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门名称汇总

合集下载

西安永定门城楼简介

西安永定门城楼简介

西安永定门城楼简介西安永定门城楼是中国古代城楼建筑的代表之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永宁门内,是西安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城楼之一,也是西安古城墙上保存最完好的城楼之一。

永定门城楼建于明代,是明代城楼建筑的典范。

城楼呈四方形,高约12米,底面长约约15米。

整个城楼由砖石构建而成,结构坚固稳定。

城楼上方设有角楼,楼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城楼南北两侧各有一座门楼,门楼上设有门洞,门洞两侧还有瞭望口,便于城楼守卫人员观察外部情况。

永定门城楼的名字来源于古代的“永定门”,这是古代城墙上的一个城门,也是唐代长安城的主要出入口之一。

永定门城楼作为古代城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是古代城市的防御工事,起到守卫城市和抵御外敌的作用。

如今,城楼成为了西安的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和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进入永定门城楼,可以看到城楼内部结构布局合理,设有楼梯和走廊,方便游客参观。

城楼内部还陈列着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展示了古代城楼的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

在城楼的顶层,游客可以俯瞰整个西安古城的全貌,远处还可以看到秦岭的壮丽山景。

除了观光游览,永定门城楼还常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

例如,每年的国庆节期间,城楼会举办升旗仪式和文艺演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看。

此外,城楼还常常举办古代建筑艺术展览和文物展览,让游客更加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和历史文化。

作为中国古代城楼建筑的代表之一,永定门城楼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是中国古代城墙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观永定门城楼,不仅可以欣赏到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还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西安永定门城楼作为古代城楼建筑的典范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的完整保存和精美构造,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成就。

无论是对于历史爱好者还是游客来说,永定门城楼都是一处值得探访的重要景点,它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领略古代建筑的魅力。

一张图读懂西安城墙18座城门(历史故事)

一张图读懂西安城墙18座城门(历史故事)

一张图读懂西安城墙18座城门(历史故事)西安城墙有城门18座从永宁门开始顺时针依次为:永宁门、朱雀门、五亩门、汉光门、安定门、玉祥门、吴尚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上简门、上秦门、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遗址。

而这18座城门的形成也是各不相同的:其中,永宁门、安远门、长乐门、安定门作为Xi安明代的原城门,由于当时军事防御的需要,均为单门窑洞,并修建了三道城墙,两墙之间形成一个瓮。

除了永宁门,其他三个门只剩下两堵墙了。

到了民国时期,城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军事防御需要。

为了方便交通,人们在原来的四个城门的两边修建了新的开口。

剩下的14个新开放的城门,是在战争打开的城墙缺口上重建的,是在唐朝城门遗址旁边新建的,是为了纪念伟人而新建的,是为了方便交通而简单新建的。

细数这些门的名字和来历,也可以从侧面了解中华民族的兴衰。

永宁门永宁门,俗称南门,建于隋朝初年(582年),是安历史最悠久的城门。

当时是皇城南三门中的东一门,称为安门。

唐朝末年,当韩健承包建立一个新的城市,这是左作为南门。

明代改名永宁门。

它也是Xi安城墙大门中最完整、最漂亮的一个,新建成的地下通道让游客可以安全进入。

城上的箭楼在保卫Xi安(又称镇守长安二虎)的战斗中被毁,我们现在看到的箭楼是2013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南来北往的车流从正门东西两侧的另一个票孔穿过,这个票孔本身就成了文物。

朱雀门朱雀门原是唐代长安皇城的南门,其下是市中心的朱雀街。

隋唐时期,皇帝们经常在这里举行庆典。

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曾在朱雀门塔检阅得胜军队。

唐朝末年,当韩健承包建造一座新城市时,城门被关闭了。

1985年修复Xi安城墙时,发掘了被明城墙包裹的朱雀门遗址。

它就像隋唐文人描述的那样壮丽。

城门柱的基础由大理石制成,青石制成的门槛上刻有优美的线条和飞舞的爬行图案。

门的隔墙又厚又直,随处可见的废墟显示出当年的豪华气派。

朱雀门于1986年开业,位于遗址西侧。

通远门城门讲解

通远门城门讲解

通远门城门讲解摘要:1.通远门城门的历史背景2.通远门城门的建筑特点3.通远门城门的文化意义4.通远门城门的现状与保护正文:通远门城门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古代长安城的一个重要城门。

