相 当长 的
2 . 条件 差 , 缺 乏 教 科 研 必 需 的 外 部环 境 和 物 质 条 件 。从 事 教 科研 需 要 一 定 的 研 究 经 费 , 实验设备 、 图书资料 、 专 业 引 领 和 专 家指 导等 。 而这些条件都是农村学校所缺乏的, 这 些 都 导 致 了许 多 农 村 中 学校 长 对 教 育 科 研 左 右 为 难 , 着 实 是 爱它 在 心 口难 开 。 3 . 年轻化, 教 师 缺 乏从 事 教 科 研 必 需 的 素 质 。从 事 教 科 研 需 要 具 备 较 高 的 理论 素 养 和 功 底 , 而 农 村 中 学 教师 队伍 年 轻 化 , 虽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以“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生活的乐园、学习的乐园”为目标,依托科研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模式,坚持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风,“乐学善思、探究合作”的学风。

我们深深感到教育科研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良好的氛围和宽松的环境是科研的基本条件,健全的机制是科研的根本保障,创新则是科研的生命所在。

(一)、更新观念,使科研兴校成为学校发展战略。

实践使我们认识到:一所学校的科研和学术水平标志着学校总体发展水平,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教学思想及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每一次变革无不与教育科研及学术研究进展同步。

通过十多年的教育改革实验我们得出如下结论:重视教育科研和学术研究学校就发展,校长亲自抓教育科研和学术活动改革就有成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和学术研究自身素质提高就快。

因此,在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中,我们把科研兴校思想确定为学校发展战略,列为学校发展规划四项内容之一。

做到一把手亲自抓科研和学术研究;每位领导均亲自主持一项市级以上课题;教师全员参与改革实验和学术研究。

由于科研和学术研究被列为学校发展规划主要内容,并在领导及教师评价中占主要权重,所以,形成了领导积极主持科研实验,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

科研兴校成为学校快速发展最佳战略。

(二)、冲破误区,走教科研一体化发展道路。

教育科学实验自八十年代兴起以来,就蒙上一层神秘面纱。

有人认为它深奥莫测,可望而不及。

还有人认为科研和学术是尖端学问,与己无关。

因此,冷落了广大教师积极性。

九十代后期教育科研和学术研究被普遍推广,在声势上远远超过教研的影响,但随即便出现三个问题:一是文字游戏,闭门三天可以造完一项实验,一篇实验报告可掩盖3-5年的操作过程;二是实验只是领导层的事,而一线教师多是望洋生叹;三是为科研而科研。

现在亟待解决的有两个问题:一是给教育科研定位,让科研的“脚”落在教改上,落在现实工作这块“沃土”上;二是落实“全员性”实验原则,使一线广大教师能真正参与到科研实践中来。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二 、 “ 学 研 究 ” 是 教 科 研 工 作 的 重 要 内 容 教

分得 到 领 导 的 指 导 、帮 助 和 关 心 。在 开 展 教 科 研 活 动
的 实 际 工 作 中 ,要 及 时 向领 导 汇 报 教 科 研 工作 的 进 展 情 况 、成 功 之 处 与 存 在 的问 题 ,争 取 领 导 的 帮助 、推
积 极 性
新 的课 改精 神 ,为教 师 订 阅 《 江苏 教 育》、 《 学 教学 小 吸 引 教 师 到 农 村 边 远 地 区任 教 。
应 该 打 破 农 村 学 校 人 员 相 对 固定 、封 闭 的 人 事 制 度 ,各 级 政 府 要 尽 一 切 可 能 创 造 更 好 的 条 件 吸 引 优 秀 的人 才 到农 村 基 层 从 教 ,要 推 行 “ 村 义 务 教 育 阶段 农 教 师 特 设 岗位 计 划 ” ,制 定 能 有 效 促 进 和 引 导 教 师 流 动 的政 策 ,让 农 村 教 师 与 城 里 教 师 互 换 岗 位 ,一 学 期 或 一 学 年 轮 换 一 次 ,大 幅 度 提 高 农 村 地 区 、边 远 地 区 、 贫 困地 区 中小 学 教 师 的 津 贴 、补 贴 标 准 ,促 进 城 乡 教 师 “同 工 同 酬 ”, 调 整 教 师 岗 位 编 制 , 去 单 位
●教 学 评 论 ●
学 校 教 科 研 工 作 的 实践 与 思 考
刘 健
【 摘 要 】 “ 研 兴教 ” “ 研 兴校 ” 已成 为 大 家 的共 识 。 如何 开展 好 学 校 的教 科 研 工 作 ,切 实提 高 科 、 科
教 科 研 工作 的 实 效 ,提 升 办 学 品 味 ,一 直 是 值 得 关注 的话 题 , 文章 提 出 “ 以人 为 本 ”是 教 科 研 工 作 的 前

