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doc
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

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总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供应商质量管理程序一.目的对供应商提供的外购件·外协件·进口件进行质量管控,确保采购的产品能够持续满足客户需求。
二.适用范围本质量管理程序仅适用于为我公司提供材料配件的供应商的品质异常管控。
三.职责(一)质量管理中心负责对来料件进行产品的质量检测,品质的异常处理,并负责配合采购部门实施对供应商选择和评价。
(二)采购部门负责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考核管理,按季/年度组织供应商业绩评鉴·督促·供应商品质整改。
(三)工程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将材料送至质量管理中心验收抽检,并及时反馈材料不良信息。
(四)仓库负责入库材料的验收·库存管理和不良品标识等。
(五)生产管理中心负责制程在线材料(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口件)不良信息的反馈·退库办理,配合不良品的处理。
四.管理要求(一)材料(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口件)品质异常发现和处理1.来料检验,经质量管理中心IQC依据图纸,材料国家(行业)标准以及《来料检验指导书》抽检判定为不合格品时,由IQC作出处理意见,并经部门领导批准执行处理方式:筛选·拒收·让步接受·返工·退货。
⒉生产部在加工中心发现材料(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口件)品质不良时,反馈给质量管理中心查实并提出处理意见,经生产部领导确认执行。
在线材料(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口件)处理方式:筛选·让步接受·返工·退货。
(二)供应商品质不良的处置和索赔⒈当发现供应商材料(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口件)品质不良时,IQC应将不良材料标识·隔离,在线不良品时,还应立即通知仓库冻结·标识和隔离不良材料⒉质量管理中心应将不良信息立即反馈给采购部,重大批量不良时,采购部必须通知供应商两个工作日内到公司确认解决。
供应商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

供应商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持续地满足采购方的要求,采购方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方法。
1)制定联合质量计划采购现代商品,不仅购买商品本身,而且还要购买供应商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控制、技术帮助等方面的能力。
要有效地购买供应商的这种能力,需要把供需双方的能力对等协调起来,协调的办法就是制定联合质量计划。
联合质量计划中一般要包括经济、技术、管理等三个方面。
(1)经济方面。
这方面的内容包括进行价值分析,以便协助采购者从合同中取得最大的价值;对成本、质量和交货期等方面进行综合平衡,以便实现最佳成本;对使用费用进行审查,使产品整个寿命周期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在有些情况下,共同制定经济方面的计划可以修正合同中的担保条款或现场服务的条款。
(2)技术方面。
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技术计划,这涉及到采购方和供应商双方的各自职能。
主要包括:①产品设计。
在这方面的计划是搞清技术条件要求的含义,识别对产品的安全性和功能起重要作用的质量特性,拟定关于可靠性及其它有关的要求,必要时还要提供感官检验标准。
②工艺设计。
这方面的计划是指在供应商内分配生产作业,共同使用高、精、尖设备,明确关键工序的参数及其含义,建立识别和追查的体系。
当采购方认为双方共同协商的工艺设计对它的独特需要是必不可少时,可以提出要求,没有得到采购方的认可,事先不得擅自改变工艺设计和操作方法。
③生产。
这方面的计划是指对人员培训和考核的要求,如,工序装置的标准,加工控制程序表,设备维护保养表,资料和文件的要求。
④检验与测试。
这方面的计划是指涉及计量、测试方法的标准化,测试设备的能力及定期检验,此外还涉及质量标准。
(3)管理方面。
这方面的计划主要是识别必不可少的管理活动,并且建立明确的责任制来进行活动。
此外,还要进行沟通买卖双方渠道的工作,建立迅速、灵敏的信息反馈系统,变单向交流沟通为双程序多向沟通。
在复杂的合同中,各种程序和制度也相应地变得复杂起来,需要绘制流程图和规定特殊的条款,以保证沟通路线畅通无阻。
供应商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

供应商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供应商质量就像大楼的基石,要是基石不牢,那整座楼不都得摇摇欲坠?所以供应商质量管理超重要!那咋管呢?先得严格筛选供应商呀!就像挑朋友一样,得挑靠谱的。
看看他们的资质、口碑,去实地考察考察他们的生产环境,这一步可不能马虎,不然以后麻烦可就大了。
选好了供应商,还得定好标准。
这标准就像是给供应商画的路线图,让他们知道该往哪儿走。
得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交货期啥的,可不能含含糊糊。
要是标准不明确,那供应商不就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接着就是过程监控啦!时不时去看看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就像家长监督孩子写作业一样。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别等问题变大了才着急。
这过程中安全性咋保证呢?那可得有严格的安全制度,就像给车装了安全带一样,让人放心。
稳定性也很重要啊,不能今天质量好,明天就变差了。
这就像坐过山车,谁受得了啊?
那这供应商质量管理都啥应用场景呢?制造业肯定少不了啊!要是供应商提供的零件质量不行,那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好吗?还有服务业,供应商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得把关呀!这优势可多了,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想想看,要是你的产品质量比别人好,价格还合理,那客户不都得抢着买?
我就知道一个实际案例,有个企业一开始不重视供应商质量管理,结果产品老是出问题,客户投诉不断。
后来他们加强了对供应商的管理,严格筛选、定标准、过程监控,嘿,产品质量一下子就上去了,客户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这效果,杠杠的!
所以啊,供应商质量管理真的超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莫及。
SQE(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4.doc