长安城作为古代中国的首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通远门则是长安城墙的象征之一。

本文将从通远门城门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意义和现状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介绍。

通远门城门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2 年,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始建长安城。

长安城作为汉、唐两代的都城,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

通远门位于长安城北侧,是古代长安城的重要城门之一。

据史书记载,通远门原名“北门”,唐太宗时期改名为“通远门”。

通远门城门的建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首先,通远门城门为单门道建筑,城门宽约4.5 米,高约6 米,城墙厚约12 米。

城门采用砖石结构,墙体用青砖砌筑,顶部用石板覆盖。

其次,通远门城门两侧连接着城墙,城墙为夯土筑成,夯土层间夹有碎石和木炭,以增强城墙的坚固性和抗侵蚀性。

最后,通远门城门上方原有城楼,可惜在历史长河中损毁,现存的城门洞是古代原貌。

通远门城门在古代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作为长安城的北门,通远门承担着连接内外的重要任务,是古代帝王出行、外交使节来访、军队出征等重要活动的场所。

此外,通远门还是古代长安城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权威。

如今,通远门城门作为古代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西安市政府对通远门城门进行了修复和保护,使这座古老的城门重现昔日的雄伟壮观。

同时,通远门城门也成为了一处旅游胜地,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古代历史文化。

总之,通远门城门是古代长安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远门城门讲解

通远门城门讲解

通远门城门讲解【实用版】目录1.通远门城门的历史背景2.通远门城门的建筑特点3.通远门城门的文化意义4.通远门城门的现状与保护正文通远门城门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古代长安城的一座重要城门。

长安城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古都之一,曾经是周、秦、汉、唐等 13 个朝代的都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通远门城门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605 年 -618 年),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

在唐朝时期,通远门城门是长安城南面的主要城门之一,也是皇帝前往洛阳和江南地区的必经之路。

通远门城门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远门城门采用拱券式建筑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得城门在承受重量时更加稳定,同时也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

其次,通远门城门的建筑材料以青砖和石头为主,这些材料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最后,通远门城门的设计独具匠心,城门两侧设有护城河,城门外部还有一座方形的瓮城,这些都使得通远门城门在防御敌人入侵方面具有极高的效能。

通远门城门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长安城的繁荣与衰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城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使者和学者,通远门城门便是他们进入长安城的重要通道。

此外,通远门城门还是古代皇家礼仪的象征,如皇帝御驾亲征、册封公主等重要仪式都在此地举行。

因此,通远门城门不仅是一座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同时也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遗址。

如今,通远门城门已经不再承担防御任务,而是成为了一座供人们参观、研究的遗址公园。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已经对通远门城门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

在 2014 年,通远门城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城遗址”的一部分,得到了更加全面的保护。

人们可以通过参观通远门城门,了解古代中国的建筑技艺、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总之,通远门城门作为古代长安城的一座重要城门,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还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重要遗址。

通化门、明德门、开远门,这些名字西安人都知道,但“门”在哪?

通化门、明德门、开远门,这些名字西安人都知道,但“门”在哪?

通化门、明德门、开远门,这些名字西安人都知道,但“门”在哪?西安可能是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融合得最好的一座城市了,现在市区内还有完整的城墙遗址,西安人所说的“西安城”或者“老城区”,指的就是以钟楼为中心,直到明城墙的这一块区域。

西安的城墙有四个正门,分别是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另外还有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玉祥门、尚武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中山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这14座侧门,共计是18个城门。

除此之外,西安还有很多带“门”字的地名,比如通化门、明德门、开远门、延兴门、延平门等等,这些名字西安人都知道,但是“门”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消失了的“城门”,事情得从唐朝时说起。

唐朝时是有城郭之分的,下面是唐长安城的地图,最内侧是宫城与皇城,大概位置就在如今的西安老城区,而外侧的叫“外郭”,是皇城之外的城市,供普通人居住,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也就是说在唐朝的时候,长安城是有两个城墙的,分别是皇城的城墙与外郭的城墙,后来唐长安城被毁,外郭消失,这些门自然就没有了。