论新形势下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

论新形势下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

论新形势下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深入开展作者:王义斌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1期“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已经提了很久,多数从事学校教育的领导和教师都认识到在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

尤其是在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推动下,全国中小学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但在梅河口市的一些农村中小学,由于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全面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致使一些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效性相当缺乏。

因此,探讨梅河口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寻求的思路和有效措施,无疑对推动梅河口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进程,提高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来,梅河口市教科所通过在农村中小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探索和实践,有一些自己的认识,也得到了一些收获。

一、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中面临的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1对于开展教育科研科研的认识不足农村地区的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信息闭塞,办学条件差,办学资金紧张,常采取关起门来办教育的做法。

部分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教育科研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片面的认识:一是无用型。

一些农村学校领导认为,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学生考出好成绩就行,搞科研会分散精力,导致教学质量下降,于是就将教育科研与提高教学质量对立起来。

还有的认为,农村学校教师好一点的就被城里学校调走了,剩下的教师能完成教学任务就不错了。

一没理论水平,二没时间精力,而且学校也没经费支持,根本无法搞教育科研,并且教育科研有专门的机构,是专家学者们的事。

因此,从内心深处就对教育科研有了抵触。

二是花瓶型。

许多农村中小学把教育辩研视作学校的摆设,认为立课题搞科研是为了应付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估或检查,而且学校在工作计划或总结时也可添上精彩的一笔。

于是往往在工作中只立项不研究,或只开花不结果。

三是功利型。

不少农村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带有浓烈的功利色彩,认为搞科研只是为提高学校档次和评选先进或是为教师职称评审、骨干评定等服务,认为只要写篇文章发表一下或得个奖,立个课题,得个结题证就当作是科研的成果。

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近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许多城镇学校“科研兴校”的意识越越浓,各自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使教师水平得到提高,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学校声誉不断提升。但是,就我县多数农村中小学说,教育科研工作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对此,笔者在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后,作出如下分析:一当前教育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念不清楚。弄不清常规工作与教育科研的区别,研究的东西价值不大。目的不正确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只是为了在督导评估时有分值,属应付性。考虑不周,仓猝上马。勉强立了项,却无实质性的进展,形同虚设。做了一些工作,但缺乏系统的整理,成果是零星的,不系统。二教育科研工作难以正常开展的主要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教育科研意识淡薄,没有把教育科研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而是片面地认为:科研工作是教育专家和城市学校的事,农村学校开不开展无关大局,照样可以办学教书。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普遍不高,对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基本常识缺乏了解,不知道从何入手去进行教育科研。农村中小学资料短缺,信息闭塞,直接影响到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由于教研机构人手少一人兼职几科教研员,事务多教研人员常抽调做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事情,更无专职理论教研员,因此,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工作往往是无暇顾及,力不从心。三加强科研工作应采取的主要对策强学习,转观念。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农村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操作常识,努力提高其教育科研素质和能力。使每位教师转变观念,明确农村中小学科研的性质特点,明确其主要是“理论的应用与发展及问题的解决”,自觉地运用理论和方法指导教育科研实践,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探索研究信息处理字表达开拓创新等科研能力。建网络,完机制。形成健全的教科研网络,建立健全全县教育科研管理体制。通过专业进修举办培训结对帮扶等形式,培养一大批专业知识巩固熟悉教研科研业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教师作为全县教研科研骨干,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以教研室教科室为龙头,以学科中心教研组为中介,以学校教研组备组为基础的四级教研科研网络。形成以行政为“主体”,以教研室教科室员为“两翼”的分工负责的科研管理阵容。行政部门发挥领导调控保障作用;教科室员侧重于宏观领域的理论探索,体现出综合性前瞻性,打破教育的封闭性,把中小学教育放在社会大系统的宏观背景下考察,深入了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人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教研室致力于微观领域的操作实践,更多体现学科性评估性的管理功能,对情况了解要细,指导要具体,要在教学领域中探微索隐,使宏观设想落到实处,把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学校要构建由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及题负责人组成的三角形管理机构的框架。题负责人起整体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作用,专家起题论证和指导作用,教育行政部门起题鉴定和推广的作用。学校教科室教研组题组是开展教研科研活动的基础单位,要实行教务处教科室双轨管理,重点抓好本校承担的教研科研题的研究,实施有效监控;教研组和题组要形成核心,组织教师落实好上级教研科研机构布置的任务。重管理,建队伍。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育科研队伍。一名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科研意识科研素质科研决策能力和科研管理水平对于学校成为科研型的学校教师成为科研型的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全面实施程改革的浪潮呼唤着科研型校长队伍的崛起。苏霍姆林斯基及其所领导的巴甫雷什学校之所以取得辉煌的成功,与他的教育观念以及他对于教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培养工作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决策水平的过程。因此,校长要带头投身教育科研,自觉依靠教育科研,抓示范抓试点作报告开讲座,成为教育管理教育科研一身兼的“两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和管理水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扶薄弱,促均衡。工作重心向薄弱学校倾斜。教育科研工作不但要为水平较高的学校锦上添花,更应为相对薄弱的学校雪中送炭,实施“教育科研扶弱工程”。“教育科研扶弱”就是通过教学研究活动,帮助一些薄弱学校在提高师资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教育科研要帮助薄弱学校解决一些重点问题,集中力量解决薄弱学科的问题。要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巡回讲学辅导,以推动薄弱学校学科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组织研究开示范新教师汇报教材培训专题讲座等教研活动时,尽可能把活动安排在这些学校,让这些学校的教师得到更多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而提高这些学校教师的业务素质。积极组织重点学校的教研组与相对薄弱学校的教研组开展对口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重点学校的辐射作用。立规矩,贵激励。强化教育科研成果评估,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的管理考核奖励机制。为了保证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序运转,教研室教科室应逐步建立和健全配套的规制度,制定《学校教科研工作条例》《学校教科研题管理条例》《学校教科研室工作职责及室主任工作职责》《学校教育理论学习制度》《学校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学校教科研管理条例》等,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评估,对教师的教科研题进行督查指导和考核评估,不断激发和强化教师的进取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县政府教育局应设立教科研优秀成果奖,专门奖励有较高层次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教学论的撰写者以及有推广价值的教育科研题的研究者。应设立教研科研优秀组织奖,专门奖励教研和科研工作开展较好且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中心教研组教科室组。