SQE(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4 外协改善后续工作思路对于来料不良率持续上升、产线投诉频繁、制程KPI持高不下、影响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品牌信誉度,减少了市场销售额。
一、外协改善工作目的是持续有效的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减制程KPI不良。
二、外协改善的宗旨是服务于生产部门,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满足并超越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三、外协改善的职责是监控供应商,保证来料质量。
建立良好的外协质量保障体系。
紧紧围绕这三点来开展工作,把“美的”精神彻底融入到其中。
前期工作开展的不足之处让我深刻认识到外协改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因此..就外协改善后期工作思路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描述:来料不良及来料对制程不良影响改善!1.对已出现的来料、制程不良问题或者是常见的物料不良问题,及时查找其不良原因并加以分析和归类,在制定改善方案并推动跟进。
2.定期召集供应商举行DQM会议,分析每周至每月来料不良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短期处理措施及长期预防措施。
3.组织来料品管员、过程品管员学习讨论质量管理工作标准,统一对标准理解的一致性,定期对标准进行测试。
每周和每月的工作汇报上要把班组对标准执行和质量执行的状况进行描述。
利用早会或其它时间不停地对员工宣贯,形成人人讲标准,事事按标准的工作原则。
4.总装是产品出厂的最后一道关,操作工人人都是检验员,提高操作工的质量意识和关注操作工的态度是第一要务,每月最少进行一次员工质量意识培训,开展对新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利用早会、首检、巡检等机会,验证和宣贯纠正预防措施和有效性和执行(培训要形成书面的资料)。
最后外协质改善工作任重而道远、光荣而艰巨,以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困难,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要做大量的工作。
需要相关部门以及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需要上级和生产部取得权利,要班组配合提高,要想产品质量保证,在质量管理上按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执行公司标准的要求,我们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验证管理思路是否有效,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正、改善、调整外协改善的思路和方法,踏实工作、虚心请教、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我能力,为部门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供应商质量工作方法-PSA

• Responsabilités du Constructeur et du Fournisseur formalisées
以书面形式确定主机厂/供应商职责
• Processus défini,mis au point et capable de ne livrer que des produits conformes 过程定义 调试有 过程定义,调试有
Courrier type ATP Fournisseur
• Identification des acteurs 成员识别
Analyse Technique Préliminaire Constructeur 主机厂技术预分析
• Périmètre pièces, références, indices pièces et plans, planning du projet 零件定义,编号,零件及图纸更改标记,项目计划 • Partage des responsabilités constructeur/fournisseur (Assurex) 主机厂/供应商之间的职责分工(外协保证…) • Risques et historique Qualité质量风险及历史纪录 Avancement de la démarche d’éradication des défauts 缺陷消除工作的进展情况 • Caractéristiques Techniques et Fonctionnelles Essentielles 关键技术与功能特性(CTFE) • Plan de communication, composition équipe Projet 交流计划,项目组成员 • Objectifs prix pièces, investissements, écarts techniques chiffrés 零件价格目标,投资,技术偏差的成本测量 • Logistique, moyens logistique, investissements moyens物流,物 流设备,设备投资
质量管理目标方案