唐朝时期的外郭一共有12个门,分别是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延兴门、春明门、通化门、芳林门、景曜门、光化门,如今的西安地铁也沿用了通化门、延兴门、延平门、开远门等名字。

接下来我们再继续聊聊这消失的12个外郭城门,看看他们如今都在哪里。

开远门开远门其实就是现在的土门,因为城门朝北,取名“开远”,表明了当时皇帝开疆拓土的决心。

开远门的旧址在西安西郊原大土门村,现在叫做大土门社区,已经找不到遗址了,开远门地铁站外有很多丝绸之路纪念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千年之前的繁华。

今天的金光门公交站位于丰庆路与西二环十字,建于隋初开皇二年,隋朝时把金光门外当行刑法场,唐朝时期著名才女上官婉儿就居住在金光门附近。

金光门遗址在原西安西郊李家庄西北约130米处,几十年前这里依然有3米多高的夯土痕迹,现在也消失不见了。

通远门城门讲解

通远门城门讲解

通远门城门讲解
摘要:
1.通远门简介
2.通远门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3.通远门的建筑特点和艺术价值
4.通远门在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中的作用
5.通远门的现状和保护措施
正文:
通远门,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代城门。

它见证了古都长安的辉煌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远门位于西安城墙的西南角,连接着市区和南郊。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当时名为安定门。

后来,在明代进行修建时,改名为通远门。

自古以来,通远门就是出入西安的重要通道,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

通远门的建筑特点独具匠心。

它采用了传统的城门建筑形式,由城墙、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

城楼为三重檐歇山顶式结构,造型古朴典雅。

箭楼与城楼相连,为方形建筑,四面设有箭窗。

瓮城则是一座独立的城堡,四周设有城墙,与城门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通远门在中国古代城市防御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它与其他城门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严密的城池防御体系,有效地抵御了敌人的侵扰。

此外,通远门还是古都长安的象征之一,代表着中国古代城市的繁荣与辉煌。

如今,通远门已成为一座博物馆,展示着西安城墙的历史和文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对通远门进行了多次修复和保护措施。

通远门的保护和利用,对于传承中国古代文明、弘扬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通远门作为西安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西门古城墙介绍

西门古城墙介绍

西门古城墙介绍
西门古城墙位于中国多个城市,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其中两个城市的西门古城墙介绍:
西安的西门,也被称为安定门,是西安城墙的正西门。

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西门被保留下来。

在明代扩建城墙时,西门的位置略向南移。

这座城门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和闸楼。

西门箭楼和城楼至今仍然存在,而且城楼北侧还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的观望台。

此外,在西门城墙上,还发现了明朝初年的精美彩绘,面积约为1000余平方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恩施的西门古城墙也是一座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

这座城墙依山而建,西、南高处达山顶,东北低处临清江。

城墙外侧加垒砌石块,看起来高大坚固。

城内是人行巷道,而城外则以江河、溪沟作为护城河。

这座城墙是湖北山区城池的活标本,沉淀了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西门古城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西安南门介绍

西安南门介绍

西安南门
西安的古城有四门西门名安定,北门名安远,东门名长乐,南门名永宁。

西安的古城有四门
西门名安定,北门名安远,东门名长乐,南门名永宁。

城墙的每道门都有三层门楼:阙楼、箭楼、和正楼。

阙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

箭楼与正楼之间为瓮城,站在瓮城墙头很容易使人想起“瓮中捉鳖”这个成语。

西安城墙建于明洪武年间(1370枣1378)年,以公元6世纪时隋唐皇城墙为基础扩展形成,周长13912米。

墙体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厚度大于高度,建筑稳重坚固。

自1983年开始的环城建设工程,逐步建成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环城公园。

以城墙为主体,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女儿墙垛口、城门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严密完整的冷兵器时代城市防御体系,为游客直观了解古代战争提供了珍贵的人文景观。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10元位置:位于西安市古城墻南门两侧的文昌门至和平门段西安的南城墙长有3442米,以城门为中心点,向东延西两侧延伸。