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改变

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改变

过 程 中实 际 问题 的 研 讨 ,从 教 育 教 学 生 成 的 问 题 出 发 ,有 效地 分 析 、探 究 、尝 试 改 进 ,提 高 解 决 教学 实 际 问题 的 能力 和 成效 。避免 教 学 工 作 中 的盲 目无 序 和
机械 重 复 ,潜 移 默化 地 改 变教 师 的 工作 方 式 ,使教 师
的工作 和 生活 有全 新 的意 义 。 学 校 的一 切 工 作 都 可视 为 研 究性 的工 作 。 因此 , 教研 是 学 校 日常 工作 的重 头 戏 ,让 全体 教师 参 研 ,成 长 为研 究 型 的教 师 。 “ 校 教育 科 研 的 问题 来 源 、问 学
题 构建 必 须针 对 学校 范 围 内现实 的教 育 教学 问题 ;通
农 村学 校 的教育 科 研 , 目的 不 只是 对规 律 ,而 应 关 注对 教 学
在课 题 研 究 过 程 中 ,广 大 教 师要 作 作 主 人 。学 校 的
课 题研 究 ,在 很 大程 度 上 集 中在 专 家 的 头脑 里 ,其 灵魂 根 本不 在 教 师 身 上 。学 校 和 老 师是 动 手 不 动脑 的木偶 , 专 家指 向哪 里 ,学 校 和老 师 就 奔 向哪 里 。尤 其 是 教 师 只 充 当 了专 家 操 纵 的做 事 工 具 ,根 本 没 有 深 度 开发 自己的 思 想 ,没有 从 中批 判 、扬 弃 ,更 没有 了提 升 、挖 掘 。课 题 结题 后 ,仍 是 两 手 空空 ,平庸 之流 。我们 一 线 教 师应
‘ 屯 霉衽
E { 鼗 《 M t Si 量 : W : 越l Ui E t { } U U  ̄ ; {{ A
农 村 学 校 教 育 科 研 酌 改 变
四川 旺苍县水磨 中心小 学 蹇茂全

农村学校如何才能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论文]

农村学校如何才能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谈农村学校如何才能以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学校要改革办学体制,创新办学理念,塑造学校灵魂,整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改善教与学,促进家校联系,从而创新驱动,努力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

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对学校的客观要求,也是学校自身求生存、谋发展、创佳绩的必由之路。

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创新乃是现代学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农村学校要实现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一、建立和谐的人际情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生命力的重要特征,是学校凝聚力的重要支点,也是一个学校发展前进的基石。

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各方信念、思想、情感产生共振,教师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师德建设,努力培育师德中的爱心之魂,从而创设出和谐的人际情境。

我校近年来就一直注重这方面的培养,以“师德八条”为主,坚持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创新办学体制和机制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是学校实施教育的组织载体。