供应商提供的质量管理目标方案质量目标:我公司对本工程的质量问题非常的重视,并确保质量要求达到招标文件要求标准,达到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合格及以上标准。
质量指标:在本工程的建设中,我单位将按照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严格的工程质量管理、精良的施工技术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百分百。
以一流的施工管理、一流的施工技术建设质量精良的工程,努力实现精品工程、和谐工程、环保工程、生态工程的目标,让业主满意。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本工程将按项目法管理模式组织施工,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实施项目部全员包括项目总监、技术总监、系统集成工程师、需求分析师、业务架构师、培训讲师、实施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等。
基于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团队应业务调研分析组、系统设计组、培训实施组以及运维服务组。
项目部每个人对各自分管的工作,从采购,进场入库,施工安装,质量检查,安全保障等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互相督促,互相监督,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项目领导小组是本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高机构,由项目总监、业务架构师、培训讲师组成。
主要负责策划、组织实施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其日常事务由技术总监负责。
技术总监下设系统集成工程师,负责督促检查作业队的项目工作,并做到严格把关和协调服务。
各施工作业队设立项目分析实施部并设置需求分析师、实施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等人员,负责将各项工作的项目指标落实到每个工点,分解到基层每个作业班组,负责所承担分项工程的检查验评工作,按每月施工项目进行自检和自评,项目经理部将抽查当月的验评项目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对未达到验标合格的分项工程,予以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质量检查体系各级部门和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主动配合、主动工作,积极征求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和建议,坚决执行监理工程师的决定;并严格遵守工程质量检查签认制度,凡须检查的工序经检查签认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施工。
供应商质量管制工作思路4.doc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4 质量内容供应商选择前,组织建立形成文件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
对互利共赢伙伴关系供应商①邀请供应商早期参加产品开发/设计、激励供应商降低成本,改善性能,提高质量②对供应商进行培训,明确设计产品的目标质量与供应商探讨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检验和最终放行标准③与供应商一道采用QFD方法将零部件质量需求转化为技术参数,转化为过程特性要求和工艺要求①与供应商共享技术和资源②对供应商提供的样件的质量检验③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的初步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④产品质量问题通过改进、妥协、更换供应商等解决①监控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以及测量系统②审核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③进货质量检验推进供应商质量改进供应商以及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常用QFD的方法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不仅有助于供应商明了顾客的最终要求,更重要的是供应商可以直接将另部件质量需求,转化为过程特性要求和工艺要求,从而达到控制供应商设计质量的目的。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刚从事外部质量管理,领导要求提交管理思路,结合前辈的论坛文章,写了点,请指教。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品保部.. 2007-4-18今年公司确定品保部安排我负责外部供方质量管理品质助成,个人认识是:生产优秀的产品需要优质的原材料和外购件,优质的原材料和外购件需要优秀的供方来提供。
供方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及最终我公司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是供应商管理出发点;坚持3月22日供应商大会上李总、蒋部的报告精神,和谐促发展合作求共赢,不动用供方的盈利,和供方一起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是供应商管理的基本思路。
1、由于现在供方都不进行质量控制更不做出厂检查,这个并不是因为他们技术和管理不好,而是他们的质量意识过于薄弱。
甚至可以说老板的质量意识存在问题(必须让其及其团队潜意识及实际动作明确:质量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及质量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等内容,要让供应商老板明白不是质量提高产品成本就一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不良率下降,好的产品成本一样可以下降,产品质量提高本身就是对企业的一个提升)。
品质工作规划及思路

一、前言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品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本文将对品质工作规划及思路进行阐述。
二、品质工作规划1.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体系文件的合规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识。
(3)定期开展内部审核,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供应商管理(1)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2)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供应商提供优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
(3)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优化供应商结构。
3. 产品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2)加强过程检验,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加强成品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4. 客户满意度提升(1)建立客户满意度调查机制,定期收集客户反馈。
(2)针对客户反馈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3)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提高客户满意度。
5. 员工品质意识培训(1)开展品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品质的认识。
(2)组织品质知识竞赛,激发员工学习品质知识的热情。
(3)表彰品质先进,树立品质标杆。
三、品质工作思路1.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品质管理工作,将品质提升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
同时,要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品质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品质意识。
2. 持续改进,追求卓越品质管理工作要持续改进,不断追求卓越。
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和方法,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3. 数据驱动,科学决策品质管理工作要以数据为依据,科学决策。
通过数据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4. 强化过程,预防为主品质管理工作要注重过程控制,预防为主。
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严格控制质量,确保产品质量。
5. 跨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品质管理工作涉及企业各个部门,要加强跨部门协作,共同推进品质管理工作。
供货方案及质量保障措施三篇.doc