墙顶宽绝对15米,平坦而洁净。

两侧又筑有带垛矮墙,亦称女墙。

上面不仅可以散步、观光、徘徊、消遣,即使在上面跑马、比武,也不失为理想之场地。

这20多公里完整的古城墙,不仅反映了一座古城的形像与面貌,也是一个国家和人类的财富。

气势恢宏 细数西安城墙十八门

气势恢宏 细数西安城墙十八门

气势恢宏细数西安城墙十八门时间摧残出它们的沧桑:但它们仍雄立一方,如同十八位怒目金刚。

它们经历过多少凄凉有风花雪月的繁华也有人走茶凉的悲伤。

青苔是时间逝去的痕迹,古老的城门阻拦着敌人让城市固若金汤···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领略这十八座城门的魅力.一、永宁门永宁门是西安城墙的正南门,建于隋代初,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原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为永宁门。

现永宁门为环岛交通,门外有南门广场,门内为南大街,门外接南关正街。

永宁门(摄影/朱雀乐华)【南门】古曰“永宁门”,是西安城墙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始建于隋初(公元582年),明代改为“永宁门”。

在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往南面。

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

为以示诚心,永不开正南门,它是西安城墙个四门中恢复最完整的一座。

二、安定门安定门俗称【西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

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门,寓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安定门(摄影/…地理‟學家)这座城门原有三重门楼:城楼、箭楼、闸楼。

三道城墙,城楼里,箭楼居中,闸楼向外。

门楼下均有拱卷式门洞,洞高宽为6米。

城楼与箭楼之间有方形瓮城,平时是出入通道,战时是防守要地。

现西门箭楼、城楼雄姿犹存。

城楼北侧有日本天皇访问西安时所建观望台一座,供游客参观,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箭楼是我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现城门内为西大街,门外为西关正街。

三、安远门安远门俗称【北门】,明代构筑城墙时建造的北门,正式名称为安远门。

安远门(摄影/不是好男人)追溯历史,“安远”为何而来?“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

辛亥革命时,起义军进攻满清,安远门战争激烈,交战中北门城楼被焚毁。

通远门城门讲解

通远门城门讲解

通远门城门讲解
(最新版)
目录
1.通远门城门的历史背景
2.通远门城门的建筑特点
3.通远门城门的文化意义
4.通远门城门的现状与保护
正文
通远门城门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古代长安城的一个重要城门。

据史书记载,通远门始建于隋朝,唐朝时期得到扩建和修缮,一直沿用到明朝。

这里曾是古代帝王出行、官员上朝、外国使者来访的必经之地,因此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远门城门的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远门城门结构严谨,建筑工艺精湛。

城门为拱券式建筑,用青砖和石料砌筑而成,券顶以砖雕、石雕装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通远门城门两侧连接着城墙,城墙高大雄伟,是古代防御工程的典范。

最后,通远门城门附近还有一座高大的烽火台,用于传递战争信息,体现了古代军事建筑的智慧。

通远门城门在历史长河中,见证了无数重要事件,如唐朝玄宗皇帝迎接日本遣唐使、明朝崇祯皇帝巡视边疆等。

这些事件都为通远门城门增添了浓厚的历史色彩,使其成为研究古代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遗址。

然而,历经沧桑的通远门城门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

城市化进程、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这座古老的建筑。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划定保护范围、加强维护和修复等。

此外,还开展了许多宣传和教
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通远门城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总之,通远门城门作为古代长安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西安18座城门的名称来历doc资料

西安18座城门的名称来历doc资料

西安18座城门的名称来历西安18座城门的名称来历老西安也不一定知道钟楼是西安古城的标志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是明代初年在唐长安城皇城基础上建筑起来的,呈长方形,总周长11.9公里。

西安古城墙的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一系列军事设施,构成了严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西安城墙从隋唐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城门发生了种种变化。

细数这些城门的来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城的沉浮。

西安城墙有城门18座,从北顺时针依次为:尚武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永宁门、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

1、尚武门(小北门)尚武门是北城墙最西边的一座城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根据唐长安城墙遗址公园里的石铺地图标示,这里曾是当年的玄武门,李世民与尉迟恭射杀亲兄弟李建成、李元吉的地方。