传统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把活生生的人当作物来管理。

因此,我们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创新学校的办学体制和机制,激活学校的各类组织和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从组织上保证学校持续发展。

就人本主义的管理思想而言,我们要把组织的所有潜力和活力都发挥出来,使组织有能力、有活力,而且美。

就学校而言,能力代表学校可以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可以促进和保证个体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它是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活力代表学校的精神面貌,代表学校有规律地新陈代谢,代表学校健康和青春的气息,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必备的基本品质;美是学校所有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完美结合的体现,也是学校建设的理想目标。

学校活力机制的核心,是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展现。

而一旦人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什么奇迹都会发生。

以前,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往往是分离的,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明显地落后于学校其他工作。

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农村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培养农村孩子们的希望和未来的重任。

教育科研管理对于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践与思考的角度探讨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

二、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现状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普遍缺乏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其次,农村学校的科研经费和设备条件有限,无法满足教师科研的需求。

再次,农村学校的科研团队建设较为薄弱,缺乏科研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三、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实践为了提升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针对农村学校教师普遍缺乏科研能力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科研方法、科研规范、科研论文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另外,可以鼓励教师参加科研项目和学术会议,提升他们的科研水平。

2.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农村学校的科研经费和设备条件有限,这给教师科研工作带来了困难。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科研投入力度。

从教育部门出发,可以适当增加对农村学校的科研经费支持,缓解农村学校教师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

此外,也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科研设备,提升农村学校的科研条件。

3.构建科研合作与交流平台农村学校的科研团队建设相对薄弱,缺乏科研合作和交流的平台。

可以通过建立科研团队,促进教师的合作和交流。

此外,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科研交流活动,提供一个分享经验和交流思想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四、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的思考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和设备支持。

同时,学校和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注重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

此外,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还需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

农村学校的科研管理不能简单照搬城市学校的经验,需要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创新和改革。

对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一、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意义校本教研,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思想及实际情况,以教师为本,以新课程改革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对象,自主进行的重心下移的教学研究。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教师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惑,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是关系到能否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

开展校本教研是创造性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全面实施课改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因此开展校本教研至关重要。

二、当前校本教研存在的诸多问题1.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有限,认识不足成为阻碍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在农村,许多学校师资匮乏,年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

自从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大,他们对新事物接受慢,领会能力不强,个别教师对新课程甚至有逆反心理。

因此对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础的校本教研也没有多大兴趣。

农村许多教师将科研神圣化,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而遗弃了许多值得探讨的课题或问题,也放弃了许多锻炼提升的机会。

2.教师负担过重,耽误了校本教研的时间农村学校,师资匮乏,班额量大,课业负担过重。

据调查,农村中学教师周课时数均在14节左右,加上早晚自习在20节左右,有的教师还包班;即使是校领导,也还有“校长兼职工,上课又打钟”的现象。

另外,许多学校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们只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学生成绩服务之中去”。

可想而知,在这种繁重的工作状态下,教师哪有时间和精力进行校本教研呢?3.教研经费短缺,制约着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下拨经费大幅度提高。

但由于农村很多学校忙于建设、购置设备,有的领导过于“会当家”,在校本教研工作经费投入上,十分有限。

教师购买教研资料,外出参观学习的经费报销比例也就小了。

开展教研活动时,教师只有“集资”或个人出资备办费用了。

教研经费的不足,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校本教研不能有效开展。

质量立校管理治校科研兴校

质量立校管理治校科研兴校

质量立校管理治校科研兴校罗田县匡河中学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学校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有力保证;教研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

只有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才能达到教学质量创优的目的。

我校在县教育局及乡中心校的领导下,紧紧围绕“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工作目标,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升教学质量为重点,在管理上求精、求细,科研方面求实、求新,深入挖潜;以人为本抓管理,以课堂为本抓课效,扎扎实实开展工作,收获了成功与喜悦;每年中考均有三科以上获优胜奖,黄高和一中上线人数稳定在高水平,多次荣获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称号。

一、强化常规,注重过程。

1.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化。

学校由教导处牵头讨论制定出了备课制度、上课制度、辅导制度、作业批改制度、教科研制度,作业、教案检查细则等,用制度去引领和规范教师行为。

开学初由教导处负责印刷成册发到各教研组,由各教研组长带领教师集中认真学习,知道本学期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使每个教师都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出本学期教研组计划、备课组计划和个人工作计划,使本学期的各项工作都在计划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尤其是师德师风考核方案、教职工评优评模方案、绩效工资发放方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出台之后,极大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每年,无论学校经济如何困难,学期结束时,第一个要兑现的一定是教学方面的相关奖励。