供货方案及质量保障措施三篇第1条供应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1、我公司承诺严格按照买方的交货时间和产品质量要求保证及时供货,并交付至指定地点。
产品到达指定地点后,用户将组织设备验收。
货物运输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应由我方承担。
2、根据国家标准的产品验收、行业法规或其他相关标准、根据企业产品规格的产品验收。
3、根据合同要求,装箱单、产品配置清单与产品组件一致,并附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数据,如产品规格、产品出厂合格证、用户手册等。
4、中标后,我们专门成立了项目领导工作组,以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按质完成、按量完成。
5、如果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你愿意承担给购买者造成的所有损失和费用。
供应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1、确保我公司的工程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
2、以确保我们的产品满足采购单位的设计要求。
3、公司已与制造商签订技术支持合同,制造商承担所有技术支持。
公司代理的产品技术指标能够满足招标要求。
为了确保供应商、买方、制造商三方责任到位,公司计划在其业务运营中采用三方技术服务协议,以便最终用户可以随时找到相关单位和人员来处理遇到的问题。
4、保证性能保证。
如果产品有质量问题,我们工厂将赔偿或用性能基金补偿。
第二部分供应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1.货物确保我们提供的货物符合我们工厂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我们保证货物是通过合法渠道购买的全新、未使用的原装合格正品,完全符合合同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要求。
交货前,我厂将对产品质量、规格、性能和数量/重量进行准确、全面的测试,并出具产品合格证明和质量检验证书。
2.如果开箱检查发现数量、型号和外形尺寸与合同不符,或密封包装本身短而损坏,我们将向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供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
3.检验方法货物到达南京现场后,我们将组织业主+监理工程师共同进行到货检验。
合同工程的设备+材料和技术文件到达指定的交货地点后,我们将组织业主+监理工程师共同检查,并认真做好交接记录,各方签字。
供应商质量管理年度计划范文

供应商质量管理年度计划范文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越来越重要。
供应商质量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确保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提高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制定供应商质量管理年度计划至关重要。
二、目标1.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2. 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强化供应商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
3. 提升供应商的质量水平,降低来料质量问题,提高产品实物质量。
4. 优化供应商结构,提高优质供应商的比例。
5. 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实现供应商的动态管理。
三、措施1.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1)完善供应商质量管理制度,明确供应商质量管理的责任、权限和流程。
(2)推动供应商实施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
(3)开展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确保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 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1)组织供应商质量培训,提升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
(2)开展质量论坛,分享质量管理经验和最佳实践。
(3)强化供应商的质量考核,促使供应商主动提升质量水平。
3. 提升供应商的质量水平(1)建立供应商质量改进项目,协助供应商解决质量问题。
(2)推动供应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3)开展供应商质量竞赛,激发供应商提升质量的积极性。
4. 优化供应商结构(1)开展供应商评价,对供应商进行分类管理。
(2)加大对优质供应商的扶持力度,提升优质供应商的市场份额。
(3)淘汰质量不稳定、不能满足企业要求的供应商。
5. 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1)制定供应商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公正。
(2)实施供应商评价,及时了解供应商的质量状况。
(3)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供应商质量水平。
四、实施计划1. 第一季度:制定供应商质量管理年度计划,明确目标和措施。
2. 第二季度:开展供应商质量培训,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
浅谈制造企业供货商质量管理模式

浅谈制造企业供货商质量管理模式作者:房利梅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15期在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方法和过程中,不同的供应商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但整体来看,首先,对于每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都有新供应商导入的管理机制.主要指的是新供货商评鉴.即对于尚未开始交易的供应商,在正式交易前由客户赋予其可以交货的资格,这个过程通常称为新供应商评鉴,一些大公司常用的做法是由SQE(为供应商质量工程师,英文为Supplier Quality Engineering,简称SQE)、物料、工程等部门成立一个评鉴小组,利用评鉴表对供应商进行实地的评鉴,并得出评鉴的分数,用以判定该供应商是否满足客户要求的准入门坎。
这里的管理重点是要确保一个新的供应商有足够的质量、技术、管理、服务的能力,从而在将来的商业合作中能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价格、交期等方面的需求。
接下来是新材料的承认评估也是每个客户对供应商的必须要求,但不同的客户对不同的产品甚至是相同的产品都有不同的要求,对供货商要求程度稍欠缺一点的公司,主要会关注在产品上,着重点是材料与规格和相关规范的相符性,而要求程度比较深入的公司,则会除了产品之外更关注制程的可量产性、原材料和制工具的一致性、稳定性、标准化的管理等,最终的目的是在材料被承认以后,对应产品作业人员、生产机器、原料、生产方法甚至是生产环境都不可以再做改变,这样可以保证后期大量生产时产品的稳定性。
与新材料承认及后期变更密切相关的就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变更管理.这就要求在新材料承认时如果将供应商生产新材料的人员、机器、材料和方法都固定下来,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进行变更的管理,不然就没有标准可参考,也就不容易执行变更的管理,在这里有些公司通常会根据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重要性来决定新材料的承认方法,每个公司的定义是不相同的,不能所有的材料都走同样的执行模式。
QPA( Quality Process Audit,以下简称QPA)和QSA( Quality System Audit,以下简称QSA)也是各个公司基本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手段,但格式内容不尽相同,笔者在研究供应商质量稽核的过程中,参考了富士康、DELL、HP、Samsung Electronics、Quanta Computer Inc以及Intel Corporation稽核表的相关内容,见参考文献[1]、[2]、[3]QSA以系统面对稽核为主,在这里不做累述。
sqe年终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