2、安远门安远门是明清西安城的北城门,位于西安城南北中轴线上。

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

3、尚德门尚德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西,开于建国后。

与尚武门、尚勤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现城门内为尚德路,城门外为火车站西盘道。

4、解放门解放门原名中正门,位于西安火车站正前方,开于民国时期。

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将解放门拆除,成为城墙的一个豁口,2005年重新连接,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

城门内为解放路,城门外为火车站广场。

5、尚俭门尚俭门位于北城墙解放门与尚勤门之间,开于建国后。

与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现城门内为尚俭路,6、尚勤门尚勤门是北城墙最东边的一座门,开于建国后,与尚德门、尚武门、尚俭门共同表示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

西安城墙地理知识

西安城墙地理知识

西安城墙地理知识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以下是关于西安城墙的地理知识:
1. 位置和规模:西安城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市中心区,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千米,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

城墙内人们习惯
称为古城区,面积平方千米。

2. 城门:西安城墙主城门有四座,分别是长乐门(东门)、永宁门(南门)、安定门(西门)、安远门(北门)。

这四座城门也是古城墙的原有城门。

从民国开始为方便出入古城区,先后新辟了多座城门,至今西安城墙已有城门18座。

3. 历史沿革:在明代崇祯年间,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加强西安城防,特在西安城墙外修筑了东、南、西、北四关郭城守护城墙。

四关郭城紧接明西安城的四门,向外夯土筑墙,再挖淘壕围之,形成具有战略防守意义的关隘,是老城的外展延伸。

四关城墙中心通道上各建有闸楼一座,从而形成了城三重、楼三重的形制。

四关郭城的修建,大体上固定了西安城的规模和外貌。

4. 文化意义:1961年3月4日,西安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名单中唯一的古代城垣建筑。

四关的称谓依然还在沿用,不同类型的人群聚居,不同行市的分类聚合,演绎形成了不同的街道面目、建筑风格和市井文化。

如需更多关于“西安城墙地理知识”的资料,建议查阅相关网站获取更多帮助。

西安城门18座

西安城门18座

西安城门18座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现有城门18座。

1.长乐门为西安城东城门,俗称东门,位于东城墙中部偏南,南至东南城角250丈(合800米),北至东北城角633丈(合2025米)。

长乐门规格为6+1式门洞。

2.永宁门为西安城南城门,俗称南门,是西安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

位于南城墙中部偏西,东至东南城角734.5丈(合2350.4米),西至西南城角550丈(合1760米),北与北城门安远门南北相直。

永宁门规格为6+1式门洞。

3.安定门为西安城西城门,俗称西门,位于西城墙中部偏南,北至西北城角530丈(合1696米),南至西南城角300丈(合960米)。

西门箭楼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堡。

安定门规格为6+1式门洞。

4.安远门为西安城北城门,俗称北门,位于北城墙中部偏西,现原城门洞不再使用,另于城门东西两侧各新开两个砖砌门洞,四门洞宽皆10米,以供行人车辆通行。

安远门规格为4+1式门洞。

5.中山门,又称小东门。

在今东新街东端。

1926年开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门。

南北各辟一城门洞,共宽13米。

南侧门洞叫“东征”,北侧门洞叫“凯旋”。

中山门规格为双门洞。

6.勿幕门,又称小南门。

在今城西南城隅四府街南端。

1939年开辟,宽6.5米。

为纪念辛亥革命中牺牲的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而命名。

勿幕门规格为单门洞。

7.玉祥门,又称小西门。

在今莲湖路西端。

1928年开辟,豁口宽140米。

为纪念冯玉祥将军于1926年率军击败围困西安达8个月之久的北洋军镇嵩军刘振华解西安之围,时陕西省主席宋哲元特命名为玉祥门。

玉祥门规格为5门洞。

8.解放门,原名中正门,在今解放路北端。

1934年因陇海铁路通车西安而修,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城墙,豁口通道宽516米。

解放门规格为大跨度桥拱式3门洞。

9.朝阳门,1994年开,位于东城墙北段,在东五路东端,原辟城墙豁口宽140米,通长乐西路。

古城的西安的门的原理了

古城的西安的门的原理了

古城的西安的门的原理了
古城西安的城墙门有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有水波门、虎门、兴庆门等。