2006年秋,我校九年级组在中考奖惩制度中首次增加“中考特别贡献奖”,以奖励对中考有特别贡献的教师。

2007年数学教师方光磊荣获我校第一个中考特别贡献奖;今年语文教师张丽江凭借出色的班级管理,一个班级两个黄高的突出表现,获得第二个特别贡献奖。

管理制度化,制度大众化,教师们才能从心里乐意教学,奉献教学。

2.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严把备课关。

教师备课要备好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吃透重点、难点、易错点、能力点;注重备课质量,对教师的教案,学校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并坚持月报评分制度,与教学质量年度考核挂钩。

坚持四个立足,走科研兴校之路

坚持四个立足,走科研兴校之路

坚持四个立足,走科研兴校之路有目标,肩上有责任”的育人目标,大力实施了“激励育人四步走”的育人活动,旨在让学生明荣辱、知是非,做一个有追求、负责任的时代中学生。

我们合理组织了一个科研团队,探索实施“激励育人四步走”活动。

学校将德育活动当成校本课程来上,每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编印校本教材,学生通过“读励志信—故事激励—成长日记—自我评价”四个步骤激励总结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和精神感悟。

具体说来,“读励志信”和“故事激励”能让学生从现实草根、典型中获得力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的养分。

“成长日记”和“自我评价”则是学生精神的洗礼,学生客观记录着自己每天的心路历程,在反思评价中,感受自己行为和心灵的改变和提升。

日记周结月评,点滴记录,点滴成长,学生就在悄无声息中,不断提高着自我激励能力,不断完善着自我意志品质。

三年来,我们紧紧依托科研育人,先后开展了习惯养成教育、规则教育、意志教育、理想教育、惜时教育、感恩教育、成功教育、人生规划等多系列“激励育人四步走”活动。

科研下的“激励育人四步走”活动,拨动了农村学生被挫折和批评尘封已久的心弦,让他们从穿着行为到心理情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对自己对生活对学习越来越充满了信心,学校风清气正,面貌为之一新,赢得了学生家长、学校周边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面对取得的可喜成绩,我们知道,如果不继续探索完善,不继续总结升华,科研育人将很难在实验中学这块教科研贫弱的土地存活。

责任感驱使着我们及时组织、申报了课题研究,我们的教科研团队焚膏继髻、苦心付出,为实验中学的科研阵地铺下坚实的基石。

如今,市级课题《激励育人四步走》已顺利结题,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县城中学激励育人四步走探究》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二、立足于课堂围绕教学改革,营造积极的教研氛围,认真探寻教研之路一手抓学生的行为素养,一手抓学生的学习,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理念的有力保障。

调查中我们发现,来自农村的学生大都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差、意志能力差。

对农村学校发展方向定位的思考

对农村学校发展方向定位的思考

对农村学校发展方向定位的思考作者:于绪政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3年第01期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把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进一步引向深入。

这是摆在我们每位农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可以引起我们思考的课题。

农村学校教育工作者素质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针对这一要求,省、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对特色学校建设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当前作为农村学校特色建设究竟何去何从,是我们每个校长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制定切实有效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所谓学校发展定位,指确定学校发展的、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及与此相联系的在百姓心中的地位,以此使公众理解和正确识别某学校有别于其他学校的特征。

目前,我们不少农村中小学学校发展定位存在严重误区;一是盲目借鉴。

通过一两次的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完全照搬别人的做法,到头来只落个形似神离。

二是疲于应付。

不少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特色学校创建检查,挑选了少部分的学生成立了乐器班、舞蹈班等,每天活动课吹吹打打就认为是艺术特色学校。

实践证明,学校有什么样的办学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速度。

有目标才会有动力。

我们应该找准自己学校工作的结合点和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为今后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学校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规范学校管理在学校诸多的管理对象中,都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

科学、有效的民主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学校工作上的客观随机性和主观随意性,去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也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努力做好教科研工作教育科研水平是一个教师、乃至一所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关于农村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的思考