sqe年终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sqe 年终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时光荏苒,转眼间一年的工作即将结束。
在过去的这一年里,作为一名 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我在工作中经历了许多挑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同时,通过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和反思,我也明确了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和目标。
以下是我对过去一年工作的详细总结以及对下一年工作的规划。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一)供应商质量管理1、供应商审核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对X家供应商进行了实地审核,评估了他们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流程、设备设施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
通过审核,发现了一些供应商存在的问题,如文件管理不规范、生产过程控制薄弱、检验设备未校准等,并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要求其制定整改措施。
经过跟踪验证,大部分供应商都能够按时完成整改,有效地提高了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
2、供应商绩效评估每月对供应商的交付绩效、质量绩效和服务绩效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供应商。
对于绩效表现不佳的供应商,与他们共同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并跟踪改进效果。
通过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供应商的整体绩效得到了显著提升,交付准时率从X%提高到了X%,产品合格率从X%提高到了X%。
(二)质量问题处理1、来料检验问题与 IQC(进料检验)团队紧密合作,及时处理来料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
对于一般性的质量问题,要求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或返修不合格产品;对于严重的质量问题,启动了供应商的 8D 报告流程,要求其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并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通过有效的问题处理机制,来料检验的不合格率从X%降低到了X%。
2、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当发现由于供应商零部件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中断或产品缺陷时,迅速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处理。
与供应商共同查找问题根源,制定临时解决方案,以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求供应商制定长期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减少了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生产延误和成本增加。
供应商质量管理思路和方法

供应商质量管理
供应商质量管理,嘿,听着挺高大上的,其实说白了,就是咱们公司要管好跟咱们合作的一些供应商,让他们生产的东西质量过硬,不能拖咱的后腿,对吧?
首先,得找准合适的供应商,不能随便找个不靠谱的,要有所依据,比如看看人家之前的业绩怎么样,顾客评价怎么样,还得亲自去实地考察,不然上当受骗就不好了。
接着,签订合同的时候可得细心啊,得把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啥的都写清楚,免得以后你说他做得不行,他说你要求太高,把咱们逼进死胡同。
产品拿到手了也不能松懈,得实行全面监控,可以建立一套检查机制,定期去检验下产品质量,看看符不符合咱们的标准,有问题得及时提出改正意见,不能含含糊糊。
咱们厂商做的东西肯定也会有反馈,供应商也得主动听取意见,不是咱们提出建议就生气,而是要虚心接纳,认真对待,这样合作才能更顺畅。
最后,得不忘记表扬供应商的优点和努力,不光是吐槽他们的不足,能够及时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让他们有动力继续保持,毕竟鼓励比唠叨更管用。
总的来说,供应商质量管理就跟跟着咱们的家常便饭一样,关键是细心,耐心,有时候也得讲点技巧,别让那些供应商得意忘形,咱们才是老大哦。
供应商质量管理内容

供应商质量管理内容供应商质量管理是企业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企业可以确保所采购的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标准,保证企业的生产和运营顺利进行。
以下是供应商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供应商评估和选择供应商评估和选择是供应商质量管理的第一步,它是为了确保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以便在后续的质量管理工作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评估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包括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检测设备、质量管理人员等。
2. 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评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可以通过抽样检验、产品认证等方式来进行评估。
3. 供应商的交货能力:评估供应商的交货能力是否稳定可靠,包括交货时间、交货数量等。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供应商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具备优质质量管理能力的供应商。
二、供应商质量管理协议供应商质量管理协议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达成的一种合作协议,其中明确了双方的权责和质量要求。
协议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质量要求: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包括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2. 质量控制流程:明确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检验过程等。
3. 质量报告和证明: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报告和证明,包括产品的检验报告、认证证书等。
供应商质量管理协议的签订可以明确双方的质量要求,为后续的质量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三、供应商质量监督供应商质量监督是对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供应商按照质量管理协议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供应。
供应商质量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进货检验:对供应商供应的产品进行进货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工艺监控:对供应商的生产工艺进行监控,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符合要求。
3. 定期审核: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确保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
阐述供应商质量管理和改进方法