这些门的原理主要涉及到城墙门的结构和功能。

1. 结构原理:古城门通常由门洞、门楼、门扇等组成。

门洞是城墙上的开口,用于车辆和行人通行。

门楼是门洞两侧的建筑物,其上方常有城楼或观景台。

门扇指的是门洞上方的移动部分,可以打开或关闭,用于控制通行。

2. 功能原理:古城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城墙的进出口,维护城市的安全。

具体的原理如下:
- 防御功能:城墙门常配有警戒塔、城楼等防御设施,可以提供观察、射击和布防的位置,保护城市不受敌人的入侵。

- 迎接功能:城墙门往往是城市的门面,通过门楼和门洞的装饰和构造,展示城市的美丽和力量,给来往的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 交通功能:门洞作为城墙的通道,方便车辆和行人进出城市。

门扇的打开和关闭通过绳索、铁链等装置实现,可以实现临时封闭、限流和疏导等功能。

- 管理功能:古城门常设有门卫、检查站等管理机构,对进出城市的人员和物品进行检查,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

综上所述,古城西安的门的原理主要包括结构和功能两方面,通过城墙门的设计和布置,实现了防御、迎接、交通和管理的多种功能。

西安的各城门名和街名的由来介绍

西安的各城门名和街名的由来介绍

西安的各城门名和街名的由来介绍西安的各城门名和街名的由来介绍?西安各城门名和街名的由来介绍:西安,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

走在这座千年古城的大街小巷之中,几乎处处都可感受到一股股浓郁的古代文化气息。

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在这种背景下,西安诞生了像“尚勤路”、“尚德路”、“尚朴路”、“商俭路”、“尚爱路”。

这些体现中国人传统美德的街名,一直沿用至今。

走在西安的大街上,便会发现很多街道有着一些有趣的街名,每一条街道的名字背后,都有着它悠久而古老的历史,每一个街名,都在见证着这座古城的发展与辉煌的明天·东木头市东起东厅门,西至南大街,长890米。

此街宋代时称菜市,金时称草场。

明时这里成为府城的木头市、枋板市,故更名为木头市。

明末,因其与聚居木器作坊的西木头市相对,改称为东木头市。

东厅门西起东木头市,东至东县门,长400米。

因清代咸宁县在东,称为东县,当时清军厅同知署和咸宁县初级审判、检察两厅设于此街,故得名东厅门。

东县门东起东羊市,西至东厅门,长265米。

明清时期,此街中段路北为咸宁县署,街北有县署大门与县门街,又因咸宁县署在府城4、贡院门街位于西大街西段北侧,南起西大街,北至西举院巷,长145米。

因位于“贡院”正门前得名为贡院门街。

“贡院”为明清陕西省举行乡试的考场,位于府城西北(今儿童公园)。

东举街院巷位于今儿童公园东侧,为南北巷,西起早慈巷,北至新寺巷,长424米。

因西侧“贡院”俗称“举院”而得名。

西安城墙旅游景点

西安城墙旅游景点

西安城墙旅游景点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被视为西安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游览西安城墙可以参观以下景点:
1. 南门(永宁门):是城墙的主要入口,也是游览的起点之一。

门楼上有一座观光塔,可俯瞰整个城墙。

2. 北门(安定门):另一个主要入口,往北是通往西安碑林的道路。

门楼走廊上有鼓楼,可以观赏到鼓乐表演。

3. 城门楼:城墙四面的城门楼都是游客必经之地,门楼内部有展览介绍城墙的历史和建设过程。

4. 观景台:城墙上设置有多个观景台,可以远眺西安市区的美景,包括钟楼、鼓楼等著名建筑。

5. 志诚门:城墙上最大的城门楼,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之一,上面可观赏陕西历史文化长廊。

6. 马俑博物馆:位于南门外,是中国最大的马俑博物馆。

馆内有大量的马俑和相关文物,展示了古代马车文化。

7. 南门广场:位于南门内,是一个广场公园,有音乐喷泉和休闲区,可以欣赏到城墙的壮美景色。

8. 自行车游:可以在城墙上骑自行车游览,全长约14公里,
沿途可以欣赏城墙和周边景色。

这些景点只是西安城墙旅游景点中的一部分,游客还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选择其他的景点进行参观。