关于农村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的思考

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仃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管
理 信 息 工 作 提 到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位 ” 教 师 法 》 定 : 师 。 规 教 享有 进 行 教 育教 学 话 动 , 展 教育 教 学 改 革 和 实 践 . 事 科 开 从 学 研 究 . 术 交 流 . 加 专 业 学 术 团体 . 学 术 活 动 中 克 分 学 参 在
为 自己只要教学成绩好 、 升学率高 , 不搞教育科研也可以。
( ) 作层面问题。 二 操 1重 结 果 轻过 程 , 有 的 中 小 学把 教 育 科 研 过 程 和 教 育 科 研 成 果 分 离 . 重 后 者 轻 前 者 存 在 教 育 科 研 形 式 化 的 倾 向 , 重 实 效 甚 不
要战略 大 家逐渐认 识到 : 科研 兴教 是提 高教学质 量的
第一 动力, 育科研是学 校上新 台阶 、 水平 的重要 条件, 教 新 是 学 校 办 出 特 色 的 重 要 途 径 . 加 强 学 校 凝 聚 力 的 重 要 因 是 素 . 培 养青 年 教 师 尤 其 培 养 名 教 师 的 重磊 途径 . 建 立 学 是 是 习 型 学 校 的 重 要 基 础 。 然 而 . 我 区 的 农 村 中 小 学 仍 然 存 在 在 认 识 不 到 位 、 想 不 解 放 、 念 陈 旧 的 现 象 . 有 将 摘 教 思 观 没
1 教 育 科 研 神 秘 论 . 在我 区农 村 中小 学 中 . 分 教 师 认 为 . 育 科 研 探 奥 , 部 教 教师 搞 科 研 搞 不 出成 绩 , 育科 研 是 少 数 专 家 的 事 一 教 中小 学 教师 教育 科研 理 论水 平低 . 科研 方法 灾缺 . 知 如何 搞教 育 不
关 于农 村 中小 学 实施“ 科研 兴校 ’ 略 的思 考 ’ 战

农村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小学,从整体状况看,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动,开展得还不多,部分学校课题立项研究刚刚起步。

据了解,有较大一部乡镇中心小学还未系统地组织或参与各级教科研课题研究,多数农村普通小学,学校有组织的教科研活动基本上还是空白,在学校的工作计划、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还不能明显地看到教科研活动的影子。

因此,对于乡镇中小学特别是普通小学来讲,“科研兴校”或许只是一些口号,对多数学校讲,教科研工作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启动好这项工作,使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活动步入扎实有效的运行轨道,这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来做,需要克服的困难和解决的问题比较多。

关于“科研兴校”的制约因素农村中小学实施“科研兴校”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归纳起来大致上主要有三个方面:(一)环境和氛围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但各地、各学校也不平衡。

可以从人、财、物、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分析。

人的因素,实事求是地讲,部分干部教师缺少必要的教科研意识和科研素养,缺乏教科研课题研究等方面的操作技术,缺乏学习和实践锻炼,缺少参与教科研的自觉意识和积极性、主动性。

从经费方面来看,部分乡镇和学校向教科研活动方面的投放力度小,有的根本没有,有的想投一些也不知道如何开始着手。

从物的方面看,干部、教师缺少必要的学习资料,特别是用于教师从事学校教科研活动方面的指导资料以及先进理念、理论学习资料明显不够,有的有一些,但用的也不够好。

从机制上讲,对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教科研方面的管理制度措施还未建立或很不完善。

(二)“科研兴校”的误区问题在“科研兴校”的实施推进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误区,对部分学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是形式主义下的科研兴校。

个别单位把科研兴校当成搞形式、走过场,产生这一问题的根子在于部分学校领导同志的认识有偏差。

在他们看来,搞科研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或者是为了学校装“面子”。

搞科研只在两头上做文章,开始找个课题立上项,最后再集中“兵力”拼凑几篇文章作为研究成果。

农村教育学校呼唤“反思研究”

农村教育学校呼唤“反思研究”

师的传统方式是外 出进修 , 限制是 明显的 , 其 大批量 的送 出去 , 学校财力有限 , 师资紧缺 , 培训 的人数受 到限制 。 个别 的派 出去 , 受训 的时间总有一个范 围 , 不能长期进行 , 不可以持续发展 , 与 终身学习 的要 求相 矛盾 。 反思研究 的引入 , 则能从根本上解决这 些问题 , 使教师 的专业化发展迅速上一个 台阶 , 这是反思研究 的
灵活性决定的。 反思研究立足于教师 的课 堂教学实践 ,研究 的对象是教师 个人 的具体教学行为 , 课堂就是教师 培训 的阵地 , 每一堂课都是 教师成长 的空间 , 每一节课都给教师发展 的可能 , 突破了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 ,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在反思研究 中, 研究者就是实践者—— 匕 课教师本人 , 加研究 就能得 到培 参
行为为质量 , 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 目标 的研究。 以上是对反思研究核心内涵的框定 。如果从认 知心理学 的
训。 这样 , 学校 的教师就可以做到参与 , 同提高 , 共 解决培训面窄
的问题。此其 一。 教师只要有反思 的意识和习惯 , 每一堂课 的成 功与不足 , 都
可以作为反思 的对象 。成功时 , 举一反三 , 融会贯通 , 益求精 , 精
为本” 的素质教育新理论 的出台 , 使教师 的角色在发生着深刻 的 变化 , 要求教 师能“ 高 尚的情 操感染人 , 用 用正确 的观念 的引导
人, 用丰 富的知识武装人 , 用综合的能力 塑造人” 。然 而 , 在广大
农 村学校 , 由于经济 的落后和信息 的闭塞 , 教师普 遍存在着观念 落后 , 研究意识淡薄 , 教法滞后 , 教学能力低下等不足 , 已经跟不 上时代 的步 伐, 这是每一个教 改者都无法 回避 , 不容 忽视 的事 也 实。 如何引导农村 中小 学教师走上专业 化发展的道路 , 提升其素 质, 显得尤其迫切和必要 。 笔者认 为 , 以反思教师课 堂教学 教师 的心 理认知 特点