阐述供应商质量管理和改进方法全球普及电子化的当今社会,由于人们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致产品具有更新较快的特点,所以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传统形式的供应商质量管理理论以及方法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
所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把质量放在发展的核心地位上的同时,还要寻求科学的质量管理举措作为支撑。
一、目前供应商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在目前国内企业的发展中,通常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加大在市场中所占份额,认识到加强质量管理在提高品牌的效应以及促进企业长期的平稳运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缺少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有效的质量管理程序作为实践支撑,就很难将质量管理发挥出强大的作用。
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较薄弱,对于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不够深入。
首先,造成我国企业产品质量水平较低以及质量管理工作不理想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各企业都较注重在短期内的经济效益,而对于未来的长远发展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规范好检验质量的方法,一些操作都不够充分和深入;大多数的企业仍然根据经验在进行生产,缺少科学的、标准的生产流程;由于供应商的运作形式不良,造成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交货的时间也不具有稳定性;还存在技术文件的管理不明晰,较混乱的状态,数据的分析能力较差等问题。
其次,供应商质量管理主要强调的是同供应商形成一种伙伴的关系,通过减少供应商数量而最终实现双方的互赢。
但通常情况下如果供应商出现了问题,其合作的企业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前几年发生的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的三鹿奶粉事件,因为三鹿集团没有对奶源供应商做好监督,所以在出现问题以后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最终集团破产。
最后是信任机制。
在合作中信任是最主要的基础,例如供应商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监管零部件的产品质量,以此提升产品竞争的实力。
所以,在实现此项目的之前,彼此的信任是必要的前提。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及内容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及内容1.0 SQM定义:SQM(Supplier Quality Management)是提升供应商品质管理的一种活动。
2.0 SQM目的:维持和改进供应商的品质保证能力,一贯提供品质符合或超越本公司要求及最终客户要求的产品。
推动供应商品质持续改善,以阻止不良,减少变异,消灭浪费。
配合本公司生产Product quality conformance , On time delivery, After-sale service, Co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ntributions3.0 SQM应用范围:所有交货本公司的供应商(制造商和代理商,制造商须应用至它的下游制造商;代理商须应用至它的制造商)。
4.0 责任:Supplier:提供符合或超越本公司要求的产品,遵守双方签定的品质合约。
R&D:零部件的Approved;SEF/ITV出版。
PE:来料不良分析,FA报告提供。
PROD:来料不良数据收集统计,来料品质异常提出。
SCM:主导新供应商的评估,定期召开Commodity Meeting,Poor Supplier处理。
SQM:推动供应商持续改善。
5.0 SQM程序:5.1 SQM Process Flow ChartPrevention----Quality assurance----Monitoring5.2 供应商品质保证(Quality Assurance)5.2.1新供应商的评估• SCM建立新供应商评估计划。
新供应商的开发及条件:A. 新机种之新类型之材料(现有的供应商无法供应之材料);B. 某现有供应商被PHASE OUT,需增补新供应商;C. 现有供应商产能不能满足本公司要求;D. 现有供应商配合不佳;E. 现有供应商制程能力不足,无法达到本公司品質要求;F. 新供應价格具竟争力;G. 某材料现有供应商数量不足(2nd Source);H. 其他认为需要开发新供应商者,如外包厂商之开发.• SCM对新供应商进行初步评估(也可进行问卷调查),准备相关资料如下表(如工厂介绍,品管组织,QC工程图等)并确定评估日期,通知R&D、SQM等相关部门。
谈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

谈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摘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是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重中之重。
关于供应商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最首要的也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质量管理工作进程中,供应商应该及时的预见由成本、人员以及产能等多方面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同时做出相应的管理和解决措施。
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稳定供应商质量。
关键词:供应商;质量管理;风险;经验引言: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不再满足于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更加注重购物时的内心感受,比较愿意追求更高的消费体验。
因此对于质量问题的把关就成为了需要供应商重点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成本、产能、人员以及供应商的制造经验等各方面带来的质量风险,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从而减少损失。
图1 供应链管理流程1.成本与质量的相互关系1.1 有效的质量管理可以节约成本由于商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成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环节。
在生产环节过程当中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监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严格的质量监管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生产出残次品所消耗的费用,也可以减少对于原材料的浪费。
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的时长,节约人力成本。
对产品进行好的质量把控,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维修所造成的资源浪费降低维修成本[1]。
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和保障,也可以减少客户退货换货所消耗的物流成本。
产品质量不过关,客户后期可能会进行投诉,保障产品质量也可以减少法律风险以及危机公关的损失。
1.2 过度节约成本对于质量把控的危害企业处于盈利的目的,可能会对生产成本进行过度的节约,这并不利于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把控。
为了更好的把控产品的质量必定需要提高生产成本,就可能造成利润的降低。
部分企业便会极力压缩生产成本,造成产品质量把控不到位的现象[2]。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应该合理的控制产品生产成本和质量之间的关系。
2.人员造成的质量风险由于目前国内的制造行业仍然普遍采取人工操作,机械化水平以及自动化水平程度比较低,这就造成了在生产过程当中由于人员的操作失误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3]。
谈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