西安明代城墙与城门(城门洞)的形态及其演变

西安明代城墙与城门(城门洞)的形态及其演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在每个古城中,由于人们的出入,都要建设城门,当然也随之而有城楼。

一个城池中在东、西、南、北四个方面都开城门,它主要是根据道路交通、军事防御性能以及战略而决定的。

不管一个城中有多少城门,每一个城门必然要建楼。

一个城门有楼,建设城楼,主要目的是标志城门的位置,城门有城楼可以观察控制出入城的人;可以远观窥敌情,准备警戒战斗。

每一座城大小不一,它的城门建设数量大概在从两个城门到十四个城门,每个城门在洞口也是从一个到五个。

从一般的城池来看,每一个城门做一个门洞或者三个门洞,在特殊的情况下,开五个门洞,例如唐代长安城明德门即是长安城的正南门,开五个门洞,这是比较多的。

一般来看城门分为三个部分,一日城台,二日城楼,三日门洞口。

城楼大都用一至二层,乃个别者做三层。

一层单檐,二层重檐,城楼的尺度都做三至五间,都做成砖台,木构楼层。

为了护卫城门的安全,有的城门外筑有~横长方形的小城,称为瓮城,如图1.1、1.2所示为现存的西安长乐门瓮城。

1.4.3城门洞的定义图1.1西安长乐门瓮城鸟瞰图图1.2西安长乐门瓮城平面到U㈨囫{}《口{i自城门洞是城市城墙内外交通的通道,由一孔或多孔门洞组成,门洞是由砖券砌而成,图1.3城门洞平面示意图城门洞开辟后城墙墙体形态仍保持完整。

城门洞是民国以后在城墙上陆续开辟的。

与城墙上原有的城门相比,只有门洞,没有大门,门洞上也没有城楼,门洞口的高度、宽度增加了很多,主要是为了满足城市机动车辆的通行(见图1.3、图1.4)。

开辟城门洞的目的是为了妥善解决保留城墙,同时又要发展城市道路交通之间的矛盾。

沥一人行道t,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1.4.4城墙豁口的定义城墙豁口就是城墙上的缺口。

形成原因一般有两种,即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形成的豁口包括交通豁口和其它原因形成的豁口,交通豁口是由于城墙内外的交通需求而开辟的交通通道,在开辟时因未考虑到城墙形态的完整性,而开辟为豁口;还包括由于人们的蓄意破坏而产生的豁口。

西安城墙知识十问

西安城墙知识十问

西安城墙知识十问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1.西安城墙的尺寸是怎样西安明城墙位于陕西省市中心区,国家AAAA级景区,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轮廓呈封闭的长方形,周长13.74公里。

城墙内人们习惯称为古城区,面积平方公里.2. 城墙上有多少个城门西安城墙现有城门18座。

从永宁门开始顺时针依次为:永宁门、朱雀门、勿幕门、含光门、安定门、玉祥门、尚武门、安远门、尚德门、解放门、尚俭门、尚勤门、朝阳门、中山门、长乐门、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

而这18座城门的形成也是各不相同。

3. 最早的四个城门是哪些是永宁门、安远门、长乐门、安定门四座城门,也就是现在的南门、北门、东门和西门。

它们作为西安明城墙的原有城门因当时的军事防御需要,都是单门洞,且都修建了三道城墙,两道城墙之间又形成了瓮城。

除永宁门外,其余三门现都只剩下两道城墙。

到民国时期,城门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军事防御需要,为了交通的方便,人们在原有的四座城门两边新劵了门洞。

4. 解放门的来历是什么解放门位置原是开于民国时期的中正门,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成为西安城墙一豁口,2005年重新连接,形成大跨度的桥拱式城门,从而使西安城墙全线贯通。

城门内为解放路,城门外为火车站广场。

在我国,“解放”一词特指中国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这一事件。

是一个特殊时代才有的历史纪念。

也诉说着一种中国人民政府政权刚刚建立时期执政者的政治情怀。

所以,中国大陆有近20座城市当时的主要商业街都是“解放路”。

而回顾历史,这些中国大陆的“解放路”又全部非常统一地都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由各地市人民政府宣布从“中正路”更名得来。