农村小学“科研兴教”的探索与思考

农村小学“科研兴教”的探索与思考
任实 施 “ 题 研 究 工 程 ” 过 程 中 , 们 紧 密 结 课 的 我 合 学 校 、 师 的 自身 实 际 , 着 “ 精 勿 滥 ” 原 则 , 老 本 宁 的
努 力 选 准 课 题 、 好 课 题 , 争 把 课 题 研 究 深 、 究 选 力 研
透 , 教 师 、 生 、 校都 能 从 课 题 研 究 中 真 正 受 益 。 使 学 学 1 题 :- 要 选 准 课 题 。 校 的 课 题 应 该 来 自 . 选 -是 一 学 学 校 和 教 师 的 实 践 ,应 该 贴 近 学 校 和 教 师 的 教 学 实 际 , 该 让 大 部 分 教 师都 能 参 与 。 认 真 分 析 本 校 教 应 在
和课题组 成员 , 为课 题 研 究 做 好 组 织 保 证
2研 究 : 题 确 定 并 立项 后 , 们 即严 格 按 照 无 . 课 我
二 、 师 培 养 工 程 名
学校要提 高教育教学 质量 , 需要 一批好教 师 ; 学
生 要 有 效 地 开 展 教 育 教 学 研 究 ,也 离 不 开 一 批 好 教 师 。 老 师 既 是 重 要 的 教 育 教 学 资 源 , 是 重 要 的教 好 也 育 科 研 资源 。 因此 , 实 施 科 研 兴 校 战 略 和组 织 课 题 在 研 究 的 同 时 , 们 认 真 实 施 “ 师 工 程 ” 努 力 创 建 一 我 名 ,
学现状 及原有实践经 验的基础上 ,我 们广 泛征求 全 校教 师的意 见, 积极 寻求无锡市 、 宜兴市等教科研 部
门 和 专 家 的 帮 助 和 指 导 , 过 反 复 研 究 和 设 计 , 定 经 确
了《 学数学 主体 参 与式 课堂 教学 模式研 究 》 小 小 和《 学生 自主 习作 的研究》 题 , 课 并分 别在 宜兴 市 、 锡 无 市 和 江 苏 省 教 育 学 会 立项 。这 两 个 课 题 作 为学 校 的 晕点攻 关课题 , 在凝 聚学校 的教育科 研力量 , 动学 带 校教 育科研 水平 的整体 提高 方 面发挥 了重 要作 用 。

农村学校科研兴校的思考

农村学校科研兴校的思考

农村学校科研兴校的思考
敬大喜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成长靠科研.一所学校必须是教师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只有学生发展了,才能实现真正的学校发展,形成学校的风格特色.所以,学校要形成品牌,就必须有自己的实实在在的教育科研.
【总页数】1页(P21)
【作者】敬大喜
【作者单位】四川省西充县高院镇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农村学校教育科研的思考——农村区县学校教育科研案例分析
2.\"科研兴校\"在职成院校发展中作用的思考
3.走科研兴校之路强农村学校之师
4.关于科研兴校的思考
5.“科研兴校”在职成院校发展中作用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学校科研兴校的思考》[摘要]学校的发展靠教师,教师的成长靠科研。

一所学校必须是教师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只有学生发展了,才能实现真正的学校发展,形成学校的风格特色。

所以,学校要形成品牌,就必须有自己的实实在在的教育科研。

[关键词]农村学校科研兴校教师
思考一:什么是科研兴校
1.科研兴校的内涵。

科研兴校是指在专家引领下,通过教师全员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高全体教师素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2.科研与兴校的关系可归纳为。

科研是手段,兴校是目的。

科研的成效决定着兴校,兴校又进一步促进科研。

思考二:农村学校为什么要搞教育科研
1.教育科研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

课程改革已说了多年,学校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上下了不少功夫,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用了不少点子。

但是我们仍然看到,课堂教学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形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尚未充分调动,主体性没有充分体现,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效率低下。