谈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摘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的管理,是企业能够取得成功的重中之重。
关于供应商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时,最首要的也是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在质量管理工作进程中,供应商应该及时的预见由成本、人员以及产能等多方面所带来的风险问题,同时做出相应的管理和解决措施。
提高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稳定供应商质量。
关键词:供应商;质量管理;风险;经验我国的经济正在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仅仅用了几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百年才能走出的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开始成立,这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抢占市场资源,各大相同企业的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
无论是在技术方面,人力方面,资源方面,企业都开始采取一定的措施,希望他们自己可以最先占下这一部分资源。
在采购业务方面对于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应当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这是一个企业可以立足的重中之重。
企业的发展和这项工作也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如何对其进行管理以及该怎么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成为了很多企业所面临并且需要解决的事情。
1企业供应商选择标准与方法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树立符合企业标准守则,不是仅简单选择价格低廉供应商,而是需要有核心竞争力,能够互相支持,能够长期合作的精品供应商。
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多考虑物料质量、企业成本、供应商服务等问题,重点考核供应商产品质量、价格、是否能按时交货、合作态度和综合素质等因素。
其中最重要就是供应商质量,企业人员在采购时也要放在首要位置。
提供质量不高原材料的供应商,虽然价格低廉,但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使产品质量变低,影响产品出售,不仅没有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增加企业售后难度。
在供应商选择中,企业可以采取直观观察法、招标法、协商法等方法来对供应商进行筛选,以便与最符合企业要求的供应商开展合作。
在此过程中,企业还需避免独家供应商,以免对企业采购造成压力。
2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问题2.1没有分类管理根据理论,供应商管理中采购物资主要由一般物资、瓶颈物资、杠杆物资与战略物资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4
质量内容
供应商选择前,组织建立形成文件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
对互利共赢伙伴关系供应商①邀请供应商早期参加产品开发/设计、激励供应商降低成本,改善性能,提高质量②对供应商进行培训,明确设计产品的目标质量与供应商探讨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检验和最终放行标准
③与供应商一道采用QFD方法将零部件质量需求转化为技术参数,转化为过程特性要求和工艺要求
①与供应商共享技术和资源②对供应商提供的样件的质量检验③对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的初步评价合格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④产品质量问题通过改进、妥协、更换供应商等解决①监控供应商的过程能力指数和过程性能指数,以及测量系统②审核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
③进货质量检验推进供应商质量改进供应商以及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常用QFD的方法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不仅有助于供应商明了顾客的最终要求,更重要的是供应商可以直接将另部件质量需求,转化为过程特性要求和工艺要求,从而达到控制供应商设计质量的目的。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
刚从事外部质量管理,领导要求提交管理思路,结合前辈的论坛文章,写了点,请指教。
供应商质量管理工作思路
---品保部 .. 2007-4-18
今年公司确定品保部安排我负责外部供方质量管理品质助成,个人认识是:生产优秀的产品需要优质的原材料和外购件,优质的原材料和外购件需要优秀的供方来提供。
供方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及最终我公司产品质量提高、成本下降是供应商管理出发点;坚持3月22日供应商大会上李总、蒋部的报告精神,和谐促发展合作求共赢,不动用供方的盈利,和供方一起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是供应商管理的基本思路。
1、由于现在供方都不进行质量控制更不做出厂检查,这个并不是因为他们技术和管理不好,而是他们的质量意识过于薄弱。
甚至可以说老板的质量意识存在问题(必须让其及其团队潜意识及实际动作明确:质量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及质量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等内容,要让供应商老板明白不是质量提高产品成本就一定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不良率下降,好的产品成本
一样可以下降,产品质量提高本身就是对企业的一个提升)。
注重供方管理者的思维模式和品质意愿作为改善重点,树立供方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理念;坚持“预防为主”、“下道工序是用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
在辅导前需要内部沟通,确定项目。