而那些被称为“中正”的饭店、门、桥,也都统统变更为“解放饭店”、“解放门”、“解放桥”。

解放—已经是政治,是经济,更是文化。

1949年6月20日,西安解放。

7月12日,西安市政府布告:中正门改名解放门,中正路改名解放路。

西安市 西华门

西安市 西华门

西安市西华门
西华门,位于西安市的历史文化名胜之
一,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门,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华门始建于公元前13世纪,当时西安城已经完成了城
墙的建设。

西华门保护着西安城,是当时城市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华门就像一把巨大的古老的门,保护着西安城,它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西华门由三道城墙组成,最外围的城墙呈圆形,高15米,宽7米,中间的城墙呈矩形,高10米,宽6米,内墙最低只
有5米,这三道城墙是当时西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西安城的重要防御工事之
一。

西华门现在已经成为西安的一个旅游胜地,西安的游客经常来到这里,欣赏着这里的历史文化,感受着这里的古朴气息,走进这里,感受着西安的历史,感受着这里的古老。

西华门是西安城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它传承着西安城的古老历史,传递着古老城市的精神,让我们记住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

它也是西安市许多热闹的记忆,让我们记住这座古城的美丽,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里的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城门名称汇总
西安城墙历史悠久,从刘邦建的汉长安城至明城墙的出现,历经隋朝的大兴城和盛唐的长安城,当时面积84.10平方公里,堪称世界之最。

西安明城墙建有月城城楼、大城城楼、四隅角楼以及建在上面的98座敌楼。

流传在城墙上的轶事很多,有很多优美的故事。

明清时开辟的四门
南门:曰“永宁门”,是这座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建于隋初,当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门中偏东的一座,叫安上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留作南门,明代改为永宁门。

东门:曰“长乐门”,因为国都南京位于西安的东面,“长乐”二字带有祈祝大明江山长久欢乐,万年不衰
之意。

西门:曰“安定门”,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被保留下来。

明代扩建城墙时位置略向南移。

明清西安西城门“安定”二字暗意西部边疆安泰康定。

北门:曰“安远门”,明清西安城北城门,安远二字是继承中原汉族朝廷对边远少数民族采取的怀柔安抚
政策,希望边远少数民族对朝廷知恩归顺。

民国时开辟的城门
中山门又叫小东门,在今东新街东端。

1926年初,在冯玉祥倡议下开辟了中山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
袖孙中山而得名。

勿幕门又叫小南门,在今四府街南端。

1926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

玉祥门又叫小西门,在今莲湖路西端。

1926年,北洋军阀刘镇华包围西安8个月之久,使西安人民饿死4万多人,直到冯玉祥将军率国民军击败刘镇华后西安才得以解围。

后来,陕西省主席宋哲元为纪念冯
将军的历史功绩,特开此门,取名为玉祥门。

解放门又叫小北门,原名中正门,在今解放路北端。

1952年因扩建火车站广场而拆除,现已重新连接,
至此西安城墙全线贯通。

建国后开辟的城门
朝阳门:位于西安城墙的东段,这座城门朝着太阳,是每天第一个见到阳光的城门,故取名朝阳门。

建国门:为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城内的路为建国路,新开的门为建国门。

和平门:与西安火车站、大雁塔处与同一南北轴线上,开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
世界和平的渴望,故名和平门。

文昌门:碑林博物馆南侧的文昌门,开于1986年。

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惟一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

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今碑林博物馆旁边的城墙边,魁星楼也建在城墙之上。

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就被命名为文昌门。

朱雀门:朱雀门是唐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

含光门:含光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其中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
宋以后全部封闭。

尚德门,尚勤门,尚武门,尚俭门。

4门取名皆是宣扬儒家的指导思想。

汉朝时,汉武帝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西汉的首都建于长安(今西安)。

为了宣扬儒家思想,巩固统治,故将儒家崇尚的“良好品德、习武健身、勤俭节约”,寄予尚德路、尚勤路、尚俭路,与之相对新开的城门命名为尚德门、尚勤门、尚武
门、尚俭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