教师教学精力和学生学习精力投入不足;教学管理制度不够科学,缺乏有效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因此,只有不断学习、研究、实践,让教育科研深入学校深入人心,才是唯一的促进课程改革办法。

2.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师的专业化是教育发展的潮流,农村教师水平低、底子薄、精力散,学科专业知识差更不谈教育专业技能。

很难做到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学风格的形成,教育境界的提升。

因此,只有教师本人不断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学习、培训、反思、研究,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3.教育科研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个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科学的发展计划和长远规划,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所学校必须是教师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只有学生发展了,才能实现真正的学校发展。

所以,学校要形成品牌,就必须有自己的实实在在的教育科研。

思考三:农村学校怎样搞教育科研
1.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领悟教育科研是学校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是实现新的蜕变的重要途径。

每个教工必须从学校的前途和使命的高度来认识它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科研兴校的战略中去,为学校发展作贡献。

教师必须破除“科研神秘论”“科研无用论”以及“科研与本职工作对立论”等错误观点。

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而且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科研工作首先是研究教育教学,它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直接从事的具体工作。

说它是科研,是因为我们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改变、有所提升。

必须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实践、实验找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

2.引领科研课题,全员参与全面推动。

引入课题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关键。

课题从实际出发,从教学中来到教学研究中去。

引领教师抓住在实践中的困惑,教育教学中所遇得困惑即是问题,问题就是你的课题,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是成果。

这样教育科研就不在神秘了。

一学期中解决了几个问题就研究了几个小的课题。

做了几个小的课题就可以合作做大的课题。

这样“人人参与,人人有课题,人人有成果”,学校教育科研也就形成了。

3.在教育科研中学校应注意什么。

(1)班子的引领作用。

教育科研要从学校的班子抓起,只有班子发展了,教师才能自主参与。

(2)完善制度,确保教育科研的进行。

如小课题的确立奖励制度,学校课题研究成果的评审奖励制度,课堂教学中成果应用制度,课题组学习制度,课题进展流程等。

(3)坚持教育科研与教师培训相结合。

因此,专家的引领是必要的,请进来走出去,舍得投资,保障教师的学习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拓宽视野,学然后知不足,学而后思,思而后析,在分析中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缺陷,缺什么,补什么,训什么,发展什么,这样研究过程就能形成。

思考四:什么样的教育科研能兴校
科研兴校是时下的时尚,但我们不禁要想。

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能兴校呢。

1.准确选题。

学校教育科研的途径是课题。

没有课题就谈不上科研,更谈不上科研兴校。

选择课题是一个方向性问题。

不能解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科研是没有生命力的,没有深刻
理论导入的科研缺乏吸引力,不能融入教育教学改革的科研不易引起共鸣。

因此,当面对教育实践中诸多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将其与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相互比较,才能从中选择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有利于发展的科研课题。

农村学校最为合适的是教学领域的课题,通过教学领域的课题研究进一步改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科研兴校的生命力。

江苏洋思中学坚持在应用上大做文章的教育科研工作思路,他们的课题研究从解决“满堂灌”问题入手,以“当堂完成作业”课题为起点,经过全校教师十几年的艰苦探索,逐步创造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只有使实际问题上升到可以进行理性思考的高度,才有望在投入到辛勤的研究之后,产生有效的改革措施和预期效果。

我校先后确立的《农村学生自主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和方法研究的子课题《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推广研究》以及我校教学中小课题的研究等课题,就是基于农村学校实际出发,为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基础,以规范办学管理为核心,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的办学思想的实施起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2.全员参与的科研兴校。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因而只有通过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才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我校同时开展的各个课题除注意学科分布的均衡性外,包括了教辅人员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工勤人员对学生的行为规范的养成等多角度提出要求。

我们以形成了激励、组织、督促、评价、指导教师教辅工勤人员等全员投入教
育科研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线路。

保证了由点到面、由部分到全体全面推开,使人人参与教育科研进程落到实处。

3.应用成功经验的科研兴校。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用人家教育科研的成果,学习研究,结合本校实际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理论。

我校在学习研究洋思中学教学模式中,就形成了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模式,对师生由单一评价变为多元评价。

多元的综合评价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学习洋思教学中,构建了学校的高效课堂模式,为推进规范办学奠定了基础。

在众多的研究实践和归纳中形成了校本理论,它的形成及优化过程就是运用和推广过程,就是以实践促进教育科研,以教育科研来指导实践并及时促进常规化的过程,也是学校文化积淀和更新的过程。

总之,以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以实现校本问题的解决为中介的,以校长及全体教师全程参与为方式的,以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开放性以及研究与教育活动的不可分割性为特征的教育科研,就是能兴校的教育科研。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
[2]四川教育.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