2、做好供方的管理,尤其是新开发的供方,严格按照合格供方评定程序操作。
大家取得一致标准后(外观一类,可以做限度样品),需要严格样品、小批的质量管理,严格合格供方管理标准制度并彻实执行。
3、由于我们的供方根本不进行过程质量控制,造成很多在到货时发现质量问题,不仅对内部质量、生产造成影响,而且也给供方本身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应要求供应商制作《QC工程图》,并由我司进行评审供方的《QC工程图》能有效的控制产品质量,工序流程、设备及工装模具是否合理,测量检具、控制方法;必须介入供方重要产品的工艺过程管控。
4、做好供应商现场管理工作,帮助开展和培训工作,确保基础的管理实
施,从而来提升供方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确保在1个样板改造项目)
5、介入供方的计量器具管理,与供方约定定期校准制度,现场监督计量器具使用情况。
6、为了确保供应商出厂控制的产品符合要求,供应商应制定出厂检查项目,具体要求将配合完成。
7、目前现在的供应商的《预防纠正措施》都是应付我公司的,没有起到其应该具有的作用,原因之一可能是供应商根本不知道怎么填写,不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我们准备辅导,前期帮助分析制定措施,一同寻找问题解决办法。
8、前期帮助供应商一同建立不良履历,对操作工的宣贯;之后监督。
要把供方在提供产品过程中的质量履历进行统计,把降低它们的发生率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又作为今后本身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
9、建立供方进货质量看板,加强对供方质量的考核,对于连续3个月质量排名在后三名的
供方,每月公布评定结果。
对连续三个月被评为最差的供方停止供货,取消合格供方资格,重新认定。
进行月度排名对排名靠后供方进行重点品质支持,尽我们最大努力帮助各供方提升。
但是对品质支持不配合、质量管理和质量水平不提升的供方必须进行淘汰。
对配合改善好的供方进行奖励,(激励方面不光是不合格的扣款,也应涉及到好的方面应及时得到肯定,来引导、促使其更好为我司服务,可以引用内部标准中“过程检验质量考核制度中的 3.23条,对质量分析会上所设定的目标达标者或本月所做产品质量有明显突破的,根据目标完成情况或者实际表现进行10-100元正激励”)以便在供方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
10、严格做好不良品、待处理品、退货品的确认和处理工作,并且每月确定二天为供方不良品处理日;每月把各供方、资材部的合理投诉次数列入公司进货质量品管员的KPI考核,原则只有一个:在不良品处理确认时,必须对各供方负责。
11、图纸管理,确保有效版本使用,监督失效图纸使用;与供方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比如设计要求,品质要求等使大家达成一致,避免因此造成的重大质量问题。
图纸的有效性非常重要,应该在工作前,进行一次有效性和受控性检查;对各个关键质量控制要求供方提出,一方面与供方统一重要度和检测方法,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12、通过目标管理,围绕目标每月设定新的指标,通过质量统计分析,与供方一同分析按照PDCA持续改善产品质量,控制质量问题重复发生。
13、按照ISO9001帮助建立适当QMS,初步设想,与供方约定哪些是他能做到的,哪些是必须要做的,从而达成共识,渐次实施。
14、对于已建立QMS的公司或者对我司有重大影响的供方(比如:原材料厂、OEM供应商)除了合格供方评定外应进行每年至少一次(或必要时)的工厂审核。
15、与资材(以及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了解采购计划信息和开发信息,及时处理、改善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
协助质保协议签订,协议签订是必要的,但在签订前要加强沟通,讲
情厉害和期望;在使用上,尽量少用,不得不用时,有威慑作用,并进行宣传。
16、内部IQC业务能力训练,提高工作技能。
大体把今年分为三个阶段(将以上思路进行逐步实施):
第一阶段,4-6月,作为初步启动适应期,目标是,外部供方的帮助、引导,不断与供方磨合,基本使供方理解、满足我司要求(参与供方产品的不良问题的措施制定);建立供方档案,将每次洽谈报告内部存档,摸寻外部质量管理技巧,确保进货内部使用不合格率控制在4.2%。
第二阶段,7-9 月,作为稳定期,目标是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培训交流,现场助成,使管理逐步标准化,加强现场检验的问题发现与处理(通过管理提高供方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这一阶段,达成进货一次合格率95.5%和进货内部使用不合格率4.2%。
第三阶段,10-12月,作为巩固期,这一时段,我们与供方已基本能达成共识且认同我们的管理,在强化巩固的基础上,及时解决新的或潜在的问题。
超越进货一次合格率95.5%内定目标96%和进货内部使用不合格率4.2%内定目标4%。
外部管理较之内部,还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和不可控的现象,在具体的品质助成工作时,要多学习工艺,多请教提高产品质量的操作方法,因为他们是很实际的,光有理论怕效果不佳。
外部质量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光荣而艰巨,以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困难,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要做大量的工作。
需要相关部门以及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需要上级和资材部取得权利,要供方配合提高,除事后有质量扣款和供方年度考评权外,可以在事前有采购量分配建议权、参与价格的核定权和付款支付建议权,来全面提高品质助成工作的权威,真正达到质量是企业生命的宗旨。
要想供方的产品质量保证,在质量管理上按照QMS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利用审核、
助成的时候,结供应商的流程,管理模式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同时不断的传达、执行公司的要求,我们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验证管理思路是否有效,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正、改善、调整外部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踏实工作、虚心请教、积极学习,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带领团队为达成公司目标而努力。